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大象版
《鸟类动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
![《鸟类动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9908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7.png)
《鸟类动物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鸟类动物是地球上一类奇特的生物群体,它们拥有许多奇特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进修鸟类动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
二、设计目标1. 了解鸟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三、设计内容1. 鸟类动物的基本特征介绍a. 羽毛:羽毛是鸟类动物的特有特征,它们具有保暖、飞行和色彩展示等功能;b. 骨骼:鸟类动物的骨骼轻巧且中空,有利于飞行;c. 嘴巴和脚部:不同种类的鸟类动物具有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嘴巴和脚部。
2. 鸟类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a. 根据嘴巴形状的不同,将鸟类动物分为食虫、食肉、食草和杂食四大类;b.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种类鸟类动物的食性和生活习性。
3. 鸟类动物的适应能力a. 探究鸟类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b.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鸟类动物的适应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四、设计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PPT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鸟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鸟类动物的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种类鸟类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自然珍爱区或鸟类观察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鸟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能力。
五、设计评判1. 考察学生对鸟类动物基本特征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评判学生对鸟类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报告,评判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六、设计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鸟类动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d0a640cfc789eb162dc83f.png)
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本单元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二个单元,是以生命科学领域知识为主的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7.2-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7.2-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
7.2-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11.1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1.2-2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认识小动物》和二年级的《动物的生活》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动物的特征等相关内容。
探究目标重点对“提出问题”要素进行训练,是三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动物的繁殖》《鸟类的特征》《动物的分类》《动物的一生》《珍稀动物》五个主题活动。
第一课设计了《动物的繁殖》,以学生喜欢的放飞和平鸽为场景引入,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鸽子是怎样出生的?”寻找事实证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等形式找出证据。
为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处理信息的教学过程,让他们说说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宝宝,它们是怎样出生的?然后按照繁殖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出结论: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像鸡和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为让孩子既能学以致用,又能继续探究,课下安排了一个拓展活动:孵化小鸡。
第二课设计了《鸟类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鸽子为例,进行观察,观察它们在饲养鸽子的过程中,鸽子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并做好记录,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观察交流发现,鸽子身体表面长有羽毛、一对翅膀、靠喙取食等。
其他的鸟是否也有这些特征?寻找事实证据,通过观看大量图片和音像资料,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最后总结出什么样的动物是鸟类。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鸟类,选择一些特殊的动物让学生进行区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280f50a0116c175e0e48ca.png)
第二课鸟类的特征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鸟类的特征》,内容选择从观察鸽子的生长过程开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然后过渡到哪些动物与鸽子有相同的特征,进行整理汇总,以及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体现学习进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锻炼学生对于资料的搜集和汇总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已经对鸟类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鸟类是卵生动物的前科学概念,而这节课又从大自然的鸟类出发,了解、汇总鸟类的共同特征,更加为学生接受和喜欢,并且本节课又增加关于自然界一些动物是否为鸟类的分类判断,使学生对于鸟类的特征认识更加深刻,并且学会灵活运用.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四、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案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案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f8c5eefc4ffe473268ab80.png)
2鸟类的特征◆教学目标1.能找出鸟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找出鸟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教学难点】1.能找出鸟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教学过程一、观察【教师】要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鸟的特征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及如何取食和它们所吃的食物是什么等这些方面的特征。
为了帮助我们研究,老师特意请来了一位既熟悉又特殊的朋友(出示鸽子实物),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
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1.它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
2.先整体观察它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
二、事实证据【教师】播放各种鸟的视频或者出示挂图。
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或手中的资料,汇总这些鸟在其他方面的特征。
对比分析每一种鸟的特征,比较几种鸟有什么相同点,最后归纳总结出所有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分组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归纳。
三、处理信息全班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归纳共同特征【教师】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组观察、分析了几种鸟,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得出了什么结论?你们组认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学生】交流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讨论哪些特征是所有的鸟都有的,哪些不是?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鸟类动物在体表方面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并指导学生认识鸟在取食和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
