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评价沈翠徐晓文

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评价沈翠徐晓文

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评价沈翠徐晓文发布时间:2023-05-16T01:37:25.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沈翠徐晓文[导读] 目的:针对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展开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336摘要:目的:针对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3月期间仙霞社区签约病人中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模式,研究组给予全专结合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家庭医生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MMSE评分、家庭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提升家庭医生满意度,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专结合康复模式;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加重了社会与家庭负担。

认知障碍主要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多领域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导致痴呆[1]。

现行的康复模式很难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管理服务,整体应用效果较差。

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将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进行组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医疗服务。

本文就针对全专结合康复模式下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22年1月-2022年3月期间仙霞社区签约病人中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70.83±5.71岁,研究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8.84±4.6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赖于充足 的肾精 ,只有 肾精 的充足 ,才 能化生脑髓 ,心 肾功能正常致
使脑细胞 不致过多凋亡 而出现脑萎缩 。当然消化 吸收功能的好坏会 影
响到气血 和肾精的化生 ,肺 脏和肝脏功 能的正常与否 会对各种精神症 状如幻觉 、幻想 、夜 间游动 、对镜 自语等 产生影响 ,所 以认知功能 障
临床证见 :智 力低下 ,记忆 力减退 ,性情 急躁 ,头晕 ,舌红苔薄黄 , 脉弦细。治法 :平肝潜 阳,熄 风通 络。予天麻钩藤饮加减。
2针 灸治疗
针灸治疗该病 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晋唐有 了很大发展 ,宋元则是盛 极 时期 ,明清时期总结 了不少经验 ,并开始广泛运用到临床 。我们在 临
疏泄则 阴虚 阳亢 ,肝 阳化风 , 风挟痰蒙 清窍 ,脑失所养发为本病 。 肝
1 中药 辨证治 疗 中 医历代 文献 中并 无认 知功 能障碍 这一 病名 ,而多散 见 于 “ 癫
疾”、 “ 证”、 “ 郁 文痴 ” 、 “ 善忘 ”等 病证 中 。早在 Ⅸ 枢・ 灵 海 论 》 中指出 “ 髓海 不足 ,脑转 耳鸣 ,胫 酸 眩冒 , 目无所 见 ,懈怠 安 卧”。及 至清代 ,名 医王清任明确指 出 “ 脑为元神之府 ,灵机记忆 在 脑不在心 ”。祖 国医学认 为 ,脑是神 明功 能产生 的起 源地 ,是产生 神 明的实质 性脏器 ,又称 “ 元神之府 ”。但脑的神 明功 能正常发挥 与身 体 的五脏 功能密切相 关,尤其是依赖于 强盛的心功 能 ,因为 “ 心主 血 脉 ”,心 的功能 正常 ,血脉就能通畅 ,血液就 能充分营养大脑; 二要依
训 练模式 :由治疗师指导患者 ,进行书写训练 、注意力及手 眼协调 能
力 、记忆力 、定 向力的训练及综 合分析能力训 练等。优点在于 :治疗 过程 中治疗师可 以更详细全面 的发现、 了解患者认 知障碍类型及 障碍

认知障碍的评估好康复

认知障碍的评估好康复

思维障碍康复训练
指出报纸中的消息 排列数字 问题状况的处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分类训练 做预算
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1、触觉失认的训练 刺激增强-衰减法 暗箱法
2、听觉失认的训练 3、视觉失认的训练 颜色失认 物品失认 形状失认 面容失认 视空间失认
4、单侧忽略的训练 对忽略侧提供触摸、拍打、挤压、擦刷或冰刺激等感觉刺 激。
幻灯片 6
单项认知功能的评定
画钟实验 clock drawing test,CDT 词表学习 词语流畅性测试 摆积木 连线测试 抑郁自评量表(SDS)
单项认知功能的评定
画钟实验 clock drawing test,CDT
常用于筛查时空间和视构造觉的功能障碍,还可以反映语言理解、短时记 忆、数字理解、执行能力,对顶叶和额叶损害敏感
认知障碍筛查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
于1975年编制,总共19项检查,其中包括时间定向、地点 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短程记忆、物 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言语表达和图 形描画等内容
认知障碍筛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The montreal CognitiveAssessment,MOCA 由Nasreddine教授于2004年编制, 用于针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进行快速筛查的工具
将患者急需要的物品故意放在其忽略侧,让患者用另一只 手越过中线去取它。
在忽略侧内用移动的颜色鲜艳的物体或手电筒光提醒患者 对该侧的注意。
阅读时避免读漏。
各项训练及活动尽可能地在其患侧进行,使患者更多地向 患侧转头或转动眼睛,增强对患侧的注意力。

