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设计模板讲解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1. 引言1.1 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质量、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架构需求也越来越高。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是为了规划和指导软件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的工作,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定义软件架构设计的要素和所需的技术、工具以及规范,以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实施。
2. 系统架构2.1 设计原则2.1.1 模块化2.1.2 可重用性2.1.3 可扩展性2.1.4 松耦合2.1.5 高内聚2.2 架构风格2.2.1 分层架构2.2.2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2.2.3 事件驱动架构2.3 架构图示在此处插入架构图示,包括主要组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体系结构设计3.1 模块描述3.1.1 模块一描述模块一的功能和职责,包括输入、输出和内部数据流程等。
3.1.2 模块二描述模块二的功能和职责,包括输入、输出和内部数据流程等。
...3.2 接口设计3.2.1 内部接口描述模块之间的内部接口,包括输入输出参数、数据格式等。
3.2.2 外部接口描述软件系统与外部系统或第三方服务的接口,包括输入输出参数、协议规范等。
3.3 数据库设计描述软件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表结构、关系、数据类型等。
3.4 数据流程设计描述软件系统的数据流程设计,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流程。
3.5 安全性设计描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包括用户验证、数据保护、权限控制等。
4. 技术选型4.1 编程语言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开发团队的技术实力,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或技术框架进行开发。
4.2 开发工具描述使用的开发工具,包括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4.3 第三方库和组件描述使用的第三方库和组件,包括功能描述、版本信息等。
5. 质量保障计划5.1 单元测试计划描述针对各个模块的单元测试计划和策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2 集成测试计划描述软件集成测试的计划和策略,确保软件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
软件项目架构方案模板

软件项目架构方案模板一、项目目标和范围本软件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项目范围包括:1.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2. 系统的测试和优化。
3. 系统的部署和维护。
二、用户需求和期望1. 用户对系统的期望:a. 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请求。
b. 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c. 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需求。
d. 系统能够提供易于使用的界面和操作体验。
e. 系统能够提供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用户需求分析:a. 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用户管理、数据管理、报表生成等功能。
b. 系统的性能需求:包括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能力等。
c. 系统的安全需求: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
d. 系统的可用性需求:包括界面设计、操作流程、帮助文档等。
e.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需求: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化设计、代码规范等。
三、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a. 高可用性: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b. 高性能: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请求,提高用户体验。
c. 高安全性:确保系统能够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d. 高可扩展性:确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易于扩展和维护。
e. 高可维护性:确保系统代码清晰易懂,易于维护和升级。
2. 系统架构组成:a. 前端系统:包括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设计,与用户进行交互。
b. 后端系统:包括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等功能,与前端系统进行通信。
c. 数据库系统: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d. 服务器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载均衡器等,用于部署和运行系统。
e. 网络系统:包括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保障网络安全和通信质量。
f. 监控系统:包括日志分析、性能监控、故障排除等功能,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软件详细设计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模板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对软件进行详细设计,明确软件的功能、性能、接口、数据结构、算法等方面的设计要求,为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提供指导。
1.2 文档约定在本文档中,出现以下约定:●加粗字体:表示关键词、变量名、函数名等。
●等宽字体:表示代码、命令、文件名等。
●斜体字体:表示需要替换的内容。
1.3 参考资料列出本文档编写时所参考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引用: 文档名称或链接●引用: 文档名称或链接2. 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描述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功能1:描述功能1的具体内容。
●功能2:描述功能2的具体内容。
●…2.2 性能需求描述软件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性能1:描述性能1的具体要求。
●性能2:描述性能2的具体要求。
●…2.3 接口需求描述软件需要与外部系统或模块进行交互的接口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接口1:描述接口1的具体要求。
●接口2:描述接口2的具体要求。
●…2.4 数据需求描述软件需要使用的数据结构、数据格式、数据存储等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结构1:描述数据结构1的具体要求。
●数据结构2:描述数据结构2的具体要求。
●…2.5 安全需求描述软件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安全1:描述安全1的具体要求。
●安全2:描述安全2的具体要求。
●…3. 总体设计3.1 系统架构描述软件的系统架构,包括但不限于:●架构1:描述架构1的具体内容。
●架构2:描述架构2的具体内容。
●…3.2 模块设计描述软件的模块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模块1:描述模块1的具体内容。
●模块2:描述模块2的具体内容。
●…3.3 数据库设计描述软件需要使用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表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1:描述数据库1的具体内容。