通过以上的观察、交流、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板书:体表有羽毛,长有翅膀,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鸟的共同特征)四、迁移应用下列几种动物哪些是鸟?哪些不是鸟?说说理由。
2.2 鸟类的特征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2 鸟类的特征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9c21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1.png)
2 鸟类的特征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填空题
1.鸽子身体表面长有_羽__毛___,靠_喙___取食。 2.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_羽__毛___、长有翅膀、用_喙___取食、_卵__生___ 的动物叫作鸟类。
2 鸟类的特征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判断题
1.所有卵生、有尾、有翅膀的动物都是鸟类。 ( × ) 2.企鹅、鸵鸟都不会飞,所以它们不是鸟类。( × ) 3.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不一定是鸟类。( √ ) 4.蜻蜓和麻雀一样也长有翅膀,所以蜻蜓也是鸟类。( × ) 5.鸽子和燕子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羽毛。( √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寒号鸟(复齿鼯鼠),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森林中,在高大乔
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缝的石穴筑巢。它们以树叶、果实、果核为食。母 亲需要为幼崽哺乳90∼120天。它们昼伏夜出,身体灵活,在躯干与四 肢之间有一层飞膜,可在林间滑翔,活动时多为攀爬与滑翔交替进行。
2 鸟类的特征
A.身体覆盖羽毛
B.用喙取食
C.用鳃呼吸
2 鸟类的特征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7.鸽子妈妈产出的卵,要经过大约( B ) 的孵化,鸽宝宝就会破壳而出。
A.7天
B.17天
C.30天
8.下列特征中,与鸟类适合飞行没有关系的是( A ) 。
A.靠喙取食
B.身体表面长有羽毛 C.长有翅膀
2 鸟类的特征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2 鸟类的特征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共同特征的是( C ) 。
A.有羽毛
B.卵生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B ) 。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C.会飞
,正确的是( B ) 。 A.蝙蝠有翅膀、会飞,是鸟类 B.蝙蝠是一种特殊的哺乳类动物 C.蝙蝠是卵生动物
《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
![《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6b1d3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0.png)
《鸟类的特征》教学设计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在此基础上,便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鸟类的特征》这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中的第2课。
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探究单元,是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主的单元。
探究目标重点对“提出问题”要素进行训练,本课以“动物学家们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鸟同归一类的呢?”为问题主线,让学生寻找事实证据,通过观察、描述,最终总结出鸟类的特征。
三、学情调查分析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生命现象已经有了一定地认识,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前,对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上表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对鸟的种类的了解,但对鸟类的特征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并且学生对鸟类存在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认为鸟都会飞。
因此要开展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交流等科学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了解鸟类特征的有关知识。
四、学习目标:(1)能找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调查项目认为鸟都会飞能迅速说出五种以上鸟能正确说出鸟的两种以上特征人数23人27人13人(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五、评价任务:1.通过对多种鸟的观察、记录,能找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通过为鸟类音乐会当保安的活动,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六、学习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七、学习难点: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八、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记录单、教学课件。
九、教学活动预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3,鸟》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3,鸟》](https://img.taocdn.com/s3/m/fa6c749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f.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3,鸟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学生能够列举几种常见的鸟类,并指出它们的独特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鸟类的外形和行为,学习总结鸟类的共同特征。
•学生能够使用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进行观察,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鸟类及自然生态的兴趣与爱护动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教学难点•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生理结构特点。
教学资源•鸟类图片或视频资料•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观察记录本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播放鸟类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些鸟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 新课学习•向学生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讨论鸟类如何适应飞翔,例如它们的骨骼结构、肌肉和羽毛的特殊性。
•分组让学生观察不同鸟类的图片,并记录它们的特征,之后进行分享。
•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鸟类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种类鸟的特殊适应。
3. 整理与布置作业•回顾鸟类的主要特征,并让学生复述以加深记忆。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感兴趣的鸟类,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或展示。
4. 板书设计┌───────────────┐│ 鸟类特征│├───────────────┤│ 1. 羽毛覆盖全身││ 2. 有喙无齿││ 3. 翅膀适应飞翔││ 4. 产蛋繁殖│└───────────────┘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归纳,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鸟类的特征和适应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未来可以设计更多与鸟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鸟活动、制作鸟类模型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强调保护鸟类和它们栖息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鸟类动物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鸟类动物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c9b9675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1.png)
