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合集下载

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

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

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1. 菲德勒模型(the Fiedler model)伊利诺大学的菲德勒(Fred Fiedler)从1951 年开始,首先从组织绩效和领导态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研究,经过长达15 年的调查试验,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

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2. 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该理论由赫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提出,他们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对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起重要作用。

所以,对不同“成熟度”的员工采取的领导方式有所不同。

所谓“成熟度”(readiness)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

它取决于两个要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

心理成熟度指的是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

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他们靠内部动机激励。

在管理方格图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成熟度不同,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种: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和授权式。

织所面临的环境,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要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也要减少对下属的帮助。

当下属成熟度不高时,领导者要给予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当下属成熟度较高时,领导者只要给出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由下属自我控制和完成。

3. 路径-目标理论(path-goal model)路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

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

管理者情境与领导风格的对应: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

管理者情境与领导风格的对应: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

管理者情境与领导风格的对应: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不安的。

在政治上,民权运动对官僚体系造成了持续冲击;在经济上,石油危机使豪华轿车失去了廉价动力;在国际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崛起对美国企业形成了严重威胁。

这种局势,使变革的呼声充斥朝野。

但是,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向哪里变?却依然迷茫。

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使一批学者开始抛弃那种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思路。

他们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且适合于特定情境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于是,产生了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著名理论,即权变理论。

所谓权变理论,就是寻求不同环境下的管理方式匹配关系。

最浅显的表述就是:如果环境为A,那么X措施是恰当的;而如果环境是B,那么Y措施是恰当的。

美国学者菲德勒,就是这种权变理论的研究者之一。

他把权变理论运用于领导模式研究。

提出了权变领导模式(Contingency Leadership Model)。

至今这一模式依然在有关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

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

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留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1951年,他移居伊利诺伊州,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群体效能实验室主任。

1969年,菲德勒前往华盛顿大学,担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同时兼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比利时鲁汉大学客座教授。

菲德勒的理论成果主要反映在他的一百多篇论文和四部学术著作中,其中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领导效率的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1968)、《如何使领导更有效率:对老问题的新解答》(1972)、《领导方式训练和经验的效果:对一种权变模型的说明》(1972)、《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1976),以及《领导方式与有效管理》(1974,与马丁?切默斯合著)等。

第一节 费德勒之权变理论

第一节 费德勒之权变理论

二、情境因素
(節 克爾和澤米爾的領導替代理論
一、領導替代理論主要觀點
(一)替代品 (二)中和物
二、替代品和中和物
(一)部屬的特性
(二)任務的特性
(三)組織的特性
第五節 權變領導理論啟示與應用
(一)領導者要學習各種不同的領導行為 (二)了解與確認情境變數 (三)有不斷改善提升的計畫 (四)制度化的建立與創新的提倡
高工作導向行為、低關係導向行為配低成熟度
第二種-推銷式
高工作導向行為,高關係導向行為配中低成熟度
第三種-參與式
低工作導向行為、高關係導向行為配中高成熟度
第四種-授權式
低工作導向行為、低關係導向行為配高成熟度
第三節 豪斯的「途徑-目標理論」
一、領導者行為
(一)指示式領導 (三)支持式領導
(二)成就取向式領導(四)參與式領導
第三種參與式:低工作導向行為、高關係導向行為
第四種授權式:低工作導向行為、低關係導向行為
第二節 赫塞和布蘭洽的情境領導理論
二、成熟度及其要素
(一)成就動機 (二)擔負責任 (三)教育和經驗 (四)工作相關成熟它包括兩個因素
第二節 赫塞和布蘭洽的情境領導理論
三、情境領導理論的基本模式 第一種-告知式
(五)團隊願景的建議
第一節 費德勒之權變理論
一、權變理論變項
(一)領導型式
1.高LPC-關係導向型
2.低LPC-工作導向型
3.中度LPC-社會獨立型
(二)情境因素
1.領導者與部屬之關係 2.任務結構 3.領導者的職位權力
第一節 費德勒之權變理論
二、理論架構
(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
工作導向的領導的領導者即能兼顧與部屬關係和 工作的要求,而比關係導向的領導者更具效能。

