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https://img.taocdn.com/s3/m/c923b2f84693daef5ef73d91.png)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 1、东周开始:前770年,平王东迁 2、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厉行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3、晋文公:城濮之战,与楚争霸 4、楚庄王:邲城之战,问鼎中原
想一想,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何影响?
关于 退出 返回 后退 前进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东周时期,诸侯争霸。 导 航 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按 扭 :
关于
退出
返回
后退
前进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导 航 按 扭 :
关于
退出
返回
后退
前进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 周幽王,谁来讲一讲他烽火 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欲立褒姒为后, 废申后,追杀嫡长子宜臼, 宜臼外祖父申侯不满,公元 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犬 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 亡。
关于 退出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退 前进
课后练习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本课件说明
本课件依新课标和新教材制作,对应内容为七年级 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首页设置了“导航按扭”,点击可进入本课相应各 自内容。
下侧“关于”按扭指向课件说明,另四个按扭用以 控制课件内容的前进、后退,返回首页、关闭音乐。 作者信箱:xyzboo@
返回
后退
前进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三、合纵连横
著名纵横家: 秦国的张仪, 魏国的公孙衍 连 横
合 纵
关于
退出
返回
后退
前进
全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初中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 北师大版
![【初中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ppt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cd0cdd7c1cfad6195fa754.png)
商王的活动情
铜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是 -----、
铅 锡 ---------、 -------的合金。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 金文 司母戊鼎 叫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第10课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 770~前476年)
1、春秋五霸
想一想: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春 秋 形 势 图
2、齐桓公称霸
想一想: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商文明的最大特 色是什么?
一、甲骨文
1、含义:商朝时期,刻在甲骨 或兽骨上的占卜文字,称为甲骨 文,又称卜辞。 2、意义: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 重要价值;我 国有文字可考的历 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 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商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商代青 铜器主要有盛食物的鼎和饮洒用的 爵。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 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 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折射出当时的 强盛国力。
出租地
公作
分地
出租地
分地
想一想:
你们怎么理解史书上 记载的这一时期“公作则 迟”、 “分地则速”的现象?
想一想:
奴隶集体耕种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
公作
分地
则迟
则速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北师大版)
![2.7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ab624fbe1e650e52ea99bd.png)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
:
Z x xk
各显其能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楚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当 堂 检 测
1.春秋时期从
年至
年,战国时期从
年
至 年。 2.春秋五霸是 。 战国七雄是 。 3.材料分析: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回答:材料反映出哪两位历史人物,写出“霸诸侯”的 原因和标志? 4.写出与成语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A.晋
B.齐
C.楚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秦
1.[2012· 东营]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 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 B 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2012· 山东泰安]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 《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 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 侯国是 ( A )
复
习
巩
固
1.什么叫分封制?写出西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Z x xk 2.列出西周时主要社会等级?
3.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 主要手段有哪些?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历史分期简表 时期 春秋 战国 起止时间 政 治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前770年—前476年
前475年—前221年
二、春秋五霸:齐桓宋襄,晋文楚庄,吴越相争,秦霸西方。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三、合纵连横
北师大版七上第二单元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共27张PPT)
![北师大版七上第二单元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731cc989eb172ded63b76d.png)
邲之战: 楚、晋 公元前597年 楚庄王称霸的标志
鼎
楚 庄 王 问
富国强兵的关键:
齐桓公: 任用贤能,革新强国---革新
晋文公: 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 楚庄王: 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
二、战国七雄
春秋(公元前770——476年)以后,是战国 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 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夺取了姜氏(姜太公 后代)的大权,史称“田氏代齐”。 这样,韩、赵、魏和此前的齐、楚、燕、 秦形成了七雄并立局面。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 是:( B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会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 4、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 A 葵丘之战 C 马陵之战 B 城濮之战 D 长平之战
5、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春 秋无义战”。下列有关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减少诸侯国的数量, 加快国家的统一进程 B、各诸侯国想称霸争雄,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C、给人民带来了战争的灾难 D、各诸侯国征战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共2条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坏处: 1.长期残酷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严重灾难,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好处: 1. 许多弱小诸侯国被兼并,一些较强的诸侯国则更加强大 2. 对经济有破坏作用,也有促进作用。破坏,战争对于经济的破坏是很明显的。 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 促进,是指各国统治者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总要实行改革,发展经济,以战胜敌 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你如何看待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人。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 第7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 第7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https://img.taocdn.com/s3/m/2809fde70975f46527d3e1ad.png)
1、春秋战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是什么?
