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

合集下载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教学《奇异的琥珀》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为纽带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他们更多的为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这里的“问题”包含了师生双方的提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所谓“问是为了思”,而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由老师的启发性提问来锻炼的,它同样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提问。

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处鼓励学生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既分别对课题提问,“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又能在课中随即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作为讨论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发现为中心学生能自己去发现、理解蕴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形成地时间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骄阳下,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热,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继续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淹没,挣扎也徒劳,才能继续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十分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齐包住,这真是机缘巧合,十分奇异。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是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重点是形成过程。

难点是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这一知识的高度总结能力的培养。

设计时间为40分钟,分2:5:28:5四个时段执行教学任务
二、导语从欣赏其它琥珀入手,建起学生对于琥珀的直观认识,并做简单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琥珀的理性认识
三、用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琥珀的特点,初步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并由此引出科学家对琥珀形成的科学推理
四、教学目标虽显单一,但内容复杂。

用三十分钟时间来理解一个琥珀化石的形成,对小学生来说不易,并且在理解过程中,还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采用尽量少讲解多引导多鼓励的方法,组织学生独自理解课文,合作解决问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高度提炼课文内容。

六、作业设计,充分考虑要量少质高,即能巩固本节内容,又能为下节课学习内容做准备
七、我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显单一,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师生关系仍显陌生,教与学的关系仍不够和谐,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需努力学习其他教学能手。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_语文S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_语文S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课反省奇怪的琥珀_语文S版《奇怪的琥珀》教课反省《奇怪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味、引人联想的科学小品文。

课文经过想象,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详细记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化石的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课的重、难点是指引学生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一定具备的条件,领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照,并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新课程理念倡议教师要创建性的使用教材,充足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拥有教师个性教课的语文教课讲堂。

鉴于以上的教课理念,讲堂上我力争表现以下几点:(一)奇妙设计,以学定教在教课过程中,先指引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指引学生怀疑,结合怀疑深入文本解决,真实的做到了以学定教。

接着以“篇末下手”、“逻辑发问” 、“由果溯因”的变序教课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变换,推测想象详细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课的要点之一。

指引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和发现地海滩,思虑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为琥珀的过程。

如何联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第一创建情形“我是小小科学家” ,指引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推测想象,在轻松快乐的表达气氛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实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合时地指导学生朗诵要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联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课要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讲堂在学生充足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议的学习方式),概括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增补完美研究记录表。

教师合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登台报告显现。

学生在自主、热情地议论、报告、显现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讲堂教课的效率,有效打破本课教课难点。

(四)精巧动画,整体回归跟着生动的讲解词与传神动画的显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好的表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满一致,更有益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课的整体回归。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反思1.12.23.3让学生背诵和复述课文时为学生提供抓手和方法,课文其实是从琥珀的形成过程它的发现过程它的完好无,有预习就一定要重视反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于预习的反,比如本课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语句生动优美作者用词准确精当。

奇异的琥珀反思2017-08-20 08:31:25 | #1楼《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故事。

全文扣装奇异”这个词,课文的一到十一节,向人们介绍了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十二到十三节介绍了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最后一节描述了琥珀的价值。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明显特点。

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

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五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字形复杂的字和不同语言环境中多音字的字音变化。

在字词的理解上,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多样的方法,但在教学时,对于一些较生僻或者词义深奥的词语老师还是要注意解释,并并不断巩固一些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词义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并学以致用。

在阅读方面,静心默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可以联系上下文解决;能够根据提示,复述文章的内容,也能够初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较简单的疑问。

在预习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在课前根据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在检查的时候,要更关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上。

在听说方面,四五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自己表达的时候,也能够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

【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1)奇异的琥珀

【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1)奇异的琥珀

(教学反思参考1)奇艺的琥珀
(一)精美动画,整体回归
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二)角色转换,揣摩想象
具体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去发现海滩,思考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成琥珀的过程。

如何结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首先创设情景“我是小小科学家”,引导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揣摩想象,在轻松愉快的表达氛围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结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课堂
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大胆想象,创新写作
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还不够。

在语言评价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完美。

以后,我还应加强自己的理答机智,更娴熟、更有效的处理学生精彩的生成。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21 奇异的琥珀|语文S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21 奇异的琥珀|语文S版 (1)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教案背景:《奇异的琥珀》选自s版第11册语文教材,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材分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第三部分(18自然段),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们根据一块同时包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出故事详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要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重点是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文中配有两幅插图,合理的利用插图资源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1.读: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读,通过自读把握本课生字生词,努力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懂;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由词语到句子、到段落,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读出文章中优美词句所描绘的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合作:四人一组,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补充员等职务,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记录员汇总后,由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发言,如果发言不全面,则可以由补充员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要求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 使学生了解人们根据一块同时包着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出故事详情的情形,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要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以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的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故事。