领导权变理论分析

领导权变理论分析

领导权变理论分析领导权变理论认为每个领导者所处的组织都面临着不同的内在的功能环境以及外在的可变因素,因此领导过程中不存在适合每一种情境的决策指导方案。

一、费德勒模型第一个综合的领导模型是由弗莱德费德勒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一个领导者作出正确的领导决策的因素简单来讲有两个,一是领导者所处的决策情境,二是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和行为风格能否与决策情境相匹配,一个领导活动能否成功进行,这是关键因素。

费德勒认为能够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领导者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1。

这历来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因素,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溯源而上,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就是典型的例子,伴君如伴虎,由此可见领导者通常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他可以决定被领导者的晋升,决定是否采纳被领导者的意见甚至是被领导者的去留。

而下属此时处在一个较低的地位中,需要通过良好的表现来得到领导者的满意,所以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关系中,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相作用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领导效果的产生。

2.任务结构2。

一般来说,在一个庞大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员工在工作内容方面严密的协调及链接,所以每个员工通过分配得到的工作任务内容必须是明确的。

同时如果员工长期所处理的内容只是枯燥的例行公事,那么长时间过后,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应付任务的程度反而会愈加增多,那么组织中就缺乏创造力。

3.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

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来看,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在领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职位权力象征着领导地位,标志了领导与下属的之间的关系,制约了下属的行为,显示出领导者的主体价值。

费德勒开发出“最难共事者问卷”的工具来确定领导个体的风格,主要让作答者找到一个最难共事者,然后根据所给的形容词来评估这个人,从而确定大众所能接受的领导风格,,根据LPC的问卷结果,确定了两种领导风格分别为任务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即这个人的LPC分数过低,不被大多数成员喜欢,说明他是以工作为主,而关系导向型则是这个人的LPC分数较高,他与组织成员的关系较为密切,比较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在注重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意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情况。

对领导权变理论的认识

对领导权变理论的认识

对领导权变理论的认识领导权变理论主要包括:费德勒的权变理论、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保罗·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理论。

1、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图1费德勒模型费德勒提出的权变理论领导模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他认为,领导效能取决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风格和情景对领导者的控制及影响程度之间的合理匹配。

(一)费德勒模型中的三种情景变量:1、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领导者得到被领导者用户和支持的程度(下属对领导的喜爱、尊敬和信任的强弱)2、任务结构: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3、职位权力:组织赋予领导者正式地位所拥有的权利(2)模型的架构1、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效能.2、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3、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三)模型缺点情景变量太过于复杂而难以得到有效评估,因此需要增加更多可以量化的变量来加以改进和弥补。

(四)总结根据费德勒的观点,个人的领导风格反映了个人的人格特性,故而相对不变。

所以费德勒认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调换领导者以适应环境;二是改变环境以适应领导者。

2、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可以能激励下级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级得到满足来衡量,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和作风。

(一)环境因素1、下属的特点(受教育程度、下属参与管理、承担责任的态度、自身的独立自主性)2、工作环境的特点(主要指工作本身的性质、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二)路径-目标理论领导方式的分类1、指令型领导方式:给下属明确的任务目标,明确职责,严密监督,通过奖惩控制下属的行为。

2、支持型领导方式:对下属友好,平等对待,关心下属的生活福利。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一:菲德勒的生平与著述菲德勒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权变领导理论的奠基人,是国际上公认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绩效问题的研究权威。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组织管理学,尤其是领导科学方面的研究。

菲德勒著述颇丰,其较著名的著作有《领导效能论》,《领导效率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使领导更有效率?对老问题的新解答》,《领导方式训练和经验的效果:对一种权变模型的说明》,《领导方式和管理效率》,《领导效能新论》等,菲德勒还获得了多项科学和职业荣誉。

