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气瓶等检验流程(参考)

合集下载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无缝气瓶是一种广泛用于储存和运输高压气体的容器,其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对于保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无缝气瓶产品的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对其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缝气瓶产品的基本要求1. 结构设计要求:无缝气瓶产品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尤其是《无缝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定》中的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内外压力的作用,不发生泄漏或破裂等事故。

2. 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无缝气瓶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制造工艺应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安全附件和设备要求:无缝气瓶产品应配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安全附件和设备,如安全阀、隔热层等,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

二、无缝气瓶产品的检验分类无缝气瓶产品的检验可按照不同的流程和要求分为以下几类:1. 原材料检验:对无缝气瓶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2. 制造工艺检验:对无缝气瓶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检验,包括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热处理过程、非破坏性检测等方面。

3. 成品检验:对无缝气瓶产品的成品进行检验,包括结构完整性、标志和标牌的正确性、安全附件和设备的有效性等方面。

4. 使用检验:对无缝气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检验,包括周期性检验、事故事件调查和类型试验等方面。

三、无缝气瓶产品的检验方法无缝气瓶产品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比较,检查无缝气瓶产品的表面质量、结构完整性和标志、标牌的清晰度和正确性等方面。

2. 尺寸测量:通过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无缝气瓶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内径、外径、壁厚、高度和容积等方面。

3. 内外压力试验:对无缝气瓶产品进行内外压力试验,以检验其在压力作用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不发生泄漏或破裂等事故。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1. 概述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我公司进行气瓶验收和检测工作,旨在确保气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2. 术语和定义2.1 气瓶:指用于储存和运输气体的密封容器。

2.2 验收:指对新购或存储一段时间的气瓶进行质量检查和确认。

2.3 检测:指对气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内外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检验。

3. 人员要求3.1 验收和检测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工作人员进行。

3.2 操作人员需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和安全鞋。

4. 验收操作4.1 检查气瓶外观,包括是否有明显变形、裂纹、磕碰等损伤。

4.2 检查气瓶标志和标牌是否齐全、清晰、可辨认。

4.3 检查气瓶阀门和连接部位是否完好,阀门是否能正常开启和关闭。

4.4 对于含有压缩气体的气瓶,使用适当的检漏装置对气瓶进行检漏,确保气瓶密封性良好。

4.5 进行气瓶重量的检测,确保气瓶内的气体是否在规定的容量范围内。

4.6 对于需要进行气瓶内部检测的情况,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

5. 检测操作5.1 对气瓶外部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无任何污物附着。

5.2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气瓶尺寸的测量,包括直径、高度等。

5.3 进行气瓶壁厚的测量,以确认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4 对具有气瓶充装压力的气瓶进行压力测试,确保气瓶能够承受正常工作压力。

5.5 对气瓶内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其组成和纯度是否满足要求。

5.6 对需要进行气瓶内部检测的情况,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

6. 记录和报告6.1 验收和检测操作的结果应准确记录,并按照规定归档保存。

6.2 对于通过验收和检测的气瓶,应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并在气瓶上做相应标记。

6.3 对于未通过验收和检测的气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7. 安全注意事项7.1 在进行气瓶验收和检测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7.2 进行气瓶内部检测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防止气体泄漏和引起中毒。

办理无缝气瓶检验手续流程

办理无缝气瓶检验手续流程

办理无缝气瓶检验手续流程无缝气瓶作为一种用于贮存高压气体的重要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验,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无缝气瓶检验手续的办理流程,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获取检验资料:在进行无缝气瓶检验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包括瓶体制造单位、出厂合格证、使用单位名称和地址、气瓶制造单位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2.定期检验时间计算:根据规定,无缝气瓶的检验周期一般为2年或3年,具体以国家标准为准。

在办理检验手续前,需要计算出该气瓶的上次检验时间,并根据检验周期确定本次检验的时间。

3.了解检验要求:在进行检验手续前,需要了解国家标准对无缝气瓶检验的具体要求,包括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允许偏差范围等。

二、检验手续的办理流程1.提出申请:使用单位需要向气瓶检验机构提出检验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气瓶的基本信息、上次检验时间、本次检验的要求等。

2.确定检验时间:检验机构接到申请后,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使用单位协商确定检验时间,并告知使用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和要求。

3.送检准备:使用单位根据检验机构的要求,将待检无缝气瓶送至指定地点,并提供所需资料,包括瓶体制造单位、出厂合格证、上次检验记录等。

4.检验过程:检验机构将根据国家标准对无缝气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分析、压力测试等,确保气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检验报告:检验机构将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气瓶的检验结果、合格证明、下次检验时间等,使用单位在收到检验报告后需及时妥善保管。

