论文—简析《简爱》中的女主人形象
论文《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
![论文《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52505ce518964bcf847cc4.png)
《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经过孤儿院的冷酷生活而成为家庭女教师。
但她心地纯正,感情深挚,善于思考,个性倔强。
敢于反抗压迫、屈辱和任何卑鄙的行为,敢于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敢于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壮举,她迎合了时代的召唤,用惊人的语言,骇俗的行动证明了女人的尊严。
简.爱反抗不公平的命运、保持独立自我、不甘心忍受社会的压迫,是当时妇女解放斗争的艺术楷模。
本文将女主人公的形象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简.爱,人物形象,分析,性格特征引言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
她的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
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
《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襁褓中父母双亡的女主人公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
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
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
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
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
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
浅谈《简·爱》中简·爱的形象[1]
![浅谈《简·爱》中简·爱的形象[1]](https://img.taocdn.com/s3/m/0062ad31580216fc700afdea.png)
浅谈《简·爱》中简爱的形象12函授本科怀广班李晓燕12520305075摘要:在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是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是很多。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剧中描写了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简爱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的人物的奋斗史而取胜的。
她自尊自主,叛逆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爱情;是一位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性平等,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坚强女性。
体现了现代新女性观。
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简爱;自尊自强;叛逆反抗;人格独立;新型女性观1847年《简爱》的问世轰动了十九世纪的文坛,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使人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拿起这本书来阅读,随之深深地为之感动,心灵也为之震颤。
这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三姐妹作家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著。
这也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
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
主人公简爱身材瘦小,相貌平凡,无金钱、无地位,却有着不平凡的气质和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
她在生活的磨练中,抛弃了女性天生的懦弱与娇柔逐渐养成了坚强独立的个性。
她不会在残暴的表兄面前甘心被辱,而是据理力争。
即使结果不尽人意,却始终如一没有低头;在魔鬼般冷酷的布洛克尔赫斯先生的折磨下,她不会表现出任何恐惧,而是从容的扛下来,独立坚强的活下来。
简析《简爱》中伯莎梅森的形象
![简析《简爱》中伯莎梅森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5a447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f.png)
简析《简爱》中伯莎梅森的形象《简·爱》作为一部受到全世界人民欢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长篇小说,里面的人物角色可谓都是形象鲜明,有渴望忠贞的爱情、独立自主的女主人公——简·爱;风度翩翩、坐拥整个庄园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小说当中的主要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然而,与此同时,还能让读者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疯狂”、“扭曲”的女人——伯莎·梅森。
在《简·爱》里面,她被人们称为“疯女人”,大部分人们都会觉得,“疯女人”的存在就是因为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需要,她的出现来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作者的主要原因,“疯女人”的称号其实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一、《简·爱》里“男权主义的受害人”——伯莎·梅森1. 被夏洛蒂勃朗特刻画成“恶魔”的女人《简·爱》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第一次报复人,我尝到了滋味,像喝酒似的,刚一喝,芬芳甘醇,过后却满嘴苦涩。
”,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笔下,一位曾经美丽动人、富有魅力的小姐变成了一个可怕、卑微、充满暴躁的“疯女人”。
身边的人视她为“恶魔”,她撕毁即将成为新娘的简·爱的婚纱,她一直在故事里跟幽魂一样突然的出现,并且每一次的出现都带着诡异的气氛和动作。
她被男主人公无情的禁锢,关在红色的小屋里,她受尽了压迫,她之前高贵的地位,美丽的梦想都化为灰烬。
所以,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她身边一切的“憎恨”。
2.男主人公的冷漠和歧视造就了伯莎·梅森的“疯狂”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没有男权主义,没有身份、种族的歧视,这位美丽的夫人的生活是美好的,自由的。
