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学国文之杜甫(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江头宫殿锁千门,
写诗人曲江所见。 “千门”,说明宫殿很多,映衬昔日的
繁华。
“锁”字用得好,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 的萧条冷落构成了今昔对比。
46
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为谁绿?”,以乐景反 衬哀情,用柳丝和新蒲的美景,暗
示出美人的逝去和游人的稀少。
47
忆昔霓旌下南苑, 昭阳殿里第一人, 辇前才人带弓箭, 翻身向天仰射云,
53
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曲江头产 生的感慨。又可分为两小层。
54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第一小层:感叹唐杨两人生离死别的悲剧。
55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和前面形成对比。点出杨 贵妃的死别。
56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杨贵妃葬在马嵬,唐玄宗逃往蜀地, 两人已是生离死别。
26
创作特点
•“沉郁顿挫” 首先,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其
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有关。
27
•
善用典型化的方法,从众多的事物
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者 。 • 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微观的毫发
无爽相统一的审美效果。
28
• 寓意深远,表达一波三折 。
• 以议论为诗,杜诗众体皆备,但七律成
就尤高。
29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
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
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
子美者。
(唐·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君墓系铭》)。
30
子瞻谓杜诗、韩文、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31
观宗忠简临终诵杜诗“出师未捷身先 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文信国在燕狱中集杜至
1
2
•杜甫总论 •哀江头 •赠卫八处士
3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
(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
部。
祖父杜审言 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4
壮游时期(712—745)(35岁前)
• 十九岁游晋 •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洛阳
•参加进士考试
•开元二十九年(741)回洛阳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74
写作背景
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赴洛阳, 二年春从洛阳回华州,途中遇老 友卫八处士,久别重逢,抚今追 昔,感慨万千,遂赋此诗以赠。
75
写作背景
行第:
杜 二--杜甫 柳 八--柳宗元 白二十二--白居易 李 十 二--李白 李十六--李商隐 王十三--王维 杜十三----杜牧 元 九„‥元稹 韩十八„„韩愈 刘二十八„„刘禹锡 秦 七„„秦观 欧 九„„欧阳修 黄 九„„黄庭坚
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一颗永远在黎明的时
候,出现在天空的东边,从来就没有聚集
到一起过,所以古人有“形如参商”的说
法,来形容两个人没有见面的可能性。
79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苑中万物生颜色。 同辇随君侍君侧。 白马嚼啮黄金勒。 一笑正坠双飞翼。
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 的繁华景象。
48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总写。
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御驾
通过夹城去曲江游赏,南苑非 常豪华奢侈,花木为之生辉。
49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这两句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 “同辇随君”典故,事出《汉
如此。
(清·仇兆鳌《杜诗
详注》卷四)
62
总结
杜甫《哀江头》这首诗以“哀”字为线 索,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恸。 从结构上看,从眼前景写到回忆,又由回 忆写到现实。从情绪转折看,先写哀,再写乐,
最后写悲。用对比的手法,以乐衬哀。
63
杜甫 《羌村三首》
64
羌村(其一)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65
6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67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68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69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烟柳
繁华、富贵风流。
43
少陵野老吞声哭,
“吞”字用得好,城中形势的 恐怖和严峻。
44
春日潜行曲江曲。
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的情 态。 “潜行”二字很传神,刻画了作者在 春日游览胜地偷偷行走在冷僻无人之处。 后一个“曲”字,既显示了曲江的特点, 同时又抒发了作者愁肠百结、愁闷压抑的感 觉。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70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71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72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73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
35
36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37
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38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黄昏胡骑尘满城”描绘了长安城中 的恐怖氛围。
“欲往城南望城北”,这一动作刻画
了诗人期盼唐军平定叛乱的迫切心情。60
苏辙曰:“杜《哀江头》诗,予爱其 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
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
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所以望老 杜之藩篱而不及也。”
高适任彭州刺史,亲友杜济、李之芳、裴冕、崔圆、裴迪
• 成都 浣花溪
•上元二年(761)严武任成都尹七月入朝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广德二年 (764)节度府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
9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夔州时期(55—57)
解
