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入门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

A. 社会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变迁D. 社会问题2.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交换3.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不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宗教D. 医院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

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文化水平D. 所有以上5. 社会角色的扮演者在角色期望与个人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可能会产生()。

A. 角色冲突B. 角色紧张C. 角色模糊D. 角色失败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暴力7.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

A. 社会冲突B. 社会合作C. 社会稳定D. 社会革命8. 社会问题的特点不包括()。

A. 普遍性B. 社会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9.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历史比较研究D. 所有以上10. 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概念是()。

A. 节点B. 边C. 路径D. 网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2. 描述社会化过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3. 阐述社会分层的类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 说明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社会变迁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分析并讨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注:请在答题纸上清晰、规范地书写答案,保持卷面整洁。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B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B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B)一、选择题(共30题、三十分)。

1、( B )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

A、伦理规范B、差序格局C、奖惩机制D、资源配置2、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势是( D )。

A、组织目标B、组织理念C、组织文化D、组织结构3、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指( C )。

A、正式群体B、一般群体C、非正式群体D、特殊群体4、以功能和目标为基础,对组织进行分类的代表人物是( A )。

A、帕森斯B、彼德布劳C、艾提佐尼D、甘斯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群体的主要特征为( C )。

A、规模小B、存在时间长C、人际关系密切D、综合性功能强6、( D )的实质就是文化理想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

A、强权主义B、大国沙文主义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崇洋媚外7、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A )A、自由流动B、结构性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 B )提出的。

A、弗兰克B、丁伯根C、普雷毕升D、沃勒斯坦9、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B )。

A、迪尔凯姆B、滕尼斯C、齐美尔D、韦伯10、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11、依据社区历史,社区可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的是( A )。

A、虚拟社区B、传统社区C、发展中社区D、发达社区12、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 A )。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同辈群体13、“后工业社会”是由( B )提出的。

A、弗兰克B、贝尔C、奈斯比特D、达伦道夫14、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 C )。

A、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B、计划变迁和自发变迁C、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D、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1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D )。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库利D、韦伯16、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与社会关系的学科,涉及到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在社会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社会学期末复习的题目,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 请解释社会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什么是社会化?简要说明社会化的过程以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 请简述社会交往的概念,并列举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

4. 什么是社会角色?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人们如何通过社会角色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5. 请解释社会化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社会控制的作用和方法。

6. 解释社会变迁的概念,并提供至少两个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

7. 简述社会团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一种社会团体的特征和功能。

8. 请解释社会分层的概念,并提供至少两个导致社会分层的因素。

9. 简述社会问题的概念,并列举一个当前社会问题。

分析该问题的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10. 解释社会机构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社会机构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11. 请解释社会行动的概念,并列举至少三个社会行动的类型。

12. 简要说明社会观察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3. 什么是社会文化?解释社会文化的维度以及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4. 简述社会认同的概念,并说明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和对个体的影响。

15. 请解释社会控制论的概念,并分析社会控制论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以上是一些社会学期末复习的题目,涵盖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希望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回顾和巩固社会学的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的学术资源,帮助深化理解。

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一、选择题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2. 社会结构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行为B. 社会中的群体互动C. 社会中的制度和规范D. 社会中的文化传统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主要是指: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社会影响个体的过程C. 个体对社会的贡献D. 社会对个体的反馈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分配社会资源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社会公平D. 促进社会流动答案:C5.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 普遍性、争议性、危害性B. 特殊性、争议性、危害性C. 普遍性、共识性、危害性D. 特殊性、共识性、危害性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促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稳定。

2. 描述社会运动的一般过程。

答案:社会运动一般包括动员阶段、组织阶段、行动阶段和结果阶段。

在动员阶段,人们意识到共同的问题或目标;组织阶段,参与者开始组织起来,形成运动组织;行动阶段,运动组织采取行动,如抗议、宣传等;结果阶段,运动可能达到目标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及其变化。

答案: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包括情感支持、经济合作、生育与抚养后代、社会化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能更加紧密,同时家庭在经济合作和生育抚养方面的作用可能有所减弱。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决定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答案:这一政策可能会带来以下社会影响:首先,可能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其次,可能会引起私家车主的不满,引发社会争议;再次,可能会促进公共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交通服务的提升;最后,长期来看,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

