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教案 (7)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简单测定。
4.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基本成分及体积分数。
2. 空气各成分的作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记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气压计、水槽、气球、玻璃管、胶塞等。
2. 教学课件:空气成分图片、实验视频等。
3. 练习题: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出本课课题《空气的成分》。
2. 讲解空气的基本成分:介绍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3.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意义。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实验室用具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6. 空气成分的作用: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7. 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内容,总结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及其作用。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空气成分的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气基本成分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价学生对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掌握和应用。
3.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态度。
4. 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
2. 各成分的比例: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
3.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a. 氮气:不易燃烧,不支持生命,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防腐。
b. 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是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光源(如霓虹灯)。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e. 水蒸气和杂质:影响天气变化,关乎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各成分含量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空气的成分及比例。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2. 讲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展示多媒体课件。
3. 实验演示:用实验器材展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空气各成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空气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空气资源的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空气成分的比例图,并简述各成分的作用。
2.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作用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环保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与空气成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测定空气质量等。
2.1空气的成分教案
2.1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实验导学探究原理(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板书设计】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2.1:空气的成分(2)教学目标:1.知道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一.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无色无味,不溶于水2.不活波,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用途:充氮包装,氮肥二.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区别:三.空气污染与防治1.空气的污染物(1)含硫的污染物含碳的污染物含氮的污染物含氯的污染物(2)颗粒态污染物2. 空气污染的危害。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导管等。
2. 实验材料:石灰水、红磷、镁条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空气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2. 新课: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3. 实验: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拓展:讲解其他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含量及其作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成分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总结的空气成分知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九、安全与环保1. 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计算。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碘酒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组成知识,为新课学习空气成分做铺垫。
2. 讲解空气的成分利用课件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用具,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
5. 总结空气成分及环保意义1)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6.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保护空气的意义。
9. 布置作业设计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空气成分的知识。
10.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程度,包括成分的名称、体积分数和作用。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提出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创意。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保局或空气监测站,直观了解空气质量监测过程。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题目: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的气体混合物,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成分。
b. 能够解释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特点、作用及其重要性。
c. 理解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展示和解释,引发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感兴趣。
b. 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c. 通过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b.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特点、作用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和意识,并能够具体行动起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问题:你每天都呼吸着什么?让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b.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空气的成分。
2. 探究活动(20分钟)a. 展示实验:用一个干净的瓶子,加入一些沉淀石灰,并加上水,用瓶塞把瓶口封住,摇晃几次后,观察瓶内变化。
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灰变白?瓶内的气体是什么?c. 讨论解答: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导理解瓶内的气体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
石灰变白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 呈现概念: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3.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空气的成分: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占约0.04%。
b. 解释各种气体的特点和作用:氮气是大气中最多的气体,对生命没有直接作用;氧气是最重要的气体,维持生物的呼吸和燃烧等过程;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球上的热量,使地球变暖。
4. 拓展活动(15分钟)a. 讨论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和作用。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
2. 掌握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作用。
3. 学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易混淆,需要进行实验进行巩固。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瓶子、水、蜡烛、小苹果、氢氧化钙。
2. 课件:PPT教学课件。
3. 实物资料:空气成分示意图、气体比例示意图。
4. 教学安排人员:主讲教师、助教。
5.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播放关于空气成分的视频,让学生对主要成分有初步了解。
2. 学习空气的成分及比例:通过PPT展示空气的主要成分、比例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3. 进行实验:实验一,取一瓶子装满水,倒立放在水中使瓶内空气排出,用蜡烛闪光点燃瓶口,插入小苹果,苹果熄灭,说明瓶内氧气被火吸收。
实验二,用氢氧化钙吸收瓶中二氧化碳,观察气泡,证明瓶内氧气被火燃烧后的氧气比例增加。
4. 指导学生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明白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作用。
5. 课后反思: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关系,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后记《空气的成分》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对空气成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科学实验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空气成分的认识,更好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3. 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四、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计算2. 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成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2. 讲解: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二、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10分钟)1.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互动: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21%呢?三、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多,它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讲解: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和呼吸。
3. 讲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讲解: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10分钟)1. 讲解: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浓度超过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
2. 展示: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4. 讲解: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法规等措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它们在空气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注射器等。
2. 教学课件:空气的成分、实验过程、各成分的作用等。
3. 教学素材:有关空气成分的图片、数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空气的成分: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
3.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4.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在空气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总结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水槽、玻璃片、蜡烛等。
2. 实验材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实验结果(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学生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讲解空气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讲解,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课后延伸环节,学生思考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1空气的成分
进去,水进入杯子会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等。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
收集证据: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活中燃烧现象、植物的光合作用都能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存在;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等说明水的存在等等。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活动二
【提出问题】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展示如图所示的装置,一直注射器中装满水,向外抽另一只注射器。
【提吃问题】1、水为什么会流入试管?
