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管理信息化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模式,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定义与重要性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企业设备进行全面、高效、动态管理的系统。
它能够实现对设备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
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与优势1、集中管理,远程监控: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远程监控,无论设备位于何处,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操作。
2、数据共享,信息透明: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共享,使得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记录,提高管理效率。
3、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系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维修,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4、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设备资源,使得设备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5、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系统可以对企业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繁琐的手续和重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制造业、能源行业、医疗行业等。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性维护和智能化的设备管理;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优化的资源配置;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更加高效自主的设备管理和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浅议我国设备管理信息化之路

统 。具 有 行 业 特 色 的设 备 特 性 和 维 修 策 略 ,可 以 以 S P A
E M为核心资产设 备管 理系统 ,建 立外 围的信息 系统 ,与 A
S PE M集 成 。 A A
设备 ・ 论坛 文章 编号 :17 — 7 (0 0 9 0 3 — 2 6 1 0 1 2 1 )0 — 0 1 0 1
管 理
版
, ’’’’’’’’、
: A 之窗 : SP
I ‘ I ‘ I ‘ I I
浅 议 我 国设 备 管 理 信 息 化 之 路
邱 红
( 瑞 投 资有 限公 司 ,上 海 辉 2 06 ) 00 1
设备管理 依赖 管理人员 的经验 ,一旦人 员发 生变动 ,维修 历史 记录 和数 据等都 难 以 留存 ,备 品 配件 的管 理 和订购 , 以及成本 的分 析管控等 也都靠 人工控 制 ,由于人 为原 因造
成的管理失误时有发生 。 二 、 外 资 企 业 在 中 国 的 设 备 管 理信 息化 推广
摘
要 :介绍我 国企业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 以及外资企业在我 国推广设备管理信息化 的情况 。
关键词 :设备管理 ;信息化 ;实施
中 图分 类 号 :F 7 23 文 献标 识码 :B
企业 设备 的 日益 精 良和 领 导 层 更 加 重 视 企 业 资 产 配 置 和 维 护 ,杜 绝 不 必 要
和 年 度 目标 。 由此 ,工 厂利 用 集 成 的 E P 台建 立 起 与总 部 R平 同 步 的企 业 级 管 理 网 络 。 过 去 生 产 部 门 只 管 生 产 , 缺 乏 对 设 备 的 日常 监 控 及 检 查 。 实 施 S P ,全 面 规 范 了 预 算 管 A后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二)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二)引言概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来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一、提高设备管理效率1. 实施设备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台账的电子化管理。
2. 将设备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等流程进行标准化,以提高维修效率。
3. 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设备维修保养的预防性维护。
4. 利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领用和归还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
5. 建立设备巡检计划和自动提醒系统,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二、优化设备管理流程1. 设计合理的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设备购置、台账登记、维修保养、报废退库等环节。
2. 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流程效率和透明度。
3. 制定维修保养的标准作业流程(SOP),并在系统中实施自动化的流程控制。
4. 利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配备设备故障处理工单,提高设备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管理流程的响应速度。
三、提高设备管理数据的准确性1. 强化设备台账的管理,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建立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录入流程,减少数据录入错误,提高数据质量。
3. 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统计和分析设备管理数据,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4. 制定设备管理数据的监控和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5. 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策略,确保设备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设备管理的风险控制1. 制定设备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2. 实施设备巡检和维修保养计划,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 制定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4. 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异常和故障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5. 定期进行设备管理风险评估和演练,提高设备管理的应急响应能力。
设备责任人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设备责任人如何提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设备责任人,肩负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重要使命。
