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环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组具有毒性、持久性,并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机化合物;他们能进行长距离的迁移和沉积,且对源头附近或远方环境与人体产生危害。
2.电动力学技术:向土壤施加直流电场,在电解、电迁移、扩散、电渗透、电泳等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使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向电极附近富集从而被除去的技术。
3.多环芳烃:两个以上的苯环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联苯类、多苯代脂肪烃和稠环芳香烃三类。
4.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以联苯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氯化生成的氯代芳烃。
5.非点源污染:狭义:各种没有固定排放口或地点的环境污染。
广义:难于按点污染源管理的污染源的统称。
6.反硝化作用:又称生物脱氮作用,是指在嫌气条件下,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NO、N2O、N2的过程。
7.根际降解作用:就是指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根际微生物的活动而被降解的过程,是一个植物辅助并促进的降解过程,是一种就地的生物降解作用。
8.化学定时炸弹:环境的延缓效应及其危害。
指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使长期储存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活化,而导致突然爆发的灾害性效应。
9.激发效应: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
10.磷的闭蓄机制:有效P被难溶性化合物包被。
11.生物固磷:土壤水溶性无机磷因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而转化为难效或缓效的有机磷。
当土壤有机质的碳磷比<200:1,不大可能产生磷的生物固定。
12.生物质炭:在厌氧或者绝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解,产生的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
13.替代种植技术:利用农业经济作物及其他产业代替罂粟及所有可制成毒品原料的作物,即用有益的经济作物替代有害经济作物。
14.碳负效应:CO2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生物质中,生物质分解释放CO2,生物质炭间接阻止了生物质的分解过程,使碳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储存起来,阻止碳向大气的再释放。
15.土壤环境背景值: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数值,但不是不变的)。
(完整版)环境土壤学复习总结.docx
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体,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
2、土壤背景值反映了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土壤中元素的基本信息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本数据和重要的科学信息。
[ 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3、土壤环境容量指一定环境单元和一定时限内,土壤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能保证土壤质量,又不产生次生污染时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4、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的一价离子的里摩尔数表示。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即CEC 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 。
】6、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7、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8、同晶置换矿物形成时,性质相近的元素,在矿物晶格中互相替换而不破坏晶体结构的现象。
9、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
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
环境土壤学复习题 附参考答案
环境土壤学复习题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①土壤(土壤农学观点) :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
②土壤肥力(中国土壤学家观点):肥力是土壤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能力(中科院土壤研究所)③有效肥力:由于环境条件及土壤管理(耕作、施肥、栽培等)等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在当季生产中能发挥出来而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肥力。
④潜在肥力: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二、填空题环境学家认为,土壤是污染物的_缓冲带_和_过滤器___。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__肥力_。
土壤固体土粒组成包括___矿物质__、_土壤有机质___,其中_矿物质__是土壤的主体。
土壤肥力四大因素是指___水分_、_养分_、_空气_、_温度_。
按肥力发生演变过程,将土壤肥力划分为__自然肥力_、人为肥力_。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_、生物圈_、岩石圈_、_水圈、土壤圈_等五大圈层构成。
三、选择题1. 土壤基本物质组成包括( ABC )。
A. 矿物质B. 土壤有机质C. 土壤水分和空气D. 土壤生物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ABCD )的能力。
A. 水分B. 热量C. 空气D. 养分3. 按养分有效程度,土壤肥力分为( AD )。
A. 有效肥力B. 自然肥力C. 人为肥力D. 潜在肥力4. 影响自然土壤肥力的因素除母质外,还有(AB )。
A. 地形B. 年龄C. 生物D. 耕种5. 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有()。
A. 日光B. 养料C. 热量D. 空气6. 农业生产包括()。
A. 植物生产B. 土壤管理C. 农用物资经营D. 动物生产7. 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特殊作用为()。
A. 营养库B. 涵养水分C. 生物支撑D. 过滤器,净化器四、判断题1. 土壤肥力等同于土壤生产力。
(×)2. 土壤能够使植物“住得好”是指水分、养分充足供应。
