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中西轴心时代文明比较研究
• 至此,前意识系统、意识系统和后意识系 统的有机辩证运动构成了中国人健全、理 智、平和、中庸的精神心理活动模式。可 是西方人精神的归宿则是另一样式。古希 腊人开创的人文精神经过中世纪宗教的洗 礼,而中世纪神学经过近代理性的审判, 西方人的普遍自我意识重新觉醒。
中西轴心时代文明比较研究
功能上: 血缘-伦理-政治-军事 宗教-伦理-政治-军事
观念: 天命正义观-自然契约观 例:《封神榜》;权中西力轴心所时代在文明地比较的研究繁华庄严。西方非也
2、城邦的社会结构
奴隶
自由人
公民
占1/3人口; 公民家属、客居的 源于战争俘虏; 外邦人、商人;
有权参与城邦公共生 活,担任公职,决定
无政治地位; 后者没有本邦血统;公共事务; 享有祭祀
• 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 200年,被哲人称为轴心时代。期间,人类文明 的精神基础同时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 和希腊开始独立形成。
• 这一时期通过对话产生的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原 创性。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精神基础 之上。这个时期文明对话所具有的形态特征,蕴 藏丰富的思想资源,直接对后来东西方的文明对 话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潜我 中西轴心时代文明比较研究
•
——和
我——纯我”结构,这种结构形成的是一连
串圆融神通的精神活动环,其中后意识系
统的纯我结构是一种无我之我结构,主体
有无限活动的空间、悟性、灵感、直觉、
情感等等升华为一种高级精神生命活动,
它贯穿、渗透人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并形
成一种以想象为特征的创造机制。
中西轴心时代文明比较研究
中西轴心时代文明比较研究
•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发生了前意识系统后曾经历了 极漫长的隐性自在过程,只是进入文明时代才渐 渐浮显出来成为显性自觉的活动。人的精神心理 活动在意识层面是最活跃的,但它也是中介系统, 总要有归宿。历史发展的逻辑证明了这一点。盛 唐以后,中国虽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出现了长期 一统的政治局面,民族的融合、精神的沟通、文 化的认同使中国人以追求人格的至善为理念。宋 明时代,早已传入中国的印佛文化完成了中国化。
通史复习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比较(课件)
强调人的社会性
强调社会等级、伦理纲 常
重理性、探究自然奥秘 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❶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❷大多重视道德
14
三、问题探究
2、中西方的人文精神。——法治
孟子论舜想像图
《苏格拉底之死》油画
15
三、问题探究
2、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关于法治 材料2:《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
罗马
政治
宗法分封制瓦解,君主 奴隶制城邦制度、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直接民主制的兴亡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从奴隶制君主制到 贵族共和制,再到 奴隶制帝国;罗马 法的发展和完善
经济
农耕经济发展,铁犁牛 耕,井田制瓦解,封建 小农经济形成
奴隶制工商业和海 外贸易发展
奴隶制商品经济和 贸易得到发展
文化
从礼崩乐坏到百家争鸣
——摘编自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等
23
三、问题探究
3、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中法律的异同。
秦律特点及评价
特点:涉及范围;关注农业和生态; 实用性强;轻罪重罚;刑罚严酷。 评价: 积极:有利于秦巩固统一; 消极:严刑峻法激化阶级矛盾,致 使秦朝速亡。
24
三、问题探究
3、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的异同。
孟德斯鸠(1689-1755)
8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9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结论之一:地理环境对制 度选择有重要影响;
结论之二:地理环境不是 决定政治体制的因素。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力量。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 误的。
10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轴心时代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例
轴心时代中西教育思想的对比——以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例摘要:在“轴心时代”,诞生了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以儒家文明为源头的中华文明及古印度文明等等。
古希腊文明和东方儒家文明是文明初期的璀璨代表。
两大文明涌现出诸多思想家、教育家,而在这诸多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古希腊三圣之一苏格拉底和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东西方历史长河中都如太阳一般照耀着两大文明,且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入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更好的服务自己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轴心时代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1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理论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TheOriginandGoalofHistory)中首次提出。
他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史前,二是古代文明,三是轴心时代,四是科学技术时代。