如何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关键任务。
首先,设备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信息化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来记录数据,更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它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优化维修计划,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设备责任人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应涵盖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型号、规格、生产日期、购置价格等,还应包括设备的运行记录、维修历史、保养计划等动态信息。
通过详细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选择合适的设备管理软件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环节。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设备管理软件,设备责任人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规模进行选择。
好的软件应该具备设备台账管理、维修工单管理、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
同时,软件要易于操作和维护,能够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数据采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温度、压力、转速等关键参数。
这些数据能够及时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设备责任人要善于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设备的故障频率和原因,可以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比不同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成本,可以为设备的更新和选型提供决策参考。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也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设备管理不是孤立的工作,它与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密切相关。
设备责任人要与这些部门共享设备信息,协同制定生产计划、采购策略和预算方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浅谈设备信息化管理

浅谈设备信息化管理设备信息化管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的设备管理方法,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动态管理,确保资源有效配置,节省人力资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设备信息化管理作用;信息化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人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设备的种类、数量日益增多,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设备来有效地收集、处理整合这些设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
设备信息化管理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更好地解决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好设备等一系列问题。
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设备管理工作从简单的单台设备管理走向系统性动态管理,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整个设备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设备管理工作现状(1)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主要是以人工抄写记录存档的运行模式。
21世纪是科技信息时代,陈旧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它存在着操作速度慢、散乱等一系列缺点与不足。
由于散乱、复杂,很可能文案丢失的情况,而且查找也不方便,给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程度的管理滞后,影响了工作效率。
(2)“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人员是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但是,由于对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不到位,使得他们往往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不能够深入地领会该系统的内涵及功能,再加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差,因而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管理人员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应用了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主观上仍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随意性大的特点,所以觉得系统不好用,从而抵制甚至弃用。
二、设备信息化工作提升建议(1)健全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设备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首先,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
浅析设备配件的信息化管理

件 变动信 息 ,实 时反映配件 现状 ;为制定 生产计划 提供 配 件 支持 ;为保证合 理配件量 提供信息 ,系统 能够对 超量存
货 配件 与配件计划 不符 的情况 ,在配件 长途 运输 、到货卸 车入库 过程 中可能会发 生配件标 志牌掉 落缺 失 ,造 成配件
也对 配件 管理 提 出了很 高要 求 。配件 管理 工作 出 现失误 ,
由技术员 会 同设 备维修人 员和 配件管 理人员 共 同敲定
配件管理 软件 的具 体 内容 ,由专业 软件工 程师按要 求 为配
将造成 配件重 复定购 、正常维修 工作无 法开 展等后 果 。 目
前东 营压 气站 在配 件管理 方 面拥有 很 多好 的经 验 和做法 ,
不 能实 时反 映配件 库存 情况 ,对 配件 的查 询 也相 对 困难 。 配 件管理过 程 中因配件数量 大 、出入库频 繁等 一系列 因素 导致配件管理工作 出现失误 。 2提高配件管理水 平工作的建议 . () 针对 配件 库存 数量 大 ,出入库 频 繁 的实 际情 况 , 1 应安排 专业库 房管理人 员进行 配件管 理 ,同时尽 可能集 中 存 放 ,避免 因放 地点分 散 ,倒库 频繁 等原 因导致 配件管理
二、配件 管理 改进 建议
耗较 快或周期 稳定需要 足额储 备的零 件 ,而配件 无法预 计
使用寿命 因此无 法确认消耗量 的零件 。东营压气 站是2 h 4 连 续生产 单位 ,必须保证 极高 的设 备完好 率才 能满 足生产 要 求 ,这 就对压 气站设备 维修 工作 提件发 出提示信息 。