2023年福师《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1. 在社会学中,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称为:A. 个体社会化B. 群体环境C. 社会变迁D. 集体行动2.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A. 个体行为和小团体关系的学科B. 社会制度的学科C. 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学科D. 人与社会的综合学科...二、主观题(共3题,每题30分,共90分)1. 什么是社会交往?简要介绍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回答需在300字以上)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环境中相互联系、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社会交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社会交往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个体可以研究和掌握社会的价值观念、准则和规范,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交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个体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其次,社会交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社会交往能够带来情感支持、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交支持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对抵抗疾病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质、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

个体特质包括性格、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的个体特质会影响社会交往的方式和结果。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的社交圈子和社会交往方式。

文化因素涉及社会规范、俗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社会交往产生深远影响。

2. 请简要分析社会构建主义对社会学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回答需在400字以上)社会构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现实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和解释共同构建的。

它对社会学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

一方面,社会构建主义提出了社会现实是观念和语言构建的观点,推动了社会学研究从客观现实到主观认知的转变。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C2. 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阶段是()A. 儿童期B. 青春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政治权力答案:B5.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A. 普遍性B. 严重性C. 社会关注D. 所有选项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结构的功能和意义。

答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不同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相互关系。

它具有以下功能和意义:(1)为社会成员提供角色和地位;(2)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3)促进社会整合和协调;(4)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

2. 描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1)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2)传承文化和社会规范;(3)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解释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包括:(1)政策干预和法律制定;(2)教育和宣传;(3)社会服务和支持;(4)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教育、健康和权力等方面。

这种不平等对社会的影响包括:(1)加剧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2)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信任;(3)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4)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利用。

2. 分析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答案: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个体行为的过程。

社会学期末考试

社会学期末考试

社会学期末考试第一篇:社会学期末考试1、社会学:作为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含义):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3、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特征(1)社会由人群组成(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人类社会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4、社会的类型:宏观社会的类型: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如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

4、因兴趣形成的各种非正式全体等。

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征为基础讲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5、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

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多样的。

6、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是指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小文化单位。

2、文化丛:是指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群。

3、文化模式。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它构成了某个民族或地区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制度的基础。

7、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是指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小文化单位。

8、文化的功能:一、认同功能二、规范功能三、整合功能四、涵化功能9、文化的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
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 年)。

A.严复 B 章太炎 C 梁启超 D 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涂尔干 B 韦伯 C 孔德 D 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
是(C)
A.达尔文 B 涂尔干 C 斯宾塞 D 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 社会学原理
B 社会静力学
C 社会学研究
D 社会学大纲
6、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
和持续的发展。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 世纪30 年代到19 世纪末 B。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C.20 世纪初至二战 D。

二战以后。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化,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 10
色的文化
家庭结构的类型(必考)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整合状态 和程度。家庭结构的类型包括: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联合家庭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01 组织目标 02 正式规范 03 权威的领导体系 04 物质设施与技术条件 05 组织环境
农村社区的特点
01
人际关系以血 缘关系为基础 ;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
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笔试:总分70分
1
课堂加分奖励:不定
4
(这一项可能会让一些
优秀的同学最后总成绩
超过100,那么均按100
分计算)
案例发言:总分20分
2
3
考勤:总分10分,缺一 次扣掉一定分数
A
名词解释:5分*6 个=30分
C
简答题:10分*4 个=40分
论述题:15分*2 个=30分
简答题
社会的特征(必考)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 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文化的特征
文化具有可习得性:符号性学习、 0 1 意义性学习
文化具有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 03
B
一、考试重点
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 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 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名词解释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 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 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

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试卷社会学 期末复习题、选择题1.社会学产生于 19 世纪上半叶的(A. 法国B. 英国D. 美国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 社会化的重要性。