六六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六六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六六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六六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六六脑康复训练,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六六脑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六六脑康复训练;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的逐渐提高,使该类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脑卒中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还会对患者自身的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本文详细探讨了六六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和10例。

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6岁和58岁,平均年龄为(65.3±1.2)岁。

在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4例和11例。

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5岁和59岁,平均年龄为(65.6±1.4)岁。

两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
综合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障碍:指在感觉输入系统完整的情况下, 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认知和整合障 碍。
二、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知觉障碍的种类: 躯体构图障碍 空间关系综合征 失认症 失用症
二、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躯体构图障碍:
躯体构图(body scheme)指本体感觉、 触觉、视觉、肌肉运动觉、肌肉运动知觉 以及前庭觉传入信息整合后形成的神经性 姿势模型,其中包含了对人体各部分之间 相互关系以及人体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即 自身在空间的定位特征)。
一、认知障碍概述
• ④那些疾病可致认知障碍
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包 括轻度认知障碍直至痴呆。
脑卒中
痴呆
脑外伤
抑郁焦虑
脑瘫
自闭症
帕金森病
癫痫……
脑白质病变(MS)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外伤患者损害 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与情感
障碍、交流障碍。 认知障碍是脑外伤后突出症状之一,认
知障碍患病率为25-70%。 认知障碍的程度和损伤领域与脑损伤范
围(弥漫或局灶)和损伤部位有关。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外伤患者损害 预后:对康复治疗的敏感性强,神经可
塑性强。 部分患者可出能会遗留永久性认知功能
障碍,重度者可能会自己发展为阿尔茨海 默病的风险。
一、认知障碍概述
• 脑瘫 2/3的脑瘫患儿存在认知障碍 低智商(IQ≤70分):推理,学习,解
决问题,适应能力均↓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
目录
•认知障碍概述 •认知障碍评估和康复 •儿童认知障碍的评定
一、认知障碍概述
• ①什么是认知
认知过程是高级脑功能活动。 是指个体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 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 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计算、 执行功能及语言等。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综合康复治疗
跨学科合作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认知训练 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加强医学、心理学、康复工程等多学 科的合作,共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精准康复治疗
基于患者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制定 精准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社区康复与长期照护
神经心理测验是评估认知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验来评估 患者的认知能力。
详细描述
神经心理测验通常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验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认知状况,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总结词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是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手段,通过观察和评估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评估其认知功能。
物理治疗
包括针灸、高压氧治疗等 ,通过刺激和调节生理功 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 干预,如焦虑、抑郁等,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 面对康复过程。
康复护理与家庭康复
康复护理
在康复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 日常生活照顾、安全防护、并发症预防 等。
VS
家庭康复
通过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为患者提供 持续的康复训练和生活照顾,促进患者回 归家庭和社会。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 评定
目录
• 认知功能障碍概述 •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方法 •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展望
01
CATALOGUE
认知功能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个体在获取、 处理、记忆、思维和决策等方面 出现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能力的表现。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通常由大脑受伤或疾病引起,导致认知能力受损,例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由于认知能力对个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提高认知功能,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社会参与。

康复治疗的类型康复治疗的类型通常根据认知障碍类型和程度而定。

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以下类型:1. 轻度认知障碍:有时被称为“老年痴呆”,该状况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以及注意力和思维速度减慢。

康复治疗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2. 脑损伤:包括头部外伤和脑中风等,这些伤害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失语和运动障碍。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语言和认知训练、肌肉控制和运动训练。

3. 转移性认知障碍:这种状况是由其他疾病或条件引起的认知障碍,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脑部感染。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

康复治疗的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 认知训练:训练患者执行日常任务、处理信息、记忆新事物和解决问题等。

2. 注意力训练:训练患者集中注意力和防止分心。

3. 语言训练:为失语或语言能力受损的患者提供语言训练和理解语言的技巧。

4. 肢体训练:为帮助患者掌握肌肉协调和控制而提供的训练,例如,坐立等。

康复治疗的实施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认知能力。

通常情况下,康复治疗是通过团队合作、家庭成员的指导和沟通来实施的。

家庭成员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状况,提供支持和协助患者练习技能。

另一方面,治疗师也需要与患者和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确保治疗的进展和方向得以顺利进行。