●数据库2:描述数据库2的具体内容。
●…4. 详细设计4.1 功能模块设计描述软件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模块1:描述模块1的详细设计。
软件设计文档模板(带实例)

软件设计文档模板(带实例)1. 引言此软件设计文档旨在提供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详细设计信息。
该文档包含了软件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内容。
2. 背景在本项目中,我们将开发一个名为 "软件名称" 的软件。
该软件旨在解决某类问题,提供某类服务。
3. 功能需求以下是软件的主要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 1:描述功能需求 1 的具体内容- 功能需求 2:描述功能需求 2 的具体内容- ...4. 总体设计4.1 架构设计按照所需功能的划分,我们将采用层次化的架构设计。
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层次:层次化的架构设计。
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层次:层次化的架构设计。
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层次:- 用户界面层:处理用户输入和输出- 业务逻辑层:实现软件的核心功能- 数据层:管理和处理数据4.2 模块划分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架构设计,我们将软件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 1:描述模块 1 的功能和作用- 模块 2:描述模块 2 的功能和作用- ...4.3 接口设计在此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
包括输入参数、输出结果以及接口调用规范等。
5. 详细设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每一个模块的实现细节。
包括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关键代码等。
5.1 模块 1- 描述和目的:此部分描述模块 1 的详细设计,并阐述其设计目的。
- 算法设计:描述模块 1 中关键算法的实现细节。
- 数据结构:描述模块 1 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类型和存储方式等。
- ...5.2 模块 2- 描述和目的:此部分描述模块 2 的详细设计,并阐述其设计目的。
- 算法设计:描述模块 2 中关键算法的实现细节。
- 数据结构:描述模块 2 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类型和存储方式等。
- ...6. 测试计划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6.1 功能测试- 描述:本部分描述功能测试的具体内容和测试方法。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项目名称软件架构设计文档版本 <V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简介51.1目的51.2范围5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1.4参考资料51.5概述52.整体说明52.1简介52.2构架表示方式52.3构架目标和约束53.用例视图63.1核心用例63.2用例实现64.逻辑视图64.1逻辑视图64.2分层64.2.1应用层64.2.2业务层74.2.3中间层74.2.4系统层74.3架构模式74.4设计机制74.5公用元素及服务75.进程视图76.部署视图77.实施视图87.1概述87.2层87.3部署88.数据视图89.大小和性能810.质量811.其它说明812.附录A 指南813.附录B 规范914.附录C 模版915.附录D 示例9软件架构设计文档1.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1.1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1.2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1.4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1.5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整体说明2.1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ADMEMS方法推荐《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ADMEMS方法推荐《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ADMEMS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推荐系统算法,它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偏好和行为,为用户推荐合适的内容。
在软件架构设计中,使用ADMEMS方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设计和构建推荐系统。
本文将介绍《软件架构设计文档》的模板,并详细讨论如何使用ADMEMS方法进行推荐系统的设计。
一、引言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往往面临海量的信息和内容,因此推荐系统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为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使用户更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文将基于ADMEMS方法,通过《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介绍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高效的推荐系统。
二、概述《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是一个用于记录软件架构设计的模板,它包含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主要模块和组件、以及各个模块/组件之间的关系。
使用该模板可以使软件开发团队在设计时更加有条理和规范。
三、ADMEMS方法介绍ADMEMS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推荐系统算法,它基于用户的历史偏好和行为,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
ADMEMS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点击、购买、评分等。
2.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噪声,提取有效特征。
3. 特征工程:通过特征选择和特征转换等方法,提取用户的关键特征。
4. 模型选择:选择适合的推荐模型,如协同过滤、内容过滤等。
5. 模型训练:使用历史数据对选定的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
6. 推荐生成: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用训练好的模型生成推荐结果。
7. 推荐展示:将生成的推荐结果以合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四、《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本文档的目的、范围和背景。
2. 系统概述:概括地描述整个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3. 系统结构:详细描述系统的整体结构、主要模块和组件。
模板-软件公司组织架构

模板-软件公司组织架构为了解决规模化软件项目的管理和开发,软件公司需要建立一套清晰的组织架构。
本文将会讨论软件公司的组织架构,并给出一份参考模板,以便其他软件公司使用。
一、公司架构概述(1)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是软件公司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重大决策和对外接待等职责。
其中,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决策和战略规划,财务总监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法务部门负责处理公司的法律事务。
(2)技术部门技术部门是软件公司的核心职能部门,负责软件项目的开发、测试、上线、运维等方面工作。
技术部门还需要负责制定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更新技术手段和软件解决方案。