题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 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 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 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 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 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 情的真实记录。
41
42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57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第二小层:总结全诗,抒发诗人对世事
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5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人是有感情的,会触景伤怀,泪湿衣襟; 大自然是无情的,花自开谢水自流。 这里用大自然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
59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6
陷贼与为官(756—759)(45—48岁)
• 唐肃宗即位灵武 杜甫陷长安
•至德二载(757)到凤翔见肃宗 任左拾遗 •疏救房琯 诏三司推问 回鄜州省亲
•《北征》、《羌村三首》 •九月长安收复 在朝任职 华州司功参军
•华州—洛阳:“三吏”“三别”
7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21
同李白相比,杜甫的思想单纯 得多,他是儒家思想的典型,忧国忧
民的思想贯穿着他的一生和主要的诗
歌创作。
22
诗歌内容
杜诗内容博大精深,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 样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都在他的诗中得到 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
的诗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
23
他用诗歌忠实地、自觉地、深刻地、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
33
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 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 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清
34
杜甫是一位划时代的诗人,他源自文库中中
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和多种艺术表现手 法之大成,以其博大精深的诗篇,在盛唐末
期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直接开启
7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这四句意思是人生不能相见,就和天上的
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一样;今天晚上是什
么日子,我们能够聚在这烛光下相谈。
•
诗中流露出悲喜交加的情绪,暗示局势动
荡不定。
77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
39
解
题
(黄)鹤注:此至德二载春日,公陷贼中 作。长安朱雀街东,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 此地在秦为宜春苑,在汉为乐游园。开元疏 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 西有杏园、慈恩寺。江侧菰蒲葱翠,柳阴四
合,碧波红蕖,依映可爱。黄生曰:诗意本
哀贵妃,不敢斥言,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
目耳。
40
(清·仇兆鳌《杜
二百首,且曰:“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
为言之。”则杜诗之为百世师者,岂徒在文
辞格律间哉!
(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32
学老杜诗有八字诀,曰学其开阖顿挫,沉郁动荡。
此工部独至之诣,他人莫及。顾开阖顿挫之奇,
妙在用笔;沉郁动荡之奇,妙在气味。求用笔,
须悟会于字句之先;求气味,须体验于字句之外。
执杜以求杜,执诗以求诗,终莫能得其神髓。
•天宝三年~天宝四年遇李白
•“醉眠秋共被,相携日同行”。
5
困守长安(746—755)(35岁—44岁)
•天宝五年来长安 •天宝六年参加科举考试 “野无遗贤”
•献《三大礼赋》
待诏集贤院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兵车行》《前出塞》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书·外戚传》。意思是说唐玄宗的荒淫
失政。
50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才人”:宫中的女官,佩戴弓箭,身骑以
黄金为嚼口笼头的白马,猎取野兽,以此
博得贵妃的欢心。
51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才人们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博得了杨贵 妃的一笑。
52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广泛地反映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他诗歌的
现实性和人民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4
• 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 忧念时局,关心社稷,是杜甫爱国思想
的突出表现
• 描绘山水,题画咏物
25
• 咏物诗继承了托物言志的传统,并有所发 展。杜甫还有一些咏物诗讽谕时事,揭露诛 求。 • 爱子心切,伉俪情笃,友朋谊深
• 大历元年(766)夔州都督柏茂琳
•主管100亩公田;40亩果园
•“形胜有余风土恶”
•《八哀》《秋兴八首》《诸将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秋日夔府咏怀》《戏为六绝句》
10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下湖南 (57—59岁)
• 大历三年(768)弟杜观催其东下
• 登岳阳楼
• 衡州刺史 韦之晋 改潭州(长沙)刺史
(清·纪昀等 《唐宋诗醇》卷九)
61
黄生曰: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 实杨氏为祸阶,杜公身事明皇,既不可直陈,又不 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又曰:善述事
者,但举一事,而众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其于言
外,若纤悉备记,文愈繁而味愈短矣。《长恨歌》
今古脍炙,而《哀江头》无称焉,雅音之不谐俗耳
氏有二子,伯曰阏(e)伯,季曰实沈,居
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
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78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参宿商宿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两颗星的
名字。这两颗星,一颗永远在黄昏的时候,
• 大历四年 韦病故
苏涣
• 大历五年秋之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船上
• 距耒阳40里
方田驿
聂令
11
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
被称为“诗史”。
19
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 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
圣”。有《杜工部集》。
20
他的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云:“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 难再述。”