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的治疗团队来实现,并且需要长期关注和治疗以确保最佳效果。

康复治疗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早期识别和预防、精心的诊断、有效的治疗计划、团队合作、必要的康复设施和长期关注等。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病的发生;年龄越高,患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越高,这可能由于老年人器官系统退化,血管硬化有关,另外可能与职业因素有关,煤矿工人的工作量很大,有研究表明,重体力活动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1〕;有配偶组糖尿病患病率比没有配偶组患病率高,这与钟萍等报道〔9~11〕不一致,可能因为有配偶者心理支持较好,有伴侣的照顾,营养条件好,而糖尿病是营养代谢性疾病,所以患病率较高。

312 不同生活习惯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 基于男性女性吸烟率饮酒率有显著性差异(P <0105),对生活习惯进行性别分组,从吸烟,饮酒情况来看,男性饮酒组的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病率低;开滦集团是我国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员工的吸烟率(3816%)较低(国内平均值6610%)。

有研究表明,饮酒量与血压呈J 字形关系,极少量饮酒反而有降压效应。

而高血压也是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少量饮酒可能是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保护因素。

而有病职工可能因为受到医嘱不允许吸烟饮酒,影响调查结果。

313 肥胖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 BM I 是最常用于判断成人体质状况的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B M I 的划分标准:B M I >30为肥胖;>25为超重;1815~2419为正常,<1815则为营养不良。

从结果来看,体重指数越高,心血管病患病率越高,说明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14 锻炼身体、社会活动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 从锻炼身体、社会活动情况来看,经常锻炼、进行社会活动者脑血管病患病率低于其他2组,这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12〕,说明经常锻炼身体、进行社会活动是脑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尽管在临床上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在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程发展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不少共性,有着密切联系,需要联防联治。

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进食多、活动少”等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引起的肥胖、血脂增高有关,因此有必要在社区开展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平衡膳食、社区活动等健康促进方式,降低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一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

1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1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MMSE的使用注意事项:
MMSE使用很广泛,但使用的方法和不同中译文有不规范之处。
(1)定向力:日期和星期差一天可计正常。
(2)即刻记忆:也称最初或一级记忆,要求患者记忆3个性质不同的 样物件。告知时需连续给出,应清晰、慢、一秒钟一个。第一次记忆的 结果确定即刻记忆的分数[3分],且为以后“回忆”检查作准备。重复 学习最多6次,若仍不能记忆,则后面(4)项的回忆检查则无意义。
认知功能 障碍的康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 宋为群
概论
认知康复的 目的
患者保持现有的认知功能 延缓功能衰退 增进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标:
(1)修复损害的认知过程; (2)代偿功能上的缺陷。
第一个目标是假定认知损害的过程是可以修补的,认知功能可以重建,认知功能可以部 分恢复。
可以衡量康复治疗的效果。
认知功能的康复医疗过程是建立在正确的康复 评定的基础之上。
认知功能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有其特殊的方面,按照最新的《国际 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康复评定要包括两种成 分:
( 3 ) 移 动 性 ( Distractibility, alternating attention):即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 它方面的特性。
(4) 容量(Tracking, divided attention)是 指在同时进行几个作业时,能将注意力合理分配 的能力。
注意力的评定
评定主要以桌面检查为主
态度”,对这样病人主要的康复措施应该是增 加自知力。
计划应该根据下面几个因素进行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改善价值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改善价值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改善价值【摘要】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常伴随记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系统性康复护理通过多种手段如认知训练、运动康复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记忆力。

本文通过概述脑卒中患者特点、系统性康复护理作用机制和价值,以及现有研究评价结果,探讨了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力的改善效果和意义。

结果显示系统性康复护理在认知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系统性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并拓展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启示。

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力具有积极意义,有望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系统性康复护理,记忆力,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研究评价,发展,临床实践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脑卒中可以导致大脑部分区域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受损甚至死亡。

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轻度认知障碍,这种认知功能下降可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轻度认知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痴呆症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1.2 系统性康复护理的作用系统性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性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规范的生活方式和功能训练,提高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系统性康复护理包括认知训练、功能锻炼、情绪调节、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内容,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在认知训练方面,系统性康复护理可以通过认知锻炼游戏、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提升认知能力,增强大脑功能。

