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tle圆柱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器
一种齿轮疲劳试验件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齿轮疲劳试验件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aefec2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5.png)
专利名称:一种齿轮疲劳试验件及制作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龙伦,成晓鸣,袁巍,李建华,唐振寰申请号:CN202111153362.0
申请日:20210929
公开号:CN114216674A
公开日:
202203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齿轮疲劳试验件,用于测量齿轮疲劳极限,所述试验件包括加持侧和设计侧,所述加持侧和设计侧以经过所述齿轮原件端面中心位置的切割线对齿轮进行分割;其中所述加持侧和设计侧的端面齿轮均设有弧形切割面。
所述加持侧一端面中心设有半径为R1的圆槽口,且所述设计侧的齿轮原件设有至少两组弧形缺口和第一槽口;本发明设计的齿轮疲劳试验件可适用直齿轮和斜齿齿轮,用于测量齿轮疲劳极限,试验件直接从齿轮原件上加工,可以考虑结构特征、加工和工艺处理等因素对疲劳特性的影响,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具工程实用性;试验过程较为简单,且试验件一阶频率较高,可缩短一个应力水平下长寿命的疲劳试验时间。
申请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地址:412002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高科园中国航发动研所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迎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74ef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6.png)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是指用模拟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运转
状况,通过对齿轮接触面的扭转和磨损进行测试和检测的试验环节。
这项试验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必要手段,也是对齿轮
机械性能进行检验的重要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包括实验设计、制造样品、实验测试等多个工序。
从实验设计先进性来看,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齿轮传
动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仿真,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设计的精度和
效率。
同时,在制造样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先进的数控机床工艺和
材料加工工艺,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验测试阶段,则需要
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测试仪器,对齿轮接触疲劳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和
分析。
在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中,需要按照实验方案对样品进行载荷施加、转速控制和采样分析等相关过程。
其中,载荷施加是试验过程的重点
环节,直接影响着齿轮接触表面的疲劳性能。
在载荷施加过程中,需
要避免过去通过经验估算的方法,而应采用先进的模拟计算技术,以
确保施加的载荷强度和周期合理可靠。
另外,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中,还需要对试验周期、试样数量、批
次数量等多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得到足够可靠和可行的测试结果。
在试验结果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齿轮疲劳数据模型和统计分析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值化和数学处理,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
总之,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评估、优化和调整的重要工具,也是检验齿轮机械性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和多环节的制备、测试与分析过程,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可信的试验结果,保证齿轮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4f366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1.png)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用于检验齿轮材料的耐用性和寿命,也是评估齿轮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况,对齿轮进行长期的连续载荷试验,观察齿轮的断裂、变形等情况,从而判断齿轮的耐用性和寿命。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一般采用双轮对的测试方式,即将两个齿轮安装在一起,加上适当载荷,通过旋转齿轮来模拟行车工况,重复载荷作用下观察齿轮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特殊工况,比如不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来更真实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的主要步骤包括:选取适当的测试负荷、测试速度和测试时间;制备齿轮样品,并进行表面处理;在测试设备中安装齿轮样品,并进行初始调整;开始测试,观察齿轮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并得出结论。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的结果可用于指导齿轮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制造,也可用于评估齿轮的实际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通过对多种不同材料、不同设计的齿轮进行接触疲劳测试,可以得出最优的齿轮设计和材料选择方案,从而提高齿轮的性能和寿命,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总之,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项目,可以为齿轮的正确
选择、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也可以为齿轮的实际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提供保障。
在进行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时,需要注意合理选择测试负荷、速度和时间,同时加入适当的特殊工况,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况。
过程中需要对齿轮进行初始调整,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变速器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分析
