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1.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培根的认知发展理论等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阿道导的个体成长理论等3.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三、学习与记忆1.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学习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任务因素、环境因素等3.记忆的基本概念和过程4.记忆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学习材料特征等四、情绪与动机1.情绪的定义和功能2.情绪的分类和特点:基本情绪、复杂情绪等3.情绪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4.动机的定义和功能5.动机的分类和特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等6.动机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任务因素、环境因素等五、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方法1.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3.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4.教学策略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六、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求1.个体差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2.个体差异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3.特殊教育需求的定义和特点4.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七、评价与测量1.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观察法、测试法等3.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测量的可靠性和效度八、学校和课堂管理1.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学校管理的方法和策略3.课堂管理的目标和原则4.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九、家庭和学校合作1.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意义和目的2.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3.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挑战和困难以上是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和重点标注,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儒家的《学记》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加涅——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概念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第三章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一般含义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二、学习的定义广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①内容:简介经验为主②方式:以语言为中介③性质:有目的、积极主动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①掌握简介经验②在教师指导下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四、学习的分类(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1加涅的分类法①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②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建立。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桑代克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 特别好的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  特别好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一、选择题1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

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A. 习得效应B. 情绪唤起效应C. 抑制效应D. 反应促进效应答案: C2某一班级约定:上课前要静静地等待老师到来,这一约定属于()。

A. 群体凝聚力B. 群体规范C. 课堂气氛D. 人际关系答案: B3最容易实施的实用行为分析程序是()。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B. 个人日志卡C. 整班代币强化D. 集体绩效系统答案: D4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处理方式是()。

A. 非言语线索B. 反复提示C. 应用后果D. 表扬答案: A5集体绩效系统最适合于哪类不良行为的学生?()A. 获得教师注意的学生B. 获得同伴注意的学生C. 逃避不愉快刺激的学生D. 以上三种学生答案: B6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时间的质量的是()。

A. 分配时间B. 教学时间C. 投入时间D. 学业学习时间答案: D7需要重点监视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和程序的年龄阶段是()。

A.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B. 小学中年级C. 小学毕业和初中阶段D. 高中阶段答案: B8斯威勒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外加认知负荷和()A. 感觉认知负荷B. 生成认知负荷C. 知觉认知负荷D. 学习认知负荷答案: B9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学习形式是()A. 探究学习B. 竞争学习C. 个体学习D. 合作学习答案: D10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

A. 程序教学B. 合作学习C. 适应性教学D. 独立学习答案: B11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布卢姆D. 斯莱文答案: C12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

A. 特殊的课堂设计B. 基本的课堂设计C. 暂时的课堂设计D. 全班讨论答案: B13直接教学模式适合于()。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已设置好版面)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已设置好版面)

1、如何理解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艺术,因为需要天赋、直觉和创造性;是科学,因为需要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模式:3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4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和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心理结构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1.适应(adaptation)环境变化-有机体改变自身-与环境协调-达到平衡-目的:追求生物体的自我保存与维持适应的历程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同化、顺应、平衡;图式;2、图式认知结构可以协调具有同样性质的各种活动,将具有同样特征的所有活动予以同化,并且在重复运用中仍然能够保持其共同性。

这种认知结构被命名为“图式”。

认知的发展在于个体的图式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改变。

3、同化如果新事物包含的知识与原有的图式之间的关系是同质性的,只是概括程度不同。

同化(assimilation),环境因素纳入生物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有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使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

4、顺应如果新事物包含的知识与原有的图式之间的关系是异质性的或矛盾性的顺应(accommodation),有机体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

5、平衡平衡与失衡(disequillibrium)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题1.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桑代克2.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自然实验法3.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阶段属于形式运算阶段4.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失用率5.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同化6.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行为主义7.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中等水平8.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9.奥苏贝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做先行组织者10.在有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做总括学习11.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12.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计划性13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组织策略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15.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皮亚杰16.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正常学生群体17.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教学目标18.下列不是课堂情境结构的是课堂纪律19.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与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此过程是教学评价20.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人格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整体性、结构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3.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可分为三个领域,分别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4.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维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6.根据言语信息复杂性的程度不同,可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习题:一、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二、简答题1、教育、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1、教育与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

2、学习与发展:1)学生身心发展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2)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3、教育、学习、发展: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的科学第二章学习理论名词解释:1、学习: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2、强化:强化是伴随者行为之后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3、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先由动物作出一种操作反应,然后再受到强化,从而使受强化的操作反应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4、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行为结果而简介的产生学习。

5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即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6、意义学习: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7、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联系。

8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9、替代强化:学习者本人没有受到直接强化,而是观察到榜样作出某些行为后受到直接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类似于强化的效果。

简答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学习者必须产生某些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前言一、心理发展是什么:概念: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首先,发展是一种内部、持久、稳定的变化。