《鸟类动物的特征》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关于鸟类动物的特征。
鸟类动物是地球上最美丽、多样化的动物之一,它们具有奇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
通过进修鸟类动物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目标1. 了解鸟类动物的起源和分类。
2. 掌握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3. 能够描述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导学1. 鸟类动物的起源和分类鸟类动物起源于恐龙时代,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多样化形态。
根据摩登生物学的分类系统,鸟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共有约10000多种不同的鸟类。
2. 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1)羽毛:鸟类动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身上覆盖着羽毛。
羽毛可以帮助鸟类动物保持体温、飞行、吸引异性等功能。
(2)喙:鸟类动物的嘴巴被称为喙,它们的喙形状各异,适应不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性。
(3)卵生:鸟类动物是卵生动物,它们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4)体温恒定:鸟类动物具有恒温动物的特征,能够自主调节体温,适应各种环境。
(5)空气囊:鸟类动物体内有空气囊,可以帮助它们在高空飞行时更好地吸氧。
3. 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鸟类动物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可以在天空中翱翔,捕食食物或迁徙。
它们的视力和听觉也非常发达,能够迅速捕捉猎物或感知周围的危险。
此外,鸟类动物还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性,比如筑巢、抚育幼崽、群居等,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鸟类动物的起源和分类、主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鸟类动物是地球上奇特的生物群体,它们的美丽和多样性让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奥和奥秘。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珍爱这些可爱的生物,让它们在我们身边自由飞翔。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3a653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9.png)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的特征及其分类;2.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内容1.鸟类的特征:羽毛、喙、翅膀、鸣声等;2.鸟类的分类: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3.鸟类的生活习性:食性、繁殖、迁徙等;4.鸟类的适应环境能力:对气候、食物、栖息地等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2.讲解:介绍鸟类的特征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记录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4.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鸟类的生态意义和珍爱措施;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形成对鸟类的全面认识。
四、教学方法1.讲述结合实例: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2.实地观察:指挥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鸟类的珍爱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认识。
五、教学评估1.作业:安置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记录所见鸟类的特征和行为;2.实践考察: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评估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和观察能力;3.讨论表现:评判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鸟类知识;2.图片、视频:展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3.野外观察工具:准备望遥镜、相机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野外观察。
七、教学反思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根据学生的进修情况进行灵活应对;2.关注学生的进修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珍爱认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珍爱认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鸟类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鸟类的特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90d6b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e.png)
《鸟类的特征》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3. 了解鸟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鸟类的基本特征;
2. 鸟类的分类;
3. 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4. 鸟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鸟类的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2. 进修: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多样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鸟类观察活动,记录不同种类的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鸟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珍爱鸟类的重要性。
四、教室延伸: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自然珍爱区或公园进行鸟类观察活动,深化对鸟类的了解;
2. 钻研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鸟类进行深入钻研,了解其生活习性、栖息地等信息;
3. 制作展板:让学生合作制作关于鸟类的展板,展示给全校师生,增加对鸟类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鸟类的特征》相关的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2. 在周记中记录自己的鸟类观察活动,写出对鸟类的感想和认识;
3. 收集关于鸟类的图片或视频,分享给同砚,增加对鸟类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鸟类的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认识。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钻研项目标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钻研能力,提高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关注鸟类及其生态环境。
小学科学3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
![小学科学3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b8af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4.png)
小学科学3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一、任务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鸟类动物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鸟类动物,并能够探索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鸟类动物的一般特征;b. 掌握几种常见鸟类动物的特征;c. 理解鸟类动物的适应特征。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观察判断一种动物是否是鸟类动物;b. 能够根据学到的知识,准确地门类划分动物。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b.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c.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小鸟标本或图片;b. 鸟巢、鸟蛋等鸟类生活场景的图片;c. 鸟类动物相关的绘本。
2. 学生准备a. 学习笔记本和铅笔;b. 活动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小鸟的照片或放映一小段鸟类动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鸟类动物的好奇心。