![变速器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f627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1.png)
变速器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分析刘大龙;李稳迪;张瑞;张凯;施伟辰【摘要】基于ANSYS对变速器各档啮合齿轮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再结合齿轮接触理论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求得各档齿轮的接触应力大小和疲劳寿命曲线.从所求结果看出,二档和三挡齿轮啮合时接触应力不大,小于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且疲劳寿命较高,满足设计要求;一档和四挡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应力大于了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且疲劳寿命较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基于以上原因,利用齿向和齿廓相结合的轮齿修形方法,对一档和四挡齿轮进行了轮齿修形,从最终求得结果来看,两组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均大幅度降低,同时疲劳寿命得到了提高,轮齿修形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00)017【总页数】5页(P33-36,138)【关键词】变速器;齿轮;瞬态动力学;接触应力;疲劳寿命【作者】刘大龙;李稳迪;张瑞;张凯;施伟辰【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上海 200120;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上海 200120;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上海 200120;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上海 200120;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上海 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3引言在蒸汽机车诞生之时,人类就行通过一种装置能够改变蒸汽机车的输出载荷,以便达到人类想要达到的要求。
在1784年,James Watt申请了常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专利,至此出现了变速器的雏形。
1879年,塞尔登成功申请了带有离合器和倒挡中间轴转动装置的变速器专利。
1886年,戈特利布∙戴勒姆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汽车0。
发动机的动力经由齿轮和链条传至后轮,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行驶。
在接下来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变速器呈现出多样性发展,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应运而生。
1 变速器有限元模型创建1.1 三维实体模型创建本文对利用SolidWorks对某乘用车五档汽车变速器进行3D建模,主要包括传动轴、齿轮,其中传动轴包括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和倒挡轴。
疲劳试验机故障问题解决方案
![疲劳试验机故障问题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9168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9.png)
疲乏试验机故障问题解决方案液压试验机属于高精度的检测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测量精度具有很紧要的意义。
主机保养:1、机器所配的夹具应涂上防锈油保管;2、定期检查钳口部位的螺钉,如发觉松动,适时拧紧3、定期检查链轮的传动情况,如发觉有松动,请将张紧轮重新张紧;4、镶钢板与衬板接触的滑动面、衬板上的燕尾槽面应保持清洁,定期涂一层薄的润滑脂;5、由于试验机的钳口常常使用,简单磨损,氧化皮太多时,简单导致小活塞损伤漏油,所以钳口处应常常清扫,保持清洁(尽量每次做完试验后进行清扫);油源的保养:1、依据机器的使用情况及油的使用期限,定期更换吸油过滤器和滤芯,更换液压油。
2、定期检查主机和油源处是否有漏油的地方,如发觉有漏油,应适时更换密封圈或组合垫;3、长时间不做试验时,注意关断主机电源。
假如机器在待机状态,转换开关应打到加载档,由于假如转换开关打在快退档,电磁换向阀一直在通电状态,会影响该器件的使用寿命。
掌控系统保养:1、掌控器上的接口为一一对应,插错接口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2、插拔掌控器上的接口必须关闭掌控器电源。
3、试验后若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不用机器时,关闭掌控器和电脑;4、定期检查掌控器后面板的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应适时紧固。
疲乏试验机故障问题解决方案疲乏试验机用于进行测定金属、合金料子及其构件在室温状态下的拉伸、压缩或拉压交变负荷的疲乏特性、疲乏寿命、预制裂纹及裂纹扩展试验。
由于是精密型仪器,有时操作欠妥会显现问题,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常见的故障,该怎么解决。
很多用户会碰到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打开电源开关机器没有反应,这是哪里出问题了呢?1、电源问题:测量电源插座是否为AV220v,检测电源线。
解决方法:更换电源插座,更换电源线。
2、保险管:察看是否烧坏。
解决方法:使用备用保险管。
3、电源开关:察看开关电源指示灯是否点亮,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解决方法:与厂家联系更换开关电源。
齿轮疲劳试验台的测试流程
![齿轮疲劳试验台的测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a145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8.png)
齿轮疲劳试验台的测试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齿轮疲劳试验台是用来模拟和测试齿轮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疲劳寿命的设备,对于提高齿轮设计和制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7cd3dc1551810a6f52486eb.png)
泊松比;
E1、E2--弹性模量
1
1
1
2
实验表明:齿根部分靠 ◆应用到齿轮中(1908年 近节点处最容易发生点 威得克提出,一直沿用至 蚀,故取节点处的应力 今): 作为计算依据。
1 N1C
节点C处:
2 N 2C
d1 sin 2
d2 sin 2
C
2 z2 d 2 d 2 u 1 z1 d1 d1
令ψd=b/d1代入校核计算式,并整理得设计计算式:
2 KT1 u 1 Z E Z H Z 设计计算 3 d1 式为: d u H
2
几点说明:
① H1 H 2 ② 设计式中代入的是min{[σH]1,[σH]2},
计算偏于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端面重合度:
1 1 1.88 3.2 z z cos 2 1
计入以上参数后, 得:
H
2 Z 2 2 sincos 1 1 1 2 E E 1 2
1
2 KT1 u 1 bd12 u
2 1 1 2 1 2
1 1 1 2( d 2 d1 ) d1d 2 sin 2 (u 1) d1 sin u
法向计算载荷:
Fnc 2 KT1 d1 cos
接触线长度:
L b 2 Z
重合度系数:
4 Z 3
ZE
1 1 1 1 2 ( ) E1 E2
2 2