()五、简述题用图示说明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位置,并说明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土壤学》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环境土壤学》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钙积阶段由于大部分的CI和S的流失,Ca、Mg、K、Na等元素大部分保留下来,所以母质往往呈(B)A、中性反应B、中至碱性反应C、酸性反应D、强酸性反应2.铝硅阶段的母质中Ca、Mg、K、Na都受到淋失,同时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母质呈(C)A、中性反应B、中至碱性反应C、酸性反应D、强酸性反应3.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土壤生物是(C)A、根系植物B、土壤动物C、土壤微生物D、土壤昆虫4.下列生物在土壤中数量最大的是(D)A、小动物B、多细胞的后生动物C、原生动物D、微生物5.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C)A、碱性B、中性C、酸性D、强酸性6.总孔隙度大,但其中主要是毛管空隙和无效空隙,大孔隙少的土壤质地类型是(D)A、石砾土B、砂土C、壤土D、黏土7.大孔隙多,但毛细空隙少,保肥保水性能差的土壤质地类型是(B)A、石砾土B、砂土C、壤土D、黏土8.通气透水性能好,保肥保水能力也好的土壤质地类型是(C)A、石砾土B、砂土C、壤土D、黏土9.土壤矿物质是构成土壤的主要物质,它占土壤固相物质重量的(D)A、80%以下B、85%C、90%D、95%以上10.植物必须营养元素可按照植物体内的含量进行分类,氮肥属于(B)A.全量元素B.大量元素C.中量元素D.微量元素1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为可再生资源,但是从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这是指土壤资源(A)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12.土壤胶体专性吸附阳离子对阳离子有效性的影响是(B)A.提高B.降低C.无关D.关系不固定13.在土壤中,氮素的损失途径主要有(A)种A.3B.4C.5D.614.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规律是(D)A.酸性更酸,碱性更碱B.均无变化C.均向酸方向发展D.均向中性方向发展15.成土过程深受母岩影响,发育相对幼年的岩成土壤是(A)A.紫色土B.燥红土C.黄壤D.砖红壤16.在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其目的是培养和改良土壤及供应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的营养需要的肥料是(A)A.基肥B.种肥C.追肥D.有机肥17.土壤坚实以致妨碍根系生长的土壤容重最大值是(B)A.土壤容重B.极限容重C.适宜容重D.不适宜容重18.土壤的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D)A.气态水B.固态水C.膜状水D.毛管水19.土壤空气组成特点是氧气少,二氧化碳(A)和水汽饱和。
(完整word版)环境土壤学知识点
16.干旱时主要发生氧化反应,反之发生还原反应。
17.同一氧化反应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容易进行。
18.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最大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的通气状况、生物代谢程度、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等,pH只是影响土壤Eh的因素之一(Eh随pH的升高而下降)。
14.土壤的分层:①枯落物层(O层);②腐殖质层(A层);③淋溶层(E层);④沉积层(B层);⑤母质层(C层);⑥基岩层(R层)。
15.土壤的重要形态特征:颜色、湿度、紧实度、结构、质地、PH、新生体、入侵体、孔隙和动物孔穴。
第三章土壤固体物质组成
1.土粒分类:矿质土粒(占绝对优势)和有机质土粒。
2.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13.矿化过程是腐殖化过程的前提。
14.腐殖化系数=单位土壤每年残留碳量/每年进入单位土壤的总量
15.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6.矿化率=有机质因矿化作用每年损失的量/土壤有机质总量
17.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①温度;②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③有机残体的特性;④土壤PH及土壤质地。
29.阳离子交换量就是pH=7时土壤净负电荷的数量。
8.矿质土壤:
9.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①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数量;②土壤有机质的损失;③土壤有机碳的平衡。
10.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碳、氧、氢、氮,其次是磷和硫。
1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①碳水化合物;②木质素;③含氮化合物;④树脂、蜡质、脂肪、单宁和成灰物质。
环境土壤学复习材料
环境土壤学复习材料土壤的重要性1,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土壤在植物生长中起特殊作用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5,土壤资源是持续农业的基础。
土壤:指在地球表面由气候、母质、生物、地势、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肥力的,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混合物。
土壤肥力:指土壤经常、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土壤净化力: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等过程(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毒性消失的过程。
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以自然界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似矿物(煤,玻璃物质等)所组成。
1,火成岩(岩浆岩):非碎屑状的块状结构;没有规则的层次结构;不含化石。
2,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矿物成分复杂并呈碎屑状组织;有时含有化石。
形成: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3,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一般具片麻或片理结构;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
岩石的风化作用:岩石在大气、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类型:1,物理风化(机械风化):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融冻以及盐类的重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1)热力风化—温差作用引起2)冻融作用—冰劈作用3)矿物的水分与结晶膨胀作用2,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它不仅使岩石破碎,更重要的是使岩石的成分发生变化,生成新矿物。
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3)氧化作用4)碳酸盐化作用5)水解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区别:物理风化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融冻以及盐类的重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包括:热力风化—温差作用引起;冻融作用—冰劈作用;矿物的水分与结晶膨胀作用。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它不仅使岩石破碎,更重要的是使岩石的成分发生变化,生成新矿物。
