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中产品的和谐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中产品的和谐设计理念
摘要: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历史久远,且于当世有着深刻影响,中国古书《天工开物》所体现的设计和谐性的造物思想也是如此。本文将通过天工开物所体现出的和谐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指出书中和谐性设计思想对现代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对这种理念的延伸和运用作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文化;天工开物;产品设计;和谐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39-01
一、和谐理念的前世今生
宋应星的哲学思想反映在这部著作中就是采用巧妙的方法,循自然万物的规律并结合人类自身的技艺创造协和共存的生活空间。《天工开物》一书中记录了人类活动生产中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同时加以技术数据的量性解说,还有一系列理论概念的说明,提出了“天工”补“人工”“人工”促“天工”的协调劳作形式。农业方面,有强调顺时顺势的农耕法则;纺织方面,有因时利势的生活法则;冶金方面,有依靠经验设计劳作工艺的先进思想,文中还有关于比重概念,锌的冶炼工艺的记载,这些技法都是在与自然协同共进的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得出的,且大都经得起时间的校验,对于之后的农业、纺织、冶金、锻造、运输、采矿、作战方面的技术发展皆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且记录内容完整明晰,在参考使用的时候可以立即人效,这本身就可以看作此书和谐的特点,但更加
重要的是书中的指导性规范的提出,处处体现着顺应自然之势,通过人工的适配作用达到和谐统一的思想。
综观早期的产品设计,虽然和谐的思想一直有所体现,但它不等于今天的和谐化设计,二者的演变是一个从知到行,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这期间承载着人们对产品审美情趣和情感追求的提高、设计文化的丰富、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发展、人文艺术的繁荣等。
和谐设计是哲学思想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天工开物》中是人工与天工的和谐,人们据此进行正确的生产劳作,凭着质朴的态度和美好的心愿创绘和谐生活。和谐的社会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以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为支撑,和谐理念在新世纪可以解读为人、物、环境的小和谐组建而成的社会大和谐。
二、产品和谐设计的层面意义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产品与人要能够配合的适当,不仅要可用。还要适用;产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要融洽。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产品的自然环境问题,因此,我们今天谈到的产品和谐化设计,就不是以往那种和谐思想的简单应用,而是超越产品本身,延伸至“人-产品-环境”系统的设计。
人与产品的协调: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产品与产品的协调: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所构成系统的协调,包括形状、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又包含各零件间的
线型风格、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
产品与环境的协调:这里的“环境”是指接受设计的消费主体进行消费活动时所处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导致人变得“心浮气躁”,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沟通的媒介,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平衡。而旨在创造协调的和谐化设计就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和谐化设计的要点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需要由客观的物象和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共同诠释、展现。
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的需求日益扩展、提高,这意味着人类“和谐”迈进的脚步将无限延伸。动态的“和谐”将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中介。因此,我们所说的
“和谐”事实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一是作为具体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产品,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产品本身,是其所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解疑难、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参考文献:
[1]潘伟编著.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