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习及学习的理论1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

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教学任务如下:1、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二、选取教材的原则与依据本课程近几年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笔记 第二章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笔记 第二章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理论介绍1、理论要点“自我同一性渐成理论”或“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个体心理的发展乃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周期中,在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人格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自我同一性逐渐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人格发展不仅受生物因素影响,还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人格发展历经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1)婴儿期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2岁)(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疑虑(2-4岁)(3)学前期或游戏期主动对内疚(4-7岁)(4)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岁)(5)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65岁)(8)老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65-死亡)艾里克森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危机是划分不同阶段的标准或依据。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的年龄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

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对这个阶段的人格发展产生的积极的影响。

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本阶段危机不能得以顺利解决而对人格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危机的解决办法中兼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

只有在有利于积极解决的因素比消极因素所占的比率高时才能说危机被积极地解决了。

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品质)。

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

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

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出生—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要求1.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各种系统、环境、热力学状态、系统性质、功、热、状态函数、可逆过程、过程和途径等。

2.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功与热的取号,会计算常见过程中的Q,W, U和 H的值。

3.了解为什么要定义焓,记住公式U Q V , H Q p的适用条件。

4.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能熟练地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可逆或不可逆的等温、等压和绝热等过程中,U, H, W, Q的计算。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学好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学好化学热力学的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了在恒定组成的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与转换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就要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通过听老师讲解、看例题、做选择题和做习题等反反复复地加深印象,才能建立热力学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这些概念。

例如,功和热,它们都是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要强调“传递”这个概念,还要强调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传递过程。

功和热的计算一定要与变化的过程联系在一起。

譬如,什么叫雨?雨就是从天而降的水,水在天上称为云,降到地上称为雨水,水只有在从天上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才被称为雨,也就是说,“雨”是一个与过程联系的名词。

在自然界中,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与过程有关的名词,如风、瀑布等。

功和热都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是,它们一定要与传递的过程相联系。

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被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除热以外,其余在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传递过程必须发生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传递的能量既不能称为功,也不能称为热,仅仅是热力学能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

同样,在环境内部传递的能量,也是不能称为功(或热)的。

例如在不考虑非膨胀功的前提下,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燃烧甚至爆炸等剧烈变化,由于与环境之间没有热的交换,也没有功的交换,所以 Q 0, W 0, U 0 。

现代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第二章认识过程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3、感受性发展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4、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加工工程○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给予解释,使她具有一定的意义○5知觉的恒长性: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任然保持相对的稳定和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长性5、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1物理直观_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2教具直观(模像直观)_通过模型、仪器、图表、幻灯等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3言语直观_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理解(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1强度性○2差异性○3变动性○4理解性○5协同性6、记忆的基本过程(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的必要前提,是人获得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也可称为学习。

没有识记就不会有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第二章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理论

第二章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理论
第二章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 的理论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源头
二、皮亚杰的理论
三、维果斯基的理论
四、建构理论在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中的
应用
一、建构主义的源头
建构学习理论来源于认知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与S-R理论相对立,它是建立在格式塔 心理学的基础上的,也被称为“场的理论”。
个:成熟(maturation)、物理环境 (physical environment、)社会环境
(social environment)、平衡
(equilibrat文化—历史发展观。维果斯基
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指一个人的心 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
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
种象征,并对他人情绪做出各种可能
思考及回应。儿童开始把简单的想法
连接成一个故事,能给故事的不同组 成部分命名,并按逻辑顺序联接起来。
阶段七(5岁-儿童中期):多 原因多角度思考
该阶段的标志是认识到引起事件的有多种
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其理论
要点集中在1932年发表的《动物和人的有目的的 行为》(Purpos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an)中 .
所谓认知,并不是个别的感知和部分的知
觉,而是对含有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态 知觉这种更大的整体的认识。
所谓学习,并不象赫尔(C.L.Hull)所
温另辟格式塔心理学新的领域。他侧重于
意志和需要的研究,创立拓扑心理学。
与莱温同时代的F.海德、M.谢里夫、S.E.
阿施、T.M.纽科姆等人在认知平衡、社会 规范形成、印象形成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 性的进展,从而逐步形成了社会认知这一 理论取向。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第二章 学习概述第2章学习概述2.1 学习理论概述 (2)2.1.1 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2.1.2 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2)2.1.3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3)2.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3)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要义 (3)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义 (5)2.3.1 人本主义心理学 (5)2.3.2 学习的原则与方法 (6)2.4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7)2.4.1 认知表征与认知生长 (7)2.4.2 认知结构 (8)2.4.3 发现学习 (9)2.5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10)2.5.1 有意义学习 (10)2.5.2 意义的同化 (10)2.5.3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1)2.5.4接受学习 (12)2.6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13)2.6.1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13)2.6.2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14)2.6.3 知识的表征 (15)2.7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新发展 (19)2.7.1 建构主义的墓本观点 (19)2.7.2 生成性学习理论 (22)2.7.3 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23)2.7.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24)思考题 (27)参考文献 (27)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教师的教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了解学习的基本特点和有关理论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自我实现的含义及其学习的启示,理解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的观点,理解学生中心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并了解人本主义学习的具体原则,掌握人本主义学习的各种具体方法。