二: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组织的兴衰严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领导者的领导绩效也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

组织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领导者要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绩,必须重视对环境的研究,此前,各种领导理论着重研究的是组织内部的人事和组织结构,很少涉及环境对组织及领导的影响,这些理论研究不能有效的帮助各种社会组织解决环境变化给他们及其领导者带来的困难。

这就成了权变领导模式产生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

此外,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人们很难辨别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性差异,这时,如果不采取情境性的观点,不研究特定群体中的特定领导者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价值观,就无法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领导效率问题,这些因素也成为全变领导模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的理论渊源菲德勒的权变理论也是在广泛吸收各种领导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的,他的权变领导模式是在吸收了特质论和行为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西方的领导科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领导者特制研究阶段,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征,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当,担任领导者。

最早的人格特质理论主张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由于其具有非凡的人格特质,人们将这种理论称之为传统特质理论。

其次是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发展,研究者们的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的行为或领导方式,了解一个领导人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好。

领导的权变理论分析[文字可编辑]

领导的权变理论分析[文字可编辑]
2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1. 菲德勒(Fiedler ) 权变模型
2. 生命周期理论(情境领导理论)
3
一、菲德勒(Fiedler) 权变模型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绩效的情境变数 有三个 1、管理者的职位权力 2、工作任务的结构 3、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
假设: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一个特定 的领导风格是最有效能的
? 悲伤
? ?
外 背后向毁谤
? 不可信赖
87654321 87654321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87654321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87654321 12345678 12345678
不快乐 不友好
接受 轻松 亲密 热情 敌意 有趣 和谐 欢快 自闭 忠诚 可信赖
LOGO
领导权变理论
马浩钦
1
领导权变理论
权变:指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权指职 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变指性质状态 或情形和以前不同。
所谓权变,是指权宜应变。权变理论认为 ,在管理中 要依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灵活地采取相应 的、适当的管理方法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 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也不存在普遍不 适用的“不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低工作

(参与式)
行 为
低关系
低工作
(授权式)
高关系 高工作 (说服式)
低关系 高工作 (命令式)

工作行为

26
11
二、生命周期理论(情境领导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由卡曼(A.K.Karman)于1966年 首先提出,后由赫塞(Hersey)与布兰查德 (Blanchard)于1976年发展了这一理论。它以 四分图理论为基础,同时吸取了阿吉里斯的不成 熟—成熟理论。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整理版)(优秀范文五篇)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整理版)(优秀范文五篇)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整理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整理版)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弗雷德·菲德勒认为能够决定领导者领导效果的是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非常有利或者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工作导向型的领导者容易取得成效;当环境条件处于中等有利情况下,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容易取得成效。

领导效果取决于环境条件,而影响环境条件的根本因素有三:第一,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指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通俗地说,就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是最为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二,职位权力,即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

其所处的职位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是否明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用、解雇、晋升和增加工资的影响程度大小。

这一地位是由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实有权力所决定的。

假定一位部门经理有权聘用或开除本部门的员工,那么他在这个部门中就比上级经理的地位权力还要大,因为上级经理一般并不直接聘用或开除一个部门的员工。

第三,任务的具体化。

这是指下属担任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指工作团体要完成的任务是否明确,有无含糊不清之处,其规范和程序化程度如何,是否能够让下属明确他所承担的任务的上下所属的关系。

根据这三种因素的情况,菲德勒将领导者所处的环境条件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划分为八种不同的情境或类型。

其中,三个条件齐备是最有利的环境,三个条件都缺少是最不利的环境,每个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菲德勒理论启示我们:改变领导风格比改变环境条件要困难得多。