在功能训练方面,系统性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康复理疗、运动锻炼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增强自理能力。

在情绪调节方面,系统性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心理支持、情绪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回顾了近5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评定方法、血液学标记物、危险因素、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脑梗死;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7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022-04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增加,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高。

脑卒中不仅引起躯体功能障碍,还可以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从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到严重的痴呆均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不同阶段的表现。

近几年来,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生率刘春红等[1]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4.4%(98/180)。

林楚卿等[2]选取200例脑卒中患者和200例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对照,运用蒙特利尔(moca)认知测评量表检测其认知功能。

结论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72.5%,较正常老年人高。

李灵真等[3]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43例,于发病后3个月采用moca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通过moca量表筛查,脑梗死后3个月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发生率为51.05%。

2 评定方法选择合适的量表对卒中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是很重要的,所选择的检测量表应该涵盖卒中后可能累及的认知区域,以便正确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4]:①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②卒中患者智能状态检查表(the stroke unit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sumse);③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④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on assessm entbattery,lotca)。

认知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认知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 如利培酮、奥氮 平等
注意事项:药物 治疗需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不可 自行调整用药量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01 患者认识和改变错误
的认知模式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
03 支持和鼓励,帮助患
者应对压力和焦虑
心理教育:提高患者
02 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家庭治疗:帮助家庭
04 成员理解和支持患者,
共同应对疾病挑战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标: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 活能力、社交能力等
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 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康复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康复治疗效果: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 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认知障碍的护理策略
认知障碍的症状包 括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语言 能力下降、空间感 知能力下降等。
认知障碍的病因包 括遗传、环境、生 活方式等因素,治 疗和护理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
认知障碍的类型
01
痴呆症:最常 见的认知障碍 类型,包括阿 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等
02
轻度认知障碍: 记忆力、注意力、 语言能力等轻度 下降,但日常生 活能力未受影响
认知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认知障碍的概述 02. 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 03. 认知障碍的护理策略 04. 认知障碍的预防措施
认知障碍的概述
认知障碍的定义
认知障碍是一种大 脑功能障碍,影响 人的记忆、思考、 学习和解决问题等 能力。
认知障碍包括多种 类型,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等。
适度运动: 保持身体健 康,增强抵 抗力

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摘要: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症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选取5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

通过认知评估、脑电图和脑部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对患者的症状、认知功能和脑部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明显改善,脑电图和脑部磁共振显示脑部改变得到纠正,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因此,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天王补心丹;认知康复训练;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引言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者局部脑缺血引起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症状。

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还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探索一种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5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50岁-70岁。

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和脑卒中相关临床特征。

2. 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

3. 治疗方案:观察组每日口服天王补心丹,每次3粒,早饭后服用;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思维训练。

治疗周期为3个月。

4. 评估方法:通过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脑电图和脑部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对患者的症状、认知功能和脑部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

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认知障碍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健康问题。

认知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认知障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方法以及有效的干预策略。

一、认知障碍的概述认知障碍是指大脑在处理信息、思考、记忆、学习、注意力、语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认知障碍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表达困难、定向力障碍(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二、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1、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是早期发现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

这可以通过专业的神经心理测试来完成,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功能。

2、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家人和朋友应该密切关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例如,如果一个人经常忘记重要的约会、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如做饭、购物)、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性格发生明显改变等,这些都可能是认知障碍的早期迹象。

3、重视身体健康问题某些身体健康问题可能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或早期表现。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早期发现认知障碍。

4、进行影像学检查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查看脑部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等。

三、认知障碍的干预策略1、生活方式干预(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非药物干预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非药物干预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非药物干预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周鑫浩1,白春艳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2.长春国文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8[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成为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威胁之一,具有重大致残性,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轻度认知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时间窗。

在药物研究进展缓慢的情况下,非药物干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对目前轻度认知障碍的非药物疗法进行总结,为改善和延缓轻度认知障碍的方法选择上提供有益的补充手段。