应明确理解认知理论是如何解释学习过程的,以及认知观点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了解认知结构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核心意义,理解有意义学习的过程、类别和教学策略,能够描述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了解知识的分类与表征方式。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陈帼眉-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3个人”人教育人成人人(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心理学——psychology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将这种条件反射引用到对有机 体学习的解释上,形成了经典 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I.P.Pavlov J.B.Watson 1849-1936 1878-1958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I.P.Pavlov, 1849-1936)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 强化理论 消退理论

(2)刺激――反应学习。即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 简单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学习。


(3)连锁学习。即形成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序列。
(4)言语联想学习。也就是言语的连锁学习,即形成一系列的 连续性的词语联结。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不同刺激作
出不同的识别反应。

(6)概念学习。学会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同类刺激作出同一的反 应,亦即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3.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学习次数的多寡而有 强弱之分;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law of disuse)。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重复使用而强化,与此 相对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神 经的联结而削弱。


二、巴甫洛夫、华生的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提

人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内容上看,人类学习比动物学习广阔得多。
第二,从方式上看,动物学习是一个直接经验的过程,而人类学 习是通过社会传递,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

第三,从性质上看,动物的学习是一个自发的适应过程,而人类 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地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形式,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Ⅰ学习指导一、基本思路热力学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本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介绍封闭的热力学系统在状态变化时热力学能、热和功之间相互转化所遵循的规律。

首先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系统和环境、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热力学平衡态、热和功等,得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热力学能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所引出的重要的状态函数,它是系统内部所具有的能量。

热和功是封闭系统在状态变化时与环境传递能量的两种方∆=+,将封闭系统变化过程式,都与过程有关,称为过程量。

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中热、功和热力学能改变联系了起来。

焓是由系统的热力学能、体积和压力组合得到的一个状态函数,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焓变与过程的热相联系,焓及其有关公式可以看成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扩展。

通过Gay-Lussac-Joule实验,说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通过Joule-Thomson实验讨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具体应用就是围绕不同过程(理想气体简单状态变化、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热、功、热力学能变和焓变的计算展开。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是热力学的重要概念;卡诺循环是热力学的特殊循环。

热化学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化学反应系统的应用,据此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通常利用热化学数据(生成焓和燃烧焓)及Hess定律可直接求得298 K下反应的热效应,应用Kirchhoff定律可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还介绍了热力学第零定律,以热平衡现象为基础给出了温度的概念。

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如框图所示。

二、基本概念1.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和处于确定状态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将处于热平衡。

这个热平衡规律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此定律给出了温度的概念和比较温度的方法。

2.状态函数状态是系统的一切宏观性质(质量、温度、压力、密度和热力学能等)的综合表现。

第二章语言习得理论1

第二章语言习得理论1
1)先天论注重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和 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改变行为主义儿 童被动模仿的观点,能解释为什么任何一 个发育正常的儿童,不需要任何系统的教 育都能在3-5年的时间内掌握第一语言复杂 的规则体系的主要方面,能听懂他从未听 过的话,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能解释 儿童为什么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
2)刺激—反应论的不足:


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 也很多难于观察、测量心理因素,不能只用“刺激 -反应”来解释。 外因论理论产生的根据不充分,他们只承认言语行 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言语混同 于语言。他们看不到语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 言语行为受规则支配,而是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 于其他行为,甚至认为与动物的行为毫无差别,将 动物在实验室中的刺激-强化-反应的实验结果简单 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强调刺激与反应在直接 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系,否定了人的语言潜 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 能动性,把主体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这 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 际存在的许多问题。