(3)产品部门产品部门是软件公司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部门,负责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等方面工作。
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整体规划、市场需求分析以及产品设计,研发团队负责根据产品需求规划实现方案,测试团队负责对产品进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性能和稳定性。
(4)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是与产品部门密切合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产品的视觉和交互等方面设计。
该部门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出用户体验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
(5)市场部门市场部门是软件公司对外宣传和业务拓展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市场调研、广告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工作。
该部门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竞争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市场策略和活动,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总经理财务总监法务主管技术总监研发经理测试经理运维经理产品总监产品经理研发团队测试团队设计总监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市场总监市场推广经理客户服务经理。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软件设计方案模板1. 介绍本文将描述一个软件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以下内容: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界面设计、测试计划、部署计划等。
该程序是一款基于Web的SaaS解决方案,适用于小型企业的业务管理。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开发该软件方案的目的和背景信息,以及该软件所支持的业务场景和主要技术策略。
2. 目的和背景该软件的开发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小型企业管理其业务。
该软件将允许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复杂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维持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列举出该软件方案所必需的功能,这些功能分别包括:• 用户的管理和权限控制• 业务过程的管理• 数据库的管理功能• 统计和图表的制作功能• 报告和分析功能• 数据导入和导出功能• 安全性管理功能• 多语言支持4. 架构设计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该软件方案的架构设计。
该软件方案是一款基于Web的SaaS解决方案,以满足小型企业的业务管理需求。
该软件建立于 .NET 技术基础上。
5. 模块设计本部分中,我们将逐一描述各模块的设计。
该软件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 业务流程管理模块• 数据库管理模块• 统计和图表制作模块• 报告和分析模块• 数据导入和导出模块• 安全性管理模块• 多语言支持模块6. 界面设计本部分中,我们将制定该软件的界面设计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界面设计不仅符合业务需求,而且易于使用。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给出软件界面的层次结构,以及对应的用例图,流程图等,以便于程序员的开发。
7. 测试计划为确保该软件足够健壮,我们将设计全面的测试计划。
该测试计划包含以下几项:• 单元级测试• 集成级测试• 系统级测试• 性能和压力测试• 安全性测试• 用户验收测试8. 部署计划部署计划将会根据开发周期进行制定的,旨在确保用户对系统无缝进行升级或者迁移。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Project Name>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Version <1.0>Revision History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x.x> <details> <name>目录1.文档简介31.1文档目标31.2文档规模31.3界说.缩写词和缩略语31.4参考材料42.架构描写方法42.1架构视图浏览指南42.2图表与模子浏览指南43.架构设计目标43.1症结功效43.2症结质量属性43.3营业需乞降束缚身分54.架构设计原则54.1架构设计原则54.2备选架构设计筹划及被否原因64.3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65.逻辑架构视图65.1职责划分与职责肯定75.2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85.3重要设计包106.开辟架构视图116.1Project划分116.2Project 1126.2.1Project目次构造指点126.2.2程序单元组织126.2.3框架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26.3Project 2 (14)6.4Project n (14)7.运行架构视图147.1掌握流组织147.2掌握流的创建.烧毁.通讯147.3加锁设计148.物理架构视图158.1物理拓扑158.2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68.3优化部署169.数据架构视图179.1持久化机制的选择179.2持久化存储筹划179.3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1710.症结质量属性的设计道理181. 文档简介[关心读者对本文档树立根本印象,并为浏览后续内容扫清障碍.]1.1 文档目标[文档目标,非项目目标.不然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反复,不利于文档保护.本末节应指明文档针对的读者对象,最好列出各类读者脚色,并解释每种读者脚色应当重点浏览的章节.] 1.2 文档规模[文档的Scope,非项目标Scope.不然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反复,不利于文档保护.] 1.3 界说.缩写词和缩略语[分散列举文档中的界说.缩写词和缩略语.]1.4 参考材料[本项目经审核的筹划书.合同.上级批文;本项目标其他已揭橥文件;本文档引用的文件材料,如软件开辟标准.具体而言,应包括参考材料的标题(必须).编号.版本号(必须).揭橥日期.宣布方,必要时还可以解释若何运用这些材料.]2. 架构描写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懂得《架构文档》,在本节应当解释文档涉及的架构视图,并指明为了描写设计决议计划用到了哪些图表和模子.]2.1 架构视图浏览指南[以多视图的方法来组织《架构文档》是大势所趋.推举的是经由优化的5视图方法,如下图所示.]2.2 图表与模子浏览指南[对后续文档内容中所用到的建模说话(例如UML).表格(例如目标-场景-决议计划表)等进行解释.]3. 架构设计目标[功效.质量.束缚,一个都不能少.]3.1 症结功效[对架构设计至关重要的功效,包括如下4类:焦点功效.必做功效.高风险功效.奇特功效.所谓奇特功效,指这个功效笼罩了上述3类功效没有涉及到的职责.]3.2 症结质量属性[人之所以苦楚,许多时刻是因为寻求错误的器械.下图是肯定症结质量的5大原则的整体思绪图.]3.3 营业需乞降束缚身分[创造性地提出束缚需求的4大类型,这是一种极为实用的分类方法.特殊是营业需求对架构设计而言是一种束缚的不雅点,解决了许多架构师的实际迷惑.下图标清楚明了4类束缚在“需求层次-需求方面矩阵”中的地位,可以关心我们懂得产生束缚需求的根源.]4. 架构设计原则[投标时经常讲“架构设计原则”,但到了《架构文档》,这些着眼大局的斟酌却“丢了”.推举的本文档模板,以为应当把它们“找回来”.]4.1 架构设计原则[侧重描写重大的衡量弃取斟酌.]4.2 备选架构设计筹划及被否原因[在概念架构一级,对备选架构设计筹划进行描写,并阐述它们未被采用的原因.这有利于团队懂得当前架构设计筹划的前因后果,进步团队对当前架构设计筹划的承认度.]4.3 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架构设计不仅应当包含“指点”,也应当包含重要的“限制”.例如,一份只是解释“机能和可扩大性都重要”的《架构文档》,实际上疏忽了“可扩大性和机能之间消失的抵触关系”.