环境土壤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土壤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土壤是地球吸收和转化太阳能的最重要的过程媒介与物质载体,在其中发生着最重要的生命过程-呼吸与光合作用。
土壤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与土壤环境的特殊矛盾1.土壤的概念:位于地球陆地的、具有肥力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河流的底泥称为沉积物,其和沙漠都不是土壤。
)2.土壤的性能:生产、净化、生态。
(有可能考大题)生产:土壤首要的基本功能是具有生产性能,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
净化:土壤的第二个基本功能是土壤的净化作用,即通过土壤生物对有毒有机和无机物质进行迁移转化(生物降解作用),通过土壤粘粒进行离子吸附与交换,通过土壤水分和空气对物质进行的稀释、扩散、溶解与沉淀的过程;以及因土壤的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而致使有毒物质赋存形态的改变以及减少或降低、缓解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毒性(或活性)的过程。
(土壤的净化作用体现在哪?)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降解、转化和生物固定化作用.生态:土壤圈是一个开放复杂的耗散系统,是地表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
3.土壤的特性:物理特性、生物特性、化学与物理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土壤圈是由固(有机物质和矿物质)、液(土壤水分和溶质)、气(土壤空气)多相物质、多层次组成的疏松多孔的复杂体系。
土壤的物理特征包括土体厚度、土体的垂直变异结构、质地、孔隙度和大中小空隙的比例、紧实度、土壤密度等。
良好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还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特性:土壤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生物至高等动植物,体现了从微观到全球陆地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生物多样性。
土壤生物可分为小型动物区系、中型动物区系、大型动物区系化学与物理化学特性(有可能考大题):A.土壤圈中的化学、物理化学过程的离子吸附和解吸作用。
土壤胶体表面和溶液间的离子吸附和解吸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和溶液间的离子吸附交换量以每千克土壤吸附或交换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摩尔数(mol/kg-1)表示,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环境土壤学期末复习知识分享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1.土壤侵蚀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例:水土流失2.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下由大分子化合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3.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不变的现象叫做同晶替代(同型异质替代)。
4.土壤元素背景值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原始含量。
5.污染土壤修复通过技术手段促使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其基本功能和重建生产力的过程。
6.腐殖化系数进入土壤的有机物经过一年的腐殖化过程后所残留的碳占原总碳量的比率,或单位重量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7.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8.土壤污染指认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制剂施加到土壤中,使其增加了新的组分或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和相应危害的现象。
9.土壤资源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组成比例在土壤学上称为颗粒组成(或机械组成)。
11.土壤质地按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12.PCBs:多氯联苯是一类以联苯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氯化生成的氯代芳烃。
PAHs:多环芳烃是指两个以上的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分为联苯类、多苯代脂肪烃和稠环芳香烃三类。
多环芳烃是最早发现且数量最多的致癌物。
13.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固相物质包括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即土壤矿物质;土壤中植物和动物残体的分解产物和在合成的物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学(环境土壤学)试题题库
土壤学(环境土壤学)试题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退化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3、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但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
A相对不可再素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4、覆盖在地球外表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空中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相对不可再素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5、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天然地理环境的五大体素。
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联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接洽的中心环境。
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土壤圈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品、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
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感化;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感化;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此外元素的功能。
环境土壤学总复习
祝你
取得优异成绩!