2 ZH sin cos
ZH-区域系数,图4-14(标准直齿轮时α=20°, ZH =2.5)
齿轮用8822H钢接触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齿轮用8822H钢接触疲劳特性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4629e3e009581b6bd9eb0e.png)
L 1=V ( . 1 0 ) / s000 5 1b L ( .5 2 ) / 5= 00 19 1b L 0=V ( . 0 3 1 b 1 s 0 1 5 6) / L 0=V ( . 9 1 1 b 5 s 0 6 3 5) / ( 4) ( 5) () 6 ( 7)
数据 , 为齿轮 设计 和该 材 料 的应 用 提供可 靠 性资料 。
艺 , 渗碳 温 度 9 0C, 2  ̄ 淬火 温度 8 0C, 4  ̄ 渗碳层 深为 23 .0~2 7 m( 5 3 , 面 硬 度 控 制 范 围 为 . 0 m HV 1 ) 表
HRC 8 ~6 5 2。
研 究 开 发
文 章 编 号 :0 7 3 ( 0 2) 5 0 10 1 0 40 4 2 1 0 - 0 - 0 3
齿 轮 用 8 2 钢 接 疲 劳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2 8 H 触
刘 聪敏 , 佳 顺 , 魏 杨 晟
( 南车戚 墅堰 机 车车辆 工 艺研 究所有 限公 司, 苏 常 州 2 3 1 ) 江 1 0 1
而 随着工 业发展 , 产 品 的各 种 低 成 本 、 量化 、 对 轻 长 寿命 、 免维 护等 要求 迫 使 设计 者 的选择 变 得 越来 越 窘 迫 。系统集 成设计 方法 充分考 虑 了系统 内各主要 零 部件 的物理 特性 , 模拟零 部件 之间 的相互作 用 , 从 而 使关键 零部 件 的边界条 件最 大程度 上接近 真实情 况 。通 过这样 的 系统 集 成设 计 , 保关 键 零 部 件 的 确 校 核结 果真 实可信 , 使齿 轮 箱 在全 寿 命使 用 过 程 中
L u Co g r i i n - n,We i -h n,Y n h n a i asu J a gS e g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8e209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8.png)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一、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其工作时常会受到各种载荷的作用,而这些载荷会导致齿轮出现疲劳损伤。
为了保证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有必要进行接触疲劳试验,以评估齿轮在实际工作中的耐久性能。
二、接触疲劳试验的目的接触疲劳试验旨在确定齿轮在设计工作寿命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工作时的载荷和工况,可以评估齿轮的接触强度、疲劳寿命以及齿轮材料的疲劳特性,为齿轮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依据。
三、试验方法通常,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单齿接触疲劳试验单齿接触疲劳试验是最基本的试验方法之一。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单齿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齿轮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2. 齿轮对接触疲劳试验齿轮对接触疲劳试验是在较大载荷下进行的试验,以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对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齿轮对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3. 单元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单元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齿轮机构来模拟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以评估传动系统的疲劳性能。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传动系统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4. 实际工况下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实际工况下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通过在现场实测齿轮传动系统的负载和工况,并采集相关数据,来评估齿轮的实际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四、试验评估指标在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中,通常会评估以下指标:1. 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指的是齿轮传动系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多少个循环载荷,而不发生疲劳裂纹和失效。
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得齿轮的疲劳寿命。
2. 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齿轮传动系统在疲劳载荷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水平。
通过试验中观察到的齿轮裂纹扩展情况,可以评估齿轮的疲劳强度。
3. 裂纹扩展速率裂纹扩展速率是评估齿轮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机齿轮组传动效率的测算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机齿轮组传动效率的测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9a340f03d8ce2f00662325.png)
Ef f i c i e n c y De t e r mi na t i o n o f Ge a r Cl u s t e r i n a Ge a r Co nt a c t Fa t i g u e Te s t i n g Ri g
Lu o Sh e ng ya ng,Lo ng Zhe nha i
Vo 1 . 5 3 NO . 1
工 程 与试 验 E NGI NE E RI N G & T 测 算 方 法
罗声杨 , 龙 震 海
( 北 京理 工大 学 ,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要 : 本 文 提 供 了一 种 精 确 测 算 机 械 封 闭 功率 流式 ( 背靠背) 齿 轮 疲 劳 试 验 机 中齿 轮 组 传 动 效 率 的方 法 。 此 方 法 只需 要 测 量 出 驱 动 电 机 扭 矩 、 一 根 传 动 轴 上 的扭 矩 、 一 个 齿 轮 箱 达 到 热 稳 定 时 的 温 度 与 环 境 的 温 度 差 3个 测 量 值 ,
扮 演着 重要 的角 色 。
的设 计 中 , 有关 接 触疲 劳校 核 的部 分 , 都是 直 接套用 国标 中 的数 据 , 国标也是等 同采用 I S O 标 准 的数 据, 而I S 0 数据 中 的试 验齿 轮 与 我 国 的齿 轮 材 料性
能、 加 工 工艺 都 大 不 相 同 。因此 , 为 了优 化 齿 轮 设 计, 需要 得到 我 国齿轮 的接 触疲 劳试 验数 据 。 如今 , 应 用最 为 广 泛 的齿 轮 接 触疲 劳 试 验 机 是 背靠 背式 齿轮 接 触 疲 劳试 验 机 。 目前 , 国 内还 没 有 厂 家生 产这 种试 验 机 , 一 般 都 是 从 国 外进 口。为 了
一种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cf2e8e0763231126fdb1120.png)
