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中的规则,以及学会与同学相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于新的校园环境还不太熟悉,对于校园中的规则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还在逐步了解中。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讲解。
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中的规则。
2.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3.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规则,并能够自觉遵守。
2.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校园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校园规则和与同学相处的方法。
2.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准备教具: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如图片、卡片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校园中的所见所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校园中的场景,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并引导学生说出在这些地方应该遵守的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校园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校园规则和与同学相处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上全册教案-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上全册教案-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校园的环境、规则,明确校园内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美化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校园行为道德观念,促进健康的学习与成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规则,并掌握校园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校园行为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笔记本电脑等。
2.教学材料:课本《道德与法治一上全册》第5课《我们的校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复习重要概念。
2. 学习课文(约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们的校园》,并划出重要信息。
•分组讨论:请学生按小组自愿分组,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你们学校的环境如何?有什么特点?2.学校有哪些规定和规则?你们如何遵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校园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约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校园场景,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每组表演完成后,其他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表演中的问题行为,并提出改进意见。
•提醒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
4. 探究活动(约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调研本校校园环境和规则,并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研结果。
•学生分组展示调研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校园环境和规则,提出自己的建议。
5. 归纳总结(约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对校园行为规范进行归纳总结。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作业1.听写课文《我们的校园》中的重点句子。
2.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校园及其中的行为规范。
我们的校园-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我们的校园-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课时设计1.课程名称《我们的校园》2.课时时长1小时3.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校园规则,遵守规则,尊重老师和同学,了解何为安全行为。
同时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4.教学内容•校园规则•安全行为•自我保护5.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观察、互动、游戏、实践6.教学重点•认识校园规则•学习安全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7.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自我保护”这一概念•学生如何掌握遵守校园规则和安全行为二、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认识校园规则(10分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校园规则•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出规则•教师提示学生违规后的后果效果•学生对校园规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规则2.讲解安全行为(15分钟)活动•教师介绍安全行为的概念•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正确的安全行为•让学生模仿安全行为效果•学生能够了解何为安全行为,并知道正确的做法•学生能够模仿正确的安全行为3.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安全(10分钟)活动•教师请学生谈论校园里有哪些安全隐患•针对隐患,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避免危险效果•学生能够指出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危险4.游戏与实践(25分钟)活动•教师请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安全小组游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小组实践效果•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自我保护技能5.课堂点拨(5分钟)活动•教师点拨总结本课内容•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遵守校园规则和安全行为效果•学生回顾并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能够对以后的自身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三、学生活动1.制定校园规则(10分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校园规则•学生展示所制定的校园规则效果•学生能够自我思考如何遵守校园规则,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2.观看视频学习安全行为(10分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安全行为的视频•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安全行为效果•学生深入了解了何为安全行为•学生通过模仿视频中的行为,掌握了正确的安全行为3.自我保护实践(20分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实践•学生策划实践活动分工,并进行实践效果•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学生能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总结出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4.小组分享与总结(10分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总结•教师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效果•学生能够分享和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便以后的学习更加有效四、教学总结本课通过“引导认识校园规则”、“讲解安全行为”、“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安全”、“游戏与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校园规则,明确安全行为,增进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篇1本课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
2、行为与习惯:(1)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
(2)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知识与技能: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4、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做4面小组的队旗,分别标上4个小组的序号。
2、编排好参观路线,课前与医务室、传达室、图书室、校长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
3、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可爱的家》的MV)师述: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啊?2、学生交流3、听了小朋友们的介绍,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我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就是希望我们能快乐地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来到乘航小学这个大家庭,以后大家将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那么你们对于我们的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校园的大照片)2、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板书课题)3、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啊?(学生交流)4、其实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很多有很多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一回小小探密家,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探密,看看哪个小组收获最最多!【设计思路:采用探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奋点被提起来了。
】(二)校园探密。