其次,发展还要导致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

二、遗传环境要素的作用:⑴遗传是物质前提和基础。

使人生而有异;⑵遗传范围内,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是主导;⑶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第一,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胎内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出生后的环境对儿童生理的发育成熟。

身高、体重、成熟提前。

第二,遗传素质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教学对儿童起作用因人而异。

三、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

(动物心理学家洛伦茨的动物“印刻”效应。

)0-2:亲子依恋1-3:口语学习4-5:书面语学习0-4:形象视觉3-6:想象力5岁以前:音乐学习4-5:数概念10岁以前:动作技能第一章一、教育心理学概念: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四大板块:学生心理:认知、情感发展、个体差异教师心理:教师的角色、威信、教师的特征、教师的能力学习心理:行为、认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品德形成教学心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定三、发展:(一)初创时期桑代克1903 教育心理大纲(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命名的专著)“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起因。

1.动物和人类具有某些先天的或遗传的本性,即所谓不学而会的本能,如好斗、乌合、残忍、好奇、建设和游戏等。

这些遗传的本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倾向。

在他将要遇到的情境和他将要发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预已形成的绾结。

2.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人的发展。

人是境遇所造化,但其最后的模型一半为本性、种族、血统以及受生时的情景所规定。

境遇改变人性,只是受改变的本性有所不同,改变就不能一致。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理学》课程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1.共同要素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 [ ]A.⼼理官能的发展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C.概括化的原理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2.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式表征,例如,程序性知识以下列哪个表征? [ ]A.命题B.表象C.概念D.产⽣式3.教育⼼理学的知识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的过程⽽组织的,包括学习⼼理、( )、学⽣⼼理和教师⼼理四⼤部分内容。

[ ]A.认知⼼理B.教学⼼理C.教育⼼理D.德育⼼理4.下列不属于⼼智技能的特点的是[ ]A.内潜性B.客观性C.减缩性D.观念性5.下列关于专家和新⼿差异表述得不正确的是[ ]A.专家有庞⼤的知识系统B.专家是超级的再认者C.新⼿从末到头解决问题D.根据新象棋⼿的特点发明了象[ ]A.⼀个⾃变量B.⼀个对照组C.⼀个可变量D.⼀个不变量。

7.教师要不断对⾃⼰的教学进⾏评价,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案,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 ]A.平等中的⾸席B.管理者C.促进者D.反思者8.学习骑⾃⾏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9.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 ]A.其⼼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为B.品德就是道德C.品德就是个性D.品德⼀定危害社会10.根据斯腾伯格的智⼒三元论,哪些不会遵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的学⽣可能更? [ ]A.创造性智⼒B.分析性智⼒C.实践智⼒D.⾃我认知智⼒11.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般的?[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2.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物为美国哲学家、⼼理学家和控制论专家[ ]C.格拉塞斯费尔德D.奥苏贝尔13.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理论是[ ]A.⾃我价值理论B.控制点理论C.成就⽬标理论D.⾃我决定理论14.有的⼈在回答问题时倾向于很快就做出反应,这种认知⽅式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型C.冲动型D.反思型15.根据斯⾦纳发明的⼀种学习装置“斯⾦纳箱”做的经典实验提出来的学习理论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经典性条件作⽤理论D.信息加⼯理论16.教育⼼理学家利⽤某种⽅式了解⼉童和教师的经历、想法和感受的研究⽅法是 [ ]A.个案法B.访谈和问卷调查法C.观察法D.⼈种学研究17.学习“医⽣讨厌律师”这句话时,附加⼀句“律师对医⽣起诉了”,这采⽤了 [ ]A.精细加⼯策略B.组织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8.下列关于元认知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认知控制包括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察和元认知调节B.元认知策略属于过程性知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C.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D.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19.下⾯哪个属于早期的迁移理论?[ ]C.特殊迁移说D.试误说20.下⾯哪个是⼈本主义的促进道德情感的治疗原则或称教育原则?[ ]A.谦虚B.⾃信C.⾃尊D.移情性理解21.提出以实⽤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改⾰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的是[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22.个体具有应⽤⽂字思考及使⽤语⾔传达意义的能⼒,这种能⼒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A.语⾔智能B.逻辑⼀数学智能C.空间智能D.内省智能23.学⽣在熟悉了“胡萝⼘”、“豌⾖”和“菠菜”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24.⽪亚杰认为⼉童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想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这是道德认知发展的 [ ]A.⾃律阶段B.⽆律阶段C.纪律阶段D.他律阶段⼆、填空题:1.维果茨基认为,⾼级的⼼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