专利名称:一种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江守森,江吉鑫,孙仁秀
申请号:CN202020665010.8
申请日:20200427
公开号:CN212513612U
公开日:
202102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涉及齿轮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设有气缸,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至安装架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底座的顶端另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
该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齿轮疲劳度实验装置安装更换齿轮时较为不便和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申请人:青岛三金精锻齿轮有限公司
地址: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即墨市通济办事处恒山路16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136d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7.png)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最新版)目录1.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概述2.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用途3.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计算方法4.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注意事项5.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示例正文一、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概述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是一种用于衡量齿轮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工具。
在齿轮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齿轮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必须对其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评估。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计算方法,以帮助工程师进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的计算。
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用途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齿轮设计:在齿轮设计阶段,可以通过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提供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对齿轮的材料、齿面硬度、齿轮参数等进行优化,以提高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
2.齿轮制造:在齿轮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提供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对齿轮的加工精度、齿面粗糙度等进行控制,以保证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齿轮检测与维护:在齿轮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提供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对齿轮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三、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计算方法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载荷的计算:根据齿轮的设计参数、材料性能、齿面硬度等,可以利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提供的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载荷。
2.齿轮接触疲劳寿命的计算:根据齿轮的实际工作条件,可以利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提供的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
四、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齿轮的设计参数、材料性能、齿面硬度等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齿轮的实际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五、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示例以某齿轮为例,其设计参数如下:齿数 Z=50,模数 m=5,压力角α=20°,齿面硬度 HRC=60。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d089a7f7ec4afe05a1df05.png)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GB/T14229-93〕1主题内容与适用X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试验方法,以确定齿轮接触承载能力所需的根底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钢、铸铁制造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由齿面点蚀损伤而失效的试验。
其它金属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试验可参照使用。
4试验方法确定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应在齿轮试验机上进展试验齿轮的负荷运转试验。
当齿面出现接触疲劳失效或齿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规定的循环基数N。
而未失效时〔以下简称“越出〞〕,试验终止并获得齿面在试验应力下的一个寿命数据。
当试验齿轮与试验过程均无异常时,通常将该数据称为“试验点〞。
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选择小列不同的试验点的组合,经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确定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特性曲线与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常规成组法用于测定试验齿轮的可靠度-应力-寿命曲线〔即R-S-N曲线〕,求出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试验时取4~5个应力级,每个应力级不少于5个试验点〔不包括越出点〕。
最高应力有中的各试验点的齿面应力循环次数不少于1×106。
最高应力级与次高应力级的应力间隔为总试验应力X围的40%~50%,随着应力的降低,应力间隔逐渐减少。
最低应力级至少有一个试验点越出。
少试验点组合法通常用于测定S-N曲线或仅测定极限应力。
试验时试验点总数为7~16个。