A. 大 众 传 播 媒 介 C.阶级 D. 同辈群体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是 ( )。

A. 工人B. 农民C.知识分子 D. 军人4. 由个人努力、 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 )。

A. 自由流动B. 结构性流动C. 垂直流动D. 水平流动5. 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为( )。

)。

C. 德国) 对个体B. 家 庭A.核心家庭B. 联合家庭C.11. 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社会问题是()。

A.人口与就业B. 资源与环境C. 改革与开放D. 民族与统一12. 在社会调查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A. 普遍调查B. 典型调.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A. 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念、14. 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A. 同 心圆 形 形 15 变B. 正 方C.长 方D. 半圆形.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的过程A. 机 械 人 ) 向社会人转人 人 16 C. B. 生动物物的 17 进进 进 18 D. . 从众行为是一种(A. 非社会人 ) 消 C. 既 有 消极 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 A. 直线 BC. 波 浪D. 社会运行的评价最主要是 ( A. 协 调 程 度 评 价 B. 积极行为 的, D. 又 价值中立的 ) 的 循环式的前 价调程度评价 的曲折的倒退 ) 与发展程度评 B. 运行程度评价与协 C. 社 会 运行 价19 .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 工 业 化 的数量评价和质量评 D. 社会运行的满意度评价)B. 农 业发 人口众A. 积 极 发展小城 市B. 控制小城市的数量C. 稳 妥 发展小城C .()展 多 20D. 科层化 .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市 D. 合理发 展小城市2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A.“中心论”B.“平列论”C. “特殊论”D.“层次论”2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 究方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 渠道称A. 社会关系B. 业缘关系C. 结合关系D. 人际关系2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 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 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 一部分。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

社会的功能与失调
功能
指系统在其所处环境中对某一或某些外界输入所做出的反应性表现,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
正功能与反功能
正功能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反功能则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对社会发展所产生 的消极作用。
失调与整合
失调是指某一社会结构或过程的功能发挥出现障碍,导致社会的正常运行受阻;整合是指通过各种方式 将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06
城市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生活、城市 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城 市居民、城市社区、城市经济、城市政治等 方面。
详细描述
城市社会学主要关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和社 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流动、城 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城市经济结 构、城市政治体制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 究,城市社会学旨在揭示城市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为城市治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社会问题与治理
总结词
城市社会问题主要包括贫困、失业、犯罪等,这些问题 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有效的城市治理是解 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详细描述
贫困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 城区和棚户区。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 同努力,如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经济等。失业问题也较 为突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 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犯罪问题一直是城市 治理的重点,需要加强法治建设、社区警务等措施来降 低犯罪率。
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市 场交易等的变化,推动社会经 济形态的演进。
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科技进步与创新

社会学基础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

社会学基础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题专业:护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2、社会交往的原则包括、、。

3、我国国情决定了夫妻关系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第二,第三4、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个有的特征。

5、人的价值是、、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A、规范、地位、角色、权威B、规范、地位C、地位、权威D、地位、角色2、家庭以()为基本特征。

A、血缘关系B、亲子关系C、婚姻关系D、赡养关系3、()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A、身份B、权力C、收入D、职业4、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提出来的。

A、孔德B、马克思C、迪尔凯姆D、滕尼斯5、当代中国经历了()次结构性的社会大流动。

A、2B、6C、8D、56、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有()大分层。

A、十B、十二C、六D、九7、()是决定社会变迁的方向。

A、人口B、科学技术C、社会制度D、文化和观念8、社会学形成的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20世纪40年代至今D、17世纪—18世纪初9、改革开放于()开始。

A、1975年B、1976年C、1978年D、1977年10、家庭保健是以()为保健单位。

A、家庭B、病人C、残疾人D、智力低下者11、()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A、社会关系B、生产关系C、环境关系D、人类关系12、家庭医生是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的()。

A照顾者B、计划者C、管理者D、提供者13、()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机制。

A、环境控制B、社会秩序C、社会道德D、社会控制14、中国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A、1996年至今B、1960年至今C、1978年至今D、2000年至今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生的基本义务有()项。

A、10B、20C、8D、91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说明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中的哪种交往()。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1].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1].

