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_电子报警器
电子课程设计---简单实用触摸式报警器
![电子课程设计---简单实用触摸式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e7064558a8956bec0875e31f.png)
课题名称:简单实用触摸式报警器目录1.引言 (3)2.方案设计 (4)2.1 设计方案总概 (4)2.2 设计思路 (4)3.单元电路设计 (5)3.1 CD4011芯片的管脚图及原理 (5)3.2 触发电路图及原理 (6)4.总电路原理图 (7)5.安装和调试 (10)6.电子元件清单 (11)7.课程设计总结 (12)8.参考文献 (12)1.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纪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及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安防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安防的需要而设计的电子报警系统。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各种贵重物品以及高档家电产品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拥有,并且人们手中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积蓄数额也十分可观。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关心。
目前,许多家庭都使用了较为安全的防盗门,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廉价、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用于居民家中,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该报警器适用于家庭防盗,也适用于中小企业事业单位。
其特点是灵敏、可靠,一触即发,可以立即报警;当人体接触到需要报警的金属片时,启动设备就会使得警报器长鸣,直至30S以后,报警声音才会终止。
该触摸式报警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功能有着良好的扩展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合,对系统进行改进。
考虑到实际现场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防范要求,具有防拆动、防破坏功能。
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防止各种误报现象发生,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很高。
报警时可以发出声音,提醒主人有不法分子,同时给不法分子警慑。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较为常见的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改进并制作,通过对此例的研究制作,学习普通触摸式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此报警器可制作出用于不同范围的报警装置,并且学习电路图和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了解各个元件的类别、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报警器电工课程设计
![报警器电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c508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6.png)
报警器电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报警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了解报警器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 熟悉报警器电路中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和选用原则;4. 掌握报警器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分析报警器电路的工作原理;2. 能够独立绘制报警器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3. 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完成报警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4. 能够解决报警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工专业,对报警器电路设计产生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电工操作规程;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报警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报警器电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报警器电路设计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报警器电路原理及组成部分:介绍报警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单元、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报警器原理- 内容:报警器电路工作原理、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2. 报警器电路图绘制:学习报警器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电路图设计规范。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报警器电路设计- 内容:电路图元件符号、连线规则、绘图技巧。
3. 常用电子元件及其选用:了解报警器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学习其功能、参数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元件及其应用- 内容: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元件的选用。
电子课程设计——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
![电子课程设计——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c7ec021cb7360b4c2e3f6418.png)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自动06-4姓名:朱建宇学号: 0605010429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期第四学期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课题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评定标准评定指标分值得分知识创新性20理论正确性20内容难易性15综合实际性10知识掌握程度15书写规范性10工作量10总成绩100评语:任课教师时间备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二.设计任务利用单片可控硅,两个三极管设计一个物品报警器三.设计计划电子课程设计共1周第1天:选题,查资料;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确定设计方案;第3~4天:电路原理设计;第5~6天:修改设计;第7天:编写整体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设计可控硅触发开关电路。
2.设计组成模拟笛声电路。
3.画出整体电路图。
4. 修改设计,使之达到设计任务要求。
5. 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时间:2008年7月3日1. 设计过程1.1 构建整体思路本次设计的是贵重物品防盗报警器,因此一定要有报警装置和扬声器,如何设计原理图和实际应用是我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本次设计的报警装置是为了防盗贵重家电和一些轻巧的物品,所以它的发生装置与贵重去拼必须是完全接触的。
报警器的电路是利用三极管对信号的放大和利用单片可控硅的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点来完成报警的。
还要有解除警报声的开关,一般的单向可控开关就行。
1.2 根据需要的电路元件设计需要的电路:常闭型干弹簧、小磁铁、两个三极管、单向可控硅、扬声器、电阻、音响集成电路、微调开关、电源开关、电池组等,具体的型号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来决定。
2. 工作原理如图1-1 所示小磁铁与触点常闭型干簧管E组成入侵探测器,将小磁铁安装在贵重物品上,干簧管E紧靠小磁铁,安装于相对的物体上。
平时贵重物品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由于小磁铁紧靠E,使E内部两常闭触点依靠外磁力作用而断开,SCR因无电无触发信号不工作。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https://img.taocdn.com/s3/m/01332cc6c5da50e2534d7f38.png)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红外报警器班级:学号:设计:摘要常见的报警器主要是监控一片区域,如果有盗贼通过防范区域,立即会触发警报,立即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惊吓盗贼,提醒主人。