步骤二:学习鸟类动物的特征(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展示的小鸟标本或图片,让学生从形态、结构、羽毛特征等方面,尽量多地表达出对鸟类动物的印象。
2.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小鸟蛋和鸟巢的照片,让学生尝试从这些生活场景中了解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步骤三:巩固与延伸(4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鸟巢、鸟蛋、小鸟的图片,并试图通过观察和推理,推断出鸟类动物的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们互相讨论、展示他们的猜测。
2. 学生们借助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在小组中收集关于鸟类动物的更多信息,包括不同种类的鸟类动物和它们的特征。
在活动笔记本上记录下他们发现的有趣信息。
3. 小组代表向其他组展示他们发现的信息和他们的推断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相互提问、互相评论和互相学习。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鸟类的特征 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鸟类的特征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73fdfcf524ccbff12184c3.png)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鸟类的特征教案2 鸟类的特征【教学分析】本课在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鸟类的特征,教材仍然以观察熟悉鸽子入手,通过观察鸽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再类比其他鸟找出它们与鸽子的共同特征,然后再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用鸟类的特征的认识,引出其他动物类的特征,为第三课动物的分类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能找出鸟的共同特征,并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几种鸟:黄鹂、海鸥、燕子、孔雀等。
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教学过程】一、观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
师:要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鸟的特征呢?生:……师: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及如何取食和它们所吃的食物是什么等这些方面的特征。
为了帮助我们研究,老师特意请来了一位既熟悉又特殊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
在它和我们见面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小提示:(1)它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
(2)先整体观察它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
二、事实证据师:播放各种鸟的视频或者出示挂图。
(1)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或手中的资料,汇总这些鸟在其他方面的特征。
(2)对比分析每一种鸟的特征,比较几种鸟有什么相同点,最后归纳总结出所有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分组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归纳。
三、处理信息全班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归纳共同特征师: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组观察、分析了几种鸟,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得出了什么结论?你们组认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1)交流: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讨论:哪些特征是所有的鸟都有的,哪些不是?(3)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鸟类动物在体表方面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和哺乳动物身上的毛的区别;并指导学生认识鸟在取食和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f1808ee06eff9aff8073d.png)
第三课鸟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2.科学探究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STSE面对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设计研究鸟类共同特征的方案。
能在研究、寻找证据的基础上,接纳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形成对鸟类的研究兴趣。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难点: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鸟类卡片或标本(鸵鸟、鸡、蝙蝠、蜻蜓、鸽子、麻雀等),鸽子的羽毛、滴瓶、滴管、剪刀、放大镜,PPT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教材P16动物图。
(2)思考并讨论:图中哪些才是鸟呢?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我们该怎样研究?(二)新课学习1.观察比较鸟的身体(1)展示鸽子和麻雀的图片(或标本)。
(2)观察:鸽子和麻雀的身体有什么相同?(3)讨论并汇报:说一说,它们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4)标示:将讨论的鸟的身体部分在活动手册上标示出来。
(5)思考:在相同之处中,哪些是它们独有,而其他类动物(如昆虫、鱼类等)没有的?2.寻找鸟类的特别之处(1)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翅膀图。
(2)小组讨论:许多动物都有“翅膀”,鸟的“翅膀”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鸽子、蜻蜓、蝙蝠“翅膀”的特点。
(3)记录: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羽毛图。
(5)思考并实验:羽毛有什么特点?羽根是空的吗?(6)小结:羽毛的秘密——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7)课件展示教材P18图片。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d0a640cfc789eb162dc83f.png)
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本单元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二个单元,是以生命科学领域知识为主的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7.2-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7.2-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
7.2-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11.1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1.2-2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本单元延续一年级的《认识小动物》和二年级的《动物的生活》相关知识,继续深入探究动物的特征等相关内容。
探究目标重点对“提出问题”要素进行训练,是三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动物的繁殖》《鸟类的特征》《动物的分类》《动物的一生》《珍稀动物》五个主题活动。
第一课设计了《动物的繁殖》,以学生喜欢的放飞和平鸽为场景引入,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鸽子是怎样出生的?”寻找事实证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等形式找出证据。
为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处理信息的教学过程,让他们说说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宝宝,它们是怎样出生的?然后按照繁殖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分类后得出结论: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像鸡和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为让孩子既能学以致用,又能继续探究,课下安排了一个拓展活动:孵化小鸡。
第二课设计了《鸟类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鸽子为例,进行观察,观察它们在饲养鸽子的过程中,鸽子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并做好记录,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观察交流发现,鸽子身体表面长有羽毛、一对翅膀、靠喙取食等。