《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1].《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20分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 年代。

2、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

3、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4、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5、根据交往的形式,把社会交往划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6、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7、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

8、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

9、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泰罗。

10、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11、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表现为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

12、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等级论、种姓论和阶级。

二、选择题10分1、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B、思维C、劳动D、直立行走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3、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中的观点。

A、《人类的目标》 B《人类处在转折点》C、《增长的极限》D、《超越浪费的时代》4、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A、信息社会论B、社会趋同论C、依附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5、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

()A、历史循环论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社会流动论7、、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

大学社 会学期末考核卷

大学社 会学期末考核卷

大学社会学期末考核卷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的学科。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本门课程的期末考核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孔德B 马克思C 韦伯D 涂尔干2、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结构的要素()A 人口B 文化C 制度D 心理3、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包括()A 合作与竞争B 冲突与调适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A 规范B 地位C 角色D 以上都是5、社会分层的标准主要有()A 收入B 职业C 教育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社会变迁理论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A 进化理论B 循环理论C 冲突理论D 功能理论7、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A 社会结构失调B 人口问题C 环境问题D 以上都是8、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以上都是9、社区的类型包括()A 农村社区B 城市社区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0、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文献研究D 主观臆断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广泛而复杂的,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从中观层面,涉及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区等;从微观层面,则关注个体的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社会心理等。

总之,社会学试图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解释社会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2、阐述社会角色的概念及其类型。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性别、家庭出身等。

自致角色则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如职业、学历等。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卷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卷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卷一、填空题1、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的要求。

P22、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以()和()为主线展开。

P233、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对社会运行及协调发展的理论解释过程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P434、社团社会是指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的和()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如现代城市社会。

P875、文化的功能包括认同功能、规范功能、()和涵化功能。

P996、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甚至()。

P1177、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的争夺。

P1398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P173二、名词解释1、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的概念: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用来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使我们在价值和目标方面,能判别出现在何处,正去往何处。

以及评价某项专门计划和结果。

3、社会结构的概念: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

4、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5、角色冲突的概念: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6、社会互动的概念: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7、社会群体的概念: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8、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内部的各职位、部门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概念1、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

首先,社会学可以使我们从其他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来了解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加对自我的理解;第三,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的成效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实际的帮助.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看清自己.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说社会学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更广阔社会的问题.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3、“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回答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正如科学的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他认为科学的观察也可以解释社会的基本定律——安乐椅哲学。

孔德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4、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三种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考察小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互相沟通.功能主义-—-孔德、斯宾塞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冲突理论-———马克思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认为社会是由激烈争夺稀缺资源的竞争性群体构成的,本质是对权力的争夺5、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社会学创始人法国人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世界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实证主义,是由孔德首先提出斯宾塞英国人社会学第二创始人反对孔德关于社会学应指导社会改革的主张认为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6、新教伦理韦伯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核心力量的主张。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社会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B. 研究人际关系的科学C. 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D. 研究心理学的科学答案:A2.社会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A. 功利主义B. 人类互动C. 结构功能主义D. 社会边界答案:C3.什么是社会化?A. 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B. 社会中的个体互相影响和塑造彼此行为和思维方式C. 个体通过社会关系和互动形成社会身份和认同D. 个体在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答案:A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社会结构B. 社会变迁C. 社会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查B. 实验研究C. 文献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支学科。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而逐渐兴起。

最早的社会学思想家包括康德和孟德斯鸠。

随后,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也扩展到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方面。

现代社会学可分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等分支学科。

2.请简要解释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的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媒体、同伴、文化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机构,家庭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育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媒体通过传播信息和价值观也对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

同伴关系也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个体通过交往和互动与同龄人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

文化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方式和价值观有所不同。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社会学的理解,阐述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子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子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经济行为D. 政治行为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关系B.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C. 社会中的功能分配D. 社会中的权力分布3. 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克海姆D. 斯宾塞4. 社会化过程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学习B. 文化传承C. 角色扮演D. 所有以上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社会地位D. 所有以上...(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3. 描述社会运动的一般特征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2.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案例描述: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分层现象日益明显。

城市中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问题:1. 分析该城市社会分层现象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15分)2. 提出改善该城市社会分层现象的策略或建议。

(15分)五、论文题(30分)请以“现代社会中的社会控制机制”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 社会控制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类型及其特点。

3. 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4. 社会控制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5. 对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机制的改进建议。

请注意:本试卷为模拟试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社会学概论的期末考试。

考试时请遵守学校规定,诚信应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果把“第三维的权力”看成是一个新的理论范式的话,那么与“第一维权力”、“第二维权力”有何区别?如何建构其理论核心与理论的保护带?“普通人的权力被其所依存的日常生活世界所限制,甚至于在工作、家庭和邻里空间内,他们也似乎常常被他们既不能理解又无法驾驭的力量所驱使。