测定S-N曲线时,应力级为4~10个,每个应力级取1~4个试验点。
测定极限应力时可采用升降法。
采用正交法进展比照试验时,每个比照因素至少有3个试验点。
5试验条件与试验齿轮5.1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按下述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齿轮进展〔比照试验的研究对象除外〕,上此可确定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σHlim。
试验应使用功率流封闭式结构的齿轮试验机,试验机的性能校核见表A〔补充件〕。
试验机的中心距一般为90~150mm,试验齿轮线速度为8~16m/s。
试验机的精度应不低于试验齿轮所要求的精度,试验机应具有以下根本功能:a.齿轮断齿时自动停机;b.有保证齿轮良好润滑的循环喷油润滑系统;c.有润滑油油墨度控制装置,回油温度控制在60℃以下;d.有循环次数记录装置,其记录误差不大于±0.1%。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https://img.taocdn.com/s3/m/e3b707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1.png)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概述2.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作用3.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构成4.如何使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5.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注意事项正文一、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概述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是一种用于评估齿轮接触疲劳寿命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预测齿轮的耐用性,以确保齿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主要适用于渐开齿轮、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等类型的齿轮。
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作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预测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通过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工程师可以预测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寿命,从而为产品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确保齿轮安全运行: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齿轮在极限载荷下的安全性,从而避免因齿轮疲劳导致的故障和损坏。
3.优化齿轮设计:通过对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研究,工程师可以发现齿轮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以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三、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构成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齿轮参数:包括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宽、齿高等基本参数。
2.载荷类型:包括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弯矩载荷等。
3.疲劳极限:根据齿轮的参数和载荷类型,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齿轮接触疲劳极限。
四、如何使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在使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时,工程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齿轮的设计参数,确定齿轮的类型和尺寸。
2.根据实际工况,确定齿轮所承受的载荷类型和载荷大小。
3.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中查找对应的齿轮类型、尺寸和载荷类型,得到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4.将实际工况下的齿轮载荷与接触疲劳极限进行比较,判断齿轮是否安全可靠。
五、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齿轮接触疲劳极限表的数据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TECHNICAL SPECIFICATIONOF CYLINDRICAL GEAR CONTACT FATIGUE TEST RIG (160mm CENTER DISTANCE) 圆柱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器(160mm中心距)技术规格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制造工程研究所2012-11FOREWORD 前言Sin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gear shape, the raw material property tested by bars can’t represent the material property of gears. The way of manufacturing of gear such as cutting, heat treatment and final process which affect gear surface, the lubrication oil used for the gears etc.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gear material properties. As result, it has become common practice that the gear fatigue life are tested through specifically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gears together with the actual oil on specific test rigs following specific procedures. It is used to evaluate gea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testing gears manufactured by different way.由于齿轮形状的复杂性,原材料试棒的试验性能并不能代表齿轮的材料特性。
齿轮加工工艺不同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对齿轮的强度和寿命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机加工工艺、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使用不同的润滑油,都会使得齿轮的材料特性产生很大的差异。
