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合集下载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1.全景法:通过整体观察和分析,将园林植物按照功能、高低、大小等特点进行布局,力求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2.区域法:根据园林的分区域特点,将不同功能或表现要求的植物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不同的景观氛围。

3.点线面法:依据园林设计的空间要求,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布局植物,强调园林的层次感和既有的地形特点。

4.对比法:通过配置不同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的植物,营造出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吸引力。

5.交错法:在园林内交替配置高低不一的植物,使植物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空间层次感。

6.一致法:园林内植物的主题、色彩、形象等方面的风格相一致,形成整体统一的效果。

7.点缀法:通过在园林内设置一些特色的植物点缀,增加整体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区域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绿化功能原则: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3.可塑性原则:考虑到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选择具备可塑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适应园林的需求变化。

4.可持续性原则:选择长寿命、抗病虫害、耐旱涝等特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延长园林景观的寿命和美观。

5.艺术性原则: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和美感。

6.空间感原则:根据园林的空间尺度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7.生长阻碍原则:在园林内避免配置高大的树木或植物,以防止其对周围建筑物或固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

以上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舒适和功能完善。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园林项目和客户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有一些树木叶子漂亮,颜色多变,比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等这些都是相当好看的,把他们和观花的植物配合是可以使观赏期变长的,于此之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以作为主景摆在重要的地方。

常绿树种也是一个观赏效果不赖的树种,比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等,通过选择颜色差距大的品种搭配是会更加有观赏效果的。

2、注意层次对于拼花这样的艺术,分层和色彩混搭都是很好的表现方式。

那些那不一样叶子、颜色、形状的植物的搭配会使整体的色彩和层次更加的多样。

而不一样的花期的搭配也是会使整体的观赏时间变长的。

3、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植物配置要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

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紫荆、桃花、杜鹃等;晚春开花的木棉、蔷薇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罗汉松、桧柏、龙柏等。

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

在树木配置中,以广西地区来说,常绿的比例占3/5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感受满目青翠心旷神怡而流连忘返。

4、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木芙蓉前可植美人蕉,紫薇树下配万寿菊,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

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组合内部的结构也是要有一定的比例搭配的,再加上结构自身和别人观赏线路的协调。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1)孤植孤植是园林中树木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包括树冠、颜色、姿态等。

孤植树多为主景树,一般株形高大,树冠开展,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开花繁茂,香味浓郁。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在古典园林中,假山旁、池边、道路转弯处也常配置孤植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调和。

所以孤植时一般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可观花、观叶或者观果的植物。

(2)对植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使其互相呼应的种植形式,称之为对植。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树种一般选择整齐优美、生长缓慢的树种,常绿树为主。

在自然式栽植中,也可以用两个树丛形成对植,这时选择的树种和组成要比较近似,栽植时注意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但又必须形成对应,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3)列植乔木或灌木按一定株距栽种,栽种有单行、环状、错行、顺行等多种排列方式。

多用于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公路、铁路、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周围、防护林带、水边种植等列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有气势。

可起到夹景的效果此外。

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枝叶繁茂的同种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形等。

(4)丛植丛植是将2~3株到10~20株的树不规则近距离的散植在绿地中,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树丛常布置在大草坪中央、土丘、岛屿等地做主景或草坪边缘、水边点缀;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可用在雕像后面,作为背景和陪衬,烘托景观主题,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以遮阴为主要目的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如香樟、朴树、榉树、国槐,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阴花灌木。

(5)群植群植是指二三十株至上百株树种成群配置,这群体称为树群。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树木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一、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1.孤植树表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树木的个体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型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古银杏、香樟、广玉兰、枫杨、楝树、国槐等;(2)姿态优美、奇特,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合欢、垂柳、龙爪槐等;(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缤纷的艺术感染,如:梅花、樱花、碧桃、紫薇、山楂、柿树、木瓜、海棠等;(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刺槐等;(5)具有彩色叶者,以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如:乌桕、枫香、红叶李、槭树、银杏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两种类型:(1)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好,体姿优美;(2)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与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等窄行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往往是园林植物构图中的主景,在园林中规划位置要突出,一般多布置在以下场所:①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②开朗水边或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③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二、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1.对称栽植:树种相同、大小一致的乔灌木等距离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2.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但两株或两丛树的配植可稍自由些,但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相互呼应。

非对称式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园中园入口的两侧等。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1.功能性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功能。

例如,通过选择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物来改善空气质量,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来节约水资源,通过种植具有吸音隔离功能的植物来减少噪音等。

通过合理配置功能性植物,可以为园林增加更多的生态价值。

2.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选择红色和橙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热情和活力的氛围,选择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温馨和宁静的氛围。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使园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高低错落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通过选择高低错落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园林的中央区域选择高大的乔木,周围选择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高度的植物,可以使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4.季节性配置生态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使园林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春季选择樱花和杜鹃等花卉,夏季选择蔷薇和玫瑰等花卉,秋季选择菊花和秋叶等植物,冬季选择松树和柳树等植物。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使园林四季皆有花开的美景。