但是,一般的报警器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
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门窗是盗贼通过的必经之地,所以只需监控们窗区域即可;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
本设计采用了简单的红外收发管,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功耗更低。
1设计要求与说明1.1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红外报警器,当有人进入红外光线探测范围时,报警器立即持续报警,直到人为复位。
2、控制距离在1.5米以上1.2功能要求说明*红外线报警器*延时报警*蜂鸣报警音1.3设计课题总体方案介绍及原理图说明1.3.1总体分析:有人挡住红外光线时报警器发出声音,人没有挡住时报警器不发出声音,我对此方案的设计思路:1、在探测门框内,红外光由发射端发射到接收端。
当有人进入区域内,挡住红外光线,接收端接受不到红外光线,以此引起接收系统中报警电路的反应,报警系统报警。
2、控制范围要求按照普通门框的宽度,在1.5米以上,就要求红外发射器功率不能太小。
3、报警器的灵敏度是判断报警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灵敏度越高越好。
但是要考虑到报警器对飘浮物和微小动物的误报,另外还要考虑白天黑夜光线的影响。
4、 在选择器件时还要从经济上考虑,最好选用一些常用芯片器件。
1.3.2设计方案总原理图1.4使用说明1.4.1.安装要求由于安装位置对于报警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对安装的位置需要考虑周详,特别是安装高度,考虑到一般人的身高,报警器自激多谐振荡器功率放大器电源R红外信号发射电路框图放大器 整 流 报警器红外信号接收电路框图的安装位置设置在离地1.2m位置较为合适。
图(1.3)安装时应避免红外防盗报警器靠近冷热源,如冷热出风口、空调出风口、电暖器、冷气机等,;红外防盗报警器对所防护的范围应可直视,不能有障碍物;报警器收发端应该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探测距离最远,效果最佳。
报警器完整课程设计
![报警器完整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f847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6.png)
报警器完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报警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能够熟练地安装和调试报警器,并了解报警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报警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报警器的结构组成,理解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报警器的安装和调试,能够分析并解决报警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报警器的基本原理、报警器的结构和报警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报警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报警器是如何工作的;然后,讲解报警器的结构组成,包括传感器、触发器、报警器电路等;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报警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然后,通过讨论法让学生交流讨论报警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场景;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报警器的作用;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安装和调试报警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报警器原理与实用技术》、参考书《报警器设计与应用》、多媒体资料(包括报警器的图片、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报警器、传感器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报警器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作业主要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占总评的20%;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电子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
![电子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90e5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3.png)
电子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使学生了解电子温度报警器的电路构成及功能;3.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温度显示和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电子电路的能力,提高电路连接和调试技巧;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对温度报警器进行编程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项目为导向,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2.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注重过程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子温度报警器的电路构成及功能;- 数字温度显示和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
2. 实践操作:- 温度传感器的连接与调试;- 电子温度报警器的电路搭建;- 编程软件的使用,对温度报警器进行编程和调试。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温度传感器知识学习,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特性;- 第二阶段:电子温度报警器电路构成学习,分析电路各部分功能;- 第三阶段:数字温度显示和报警电路设计,动手搭建和调试电路;- 第四阶段:编程软件应用,对温度报警器进行编程和调试。
4. 教材章节:- 《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温度传感器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周:电子温度报警器电路构成及功能分析;- 第三周:数字温度显示和报警电路设计;- 第四周:实践操作,搭建、编程和调试电子温度报警器。
火灾报警器电子课程设计
![火灾报警器电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3d6d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e.png)
火灾报警器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报警器中的应用。
2. 学会阅读并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图,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在火灾报警器中的作用。
3. 掌握火灾报警器的组装过程,理解各部件协同工作的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火灾报警器的组装和调试。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针对报警器故障进行分析和维修。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火灾报警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电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同时,课程强调安全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讲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参数。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元件2. 火灾报警器工作原理:分析火灾报警器的电路结构,讲解传感器、信号处理、报警等模块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电路基础3. 电路图阅读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阅读电路图,分析火灾报警器电路图中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4. 火灾报警器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组装火灾报警器,学习调试方法,确保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5. 故障分析与维修:介绍常见的报警器故障现象,教授学生分析原因及维修方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 故障分析与维修6. 安全意识与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意识,讲解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