在《世界文学评价》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就冷漠无礼的天性和过分自尊的疾病而言,你简直是无与伦比。
”在书本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疯女人”她是有自己的名字——伯莎·梅森,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黑洞”,男主公对她的态度除了对她身份的厌恶,没有任何情感,所以,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是十分痛苦的。
关于讴歌“简爱——新时代女性”的议论文
![关于讴歌“简爱——新时代女性”的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0a251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5.png)
关于讴歌“简爱——新时代女性”的议论文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
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这就是我眼中的简·爱,一个精神世界丰盈的新时代女性代表。
她遵从本心,敢于追求真爱。
简·爱在一进桑菲尔德府时爱上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并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虽然一位穷牧师爱上一位上流社会的绅士在当时看来是极不应该的,但简·爱依然不顾一切与罗切斯特准备结婚。
之后因为婚礼变故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府,两三年后重返才得知桑菲尔德已在大火中烧成废墟,罗切斯特也遭遇了双目失明及残废的厄运。
但此时的简·爱在经历一系列磨难后发现罗切斯特才是她最爱的人。
即便残废,不方便,年龄悬殊,依旧阻止不了她对他的爱意。
她离开桑菲尔德是遵从本心,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亦是遵从本心。
真正的爱情,不是初见时的少女情怀与怦然心动,更多的是包含了双方的宽容与理解,责任与担当。
而简·爱所追求的,正是她真正的爱情。
她自尊自爱。
无论是儿时被关进红房子时的奋力反抗,还是对于他人诬陷时的不甘愤怒,或是得知罗切斯特已有疯妻却还与她结婚时的愤然出走,抑或是宁可自己孤独一生也不愿与不相爱的人在一起。
种种事例,皆体现了简·爱强大的自尊心与自爱的人生观,绝不委曲求全,妥协懦弱。
这也是简·爱身上最特别最吸引人的亮点。
在那个浑浊混乱的社会里,很多人面对金钱权利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出卖自己的尊严,社会风气极差。
而简·爱无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与他人形成强烈的对比。
正如海卡尔所言:“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更有价值。
”她追求精神平等。
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后,在地位如此悬殊之下,她敢于去爱,去追求,因为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位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面对爱情,没有甜蜜称赞,没有温柔絮语,更没有悲哀祈求,诱惑勾引。
论文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论文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d3de343c1ec5da51e27039.png)
论文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简.爱》中简.爱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经过孤儿院的冷酷生活而成为家庭女教师。
但她心地纯正,感情深挚,善于思考,个性倔强。
敢于反抗压迫、屈辱和任何卑鄙的行为,敢于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敢于扞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壮举,她迎合了时代的召唤,用惊人的语言,骇俗的行动证明了女人的尊严。
简.爱反抗不公平的命运、保持独立自我、不甘心忍受社会的压迫,是当时妇女解放斗争的艺术楷模。
本文将女主人公的形象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简.爱,人物形象,分析,性格特征引言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
她的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简·爱》、《》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
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
《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
小说讲述的是襁褓中父母双亡的女主人公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
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
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
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
剖析影片《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最新资料
![剖析影片《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c269d404a1b0717fd5dd5d.png)
剖析影片《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在19世纪中期,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其经典之作――《简?爱》,在之后的几百年间,世界各国导演根据小说翻拍了四部同名电影,而在2011年由英国导演凯瑞?福拍摄的《简?爱》中,更是通过先进的拍摄技巧与几近完美的叙述视角,给予我们一个更为立体的主人公简?爱的形象。
她出身卑微,其貌不扬,但是却在一生中为了自由、尊严而不断抗争,在这样执著的追求过程中彰显其巨大的人格魅力。
笔者在文中对电影《简?爱》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分析,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个经典女性角色。
一、电影《简?爱》故事梗概主人公简?爱从刚出生不久,父母就双双病逝了,这使得她成为孤儿,被送到了舅妈里德太太家抚养,而她的舅舅在临终前也要求里德太太照顾好外甥女简?爱,但是舅妈并没有好好对待简?爱,对其不断辱骂,而粗鲁霸道的表哥约翰也不断打骂、侮辱简?爱,其他表姐妹也给予了她无尽的冷漠。
简?爱难以再去忍受这样的充满歧视与侮辱的生活,不甘于一直被残酷阴冷现实环境所压迫,因此奋起抗争,最终被里德太太送到了罗渥德孤儿院。