6.补充检验:如果无缝气瓶在检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或不合格项目,使用单位需要按照检验机构的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并重新办理检验手续。

7.领取合格证:检验通过后,使用单位将根据检验报告向检验机构领取无缝气瓶的合格证,同时期待顺利结束此次手续。

三、注意事项1.限期检验:无缝气瓶的检验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会影响气瓶的使用和安全,甚至可能造成危险。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工艺规程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工艺规程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工艺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技术检验的工艺要求及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公称容积0.4~80L,水压试验压力不大于45Mpa,用于储存和运输永久气体或高压液化气体,并可重复充气的移动式钢质无缝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此范围之外气瓶,可参考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实施中,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版)
·G85099—1994《钢质无缝气瓶》
·G8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
·G88335—1998《气瓶专用螺纹》
·GB/T8336-1998《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B/T9251—1997《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Bl0878—1999《气瓶锥螺纹丝锥》
·GBl0877 《氧气瓶阀》
·GBl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GBl2137—1989《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无缝气瓶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无缝气瓶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无缝气瓶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检验工作是本站的核心工作,对检验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验工作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

2、范围
适用于无缝气瓶检验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站长负责本站任务的下达、工作协调、人员资格确认、检验监督及检验费用的管理。

3.2质量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鉴定。

3.3站长及设备员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维修安排工作。

3.4技术负责人及检验员负责检验过程的控制、实施及检验报告的出据、审核。

4、程序内容
4.1检验任务的下达
站长明确检验任务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检验室下达要求。

4.2检验准备
4.2.1检验室接到任务后,进行检验前准备如下:
(1)根据气瓶种类(介质),确定检验方案;
(2)方案确定后,依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好资料、记录准备。

4.2.2气瓶检验时,最好由两名人员参加,并注意安全问题。

4.3检验任务的实施
4.3.1检验室接到检验任务后,根据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作好检。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1、空瓶验收:空瓶验收人员必须对入厂待充装的瓶按照《气瓶监察规程》确定的项目进行百分之百的验收。

1)必须做到对待充装的瓶号、编号、数量认真登记,入册存档,分户存放整齐。

2)必须逐瓶检查瓶体是否超期、损伤、有油脂、颜色、钢号、标记是否清楚。

(氧气蓝、氮黑、氢绿、氨黄、二氧化碳银白),瓶件(手轮、杆、帽圈等)是否完全完好、是否有橡塑件。

凡检验不合格的瓶应单独存放,并一律交检测维修组进行技术性处理,待二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充装工序。

3)必须逐个检查瓶内是否有余压,是否有异味,判别瓶内原充装过什么气体。

凡无余压,有异味,没判明瓶内气体的瓶,需抽空或用四氯化碳洗后送检测维修组作技术性处理。

需要置换的由验收人员负责进行置换2-3次,再用所灌充气置换1-3次,确保瓶内气体纯度达到标准。

4)必须及时对瓶内积水超标的瓶进行倒水处理。

5)验收人员必须把合格瓶按充装顺序分组整齐存放,然后移交充装工序。

移交时必须由充装人员复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第 2 页共 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3 页共3 页。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确保气瓶的安全可靠,适用于所有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

二、术语和定义1. 气瓶:指用于贮存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器。

2.验收:指对新购气瓶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价的过程。

3.检测:指对使用中的气瓶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和评价的过程。

三、验收操作规程1.验收前准备1.1 检查验收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工作。

1.2 检查验收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证书和经验。

1.3 检查验收记录表格是否准备齐全。

2.验收程序2.1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焊缝是否合格等。

2.2 进行气瓶材质、规格和容积的核对,确认是否与购买合同一致。

2.3 进行气瓶标志的核对,确认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4 对气瓶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对材质、安全装置、阀门等进行检测。

2.5 对抽样检验合格的气瓶进行填写验收记录表格,并加盖验收章。

四、检测操作规程1.检测前准备1.1 检查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工作。

1.2 检查检测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证书和经验。

1.3 检查检测记录表格是否准备齐全。

2.检测程序2.1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腐蚀是否严重等。

2.2 进行气瓶材质、规格和容积的核对,确认是否与验收记录一致。

2.3 进行气瓶内部检查,包括对气瓶内是否存在异物、腐蚀情况等进行检测。

2.4 进行气瓶外部涂层的检测,包括涂层是否完好、起皮、脱落等情况。

2.5 进行气瓶安全装置、阀门的测试,包括是否能正常开启、关闭、压力释放等。

2.6 将检测结果填写到检测记录表格中,并加盖检测章。

五、应急处理当发现气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停止使用该气瓶并将其隔离;2. 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3. 进行紧急修理或淘汰处理。