因此,对专门设计和制造的齿轮,使用实际的润滑油,在专用的试验台架上按规定的流程进行齿轮强度和寿命测试,得到普遍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加工工艺制造完成的齿轮进行疲劳强度测试,可以评价齿轮加工工艺的优劣和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1 TECHNICAL DESCRIPTION技术描述1.1 Background 背景Test rigs designed by Design Unit of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 order to carry out research into contact fatigue and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gears. The rigs were designed to remedy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est rigs which were at that ti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ver the years the test rigs have been improved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ir use.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齿轮技术中心设计的试验器是在过去的20年间开发出来的,用以研究齿轮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强度。
此试验器可以弥补商业化试验器的不足。
经过这么多年,在长期使用经验基础上,试验器不断完善。
1.2 General Description of Gear Contact Fatigue S-N Curve Test Rig (160mm center distance) The cylindrical gear contact fatigue test rigs (160mm center distance) operated with back to back (power re-circulating) are high performance gear test rig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high speed and torque with high test power (‘re-circulating’power). They are used for contact fatigue testing (pitting and micropitting), for bending fatigue and scuffing tests. They have been designed for good reliability and long life and continuous, 24 hour per day unattended operation.圆柱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器(160mm中心距)是拥有高转速,高扭矩以及高功率(再循环功率)的高性能齿轮试验器,用于齿轮的接触疲劳(包括点蚀和微观点蚀)和齿根弯曲疲劳以及胶合的试验,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高可靠性,长寿命以及每天24小时无人看守持续工作的能力。
A general view of the test rigs is shown in Photo 1 below. These are of a back to back configuration, with two identical test gearboxes joined by torsion bars to provide torsional compliance and to decouple the gear vibrations in each gearbox. A servo hydraulic torque actuator is fitted in one shaft line which controls the torque applied to the gears. The servo hydraulic torque actuator allows the test rig and gears to be run at zero or low torque until a stable operating temperature has been reached, and enables the torque to be changed while the gearbox is running. The test rig is arranged as a compact unit with a substantial frame on top of which are mounted two test gearboxes and the servo hydraulic torque actuator. Below the gearboxes are positioned individual lubricant tanks, coolers and lubrication systems for each test gearbox, as well as the servo hydraulic system for generating the test torque.试验器的外观如照片1,是背靠背布置的。
试验器包括两个被扭力杆连接的同样的齿轮箱,扭力杆可以提供扭转柔度以及降低每个齿轮箱中齿轮的振动。
液压扭矩加载器安装在齿轮箱轴上,用来控制齿轮的实际承载扭矩。
扭矩加载器在齿轮箱油温恒定之前保持齿轮和试验器的零或低扭矩,当齿轮箱正常运转后可以改变承载扭矩。
试验器布局紧凑,机架牢固稳定,机架上安装有两个测试齿轮箱以及液压伺服扭矩加载器。
齿轮箱下部是独立的润滑油箱,冷却器以及每个齿轮箱的润滑系统及产生试验扭矩的液压系统。
Figure 1: General view of the 160mm test rigs. 160mm中心距试验台总体图Test Rig – General Machine Specification试验器-设备规格Center Distance (mm)中心距160Optional Ratio 可选速比1~1.5 (recommend 1~1.1)Face Width (mm) 齿宽10~60Module (mm) 模数2~10 (spur) 4~8 (helix)Working Speed (rpm) 工作转速0~4500 Max. Test Torque (Nm) 最大测试扭矩6000 Maximum Continuous Motor Power (kW)最大持续电机功率55 Maximum (for up to 30 min) Motor Power (kW)最大(最多30分钟)电机功率75 Accuracy of Torque Control 扭矩控制精度±1.5% FS Helix Angle 螺旋角0~30°Area of Equipment Main Machine 主机占地面积(mm) Control Cabinet 控制柜占地面积(mm) 2800×1230 2000×600Performance: 性能6000 Nm, continuous6000 Nm时持续运转(1000~3000 )rpm 4500 rpm, continuous4500 rpm 时持续运转(500~3750)Nm 4500 rpm, for up to 30 minutes,4500rpm时持续运转30分钟4200NmMax. Test Power (kW) 最大试验功率(kW) 20001.3 The Test Gear Boxes试验齿轮箱The test gear boxes are very rigid with a substantial main casing which is bolted to the machine frame by a system of flexures to give compliance and avoid axial over-constraint between the two gearboxes.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test box is the design of the moving half of the casing which is mounted on a pivoting arm and gives very good access to the gears for mounting and visual inspection. This is shown in Photo 2.试验齿轮箱刚性非常好,其固定式的箱体通过缓冲系统连接在机架上,避免两个齿轮箱过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