这里阴森冷酷,充斥着饥饿、疾病、死亡、寒冷、寂寞,在这个没有一丝温暖的地方,简?爱饱受着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但是她依旧没有选择屈服,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简?爱变得更加自主、自尊与自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她愈发地渴望着自由与福利,最终离开了孤儿院,在桑菲尔德找到了一个家庭教师的职位。
在这个环境优雅的庄园中,简?爱逐渐地爱上了性格沉闷、有着坏脾气的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简?爱知道自己地位有多么的卑微,她没有企盼过别人去尊重自己,更不敢奢望得到罗切斯特的爱情。
但是她又是那么高傲自尊,简?爱希望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让别人来尊重自己,甚至不会去放下高傲的尊严来嫁给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
并且,简?爱更是如此自强,不断与命运作斗争,遭遇的多种磨难都给予她坚强的勇气与非常的自信。
二、电影《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分析导演塑造出来的简?爱形象赢得了人们的追捧,而简?爱之所以被塑造成功了,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大的丰功伟绩,而是因为自身善良、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并且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浅谈《简爱》中简爱性格的多面性
![浅谈《简爱》中简爱性格的多面性](https://img.taocdn.com/s3/m/089139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png)
浅谈《简爱》中简爱性格的多面性一、本文概述《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
简·爱的性格具有多面性,她既坚韧又温柔,既理智又感性,既独立又依赖。
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点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使得她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简爱》这部小说,探讨简·爱性格的多面性,从而揭示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义。
我们将从简·爱的成长背景、爱情观、人生观等方面入手,全面解读她的性格特征,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并从中汲取启示和力量。
二、简爱的独立与自主在《简爱》这部作品中,简爱的独立与自主性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虽然身世悲惨,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被迫寄养在舅母家,忍受着舅母的虐待和表哥的欺侮,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尊严和独立。
当舅母将她送到洛伍德学校时,她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反而以坚韧的毅力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在洛伍德学校,简爱经历了贫困、饥饿和疾病的洗礼,但她从未向命运低头。
她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自己。
这种独立和自主的精神,使得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都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简爱的独立与自主还体现在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上。
在面对罗切斯特的求婚时,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金钱的差距而自卑或退缩,而是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因为她认为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这种独立和自主的精神,使得她在面对爱情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被外界所左右。
简爱的独立与自主还体现在她对生活的态度上。
她不愿意过一种依附于别人的生活,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勇敢地离开了罗切斯特,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简爱》的女性意识分析论文
![《简爱》的女性意识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6040ce50e2524de5187e97.png)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变革,女性主义意识也在文学创作中获得充分反映。
夏洛蒂勃朗特是反映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意识的一位代表作家,她以其“诗意的生平”的写照——《简爱》向我们凸显了一位自强不息、敢于反抗与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简。
选题试图从简爱寄人篱下的童年、学校寄宿生活、做家庭教师,成为女继承人这四个阶段分析《简爱》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简爱;女性主义意识;自由平等;反抗目录一总述 (1)二成长历程 (1)(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 (2)(二)无依无靠的读书时期 (2)(三)快乐自由的教书时期 (2)(四)继承人的选择 (2)三总结 (1)参考文献 (1)附录1 (1)一总述维多利亚时代(1837—1914)是英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之一,女权主义运动兴起, 使得女性主义文学获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 同时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是这一时期英国的著名作家,《简·爱》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反映她生平写照的一部自传性小说。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英国维多利亚初期社会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从一名孤儿成长为独立女性的历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寄人篱下时期、寄宿学校时期、做家庭教师时期、成为女继承人时期。
本文将通过这四个主要阶段,分析《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
二成长历程(一)寄人篱下的童年时期简爱从小就失去父母,寄养在盖兹海德府的舅妈家里。