1、准备阶段(1)(多媒体出示:校园探密)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可是我们全班这么多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往不同的地方去,那校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分散奔向校园各个角落乱糟糟的图片)(2)谁来说说这样去探密好吗?(学生交流)(3)过渡:是呀,这样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探密活动不仅让我们的校园变得乱乱的,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同学的学习,这多不好呀,看来在出发前,还需要大家出出点子,让这次探密活动有秩序地进行,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5《我们的校园》新版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5《我们的校园》新版教案教学设计《我们的校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喜欢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行为文明礼貌。
3、寻找自己在学校的空间,建立与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培养行为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本课题是针对一年级新生从熟悉的幼儿园、家庭步入一个全新的小学生活不久,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一个主题。
一年级新生年龄小,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和新学习方式还无法完全适应。
因此,让他们尽早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设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本课中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边看、边说、边感知,初步了解校园环境和各个设施、设备等,并引导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学校各个设施、设备的作用,正确使用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熟悉新的学习环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四、教学准备1、拍摄老师办公室、大队部活动、功能室等视频,制作课件。
2、制作鲜花卡片、学校设施图片。
3、学生课前初步了解校园环境和主要设施。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我当教室解说员师:孩子们,今天那我们换了一个上课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生:录播室。
师:对,这是我们学校的录播室。
今天我们是为了录课才来这的;那平时我们在那儿上课?生:教室。
师:是的,教室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
上学都一个月了,你熟悉你们的教室吗?今天呀,徐老师想参观参观你们的教室,谁愿意当个小小解说员来介绍介绍?生:我们教室在一(4)班。
生:我们的教室里有电子白板、黑板、门、窗户、灯、座椅等。
师:刚才大家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真是不错的解说员。
你们看,这些都是教室里的,有你介绍到的吗?生:……师: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呢?谁能提醒大家?生1:这是电子白板,下面的电线要注意不要触电,电子屏屏幕不能画,电子屏的作用,上课、传递看不到的更多的信息。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材分析本教案所参考的教材为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的校园》章节。
该章节主要围绕小学生关于校园安全的观念和认识展开,分为校园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和警钟长鸣三部分。
1.2 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问题,建立正确的校园安全意识和认知。
2.学习常见的校园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
3.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3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遵守校园安全规定。
2.帮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提高学生安全知识和学习技巧。
1.4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校园中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2.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技能。
3.学生如何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判断。
1.5 教学方法1.图文并茂,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知识。
2.情景演练,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3.轮流演练,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1.6 教学时间45分钟。
1.7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校园安全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家里、学校和社区的安全事例,了解其中存在的危险和安全知识,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在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人群中的挤压、交通信号灯的作用等。
第二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做1.介绍校园交通规则,告诉学生如何在学校内正确地使用校园交通设施和工具。
2.向学生普及常见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如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交往等。
3.对学生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个人安全技能的培养。
第三部分警钟长鸣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园安全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识。
2.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校园安全规定,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并遵守规定。
1.8 教学评价1.小组合作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2.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准备在本次课程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幻灯片、小道具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安全知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
他们对校园中的各种事物都感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知道学校的基本布局。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3.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3.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校园;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看法,培养良好的品质;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知礼、明礼、守礼。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PPT。
3.实践环节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校园。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校园的基本布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功能区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校园中做到知礼、明礼、守礼。
4.巩固(5分钟)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知礼、明礼、守礼。
例如:模拟课堂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场景。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校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要知礼、明礼、守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知道学校各个场所的功能,以及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校园环境还不太熟悉。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探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和了解校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各个场所的功能。
2.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知道学校各个场所的功能。
2.难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和认识校园。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卡片。
3.准备课堂用的游戏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向学生展示校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对校园的观察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并讲解每个场所的功能。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学校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游戏。
游戏内容可以是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校园中的各种场景,如上课、借书、运动等。
通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校园,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就卡片上的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如:“你喜欢学校的哪个场所?为什么?”、“你在学校有哪些好朋友?”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 教案

教学目的 与
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教具
教学环节 学情分析
课时教案
课题 5.我们的校园
授课节数
授课时间
1. 了解学校空间布局。 2. 知道在学校活动的注意事项。 3. 寻找自己在学校喜爱的空间,建立与学校的感情。
了解校园环境,熟悉校园生活。
帮助学生适应新生活。 参观访问 学校各种设施照片。
后
身乏术,所以请了几名高年级的同学参与活动,带领小同学去参观访问校园,起
反
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要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能适应新生活,适应新环境。
思
cc
cc
秘”报告会
5. 在刚才的探秘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 通过交流,加深对校园
的?