江头宫殿锁千门,
写诗人曲江所见。 “千门”,说明宫殿很多,映衬昔日的
繁华。
“锁”字用得好,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 的萧条冷落构成了今昔对比。
46
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为谁绿?”,以乐景反 衬哀情,用柳丝和新蒲的美景,暗
示出美人的逝去和游人的稀少。
47
忆昔霓旌下南苑, 昭阳殿里第一人, 辇前才人带弓箭, 翻身向天仰射云,
53
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曲江头产 生的感慨。又可分为两小层。
54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第一小层:感叹唐杨两人生离死别的悲剧。
55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和前面形成对比。点出杨 贵妃的死别。
56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杨贵妃葬在马嵬,唐玄宗逃往蜀地, 两人已是生离死别。
26
创作特点
•“沉郁顿挫” 首先,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其
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有关。
27
•
善用典型化的方法,从众多的事物
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者 。 • 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微观的毫发
无爽相统一的审美效果。
28
• 寓意深远,表达一波三折 。
• 以议论为诗,杜诗众体皆备,但七律成
就尤高。
29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
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
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
子美者。
(唐·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君墓系铭》)。
30
子瞻谓杜诗、韩文、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31
观宗忠简临终诵杜诗“出师未捷身先 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文信国在燕狱中集杜至
1
2
•杜甫总论 •哀江头 •赠卫八处士
3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
(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
部。
祖父杜审言 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4
壮游时期(712—745)(35岁前)
• 十九岁游晋 •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洛阳
•参加进士考试
•开元二十九年(741)回洛阳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74
写作背景
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赴洛阳, 二年春从洛阳回华州,途中遇老 友卫八处士,久别重逢,抚今追 昔,感慨万千,遂赋此诗以赠。
75
写作背景
行第:
杜 二--杜甫 柳 八--柳宗元 白二十二--白居易 李 十 二--李白 李十六--李商隐 王十三--王维 杜十三----杜牧 元 九„‥元稹 韩十八„„韩愈 刘二十八„„刘禹锡 秦 七„„秦观 欧 九„„欧阳修 黄 九„„黄庭坚
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一颗永远在黎明的时
候,出现在天空的东边,从来就没有聚集
到一起过,所以古人有“形如参商”的说
法,来形容两个人没有见面的可能性。
79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苑中万物生颜色。 同辇随君侍君侧。 白马嚼啮黄金勒。 一笑正坠双飞翼。
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 的繁华景象。
48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总写。
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御驾
通过夹城去曲江游赏,南苑非 常豪华奢侈,花木为之生辉。
49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这两句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 “同辇随君”典故,事出《汉
如此。
(清·仇兆鳌《杜诗
详注》卷四)
62
总结
杜甫《哀江头》这首诗以“哀”字为线 索,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恸。 从结构上看,从眼前景写到回忆,又由回 忆写到现实。从情绪转折看,先写哀,再写乐,
最后写悲。用对比的手法,以乐衬哀。
63
杜甫 《羌村三首》
64
羌村(其一)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65
6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67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68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69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烟柳
繁华、富贵风流。
43
少陵野老吞声哭,
“吞”字用得好,城中形势的 恐怖和严峻。
44
春日潜行曲江曲。
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的情 态。 “潜行”二字很传神,刻画了作者在 春日游览胜地偷偷行走在冷僻无人之处。 后一个“曲”字,既显示了曲江的特点, 同时又抒发了作者愁肠百结、愁闷压抑的感 觉。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70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71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72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73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
35
36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37
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38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黄昏胡骑尘满城”描绘了长安城中 的恐怖氛围。
“欲往城南望城北”,这一动作刻画
了诗人期盼唐军平定叛乱的迫切心情。60
苏辙曰:“杜《哀江头》诗,予爱其 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
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
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所以望老 杜之藩篱而不及也。”
高适任彭州刺史,亲友杜济、李之芳、裴冕、崔圆、裴迪
• 成都 浣花溪
•上元二年(761)严武任成都尹七月入朝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广德二年 (764)节度府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
9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夔州时期(55—57)
解
题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 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 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 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 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 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 情的真实记录。