此时,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架构文档》中明白解释“任何晋升可扩大性的架构设计和具体设计,都应经由过程架构团队的评审才能引入,以确保机能目标不受重大影响”.]5. 逻辑架构视图[存眷点: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存眷点是职责划分.][留意:逻辑架构视图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同时也应避免“架构 = 模块 + 接口”等以偏概全的熟悉.][参考:任何庞杂体系的架构设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架构师须要理性思维过程的指点.针对逻辑架构设计这个症结环节,《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书给出了2条建议:一是“以质疑驱动的螺旋思维”,二是相对分别地斟酌“构造方面的切分”和“行动方面的界说”.下图所示即为推举的逻辑架构设计理性思维过程.]5.1 职责划分与职责肯定[内容:将体系切分成更小的单元,并明白这些单元的职责.具体而言,职责单元可所以层.子体系.模块.症结类等.][意义:一句话,职责划分不合理,功效和质量都邑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功效需乞降质量需求无一不和职责划分相干:一方面,每个功效都是由一条职责协作链完成的;另一方面,职责划分方法也影响着质量,于是须要职责模子针对特定质量属性请求做出响应调剂和优化.许多人以为架构设计就是职责划分的艺术,虽略显单方面,但足以表明职责划分的重要性.][参考:基于对业界大量案例的研讨,梳理出了“模块划分的3种必用手腕”,如下图所示,更多内容可参考《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书.]5.2 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内容:本节描写接口的界说,以及协作的方法和规范.][意义:恰好是因为有了各模块之间“将来合作的契约”,分头开辟各模块才有了根本保证.] [参考:推举运用“包-接口”图,来辨认接口.下图为一个“包-接口”图的示例.][参考:推举运用序列图,建议罕用.甚至杜绝运用协作图.下图为一个序列图的示例.]5.3 重要设计包[内容:对重要子体系的设计进行“灰盒”级描写.][意义:“每个子体系在架构设计中都应保持黑盒子”的不雅点,过于幻想化了.对于营业层.通用协作机制而言,经常须要在架构设计时代就引入“灰盒”级描写.][参考:类图和灰盒包图,在本节中较多消失.下图为一灰盒包图示例.]6. 开辟架构视图[存眷点: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存眷点是程序单元组织.][留意:此架构设计视图是必须的.不应“剪裁”失落的.但实际情形倒是,许多架构师不存眷开辟架构视图,导致许多程序开辟人员抱怨“架构师就知道高来高去,架构对编程工作没什么指点性”.]6.1 Project划分[内容:本节解释全部体系将划分成哪几个Project来开辟,个中,Project指开辟情形所感知到的“工程”.][意义:根本利益是,有利于开辟的组织;而对一些大型的集成体系而言,因为同时涉及了Web运用.桌面运用.嵌入式运用等软件形态,所以此时Project划分其实是不得不做的;最后,我们推举焦点代码应自动地切分到单独的Project以进行自力的软件设置装备摆设治理(SCM),以下降焦点代码外泄的风险.][参考:Project划分必然是属于“架构设计”的工作,严厉来讲仅靠“需求剖析”划分的营业域(Business Area)直接映射到Project经常意味着工作内容的漏掉.其实,业界不少有看法的专家已经熟悉到WBS(工作分化构造)做得太早太草率伤害很大,就与“Project划分不到位”不无关系.]6.2 Project 1[内容:对Project划分后的每个Project进行目次构造.程序单元组织.框架与运用关系的解释.] 6.2.1 Project目次构造指点[内容:关于该Project一级目次.二级目次等根本目次构造的商定.][意义:为团队并行开辟供给必要基本,让不同程序小组看到本身应当负责的程序目次.][参考:不要把所有程序目次的约建都界说得太细,不然这份《架构文档》就要天天更新了.] 6.2.2 程序单元组织[内容:源码.程序库.框架.目标码等类型程序单元之间的编译依附关系.][意义:或许有人以为这没什么技巧含量,但架构设计本来就不是只关怀技巧含量最高问题的.君不见,许多软件工程师跳槽到新的企业之后,竟然连一个能正常编译源码的开辟情形都建不起来——其实,他们“不知道Project所依附的Library有哪些”是个中重要原因——这本应在《架构文档》中给出明白描写的.]6.2.3 框架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可选)[内容:框架(Framework).][意义:既然不实用Framework的开辟越来越少了,既然程序员犯的许多错误都和对Framework懂得不到位有关,架构师就有义务明白解释Framework和待开辟体系之间的关系.] [参考:下图描写了JGraph框架和待开辟运用的关系.][参考:下图描写了Struts框架和待开辟运用的关系.]6.3 Project 2……[内容:对Project划分后的每个Project进行目次构造.程序单元组织.框架与运用关系的解释.] 6.4 Project n……[内容:对Project划分后的每个Project进行目次构造.程序单元组织.框架与运用关系的解释.] 7. 运行架构视图[存眷点: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存眷点是掌握流组织.][留意:过程和线程是广为人知的掌握流实现技巧,但在架构设计思维当中,对于体系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极为重要的中止办事程序也是掌握流,如许利于架构师同一运用不同掌握流手腕设计并行和并发.]7.1 掌握流组织[内容:掌握流有哪些,每条掌握流各是何种情势(例如过程.线程.中止办事程序),哪些软件单元是掌握流的起点,整条掌握流平分别挪用了哪些软件单元.][意义:这是对体系运行时构造的描绘,重要反应体系的动态构造.]7.2 掌握流的创建.烧毁.通讯[内容:描写过程.线程和中止办事程序的创建和烧毁,以及多条掌握流之间的通讯关系的界说.] [意义:一旦引入了多条掌握流,附加工作就产生了——此时掌握流的创建和烧毁.以及掌握流之间的通讯关系往往是必须斟酌的.]7.3 加锁设计[内容:体系中有多条掌握流在同时运行的情形下,一个经典问题是多于一条掌握流可能会同时修正某些数据构造,而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为此,架构师须要存眷加锁设计,合理引入临界区或同步机制.][意义:加锁设计事关体系的准确性.值得留意的是,疏忽加锁设计造成的问题往往以“不易重现的Bug”的情势消失,迷惑的程序员会对测试人员说,“你看你报的Bug在我机械上根本就不消失呀”.][参考:对通用组件.通用模块的设计而言,加锁设计应予以专门存眷,思维要点是研讨将来通用模块的各类可能运用处景.]8. 物理架构视图[存眷点: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存眷点是物理节点(Node)散布,以及软件到硬件的具体映射关系.][留意:物理节点即可所以PC机或办事器,也可所以单片机.单板机或专用机,从而物理架构视图既实用于描写企业信息体系,也合适于描写嵌入式软件体系.]8.1 物理拓扑[内容:一为硬件选型,二为硬件之间的拓扑衔接关系.][意义:对于散布式体系的设计,此节极为重要.并且是必须的.][参考:下图是某企业级体系的物理拓扑图.][参考:下图是某嵌入式体系的物理拓扑图.]8.2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内容:明白每个物理节点上有哪些(一到多个)软件的目标单元,并解释具体的“映射方法”是安装.是部署.照样烧写.抑或是下载.][意义:假如把此节漏了,就无法表明本文档的主题——软件体系——和上述硬件.硬件拓扑的关系.][参考:下图所示为装备调试体系中,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关系.]8.3 优化部署[内容:为达下降成本.进步机能和靠得住性等等目标,应特殊存眷的部署斟酌.][意义:物理架构设计的好坏,造成的成本差异和质量差异,可能是天地之别.所以必须看重.][参考:下图展现的,是ADMEMS方法重点推举的“物理架构设计思维要点”,更多内容可参考《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书.]9. 数据架构视图[存眷点:此架构设计视图的存眷点是持久化.具体而言,场景化可以借助扁平文件.关系数据库.及时数据库.Flash等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完成.][留意:本视图单独归档时,请在此节注明其文档名称等信息.]9.1 持久化机制的选择[内容:如下持久化机制的一种或多种:扁平文件.关系数据库.及时数据库.Flash.][意义:不要假设在你的体系中,持久化只需一种机制;跟着现在的体系变得越来越庞杂,我们经常须要分解运用不同持久化机制.]9.2 持久化存储筹划[内容:持久化数据的格局界说.][意义:同一界说表.文件格局.Flash数据构造等内容.]9.3 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内容:因为数据散布所引起的,包含数据散布.同步.复制等内容的重要设计决议计划.][意义:在数据散布的情形下,此节为必须.][参考:在实际中,数据散布的策略绝大多半情形下不会超越下图所示的6种手腕,更多内容可参考《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书.]10. 