系统 的主要 功能 :①进行 出入库 操作 。配件 管理 系统 可进 行 出入 库操作 ,进而动态 地 了解所 有 配件 的详 细资料 及配 件数量发 生变化 的记 录。② 进行查 询操 作 。配 件管理 系统 可通过 配件名称 、入库 时间 、应 用途径 等条件 进行单 独或 组合查询 。③生 成报表 。配件管理 系统 可实现 配件信 息 的数字化管 理 ,对数 据库 内的数据进 行存 储打 印。④进 行数 据管理 。配件 管理系统可 实现数据 库 的在线管 理 ,对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行业设备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部门,从设备的采购入库,设备的使用变更,设备的维修,设备的报废处理,在使用环节上涉及到设备使用,管理,监察,决策等多个部门。
环节众多,流程复杂。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从从监察部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设备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监管,有利于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规范设备采购申报,报废申请,使用申请等多个业务工作规范流程,实现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痕迹化。
实现对设备采购,设备处理等环节的流程痕迹全过程记录,为设备资产监管留下第一手资料。
其次,从设备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更实,实现财务与实物帐目同步,解决设备实物账目与财务账目不相符的问题,有效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由于长期的手工管理模式,设备在管理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存在设备分散、管用分离、账物不符、账卡不符,管理与使用情况脱节等问题,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无法全面准确、动态实时地反映设备使用、分布等的详细状况和信息。
通过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强化对设备的实物与资产配套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管理更精,实现设备管理的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从设备采购入库开始到设备报废处理,所有的环节过程中痕迹都能有体现,包括采购记录,维修刻录,使用人变更记录,报废申请刻录,处置记录,价格折旧记录都实现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生命周期式管理,方便的实现设备类型,使用部门,购买价格等的多维化和档案化。
管理更细,通过建立设备预警信息机制,及时、自动提供设备管理预警信息,对不符合使用标准,易产生故障或者引发生产事故的设备及时进行报警,提示更新,避免不必要伤亡事故发生。
再次是从设备使用部门的角度来看:方便使用人员设备管理,提升其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查看个人使用设备清单,利于使用人员对在用设备的管理.并通过对使用设备的采购记录,维修刻录,使用人变更记录,报废申请刻录,处置记录,价格折旧记录等的查询,了解所使用设备的性能,优化使用。
浅析企业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统, 伴随着企业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 3设 备 管理 标准 信息 结构
设备 管理信 息系统 主要 有静态 设备 管理信 息系 统和动 态 的设备 管理信 息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运转 良 好的前提, 也是设备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对于现代化大型企业而言,生产线和设备的数量及品种很多,基础数据的规 范和整理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设备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静态数据管理向动态 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静态数据管理从投产起,紧紧抓住 以建立标准数据为
4信息化管理的实箍垃栏 信息化是一项耗时而庞大的工程 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大量资源 的投入 。应坚持 “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的原则。设备管理信 息化可分 三个步骤来实施 ,见 图 l所示 。
1)构 建数 据 库 。建 立 正 确 的基 础 信 息 数据 库 和 实施 标 准 化 管 理 ,是
2)业务流程 网络化。信息化不 是简单的计算机化,必须借助企业内 部的局域网,充分利用计算机 网络带来的优势,对设备的规划 、选购、维护、 报 废 等 ~ 系 列管 理 流 程 进 行整 合 ,再造 ,实 现 资源 共 享 ,提 高管 理 效 率 业务流程再造包括的关键因素:①网络运作环境的建立 。设备管理信 息系 统 P I 、备件 管理 信息 系统 S I 、专 家系 统 (S 、固 定资产 管理 信息 系 MS MS E) 统 F I ,管理科 学 和运筹 学 (S O ) MS M / R 等软 件对 设 备管理 产生 的影 响较 大 。② 业 务流 程进 行整合 时 ,必须 注 重其合 理性 。利 用 网络优 势 ,在公 司 内部实 现 信息的共享,刨造优异的流程业绩 同时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备管理方 法相结合 ,达劐和网络设计的相辅相成。③在线评估业务流程,设备管理实 现从计划生成、过程控制、实绩归集到评价分析的全过程信息闭环和透明化 管理。根据 “ 一码到底 ”的代码体系设计,各项管理业务全部通过系统传递 信息。3 )信息网络化。对于整个集团来说,建立信息服务平台、E P R 核心系 统 、数据 仓库 及 电子商 务平 台等 。全 面负 责公 司的业 务流 和 工作流 ,形 成 了
浅谈设备管理

浅谈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所有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和报废进行规范和有效管理的工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设备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确保生产线不受设备故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滥用和浪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设备管理,探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至关重要。
现代企业的生产环节中离不开大量的设备和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设备管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也非常重要。
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损坏,往往会给生产线带来停滞和生产损失。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提前发现设备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降低了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管理还可以有效防止设备的浪费和滥用。
一些企业内部存在设备被挪用或滥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规范的设备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设备管理的有效实施要实现有效的设备管理,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建立全面的设备档案。