先天论把语言习得机制与人类的其它功能 分开,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没有直接的关 系,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受智力和认知能力 的制约,可以先于智力的发展。这一点也 不能令人信服。儿童4、5岁以后仍在学习 较复杂的语法(如定语从句)词汇学习也 是一辈子的事。 先天论过于低估后天环境的作用。语言是 约定俗成的,儿童离开社会,即使生来就 有某种机制,但也无法识别或运用语法规则。
②先天的判断、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儿童能对他所接触的语言参数定值。儿童 听到一些具体的话语,首先根据语言的普遍 特征,对某一语言的结构提出假设,接着运 用评价能力对假设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确 定母语的具体结构。即为语言的普遍范畴和 规则赋予具体数值,婴儿就获得了母语的能 力。也就是说语法规则不是由输入的材料归 纳而来的,是由语言习得机制中的普遍语法 转换而来的。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每次)坐端正 喜欢帮忙 (下次)有礼貌 勤劳(爱做家务) 懒惰(不爱干活) 不敢上课说话 不敢说脏话
(二)应用强化时应注意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2.强化物的选择。 ●3.强化的程序。 ●4.强化的技术。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增强个体行为反应的过程。 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 应(S-R)联结,这种联结是 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 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 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 的反应最终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饿猫出迷笼”
“试误说
1+2=4 1+2=2 1+2=3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
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 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 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 称为强化物。
第二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经典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
•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条的条件作用理论
2.强化物的选择。
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鼓励孩子再次出现某个行为。 惩罚则是希望某个行为不再出现。
正强化
● 正强化:通过某种正性刺激(正强化物),使个体某种良好反应概率增加。 就是孩子出现某个行为之后给予的是奖励,是为了鼓励该行为再次出现。
● 正强化——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社会性强化:给幼儿传达情感、关注或认可。
铃声-(没有肉)-不流口水

第二章 学习动机-1

第二章 学习动机-1

第二章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内部的动力因素为内驱力,外部的动力因素为诱因。

内驱力是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量,主要由学习需要构成,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干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诱因使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的外部动力因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

2、学习动机的种类1)奥苏泊尔的分类:学习的主要动机是成就动机,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根据动机的作用分: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3)根据动机的状态分: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4)根据动机来源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举例说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大纲无但考过)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学习活动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描述为“倒U”曲线,即当学习动机处于适中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当然,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还受到学习任务性质的影响。

当学生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会因为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4、掌握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习动机的培养:1)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2)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机;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三点:
第一,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物种能适
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二、进化论人类学
(一)进化人类学的前身
巴斯蒂安 “心理一致说” 巴霍芬
《母权论》
麦克伦南
基本概念
• 进化论
• 残存 • 传播论
• 文化模式
• 功能 • 需要
• 历史特殊论
• 文化区 • 集体意识
• 功能主义
• 结构 • 结构功能论
• 文化相对论
• 文化与人格 • 社会冲突论
• 新功能论
• 平衡论
第一节
进化论
一、进化与进化论
(一)进化
源于拉丁语 “ evolution”, 本是“展开”的意思,指
《原始婚姻》 “社会人类学”
二、进化论人类学
(二)进化论人类学的要点 共识: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进步的路线和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进化论者相信人类心理一致,并且愿意承认白人与非白人在基本能力上
的平等,但他们却不愿意接受两者在文化上平等的观念。他们认为某些文化的确优于其他文 化。他们所讲的进化,不仅仅意味着改变,还具有 “进步”的含义。而这种观念极有可能导
(三)泰勒和摩尔根 摩尔根 摩尔根本来是一个专业律师。但从1842年开始,他 参加了纽约的一个名为 “大易洛魁社”的青年社团,该 社团的宗旨在于促进与印第安人的感情,并协助印第安 人解决问题。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从亲属制度和家庭组织 来探讨人类文化之进化。
二、进化论人类学
1、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 亲属称谓和家庭进化 摩尔根出版了《易洛魁联盟》、《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等著作。他运用大量的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弄清这条道路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学习了解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1.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2.三大法宝及其同盟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3、如何加强的自身建设教学方式:讲授、多媒体、讨论与分析结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1、新民主主革命的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1、党的工作中心放在城市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①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第二章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 精神层次论
2.潜意识(无意识): 1、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其
中包含一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个人生活准则的原始欲望; 早期被压抑的愿望,被压抑的童年经历与事件;来自种族遗传经 验。
2、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 3、潜意识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获得满足; 也会通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状等表现。
性生活不等于生殖,"力比多"是性生活的真正动力。"力比多"是一种 力量、本能,有时表现为性本能。比如,婴儿的性生活就是从吸乳开始的, 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儿童以父母为对象的选择倾向称为:"俄 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具体表现是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到 了青春期,"力比多"就导致孩子摆脱父母,去寻找新的性对象。
29
(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 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 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的不同定位,人的性 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
30
1.口唇期
(1)年龄:0-1岁 (2)性敏感区:口唇、舌、牙齿 (3)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8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
39
3.性器期(3-7岁)
认同作用: 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以自己同性别的父
亲或母亲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他们,这样不仅使儿童获得 男性或女性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 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第二个自我,即超我。