其中轴心时代是突破期,指的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
在轴心时代,不同的地域,在相对孤立的状态下,中国、印度和欧洲几乎不约而同地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领袖,如古中国的孔子、老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摩诃毗罗,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富有哲理的探讨反映了人类精神文明的第一次突破,开启了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
2教育思想诞生背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诞生背景有其相似之处。
一方面,古希腊城邦林立,众神崇拜是各城邦共同的信仰,各城邦为了抵御外敌波斯的入侵并争夺地区霸主,国内外的战争非常频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经常是相互征伐,大国欺负小国,强国吞并弱国,以谋取霸业。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城邦)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
古希腊各城邦统治者通过社会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来提升国力;周朝各路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也都纷纷招贤纳士、礼待贤能之人。
“轴心时代”的中外文明
少数人的民主,权力的误用和滥用;雅典是直接民主 制,近现代则为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制只适合小国 寡民,民主的普及,人口众多不适合,直接民主制的 弊端。
下列各项对于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不同点的表述正 确的是 A.采取措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B.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C.打破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局面 D.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进行海外贸易的原因? (6分) 答案: ①因为山地较多,不适合农耕;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 ②东方国家的接纳 ③三面环水,良港众多,适宜发展海外贸易;
二、“轴心时代”的政治文明 雅典的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
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 中国 古希腊 古罗马 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 雅典的民主制度 成 宗法分封制走向 问题。通常用举手表决。 …… 建立共和国 崩溃 梭伦改革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使用抽签 制定《十二 商鞅变法 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 果 克里斯提尼改革 铜表法》 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 秦统一,建立君主 出, 伯利克里改革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政五 保护私有财 特 权力高度集中, 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一般一年 人民主权 产,体现法 点 皇权至上,地方 一任。 轮番而治 服从中央。 治精神。 依据以上材料,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的主 发展 自秦开创,沿 为人类提供集体管 罗马法的渊源, 要特点?该特点体现在哪些政治机构的设置上?雅典 现代资本主义法 西方走向民主与法制 走向专制 趋势 袭 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 ? 2000多年。 理新形式,为后世
孔子 (前551-前479年)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
(2008年江苏卷)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 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轴心时代中的东西方美学互融——以孔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比较为例
时代被后人称之为 “ 轴心时代” , ① 而他们 以 自己独 其著作 中所提及到 的对艺术 “ 真、 善、 美” 的评判标
特的魅力登上了历史演绎的舞 台, 并构建了 自己的 准 , 对“ 美” 多维度多层次的思索 ; 孔子对艺术 的“ 尽
这 一 特 殊 概 念 ,他 认 为这 一 时 期 在 中 国 出现 了孔 慧 , 使 得 人类 文 明在 历 史 的 长河 中源 远 流 长 , 也 成
子、 老子 、 墨子等诸子百家 ; 在印度 出现了《 奥义书》 为 了人类几千年精神财 富的开启。“ 人类一直靠轴 作者简介 : 郭阳( 1 9 8 4 _ _ ) , 女,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2 0 1 1 级博士研究生。刘晓静( 1 9 6 4 ~) , 女, 山东艺术
后人思索与探索的命题 , 这些问题正是人类文明中 “ 人生” 的开始 。他们 的对人生思索的问题 , 对“ 美”
哲学 、 美 学 的 最 基 本 问题 , 这 些 问 题 关 乎 人类 自身 理 论 的探索 , 也 正是 他们 人生 最真 实 的写 照 。
的各个方面 , 乃至今 日这些问题还在一直探索 。正 因如此 , “ 轴心时代” 开启 了人类文明的时代。
二、 孔子 与 柏拉 图是 东西 方 美学 的渊 源
其次 , 对“ 美” 的探究 是 两人相 通 的美学 基 础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 美” 的探究 , 是人类 自诞生起就开始讨论 的命题 。孔子和柏拉图在传承历史 、 启悟后代的过
孔 子 和柏拉 图作 为 东西 方 美 学 的渊 源 , 这 两位 程 中 , 都 纷纷 谈 到 了对 “ 美” 的见 解 。孔 子 美 学思 想 哲 人 的思 想 成 为 了东 西 方 美 学 的 理 论 的 奠 基 和 源 的 基 础 是 “ 仁” 学, 认为“ 美” 就是 “ 善” , 而 最 高 的 泉, 在 梁 漱溟 先 生 书 中 曾说 过 : “ 中 国文 化 中 间 以孔 “ 美” 的境 界 也 即是 “ 仁” 的境 界 。“ 个体 的心 理欲 求