可以调整环境条件,让环境条件适合领导者的风格。

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情景相适应,即应当根据领导者的个性及其面临的组织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菲德勒关于领导行为的权变分析:(1)管理刺激——在企业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领导行为,且不同的领导行为,其结果也会存在差异。

领导学演讲-费德勒权变理论

领导学演讲-费德勒权变理论

16
费德勒情境领导模型图
17
15
费德勒模型的结论
1.费德勒模型分析 1.费德勒模型分析 • 费德勒对1200个团体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费德勒对1200个团体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 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方式。 • 在较好的1、2、3和环境较差的7、8情况下,采用低LPC型领导方 在较好的1 和环境较差的7 情况下,采用低LPC型领导方 式,即工作任务型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 在环境中等的4、5、6情况下,采用高LPC型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在环境中等的4 情况下,采用高LPC型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即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2.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应从两方面着手: 2.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应从两方面着手: – 先确定某工作环境中哪种领导者工作起来更有效,然后选择具有 这种领导风格的管理者担任领导工作; – 先确定某管理者习惯的领导风格,然后改变他所处的工作环境
2
• “管理者应当学会分析和识
别工作环境,然后就可以 将下面的管理人员分配到 适合他的风格的环境中去 工作。每个环境到底需要 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取决 于环境对管理者的有利程 度,而这种程度是由若干 因素决定的。……显然, 因素决定的。……显然, 改变这些环境因素要比调 换下级经理或者是改变他 们的工作作风要容易得 多。” 多。”
9
• 领导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产生
2、领导权变理论对决策的影响 (1)决策品质及下级对决策的接受度。 (2)领导与下级所拥有的相关信息总量。 (3)下级接受独断决策的可能性,或者 下级参与其中合作制定更好决策的可能性。 (4)与下级意见的分歧大小。
10
(二)费德勒模型的意义
1、这个模型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领导有效 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人的 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无 疑为研究领导行为提供了新方向。 2、这个模型的重要之处是将领导行为和情境 的影响、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 系起来。它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 导形态,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 变化的情况。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主要内容
人性 组织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领导
领导权变理论这类理论都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并试图从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活动中考察和建立一 定条件下最佳组织结构的关系类型。例如,T.伯恩斯等人关于环境和组织结构的研究认为,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变 化与组织结构的功能有关,在变动的环境中有机型结构组织有较好的适应力,在稳定的环境中机械型结构组织有 较高的工作效率。P.R.劳伦斯和J.W.洛尔施关于组织分化(组织和外界环境分别对应的程度)和整合(组织的统 一和协调)的研究认为,组织分化程度和环境的稳定性成反比;而当分化少的组织采用集权结构,分化多的组织采 用分权结构时,一般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说服式
表现为高工作高关系型领导方式。领导者既给下属以一定的指导,又注意保护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
领导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 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 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根据该理论,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领导权变理论
管理理论
01 起源背景
03 主要内容
目录
02 中心思想 04 作用影响
05 发展过程
07 局限性
目录
06 费德勒模型 08 扩展阅读
领导权变理论亦称“领导情境理论”。领导理论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形成。该理论认为,不存 在一种绝对的最佳的领导方式。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领导有效性=f(领 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领导的效果与领导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和环境有关。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领导方式。费 德勒模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权变理论。还包括:豪斯的通路一目标理论,弗鲁姆和耶顿的领导一参与模式,卡曼 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瑞丁的三维领导理论,波渥斯和西肖尔的四维领导理论以及R.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带 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本文属于《管理百年》连载系列-32,阅读时间8分钟弗雷德·爱德华·菲德勒Fred Edward Fiedler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1949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5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和群体效能研究室主任;1969年在华盛顿大学任心理学与组织管理学教授。

同时,他还兼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与比利时卢万大学的客座教授。

其代表作有1967年出版的《领导效能理论》、1976年出版的《提高领导效率:领导者匹配概念》与1出版的《提高领导有效性的新途径:认知资源和组织绩效》关键词•领导权变理论•最难共事者问卷•认知资源理论•菲德勒权变模型菲德勒提出了领导权变理论,他认为领导风格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改变领导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境。