对所有设备进行分类归档,并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的品牌型号、购买时间、报废时间、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信息。
这样可以清晰了解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规范设备的采购和报废流程。
设备采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评估和申请,避免盲目购买无用的设备。
在设备报废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报废程序,做好设备的处置和资产清理工作,确保报废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浅谈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太流 畅或根 本无 法衔接 , 造成 了各 部 门或各 岗位 间互 相推 诿现 象依 要建 立决 策保 障制 度 ,为信 息 化建 设和 实 施过 程 中各 种 问题 的 处 理 、 流程 间 的统 筹管 理提 供 行之 有效 的 依据 和武 器 , 各 确保 信 息 化 然存 在 , 得信 息系统 不能 正常运 行 , 使 降低 了工 作效率 。 工作 得 以顺利 进 行 。 次 , 建 立监 督体 系 , 善监 督机 制 , 再 要 完 增强 监 12 基础 资料 管 理不 规范 因素及 改进建议 2方面进行 了具体 阐述 。 关键 词: 设备管理 : 信息化 : 响因素; 影 建议
0 引 言
计算 机基 本 操作 能 力差 , 因而 严重 影 响 了信息 化系 统 的运 行 效 率 , 有 时甚 至会 出现 使用 信 息化 系统 效 率低于 手 工操 作 的情况 。 外 , 此 管 理人 员观 念没 有 与 时俱 进 , 然应 用 了规范 化 的信 息 管理 系 统 , 虽 但 主观 上仍 习惯 于传 统 管理 模 式 的职 责 不清 、工 作 流程 随 意性 大 的特 点 , 以觉 得 系统 不好 用 , 所 从而抵 制甚 至 弃用 。
在 管理 信息 化工 作 中 ,信 息化 系 统设 计和 实 施会 被 看 作是 信
息 化部 门的职 责 ,但 实 际上 业务 部 门是 实施信 息 化 并配 合 信 息部
门工 作 的重 点 , 与信 息 化 工作 , 是 出了成 绩 、 参 但 成果 受 益 的 却 是 信 息化 部 门 , 就严 重 影响 了业 务部 门对 该工 作 的积 极 性 。其 实 , 这
z n h a j 。 g eY ni u
浅 谈设备管理信 息化工作影 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浅谈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

浅谈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作者:李润润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6期【摘要】本文对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我国设备管理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旨在期望通过推行设备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一、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对设备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实施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一)设备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构建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实施资产设备的数据共享,能够有效提高对资产设备的管理能力。
通过改变以往的经验型的设备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设备资源的配置,而且还使设备管理者及时准确了解资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指导[1]。
设备管理信息化,也能够加快企业各部门数据上报的速度,提高企业的整体决策水平。
(二)设备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1.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工作,大大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为管理技术的使用、设备管理经验的积累,管理过程的改进与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确保企业的资产设备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2.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综合分析与决策能力。
在信息化管理中,促进资产设备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操作,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形成可靠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判断,得出有价值的设备使用资料,为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帮助与支持,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有效性。
3、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能够优化管理流程。
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无纸化的实时反馈机制,运用电子信息存储替代纸质信息存储,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2]。
浅谈制丝线设备管理信息化运用的主要技术

去 爱 发 送 周期 内的 互 斥性 , 发送 为填 充 为 “ ” 最 后 , 将 1; 在 会 随着 时 隙数 的增 多 而缓 1 降 , 曼下 这是 因为 时间 的利 用率 争 用 周期 内 , 应答 器按 照 发送 序列 在 发送 位商 不 断进 行 数 降低 了 ;而对 于 时隙 数 固定 的 系统 而言 , E会 随着 应答 器 据传 递 , 当应 答器 中所 有 数据 帧发 送 位 为 “ ” 1 的数 据 全部 数 目的增 多而 有所提 高。 发送完成 , 或者 时 间 片结 束 , 完 成 该争 用 周 期 的 数据 通 则 5 结论 讯 工作 。 本 文研 究 的 算法利 用 标签 序列 号 对 时隙 数进行 排 序 , 对于 时 隙数 固定 的 系统 而 言 , 为 应答 器 的数 量 , 将 争用 周期 内的数 据 帧按 照发 送位 标 识进 行 数据 分配 , M E 有 为 系统 效 率 , E定 义为 有效 数 据传 输 与 数据 传 输 总量 的比 效地 解决 了阅读器 工作 范 围 内多标 签发 生碰 撞 的问题 。
浅谈化工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

关键 词 : 业; 企 设备 ; 息化 信
K e r :e e rs ; q p n ; n o to ia i n y wo ds ntr i e e ui me t i f ma i n z to p
中 图分 类 号 :2 3 F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0 6 4 1 (0 0)7 0 2 一 1 10 — 3 12 1 2 — 0 0 O
王 芹 W a gQi n n
( 新疆 中泰化 学股份 有 限公司 , 乌鲁 木齐 800 ) 30 0
Xij n h n ti h mia C .Ld , rmq 3 0 0, hn ) ni gZ o ga C e c l o,t.U u i 0 0 C ia a 8
摘要 : 设备 管 理信 息化 是设 备 管理 的发展 趋 势 , 化 工企 业设备 管理 问题 分析 、 从 设备 信 息化 主要 功 能和设 备 信 息化 管理 前 景展 望 三 方面 阐 述 , 行 和应 用信 息化 管 理可提 高化 工企 业的设 备 管理 水平 并 改善技 术 装备 的完 好状 况 , 进 企 业设备 管 理 的持 续发展 , 加 企业 的 综合 竞争 推 促 增