第二章__教育技术基本理论1

第二章__教育技术基本理论1

30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视听理论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31
视听理论
加涅: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 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 信息加工过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 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 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 知结构的过程。
执行控制 预期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视听理论
人类如何学习?学习是怎样产生 的?如何才能有效学习?
认知 主义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行为 主义
建构 主义
学习理论
15
学习理论
视听理论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 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如何发生、 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 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 习
视听理论
代表人物:戴尔(E.Dale),美 国教育家 核心:“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认为: 人的学习有两个来源:一为直 接经验,另一为间接经验。人的经 验可以依抽象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十 大类: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11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视听理论
“抽象” 的经验
广播和录音 静止动画
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
学语 语 跨 科言 言 文 语学 教 化 言习 学 教 理理 理 学 论论 论 论
教学 学 教 课 教 教 测 评 学科 科 学 堂 学 材 试 估 目课 课 大 教 技 编 理 理 标程 程 纲 学 巧 写 论 论 研设 建 研 研 研 研 研 研 究计 设 究 究 究 究 究 究
学师 教 教 教 教 学 教 科资 学 育 学 学 科 师 发队 管 实 技 资 历 进 展伍 理 践 术 源 史 修 规建 研 研 开 管 研 培 划设 究 究 发 理 究 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1.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言语信息传
递的内容,学习结果也是以言语信息表达。通 常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2.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表 现为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 3.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 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 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 制成为可能。认知策略具有调控执行过程的功 能,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
• 学习是心理潜能或行为(经验)的稳定持久的变化
问题1:经验从何而来↗来自先天和遗传――天赋论
• •
↘来自后天实践―――学习论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问题2:有机体如何从后天生活中获取经验 ↗来自先天―――天赋论 主观经验→来自活动内化――内化论 ↘来自后天―――经验论 ↗刺激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获取经验――联结论

• 7.规则和原理学习: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

• 8.解决问题的学习: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四)按学习方式和学习经验性质


接受学习:学习者通过别人传授和自己建构来 ↗ 获取经验
• 1、学习方式 • ↘发现学习:学习者通过自主活动和探究来获取

经验
• 2、学习经验↗机械学习:学习所获经验与学习者原有经验没 • 的性质 有建立实质性联系; • ↘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的学
教育心理学
• 学习过程。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不同在于智 慧技能指向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则
支配着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 “内在的”东西。是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 学习过程的方式。 •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 、人物及事件的选择性倾向。通过学习获得的 内部状态。 • 5.运动技能的学习 • 学习如何通过练习,由肌肉、骨骼、躯体、四 肢去完成协调统一的活动。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7.作业阶段:是通过反应发生器激起反应器活
动,使学习付诸于行动,即完成新作业或新操 作,是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表现。这一阶 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反应。 • 8.反馈阶段:学习者完成了新作业并意识到自 己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期望已经实现),从 • 而使学习动机得到了强化。它是学习过程最后 阶段。本阶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强化。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经验的改造及改组的历程; • ----杜威 • 由于过去的经验而获得,不依赖于暂时的
疾病、疲劳或药物等身心状态的变化,而 是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可能性的变化。 • -----山内光哉 1986 • 个体经练习或经验,使其行为产生较为 持久的改变的历程。 • -----张春兴 1994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与道德品 质的过程。 • -----学生学习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二、学习的类别
• (一)按学习的主体划分:
• 1.动物学习:动物为求得生存而适应环境进行的

学习。 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 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 •
合肥学院教育系
组合成系列,完成较复杂任务。(动 作技能的学习); 即言语连锁化;
教育心理学
• 4、言语联结学习: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
• 5.辨别学习:学会区分类似刺激,并对每种刺激