因此,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第一,替换领导者以适应环境。

第二,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提出了领导权变理论:任何形式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而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如何确定有效的领导方式,可以考察以下三个具体步骤:1.确定个体的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分成两种:一种是关系取向型,在组织中比较关心人的因素;另一种是任务取向型,在组织中比较关心工作的因素。

为了确定某一个领导是属于任务取向型还是关系取向型,他开发了最难共事者问卷这种测量工具:该问卷共有1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共分为八个等级,分别为1~8分,要求答卷者对其过去和现在的同事中最不喜欢的一位作相关方面描述。

例如,根据和前同事相处的快乐程度,答卷者可以在快乐到不快乐的8个等级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等级数就是该项的分数。

把这16项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16。

如果平均分数为4.1~5.7,即分数很高,代表此人的领导风格属于关系取向型;如果平均分数为1.2~2.2,则是很低的分数,代表此人的领导风格属于任务取向型。

第7章 权变与情境领导

第7章 权变与情境领导
18
• • • •
第一阶段为R1“没能力,没意愿并不安”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 没能力,没意愿并不安”的阶段; 没能力 第二阶段为R2“没能力,有意愿或自信”; 没能力, 第二阶段为 没能力 有意愿或自信” 第三阶段为R3“有能力,没意愿或不安”; 有能力, 第三阶段为 有能力 没意愿或不安” 第四阶段为R4“有能力,有意愿并自信”。 有能力, 第四阶段为 有能力 有意愿并自信”
5
• 菲德勒的 菲德勒的LPC问卷 问卷 快乐 —— 8 7 6 5 4 3 2 1 ——不快乐 不快乐 友善 —— 8 7 6 5 4 3 2 1 ——不友善 不友善 拒绝 —— 1 2 3 4 5 6 7 8 ——接纳 接纳 有益 —— 8 7 6 5 4 3 2 1 ——无益 无益 不热情——1 2 3 4 5 6 7 8 ——热情 不热情 热情 紧张 —— 1 2 3 4 5 6 7 8 ——轻松 轻松 疏远 —— 1 2 3 4 5 6 7 8 ——亲密 亲密 冷漠 —— 1 2 3 4 5 6 7 8 ——热心 热心 合作 —— 8 7 6 5 4 3 2 1 ——不合作 不合作 助人 —— 8 7 6 5 4 3 2 1 ——敌意 敌意 无聊 —— 1 2 3 4 5 6 7 8 ——有趣 有趣 好争 —— 1 2 3 4 5 6 7 8 ——融洽 融洽 自信 —— 8 7 6 5 4 3 2 1 ——犹豫 犹豫 高效 —— 8 7 6 5 4 3 2 1 ——低效 低效 郁闷 —— 1 2 3 4 5 6 7 8 ——开朗 开朗 开放 —— 8 7 6 5 4 3 2 1 ——防备 防备
22
• 案例二:电脑维修公司 案例二:电脑维修公司[2] • 在一家电脑维修服务公司,王工是一位优秀 在一家电脑维修服务公司, 的电脑维修服务工程师, 的电脑维修服务工程师,他的电脑维修技术在公 司是最好的,同时他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最高, 司是最好的,同时他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最高,公 司经理对他的工作非常放心,放手让他自己工作。 司经理对他的工作非常放心,放手让他自己工作。 公司经理根据他优秀的表现, 公司经理根据他优秀的表现,提拔他到行政办公 室负责管理一个电脑维修工程师团队, 室负责管理一个电脑维修工程师团队,基本上也 是放手让他自己工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 是放手让他自己工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现 该团队成员之间不是很融洽, 该团队成员之间不是很融洽,并且客户对该团队 维修服务满意度远不如王工原来的满意度, 维修服务满意度远不如王工原来的满意度,并且 经常不能按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经常不能按时为客户提供服务。王工也开始抱怨 团队成员没有他的技术好,经常自己亲自做维修, 团队成员没有他的技术好,经常自己亲自做维修, 同时也开始抱怨公司。 同时也开始抱怨公司。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间后,90%的公司中新员工的热情会明显下降,变得对企业漠不关心。