尽管盖茨海德府是年幼简爱的家,里德太太时间太太是简爱,其女约翰、伊莱扎和乔治亚娜也是简爱名副其实的表亲,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地位却极其低下,遭受着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为了最终能被里德太太的家庭所接受,她百般地讨好他们,尽力忍受他门的冷眼和刁难,且千方百计做好每件事。
简爱论文
![简爱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f57ce06294dd88d0d26b37.png)
摘要平凡的时代中,多数人选择了顺其命运发展,庸俗一生。
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却敢于超越时代的潮流,以其坚强的性格和不朽的灵魂呼唤着自由、平等和幸福。
简爱这一与众不同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对欺辱,勇于反抗;渴求知识,塑造人格;维护尊严,争取平等;寻求自由,追逐幸福。
关键词:平等;自尊;独立;自由AbstractIn an ordinary era, most people choose to be controlled by their destiny and live ordinary lives. However, Jane Eyre chooses to fight against her fate with strong personality and immortal soul and achieve lobtain freedom, equality and happines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tagonist’s unusual personality from four aspects: facing bully, bravely revolting; pursuing knowledge and moulding character; maintaining dignity and fighting for equality; striving for freedom and chasing after happiness.Key Words: equality; self-esteem; independence; freedom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简爱为什么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作文
![简爱为什么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49972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5.png)
简爱为什么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作文《简·爱》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到那个时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社会风貌,感受到主人公简·爱——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的思索和抗争,并通过简·爱曲折丰富的情感经历,体味简·爱对爱情、友情以及独立、平等、自信等的理解和实践。
两性之间是平等的,爱情须得以平等和互相独立做为基础。
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简·爱是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心中最平易近人的偶像,她不会难以靠近,她的影子飘散在我们的周围。
简·爱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国读者,正是她以自爱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简·爱》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到底有多少痴心的女读者在这个相貌平平、过早饱尝人生辛酸、但终未失去与生活搏斗勇气的简·爱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寄予同情,其人数无法统计。
它早已成为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女主人公简·爱身上找到了追求平等与自立的精神资源。
一个平凡女子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段曲折离奇而又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名著《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
这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
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
”在问世之后的一个半世纪的今天,它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则荣获奥斯卡金像奖。
《简·爱》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乡村。
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深受虐待,后被送进洛伍德慈善学校。
那里实行所谓惩罚肉体、拯救灵魂的残酷教育,使简·爱继续遭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
简爱女权主义毕业论文
![简爱女权主义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8cae2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2.png)
简爱女权主义毕业论文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女权主义形象——简爱,她虽然出身不幸却勇于同命运抗争。
本文是对简爱的现代女权意识的探讨,欢迎大家来参考!内容摘要:作为英国文学伟大传统之一的女性文学,其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女性意识萌动、承袭与勃发的艰辛过程,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以其强烈的经济独立和人格平等意识,崭新的爱情价值理念,自然朴素、纯实的审美观,超越了二元对立的传统视角,丰富了当时的主流时代精神,宣告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简爱身上折射出的许多超前的现代女性意识形成了英国女性文学传统中最具风采的一部分,有着永不凋谢的美。