六、验收检测记录保管1. 验收检测记录的保管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范本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范本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范本1. 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流程,确保对气瓶进行全面、准确的检验,保证气瓶的安全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气瓶出入库检验的操作人员。

3. 责任与权限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明。

3.2 检验人员有权对气瓶进行全面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出入库。

4. 操作流程4.1 气瓶接收4.1.1 检验人员接收气瓶时,必须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接收的气瓶与登记信息一致。

4.1.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有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1.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1.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重量、压力等参数的测量。

4.1.5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该气瓶,如接收,则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

4.2 气瓶出库4.2.1 检验人员根据出库需求,查找相应的气瓶,并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出库的气瓶与需求一致。

4.2.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气瓶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2.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2.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确认重量、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4.2.5 检验人员在记录中标明气瓶的出库信息,如数量、出库时间等。

4.3 气瓶入库4.3.1 检验人员根据入库需求,接收气瓶,并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入库的气瓶与需求一致。

4.3.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气瓶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3.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3.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确认重量、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4.3.5 检验人员在记录中标明气瓶的入库信息,如数量、入库时间等。

4.4 检验报告4.4.1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明确气瓶的检验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检验员姓名、检验日期等。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气瓶是储存或运输压缩气体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可靠使用,需要对气瓶进行验收和检测的工作。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的验收、检测流程,确保气瓶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符合要求。

2. 质量验收2.1 验收前准备(1)对验收所需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2)检查验收区域的环境条件,确保符合验收要求。

(3)查阅相关规范和法规,了解验收标准和要求。

2.2 验收操作步骤(1)按照气瓶的型号和规格进行分类和编号。

(2)对每个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外壳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变形等情况。

(3)检查气瓶的标志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气瓶的工作压力、容积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4)对气瓶进行称重,确保气瓶的重量在允许范围内。

(5)对气瓶的阀门和附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完好无损。

(6)对气瓶进行泄漏检测,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气瓶无泄漏情况。

2.3 验收结果记录和处理对每个气瓶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

对不合格或有问题的气瓶,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修复、报废或退回制造商等。

3. 定期检测3.1 检测类型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水压试验、材料检测等。

3.2 检测周期根据气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

3.3 检测操作步骤(1)外观检查:对气瓶的外壳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是否有裂纹、磕碰、变形等情况。

(2)水压试验:将气瓶充满水,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浸泡检验,检查是否有漏水情况。

(3)材料检测:使用适当的设备对气瓶材质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4 检测结果记录和处理对每个气瓶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

对不合格或有问题的气瓶,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修复、报废或退回制造商等。

4. 安全措施在进行气瓶验收和检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1.概述为统一和规范本组织钢质无缝气瓶检验检测工作,支持《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实施。

特制定本规定。

2.制定依据2.1 法规标准2.1.1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1.2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1.3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1.4国家质检总局颁《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1.5 GB1300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2.1.6 GB5099《钢质无缝气瓶》2.1.7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2.1.8 GB10877《氧气瓶阀》2.1.9 GB13438《氩气瓶阀》2.1.10 GB8335《气瓶专用螺纹》2.1.11 GB/T8336《气瓶专用螺纹量规》2.1.12 GB/T925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2.1.13 GB/T12137《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2.1.14 GB/1088-99《气瓶专用錐螺纹丝锥》2.1.15 GB/13005-91《气瓶术语》2.1.16 GB/15382-94《气瓶阀通用技术条件》2.2 引用文件2.2.1 QM04 质量体系实施策划。

2.2.2 QM05 组织与质量管理。

2.2.3 QM06 资源配置、管理及支持2.2.4 QM07 采购配件管理支持与检验检测实施。

2.2.5 QM08 质量分析、技术问题处理、记录与报2.2.6 QM09 纠正措施与改进2.2.7 QSP07 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程序2.2.8 QSP08 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处理程序2.2.9 QSP09 检测安全操作程序3.工艺流程图4. 检验准备4.1 接收登记4.1.1 接收用户送检气瓶时,核对气瓶数量、检查充装介质种类。