其他的鸟是否也有这些特征?寻找事实证据,通过观看大量图片和音像资料,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最后总结出什么样的动物是鸟类。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鸟类,选择一些特殊的动物让学生进行区分。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76b1d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e.png)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常见的鸟类动物。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鸟类动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鸟类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学生明白鸟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常见的鸟类动物。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鸟类动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鸟类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见的鸟类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准备一些关于鸟类动物的特征的资料或书籍。
准备一个小组合作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所知道的鸟类动物。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2. 探究活动一:观察鸟类动物的外部特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鸟类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标本。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鸟类动物的外部特征,如羽毛、喙的形状等。
3. 探究活动二:分析鸟类动物的内部特征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鸟类动物内部特征的资料或书籍。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鸟类动物的内部特征,如气囊、飞行肌肉等。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思考过程。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关于鸟类动物特征的观察报告,包括外部和内部特征的描述。
学生选择一种鸟类动物,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展示对该鸟类动物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展示作品,评价学生对鸟类动物特征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的过程,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鸟类的迁徙:引导学生了解鸟类动物的迁徙行为,为什么它们会迁徙以及迁徙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迁徙地图或观看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鸟类动物的迁徙行为。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26a7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8.png)
《鸟类的特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具有的特征和分类;2.学会观察并分辨不同种类的鸟类;3.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鸟类的特征:羽毛、喙、翅膀等;2.鸟类的分类:食肉目、啄木鸟目、鹳形目等;3.常见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播放鸟类的视频和图片,引入鸟类的话题,并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外部特征。
2.探究(30分钟):设计观察鸟类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的特征,并进行分类识别。
3.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同种类的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鸟类的认识。
4.总结(15分钟):通过总结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对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5.拓展(20分钟):请学生自行选择一种鸟类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设计:1.观察家附近的鸟类,并写一份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鸟类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向同学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3.以鸟类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或一幅画作,表达对鸟类的热爱和关注。
五、评价方式:1.观察报告和海报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2.诗歌或画作是否表达了学生对鸟类的理解和感情;3.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的积极性和质量。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作业设计,促使学生了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爱护自然环境,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为构建美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2. 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关爱野生动物。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基本特征;2. 鸟类的分类;3. 鸟类的生活习性;4. 鸟类的栖息环境。
【精编】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doc
![【精编】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5b8e1a1ed9ad51f01df2ef.png)
第三课鸟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2.科学探究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STSE面对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设计研究鸟类共同特征的方案。
能在研究、寻找证据的基础上,接纳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形成对鸟类的研究兴趣。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难点: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鸟类卡片或标本(鸵鸟、鸡、蝙蝠、蜻蜓、鸽子、麻雀等),鸽子的羽毛、滴瓶、滴管、剪刀、放大镜,PPT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教材P16动物图。
(2)思考并讨论:图中哪些才是鸟呢?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我们该怎样研究?(二)新课学习1.观察比较鸟的身体(1)展示鸽子和麻雀的图片(或标本)。
(2)观察:鸽子和麻雀的身体有什么相同?(3)讨论并汇报:说一说,它们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4)标示:将讨论的鸟的身体部分在活动手册上标示出来。
(5)思考:在相同之处中,哪些是它们独有,而其他类动物(如昆虫、鱼类等)没有的?2.寻找鸟类的特别之处(1)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翅膀图。
(2)小组讨论:许多动物都有“翅膀”,鸟的“翅膀”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鸽子、蜻蜓、蝙蝠“翅膀”的特点。
(3)记录: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羽毛图。
(5)思考并实验:羽毛有什么特点?羽根是空的吗?(6)小结:羽毛的秘密——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7)课件展示教材P18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2鸟类的特征教学
设计大象版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鸟类的特征》,内容选择从观察鸽子的生长过程开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然后过渡到哪些动物与鸽子有相同的特征,进行整理汇总,以及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体现学习进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锻炼学生对于资料的搜集和汇总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基础上,已经对鸟类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鸟类是卵生动物的前科学概念,而这节课又从大自然的鸟类出发,了解、汇总鸟类的共同特征,更加为学生接受和喜欢,并且本节课又增加关于自然界一些动物是否为鸟类的分类判断,使学生对于鸟类的特征认识更加深刻,并且学会灵活运用。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四、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
六、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