轴心时代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和差异
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和差异一、引言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文化成就异彩纷呈的时代,这个时代被命名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来的,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地球上的北纬25度至北纬35度的区间内,如今日所知,各个地域的精神文明中都出现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几位哲学大家,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老子等。
由于历史现实条件所限,当时的中西方并不相通音讯,中西方的哲人们在追寻文明和哲思的路途中自然就会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
去年十月份,代表《山东大学报》采访范曾先生的学术报告会,听到范曾先生对这段时间的西方思想是这样解读的,西方是遵循逻辑的体系,一步步走向结论,由谬误达致真理。
的确,西方的哲学有数学逻辑的帮助,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论理,据我们所知,很多哲学家其实都是科学家,科学与哲学同在。
轴心时代的东方哲学思想,自然与西方不同,比如,老子大方无隅的哲思却是独立不倚、纵横自由、无所羁绊。
我个人认为,轴心时代的中西方哲学思想,当是一个感悟与经验相佐的感性主义文化,另一个则是逻辑与科学相携的理性主义文化。
根据系统论和结构主义原则,认识的意义并不在于描述对象本身,而在于揭示对象与其所在系统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不妨把这同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中西方哲学思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解读它们的总体特征与差异。
二、轴心时代感性主义的东方哲学思想雅斯贝尔斯所指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百家争鸣”,即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这段时期不同学派开始涌现,各流派之间互相争鸣论理,精神文明异彩纷呈,流派思想也因人而异,虬曲不一,仪态万千。
我们以最为著名的儒道学派为例进行研究。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的百家争鸣时代及原因◆人类古代文明的三大中心公元前8至3世纪,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文化成就异彩纷呈的时代。
为什么人类在不同地域,几乎同时取得重大文化成就?如何来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
其中尤以德国学者K.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影响最大。
他认为: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
这三个地区分别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事件,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人物。
在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其他诸位思想家、哲学家相继出现;在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等问世,佛教、耆那教等开始创立;在波斯,相传琐罗亚斯德创立祆教(拜火教);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等地,犹太教先知四处游走,传经布道;在小亚细亚和希腊,更是贤哲辈出,先有荷马、赫西俄德,后有所谓以泰勒斯为首的“希腊七贤”,继而出现了巴门尼德、希罗多德、赫拉克利特、修昔底德、苏格拉底、德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等。
这是当时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三个中心,人类都非常相似地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整体的存在,也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人类至今依然存在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几乎同时得以确立。
◆以希腊文明为例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古希腊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政教分离的思想是现代政治思想的核心,希腊人创造的民主共和制是近代世界普遍认同的政治体制的原型。
希腊人的文学艺术作品至今仍是现代西方文艺界学习的范本和创作的源泉之一。
西方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修辞学、文献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学科,无一不是希腊人奠定的基础。
他们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史学摈弃情感、求真求实的原则,希波克拉底的医德誓言等,仍然是当代从业者遵守的学科纪律。
轴心时代的中西思想比较(复习课)
3.(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
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
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
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B)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D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2.(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
现的是( B)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
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
( C)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欢迎指导!