5.生态环境适应性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适合生长条件的植物。

例如,选择喜阳光的植物种类来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区域,选择喜阴凉的植物种类来种植在阴凉潮湿的区域。

通过合理配置适应生态环境的植物,可以使园林更加生态友好。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目标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通过合理的功能性配置、色彩配置、高低错落配置、季节性配置和生态环境适应性配置等方式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景观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

景观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

景观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
景观植物配置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群植方式:将同一种或相似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植物群体,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2. 点缀方式:将少量位置分散种植的植物点缀在景观中,用于突出或强调某个地方的重点。

3. 蔓延方式:利用攀爬植物或蔓生植物沿着支架或植物网格等进行蔓延,创造出绿色的垂直墙面或绿化隔离带,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遮阳、提高空气质量等作用。

4. 线性种植方式:将植物按照线性的布局方式进行种植,例如沿着道路、人行道或建筑物等设置植物带,形成绿色廊道,增加景观的连贯性和整体感。

5. 随机分布方式:将植物种植在不同的位置或区域,使其呈现随机的分布格局,增添一定的自然感和随机性。

6. 形状修剪方式:通过修剪、剪形等手法,将植物形成特定的形状,比如球形、锥形、柱形等,强调植物的整体造型,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应用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景观设计需求和植物种类的特点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美观、协调和丰富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植物的概念及分类(一)大家知道,根据植物形态构造的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大部分生活存水中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高等植物是由某些低等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来,由于长期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在体形结构上以及生理特性上,都较低等植物复杂。

属于高等植物的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而且多为乔木,多数为常绿树种。

我国有苏铁、银杏、松、柏、麻黄等。

其中银杏、水杉、水松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科学家把它们当作活化石看待,世界各国都在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发展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适应类型最多的一群植物,约有20万种以上,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二)那么什么是园林植物呢?1、概念: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2、分类:(1)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疗养胜地和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我们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将园林树木分为以下三类。

乔木类树木体型高大(通常高于6米),是有明显的主干,如国槐、杨树、柳树等。

灌木类树木体型较矮小,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如黄栌、米兰、紫薇等。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00
绿化带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
建筑物外墙:有窗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围墙
道路路面边缘
人行道路面边缘
排水沟边缘
体育场地
至乔木中心
3.0-5.0 2.0 2.0 2.0 0.75 0.75 1.0 3.0
最小间距/ m
至灌木中心
1.5 1.5 0.5 1.0 0.5 0.5 0.5 3.0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 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 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 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 树,与大者靠近。如左图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6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四株配置
四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 两种植物,配置上成3:1组合,平 面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 四边形配置。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 红叶李、鸡爪槭配置在一起,观赏期可延长半年。石榴、紫薇、夹竹桃配置, 观赏期长达5个月。梅花花期短,盛花期仅两周,若配植一串红、菊花,就 可改变景观。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 树群设计的注意事项:
• 1)树木种类不宜太多,1-2种骨干树种,并有一定数量的乔木 和灌木作为陪衬,种类不宜超过10种,否则会显得零乱。
4
2 1
3
11
五株配置
五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 或两种植物,配置3:2和4:1组合。 如为同种植物,采用3:2和4:1组 合均可,但不同种的植物宜采用 3:2组合为佳。
12
3
1 4
五株组合:
3:2组合(5株相同树种)
5
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功能划分区域:根据景区的功能划分不同的区域,如休闲区、观赏区、运动区等,然后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进行配置。

2. 考虑景观效果:根据园林的整体设计风格和景观效果的要求,选择具有相应形态、花色、叶色等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达到美化景区的效果。

3. 考虑季节变化: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要考虑四季的变化,选择不同季节都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使得园林四季美丽。

4. 考虑生态环境:根据园林的生态环境条件,如土壤质地、阳光照射情况、湿度等,选择适应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以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良好。

5. 考虑植物的互补性:植物之间有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使得整个园林植物布局更加协调。

6. 考虑植物的层次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形成层次感和丰富的立体感,提高景区的观赏价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当然实际配置时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场地情
况和设计要求。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美学效果、生态环境等因素,使其与周围的景观元素相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一、形状对比和协调:在植物配置中,可以通过形状的对比和协调来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在整体景观中使用不同形状的植物,如圆形、尖形、锥形等,来打破单调感,形成层次感和动态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同形状的植物进行搭配,如选择几种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使整体景观更加和谐统一二、色彩的搭配和对比:植物的颜色对于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对比,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植物配置中,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