4.1.2查对气瓶漆色、字样和色环与所装介质的要求是否一致。

如漆色是用户自行喷涂的,特别是新喷涂的漆色时,必须问清该瓶原来的充装介质,气瓶不得改装充装介质。

4.1.3 查对瓶阀型号与气瓶漆色所表示介质的性质是否相符,不相符时必须问明原因。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流程与设备操作规程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流程与设备操作规程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流程与设备操作规程1、送检查收气瓶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查清送检的各类气瓶的数量,并检查其制造钢印和检验钢印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对于制造钢印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包括:水压试验压力、简体设计壁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日期)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查清各类气体气瓶缺少或损坏的瓶帽、防震圈、瓶阀及其它附件数量;逐只检查气瓶的漆色、字样是否和盛装介质相符合。

2、剩余气体的排放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了解更多气体相关知识请关注气体圈子微信gas-weixin;对盛装无毒的不燃气体,可直接将瓶内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对盛装无毒的可燃气体,在采用“放空”方法排放瓶内剩余气体时,应事先将气瓶放置在有消除静电措施的金属板上,防止由于静电引燃排放的气体,而引起火灾事故;对盛装有毒的气体,采取“抽空”处理。

3、卸瓶阀、防震圈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卸瓶阀必须在瓶阀装卸机上,或将气瓶固定在带有夹具的气瓶夹固架上用人工卸瓶阀、卸防震圈,检查气瓶瓶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检查充装瓶阀的要求是否符合充装介质的要求。

4、气瓶内外表面除锈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内表面是将钢珠倒在气瓶内,在滚动机上滚动除锈;外表面用抛光砂轮,用钢丝刷除锈。

5、原始标记登记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将制造厂代号、瓶号、水压、公称压力、原始重量、原始容积、原始壁厚、出厂年月、充装介质给予登记。

6、瓶口螺纹与颈圈的检查由瓶检负责检验,操作规程及职责是: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但允许瓶口螺纹有轻微损伤,对高压气瓶允许有不超过2牙的缺口,对低压气瓶允许有不超过3牙的缺口,且缺口长度不超过圆周的1/5,缺口深度不超过牙高的1/3。

对颈圈的牢固性和螺纹情况,应逐只检查,不得歪斜松动。

无法加固或颈圈损伤且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

如发现用焊接、钎接加固原配颈圈而造成瓶颈或瓶口损伤的气瓶,应判废,颈圈螺纹完好,对螺纹已严重损坏,无法保证牢固地戴上瓶帽的颈圈,应予以更换,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二篇)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二篇)

无缝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大纲(二)监检内容1.对无缝气瓶制造过程中涉及产品安全质量的项目进行监督检验。

2.对受检企业质量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监检项目和方法1.确认气瓶产品已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试制、技术鉴定或重新技术鉴定,并有完备的审批手续。

2.确认气瓶产品设计文件已按有关规程要求审批;改变原设计的已经重新审批。

确认总图上应有审批标记。

3.检查确认该批气瓶瓶体材料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其所列数据应符合规程、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4.检查瓶体材料应按炉、罐号验证化学成分,并审查验证结果。

以钢坯作原材料的,应确认低倍组织验证结果。

以无缝管作原材料的,应核实其逐根探伤检验情况和结果。

5.抽查经验证合格的材料所作标记和分割材料后所作标记移植。

6.用专用工具抽测瓶坯壁厚、瓶底形状和尺寸。

7.抽查热处理记录(图表),检查升温速率、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等,应符合热处理工艺规范要求。

8.对淬火一回火热处理的气瓶,审查表面无损探伤记录,并应到现场抽查探伤情况。

9.对淬火一回火热处理的气瓶,审查硬度测定记录,并应到现场抽查测定情况。

10.抽查瓶口内螺纹牙纹、螺距和表面质量,用螺纹量规测量螺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11.审查水压试验记录,到现场抽查水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试验结果、试验后的清理等。

12.到现场观察容积残余变形率的测定情况,核算残余变形率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符合标准规定。

13.审查气密性试验记录,到现场抽查气密性试验压力、保压时间、试验结果、试验后的干燥处理等。

瓶体气密性试验应在涂敷前进行。

检查因装配质量问题而泄漏的气瓶,经返修后是否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

14.应到现场抽查执行规程和产品标准规定的组批情况,组混合批时,每批气瓶材料的炉罐号不能多于两个。

15.试样瓶由监检员到现场抽选并作标记,记录样瓶瓶号,试样瓶的外观和产品标准中规定的逐只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应合格。