作出适当反应;
队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之间的关系。 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最终目的
• 6、概念学习:学会认识异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
1.学习的一般定义: • 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 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 久的变化过程。 • 2.人的学习及其特点:
• •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2.人的学习及其特点:P114 • (1)从内容上看:动物的学习仅仅是掌握个体经验;
人的学习,不仅掌握个体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个体 的形式掌握社会经验。这是因为动物的个体所积累的经 验无法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个体经验随个体消亡而消亡。 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并以一定的方式 (语言、文字、物化的)将经验客体化,并保存下来, 所以,每一个个体都能以个体形式掌握这些社会经验甚 至是社会历史经验。(社会性) • (2)从方式上看:动物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传递之下,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 因为人的学习是掌握客体化的社会历史经验,必须在成 人的指导下,先以动作,再以语言进行学习,认识周围 工具世界,掌握抽象知识。(以语言为中介) • (3)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积极 主动的过程,动物的学习是不自觉的、消极被动适应生 存环境。(主动性)

习,使新旧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五)按学习内容划分
• 1.知识学习:掌握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联系与

关系的知识或知识体系。 活动方式为目的的学习。包括动作 技能学习和智力技能学习。 规范为目的的学习。
• 2.技能学习:以掌握顺利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
• •
• 3.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以掌握一定社会行为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学习主体
学习内容 不仅掌握个 体经验而且 掌握社会经 验(具有社 会性) 掌握个体经 验
学习方式
学习性质

以语言为中 有目的 介,通过社 自觉 会传递实现 主动 的 自发进行 不自觉 消极 被动
教育心理学
动物
合肥学院教育系
•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
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 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狭义学习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我国古代学者们实际上是把学习过程划分“立志、博 •来自• • • • • • • • •
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这七个阶段的。 “立志”是指学习者必须确立学习志向,形成学习动 机 “博学”是指学习者要广泛地去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 和 书本知识; “审问”是指学习者要详尽地考察、探究学习中所产 生 的一切疑问; “慎思”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认真、严谨地进行思 考 “明辨”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确切地分清所学知识 的 真伪、是非。 “时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要及时、经常地进行温 习 “笃行”是指学习者要把所学得的道理,切实地体之 于身、付诸实践。 教育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加
涅 对 学 习 的 看 法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 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是学习活动本身,却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准备 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诱因使学习者对学习的结果产生期 望,来激活学习的动机。这以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就是 期望。 • 2.领会阶段:有了一定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就会对与学 习动机有关的信息特别加以注意,对经过感觉登记的信 息予以筛选,虑掉无关信息。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 就是选择性注意。 • 3.习得阶段:凭借头脑中的模式识别系统,将所注意 到的信息从其他信息中分化出来,进行知觉编码,并储 存在短时记忆中,成为能持久保持的信息。这一阶段的 内在学习条件就是编码、存入。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三、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条件 • (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看法 • 孔子在《礼记· 月令》篇中有“鹰乃学习”一语, 这里的“学”的原意与“效”相同,“习”指 的是“鸟频频飞起”, • “学”:指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 “学” • ↘ “思” • “习” :指巩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习” • ↘ “行” • 因此,学习实质上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教育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
• 4.保持阶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大多是以原来的物理
形态(语音或图像)存在的,保持的时间短。如果要使 信息长期永久保存,必须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加工,通 过复述强化的方式,采用语义编码形式(形象的或概念 的)储存在长时记忆中。本阶段相应的内在学习条件是 记忆贮存。 • 5.回忆阶段:寻找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使其复 活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条件就是信息提取(检 索)。 • 6.概括阶段:指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 新的情境中,这一阶段的内在学习的条件就是迁移。
第二章 学习及学习的理论
合肥学院教育系
• 第一节
•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的 概 述
• (一)有关学习的若干观点
• • • • •
1.中国古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 ------《论语· 学而》 鹰乃学习 ------《礼记· 月令》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2.现代人的观点:
一个主体在某个现实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 起的、对那个情景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这 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 或暂时状态(疲劳、醉酒、内驱力)来解释的 • ------ 1987 鲍尔、希尔加德; • 学习是指因受强化练习而发生的反应潜能 上较为持久的变化。 • -------G.A.金布尔
合肥学院教育系
教育心理学
• 3.学生学习的特点:P115
• (1)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不可能事事实践;即便
要有一定的实践做基础学生时间活动的目的与方式与成人 也不一样,着就要求教师要把学校生活与实际生活及学生 原有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 织进行的:教师既有知识又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因此,能 在段时间内,采用有限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 (3)学生学习具有一定被动性:学生学习是为了适应将 来的的环境而非当前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当前学习与 将来生活的关系是,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需要教师来 培养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积极性。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