教育心理学全部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全部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全部复习资料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及新课改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及新课改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比较全面)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33.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有利于学好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创造精神。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组织或处理教学内容。学校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结构,并以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34.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
32.布鲁纳的观点: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经过多次所形成的编码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在众多同类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45.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6.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47.命题学习分三种: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学习。48.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49.语言意义的获得:对个体来说,语言有本民族语言和外语,两者都有句法学习问题。因此,语言意义的获得,包括学习句法、学习阅读和学习外语三个方面的问题。
53.发现学习的特点:①发现较早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接提供方式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一、复习题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问卷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课时计划、课堂过程、课后评价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的训练、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外部支持。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职业倦怠是个体的一种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耗竭的症状,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

12.认知学徒制是科林斯、布朗、纽曼等人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

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运用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B知识传授者角色。

3.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的解释是: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

4.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5.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A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

6.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C 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知识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知识

心理学名词解释5个,填空20个空,简答4-5个,论述1个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特点及研究对象?答: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答: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系统性原则:坚持整体系统的观点,多层次、多侧面进行研究,不能鼓励、片面、分列式地看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心理学的课题要从教育实践中来,并应用于教育实践,指导教育。

教育性原则: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正常发展,一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允许的。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变量包含: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第二章3.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三位代表:美国的詹姆士著作《与教师的谈话》指出,通过观察提问以及与学生交换意见可获得有关学生诸如观念、兴趣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并以此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观点为促进心理学原理转化为教学原理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杜威极力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教育问题。

1903年,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使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阶段:创立阶段,迷茫阶段,学则阶段,整合阶段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内容,范式4.专家系统及专家型教师研究专家型教师: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力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填空、判断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负迁移)。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揭示事物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5、学习策略教学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7、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8、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钠等。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斯金纳也是环境决定论者。

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斯金钠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10、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

11、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

12、(朱智贤)的儿童整体发展理论。

13、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代表人物,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髓版心理学观点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能够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色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阻碍需要加以战胜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必定情境惹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加强 :是指驱遣力对拥有必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响后的成效。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响。

气质:表此刻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色。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固的、拥有中情意义的个性心理特色。

学习迁徙: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余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惹起和保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加强功能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达成某种活动时所一定具备的心理特色,表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伏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1903 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记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含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照操作学习原理,加强能够分为四种种类:1.正加强:赐予一种好刺激。

比如公司对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颁发奖金。

2.负加强:去掉一个坏刺激。

比如公司不一样意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3.正处罚:施加一个坏刺激。

这是当不合适的行为出现时,赐予处分的一种方法。

4.负处罚:去掉一个好刺激。

这类处罚比之正处罚更加常用。

当不合适的行为出现时,不再赐予原有的奖赏。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达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比如,学生不单知道注意听课能够带来理想的成绩,并且还感觉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仔细听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课题,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对象及其变化。

3.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

4.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核心内容。

5.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的标志是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6 我国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7.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8. 处在关键期的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9.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儿童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10. 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伴群体。

11.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奈量表(S——B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的比奈和西蒙于1905 年编制,后来又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闻名于世。

12.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13. 学生之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和型与发散性14.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15. 学习不是本能的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16. 我国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17.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18. 操做性条件作用论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19. 斯金奈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0.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21.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22.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23. 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4. 一般来说由内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25.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26.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2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28.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2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处于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30.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因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31.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2.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33. 成败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34.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完形——顿悟说35.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36. 根据迁移的类型不同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37.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论38. 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39. 由于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4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命题程度,知识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41.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42.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43.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保持和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44.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45. 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46. 对遗忘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47. 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48. 技能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49.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50.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家里陪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51.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常规性问题解决二创造性问题解决52. 问题分为两类一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二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53.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54. 问题解决的特征认知操作性、目的指向性、操作系列性55. 问题三个基本成分,给定、障碍、和目标56.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57.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智力、个性58. 怎样造就天才儿童属于无结构的问题59.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系列性60.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在十岁以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61. 柯尔伯格研究到的发展的方法两难故事法62. 态度与品德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63. 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64. 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65. 品的心理结构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66. 科尔伯格的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67. 心里健康教育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68. 按照心理测量所要测量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认知测量和人格测量69. 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景是课堂三大要素70. 完整的评价过程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方面从实施教学评价的实际来看,教学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71. 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72. 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可条件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73. 教学评价可以根据功能不同,分为配置性和诊断性74. 教学评价的严禁程度不同,可分为正是评价和非正式评价75. 教学效果同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76. 教师要充当的角色有知识的传授着、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77. 教师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通过研究发现的78.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育心理学之名词解释——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生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5.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8.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9. 【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10. 【强化】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

11.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

12.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3.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4.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5.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6.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7.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8.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19.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0.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21.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干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22.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供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23. 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4.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5. 【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6. 【问题解决】是指具有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人之操作过程。

27.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8.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9.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0.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31. 心理评估: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32.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良好适应。

33.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