12.土壤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5.什么是土壤养分,包括哪些元素? 16.成土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气候是成土诸因素中起 重要支配作用的因素?
17.请描述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的特点。
18. 怎么培育高产土壤?
19.假如土壤能当饭吃,你认为怎样?为什么?
20.论述《环境土壤学》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与工作中的 意义。
《环境土壤学》 总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8个, 16分) 二、填空(20个, 20分) 三、是非题(10个, 10分) 四、单项选择题(10个, 10分) 五、问答题(44分)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 、质地、土壤结构体、风化作用、 腐殖质、活性酸度、缓冲作用、容重、吸湿系数、 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
7.与大气相比,土壤空气有哪些特点?
8. 土壤胶体的构造、特性、类型及土壤胶体对土壤肥
力的影响。 9.土壤吸收性的类型及概念。 10.土壤酸碱性的类型及影响酸碱性的因素。 11.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3.如何调节土壤的水气热状况? 14.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种表示方法的含 义又是什么?
和度、土壤剖面、土壤分类学、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诊断特性、诊断现象、土壤污染、土壤
背景值、水体富营养化、土壤环境容量。
二.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 砂质土壤与Βιβλιοθήκη 质土壤的肥力特征有何差异?3.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4. 试述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的关系。
5. 土壤为什么具有缓冲性?土壤缓冲性有什么 意义? 6.什么是土壤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有何意义?
环境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1、土壤环境质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以及对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
2、土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积聚层,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
3、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它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
5、土壤环境问题:土壤荒漠化、盐渍化、侵蚀等退化过程,以及土壤污染。
6、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哪些内容:(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及其环境特征,外援物质的种类、数量、来源(2)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土壤自身对人和其他生命体以及环境要素的影响,拟议的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人为活动等对土壤的影响。
7、土壤圈的功能:(1)对生物圈: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2)对大气圈: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3)对水圈: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影响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4)对岩石圈: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各种外营力。
8、土壤污染的特点:1 隐蔽性和潜伏性,2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3 后果的严重性,4 治理难而周期长(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9、环境土壤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土壤学主要研究(1)人为条件下和自然因素下引起的土壤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土壤-水-植物-动物-环境-人类这一系统现存的或潜在的冲击、对策与修复。
(2)外源物质在土壤环境系统中的反应行为,包括迁移、转化、效应、归属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10、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特征与功能的学科,对于农业、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学期末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回顾和巩固,本文将提供一份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二、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由矿质颗粒、有机质、水、气和生物组成的地球表面的自然体系。
2. 土壤形成的过程:物质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沉积等过程是土壤形成的关键。
这些过程受到气候、母岩、生物和时间的影响。
3. 土壤发育的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三、土壤的物理性质1. 容重:土壤单位体积的重量。
2. 孔隙度:土壤中孔隙的占据体积。
3. 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4. 土壤颗粒分布:砂、粉砂、粘土和壤土的含量和比例。
5. 平均颗粒直径:反映土壤颗粒的大小。
四、土壤的化学性质1.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 土壤养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 阴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中阴阳离子的吸持与释放能力。
4. 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土壤的生物学性质1. 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土壤动物:土壤中的蚯蚓、昆虫、线虫等有助于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
3.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等过程。
六、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1.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2. 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直接影响。