![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7a21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5.png)
防盗报警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子电路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防盗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测试方法,了解安全使用电子设备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防盗报警器的组装和调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和改进能力。
5.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关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解释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并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图。
2. 学生能够正确组装并调试出一个简易的防盗报警器,完成电路连接和功能测试。
3. 学生能够针对实际使用场景,提出防盗报警器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讨论。
4.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和操作,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展开,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认识电路元件,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掌握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
2. 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介绍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报警输出等环节。
3. 防盗报警器主要组成部分:学习并了解防盗报警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红外传感器、蜂鸣器、电池等。
4. 电路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正确组装防盗报警器,进行电路连接、测试及调试。
5. 实际应用与改进:结合生活场景,分析防盗报警器的实际应用,讨论并设计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认识电路元件,学习电路基本连接方式。
第二课时: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分析并理解报警器各环节的作用。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https://img.taocdn.com/s3/m/900720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3.png)
越远、角度越大,意味着警报器的覆盖范围更广,能够更有效地监测目
标区域。
02
误报率和漏报率
误报率指警报器在无人入侵时误触发的概率,而漏报率则指有人入侵时
警报器未能及时响应的概率。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了警报器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3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从入侵行为发生到警报器发出警报信号所需的时间。较短的
响应时间意味着警报器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从而更有效地阻止入侵行
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02
红外传感器原理及选型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辐射
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 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
出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探测器
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 现出来的物理效应进行探测,将红 外辐射能转换成电能或热能等易于 测量的物理量。
03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主控制器选型及接口电路
主控制器选型
选用ATmega328P作为主控制器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 外设接口等特点。
接口电路
设计UART、I2C、SPI等接口电路 ,实现主控制器与其他模块的通 信。
红外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红外传感器选型
选用高灵敏度、低噪声的红外传感器 ,如PIR(被动红外)传感器。
接口电路
设计信号放大、滤波、比较等电路, 将红外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转换为 适合主控制器处理的数字信号。
电源管理及其他辅助电路
电源管理
设计稳定的电源电路,为主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提供合适的 工作电压。
其他辅助电路
包括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等,确保主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04
软件编程与调试技巧
电子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2bcc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3.png)
电子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连接方式;2. 使学生掌握报警器的触发条件设置,了解不同传感器在报警器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报警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认识电子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子报警器的组装与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报警器方案;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子报警器在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旨在通过电子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电路设计和调试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电子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原理与功能,以及电子元件的符号表示和选用方法。
(对应教材第3章)2. 电路原理与连接:讲解基本电路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掌握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
(对应教材第4章)3. 传感器及其应用:介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学生设计电子报警器提供选择。
(对应教材第5章)4. 电子报警器设计与制作:详细讲解电子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和制作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实际操作。
微机课程设计---电子报警器
![微机课程设计---电子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45db32c0da38376baf1faecd.png)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电子报警器设计学院(系):三系年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 20110310238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电子报警器设计一、设计条件:1.运用所学的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知识;2.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室的实验箱设备。