”这是一本关于权力的著作中的一句话,很好的反映了当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不同形式的个人或集体作为社会行动者能力的限制与区别。

这种在具体情境中的“约束”与“反约束”的相互关系便是“第三维权力”的直接体现。

权力能力的发挥不仅存在于其作为当中,也存在于其不作为当中——这是第三维的权力观的观点。

正因为权力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它在这种维度上很难为众人所发掘。

而相对第三维的权力观,第一维和第二维权力观则更加直观和表现型。

第一维权力观体现在行为主义上。

在这种观念下,权力最直接的体现是“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作决定时所具有的能力或潜力”,这与“权力”和“能力”两词在西方英语中的翻译皆为“power”不谋而合,可见这种“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他人能力体现”的权力观为很大一部分人所接受。

二维权力观除了考察“决策”的过程,也考察潜在议题和“不决策”的过程,而这个“不决策”本身实际上就是第二维观中的决策行为。

第二维权力观开始发现并强调权力中隐蔽的冲突。

这意味着,个人或者集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创设或加强了使各项政策冲突进入公共领域的障碍,个人或者集体就拥有多大范围的权力。

综上来看,对不同维度权力认知的变化,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来看,是一种对权力从暴力到温和的的认知。

就如同斯蒂文·卢克斯在《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中说到的,“权力可以通过公开的和可以观察到的形式进行运用,但是权力还有隐蔽的一面,权力运用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冲突行为,而且拥有权力的人也可能不会进行决策制定”。

第三维权力的核心是一种价值扭曲的权力——权力的拥有着可以去创造和强加各种限制条件,通过利用他人的偏好、信仰等途径来改变其想法,而间接的达到权力拥有者自己的意志。

这一核心理论实际就是第三维权力观的“硬核”,可以理解为“第三维的权力”这一全新理论范式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核心内容,在范式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硬核是不容反驳的。

而其权威性及稳固性取决于保护带有多强的支持和保护能力。

所谓保护带,是由一些补充硬核的辅助性假设以及先觉条件组成。

其一在于,权力拥有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以最不易被察觉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意志,建立在权力拥有者深谙“控制人心”的方法,这有这样才能通过塑造人们的感觉、认知与偏好使他们在像这样的方式中接受他们在现存秩序状态中的角色,无论是在何种程度上防止人们形成愤恨,都是一种最为隐形的权力运用。

2、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的多样性。

1)人类历史上政治组织有哪些多样的形式?2)婚姻有哪些多样的形式?3)研究多样性与社会学的想像力有何关系?1)政治组织形式一般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部落和地域,政治组织形式都不尽相同。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根据社会制度来分类,由原始社会天下一家的氏族部落,到阶级社会的部落制、城邦制、古典共和制国家以及王国、帝国,再到近现代社会的封建国家、现代国家,无不体现出政治组织形式的多样。

氏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由部落为主形成的国家政权,这就是部落国家。

进入原始公社后期,因各种战争的日益频繁,最终导致了血缘联系逐渐被地域联系所取代,出现了城邦国家,城邦是指独自拥有主权或行使自治的城市。

城邦国家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欧洲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城邦时期——古希腊的城邦和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城邦,现时欧洲的文明都发源自这些时期。

然而,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时间,因为它们的土地和实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围的外敌。

此外,这些小区域组织在松散的地理和文化个体中互存,成为大国建立稳固势力的障碍。

故此,他们最终必然融入於更大社会体系、以至民族国家。

而现代国家就是典型的民族国家,每个现代国家都在通过自己所控制的资源,在本地区传统的宗教、语言和部族等基础上,打造一个“国家共同体”。

2)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把单个的人组建成家庭,家庭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中间环节,是社会组成的基石。

婚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具有社会制度或上层建筑的共同特性,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婚姻制度的内容、形式、性质都有不一样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婚姻制度能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

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存在婚姻制度,群婚制是是指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家庭形态,其本质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或排斥。

再到氏族社会,此时流行的对偶婚是在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这一婚姻形式仍然是介于群婚和个体婚之间的过渡形态,带有双重特点或过渡性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夫多妻制蔓延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突出的一个体现便是媵妾制。