全文扣住“奇异”这个词,课文的一到十一节,向人们介绍了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十二到十三节介绍了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最后一节描述了琥珀的价值。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明显特点。

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

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五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字形复杂的字和不同语言环境中多音字的字音变化。

在字词的理解上,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多样的方法,但在教学时,对于一些较生僻或者词义深奥的词语老师还是要注意解释,并并不断巩固一些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词义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并学以致用。

在阅读方面,静心默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可以联系上下文解决;能够根据提示,复述文章的内容,也能够初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较简单的疑问。

在预习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在课前根据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在检查的时候,要更关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上。

在听说方面,四五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自己表达的时候,也能够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如何由扶到放训练学生表达时候地逻辑思维,把话说得更有条理、更完整。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琥珀、飒飒地、翻腾怒吼、拂拭、粘稠”等词语。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篇一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了逐层深入,引导推想求异的教学结构模式首 先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根据学急于想 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这块琥珀到底是什 么样呀?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汇报这块琥珀什么样?对照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在学生弄懂琥珀 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此时最想知道 的可能是它的形成过程。

之后,再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到 底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奇物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 热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 铺垫。

然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 想的依据既然是推测,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测的呢?科学家为什么这么 推想?依据的是什么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向科学家挑战, 大胆求异创新。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自己有如下两点成功之处 一、发展学生思维,注意培养想象力。

这篇课文在内容上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很好载体,因此在课堂上理解 形成过程的合理性, 应该需要哪些条件, 启发学生紧紧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培养想象力。

二、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孩子深入地感 悟语言、积累语言。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两点需要改进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整合。

例如理解完琥珀形成的条件,教师要依据板书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加 明确琥珀形成必须要四个条件,从而重点更加突出。

二、教师深钻教材是永远需要锤炼的硬功夫。

这一点表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调控不到位上,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科学 家的推理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地引导,因此耽误了教学时 间。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篇一: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纳了“逐层深入,引导推想求异”的教学结构模式:首先让同学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依据学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同学自学课文思索:这块琥珀究竟是什么样呀?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汇报:“这块琥珀什么样?”对比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在同学弄懂琥珀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同学此时最想知道的可能是它的形成过程。

〕之后,再“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使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奇物”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同学喜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爱好,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铺垫。

然后,抓住同学的兴奋点,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既然是推想,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想的呢?科学家为什么这么推想?依据的是什么呀?在此基础上鼓舞同学向课本挑战,向科学家挑战,大胆求异创新。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进展同学的想象和推理技能,培育同学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同学喜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自己有如下两点胜利之处:一、进展同学思维,留意培育想象力。

这篇课文在内容上是培育同学想象力的很好载体,因此在课堂上理解形成过程的合理性,应当需要哪些条件,启发同学紧紧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培育想象力。

二、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同学学习,引导孩子深入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两点需要改进: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整合。

例如理解完琥珀形成的条件,老师要依据板书进行总结,使同学更加明确琥珀形成需要要四个条件,从而重点更加突出。

二、老师深钻教材是永久需要锤炼的硬功夫。

这一点表现在课堂上对同学的调控不到位上,比如有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推理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时候,我没有实时地引导,因此耽搁了教学时间。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本周,我带领学生学习了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感觉《奇异的琥珀》那一课讲起来,比较顺手,教学效果也还不错。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奇思妙想、趣味盎然的科普小品文。

在上课时,我采用了“逐层深入,引导推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摘抄“琥珀”的有关知识,上课时进行交流;接着,根据学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这块琥珀到底是什么样?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然后对照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

在学生弄懂琥珀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然后,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奇物”在科学家想象里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铺垫。

最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文章挑战,向科学家挑战,大胆想象,还有哪种可能性?五分钟自由发言。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钻研教材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硬功夫。

这一点表现在我对学生的调控不到位上,比如个别学生认为,科学家的推理太过于巧合了,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我课前就没有考虑到,只好含糊其辞。

此外,学生的朗读训练不足,前段时间的指导效果不明显,朗读基础差的学生,更是让人头疼。

应多指导、范读,大可不必茫目的布置过多的朗读任务,宁可少而精。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2023年《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3篇

2023年《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3篇

2023年《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3篇《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篇1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为纽带要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创建性,首先要爱护和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建始于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马脚等激发他们更多的为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化。

这里的“问题”包含了师生双方的提问,老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索,所谓“问是为了思”,而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由老师的启发性提问来熬炼的,它同样须要学生自己的主动提问。