例如,在春季可以选择鲜艳的花卉植物来点缀整个园林,而在秋季可以选择有着丰富色彩的落叶植物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相邻颜色或对比色进行搭配,如红色与绿色的对比、蓝色与黄色的对比等,来增加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三、季节性植物的配置:季节性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春季可以选择樱花、杜鹃花等盛开的花卉植物,营造出浪漫的春天氛围;而在夏季可以选择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在秋季可以选择银杏、枫树等落叶植物,打造出秋天的景色;冬季可以选择冬青、侧柏等常绿植物,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通过季节性植物的配置,可以使整个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和享受。

四、层次感的表现:在植物配置中,可以通过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植物来表现出层次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来作为主体植物,再在其周围搭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形成明暗对比和层次感。

此外,在植物配置中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攀援植物来爬绕墙面或搭建支架,给人一种垂直方向的层次感。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浅谈公园植物的配置

浅谈公园植物的配置

浅谈公园植物的配置【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外,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各地的公园里面,各加注重对绿化植物的配置,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的绿化植物,让公园在每个季节都能出现不同的景色。

本文主要是对公园绿化植物的选择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做了简要分析。

标签:公园;绿化植物;选择;配置0 前言植物是美化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

这对提高整个景观区域的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有必要充分研究植物配置的理论以及具体的配置方法,从而提高设计水平和景观质量。

1 公园植物配置的一般性原则1.1 艺术原则公园植物的配置必须具备艺术的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公园植物配置涉及到了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等诸多的艺术门类,公园植物配置对诗情画意的呈现,体现植物配置的人文意境等有中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形式美是植物及景的形式,一定条件下在人的心理会产生愉悦的感觉。

1.2 生态原则公园植物的配置必须符合当地生态的要求,植物是公园造景素材中具有生命的要素,体现着世间的生命力,充分发挥着植物的生态效应,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吸收有毒的气体,吸附灰尘等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主要是利用植物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利用生态学,合理的选择植物的种类、合理的配置,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形成高智力的绿化景观,节约成本,容易管理,符合因地制宜、适应植物生长的环境,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1.3 功能原则公园植物的配置应该充分考虑公园的特点和功能,在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因为其功能比较复杂,对各个功能区的分区要求也不一样,这个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分区的功能,在游玩区,应该选择高大的、枝叶浓密的树种;在公园门口或者需要视线的地方多采用散丛植物。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这类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性,同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多建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

二、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方法:1.明确设计目标: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标。

根据园林的风格、主题和用途,确定植物配置的整体方向。

2.考虑环境条件: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园区的地形、土壤、气候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以确保其生长良好。

3.选择适宜物种:根据园林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宜物种进行配置。

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树形、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选择。

4.考虑景观效果:园林植物配置旨在创造美丽的景观效果。

要注意植物的色彩、形状和层次感的搭配,以实现视觉上的美感。

5.创造丰富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花卉、盆景和观叶植物等,以增加园林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6.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园区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布局。

可以根据植物的高矮、树冠的大小和形状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分布和间隔。

7.考虑季节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季节变化。

可以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防晒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和冬季耐寒的植物等,使园林四季有景。

8.考虑维护管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维护管理的方便性。

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低维护成本的植物品种,以减轻后期的养护工作。

二、原则:1.美学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追求美学效果,注重植物的形态、色彩和层次感的搭配。

要注重整体和谐和细节处理,力求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

2.生态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品种,注重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3.实用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实用性。

要根据园林的用途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如在公园中选择耐旱、耐阴和耐污染的植物,在城市道路中选择耐盐碱和抗风的植物等。

4.经济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经济效益。

要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以降低购买和养护成本。

在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存活率和替换率,以提高投资效益。

5.心理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心理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植物配置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依山傍水: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利用自然地形和水景来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

植物配置要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在山脚下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可以起到遮阳挡风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园林增添绿色。

在湖泊和池塘周围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花等,可以增加园林的静谧与雅致。

2. 追求自然: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审美理念,追求自然景致的呈现。

植物配置要尽量做到自然、随意,不刻意修剪或雕琢。

例如,在园林中可以种植一些常绿乔木或灌木,让园林四季常青,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开花植物,如牡丹、梅花等,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

3. 反映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常常反映哲学思想,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摆放来表达主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园林中常常会种植一些寿桃、松树等寓意长寿和坚韧不拔的植物,以表达对美好生活和坚强意志的追求。

4. 追求平衡和谐: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整体的平衡和谐,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形态的对比。

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其色彩和形态的特点来搭配和组合,既要注重植物单独的美感,又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例如,可以将色彩鲜艳的花卉和叶片比较淡雅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奇特美。

5. 追求意境和情调: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追求意境和情调的营造。

通过特定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抒情的氛围。

植物的配置要顾及空间的变化和流动,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音响效果来增加园林的情调,比如种植一些会发出轻微声响的竹子等。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些艺术手法参考内容,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布局植物,可以为古典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丰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四季景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

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

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2、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1)孤植。

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

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

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丛植。

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群植。

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

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4)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
各种乔木、灌木。

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

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

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4、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

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