・
2 ・ 0
价值 工程
浅谈化 工企 业设备信 息化管理
S m p e Dic s i n o m p t r z d M a a e e to e c lI d sr u p e t i l s u so i m n
ma a e n u o k mpe nain a d a p iain o o ue z d ma a e ntc ud i r v h mia n u t s e upme n g me tl v la n g me to d o .I lme tto n p lc to fc mp tr e n g me o l mp o e c e c li d sr q i i y' ntma a e n e e nd i rv he g o o dto ftc nc q p n ih p o tst e s san be de eo me to n ep ie e up n n g me n n ra e h mp o e t o d c n iin o e h ia e uime twhc r moe h u tia l v l p n fe tr rs q ime tma a e nta d ic e s s te l o ealc mp tie e so h ne rs . v r o ei v n s fte e tr ie l t p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生产设备管理及备件可视化管理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生产设备管理及备件可视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生产设备管理和备件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生产设备管理及备件可视化管理为主题,探讨信息化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以及所带来的好处。
一、生产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1.设备的远程监控通过信息化技术,生产设备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并进行处理,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2.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
通过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数据库,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潜在的故障隐患,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设备维护的预测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的故障时间和故障类型,提前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
4.设备维护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对设备维护记录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为设备的维护提供了依据。
二、备件可视化管理的应用备件可视化管理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备件的管理进行可视化。
备件可视化管理可以对备件的种类、库存、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准确的管理。
1.备件库存的可视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备件的库存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可以清晰地了解备件的种类、数量、使用情况、存放位置等。
在需要购买备件时,可以及时了解备件的库存情况,避免因备件短缺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2.备件使用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备件的使用记录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记录。
可以清楚地了解备件的使用情况,如何保养、维修等情况。
这有利于对备件的使用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
三、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好处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浅谈矿山设备信息化管理

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 , 为从事信息管理的人服务 。 从
本质 上说 , 它也 是一 个人 机 系统 , 随着 企业 在 管理 伴
类设备的检修计划、特种设备的管理 、设备报废管 理、 人员持证情况等功能。 动态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各 模块 的含 义 如下 :
的过程当中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 、 存储 、 加工、 处理。
析 和 处理 这些 数据 , 减轻 管理人 员 的工 作 强度 , 能 提 高 了工 作效 率 。 是 , 系统 的最 大 不 足之处 就 是缺 但 该 乏设 备 维 修管 理模 块 、 备 运行状 态模 块 , 能 精确 设 不 的对设 备进 行 管理 。 动 态 设 备管 理 改 进 了静 态 设 备 管理 的不 足 , 基 本 实现 了对设 备 的动 态管 理 ,除 了具有 台账 管理 功
的设 备技 术档 案 。 ‘
矿务局 小龙潭露天矿设备运行考核 员。
・
1 0・ 5
露天采矿技术 21年 02 增刊
划、 分步实施” 的原则 。根据对设备管理信息化过程 的有关实践 , 设备管理信息化可分为以下 3 个步骤来 实施 : 构建数据库—业务流程网络化一信息网络化。 1构建数据库。 ) 建立正确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实
并可生成包括总台账 、 分台账、 主要设备台账等在 内
的多种台账 ;随时统计分析全部门设备及主要设备
的数量和价值 , 实现设备报废 、 移装、 调拨 、 封存 、 闲 置、 租借与评估形成动态管理 ; 并及时建立包括设备
变动 与运 行 、 保养 、 故 、 事 故障 、 修 、 维 润滑 、 评估 在 内
它具 有 以下功 能 :
1设备前期管理。即从设备的选型、 ) 采购、 开箱 验收、 安装验收到移交使用单位之前的管理。
设备管理信息化

设备管理信息化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设备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设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突破。
设备管理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到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记录、分析和决策支持。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信息化能够实现设备管理的精细化。
通过对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生产日期等,管理人员可以对每一台设备都有清晰准确的了解,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管理策略。
比如,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磨损情况,合理安排维护保养计划,避免过度维修造成的资源浪费,也防止因维修不及时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
其次,设备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设备管理中,大量的纸质文档和人工记录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查找和更新信息十分繁琐。