的了解。
6.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
7. 学校有这么多的场所,同学们最喜欢去哪里呢?看看 培 养学生 热爱学 校的
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情感。
cc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8. 全班交流。 9. 小结。
设计意图
课
学生刚入学,要分组独立完成此项活动,客观上存在一些困难,而教师又分
帮助学生更全面、直 观地认识校园、初步建 立对校园的整体印象。
二、校园探秘 1. 自由分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名。
实地了解,熟悉校
2. 小组讨论,确定探秘路线。
园,亲近校园。
3. 设计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场所)?
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这里的负责老师是
谁?
三、“校园探 4.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刚入学的学生进入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开始经历从自由 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他们年龄小,对新环境适应较慢, 熟悉周围的环境需要时间。我们要开展活动,帮助他们主 动了解,熟悉校园环境,尽快适应新生活。
小学人教部编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5《我们的校园》精品教案

《我们的校园》精品教案教材分析这一课一共有四个话题,主要是介绍学校的构成和主要工作人员,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并学习利用学校里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学情分析刚刚入学的新生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很好奇、很陌生,他们对学校开展的活动、对教他的老师、对没进去过的专用教室有很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胆子小,阻碍了他们对学校的了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生非常喜欢本课程。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向学生征求意见:是否可以开展一次校园探秘活动?学生的反应非常强烈,积极要求参加,所以我们就有了今天的这次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2、情感与态度(1)在探究活动中懂得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举止文明、有礼貌。
(2)通过参与校园探秘活动,了解学校的有关人员、相关设施以及学校开展的活动,增强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3、行为与习惯尝试着与同学合作去完成调查与交流的任务,初步了解调查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4、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园探密活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难点:尝试着与同学合作去完成调查与交流的任务,初步了解调査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照相机。
学生准备1、调查探究时所需的记录本。
2、整理资料时所需的画纸、彩笔、胶水等用品。
教学过程一、参观活动(初步感知,激发探究兴趣)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学校有哪些了解。
师: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通过做游戏,彼此间有了一定了解。
那你对咱们学校有什么样的了解呢?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教室,让学生重点认识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地点,如厕所、食堂、教师的办公室。
3、教师让学生原路返回,并在回去的路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4、请学生想一想,咱们学校还有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学校的环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和组成,培养良好的校园意识。
2.强化安全意识,学习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保障学生自身安全。
3.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学习社交礼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校园环境与组成2.校园安全法律法规3.社交礼仪难点1.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交礼仪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预习(10分钟)1.家庭作业:请学生前往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环境和组成。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一下校园里有哪些地方和事物。
2.通过图片或者小道具引导学生谈论一下校园安全问题。
观看课件视频(15分钟)1.通过播放课件视频,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和组成,以及校园的安全法律法规。
2.学生可以跟读或者做笔记,同时做演示。
课堂讲解(20分钟)1.通过演示和PPT等教具的辅助讲解,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意义。
2.就社交礼仪的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
教学实践(30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校园安全防范问题,并就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进行分享和讨论。
2.提供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例如模拟上下学路上的自我保护。
总结(5分钟)1.教师简单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体现出重点和难点。
2.请学生认真复习,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语文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写出对校园安全防范的思考。
2.家长帮助学生学习准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拨打警察电话等常识。
五、教学反思1.通过演示和案例分享,学生学习自保能力得到了提升。
2.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程度越来越深刻,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 (3)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教案(3)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自己在校园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对于校园环境还比较陌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体验来逐步熟悉校园生活,了解校园的基本规则。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与同学、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2.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并熟悉校园的基本环境。
2.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的良好相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校园生活;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情境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任务的任务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校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境表演、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让学生对校园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游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如模拟上课、课间活动等。
4.巩固(1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如:设计校园活动、制定校园规则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校园中的美好回忆,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学校是什么地方,了解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学校中的规矩和纪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师长、关心同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情感态度,培养爱校、爱生活、爱学习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校、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中的规矩和纪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关心同学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学校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学校的特点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熟悉和亲近。