而在员工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色的那10%的公司,它们则真正懂得理顺员工满意、客户忠诚和利润之间这三者的关系。

建立激情员工队伍就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工作稳定、薪酬合理和尊重员工。

对合理薪酬的建立,要注意员工眼中金钱的功能:1、比提供基本物质需求更理想的是,提供员工满意的生活方式;2、重在实现公平;3、使之成为衡量个人成就的主要标准之一;4、成为领导和组织上看重员工贡献的有力象征。

雇主眼中的金钱功能:1、吸引员工,并保持所需员工的数量和类型。

2、明确组织目标,因为组织任务是用金钱所支付完成的。

员工真正想要的不一定是嘴上说的。

3、激励员工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尽可能表现出高水平。

4、避免劳工冲突。

只有不断找到并协调双方的需求,才有可能在公司与员工之间借助薪酬这个桥梁,达到组织与个人奋斗目标的一致。

要坚信,绝大多数员工的目标与雇主的目标之间,几乎不存在真正的冲突。

创新型CEO的特质不少企业往往认为,创新来源于企业某个人的发现或仅仅来源干某个特定部门,如研究部门或技术开发部门。

美国HAY集团总裁莫瑞博士指出,创新应该是一个组织的能力,创新始于企业CEO。

领导者提供创新的方向,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气氛。

培育创新型CEO对组织创新尤其重要。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

HAY集团创立于1943年,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

HAY集团的管理风格模型数据显示,在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中,最有利于创新的CEO有三种:权威型,即企业领导人能提供清晰的愿景和方向;亲和型,即能培育团队的和谐协作关系;辅导型,即关注员工个人长期发展。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领导潜质。

莫瑞认为人的有些特质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改变。

莫瑞认为,创新型CEO有四点重要的特质:一是他们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表象中,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看到问题的本质,能一针见血地看待问题,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 高LPC- 关系导向型2. 低LPC- 工作导向型3. 中度LPC- 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 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 任务结构3. 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 )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 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 ,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 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 Situational Leadership R )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 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费德勒权变理论

费德勒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
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 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 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 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
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 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 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 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 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 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 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 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 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A、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B、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即重新建构任务和领 导者的职位权力)
费德勒认为,一个领导者,无论他采取何种 领导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 领导效能,要想取得理想的领导效能,必须 使一定的领导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情势 相配合。
领导情势亦称“团体-任务”情境,是指发 生领导行为所处的人际环境。它包括领导者 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 力三个要素.
4、八种领导情境:
依照领导者对每种情境的可控制度大小(可控制度越大,对领导越有利 ),依次为:
对领导者有利:Ⅰ Ⅱ Ⅲ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好


任务结构性: 高


职位权力:

强弱
Ⅳ Ⅴ Ⅵ Ⅶ Ⅷ 对领导者不

好 坏坏 坏

低 高高 低
强 弱 强弱 强
(五)、领导风格与领导情境的匹配
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是指团体成员对其领导 者的情感,它包括尊重、友谊、信任、合作 、接纳、支持以及忠诚程度。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 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 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约翰逊,就是布兰查德的合作者之一。

作为治理咨询业的成功人士,赫塞和布兰查德二人搅动的不是理论深水区,而是实业领域的感官神经。

假如说,赫塞尚比较侧重于理论性探讨,那么,他的合作者布兰查德则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治理畅销书作家,他善于用传神的故事介绍治理学知识,拥有将繁琐的文章变得通俗易懂的诀窍,其最有名的普及读物莫过于《一分钟经理》(The One Minute Manager)。