症结质量属性的设计道理[内容:因软件体系的不同,机能.安全性.可伸缩性.互操作性.可扩大性.可测试性.可重用性.可保护性等质量属性,都可所以本体系的症结质量属性.本文档的前面部分已经涉及了症结质量属性的设计决议计划,而本节更分散.更周全地描写这些架构设计决议计划,并且阐述“为什么”这么设计.][意义:只描写架构设计决议计划本身,不利于读者懂得“为什么”这么设计.并且,描写设计道理有利于在全部软件企业层面促进团队的架构设计才能.][参考:关于描写“为什么”这么设计,目标-场景-决议计划表是此方面的卓著对象.下图为示例,更多内容可参考《一线架构师实践指南》一书.]。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详细设计文档[5]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详细设计文档[5]](https://img.taocdn.com/s3/m/03d77c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a.png)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详细设计文档1. 引言1.1 编写目的1.2 项目背景1.3 参考资料2. 总体设计2.1 需求概述本节对软件系统的需求进行概述,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可靠性需求等,具体需求分析请参见《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在此列出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简要描述)(在此列出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量化标准,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占用率等)(在此列出软件系统的安全措施及其实现方式,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在此列出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及其量化标准,如故障率、恢复时间、容错能力等)2.2 软件结构本节对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描述,包括软件架构、模块划分、模块关系等。
软件架构:软件系统采用了(在此介绍软件系统采用的架构类型及其优缺点,如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分层架构、面向服务架构等)(在此列出软件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简要描述)模块关系: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此插入一幅模块关系图,并对图中的符号和线条进行说明)3. 模块设计本章对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输入输出、处理逻辑、数据结构、算法描述等。
3.1 模块1本节对模块1进行详细设计。
3.1.1 功能描述模块1的功能是(在此详细描述模块1的功能和职责)。
3.1.2 输入输出模块1的输入输出如下表所示:---输入/输出 ---名称 ---类型 ---描述 -------------------输入 ---(在此填写输入的名称) ---(在此填写输入的类型) ---(在此填写输入的描述) -------输出 ---(在此填写输出的名称) ---(在此填写输出的类型) ---(在此填写输出的描述) ----3.1.3 处理逻辑模块1的处理逻辑如下:(在此用文字或者流程图的形式描述模块1的处理逻辑,包括输入输出的转换、条件判断、循环控制、异常处理等)3.1.4 数据结构(在此用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描述模块1使用的数据结构,包括名称、类型、属性、方法等)3.1.5 算法描述(在此用伪代码或者数学公式的形式描述模块1使用的算法,包括名称、参数、返回值、步骤等)3.2 模块2本节对模块2进行详细设计。
Java架构设计【范本模板】

Java架构设计1. 目标:统一提供基础代码实现。
统一提供框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各种服务接口,使更多更好的服务在一个统一的层面提供,提升整体扩展能力。
统一提供一些基础的和标准的服务,满足架构自身的服务要求。
定义界面标准组成模块和元素,使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界面风格设计和改进,提升友好性。
提供模块插拔管理支持集群,支持负载均衡。
2. 原则:开放性原则,架构各模块设计均依据此原则,支持在各个层次和各种模块上集成,提高兼容性。
模块化原则,模块化是化解软件广度复杂的必然手段,我们依然奉行这一原则。
分层原则,分层是为了降低软件深度复杂性而使用的关键思想,表现/业务/数据访问这一标准的三层次结构依然是近10年来软件业最有力的武器。
接口实现分离原则细节隐藏原则,不能隐藏细节就不能提升。
依赖倒置原则,保证架构的可扩展性。
3。
方案:整个架构采用(页面框架/页面生成和流转/服务层/统一数据访问层)4层框架结构.页面框架负责客户端页面的布局和组织,采用AJAX实现。
UI交互,展现,页面流转采用JSF(Facelets)作展现框架。
页面风格采用统一的CSS来控制,Portal提供多套的风格模版。
统一采用(类)SDO作为数据对象标准。
定义对象标识标准,定义元数据标准,定义数据和元数据统一描述标准和统一定位(URL)。
服务层依然采用POJI,集成现存服务,并额外提供以下几种基础服务:i。
对象描述服务,给出ID和类型,系统就能够给出有关对象的准确清晰的描述。
ii。
对象定位服务,提供从一个对象自由地跳转到相关对象的服务。
iii。
模糊搜索,通过支持Lucene,提供系统所有对象的统一模糊查询。
iv。
动态创建对象类型服务和对象类型管理服务。
v。
统一对象(CRUD)管理服务vi. JMX服务,借以提供动态配置管理服务。
(优先级低)vii。
支持SOA流程。
数据访问层采用compass/JDBC实现统一的数据访问功能,支持现有代码.i. 提供按对象检索,生成更新,查询语句的功能。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一、引言。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软件架构和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软件开发人员在实际编码之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规划的内容。
本文档的编写旨在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一个标准的模板,以便于规范和统一软件详细设计文档的格式和内容,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二、设计概要。
1. 软件概述。
在本部分,需要对软件的整体概况进行描述,包括软件的名称、版本、开发团队、开发环境等基本信息,以及软件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场景等内容。
2.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是软件设计的基础,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方式等内容。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软件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数据库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数据表设计、索引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等内容。
4. 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是软件系统与外部系统或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和规范。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接口设计,包括软件系统的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以及接口的调用方式、参数传递、数据格式等内容。
5. 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是软件系统的核心,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方式。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算法逻辑、数据结构、输入输出接口、异常处理等内容。
6.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软件系统的外观和用户交互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和软件的易用性。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界面设计,包括界面的布局、样式、交互方式、用户操作流程等内容。