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模块一
齐桓公称霸
• 1.春秋时期的时间?
• 2.你知道“春秋”名字的由来吗?
• 3.春秋五霸是谁(两种说法)? • 4.为什么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 • • • 1. 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
战国七雄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燕 赵 秦 魏 韩
齐
楚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秦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
燕 赵
齐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秦
楚
朝秦暮楚
魏 韩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争发生了 什么变化?这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
从争霸到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 统一的趋势。
小结
• 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
选一选
1.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
2.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 ①齐 ②吴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B 晋 雍
新田
洛邑
A 齐 临淄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在课本36页找 到春秋五霸。
齐 晋
秦
雍
新田
临淄
周洛邑宋商 吴楚郢 越管 仲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6202726fff705cd170a7f.png)
公元前221年
2.春秋五霸是指什么?最先称霸的是谁?他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他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3.战国七雄是哪七雄?争霸中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一、春秋五霸 (前770~前476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1.春秋哪五霸?
2.最先称霸的是? 3.称霸的标志是? 4.称霸的原因?
成语“问鼎中原” 的含义和来历吗?
楚子……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 劳楚子。楚子问鼎之 大小轻重焉。”
——《左传》
【来历】晋楚争霸,楚庄王问鼎中原 晋文公 楚庄王
春秋五霸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二、战国七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燕
(前475~前221年)
1.战国七雄? 2.争霸策略?
连横:秦远交近攻, 赵
各个击破。
齐
3.影响?
秦
魏 合纵:六国之间
南北联合,共同
(1)给人民带来灾难。
韩 抗秦。
(2)冲击旧的社会秩序,
瓦解传统贵族政治体制。
楚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 南 西北 到 中间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 和社会变革
西周时,诸侯向周天子定期朝觐、纳贡、服役……
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向诸侯“告饥”、“求车”,诸侯争 霸。
1.材料说明了周天子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权衰落
你认为这是哪一制度带来的弊端? 分封制
2.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重用人才,改革创新……
【教学设计】《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
![【教学设计】《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321e1b602e3f5727a5e96251.png)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能够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
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讲授新课】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
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
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_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_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11d41b0b4e767f5acfce6f.png)
策略 自然条件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 “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 心。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经济富庶;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性事件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燕 赵 晋 晋 魏 韩 宋 韩 楚 楚 齐 齐
秦
吴
越
各显其能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七、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的名字? 2、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3、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4、谁问鼎中原? 二: 战国七雄 1、晋国分裂为哪三个国家? 2、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理解“合纵”、“连横”?
楚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பைடு நூலகம்东南西北到中央。
合纵连横
著名的合纵家:秦国的张仪
著名的连横家:魏国的公孙衍、苏秦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合 纵 合 众 弱 以 攻 一 强
:
:
那么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 没有成功的呢?
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 横”策略?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接楚,南北合成一 条纵线。东抗齐,西抗秦;而这些小国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 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纵横家提出这样的策略 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以此鼓吹依靠合纵或者连 横来称雄中原或者建立自己的“霸业” 因为秦国用贿赂、威胁、“连横”的 手法各个击破破坏了合纵。其次,其他 五国立场不坚定,“朝秦暮楚”。
春秋五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能够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
掌握。
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
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
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周王室东
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
威风与尊严。
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
从此,
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
习后,进行汇报。
齐桓公称霸及其他四霸
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
(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
(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
(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
(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
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
(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写在黑板上;
(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纪设计的汇报思路;
(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其他组质疑;
(5)展示本组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
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
(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
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
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论语》
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
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由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
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4、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
(教师可小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必由之路,“尊王攘夷”——讲究策略,重用人才等)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
(不是。
当周朝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之久时,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它是一个新兴的力量)
2、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旨在联系旧知识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
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其他诸侯国能否去“问鼎”?(旨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还是周王室的分封国,因此不能去“问鼎”)
4、你知道“九鼎”的去向吗?(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百年后的纪元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在位,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姬延靠着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
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
等周王国被秦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精光)
5、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
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
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
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
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轻松五分钟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
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合、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
给你一个挑战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
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
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居中央) 精彩回放
(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并充分发挥互评的作用)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引导补充。
例如发言最积极的是谁?问题提得最多、最好的是谁?哪个小组组织的汇报最精彩?谁的“战国七雄歌谣”设计得最有创意?等等。
布置作业
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
教师多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计入个人档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