这本小册子影响了无数经理人的领导风格。

当然,赫塞也不是干巴巴的学究,否则,他的领导力研究中心就得关门。

赫塞的《情境领导者》一书,也是极优秀的通俗读物。

可以说,作为闻名治理咨询师,他们二人的贡献,主要在治理实践方面。

从理论上看,情境领导模型来自于权变理论,并无太多学术上的创新,但在治理实践中影响巨大。

经过数十年的时间考验,情境领导不但被作为主要治理培训手段加以运用,而且在组织行为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或许和其通俗易懂并易于操作有关。

情境领导模型的基本内容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预备程度相适应,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也就是说领导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环境及员工的变化而改变。

情境领导模式与治理方格模式类似,都是脱胎于斯托格第尔的领导方式双因素理论,而且情境领导模式与双因素理论的四象限表述更为接近。

其分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领导者行为与被领导者状态垂直对应)。

这一模型的运用分三步:第一步是识别对员工的任务和要求;第二步是了解并判定员工的预备程度;第三步是选择适宜的领导风格。

识别对员工的任务和要求。

这是进行被领导者预备度研究的前提,因为预备度与工作有关,由于被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员工的预备度往往也会处于不同的水平。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被领导者的预备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工作进行细分。

比如一位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实验控制方面可能非常有经验,但在撰写实验报告方面却力不从心,显然在这两个工作上,该研究人员的预备度是不一样的,领导者应予以不同的工作支持。

诊断被领导者的预备度。

预备度是指被领导者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意愿水平。

其中能力是指表现出来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意愿是指表现出来的信心、承诺与动机。

根据员工能力与意愿的高低程度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以下四种不同的预备度水平。

预备度一(R1):无能力,无意愿并无信心。

预备度二(R2):无能力,但有意愿或有信心。

预备度三(R3):有能力,但无意愿或无信心。

预备度四(R4):有能力,且有意愿并有信心。

关于这四种预备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

比如,一个对工作并无爱好的新员工,他的工作动机只是为了换取生存条件。

作为新手,缺乏必要的练习和技能,从心理上也没有去做好工作的爱好与动机,他就处在预备度一的水平上。

而一个对工作有爱好的新员工,在技能和练习上虽然不足,但却有做好工作的意愿和信心,他则处在预备度二的水平上。

一个升职无望的老油条,由于多年磨炼,工作知识和技能无可挑剔,但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愿望,漫不经心,他就处在预备度三的水平上。

而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而且渴望着大显身手的工作骨干,则能力、意愿和信心齐备,他则处在预备度四的水平上。

对于这四种不同的员工,领导行为显然是不能一样的。

情境领导理论的重点,在于与员工状况相吻合,所以,进行员工预备度的判定,是这一模式的要害。

必须注重,判定员工的预备度,依据是“表现”而不是“潜质”。

表现来自于行为,不是言论和思想。

赫塞非凡强调对“表现”一词的理解,即根据被领导者的行为来判定其预备度,是“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潜力或是口头上的“雄心壮志”。

如此看来,诸葛亮用马谡就是吃了这个亏。

两千年前孔老夫子也强调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道理是一样的。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东西,一旦忽视就会在实践中铸成大错。

在后来的治理培训实践中,赫塞还提出,这一模型强调了员工的意愿与能力因素,但还有不足,应当把员工的个性模式也添加进来,使判定更为准确。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模式,有人注重形象,有人注重抽象;有人偏重于直观,有人偏重于数据。

员工个性模式这一维度,会影响到领导人沟通方式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

在预备度研究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确定领导风格。

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领导风格,领导者通过不同侧重和不同量级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影响员工,表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

工作行为是指导性的,就是告诉被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在哪做,如何做,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这是一种上对下的单向行为。

而关系行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行为,强调沟通与倾听,让被领导者参与讨论,很少直接命令。