二、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要求)该课程设计要求采用手动输入密码方式进行,对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进行判别,可进行连续三次的密码输入,若都不正确,则会有报警器发出频率为5HZ 的报警声响,并伴有红绿黄三个灯的闪耀,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若正确,则亮起走马灯程序。
具体要求如下:1.采用手动输入密码方式进行2.对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进行判别3.可进行连续三次的密码输入4.若都不正确,则会有报警器发出频率为5HZ的报警声响,并伴有红绿黄三个灯的闪耀,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5.若正确,则亮起走马灯程序。
三、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基于微机原理电子报警器的设计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适用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等都离不开计算机。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简单应用。
运用所学的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知识完成电子报警器系统。
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模拟分析了现代电子系统密码安全问题的现状,结合密码安全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电子报警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子报警器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电路设计方案。
该系统适用于各类电子防盗系统,能有效防止非法盗用密码等问题!目录一、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 (4)1.1 电子报警器方案的论证与比较 (4)1.2 电子报警器的功能与要求 (4)1.3 电子报警器设计方案的确定 (4)二、硬件设计 (5)2.1 电子报警器设计所需硬件 (5)2.3 硬件引脚功能 (6)三、软件设计 (9)3.1 主程序流程图 (9)3.2 三次密码输入程序设计 (10)3.3 正确之后走马灯程序设计 (10)3.4 三次输入错误之后程序设计 (11)四、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2)五、设计体会与小结 (14)六、参考文献 (15)七、附录 (15)一、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案1.1 电子报警器方案的论证与比较设想制作一个防盗器件。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红外警报器](https://img.taocdn.com/s3/m/d5c528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8.png)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未来红外警报器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 提高检测精度和降低误报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红外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 稳定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项目成果回顾及经验教训分享
项目成果:成功设计 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红 外传感器的警报器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指 定区域的红外辐射变 化,并在检测到异常 时触发警报。
经验教训
在项目初期,应充分 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明确项目目标和范 围,避免后期出现需 求变更或范围蔓延的 情况。
在硬件设计和选型时 ,要充分考虑系统稳 定性和可靠性,选择 合适的元器件和设计 方案。
推动红外警报器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等系统的深度融合 ,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安全防护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性能参数比较
不同类型的红外传感器在性能参数上存在差异,如灵敏度、响应速度、测量范 围、抗干扰能力等。在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选择最适合的红外传 感器。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剖析
0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当人体进入传感器的探测区域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与周围环境的红外
线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经过菲涅尔透镜的聚焦作用被热释电元件接收,
误报率评估
误报率直接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在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中,我们统计了系统误报的次数,并计算出误报 率。结果显示,系统的误报率非常低,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性能测试
除了响应时间和误报率外,我们还对系统的功耗、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 在各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电工课程设计防盗报警器
![电工课程设计防盗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6884e2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7.png)
电工课程设计防盗报警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工课程中关于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防盗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及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防盗报警器。
1.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掌握防盗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掌握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4.能够分析电路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5.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材料制作防盗报警器。
6.能够对制作的防盗报警器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原理: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
2.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原理:介绍防盗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触发器、报警器等,并解释它们在防盗报警系统中的作用。
3.制作防盗报警器:讲解制作防盗报警器的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连接电路、调试和测试等。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根据电路图和制作步骤,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防盗报警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路原理和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防盗报警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防盗报警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一本关于电工课程的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数电课程设计报警器
![数电课程设计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cd6e44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2.png)
数电课程设计报警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报警器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完成报警器的组装和调试;–能够对报警器电路进行简单的优化和改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报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报警器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4.报警器的组装和调试;5.报警器电路的优化和改进。