2. 学习新课(约30分钟)•分发教材或使用课件展示《我们的校园》这一课程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重点讲解生词和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学习文中所述的各种事例,引导学生体会学校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中的规矩和纪律。
•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如学校的纪律是为了什么?学校师生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等等。
3. 小组讨论(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讨论学校中的规矩和纪律的必要性以及遵守规矩和纪律的重要性。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小组的结论。
4. 情感教育(约15分钟)•利用课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个人在学校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对待师长和同学。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意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尊重不同观点。
5. 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你对学校有什么新的认识?你在学校中有什么责任和义务?•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并互相鼓励。
四、巩固与拓展•建议学生回家后,通过与家长一起讨论学校中的规矩和纪律,了解学校制度的形成和作用。
5《我们的校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5《我们的校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表述为什么需要有校规校纪。
2.理解“规则就是法律”这个道理。
3.知晓校规校纪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4.能够描述学校的“五爱”校园文化。
二、教学内容
1.课文《我们的校园》。
2.校规校纪的意义。
3.学校的“五爱”校园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校规校纪的意义;学校的“五爱”校园文化。
难点:理解“规则就是法律”这个道理。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营造(5分钟)
老师展示一张学校“五爱”文化宣传海报,询问学生对于这个文化的了解。
2. 导入环节(10分钟)
老师给学生讲解规则的概念,以及规则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3. 学习环节(30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我们的校园》。
2.老师逐一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学生或成组向全班发表自己对于校规校纪的意义的见解。
4.老师根据学生的见解对于校规校纪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4. 拓展环节(3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五爱”校园文化,让学生了解其具体内容和意义。
5. 总结环节(15分钟)
1.学生回答老师提供的问题:学校“五爱”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校规校纪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意义;规则是法律的体现。
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强化重点。
五、教学评价
1.能正确认识校规校纪的意义。
2.能够理解“规则就是法律”这个道理。
3.能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遵守校规校纪。
4.能够表述学校的“五爱”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培养孩子对校园的热爱和归属感;2.通过学习校园基本规则和校园行为准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3.培养孩子尊重、友善、合作、勤奋的品质;4.掌握校园中常见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能正确应对。
二、教学重点•学习校园基本规则和行为准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校园”。
2. 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关于校园内部和外部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则、行为和礼仪。
3. 学习校园基本规则(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的基本规则,并通过图片或文字展示的形式展示出来。
教师并对每一条规则进行解释和说明,确保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4. 学习校园行为准则(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的行为准则,如尊敬师长、友善待人、团队合作等。
通过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并进行逐个解释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
5. 讨论校园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校园中常见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如偷窃、欺凌、破坏公物等,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指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一个校园道德与法治问题,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校园中要遵守各项规则和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要求他们回答校园中的基本规则和行为准则。
2. 分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
3. 情景演练选择几个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情景演练,并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应对能力。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学校是孩子“第二个家”的概念•了解学校是一个“规矩之处”的概念•了解校园内各类教育组织及其职责2. 技能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发现身边的文明行为,并能模仿、效仿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文明礼仪,尊重师长和同学的美德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解释“学校”和“校园”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讲解学校内各种组织及其职责•引导孩子了解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 教学难点•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实例,让他们认识学校与生活的联系•让孩子体认校园文明的重要性,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Pre-task: 导入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方式认识学校和校园的概念,并了解两者的区别。
•引出“我们的校园”这一话题,让孩子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 While-task: 知识点讲解及分组讨论(25分钟)•第一阶段:解释学校和校园的概念,以及校园内各类教育组织及其职责。
(10分钟)•第二阶段:根据学校规定,分组讨论该做哪些行为和不该做哪些行为,并向全班汇报。
(15分钟)3. Post-task: 合理背景下的角色扮演(20分钟)•第一阶段: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孩子发现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10分钟)•第二阶段: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孩子在合理的背景下演绎正确的道德行为,提高文明礼仪意识。
(10分钟)4. Summary-task: 思考题及总结(5分钟)•提出思考题:“作为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爱护校园?”•请孩子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整理小册子,制成“学校及校园组织结构图”,并加以标注;•回家后观察家庭和社会活动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公共规章制度,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记录。
五、教学评估1. 同桌查阅:小组展示、班级投票。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们的校园》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校园中遵守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应该做到的校园规则。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维护。
教学重点:1.校园规则的重要性。
2.学生应该做到的校园规则。
3.如何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维护。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校园规则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如何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维护。