科学备考
本专题属于高频考点,备考时要重点关注以下角度: 1.史实角度:复习时应系统掌握春秋战国、古希腊阶段特。 2.史论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中西方文明。 3.史观角度: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构建中西之间的联系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参考]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参考]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和现代文明的演变,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一概念。
这一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不同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重要变化的集中表现。
在这个时期,东亚的周朝和西亚的波斯帝国都精彩地展现了自己的文化和政治智慧,同时也为中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东亚,周朝是这个时期最富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王朝,周朝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行政机构的政治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基础标准。
这个时期的文献和铭文都强调了个人和家族的荣誉和责任,同时也提出了像“天命”之类的理念,试图将政治智慧与宇宙本身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周朝也是一段高度文化的艺术时期,青铜器、音乐、舞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包括历史上著名的“乐府”和“楚辞”。
在西亚,波斯帝国的建立为人类历史的进步打开了新的一页。
波斯帝国的君主古列尔王凭借军事力量和政治手腕征服了周边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单一政治实体。
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趋向是包容性、多元化和独立自主的,深受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尊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和历史事件,例如波斯帝国皇帝古列尔王的以大胆军事谋略战胜古希腊联盟的战役和伊朗宗教家查拉曼贾尔的继承和改革论述等。
中西方文明的相互影响在“轴心时代”这个时期也显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中国,周朝国王和官员的着装和珠宝和西亚的贵族非常相似。
另外,希腊和罗马的一些最著名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也被创造出来。
例如,科学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已经推动了欧洲和东亚的思想文化发展。
在世界历史上,“轴心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转折点。
这个时期的王朝和帝国向外扩张,建立殖民地、贸易和战争产业,加速文明和社会的融合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期的文明创新和文化创意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的诞生。
论“轴心时代”中西方教育的异同
论“轴心时代”中西方教育的异同“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一个很著名的命题。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
以下我们就以孔子和古希腊“三杰”为例,阐述“轴心时代”中西方教育理念的相似之处。
一、中国儒家的“大学之道”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4000多年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
《汉书·儒林传》说:“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此处提到的“庠、序、校”就是早期的教育场所。
这些教育场所扮演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化人心。
相传由周公一手开拓的礼乐文化,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谓具有楷模意义。
这种礼乐文化到了孔子那里,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致形成了影响中国教育数千年的儒家教育体系。
周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作为教学内容的,教育的目的则是让受教育者成为“允文允武”、素质精良的管理国家人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学校的类型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设置的,按照学习的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类。
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
大学则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对于如何才能实行好大学的种种教育活动,《学记》有过专门论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大学的教学方式,是要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复习结合起来。
课外对各种技能的操演,正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和提高。
只有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就算离开师长,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轴心时代:四大文明概览
轴心时代:四大文明概览“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这个时代诞生了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得以形成。
“轴心时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人类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的时代——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犹太先知们,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类的心灵,实现了人类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体飞跃。
面对史无前例的暴力,轴心时代的贤哲们认识到古老部落宗族伦理的局限,将关切扩展至所有造物,发现了可以将自我提升到超越个体和世界的内在根源,开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
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相同的“金规则”,即推己及人、关爱众生。
孔子教导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印度教推崇守贞专奉,佛陀说“是故为自爱,勿以伤害他”,《圣经》中的首要诫命之一“爱人如己”,古希腊悲剧对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呼唤,都是金规则的体现。
人类形成了某种“深刻的互相理解”,“迈出走向普遍性的步伐”,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人性的唯一本源的表现”。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追寻四个轴心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突破性洞见如何酝酿、生根、发展、辉煌,并最终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渐次逝去。
历史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轴心思想以寻求引导。