教学过程中,将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知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报警器的设计和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和调试报警器,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参考;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3.考试:定期进行理论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
评估过程中,将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防盗报警器的课程设计
![防盗报警器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d60d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8.png)
防盗报警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流程,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和解读技巧。
3. 帮助学生掌握防盗报警器各部件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件设计简单防盗报警系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盗抢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通过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取以下内容:1. 电子元件基本知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的功能、符号及使用方法。
2. 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介绍红外传感器、蜂鸣器、继电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及整个报警系统的联动机制。
3. 电路图绘制与解读:学习电路图的基本表示方法,解读防盗报警器的电路图。
4. 设计与制作:分组进行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按照电路图进行元件连接和安装,完成报警器制作。
5. 调试与优化:对制作完成的防盗报警器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
教学内容依据以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电子元件基本知识学习,了解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学习电路图的绘制与解读,分组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课时:动手制作防盗报警器,学习元件连接和安装技巧。
第四课时:对报警器进行调试,针对问题进行优化。
教学内容与课本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 电子报警器
![课程设计 电子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2c05af1aa8114431b90dd80c.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与要求设想制作一个防盗器件。
具体要求:按动键盘某任一数字键使得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使得8个LED指示灯忽明忽暗,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程序运行后,触动键盘上的数字键,8个LED不停光闪,光闪周期为2秒,同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相应的警报信息;程序按CTRL+C推出后声不响光不闪。
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前必须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8255和8253芯片熟悉了解和掌握。
设计中主要要完成的是发声报警和发光报警这两个部分功能,故在程序设计中只要设计触动键盘重的数字键即8个LED不停光闪,同时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且在屏幕上显示警报信息。
在设计发声报警时利用了8253可编程定时定时记数器。
在设计发光报警时利用了8255芯片。
在程序设计中利用INT 10H实现在屏幕上显示相关的警报信息。
二、设计思想在设计发声报警时利用了8253可编程定时定时记数器。
在设计发光报警时利用了8255芯片,在一个时间间隔里小灯循环闪动代表正在报警。
三教学实验系统连线+5v系统总线四、所用芯片工作原理8255是可编程I/O口扩展芯片。
对8255输入不同的指令可改变I/O口的工作方式。
8255与单片机系统连接方式简单,工作方式由程序设定,图2为8255的引脚图。
8255内部有4个寄存器:分别为寄存器A、B、C和控制寄存器。
A、B、C寄存器的数据就是引脚PA7~PA0、PB7~PB0、PC7~PC0上输入或输出的数据。
而控制寄存器的数据则表明PA、PB、PC的工作方式。
通过CS、A0、A1、RD和WR 对4个寄存器进行操作。
1)CS为低电平时选通8255;2)A1、A0为地址选通;3)RD和WR为读、写信号:RD为低、WR为高时为读方式,RD为高、WR为低时为写方式。
4)D0~D7为数据口。
向控制寄存器写入不同的数据可以使8255工作在三种不同的方式下。
这里只介绍应用最多的方式0。
防盗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
![防盗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a1e5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9.png)
防盗报警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防盗报警器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了解安全防范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交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制作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认知:介绍防盗报警器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源、开关、传感器、放大器、报警器等,让学生了解其功能、特性及应用。
2. 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讲解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检测、信号放大、报警触发等过程。
3. 电路设计:指导学生根据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简单的电路图,并进行电路搭建。
4. 安装与调试:教授防盗报警器的安装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学会调试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 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防盗报警器的日常维护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排除常见故障。
6. 安全防范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元器件认知第二课时:防盗报警器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电路设计第四课时:电路搭建与安装第五课时:调试与故障排除第六课时:安全防范知识讲解与实践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第四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技术》第五章:放大器电路《电子制作实践》第三章:电路设计与搭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防盗报警器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报警器模电课程设计
![报警器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312a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3.png)