教学方法:1.介绍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让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3.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1.黑板。
2.图片展示。
3.校规校训宣传标语。
4.反面教材小视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播放校规校训宣传标语,引起学生的关注,并询问学生对校规校训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介绍校园规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如何遵守校规校训。
2.教师介绍学校中常见的校园规则以及学生应该做到的规定。
3.教师通过小视频展示学生违反规定的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违反校规校训的危害性。
三、练习巩固1.游戏:老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假定成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分别发一些卡片,卡片上写着校规校训中的某一条,学生需要想象自己处于学校中,针对该条校规校训设计出一种行动方案。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校规校训宣传标语。
四、教学总结综合讲解与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加深了解校园规则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做到的校园规则以及如何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维护。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一篇小作文,写出自己对校园规则意义的理解,以及应该如何遵守校规校训。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对校规校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身边需遵守的规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加自觉的执行校园规则。
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要注重法制教育和反面教材教育的融合,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信念,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要爱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设施,遵守校园规则,以及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校园的环境和设施还不够熟悉,对校园规则和同学之间的相处还不够了解。
但学生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了解新事物,通过图片、故事等教学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知道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
2.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规则,与同学友好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遵守校园规则,与同学友好相处。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图片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校园环境、设施、规则等图片和动画。
2.教学故事:关于校园环境、设施、规则的小故事。
3.小组讨论题:关于校园环境、设施、规则的小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校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校园的喜爱,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校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了解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校园中的环境和设施,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保护校园环境、设施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校园环境、设施、规则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校园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培养他们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及校园生活的一些场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他们对校园的一些设施和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全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校园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校园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的各个角落和设施。
2.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和记住校园的各个角落和设施。
2.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和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场景。
2.交流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分享彼此的经验。
3.体验法:学生进行校园参观,亲身体验校园的生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我们的校园》。
2.图片素材:校园各个角落和设施的图片。
3.视频素材:校园生活的片段。
4.校园地图。
5.记录卡:用于学生记录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场景。
让学生谈谈对校园的第一印象,激发他们对校园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校园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的各个角落和设施。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校园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校园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校园的生活。
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场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回到教室,让学生拿出记录卡,回顾自己对校园的认识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加深对校园的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校园活动和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五课我们的校园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和熟悉学校里的生活,萌生对校园的喜爱,增进对校园的了解与亲近感。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备、设施解决问题,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校园环、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认识校园中与自己相关的设施,并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入校园不久,对校园环境既陌生又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校园里的设备、设施、场馆等。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缺乏全面性,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感知能力不强,不能直讲授大道理。
同时,他们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一些直观影像和活动。
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能为学校而骄傲,更能引导学生爱护公物,爱护学校设施,这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从学生的特点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生活现象和趣味活动去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书中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校园、认识校园里各个场馆的名称和具体所在的位置,认识各个专业教室的名字、了解专业教室的具体用途;能够独立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实际问题,尝试克服因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而出现的对校园的紧张和焦虑。
突破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对校园中的设施、设备的参观,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生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学校设施、设备的名称、功能等,帮助学生明白校园设备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通过“我最喜欢的地方”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校园的认识,增进与校园的亲切感;同时,让学生学会爱护公物,保护学校设施。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开学几周了,大家了解我们的学校吗?你知道学校的食堂、操场、微机室、美术室在哪里吗?