[关键词]非药物干预;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8(b)-0190-04 Research Status of Non-drug Intervention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ZHOU Xinhao1, BAI Chunyan2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117 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angchun Chinese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8 China[Abstract] As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worsens, Alzheimer's diseas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one of the serious threats to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t is highly disabling and brings a heavy burden to families and society.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an important time window for early inter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e case of slow progress in drug research,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method.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the current non-drug therapie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provide useful supplementary means for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to improve and delay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 Non-drug interventio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gnitive function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以轻度记忆力减退和或其他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尚未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一种介于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之间的状态[1]。

脑瘫评定总结报告范文

脑瘫评定总结报告范文

一、背景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脑瘫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近一年来的脑瘫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定,现将评定结果总结如下。

二、评定方法1. 评定对象: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脑瘫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15岁之间。

2. 评定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脑瘫评定量表(CPI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定结果1. 运动功能:在运动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运动障碍,其中轻度运动障碍15例,中度运动障碍20例,重度运动障碍15例。

通过康复训练,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运动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运动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2. 认知功能:在认知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10例,中度认知障碍20例,重度认知障碍20例。

经过康复训练,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认知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3. 语言功能:在语言功能方面,患者普遍存在语言障碍,其中轻度语言障碍10例,中度语言障碍20例,重度语言障碍20例。

通过康复训练,轻度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中度语言障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语言障碍患者改善不明显。

4. 日常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患者普遍存在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轻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5例,中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20例,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5例。

经过康复训练,轻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部分改善,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改善不明显。

5. 心理行为:在心理行为方面,患者普遍存在心理行为异常,其中轻度心理行为异常10例,中度心理行为异常20例,重度心理行为异常20例。

通过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轻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中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部分改善,重度心理行为异常患者改善不明显。

认知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3. 复杂量表检查
• 神经心理学对认知方面的检测也有一些特殊的比较复杂的 量表,这些量表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不是很全面的。
• 例如Hoskivson的智力检测量表主要用于定向力的测定, Wechber的记忆积分量表等都有局限性,因为这些量表都 有其特殊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4. 诊断步骤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2.简单量表检查
• 当前有多种进行认知功能检查的半定量的量表可供使用。 简单的有MMSE,这里的认识内容有定向力、注意力、计 算力、远期及近期记忆力及判断力的评审,这对于筛选是 很好的。此外还有CCSE、信息集中的检查TMGT及神经行 为检查NCAC,
(二)认知障碍的康复评估
(四)认知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
1.体针的针灸辨证治疗 (1)髓海空虚
1)治则:健脑充髓,益神增智。 2)穴位的选择: 主穴:太溪、肾俞、志室、悬钟、三阴交、心俞。 穴位加减:头晕甚者加百会、四神聪。 3)操作:太溪、志室直刺0.5~0.8寸;肾俞、心俞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悬钟、三阴交直刺1~1.5 寸;百会、四神聪平刺0.5~0.8寸。 4)注意事项:百会、四神聪因穴下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网,出针时要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1.临床检查 患者一旦清醒应立即进行有关的认识缺 损的检查。认知检查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有关认知方面的障碍; (2)确定认知障碍的特征; (3)有助于病变的定位; (4)提供制定认知治疗或认知训练方案的依据。 认知障碍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计算 力、语言功能、思维判断、注意力等方面。
认知、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各有所指: 1.认知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 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 2.认知功能 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 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 达及应用等方面。 3.认知功能障碍 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 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 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 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233)李琪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

患者表现出以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认知功能损害,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POCD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者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

本文总结近年来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便临床医师了解相关知识,早预防早处理,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手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按照北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对认知障碍的分类,POCD属于轻度神经认知功能紊乱,其特征是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在麻醉手术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记忆力,精神集中及定向力等多方面的可逆性智力障碍,具体表现为认知能力异常、记忆受损、焦虑、人格改变、精神错乱等。

POCD需区别于谵妄、遗忘、痴呆等临床认知障碍类型,其确诊有赖于神经心理学测试。

目前POCD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老龄是引起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POCD 在年龄分布上主要集中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200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6亿,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8.1%;预计到2040年,此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在很短时间内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据估计这些老人有一半将在余生中至少接受一次手术。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而POCD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可发生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痴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使老年患者的麻醉和POCD成为更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一、历史研究及进展:200多年前研究者首次报道了老年患者在全麻手术后出现遗忘症状,而POCD这一术语的出现并明确定义则是近十几年的事。

滋肾益髓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滋肾益髓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滋肾益髓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系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各种类型和程度的认知障碍。

有研究[1]发现,约64%的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知识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2]。