报警器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掌握报警器电路的设计与搭建;2. 学习并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报警器中的应用;3. 了解报警器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报警器电路;2.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敢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复习;(2)报警器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3)常用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与应用;(4)报警器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2. 实践部分:(1)报警器电路设计与搭建;(2)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3)报警器功能测试与优化;(4)小组项目展示与评价。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理论复习,学习报警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第二周:学习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报警器电路;第三周:实践操作,搭建报警器电路,进行初步调试;第四周:优化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小组项目展示与评价。
教材章节关联:《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放大器电路;第四章:反馈电路;第五章:振荡器与信号发生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第四章:传感器应用实例。
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
![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4c6cfa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8.png)
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个多路报警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的原理、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
首先,介绍多路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电路的组成,讲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多路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多路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再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多路报警器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和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调试多路报警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电子电路设计手册》、多媒体资料《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教学视频》、实验设备(多路报警器电路板、元器件、工具等)。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内容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方面。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方面,要求学生完成电子课程设计多路报警器的电路图和程序代码,并进行功能验证;考试则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笔试考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察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方式将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d763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f.png)
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报警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能够熟练地分析和解决报警器相关的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报警器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结构和常见类型;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报警器的工作过程、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报警器行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报警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报警器的历史发展,包括报警器的起源、发展阶段和现状;2. 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技术等;3. 报警器的结构,包括报警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4. 报警器的常见类型,包括不同类型的报警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报警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常见类型;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 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 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 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报警器的相关知识;4. 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加深对报警器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第一学期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进度表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 2012级指导教师:前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并且人们手中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积蓄也十分可观。
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关心。
目前,许多家庭使用了较为安全的防盗门,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用于居民家中,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为此,提出“双路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任务。
该报警器适用于家庭防警、也适用于中小企事业单位。
其特点是灵敏、可靠,一经触发,可以立即报警;也可以延时1~35S(秒)再报警,以增加报警的突然性与隐蔽性。
报警时可以发出类似公安警车的报警声之外,两只警灯还可同时交替闪亮,增加了对犯罪分子的威慑气氛摘要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医用,工业,军事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
对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文设计了一种报警器,广泛应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家庭使用要求能设计一种更实惠,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
按动键盘某任一数字键使得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使得8个LED指示灯忽明忽暗,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程序运行后,触动键盘上的数字键,8个LED不停光闪,光闪周期为2秒,同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相应的警报信息;程序按CTRL+C推出后声不响光不闪。
关键词LED指示灯,液晶显示器,8255芯片,扬声器,8253可编程定时记数器目录•一.课题简介......................................................6.•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6)•三.设计思想 (6)•四.教学实验系统连线 (6)•五.所用芯片工作原理 (7)•六.实验连线图 (9)•七.程序流程图 (11).八.程序源代码 (11).九.设计心得 (13).十.参考文献 (13)一、课题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越来越多的事故发生之前或事故发生之时,我们能提前预知事故或尽量减少事故的范围,报警器起着重要的作用。
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式报警器,经常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
可以说,报警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解它的作用和功能能为我们提供很大的便利。