生: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
师:那大家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熟悉《我们的校园》吧!
板书:我们的校园
【新课讲授】
一、校园探秘
活动:参观校园
师:校园是我们要生活6年的地方,虽然开学的这段时间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地方,但是还有很多地方不熟悉,这会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不便,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校园,在学校里方便、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我们一起去“校园探秘”吧!
生:欢声雀跃。
师:老师现在把大家分为四组,每组选择一条路线去探寻。
小组长要全权负责带领你的组员。
还要注意以下探秘规则:排队有序,轻声漫步;上下楼梯,注意右行;不要喧哗,勿扰他人;认真观察,用心发现。
制定路线(可根据学校情况调整):
第一组:食堂——操场
第二组:教师办公室——图书馆
第三组:计算机房——实验室
第四组:音乐教室——舞蹈室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就开始探秘吧。
(注意:老师一定要随时在身后关注学生的安全。
)
组织学生去探秘
分享:探秘过程中的发现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生1:我们发现了食堂和操场,它们隔得很近。
食堂里面有叔叔阿姨正在做饭,中午我们就可以吃到没味道的午餐啦。
在操场上有跑道、旗杆、花草树木、还有许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做游戏,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打羽毛球,玩儿很开心!
生2:我们知道了老师的办公室在哪里,还去了图书馆,图书馆的书可多了,但是书上的很多字我们都不认识,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多认识一些字,好快点儿看懂图书馆里边的书。
……
师:几组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其实我们的学校由很多部分构成,里面有许多的设备设施、建筑,比如:办公室、食堂、医务室、厕所,还有垃圾桶、饮水机等等。
PPT出示照片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这些情况你们怎么办?第一个,当你们要进入办公室的时候该怎么说呢?
生:“报告老师!”
师:很好。
那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呢?
生:有序排队,不准大声喧哗。
师:课间摔伤了怎么办?
生:去医务室。
师:怎么使用饮水机呢?
生:自己去示范
师:上厕所又要注意什么呢?
生:地面滑,男生进男厕所、女生进女厕所等。
……
师:校园中的设施有很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设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我最喜欢的的地方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我们的探秘啊,我们对学校的设施、设备等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大家以“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因为()”句式,将自己最喜欢的设施或者设备写在本子上,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生:书写、思考。
师:写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活动:接龙游戏
师:大部分同学都写好了,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玩“接龙游戏”。
当前一位同学说了,后一位同学马上接着,直到全班同学说完为止。
明白了吗?
生:那好,游戏开始。
生: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操场,因为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做游戏。
生:我最喜欢的地方图书馆,因为里边有很多的故事书。
生:我最喜欢的地方音乐室,因为我们能在里边学唱歌。
……
师:看来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老师希望你们能保持这颗初心,开开心心的度过6年的时光。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都对自己的校园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学习环境也更加熟悉。
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去了解我们的学校,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和骄傲。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等,遵守学校秩序,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课堂练习】
我是小判官:下面做法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画“×”。
1.图书馆是我们看书的地方。
()
2.我们在教室里嬉戏打闹、高声喧哗。
()
3.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做游戏。
()
4.进入老师办公室前,要喊“报告”。
()
答案:1. √; 2.×; 3.√; 4.√。
【板书】
第五课我们的校园
一、校园探秘
(一)小小探秘员
(二)学校设施我知道
二、我最喜欢的地方
(一)“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因为……”
(二)我分享,我自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