而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检索,管理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获取所需的设备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设备维修记录报表、设备资产报表等,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再者,信息化有助于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带来的损失。
而且,信息化系统可以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确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符合规范,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
要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
这个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设备档案管理模块是基础,用于全面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历史数据。
包括设备的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维修记录、改造记录等。
这些信息可以为设备的维护、更新和报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浅谈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应用

浅谈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应用1设备管理及企业信息化概念设备是人们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须的相关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的总称。
设备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企业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企业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管理,利用科学的方法优化配置和管理企业资源。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资本流、信息流急剧增长,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影响未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设备管理的发展演变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设备的不同方面运行指标分别由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负责,并且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便,很难形成统一管理。
如:基建部门只控制设备的设置费用而不管运行维护费用,维修部门只管完成维修任务而不关心设备故障后果,用电运行部门只考虑设备供电能力。
这种各管一面、各管一段的状况下,造成设备管理的脱节、责任的推脱,导致了电力企业资金投资的巨大浪费。
检修策略上,主要采用20世纪50年代由原苏联引进的定期检修方式。
这种检修方式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周期。
根据设备的大修与小修计划,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到期必修,修必修好”。
当设备到达维修的时间周期时,不论设备是否有缺陷和问题,都要停下来进行维修。
定期维修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两大缺点: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
维修过剩会导致浪费,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维修不足则不能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以至引发设备事故造成更大损失。
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设备的增多,维修过于频繁,成本不断攀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开始实行设备全寿命管理,即从设备的规划工作直至设备报废的整个过程管理,同时采用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策略3信息化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设备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和检修策略分析确定项目投资、运行、检修和资源使用的决策。
浅谈设备管理

浅谈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进行监控、维护、优化和更新的过程。
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维护成本,确保信息安全等。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采购、设备调配、设备维护、设备更新等几个方面。
首先,设备采购是指根据企业或组织的需要,选购合适的设备,可以基于设备的性能、价格、供应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最适合企业的选择。
其次,设备调配是指将设备分配到各个部门或岗位,确保各个岗位的设备数量和品质满足工作需求。
设备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例如清洁、检查、更换零部件等,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更新是指当设备性能无法满足需要时,及时更新设备,保障企业的生产需求。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大量的设备,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设备管理难度和复杂度也随之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
首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设备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
其次,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台账、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报废记录等,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系统的设备管理。
此外,培养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设备管理经验、系统化的技术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设备。
总之,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设备管理制度、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等多种方法来有效地管理企业设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设备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记录和纸质文档,存在信息不准确、不及时、难以共享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效管理的需求。