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发出的一致见解,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亦有必要回溯轴心精神,诉诸人性的共同本源,寻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一、古中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中国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西方历史地位
在西方,轴心时代被视为西方哲学的起源和基石。在 这个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探讨世界的本质和 人类的存在意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概念和思想 体系,如理性主义、存在主义、自然法等。这些思想 对西方哲学、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塑造了西方文明的基本面貌。
中国历史地位
在中国,轴心时代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这 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 家,他们提出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塑造了中华民族 的基本性格和文化传统。同时,轴心时代也是中国历史 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 会的过渡和转变。
书法艺术
自甲骨文、金文演变至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国书法 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等。
绘画艺术
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代表,追求意境和气韵生动,如山水画、花鸟画 等,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吴道子等。
西方文明的艺术成就
1 2
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雕塑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追求真实、 完美的比例和动态感,如《掷铁饼者》、《米洛 斯的维纳斯》等。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兼爱”、“非攻”,倡 导无差别的爱与和平。
西方文明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自我认知与 理性思考,认为“未经审视的生
活不值得活”。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理念论”, 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家,主张“中道”思想 ,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 活动。
特点
轴心时代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突破”和“创新”。在这 个时期,人们开始摆脱原始的神话和传说,用理性和科 学的方法去探索世界和自身。各个文明都出现了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这些成就 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的百家争鸣时代及原因◆人类古代文明的三大中心公元前8至3世纪,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文化成就异彩纷呈的时代。
为什么人类在不同地域,几乎同时取得重大文化成就?如何来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
其中尤以德国学者K.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影响最大。
他认为: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
这三个地区分别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事件,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人物。
在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其他诸位思想家、哲学家相继出现;在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等问世,佛教、耆那教等开始创立;在波斯,相传琐罗亚斯德创立祆教(拜火教);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等地,犹太教先知四处游走,传经布道;在小亚细亚和希腊,更是贤哲辈出,先有荷马、赫西俄德,后有所谓以泰勒斯为首的“希腊七贤”,继而出现了巴门尼德、希罗多德、赫拉克利特、修昔底德、苏格拉底、德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等。
这是当时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三个中心,人类都非常相似地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整体的存在,也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人类至今依然存在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几乎同时得以确立。
◆以希腊文明为例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古希腊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政教分离的思想是现代政治思想的核心,希腊人创造的民主共和制是近代世界普遍认同的政治体制的原型。
希腊人的文学艺术作品至今仍是现代西方文艺界学习的范本和创作的源泉之一。
西方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修辞学、文献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学科,无一不是希腊人奠定的基础。
他们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史学摈弃情感、求真求实的原则,希波克拉底的医德誓言等,仍然是当代从业者遵守的学科纪律。
中西方文明比较概论-经学-上
第五讲经学-上1、轴心时代的元典轴心时代之经的起源。
轴心时代所以被称为“轴心〞,很大程度在于那个时代为各大文化圈奉献了根本的典籍。
每一个文化圈在遇到危机之际,往往返回这些元典,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2、中西元典的生成与特性西方1:希腊哲学传统。
公元前600年左右,艾奥尼亚人建立的米利都,产生了第一个哲学学派。
标志着希腊人神话宇宙观的结束。
希腊人以哲学方法解释世界,追求万事万物中的一个根本性道理。
正式的希腊典籍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创造的。
柏拉图以前缺乏系统性著作,只有一些残篇。
西方2: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圣经?包含?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
?旧约?是希伯来人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宗教和民族文献的选集。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圣经,沿用犹太教人与神订立契约的说法,将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基督教正典?新约全书?,合为基督教?圣经?。
?旧约?最早的抄本久已失传。
1947年死海古卷的发现,犹太教圣经中的?律法书?共五卷,相传为摩西所作,又称?摩西五经?。
其中?创世纪?记叙上帝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过程。
在犹太圣经成书之际,犹太人还处在罗马人的严酷统治之下,犹太教内的一个小派别,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进而提出自己的宗教主张,号召人们对抗罗马人统治。
这一支后来从犹太教中别离出来,建立了新的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接受犹太教经典称之为?旧约?,而用希腊文创作了?新约?。
两者后来被基督徒合称为?圣经?。
希腊人追求逻各斯,追求理性;基督教崇尚信仰,强调人的有限性与不完善性,强调唯有信仰方能获得救赎。
西方文化内部的这两大构成因素,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相摩相荡,既充满冲突紧张,也互补兼容,两者共同推动了西方文化的演进开展。
西方的解经学,强调从无到有的创生,解经主要运用神-哲学的方法;中国:孔子是经典的传承者,自称“述而不作〞。
一般认为,儒家经书出于周代的王官之学。
西周社会学术在王官。