3.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土壤植被系统,对于土壤的保持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七、土壤与环境的关系1. 土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土壤保护与修复:采取适当的土壤保护措施和修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
环境土壤学期末复习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1.土壤侵蚀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例:水土流失2.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下由大分子化合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化合物3.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不变的现象叫做同晶替代(同型异质替代)。
4.土壤元素背景值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原始含量。
5.污染土壤修复通过技术手段促使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其基本功能和重建生产力的过程。
6.腐殖化系数进入土壤的有机物经过一年的腐殖化过程后所残留的碳占原总碳量的比率,或单位重量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I座殖卜浜数单储卜二捋牛城留'暇量腐殖—每年进入单位土携^^总量7.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8.土壤污染指认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制剂施加到土壤中,使其增加了新的组分或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和相应危害的现象。
9.土壤资源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组成比例在土壤学上称为颗粒组成(或机械组成)。
11.土壤质地按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12.PCBS:多氯联苯是一类以联苯为原料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氯化生成的氯代芳烃。
PAHs:多环芳烃是指两个以上的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分为联苯类、多苯代脂肪烃和稠环芳香烃三类。
多环芳烃是最早发现且数量最多的致癌物。
13.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胞核构造不完善的原核生物和具完善细胞核结构的真核生物。
2.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以土壤微生物为主导的各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向着两个方向转化:一是在土壤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CO2、H2O和能量;所含N、P、和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式方程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3. 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4. 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溶液在一定的pH值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即CEC)。
每千克土壤中所含全部阳离子的总量。
5.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
6. 土壤凋萎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
7. 土壤污染:只认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或制剂施加到土壤中,使其增加了新的组分或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和相应危害的现象。
8.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9.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固相的主体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站土壤固相总量的90%以上。
10. 土壤机械组成: 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11.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10012. 土壤剖面: 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是土壤内在特征的外在表现。
13. 土壤电荷:无机胶体用过胶体基面的断键或同晶置换作用而产生的电荷。
(完整版)环境土壤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土壤:2.土壤特性:①具有生产力;②具有生命力;③具有净化力;④具有交换力。
3.土壤圈:4.土壤圈的功能:①支持和调节生命过程;②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的平衡;③影响水的溶质组成及其在陆地、水体和大气的分配;④对岩石起到保护作用.第二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1.土壤母质(P6):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
2.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物质基础.3.长石、石英和云母等是构成土壤的骨骼—土粒.4.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主要来源。
5.主要的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6.风化过程是形成土壤的基础.7.参与化学风化的因素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作用方式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且最重要)和氧化。
8.五大成土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9.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水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10.风化因子=风化天数×水解离度。
11.土壤湿度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
12.土壤剖面(P20):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
(1~2米深)13.淋溶作用:土壤中的下渗水,从土壤剖面上层淋溶带走土壤中某种成分的作用。
14.土壤的分层:①枯落物层(O层);②腐殖质层(A层);③淋溶层(E层);④沉积层(B层);⑤母质层(C层);⑥基岩层(R层).15.土壤的重要形态特征:颜色、湿度、紧实度、结构、质地、PH、新生体、入侵体、孔隙和动物孔穴。
第三章土壤固体物质组成1。
土粒分类:矿质土粒(占绝对优势)和有机质土粒。
2。
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3.土壤质地三大类: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土壤质地改良:①溶土法;②深耕,深翻;③施有机肥。