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the female litera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great traditons of Britain literature, is with a far-flung development and a process in which the feminie consciousness is bourgeoning, inherited and thriving with hardships. In the noevel of "Jane Eyre" Written by C. Bronte, its heroine whose name is "Jane Eyre", with consciousness of intencse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personality equality, with the brand-new value idea of love, with the natural, simple and pure aesthetic standard, had preponderated over the traditional angle of view of the dual opposition, and enriched the mainstream time spirit, and announced the self-awareness of feminie cousciousness. Many modern females consciousnesses in advance refracted from Jane Eyre which has formed a part of the most elegant demeanor in the British feminine literature tradition, so her beauty is unfading.关键词:简爱女权意识独立平等自尊自重Key words: Jane Eyre Feminie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ce Equality Self-respect引言:《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在问世后的一百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英文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
![英文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https://img.taocdn.com/s3/m/d06760071ed9ad51f01df2b6.png)
本科生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An Analysis on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eminist摘要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因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一直被看作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自从作品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尤其是作品中对女性独立与平等的追求,使得小说中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负载了西方妇女在19世纪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
英国文学不乏叛逆女性的形象,但像简爱那样卑微、平凡、孤苦无依而又相貌平平的“弱势”女性,如此自觉地对抗强大的父权社会,算是空前的。
此篇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简爱的分析,揭示小说中所反映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女性意识得到了发展,但是仍然受到社会等级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但总体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和女性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女性主义;平等和自由AbstractCharlotte Bronte is an outstanding woman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her work Jane Eyr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classics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due to its unique content and way of expression. Since the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literary critics. Especially the pursuit of femal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making the heroines of Jane’s image loads the Western women’s awakening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re is no lack of the image of rebellious women in English literature, but like Jane Eyre, as humble, ordinary, plain but who have no “minority” women, so consciously against the strong patriarchal society, be regarded as unprecedented.This paper reveals the wake of the gender conscious and the social position of women in Victorian peri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The status of women in the Victorian period has improv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ut still affected by social class and social status.Key words: Jane Eyre;Charlotte Bronte; female; equality; freedomTable of 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简爱》中女主人公文化解读【文献综述】
![《简爱》中女主人公文化解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3bbf30cc850ad02de804164.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简爱》中女主人公文化解读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写的一部小说。
小说塑造了一位独立自强、原则分明的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
她外表平凡,身份低微,却内心刚强,具有极强的自尊和反抗的精神,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备受读者们喜爱和推崇的女性的楷模。
《简爱》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让女主公倾诉自己的情愫,展现出简爱细腻、敏感、自卑的一面,又让读者被她热爱理想、勇于追求爱情的坚强的一面所打动,被简爱的情感变化所驾驭,与她同喜同悲。