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处激励学生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既分别对课题提问,“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又能在课中随即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沉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须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须要哪些条件?”作为探讨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学问,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发觉为中心学生能自己去发觉、理解隐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形成地时间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骄阳下,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热,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接着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沉没,挣扎也徒劳,才能接着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非常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齐包住,这真是机缘巧合,非常奇异。

2020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

2020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

《奇怪的琥珀》《奇怪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S 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经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一定具备的条件,激发研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一、纲要导路,整体感知。

第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个琥珀为何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环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认识相关琥珀的知识,而后自但是然地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色、研究价值等,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东西,学生不用深读细挖。

二、教师指引,学生研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要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

所以,课上我们侧重议论了松脂的形成,此中第二个条件一定是酷热的夏季,我们不可以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意会。

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何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季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耀着整个树林?经过点拨启迪,学生意会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溢出松脂,而夏季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酷热的夏季是科学家设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要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

最后,为了充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绘的琥珀还有可能是如何形成的?你是如何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讲话热情。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诵。

针对教材的特色,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议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议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可以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经过小组议论解决,再如前方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议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边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议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滚大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此刻海滩埋下了伏笔。

我以为这样的议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虑。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裴新灵《奇异的琥珀》这篇说明文通过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的记叙了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他的形成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同学们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重点引导同学们理清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他的科学价值。

为此,我这样安排:一、从题目入手当我开门见山的将课题写在黑板上的时候,紧跟着询问同学们,你有什么问题在脑海中闪现?“琥珀是什么?”“奇异的琥珀是啥样子的?”顺着这个思路,我引导同学们熟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的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围绕着两个问题思考讨论,并在班内展示。

所有同学积极投入,在短短五分钟内完成了任务,效果颇佳。

二、因势利导,精读课文在同学们了解到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一般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

继而引导同学们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松脂球是怎样变成琥珀的?”“琥珀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再次深入细致的朗读课文,理清了课文的思路。

1至9自然段写松脂球的形成过程;10至13自然段写琥珀的形成过程;最后一部分记叙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至此,孩子们也明白了作者在记叙本文时以事情的发展顺序来书写课文,思路清晰。

而后,我请孩子们紧闭双眼,用心聆听我的朗读。

从而弄清松脂球的形成必备的条件: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最后,当孩子们睁开双眼时恰巧看到自己伸出的四个手指。

会心的微笑洋溢在脸上。

紧接着,我创设情境:孩子们,此时此刻,老师送你一件礼物——琥珀,请你看看他什么样子?琥珀的奇异之处,被同学们描绘的栩栩如生,奇妙无比。

就在此时,不甘落后的第二组组员,蹭地站起:我不仅知道琥珀的奇异之处,还知道琥珀的形成过程。

就这样,在我的期待下,他完整地将琥珀的形成过程讲解了出来,全班同学无不为之鼓掌。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提纲导路,整体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个琥珀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

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

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21 奇异的琥珀|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21 奇异的琥珀|语文S版

《21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五个会认字。

会写“琥、珀、脂、渗、裹、澎、湃、黏、稠、详”10个会写字,掌握“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作者推测琥珀形成过程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具:课件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一、诱导试学1、什么是琥珀?师: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出示幻灯片)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

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

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入药。

2、初读课文师:琥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一种东西,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琥珀的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二、引导探学1、出示试学范围(课件)师: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但它只用了很少的文字介绍琥珀的特征,那么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试学范围: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同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琥珀的形成、发现、价值三个方面来总结。

3、检查朗读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抽查。

(第3.4.8.18自然段)评价: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声音甜美一级棒4、作者简介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柏吉尔)师:柏字的读音为bó。

柏拉图、柏林、张柏芝等,多用于人名地名。

这篇文章多次入选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

5、试学范围:“作者在讲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时,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你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参考1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参考1语文S版

奇艺的琥珀
(一)精美动画,整体回归
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二)角色转换,揣摩想象
具体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去发现海滩,思考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成琥珀的过程。

如何结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首先创设情景“我是小小科学家”,引导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揣摩想象,在轻松愉快的表达氛围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结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课堂
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大胆想象,创新写作
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还不够。

在语言评价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完美。

以后,我还应加强自己的理答机智,更娴熟、更有效的处理学生精彩的生成。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提纲导路,整体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个琥珀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

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

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

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考。

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
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这些都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我适时地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虽然我主要采用讨论、交流、适时朗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但在组织课堂时,对课堂的节奏把握虽然表面上尚算自如,其实好多细节之处不够老练从容,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今后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努力方向。

其次是今后要意识地培养自己组织课堂语言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