春秋时代,王纲解纽,学术下移,这些典籍散落民间。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五经者,周史之大宗〞;“诸子也者,周史之小宗〞,就是这个意思。
轴心时代的中国和希腊体育
轴⼼时代的中国和希腊体育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间,是⼈类⽂明的“轴⼼时代”.“轴⼼时代”发⽣的地区⼤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类⽂明精神的重⼤突破时期。
在轴⼼时代⾥,各个⽂明都出现了伟⼤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多德,以⾊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化传统,也⼀直影响着⼈类的⽣活。
轴⼼时代”或“轴⼼期"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标》⼀书中明确提出的⼀个跨⽂化研究的概念,⽤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和印度等地区的⽂化突破现象。
、曲⾩师范⼤学硕⼠学位论⽂轴⼼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较研究姓名:陈祥奎申请学位级别:硕⼠专业:体育⼈⽂社会学指导教师:杨弢20090401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与西⽅体育差异显著,促成中西⽅体育巨⼤差异的原因多样,但从历史⾓度考察,源头的差异⾸当其冲。
西⽅体育的源头在古希腊,⽽中国传统体育初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从⽂明史的⾓度看,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同处在“轴⼼时代”。
此时,分处于欧亚⼤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古希腊都创造出辉煌灿烂⽽⼜风格迥异的⽂化。
在体育⽂化⽅⾯,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等致使中国与古希腊体育在价值观念、运动形态和运⾏模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差异,在很⼤程度上致使后来中国与西⽅体育⾛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课题选取轴⼼时代这⼀特殊历史时段下的中国与希腊体育作为研究对象,进⾏⽐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为⼈们廓清对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体育异同点的认识,⽽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西⽅体育的巨⼤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轴⼼时代的中国与希腊在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思想⽂化等⽅⾯存在着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异同点在体育⽅⾯也是可见⼀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利斯提 尼改革(确立)
伯里克利 改革(顶峰)
基本废除旧贵族特权,雅典 国家最终形成
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
(1)标准变化:财产——地域——没有财产地域限制
说明:民主政治 (2)权力扩大: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五百人会议向 是一个不断完善 所有等级开放——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的渐进的过程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前800—前200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著名命题——“轴心时代”。他认为公元 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 代是中西方早期文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希腊、罗马 时期”
探究一: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比照 中国 物质 铁农具、牛耕技术, 文明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 有制确立,小农经济
专题复习
“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课标要求】 中国史部分: (1)知道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特征。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 (3)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 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世界史部分: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 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 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4)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 内涵。
材料四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 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 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 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3) 据材料四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 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罗马法的基本原则适应人类社会生活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 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练习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 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 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 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 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问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 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有利于选拔人才;充分调动公民参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材料二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今夫人众兵强,此 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 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引自《商君书· 定分、弱民》 材料三 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利 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 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 ——C· H· 希格内特《从公元前5世纪末以前的雅典宪法史》,牛津出版社1985版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在法制方面的异同。 相同:重视法制立国。不同:商鞅以法制为治国手段,法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 工具。梭伦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与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等权力分开, 具备初步分权思想。
人与自然、 人人生而 人与人的 平等 关系
西方人文 精神的核 心:
1、研究重点从神灵和自然转向人类社会,强调人的 价值和作用 2、提倡理性与人文思想,成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的思想源泉
(练习1)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亚斯贝尔斯),东西 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伟大思想家,即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 (1)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 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对 东西方社会产生影响。 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工具。 苏格拉底思想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对西方民主政治 产生重大影响。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要异同,并指出历史人物评价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 (1)出发点: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 (2)共同点:关注人,重视道德与教育,具有早期人文 主义色彩。 (3)不同点: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 治出发,压制人性发展;忽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苏格拉底:强大“个体”的人;强调人的民主权利, 有利于个性发展;采用理性方法研究自然科学。
认识:
(1)人类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尊重文明多元化 (2)不同文明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包容并处,但必须与本国国情 相适应
(3)民主政治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4)加强、健全监督机制,保障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 雅典:①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②民主政治发展 但弊端显现;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 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 共同问题:①注重对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核心:①孔子提出“仁”、“礼”。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 自己”,美德即知识。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仁义与王道,君舟民 水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齐物论;顺从自然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主张法术势结合;君主集权;变法革新
道家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主要派别、 人物
哲学 范畴
主要观 点
作用或影响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人与社会 苏格拉底
(3)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整理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法律理念、作用 1、过程: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法律观念(西塞罗
“自然法”)——法律体系(《民法大全》)
2、法律理念: 自然法思想、理性精神 1、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3、作用: 2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 先驱。 3 、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 恒价值。 4、对日本和中国有重大影响。
西方
海外贸易,工商业经济 发达
政治 文明
宗法分封制崩溃, “士”阶层崛起,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雅典民主、罗马法制
精神 文明
百家争鸣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 1、文化典籍的创制。影响本民族、地区的基本 走向 2、思想巨人的出现。影响本民族、地区发展 的精神导师 3、人文精神的觉醒。用道德、理性去认识世界,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小结:东西文化交相辉映,请比较春秋战国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异 同,据此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同:1、经济: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2、社会环境:重视人才, 知识分子活跃。3、内容:关注“人”与社会。4、影响:分别开 创东西方文化源泉,影响深远。 异:1、经济:希——工商品经济繁荣;中——以农为本,小农经 济逐步形成。2、政治:希——独立自治,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 ——走向统一发展为君主专制;3、思想:希——西方人文精神起 源,关注人与社会;中——百家争鸣,关注治国方略。
认识 认识 自己
人与自然、 斯多亚学派 人与人的 关系
主要派别、 人物
哲学 范畴
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 的尺度
作用或影响 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认识 普罗塔戈拉人与社会 苏格拉底 斯多亚 学派
认识 自己
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哲学意义上发现“自 美德即知识 我”; 18世纪启蒙思想源泉 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升华
结合教材,整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思考三次改革如何推动 民主政治发展?说明了什么?
改革 梭伦改革 (奠基) 内 ①经济举措: ②公民等级: ③机构改革: ①选举改革: ②机构改革: ③监督制度: ①机构改革: ②权力扩大: ③激励机制: 容 影 响 一定程度改变贵族专权局面,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历史评价的原则:历史的原则、辩证的原则、发展的原则
探究三: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改革(商鞅变法、雅典民主改革、罗马法律进程)
废井田、开阡陌 以农求富的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济改革 统一度量衡
严格户籍制度
加强集权的政 推行县制 治改革 制定秦律 提高战斗力的 军功爵制 军事改革
加强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的文化改革 改革旧俗 小家庭政策
探究二:思想是时代的积淀与沉思,结合教材,整理 “轴心时代” 东西方主要思想家及主张、归纳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派 想
道家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主要思想
“仁”和“礼” ;兴办私学,“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 “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 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 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 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科学: ②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束 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精神。 B:新文化运动。①目标直指封建礼教,“打倒孔家店”;②彻底 批判儒家思想,动摇传统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