简爱从小生活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她遭到了舅妈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专横和表姐的冷漠使得简爱体会不到人间的温暖,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但是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也使得简爱从小向往自由、平等和爱。
勉强从孤儿院中捡回了一条命的简爱,在摆脱了人间炼狱后已长成刚强、能自食其力的女青年,为追求独立的生活,她辞去了孤儿院的教师职位,来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
当她和主人罗切斯特深深相爱,准备结婚时,突然得知主人已有妻子,于是简爱毅然出走,流浪、乞讨。
但爱情的力量驱使简爱重新返回爱人的身边,虽然这时的罗切斯特已是穷困潦倒的残疾人,但是简爱却越加深爱着他,这也是最能打动读者的一点,艰难的境地更能见证爱情的伟大。
简爱自尊、自重、自强、自信,但同时又叛逆、反抗,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女主人公那高尚情操的强烈冲击,与简爱一起感悟着美丑善恶,学会做人的准则,找准人生的方向。
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方面入手,梳理有关简爱研究的概括,以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通过对前人评论的整理与研究,发现对简爱的性格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简爱的正面性格简爱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摆脱了以往“灰姑娘”式的女性通过美丽温柔和隐忍而获得幸福和爱情的模式,而是通过女性的个人奋斗和自尊自爱而获得爱情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简爱》中女主人的形象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人格意志精神追求反抗自由平等正文:一、引言《简﹒爱》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的奋斗史的刻画而取胜的。
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强烈的反应。
她苍白,矮小,一点也不美。
无金钱,无地位,却有着不平凡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体验。
自尊自主,叛逆反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爱情。
是一位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性平等,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坚强女性。
简爱以精神上和道德上具有的美感力量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成为无数妇女效法的榜样,使全世界女性从从简爱身上获得了爱的真谛,获得了生活的启迪。
二、简述故事情节:《简爱》的副标题为“一部自传”,故事情节由女主人公简爱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其内容大体如下:《简爱》的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受尽舅妈的虐待、表哥的欺凌。
后又被送进门收养孤女的半慈善学校——劳乌德,继续在饥饿、体罚、疾病缠绕的恶劣环境中挣扎。
在劳乌德完成六年学业并担任两年教师,开始了新的生活。
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被简的单纯和坦率所吸引,简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位能平等、随和待她的绅士。
两颗深爱的心在小心翼翼地反复试探后终于碰出了绚丽的火花,他们决定结为夫妻。
可就在婚礼上,有人证明罗切斯特先生已有妻子——一个被锁在桑菲尔德阁楼上的疯女人。
简痛苦而理智地不辞而别,离开了桑菲尔德。
神情恍惚的筒毫不无目的地开始流浪,饥寒交加之际,被一位好心的牧师约翰及其两个妹妹收留。
不愿寄人篱下的简找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
约翰发现他和简竟然是表兄妹,简的叔叔是他们的舅舅。
善良的简将叔叔留下的大笔遗产平分给了三位表哥表姐。
约翰请求简和他结婚并一起去印度传教,遭到了简的拒绝。
简决定去探望罗切斯特先生。
桑菲尔德已被疯女人烧成一片废墟,疯女人在纵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因救疯女人而成为残疾。
简满怀爱情和罗切斯特开始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三、简爱的形象剖析: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命运对于简·爱是不公平的,她一生都在走着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了,她寄住在盖茨海德府,在那里她受到表哥表姐们凌辱;在八岁时被送到劳乌德慈善学校,要那环境恶劣、制度专横苛刻的孤儿院学校遭受束缚、摧残;18岁时,她被应聘到桑菲尔德府当家教,在那受到上层贵族小姐鄙薄的教师生活,还遭受了神秘的疯女人对她的骚扰恐吓,于是她擅自离开桑菲尔德府。
开始了流浪的生活,正在她饥寒交迫时,约翰收留了她,然后她就在就个偏僻的地方教学,可约翰逼迫她跟他结婚,为了摆脱他的纠缠,她就离开了那里。
千里迢迢,经过几分周折才找到了失明的罗切斯特。
但她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在竭力寻找一条能够于社会中不受歧视的,与人平等行进的道路。
在贫困孤独的双重压迫下,她凭借自己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在社会上取得立足之地。
虽然这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挫折和诱惑,可她在保持自己做人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对事件做出弹性灵活的处理。
从下面的几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简爱内心是多么的叛逆反抗。
"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粗暴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种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人的许多责难。
"不公平!----不公平啊!"我理智的说。
令人痛苦的刺激逼得我的理智一时早熟地发挥了威力;"决心"也同样被鼓舞起来,催促着我采取什么奇妙的方法,从这难以忍受的压迫下逃跑----譬如出走,或者,万一走不了的话,就永远不再吃不再喝,听任自己饿死。
在那一个悲惨的下午,我的灵魂是多么惶恐不安啊,我整个脑海里是多么混乱啊,我的心有多么的反抗啊,然而,这一精神上的搏斗,是在怎么样的黑暗,怎么样的愚昧中进行的啊,我无法回答内心的这个不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这样受苦;而如今,隔了----我不愿说隔了多少年----我却看的明明白白了。
"“我怎么敢,里德太太?我怎么敢?可这是事实,你以为我没有感情,没有爱和仁慈,可我有。
