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江南逢李龟年》选择题、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 、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 、“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二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概。
3、下列对《江南逢李龟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江南逢李龟年》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江南逢李龟年》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主题思想】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 、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 、“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二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概。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概。
3、下列对《江南逢李龟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七上古诗词赏析【翻译、简答、选择题及答案】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末课外古诗词:九、秋词(其一)/刘禹锡十、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二、潼关/谭嗣同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何等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玉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习题】1、下面临这首诗的赏析,不得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墨客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涛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分析:D解析:“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空阔。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阅读练习题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解释词语寻常:君:寻常:几度: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案:《江南逢李龟年》1、解释词语寻常:经常君:指李龟年寻常:平常几度:多次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江南逢李龟年》习题及答案

《江南逢李龟年》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 、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 、“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二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概。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概。
三、赏析简答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4、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试卷+答案版)(1)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时练一、情景默写1.(2020·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课文内容识记及文学常识填空。
(1)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_________;对子骂父,则是_________。
”(2)《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
2.把空白处填写完整。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仅有28字,却是杜甫律诗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B.“寻常见”“几度闻”,回忆了诗人与李龟年的交往,寄寓了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时期的怀念。
C.从表达方式上看,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全诗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语言平易,含义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感慨。
5.前两句写“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有什么用意?四、古诗阅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2)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7.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部编版语文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六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2.《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二、古文背诵篇目16、诫子书/诸葛亮一、期中之前古诗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并且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诗句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该曲的主旨句是:(五)《<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江南逢李龟年》【2021-2022七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精编】(解析版)

《江南逢李龟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内古诗词专项复习(解析版)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歌的前两句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抒发无穷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却尽寓其中。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答案】1.铺垫现在之衰2.C【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前两句叙事。
为后两句的抒情做铺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有误的一项。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时节”交代了作者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时间,“落花”是自然景色,“落花时节”还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所以从表达方式上看,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全诗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观沧海》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次北固山下》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4.《天净沙、秋思》2.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知识梳理(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江南逢李龟年》知识梳理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作者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或“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今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写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三、重点字词:岐王(qí)宅(zhái)逢(féng)四、词语解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五、译文: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六、作品鉴赏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部编版七上期中课外古诗词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中课外古诗词:一、峨眉山月歌/李白二、江南逢XXX/XXX一、《峨眉山月歌》XXX原诗】XXX,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题】一、理解性默写:1.XXX《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二、赏析选择题:1、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C)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XXX”)。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XXX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四、夜上受降城闻笛/XXX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适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解析】C作者XXX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错误。
是作者月下乘船是见到的景象。
2、关于诗歌《峨眉山月歌》,理解不正确的是(C)A、“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祖国故人难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究竟结果不是故人,因而只能“抬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穷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B、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答案)

3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一、选择题1.从题材上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A.孟浩然《过故人庄》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C.陶渊明《饮酒(其五)》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下列各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想象将来与妻子欢聚,共同秉烛于西窗之下,向妻子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妻子的情景。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情怀。
C.《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无人送酒来”这句诗化用典放,表面上写重阳节没有酒喝,也无人陪伴,实际上是写军旅途中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
D.《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既指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大唐由盛入衰的局面,同时又指两人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二、句子默写3.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4.梳理(1)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诗句。
意象诗句情感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①(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孤独落寞②(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甲(2)请选择短语和“甲”、“乙”、“丙”对应得当的一项()①漂泊无依②感时伤己③忧国忧民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6.谈谈你对“落花时节”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期中课外古诗词:一、峨眉山月歌/李白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原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2、关于诗歌《峨眉山月歌》,理解不正确的是()A、“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B、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福建初一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答案】1.C2.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不只是写景。
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并不是直抒胸臆;所以C项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
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
“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2020·山东滨州·初一月考】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下列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三、四句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字里行间蕴藏着无限感慨。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夜上受降城》选择、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部编版七上期中课外古诗词习题及答案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期中课外古诗词:一、峨眉山月歌/李白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原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主题思想】《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
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习题】一、选择题:1、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2、关于诗歌《峨眉山月歌》,理解不正确的是()A、“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B、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江南逢李龟年》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0题)

《江南逢李龟年》中考古诗阅读赏析试题(共10题)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主旨、情感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请赏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表达效果。
答: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或虚写),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流露出对盛世生活的向往;②与后面的“落花时节”形成对比。
4.请说说“落花时节”的表达作用。
答:这四个字表达十分深沉含蓄。
①不但点明了暮春时令,而且②隐喻着社会动乱、国运衰微、民生凋敝的现实和人生落魄,盛时不再,③表达了作者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5.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达效果。
答:①运用衬托手法(或实写)。
“落花时节”一语双关,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②与前面的“岐王宅里、崔九堂前”形成对比。
6.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
请说说有哪三层意思。
答:①暮春的落花时节;②国运衰败之际;③诗人漂泊病衰之时。
7.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地点、时间、荣辱、盛衰的对比)来表现主题。
本诗以开元鼎盛时期“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美好回忆,与“落花时节”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眼前的凋零与衰颓,寄寓了诗人对世运衰颓、社会动乱和自己衰病漂泊的无限感慨。
8.请赏析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答: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时节的相逢,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沧桑,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逢李龟年》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
【原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
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解析】C后两句直抒胸臆,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非直抒胸臆,对照反衬手法。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 、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 、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 、“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二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概。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概。
【解析】 D 这首诗是借诗人与李龟年的二次相见来抒发当时的世事凋敝丧乱和人生的凄凉飘零之情的。
3、下列对《江南逢李龟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解析】C,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反衬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三、赏析简答题: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5、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答: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