41
42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57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第二小层:总结全诗,抒发诗人对世事
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5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人是有感情的,会触景伤怀,泪湿衣襟; 大自然是无情的,花自开谢水自流。 这里用大自然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
59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6
陷贼与为官(756—759)(45—48岁)
• 唐肃宗即位灵武 杜甫陷长安
•至德二载(757)到凤翔见肃宗 任左拾遗 •疏救房琯 诏三司推问 回鄜州省亲
•《北征》、《羌村三首》 •九月长安收复 在朝任职 华州司功参军
•华州—洛阳:“三吏”“三别”
7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9岁)
21
同李白相比,杜甫的思想单纯 得多,他是儒家思想的典型,忧国忧
民的思想贯穿着他的一生和主要的诗
歌创作。
22
诗歌内容
杜诗内容博大精深,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 样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都在他的诗中得到 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
的诗史,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
23
他用诗歌忠实地、自觉地、深刻地、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三)
33
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 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 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清
34
杜甫是一位划时代的诗人,他源自文库中中
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和多种艺术表现手 法之大成,以其博大精深的诗篇,在盛唐末
期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直接开启
76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这四句意思是人生不能相见,就和天上的
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一样;今天晚上是什
么日子,我们能够聚在这烛光下相谈。
•
诗中流露出悲喜交加的情绪,暗示局势动
荡不定。
77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
39
解
题
(黄)鹤注:此至德二载春日,公陷贼中 作。长安朱雀街东,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 此地在秦为宜春苑,在汉为乐游园。开元疏 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 西有杏园、慈恩寺。江侧菰蒲葱翠,柳阴四
合,碧波红蕖,依映可爱。黄生曰:诗意本
哀贵妃,不敢斥言,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
目耳。
40
(清·仇兆鳌《杜
二百首,且曰:“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
为言之。”则杜诗之为百世师者,岂徒在文
辞格律间哉!
(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32
学老杜诗有八字诀,曰学其开阖顿挫,沉郁动荡。
此工部独至之诣,他人莫及。顾开阖顿挫之奇,
妙在用笔;沉郁动荡之奇,妙在气味。求用笔,
须悟会于字句之先;求气味,须体验于字句之外。
执杜以求杜,执诗以求诗,终莫能得其神髓。
•天宝三年~天宝四年遇李白
•“醉眠秋共被,相携日同行”。
5
困守长安(746—755)(35岁—44岁)
•天宝五年来长安 •天宝六年参加科举考试 “野无遗贤”
•献《三大礼赋》
待诏集贤院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兵车行》《前出塞》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书·外戚传》。意思是说唐玄宗的荒淫
失政。
50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才人”:宫中的女官,佩戴弓箭,身骑以
黄金为嚼口笼头的白马,猎取野兽,以此
博得贵妃的欢心。
51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才人们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博得了杨贵 妃的一笑。
52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广泛地反映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他诗歌的
现实性和人民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4
• 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 忧念时局,关心社稷,是杜甫爱国思想
的突出表现
• 描绘山水,题画咏物
25
• 咏物诗继承了托物言志的传统,并有所发 展。杜甫还有一些咏物诗讽谕时事,揭露诛 求。 • 爱子心切,伉俪情笃,友朋谊深
• 大历元年(766)夔州都督柏茂琳
•主管100亩公田;40亩果园
•“形胜有余风土恶”
•《八哀》《秋兴八首》《诸将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秋日夔府咏怀》《戏为六绝句》
10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下湖南 (57—59岁)
• 大历三年(768)弟杜观催其东下
• 登岳阳楼
• 衡州刺史 韦之晋 改潭州(长沙)刺史
(清·纪昀等 《唐宋诗醇》卷九)
61
黄生曰: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 实杨氏为祸阶,杜公身事明皇,既不可直陈,又不 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又曰:善述事
者,但举一事,而众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其于言
外,若纤悉备记,文愈繁而味愈短矣。《长恨歌》
今古脍炙,而《哀江头》无称焉,雅音之不谐俗耳
氏有二子,伯曰阏(e)伯,季曰实沈,居
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
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78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
参宿商宿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两颗星的
名字。这两颗星,一颗永远在黄昏的时候,
• 大历四年 韦病故
苏涣
• 大历五年秋之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船上
• 距耒阳40里
方田驿
聂令
11
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
被称为“诗史”。
19
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 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
圣”。有《杜工部集》。
20
他的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云:“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 难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