还有,你没有一点同情心,我到死也忘不了你多么凶狠的把我扔那间红房子里,把我锁在里面。
无论我怎么乞求,你一点也不心软。
你这么惩罚我,无非是因为你那个坏小子毫无理由的揍我,把我打倒在地。
不论谁问我,我都把这个千真万确的事情告诉他,别人都说你是个好人,其实你很坏,心肠又狠,你才会骗人呢!” 通过这段话可知简爱对表兄的还击是出于本能,因为她的生命受到威胁,对里德太太关于她是一个小骗子的言论的驳诉则可被看作是对特权阶层意识的挑战:“人们认为是你是个好人,但你却很坏,心眼不好,你才是骗子。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
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
"因此她逃离了。
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的生活是以肉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被摧残开始的。
学校的施主布罗克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还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
但她没有在屈辱中沉沦,而是不断奋发进取,像一棵顶风冒雨的小树,不屈不挠的成长着。
这和她的朋友海伦朋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海伦虽遭迫害,却信奉“爱你的仇人”,在宗教的麻痹下,没有仇恨,只有逆来顺受。
但简爱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
她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就夺过来,当着他的面把它折断。
简得出结论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当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 她一点也不能理解,更不能忍受海伦如此耐心,无怨地接受各种惩罚,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激愤:“我要是换了你,我就讨厌她;我就向她反抗;她要是用那个教鞭打我,我就把它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
” 然而,这种看似极端的个性并未妨碍这两位苦命的女孩成为知心朋友,这是因为简·爱和海伦所展示的是同一女性的不同两面。
如果简·爱这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小女孩所展示的是不受约束的女性自我,海伦所体现的则是女性自我充满理智而又倍受压抑的一面。
其实在海伦循规蹈矩的外表之下仍然有着矛盾与挣扎,她的表面上的安静与服从不能完全被看作是完全的妥协。
实际上,海伦对现世的不公的反抗采取的是傲视时间的一切苦难以及遁世的方式来进行的。
海伦的天使信条是积极的,因她需要勇气和矛盾的心理作斗争;同时也是被动的,因她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世界上的一切苦难——她只能期待来世,逃向另一个世界。
简·爱在盖兹海德府受到里德舅母一家欺凌时,曾多次选择躲藏到隐蔽的角落以避免攻击,甚至想过要改变自己去迎合和讨好他们。
后来在劳渥德孤儿院时,她很多时候也只能默默受罚,虽然心有不满,但对海伦所宣传的“爱敌”、忍让式的信条表示肯定和佩服,并在潜意识里去践行这些信条。
这说明简·爱在对待不公正待遇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海伦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
虽然简·爱比海伦不安分且热烈得多,但作者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简·爱和海伦有着相似悲惨的孤儿出身和受虐的经历,但是两人的对待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走向和结局也不一样;简·爱不认同海伦的妥协,但她爱海伦,意识到海伦的信仰中有着她所应当吸取的在艰难生活中生存下去的理由。
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进入桑菲尔德庄园以后,她性格中自尊的一面逐渐占主导地位。
因为这时简·爱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体貌的平庸,而多年来的艰苦学习使得她知识丰富、性情沉稳、眼界宽宏,并具备了养活自己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她开始懂得要在别人眼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时刻表现出自尊自爱,生发出做人的底气与硬气,用自己的知识和美德来证明自己不是英格拉姆小姐那样的“绣花枕头”,而是一位有思想、有个性、有追求的的新女性。
在菲尔费克斯太太口中的英格拉姆小姐是“女皇”一般的人物,不但人漂亮,而且才艺也佳。
简·爱起初对这位小姐也是充满了钦佩和羡慕,自己的自卑意识再次抬头。
当她见到其人时,第一形象是:高大挺拔,像月亮女神;为人傲慢,时含讥诮,且决非厚道。
英格拉姆小姐以讥笑自己家庭教师的方式来羞辱简·爱,称家庭教师为“妖魔”,或讨厌或可笑。
见识了英格拉姆小姐的谈话、弹琴、做文字游戏等活动,简·爱的自尊意识马上轻松打败了原来的自愧不如,对英格拉姆小姐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太低下;好买弄,不真诚;虽有风度和才艺,但头脑肤浅,心灵贫瘠;缺乏教养,没有独创性;即使对待小阿黛勒,都心怀恶意,无端发泄,冷淡刻薄,不懂得同情和怜悯。
对简·爱而言,英格拉姆小姐除了门第、地位和家庭关系优越外,实在贫穷得很,因此,在简·爱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对决中,从人格到精神,简爱都取得了胜力。
简·爱对于建立在精神平等上的爱情,抱有疑虑的。
她爱罗切斯特,渴望得到他的爱,可当罗切斯特向她示爱时,她又不敢相信是真的,“想象这样的命运会落到我的头上,那真是神话——真是幻想” ,她在体验幸福与昏眩之际,敏感的心,却在紧张地搜寻隐匿的和可能出现的不平等。
她的内心深处,弥漫着不详的预兆,总觉得哪个地方存在问题。
在婚前的日子里,简·爱的情绪不安、抵触、透出淡淡的恐惧感。
她担心幸福和爱情最终会露出梦幻的本色,因而不敢深陷进去。
她拒绝接受珠宝和财产的馈赠,声称要继续做家庭教师,用挣来的钱来支付自己的膳宿费用。
这说明了她在接受世俗婚姻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留下人格尊严可以回旋的余地,是“能屈不能断”的反抗个性体现之一。
后来当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时,证明自己之前的担心和恐惧并不是空穴来风,她内心开始了痛苦的挣扎:是离开情深意重的罗切斯特,还是留下来当他的情妇?她勇敢地作出了离开深爱的人这一痛苦抉择,坚持了她在这一发现之前就确定的立场:“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 这就是简·爱一贯坚守的神圣原则——自重、自尊、自爱。
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主人后在地位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
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里就如乞丐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