同时期的日本盛行的则是“婿娶婚”,它通过女性父母的力量来牵制女婿 , 从而起到稳定夫妻关系的作用。

男子到了适婚年纪,开始走访女性,由女方提供衣食住行。

现今日本境内仍有个别地方尚存“婿娶婚”风俗。

从整体上看,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从群婚制过渡到个体婚即一夫一妻制的,即所谓“一夫多妻是欲望,一夫一妻是天理。

”而在今天,现代婚姻又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无论是近些年来在美国盛行的契约婚姻、丁克家庭还是闪婚闪离、不婚不育、老夫少妻、同性婚姻等在过去看来不可思议的新型婚姻形式,无不体现“婚姻自由”这一鲜明的特点。

3)在我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为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

在任何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会具有多样性,从宏观来看,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存在多样性;直观来看,商品、物种都存在多样性;再从微观看来,同一物种的细胞、基因也都存在多样性。

所以,在研究多样性的问题时,单一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式说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种可以帮助研究者跳出所谓“学科”界限,跳出定势思维的品质,即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

正如米尔斯在同名书籍《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观点——他觉得注意力与思考力远远不够,学者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既可以促进理性思考,更能使得他们洞察世事,进而对周围的全貌有清晰的了解,这种品质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学者,对于记者、艺术家与其他专业人士也会很有助益。

4、“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何在?请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1.界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

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包括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

而自然科学则主要通过定量的方式,来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包括人在内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包括物理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等。

2.区别所谓科学,就是通过研究,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及预测,而逐渐形成完整的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所以下面将“研究”这一过程作为分析对象,从研究目的、研究范式、研究途径三个角度来分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间的差异。

第一,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研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希望通过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研究,不但告诉人们社会“是“什么,还告诉人们社会“应该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来构造一个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社会,或者说该怎么去管理、改造、控制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个很常见的体现就是,热点问题。

当社会上发生了某件事情,极具代表性的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这时在全社会范围内,人们开始乐此不疲的谈论它,大批的学者会转向研究此类问题,针砭时弊,而政府及决策者们也都希望可以借助其研究成果来进行判断与决策。

在这里,社会研究成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工具。

所以说,社会研究的是具有价值性的——“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重要性。

这并不是否认自然科学研究中包含着人类的需求,但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仍是“求真”。

自然科学研究只能告诉我们自然“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去适应自然万物,但无法去要求自然“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二,研究范式多元与一元的差异。

范式为研究活动提供了标准,自然科学家通常普遍接受某一统一的范式,而在社会科学中,则很少有为众多人赞同并接受的范式。

就比如,在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实现了天上力学和地下力学的结合,形成了统一的力学体系——以牛顿三大定理为代表的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典范——这是物理学界乃至自然科学第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范式。

尽管在后期有近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强势形成,但经典力学体系仍为众人所接受,与后者并称为物理学的“两大擎天柱”。

反观社会科学,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也总有多个相互竞争的范式并存,但显然,这并不是件坏事,者可以促进人类全面的看待事物,他们不再企求建立社会学总体理论,而致力于研究针对某一具体时期、特定事物的理论课题。

第三,从研究途径上看,自然科学的客观程度高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家在研究中多采用或设计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换元法、模型法等),这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高度的保真性,将合乎理论规律的科学知识程序化。

除此之外,自然科学家在研究中通常采用大量且真实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特殊情况,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由此不禁联想到联想到《死亡地图:伦敦瘟疫如何重塑今天的城市和世界》这本书中说到的,17世纪的伦敦爆发了一场瘟疫,在斯诺绘制那封生命地图之前,实际上关于霍乱的理论已经“多如牛毛”,但所谓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永远只是样本很少的个例,因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世意义。

就社会科学而言,由于社会科学家所出的环境、时代不同导致其研究视角的差异,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主观性也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社会科学还总与具体的民族、国家国情相结合,尽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里存在一些共通的观点和规律,但具体的研究手段仍需要随特定的对象、历史背景、文化特征、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

据此,这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成分。

5、在生理层面,性别具有严格的二元性吗?为什么大多数的社会都遵行二元的性别制度?在讨论生理性别的二元性之前,需要先清楚生理性别的定义,所谓生理性别,是指男女之间由基因、解剖及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异,简单地说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性征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