本文设计了一种报警器按动键盘某任一数字键使得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使得8个LED指示灯忽明忽暗,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设想制作一个防盗器件。
具体要求:按动键盘某任一数字键使得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使得8个LED指示灯忽明忽暗,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警报信息。
程序运行后,触动键盘上的数字键,8个LED不停光闪,光闪周期为2秒,同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相应的警报信息;程序按CTRL+C推出后声不响光不闪。
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前必须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8255和8253芯片熟悉了解和掌握。
设计中主要要完成的是发声报警和发光报警这两个部分功能,故在程序设计中只要设计触动键盘重的数字键即8个LED不停光闪,同时内扬声器发出警报声,且在屏幕上显示警报信息。
在设计发声报警时利用了8253可编程定时记数器。
在设计发光报警时利用了8255芯片。
在程序设计中利用INT 10H实现在屏幕上显示相关的警报信息。
三、设计思想在设计发声报警时利用了8253可编程定时记数器。
在设计发光报警时利用了8255芯片,在一个时间间隔里小灯循环闪动代表正在报警。
四教学实验系统连线系统总线- 7 -8255是可编程I/O口扩展芯片。
对8255输入不同的指令可改变I/O口的工作方式。
8255与单片机系统连接方式简单,工作方式由程序设定,图2为8255的引脚图。
8255内部有4个寄存器:分别为寄存器A、B、C和控制寄存器。
A、B、C寄存器的数据就是引脚PA7~PA0、PB7~PB0、PC7~PC0上输入或输出的数据。
而控制寄存器的数据则表明PA、PB、PC的工作方式。
通过CS、A0、A1、RD和WR对4个寄存器进行操作。
1)CS为低电平时选通8255;2)A1、A0为地址选通;3)RD和WR为读、写信号:RD为低、WR为高时为读方式,RD为高、WR为低时为写方式。
4)D0~D7为数据口。
向控制寄存器写入不同的数据可以使8255工作在三种不同的方式下。
这里只介绍应用最多的方式0。
方式0下8255的PA、PB及PC口上半部分(PC7~PC4)和下半部分(PC3~PC0)中任何一个端口都可以设定为输入或输出,PC口还可以进行位操作。
控制寄存器各位的含义如图3所示。
SLPC-24中8255工作在方式0。
PA、PB为输入口、PC为输出口,对控制寄存器写入的数据为10010010B,即92H。
8255引脚功能RESET:复位输入线,当该输入端外于高电平时,所有内部寄存器(包括控制寄存器)均被清除,所有I/O口均被置成输入方式。
CS:片选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表示芯片被选中,允许8255与CPU进行通讯。
RD:读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允许8255通过数据总线向CPU发送数据或状态信息,即CPU从8255读取信息或数据。
WR:写入信号,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允许CPU将数据或控制字写8255。
D0~D7:三态双向数据总线,8255与CPU数据传送的通道,当CPU 执行输入输出指令时,通过它实8位数据的读/写操作,控制字和状态信息也通过数据总线传送。
PA0~PA7:端口A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锁存器。
PB0~PB7:端口B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I/O锁存器,一个8位的输入输出缓冲器。
PC0~PC7:端口C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缓冲器。
端口C可以通过工作方式设定而分成2个4位的端口,每个4位的端口包含一个4位的锁存器,分别与端口A和端口B配合使用,可作为控制信号输出或状态信号输入端口。
8253:8253具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6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1.方式0——计数到终点输出变为高电平当将某计数器设置成方式0后,其输出OUT变低电平,装入初值后,仍保持低电平。
门控为高电平开始计数。
每来一个计数脉冲CLK,计数器的值减1,当计数到达终点即计数器的值变成0时,OUT 变为高电平。
在计数期间可用门控信号暂停计数(即门控为低电平时,计数暂停)。
2.方式1——可编程单稳所谓单稳,是指这样的电路,它有两种状态,但只能稳定在一种状态。
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它能从这一种状态进入到另一种状态,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又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个时间参数一般是由外加电阻、电容的值决定的。
8253的方式1就是模拟单稳电路,其处于非稳定状态的时间可通过程序进行设置。
3.方式2——分频脉冲发生器(分频器)方式2用来对输入脉冲(即计数脉冲CLK)N分频(N为预置的初值),在输出信号周期中低电平的时间为一个CLK周期。
设置此方式后,OUT变高电平,装入初值后便自动开始计数,减到1时OUT变低电平。
经过一个CLK周期,OUT恢复高电平,且计数器又自动装入初值,重新开始计数。
如此循环下去。
如图6.23所示是工作在方式2的示意图。
在上述过程中GATE应一直保持高电平。
若GATE变低电平将禁止计数,并使输出为高电平。
在GATE再次变高电平时,计数器将重新装入预置的初值,并开始计数。
4.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3类似于方式2,输出是周期性的。
不同的是方式3输出方波。
如果预置的初值N为偶数,则输出周期中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宽度相等;如果N为奇数,则输出周期中高电平比低电平多一个CLK周期的时间,当N相当大时,也可认为是方波。
当然,一般采用方式3时,置初值为偶数。
设置成方式3后,OUT变高电平,装入初值后便自动开始计数。
如初值为偶数,每个CLK使计数器减2,计到终点改变电平。
如初值为奇数,则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一个CLK使计数器减1,随后每个CLK使计数器减2;输出为低电平时第一个CLK使计数器减3,随后每个CLK使计数器减2。
每当计数到终点都会改变电平,初值又被重新装入,并开始计数。
如此循环下去。
5.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设置成方式4后,OUT变高电平,写入计数值后自动开始计数(所以称之为软件触发),计数到终点输出一个CLK周期的低电平脉冲。
GATE变低可暂停计数,用GATE的上升沿可重新赋初值,并开始计数。
6.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设置成该方式后,OUT变高电平,写入计数值后需等待GATE上升沿的到来才开始计数(所以称之为硬件触发)。
计数到终点也输出一个CLK周期的低电平脉冲。
计数过程中不受GATE电平的影响。
此后,用GATE的上升沿可重新赋初值,并开始计数。
计数寄存器用来寄存计数初值,计数工作单元为16位减1计数器,它的初值便是计数寄存器内容,计数单元对CLK脉冲计数,每出现一个CLK脉冲,计数器减1,当减为零时,通过OUT输出指示信号表明计数单元已为零。
当作为定时器工作时,每当计数单元为零时,计数寄存器内容会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单元,而且CLK输入是均匀的脉冲序列,于是OUT输出频率是降低了的(相对于CLK信号频率)脉冲序列。
当作为计数器工作时,表明只关心在CLK端出现(代表事件)的脉冲个数,当CLK端出现了规定个数的脉冲时,OUT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六.实验连线图电子报警器所用相关硬件:1.8253定时计数器。
2.并行接口电路芯片8255。
3.扬声器。
硬件连接:(1)定时/计数器8253A芯片模块的GATE2接+5V,提供高电平。
(2)定时/计数器8253A芯片模块的OUT2 接扬声器。
(3)定时/计数器8253A芯片模块的CLK2接入八分之一8MHZ的分频频率。
(4)并行接口电路芯片8255的PA0~PA7分别接入LED的 D0~D7。
+5v系统总线8253接线图七、程序流程图八、程序源代码;read from portc;output to portaporta=08hportb=09hportc=0ahportd=0bh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assume cs:code begin: mov bl,0mov ah,0ffhmov dx,portdmov al,81h ;初始化8255out dx,allp: mov dx,portcin al,dxand al,0fhcmp al,00hje nextcmp al,01hjb lpcmp al,08hja lpmov al,0b6h ;初始化8253out 43h,almov ax,0out 42h,almov al,ahout 42h,almov al,bl ;灯闪烁not alout 08h,alcall delayshl bl,1test bl,ahjnz lpmov bl,1jmp lpback: retfnext: mov al,ahout 08h,aljmp lpdelay proc nearpush cxmov cx,0delay1: or cx,cxor cx,cxloop delay1pop cxretndelay endpmain endpcode endsend begin九.设计心得经过七八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一个还算可以的设计———电子报警器,这几天我过的很充实,是我大学生活里继两次实习后又一次最充实的生活,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