16.检查力学性能试样的截取、制备、测定项目、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检查试验后的试样。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细则

钢质无缝气瓶检验细则

1、检验前的准备1)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

登记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厂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实际容积、实际重量、上次检验日期。

2)对于瓶内介质不明、瓶阀无法开启的气瓶,应与待检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3)确认瓶内介质后,根据介质的不同性质,在保证安全、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采用与瓶内介质相适应的方法将气体排出。

对于盛装毒性气体的气瓶,在排放瓶内气体后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瓶内解毒处理。

4)确认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用不损伤瓶壁金属的瓶阀装卸机和防震圈装卸机卸下瓶阀和防震圈。

5)用不损伤瓶体金属的适当方法将气瓶内外表面的污垢、腐蚀产物、沾染物等有碍表面检查的杂物以及外表面的疏松漆膜清除干净。

2、外观检查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热损伤等缺陷。

瓶体存在裂纹、鼓包、结疤、皱折或夹杂等缺陷的气瓶应报废。

瓶体磕伤、划伤、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90%的气瓶应报废。

对未达到报废条件的缺陷,特别是线性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使其边缘圆滑过渡,但修磨后的壁厚应大于设计壁厚的90%。

如受检气瓶属于GB5099-1985实施前制造或进口的气瓶,其剩余壁厚应不小于该瓶设计制造规程或有关标准确定的规定值。

瓶体凹陷深度超过2mm或大于凹陷短径1/30的气瓶应报废。

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应报废。

瓶体上弧立点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2/3的气瓶应报废。

瓶体线腐蚀或面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90%的气瓶应报废。

颈圈松动无法加固的气瓶,或颈圈损伤且无法更换的气瓶应报废。

底座松动、倾斜、破裂、磨损或其支撑面与瓶底最低点之间距离小于10mm的气瓶应报废。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报废:a) 筒体圆度超过2.0%;b) 筒体直线度允差超过瓶体长度4‰,且弯曲深度大于5mm;c) 瓶体垂直度允差超过瓶体长度8‰。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规范气瓶的验收和检测程序,保障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气瓶的验收和检测工作。

二、术语与定义2.1 气瓶验收指对新购、新制气瓶进行检查和评定,以确认其符合规定和合格认证要求。

2.2 气瓶检测指对已使用的气瓶进行检查和评定,以确认其是否合格,能否继续使用。

2.3 检测机构指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可以进行气瓶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的机构。

2.4 合格证明指经过验收或检测合格的气瓶所颁发的证书或标记。

三、验收操作3.1 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为具备相关培训和资质的人员。

3.2 验收内容验收应对气瓶的外观、标识、材质等进行检查。

3.3 验收标准验收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3.4 验收程序3.4.1 接收气瓶交货单,核对气瓶的数量、规格、批号等信息。

3.4.2 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明显的外观缺陷。

3.4.3 检查气瓶标识,核对标识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4.4 检查气瓶材质,确认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4.5 根据验收结果,填写验收记录。

3.4.6 如发现存在问题的气瓶,应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检测操作4.1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为持有相关资质的人员。

4.2 检测内容检测应对气瓶的外观、材质、内部及密封性能等进行检查。

4.3 检测标准检测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4.4 检测程序4.4.1 检查气瓶外观,确认是否有明显的损伤、腐蚀等。

4.4.2 检查气瓶材质,确认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4.3 检查气瓶内部,观察是否存在异物、瑕疵等。

4.4.4 进行气密性检测,确认气瓶是否存在泄漏问题。

4.4.5 根据检测结果,填写检测报告。

4.4.6 如发现存在问题的气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合格证明与记录5.1 合格证明经过验收或检测合格的气瓶应颁发合格证明,如合格证书或标记等。

气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范围和目的二、检测周期1.新瓶初次使用前,要进行新瓶检测,确保瓶体完好无损。

2.使用中的气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测,一般为2年一次。

3.在以下情况下,需提前对气瓶进行检测:(1)发现可疑瓶体的,如瓶体变形、破损等。

(2)瓶体使用过程中发生重大冲击、摔落等情况。

(3)瓶身被侵蚀、磨损严重、生锈严重等。

(4)单次使用超过规定的时间(如超过12个月)未进行检测。

(5)其他需要检测的情况。

三、检测环境和仪器设备要求1.检测环境要求通风良好,无明火、电弧等火源。

2.检测仪器设备要求齐全,包括瓶底承载器、涂胶器、检漏装置、气瓶外观检测仪等。

四、检测操作流程1.初次使用新瓶检测:(1)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瓶底是否光洁无污染。