7. 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是软件系统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软件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在本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安全设计,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防护措施、异常处理等内容。
8. 性能设计。
系统架构图模板

系统架构图模板系统架构图模板系统架构图是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系统的各个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一个好的系统架构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其他相关人员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开发、测试和维护系统。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系统架构图模板,它包括了一些常见的组件和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系统需求和架构设计进行修改和扩展。
1. 系统概述在这部分,你需要简要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以便读者对系统有个整体的了解。
2.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包括系统与用户交互的各种界面,例如网页、移动应用等。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界面,并描述它们与其他组件的关系。
3. 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它包括了各个业务流程和功能。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应用模块,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交互方式。
4. 数据层数据层包括了系统使用的各种数据和数据库。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数据表和数据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5. 服务层服务层是系统的中间件,用于实现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服务模块和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
6. 集成层集成层用于整合系统与外部系统或第三方系统的接口和模块。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集成模块和它们的功能和接口。
7. 安全层安全层用于保护系统的数据和功能免受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种安全措施和防护模块。
8. 部署层部署层主要描述了系统的物理结构和部署方式,包括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等。
在这部分,你可以列出各个服务器和它们的配置和连接方式。
9. 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在这部分,你可以描述系统的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包括如何添加新的功能模块、如何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等。
10. 故障恢复和容错性在这部分,你可以描述系统的故障恢复和容错性,包括备份和恢复、错误处理等。
11. 性能优化在这部分,你可以描述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包括缓存、负载均衡等。
12. 监控和日志在这部分,你可以描述系统的监控和日志策略,包括如何收集和分析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日志。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软件设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软件设计方案能够确保软件的功能实现、用户体验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个通用的软件设计方案模板,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这个模板进行软件设计。
一、背景与需求分析在软件设计方案的第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软件的背景和需求。
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背景:对软件的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软件的目的、应用场景等。
2. 需求分析:详细分析软件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是指软件的主要功能,非功能需求则包括安全性、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在线购物软件。
背景可以是市场上购物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的软件旨在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
需求分析可以包括功能需求如商品浏览、购物车管理等,以及非功能需求如用户数据保护、系统响应速度等。
二、架构设计在软件设计方案的第二部分,我们需要进行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是软件设计的基石,决定了软件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系统结构:对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描述,包括模块划分、组件关系等。
这有助于开发人员对整体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数据结构:定义软件所需的数据结构,包括各种实体、关系等。
这有助于开发人员在后续的编码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操作数据。
举个例子,对于我们的在线购物软件,系统结构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前端负责展示界面,后端负责处理逻辑。
数据结构可以包括用户信息、商品信息等。
三、模块设计在软件设计方案的第三部分,我们需要进行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是将软件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开发和维护。
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模块划分:将软件的主要功能划分成不同的模块。
每个模块负责独立的功能,使得代码更加可读和可维护。
2. 接口设计:对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设计,明确每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Project Name>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Version<1.0>Revision History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x.x> <details> <name>目录1. 文档简介 41.1 文档目的 41.2 文档范围 41.3 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41.4 参考资料 42. 架构描述方式 42.1 架构视图阅读指南 42.2 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 53. 架构设计目标 53.1 关键功能 53.2 关键质量属性 53.3 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 54. 架构设计原则 64.1 架构设计原则 64.2 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 64.3 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 65. 逻辑架构视图 65.1 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 75.2 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 85.3 重要设计包 106. 开发架构视图 116.1 Project划分 116.2 Project 1 116.2.1 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 126.2.2 程序单元组织 126.2.3 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 126.3 Project 2 (13)6.4 Project n (13)7. 运行架构视图 137.1 控制流组织 137.2 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 137.3 加锁设计 148. 物理架构视图 148.1 物理拓扑 148.2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 158.3 优化部署 169. 数据架构视图 169.1 持久化机制的选择 169.2 持久化存储方案 179.3 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 1710. 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 171.文档简介[帮助读者对本文档建立基本印象,并为阅读后续内容扫清障碍。