5。
壤质土兼具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土壤。
6。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P39):①植物残体;②动物和微生物残体;③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④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物料。
环境土壤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名词解释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 胞核构造不完善的原核生物和具完善细胞核结构的真核生物。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I :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以土壤微生物为主导的各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向着两个方向转化: 一是在土壤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彻底分解而 最终释放出CO2 H2O 和能量;所含 N P 和S 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式方 程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 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比。
I 阳离子交换量I : 土壤溶液在一定的pH 值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 ,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即CEC )。
每千克土壤中所含全部阳离子的总量。
矿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0g /kg 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矿质化过程I:是指土壤动、植物残体及腐殖质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 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17.腐殖化过程I: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装 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 化过程。
18. 有机质土壤土壤容重I :单位容积的土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19. 土壤孔性:土壤孔径是指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
1. 2. 3. 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C 时同体积水重之4. 5. I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
6. 土壤凋萎系数 ^萎焉点。
: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7. 土壤污染:只认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或制剂施加到土壤中,使其增加了新的组分或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 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和相应危害的现象。
8.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 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 荷量。
环境土壤学复习提纲
土壤污染的特点:①隐蔽性与滞后性②积累性与地域性③不可逆性④治理周期长⑤后果严重性
土壤污染源:污水灌溉(城市污水、工业污水或混合污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低)
固体废弃物(尾矿、矿渣、污泥和城市垃圾,通过扩散、降水、淋滤)
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农药生物、光解和化学降解缓慢如有机氯;化肥的①合理 施用和过量施用②含有毒物质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壤的生命力、生产力和清洁度(土壤质量的保持与提高。)
土壤质量的评估:A土壤肥力质量(a土壤性质 b作物 c灌溉水水质)
B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 续利用以及对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是土壤环境“优劣”的一种概念,它与土壤遭受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
pH值在5.30--5.60之间, 酸雨率是10--40% , 为轻酸雨区;
pH值在5.30--5.60之间, 酸雨率是10--40% , 为轻酸雨区;
pH值在4.70--5.00之间, 酸雨率是50-80%, 为较重酸雨区;
pH值小于4.70, 酸雨率是70-100%, 为重酸雨区。
酸雨率:一年出现酸雨的降水过程次数除以全年降水过程的总次数。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法(多采用,如简单指数法、叠加指数法、带有权重的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等)、模糊判别法、灰色聚类法、T值分级法。如何将总量与可提取态相结合是重要研究内容。
计算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
环境土壤学
①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在认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以及调控的一门学科
②环境土壤学从环境科学和土壤圈物质循环的角度与观点出发,着眼于土壤质量的保护、利用和改善,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协调关系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土壤学重点知识
绪论1. 名词解释: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环境土壤学2. 简述土壤在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3. 简述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4. 简述环境土壤学的产生第一章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第一节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英文)一、土壤矿物质1.名词解释: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同晶替代2.简述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特征。
3.简述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构造特征。
4.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分为那些类组?分别简述其一般特性。
二、土壤有机质1. 名词解释: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2.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主要组成。