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的组合,构成一个关于领导风格的二维模型,示意图中的X轴显示的是工作行为,由低到高;Y轴显示的是关系行为,也是由低到高。

通过高低组合,可以把领导风格简化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高工作低关系(S1);第二种是高工作高关系(S2);第三种是低工作高关系(S3);第四种是低工作低关系(S4)。

人们心里通常会预设一个最佳的领导风格,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万能式的最好的领导风格。

在这一点上,情境领导理论与治理方格理论有着重大差别。

赫塞他们认为,不同的情景对应不同的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只能在某种情景下最有效,而不可能在任何情景下都最有效。

他们把四种不同的预备度水平与四种领导风格联系起来,以帮助领导者选择高效的行为模式。

平的员工对工作完全没有预备,所以,领导者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做什么,哪里做,什么时候做及怎么做。

这一阶段不应给予过多的支持行为与双向沟通。

过多的支持行为会使被领导者产生误解,认为领导者容忍或接受不佳表现,甚至会鼓励不佳表现。

而被领导者由于对工作不熟悉,技能不足,既不把握窍门,又提不出创见,过多地让其参与决策,反而会造成他们的惶恐不安,甚至增加思想负担。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进行少量的沟通,这种沟通以促进被领导者对工作指令的理解为目的。

这一阶段最佳的领导风格就是高工作低关系行为。

因为领导者需要做出具体的指示,所以又称为“告知式”,接近于通常所说的命令式。

风格二(S2):推销式。

对于处于R2水平的员工,他们虽然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但具有工作的意愿和学习的动机,由于能力的不足,领导者要进行较多的工作指导。

而且该阶段的被领导者自我状态很好,有积极参与决策的愿望或对工作布满信心,具有这种信念的员工,一般都比较反感直接的命令,领导者必须要给他们以支持或鼓励,否则会让他们产生挫折感,认为得不到信任。

这一阶段要采用高工作高关系行为的领导风格,领导者要通过向被领导者解释决策的原因,试图让被领导者感觉得到重视,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因此可称作“推销式”。

由于领导者要有全面的指令或指导,又称为“教练式”。

风格三(S3):参与式。

处于R3 水平的员工具备足够的能力,但缺乏信心和动机。

他们不需要大量的有关工作的指导和指示,但需要领导者在心理和氛围上予以支持和鼓励。

这一阶段的领导风格是低工作高关系行为,领导者对具体任务可以放手,但要强化沟通和激励,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激发其工作意愿,建立信心。

这种方式强调部下的参与,所以称之为“参与式”。

风格四(S4):授权式。

达到R4水平的员工有足够的能力、意愿和信心。

对于这样的员工,领导基本上可以放手,无为而治。

在工作实践中,这样的员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可能远胜过领导者,他们不需要什么指导或指令,并且他们有信心并主动地完成工作,也不需要过多的鼓励与沟通。

领导者对他们要做的,主要是对其工作结果进行合适的评价。

这种领导风格是低工作低关系行为。

由于领导者对这类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决策权与执行权都会下移,所以称为“授权式”。

情境领导模型的灵活应用任何模型,都会简化现实世界。

正如歌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情境领导模型也是如此,它把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简化为三个:一是员工的预备度,二是领导人的工作行为,三是领导人的关系行为。

但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准确使用情境领导模型,需要注重几个有待灵活把握并深入理解的问题。

领导的有效性问题。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老板、同事、组织、工作要求及时间限制等因素,尤其是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领导活动情景。

每一种因素都是至关重要而且相互影响的,每一种因素都是变量而不是常量。

但是,领导者不可能控制组织内的所有因素。

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众多因素中肯定有一种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这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赫塞给领导下的定义是:“领导是为影响个人或团体行为而做出的任何努力。

”按照这一定义,领导力即影响力,假如领导者不能产生影响,被领导者不打算服从领导者,那么其他因素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所以,领导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对被领导者的影响程度来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