]1.1文档目的[文档目的,非项目目的。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项目名称错误!未指定书签。
版本 <V1.0>软件架构设计文档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1.简介51.1目的51.2范围5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1.4参考资料51.5概述52.整体说明52.1简介52.2构架表示方式52.3构架目标和约束53.用例视图63.1核心用例63.2用例实现64.逻辑视图64.1逻辑视图64.2分层64.2.1应用层64.2.2业务层64.2.3中间层74.2.4系统层74.3架构模式74.4设计机制74.5公用元素及服务75.进程视图76.部署视图77.实施视图77.1概述77.2层87.3部署88.数据视图89.大小和性能8。
10.质量811.其它说明812.附录A 指南813.附录B 规范814.附录C 模版815.附录D 示例9错误!未指定书签。
1.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1.1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1.2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1.4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1.5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整体说明2.1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软件详细设计的书写方式,并提供一个全面的模板供参考。
在编写详细设计文档时,应充分考虑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准确的详细设计文档可以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2. 背景在进行软件详细设计之前,开发团队已经完成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的工作。
本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系统的各个模块的结构、功能、接口等。
准确的详细设计将为后续的编码、测试和维护工作提供基础。
3. 设计目标本软件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高效、稳定、安全、易维护的软件系统。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并保证功能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优化系统的性能,降低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 强化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方便后续的升级和扩展。
4. 总体架构设计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明确系统的整体架构。
包括各个模块的关系、数据流向和接口定义。
同时,确定系统的分层结构、组件划分和模块拆分。
5. 数据库设计描述系统中需要使用的数据库,包括表结构、字段定义、索引设计等。
详细说明各个表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方式。
6. 模块设计详细设计系统中的各个模块。
包括模块功能描述、输入输出定义、算法设计等。
每个模块的设计应该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保证模块的独立性和可维护性。
7. 接口设计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包括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
外部接口应该遵循开放封闭原则,方便系统的扩展和替换。
内部接口应该明确输入输出参数、数据格式等,保证接口的统一和一致性。
8. 算法设计对于系统中需要使用的关键算法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算法流程图、输入输出定义、边界条件等。
算法的设计应该保证其正确性和高效性。
9. 异常处理设计描述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并设计相应的处理方法。
包括错误码定义、异常处理流程等。
10. 性能设计分析系统的性能需求,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构设计说明书产品发布标识[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
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
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
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
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华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修订记录:派发清单:*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目录1 简介 (6)1.1 目的 (6)1.2 文档范围 (6)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6)1.4 参考文档 (8)1.4.1 包含文档 (8)1.4.2 相关文档 (8)1.5 缩略语和术语 (8)2 总体设计思路 (9)2.1 设计方法 (9)2.2 设计可选方案 (9)3 系统逻辑结构 (10)3.1 总体结构 (10)3.2 子系统定义 (10)3.2.1 子系统一 (11)3.2.2 子系统二 (11)3.3 接口设计 (11)3.3.1 产品外部接口 (11)3.3.2 子系统间接口 (11)3.4 主要数据模型 (11)4 系统物理结构 (12)4.1 总体结构 (12)4.2 组件定义 (12)4.2.1 组件一 (12)4.3 组件接口设计 (12)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 (12)5 系统部署 (13)5.1 网络结构图 (13)5.2 部署模式 (13)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 (13)6.1 关键技术设计 (13)6.2 公用机制说明 (13)7 系统重用设计 (13)7.1 第三方硬件设备说明 (15)7.2 第三方软件说明 (15)8 系统非功能特性设计 (15)8.1 可扩展性 (15)8.2 可维护性 (15)8.3 安全 (16)8.4 容错性 (16)8.5 可移植性 (16)8.6 可部署性 (16)8.7 ... ... . (16)9 总体约束 (16)9.1 遵循标准 (16)9.2 文件约定 (17)9.3 目录约定 (17)9.4 对后续设计的约束 (17)9.5 ...... .. (17)10 风险 (17)11 附录 (17)1 简介1.1 目的[描述本架构设计文档的主要目的。
架构文档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在构架方面对系统作出的重要决定,并对相关子系统的设计起总体上的指导作用。
]1.2 文档范围[简要说明此文档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它事物例如,本文档适用的产品、模块,覆盖的范围等,受这份文档影响的相关产品、模块等,不在该文档覆盖范围内的但可能引起疑义的问题。