(2)使用涂胶器在瓶口涂上一层胶,放入瓶底承载器。

(3)将气瓶放在水槽中进行水压试验,确保无渗漏。

(4)经水压试验合格后,使用外观检测仪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测,确保无裂纹、破损等。

(5)检查气瓶标志和铭牌是否完好清晰。

(6)将新瓶送入仓库存放或使用。

2.周期检测:(1)将需要检测的气瓶送到检测工位。

(2)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

(3)使用涂胶器在瓶口涂上一层胶,放入瓶底承载器。

(4)将气瓶放在水槽中进行水压试验,确保无渗漏。

(5)经水压试验合格后,使用外观检测仪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测,确保无裂纹、破损等。

(6)检查气瓶标志和铭牌是否完好清晰。

(7)若检测结果正常,将气瓶封存标记上日期,送入仓库存放或继续使用。

(8)若检测结果异常,及时将气瓶报修,待修复后再经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五、检测记录和管理1.对每个气瓶的检测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瓶号、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等。

2.检测记录要保留至少3年,以备查验。

3.对于检测合格的气瓶进行封存标记,确保被正确存放和使用。

4.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气瓶,需立即报修,并在修复后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于过期未进行检测的气瓶,应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检测后方可继续使用。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用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压试验压力不大于45MPa,水容积0.4,80L,用于储存和运输永久气体或空压液化气体并可重复充气的钢质无缝气瓶以及车用天然气钢质无缝气瓶(以下简称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填有固体填充物的气瓶以及灭火用的气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99-1999 钢质无缝气瓶GB7144-1986 气瓶颜色标记GB8335-1998 气瓶专用螺纹GB/T8336-1998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GB/T10878-1989 气瓶锥螺纹丝锥GB/T12137-1989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B/T9251-1997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GB/T13005-1991 气瓶术语LD96-1996 气瓶改装程序3 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3(1 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五年检验一次;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潜水气瓶以及常与海水接触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其他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气瓶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3(2气瓶定期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音响检查、内部检查、瓶口螺纹检查、重量与容积测定、水压试验、瓶阀检验和气密性试验。

4 检验准备4(1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

登记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厂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实际容积、实际重量、上次检验日期。

4(1(1未经劳动部门认可的厂商制造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GB5099或《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不全而又无据可查的气瓶、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气瓶检验前检查与处理规程

气瓶检验前检查与处理规程

一、气瓶检验前检查与处理规程(一)接受送检气瓶1、查清各类送检的气瓶数量、种类、登记瓶号等原始记录,双方签字认可。

2、查清各类气瓶上缺少损坏的瓶帽(或可拆护罩)、防震胶圈、瓶阀(不包括阀内件)和其它附件的数量。

3、发现原配瓶阀型号与盛装介质不符时,必须问明原因,以免可燃性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或含油气体气瓶与禁油气体气瓶,或特种气体气瓶与普通气体气瓶,或医用气体气瓶与普通气体气瓶,或医用气体气瓶与工业气体气瓶混用酿成事故。

4、发现用户自行喷涂颜色标记(特别是新喷涂的颜色标记)的气瓶,必须问清该瓶原喷何种颜色标记或原装何种气体,以防用户自行改装气瓶或掩盖气体缺陷酿成事故。

5、禁止改装气瓶。

6、发现未到检验期限的气瓶,必须问清提前送检的原因。

如属误送的,则应退还用户;属于喷涂颜色标记、修阀、换阀或维修的,则应与特检气瓶分开存放;属于遭受严重操作的,应问清操作的原因和部位,并做好记录,将其列为重点检验的气瓶。

7、用户要求喷涂单位名称或自编号时,必须当场记录。

对字数较多的单位名称,应与用户商量将其简化。

8、在进行上述工作后,按工作内容将气瓶送至相关岗位,并告之有关人员。

9、收瓶者完成上述工作后,按工作内容将气瓶送至相关岗位,并告之有关人员。

(二)气瓶检验前的准备气体钢瓶在检验前,必须作如下检查处理:1、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

登记内容包括国别、制造厂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原始容积、原始重量、上次检验日期。

2、未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厂商制造的气瓶、制造标志不符合GB5009或《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气瓶、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关键项目不全而无据可查的气瓶、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在用的气瓶,登记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3、对气瓶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气瓶按报废处理,登记后不予检验。

4、瓶体上有判废字样或瓶体标记及检验标识有挫、刮、补等改动迹象按报废处理,登记后不予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