2、抽出的气体,与流入水的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些物质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为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做铺垫。
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学生理解测氧气的实验原理,也为如何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提供方向。
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
建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恢复至室温试管中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时,试管内气体产生的压强恢复到大气压,水停止进入。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试管内余下的气体难溶于水,它不能支持燃烧。
自然教案-空气的成份
自然教案-空气的成份
《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做分析空气成分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根据性质的差异,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过程与方法: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做出解释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研究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材料和仪器: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片、集气瓶、蜡烛、柴。
2、演示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二、演示实验。
三、产生问题。
四、实验探究。
五、总结。
六、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氧气21% 支持燃烧空气的成分氮气78% 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水蒸气1%。
初中生物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生物空气的成分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一些稀有气体。
2. 空气中还包含一些其他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空气的成分。
2. 实验工具和材料:氧气探测管、蜡烛、燃烧器等。
3. 空气成分的知识点整理。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以
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2. 实验:通过实验展示氧气的存在,让学生亲自操作氧气探测管,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3. 知识讲解:讲解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以及它们在大气中的作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强调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中的空气成分,如植物释放的氧气等。
2. 让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中的不同成分对生物的影响。
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对学生的理解空气成分和作用的掌握情况进行问答或小组讨论。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注射器等。
2. 实验药品:澄清石灰水、碘酒、木条等。
3. 教学课件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吗?”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空气的成分》。
2. 探究空气的成分(1)氮气实验教师演示氮气的实验,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2)氧气实验教师演示氧气的实验,将一根木条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中,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3)稀有气体实验教师演示稀有气体的实验,用玻璃片覆盖集气瓶,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4. 保护空气资源教师教育学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空气,思考家里空气的成分,并和家长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空气成分的了解、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等。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实验:演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氧气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
6. 作业:布置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与空气成分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环境下的空气成分变化。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强调保护空气资源,倡导绿色生活。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品质,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学生需要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这是理解空气特性和功能的基础。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每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氧气的呼吸作用、氮气的保护作用等。
二、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空气中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和计算方法。
《空气成分》教案.docx
《空气的成分》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思考、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2.了解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3.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醇、氢气等新型燃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大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化石燃料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多利用图片、音视频、阅读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完成教学。
四、教学用品有关图片、音视频、PPT。
五、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学习小组搜集讨论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讨论人类现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新课引入:先播放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画,并配上一曲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享受自然之美。
对比图片展示:再展示环境污染后的景象。
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板书: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生讨论:煤燃烧后的产物有哪些?分析总结:煤燃烧产生的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会对空气造成影响。
学生讨论: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哪些破坏?小结归纳:影响植物的生长、人体的健康、建筑物等。
分析讨论:汽车用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燃烧产生的尾气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阅读讨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小结: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科学课空气的成分教案
科学课空气的成分教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科学课空气成分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空气的主要成分。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玻璃导管、气球、澄清石灰水。
2.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空气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关注,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2. 实验探究
(1)氧气的检验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二氧化碳的检验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3)空气成分的探究
将蜡烛点燃,放入盛有空气的容器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再将容器密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3. 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
4. 拓展
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5. 总结
对空气的成分和实验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6. 作业
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主要成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安全,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引言:我们不停地呼吸, 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相比, 各成分的含量有 何 不同? [来源:学 #科#网 Z#X#X#K] 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 问题: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有何差别呢?
[来源: 中.考. 资.源.网 WWW.ZK5U .COM]
假设: 1、吸入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吸入气体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 3、呼出气体中水分含量大于吸入气体中水分的含量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排水法法收集两瓶呼出的 两瓶无色气体 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两瓶无色气体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一瓶 前者无明显变化, 后者木条火焰 空气和一瓶收集的呼出的气体 变弱, 甚至熄灭 中
[来源: 中.考. 资.源.网 WWW.ZK5U .COM] 教
4、向另一瓶空气和另一瓶收集 前者没有白色混浑, 后者出现较 的呼出气体中分别加入澄清石 多的白色混浊 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5、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向其 呼气后的玻璃片变得模糊不清, 中一块呼气, 并将两块玻璃片进 不呼气的玻璃片十分透明 行对照 结论: 1、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呼出气体中水分含量大于吸入气体中水分的含量 讨论: 1、 为什么用口把呼出气体通入吹火筒去吹炉火, 炉火会愈吹愈旺? 2、 四五十人在紧闭门窗的教室上课, 时间长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本节小结: [来源:中.考.资.源.网 ][来源:中.考.资. 源.网] 作业:P35 4,5 A 组 : 1. (08 重 庆 ) 节 日 里 的 下 列 景 象 伴 随 有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 )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 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 )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教学后记
[来源:学 §科§网 Z§X§X §K] 学
过
2.(08 山东 ) 下列物质的用途 , 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程 A.氧气 用于急救病人 C.生铁铸造铁锅
B 组:化学兴趣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
行了如下探究。 ⑴ 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 外焰 c b 内焰 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 a 密度比水 ; 焰心 ⑵ 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 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 、 “b”或“c” )处 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 被熏黑, 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教
学
定
2、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 1、制取氮肥 质发生化学反 应 3、制造炸药 四、稀有气体的性 质和用途 过 [来源: 中.考. 资.源.网 WWW.ZK5U .COM] 性质 1、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化学 焊接保护气 性质稳定 2、通电时,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光 氖气——红光 霓虹灯 氩气——紫蓝色光 氙气——特强白光 程 3、密度很小的气体,很稳定 激光技术 探空气球
第二章
第二课时空气的成分(二)课题ຫໍສະໝຸດ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空气的成分(二)
1、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2、体会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复习: 1、空气的成分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引入: 空气中各种成分有什么用? 阅读:P31 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吗? 三、氮气的特性及用途 特性 用途 2、充 氮灯泡 2、合成染料 1、低温、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稳 1、充氮包装、保存食 品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