]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说明此文档的阅读对象,简要说明此文档中其它章节包含的内容与文档组织方式,对于不同读者的阅读方式建议。
如:XXX系统开发过程的各角色:产品角色、系统分析架构角色、项目管理角色、代码角色、测试角色、文档角色XXX系统的部署角色、培训角色、维护角色;XXX公司售前技术支持角色此文档的第2章描述…..系统体系结构图例如:本文档组织方式:第一章简介,描述文档的目的;第二章描述总体设计思路,包括设计方法及备选设计方案和方案的选择;第三章描述系统的逻辑结构。
从最高层次上描述系统的逻辑组成;第四章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
从最高层次上描述系统的物理组成;第五章描述系统的部署情况;第六章对系统架构中的关键技术及公用设计机制进行描述;第七章如何重用以往设计产物及现有设计如何对将来重用产生影响进行描述;第八章对系统中重要的用例或者有技术难度的部分进行功能实现的描述,以方便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开发时进行参考;第九章对系统依赖的第三方软硬件进行描述;第十章对系统的非功能特性设计进行描述;产品经理应当关注该部分的描述是否与产品需求中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一致;开发人员应当在后续设计过程中对这部分设计进行关注,避免遗漏;测试人员应当根据这部分的描述制定测试案例,验证是否可以达到产品需求的要求。
第十一章描述系统架构设计中的约束条件;第十二章描述架构设计中识别的风险,产品经理、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应当随时关注这些风险,避免风险发生并及时采取规避、减轻措施。
第十三章附录]1.4 参考文档[架构设计的参考文档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需求说明书等;同时,文档中说明为引用、参考的文档也应该在这里列出。
参考文档需要按包含、相关的关系分别在下面的小节中列出。
]1.4.1 包含文档[当本文有包含文档时,需要提供相关的包含文档列表。
包含文档:作为本架构设计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读者阅读本架构设计时必须同时也阅读的文档。
如当架构设计非常复杂而有分册时,则分册就属于本文档的包含文档。
]1.4.2 相关文档[当本文有相关文档时,需要提供相关文档列表。
相关文档:具有关联关系的文档。
读者在阅读架构说明书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参考阅读的文档。
]1.5 缩略语和术语[适当时,提供与此文档相关的术语及缩略语的定义。
]缩略语/术语全称说明2 总体设计思路2.1 设计方法[本软件系统所采取的设计方法,以及主要的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1)采用RUP的设计方法论;2)采用从业务而下的系统分解,从技术至上的系统抽象方法以及具体应用系统的特定设计方法等。
]2.2 设计可选方案[对本系统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确定所采用的方案。
可选方案不仅是对同一需求的不同处理方式,也可以是需求与设计元素之间配置的不同思考,包括新研发的技术,或者是不同应用的成熟技术及维持现有方法,目标是将整体的解决方案最佳化,而非个别设计的优劣。
可选解决方案涵盖可接受的成本、计划、效能的范围。
产品关键需求与设计问题、限制及准则一起用于开发备选方案。
评选的准则通常必须强调成本(例如:时间、人员、费用)、效益(例如:性能、有效性)及风险(例如:技术、成本、计划)。
详细的可选解决方案及评选的准则可包括但不限于:成本(研发、购买、支持、产品生命周期)技术性能技术限制产品的扩展及成长性需求与技术的演进最终用户及操作者的能力与限制构建方法与材料的敏感度风险以上为最基本的考虑因素,研发团队应该开发与目标一致的备选方案节选准则,以缩小可选清单,并可以通过决策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评估选择。
例如:1)可选方案一……2)可选方案二……3)方案的评选策略及准则……需要包括决策分析单。
4)最佳化的方案……]3 系统逻辑结构[本章描述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包括子系统的划分与依赖关系定义、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子系统功能定义。
]3.1 总体结构[本节定义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定义子系统划分以及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
为了统一与便于理解,当用图形化表示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时,建议采用UML 的符号与表示方法。
]3.2 子系统定义[本节明确定义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子系统的设计思路,本节通常按照子系统进行组织。
]3.2.1 子系统一[包括:子系统概述子系统功能子系统设计思路]3.2.2 子系统二3.3 接口设计[定义接口设计的策略,识别接口,以及接口完成的功能,具体接口定义另行定义文档承载,采用接口设计说明书模板。
]3.3.1 产品外部接口[描述产品对外接口的相关定义。
]3.3.2 子系统间接口[描述产品内部子系统间接口的相关定义。
]3.4 主要数据模型[ 本节在逻辑层面上定义系统所包含的主要数据模型,通常以E-R图形式来表现。
具体的数据字典及数据结构在数据库设计文档中定义,在高层设计阶段完成。
]4 系统物理结构[定义系统总体物理结构、包括组件划分及依赖关系定义,每个组件中要完成的功能及组件间接口。
如功能已经在前面的子系统分解中有描述,则重点描述本组件完成了哪些子系统的哪些功能。
组件是物理上的运行结构元素。
例如:进程、线程等。
]4.1 总体结构[本节定义系统的总体物理结构,定义组件划分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
]4.2 组件定义4.2.1 组件一[包括:组件名称组件类型组件功能]4.3 组件接口设计[定义接口设计的策略,组件间的接口主要是描述一些共享内存,协议数据,消息等,具体接口如有需要可另行定义文档承载,采用接口设计说明书模板]4.4 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定义组件与子系统的关系,即各组件实现哪些子系统功能,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定义,如有需要,可通过图示的形式加以说明。
]5 系统部署[本章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
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支撑软件)、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
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5.1 网络结构图[描述系统所处的整体网络结构。
]5.2 部署模式[描述系统几种可能的部署模式,并解释在定义配置时要遵循的一般映射规则。
例如:在不同的业务规模情况下,存在的不同部署模式。
]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6.1 关键技术设计[描述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以解决重要或高风险的问题]6.2 公用机制说明[描述系统实现所需要的公用机制,例如采用的中间件技术、通用缓存等]7 系统重用设计[软件重用是指通过对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来建立新的软件,这些知识包括: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经验、设计决定、体系结构、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文档等。
这个定义蕴含着软件重用所必须包含的两个方面:1. 系统地开发可重用的软件产品。
2. 系统地使用这些软件产品作为构筑新的软件产品,来建立新的系统。
软件重用目的是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高软件的质量。
软件重用的过程一般包括,抽象、选取、特化、集成:抽象,对已有软件产品的概念描述,从中抽取该产品的本质信息(即可重用部分)。
选取:用户根据已有软件产品的抽象,寻找、比较和选择最适合需要的软件产品(可重用件)。
特化:对已有软件产品(可重用件)的修改或形成它的一个实例(实例化后的重用件)。
集成:将实例化后的重用件集成到应用系统。
软件重用的形式,常用的为垂直式重用和水平式重用:垂直式重用:指在一类具有较多公共性的应用领域之间进行软件重用,由于存在许多共性或相似性,因此重用面较广,且有助于获得系统的通用模型。
首先进行领域分析,根据应用领域的特征及相似性预测软件的可重用性;然后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
一旦确认了软件的重用价值,即可进行通用化,以便能够适应新的类似的应用领域;最后,对软件及其文档进行管理,成为可供后续项目使用的可重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