笔者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滋肾益髓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98例病均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脑卒中、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能接受神经心理学测试;听力及视力无明显障碍;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北京版,MoCA)评分<26 分;③卒中量表(NIHSS)评估4-24分;④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②脑卒中前有认知障碍的患者;③非脑血管病(如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导致的认知损害;④存在严重精神疾病。

2治疗方法2.1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选穴:合谷、尺泽、太冲、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委中。

操作直刺5-10mm,平补平泻,留针30min。

疗程:1次/d,每周5次,周末休息,持续4周。

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训练项目。

康复训练每次3h,每天2次,持续4周。

康复训练由工作经验丰富康复治疗师完成。

2.2治疗组滋肾益髓针法针刺治疗,选穴:大钟、涌泉、悬钟、百会、四神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认为MCI 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 而记忆以外的大脑高级神经功能被保留,且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状态, 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

如何对疾病进行干预,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研究。

本文就MCI的康复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认知训练1.1 认知功能训练朱宏霞[1]对40例MC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心理护理、记忆障碍训练、定向力训练、逻辑思维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干预前后进行MMSE和ADL评定。

结果认知训练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

结论:认知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王海丽、杨华清[2,3]等发现认知训练结合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促进患者平衡、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Kinsella GJ[4]应用认知训练治疗遗忘型MCI。

方法:52 mCI患者和52正常人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主要评价为2周和随访4月后的前瞻性记忆和记忆策略。

结果:每天的记忆(前瞻性记忆工作)经过干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自我评价没有表现出相类似的结果。

结论: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运用认知恢复的补偿策略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提高日常记忆能力(前瞻性记忆任务和知识的记忆策略)。

Vidovich MR[5]设计了认知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研究(PACE)来检测MCI老年人通过认知活动干预是否能减少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

方法:将160个MCI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非特异性的教育组和认知活动组。

干预措施包括90分钟的认知训练,共10个疗程,主要评分标准为剑桥认知评分。

其他疗效如改变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情绪和生活质量也进行检测。

这个项目产生的最好的证据是认知活动可作为防止老年人的认知衰退与MCI的策略。

1.2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ipriani G[6]研究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训练对AD、轻度认知障碍(MCI)、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响。

10个AD患者(MMSE 评分23.9±2.4)、10个MCI患者[MMSE评分(28.0±1.4)分]和3个MSA患者[MMSE评分(26.7±2.3)分]参加了此项研究。

每个人参加两项训练计划,并在两疗程后评价认知和非认知功能。

结果AD组MMSE分数显著提高(P=0.010)。

相反, 另外两组MMSE随访基线分数仍相当稳定的。

AD患者在语言生成方面(P=0.036)和执行功能(P=0.050) 也有明显的改善。

MCI患者在行为记忆方面能够显著地改善(P=0.017)。

多系统萎缩组无显著改善。

其数据表明根据患者的不同诊断给予个性化的康复干预可能有不同的效果。

MCI和AD患者在整体和/(或)在特定的认知领域有显著的改善。

相反,MSA患者没有任何收益。

Eckroth-Bucher M[7]将传统的认知刺激与计算机相结合,每天训练45分钟,一周2次,共6周。

32个轻中度认知损害和正常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

结果:轻度和中度损害治疗参与者(15例) 痴呆评分量表分数出现显著改善。

WMS量表显示:逻辑记忆Ⅰ和Ⅱ有统计学意义上。

结论:传统的认知刺激与计算机相结合在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上大有前景。

González-Abraldes I[8]研究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刺激和评价的应用将在老年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特别是那些对指令的理解有困难以及没有时间回答问题的人,进行触摸屏操作,因准确性和脉冲时间的原因,也经常发生错误,尽管这个装置是比传统的鼠标更直观。

因此,这些应用程序应该被改编为普遍的易用性和可用性。

1.3 目标导向型训练Londos E[9]将15 MCI患者参与目标导向型的康复计划,每周2次共8周。

干预前后及6个月后随访进行认知功能、职能技巧能力、生存质量评估。

结果:认知加工速度、职业技能和生存质量的一些领域都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MCI患者参与这项以目标导向型的康复程序可以提高认识能力、职能技巧能力和生存质量。

Clare L[10]对MCI应用目标导向型的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措施和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可协助检测临床有意义的改变。