因此,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故障信息等,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动态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从而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其次,有助于优化设备维护策略。
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历史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实现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相关信息,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然而,要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安全性等诸多因素。
同时,系统的开发和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团队,技术力量不足可能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失败。
其次是数据质量问题。
设备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如设备台账、运行记录、维修记录等,如果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将影响信息化系统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
此外,员工的观念和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员工可能对新的信息化系统存在抵触情绪,或者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这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设备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设备管理信息化
作者:吕亚楠赵伟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19期
摘要参考体检中心VIP客户管理机制,由构建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搭建设备OEE模型、固资与审批系统融合三部分组成信息化助力设备稳步提升总框架。
关键词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搭建设备OEE模型;固资与审批系统融合
1 構建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
对设备信息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设备信息分散于各系统,随着设备管理的深入,如何可以通过1个设备信息点,看到该设备信息的面,得到设备联动数据呢?众所周知,在体检中心,每一位重要客户都有一份医疗档案。
为设备建立一份运维档案,消除运维隐患,提升运维水平[1]。
公司几个设备管理系统已具规模,数据体量大、类别多,为随后的模型搭建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
随着设备管理的深入,公司业务部门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希望各设备岗位相关人员可以通过1个设备信息点,可以看到设备信息的面。
因此设定目标为搭建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实现 1机1档案。
该模型应提供数据化决策、支持数据挖掘联动、支持价值流数据管理。
首先开展自主设计,从展现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框架。
形式上注重交互体验。
其次根据模型框架剖析数据源信息。
分析数据源出处,确定数据调用方式,找出数据关联点,将隐藏在数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
自主设计模型,借助分析工具,完成数据连接和可视化,均可使用直观明了查看设备信息、分析数据。
梳理设备管理及运维信
息,以卷包设备为例,将各系统分散或者没有的数据整合挖掘后统一模型进行展现,并将OEE模型融入设备全景展现模型中。
构建的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支持数据挖掘联动。
通过对信息数据动态的管理,确保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实时挖掘完好数据,支持联动变化,展示设备潜在数据信息关联。
支持价值流数据管理。
通过对价值流(资产变化、维修费用)的数据管理,使各级人员及时了解设备各项费用的发生及流向,进行费用控制。
提供数据化决策。
通过对公司各系统相关设备数据的收集、处理加工、展现,使数据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
展示OEE指标信息。
通过OEE指标走向趋势图,衡量设备生产效率,使机台设备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
2 搭建设备OEE模型
在体检中心,客户通过医疗器械检测掌握客户当前身体状况。
有没有好的测量工具监测当前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呢?
设备运维档案联动模型搭建完成后,小组着手开展设备实际运行效率测量工作。
小组提出搭建OEE模型,以OEE值作为设备实际运行效率情况监测,并以图形化形式进行展现。
OEE 即设备综合效率,表现设备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是一种独立的测量工具。
经过反复论证,小组人员从设备可用率、设备表现性、质量指数三方面确定OEE计算方式。
设备可用率=实际设备运转时间/(计划设备运转时间-停电停气等外部因素停机时间),设备表现性=(合格品产量+剔除数量)/实际设备运转时间/额定生产速度,质量指数=合格品产量/(合格品产量+剔除数量),以图形化形式展现,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2]。
;3 固资系统整合与审批系统融合
如同体检中心客户填写表单成为VIP客户一样,公司设备成为固定资产,也需要填报并经过审批。
小组设定目标为:三套固资管理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固资审批电子化,固资管理工作更加顺畅;填补省内烟厂固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审批数据交互的空白。
小组结合业务人员多年经验,开展自主构建方案、自主创建流程、自主设计表单、自主设计架构等工作。
自主构建方案方面,对NC设备系统、ERP设备系统、国有资产系统业务梳理整合,将数据清洗迁移,开发完善程序模块,将业务整合在一套系统中实现。
自主设计架构方面,将固资新增、变更、报废等数据录入下放至业务部门,程序对其进行权限管理,保证数据安全性、一致性。
固资管理职能更加清晰。
重构业务逻辑关系,在保证各节点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将系统程序业务逻辑关系重新构建,实现业务数据与流程审批无缝对接。
自主设计电
子表单方面,在程序中对多年使用的固定资产表单进行改版,细化表样、增加填报项、多个固资报废可一表填报,固资管理更加细化。
自主创建流程方面,实现电子流程审批并满足业务需要的单张打印留档。
实施完成后,三套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得以实现,解决数据信息格式不统一、管理难统一的局面,同时也为业务人员解决了同一条数据需要录入三遍,工作量大的问题. 固资审批电子化,固资管理工作更加顺畅;填补了省内三厂固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审批数据交互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王浩成.在柔版包装印刷领域应用设备综合效率指标[J].今日印刷,2018(2):54-55.
[2] 周天宇.基于TOC与OEE的生产电子看板系统[J].机电工程,2015 (4):49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