1.4 集体治疗Joosten-Weyn Banningh LW[11]研究集体治疗对MCI患者接受处理记忆问题和社会心理后果的影响。

此项目结合了心理教育、认知训练和认知行为训练。

方法:有93个MCI患者接受治疗,其中30个患者进行自身对照。

治疗前后应用疾病认知问卷调查评估量表评估接受能力和无助感,用老年抑郁量表和RAND-36量表评价苦恼和总体幸福感。

结果:线性混合模型的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

苦恼和总体幸福感没有变化。

治疗后接受能力明显提高,三个测量结果中两个显示无助感与基线水平比有较好的改善。

结论:这种干预帮助患者更好接受地他们的不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女性患者无助感呈现出下降,尽管影响相对小。

Joosten-Weyn Banningh LW[12]应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了认知行为治疗组治疗。

22 mCI个患者和他们的配偶参加了此项目。

主要干预措施为目标的认知行为治疗组增强适应行为,每周2小时共10个疗程。

主要评估措施有:RAND-36、老年抑郁量表评估痛苦和情绪;疾病认知问卷调查评估量表评估接受能力和无助感;婚姻满意度问卷调查,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和修订的记忆和行为问题问卷调查等。

结果:两组之间痛苦情绪的筛查没有显著性差异。

患者接受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婚姻满意度有增加趋势(P<0.1)。

家里护理人员说对记忆和行为问题的意识显著增加(P<0.05)。

出勤率高表明了这种干预对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针灸治疗2.1 头针张力[13]采用头穴丛刺法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选取3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头穴丛刺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月进行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定。

结果显示头针可以明显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发现运动功能的恢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

2.2 体针孙远征等[14]采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MCI,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药物组(30例)。

针刺组采用原络通经针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膻中、关元、神门等,药物组采用口服小剂量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2.5 mg)。

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记忆量表各项指标积分及记忆商(MQ)的变化情况,并用MQ增值情况判断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30天后针刺组的记忆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及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记忆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药物组除联想学习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2组治疗后记忆商及各项记忆分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针刺组记忆疗效优良率为80.0%,药物组为76.7%,2组记忆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原络通经针法可以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

苏志伟等[15]采用“益肾通督法”治疗MCI。

方法为艾条灸关元穴、肾俞穴;针刺太溪穴;梅花针叩刺神庭至百会,风府至大椎,针刺丰隆。

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老年痴呆的转化,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

2.3 电针刘小萍[16]将36例肾精亏虚型M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电针组采用“补肾填精益髓、健脑益智”方法并接电针,穴位选百会、肾俞、悬钟、风池、太溪。

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

结果:电针组治疗前后MMSE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左侧颞叶NAA/cr两组间比较,电针组治疗后NAA/Cr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NAA /Cr未见变化(P>0.05)。

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赵凌[17]应用电针“通督调髓”法治疗MCI。

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电针组和药物组,共治疗8 W。

选穴为神聪、百会、神庭、风池(双),药物为尼莫地平片。

电针和药物治疗MCI均有效,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两疗程后两个组MMSE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针组在每个疗程治疗后的MMSE量表总得分均较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药物组和电针组对MCI患者的综合认知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但尚不能确定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优越性,电针治疗对MCI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

2.4 综合疗法李国辉[18]主张采用针刺+认知训练等综合方案,针灸选穴:四神聪、本神、百会、风池。

方法为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针灸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尼膜同治疗,疗程12周。

结果显示: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照著性意义(P<0.05),这种差异持续到治疗末。

3 药物治疗3.1 西药李秀艳[19]给20例MCI患者服用壳聚糖磷脂酰胆碱2个月,通过面孔和非面孔的识别实验,分析其用药前后ERPN170成分的变化。

得出结论: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可以提高MCI患者的面孔识别能力。

谢勇[20]将4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和常规治疗组。

尼麦角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尼麦角林静脉滴注。

另选4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I组各项记忆分及记忆商(MQ)明显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尼麦角林组用药后,记忆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MQ的差值有明显提高(P<0.05)。

结论:尼麦角林对MCI患者的记忆力有一定改善,进而使MCI 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也有提高。

张运卫[21]将242名MCI患者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服药组给与多奈哌齐片和维生素E胶丸;未服药组只给与口服维生素E 胶丸。

结果服药组有效率为75.5%.未服药组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程熙[22]将47例MC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既往基础上每日口服石杉碱甲。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P300潜伏期缩短,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