3. 简述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影响因素。
4. 论述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三、土壤生物1. 试论述土壤生物的多样性(类型组成)。
2. 简述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四、土壤水1. 简述土壤水的重要性。
2. 简述土壤水的物理形态、划分依据及其有效性。
3. 什么是土壤水吸力和土水势?土水势包括那些分势?4. 简述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及容重的测定方法。
5. 简要说明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五、土壤空气1. 简述土壤空气的组成及其与近地表大气的差别?2. 简述土壤空气的运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土壤性质一、土壤物理性质1. 名词解释: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当量粒径,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土壤结构,土壤粘结性,土壤粘着性2. 简述土壤各粒级的理化性质。
3. 简述土壤孔度及其测定方法。
4. 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试论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
6. 简述土壤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二、土壤化学性质名词解释:土壤胶体、土壤pH、土壤酸度、土壤碱度1.简述土壤胶体种类及其特性。
2.简述土壤吸附性及其类型。
3.土壤中H+离子来源有哪些?简述土壤酸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4.土壤酸度的指标有哪些?简述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5.论述土壤酸碱性的环境意义。
6.简述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含水量的百分数。
22.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简称吸力。
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表示土壤水分基质势与含水率的关系,目 前尚不能根据土壤的基本性质从理论上分析得出,通常是用原 状土样测定其在不同水吸力(或基质势)下的相应含水率后绘 制出来的。
32. 生物小循环:是生物学过程,每一轮循环时间短,范围小。
33.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1㎡或1h㎡)中一定厚度土层 有机碳的数量。
34.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微生物在好气条件下将氨氧化为硝酸或亚 硝酸,或者是有微生物导致的氧化态氮增多的过程,自养和异 养生物均可参与此过程。
35. 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反硝化作用,包括生物的和化学的反硝化 作用,但生物反硝化作用是主要的。生物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 条件下,邮件性好样的异氧微生物利用同一个呼吸电子传递系 统,以NO3-作为电子受体,将其逐步还原成N2的硝酸盐异化过 程。化学反硝化作用是NO3-或NO2-被化学还原剂还原为N2或氮 氧化物的过程。
11、按肥力发生演变过程,将土壤肥力划分为__自然肥力_、_ 人工肥力___。
12、地球表层系统是由_水圈_、_大气圈_、_ _生物圈_、_岩 石圈_、_土壤圈_等五大圈层构成。
13、土壤固相部分是由_土壤矿物质_和_土壤有机质_两部分组 成。其中_土壤矿物质_是土壤固相部分的主体。
14、国际制粘粒粒径为 <0.002 mm,卡庆斯基制粘粒粒径 <0.001mm
A. 细菌 B. 放线菌 C. 真菌 D. 以上都不是
8、胡敏酸的特性是(D)。
A. 棕黑色 B. 分子量高,溶于碱 C. 结构复杂,溶于酸 D. 芳 香族结构比例小
9、土壤容重是指( D )。
A.单位容积自然状态土壤的风干重 B.单位容积自然状态土 壤的烘干重
C.单位容积不包括孔隙土壤的风干重 D.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土 壤的烘干重
1、 填空题
1、土壤有机碳的形态包括 固体形态 、 生物形态 、溶解态。
2、土壤无机磷素分 水溶态 、 吸附态 态 形态。
、 固体矿物形
3、土壤中硫的形态分 无机态硫 、 有机态硫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物量硫
。
4、土壤磷的迁移转化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机 磷的矿化、
无机磷的生物固定、有效磷的固定和难溶性磷的释放过程。
30、土水势一般为 负 值,土壤水吸力一般为_正_值。
31、一般来说,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 增加 ,O2含量 减少 。
32、农业生产上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主要通过调节土壤 水 状况。
33、粘土矿物晶格内发生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得电荷为 负 电荷 ,它不受介质pH的影响。
34、土壤中游离氧化铁一般带正电荷,主要吸附 阴 离子。
21、土壤腐殖物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_胡敏酸_、_富啡酸 _、_胡敏素__。
22、土壤微生物最适宜活动要求有机物质的C/N比为_ 20/1~25/1_。
23、土壤腐殖质一般带_负_电荷,主要吸附土壤中的__阳__离 子。
24、土壤结构体按形态分为 板状 、 柱状 、 棱柱状 、 块状 、 球状 。
13. 土壤电荷:无机胶体用过胶体基面的断键或同晶置换作用而产生 的电荷。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14. 土壤有机质:使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15. 矿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0g/kg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16. 矿质化过程: 是指土壤动、植物残体及腐殖质物质,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3. 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 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4. 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溶液在一定的pH值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 阳离子的最大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即CEC)。每千克土壤中所 含全部阳离子的总量。
5.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
6. 土壤凋萎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 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
15、土粒分级制一般把土粒划分为 石块和石砾、 沙粒 、 黏粒 、 粉粒 四级
16、土壤微生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 细菌 。
17、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呈__正__相关关系。
18、土壤学上,一般把耕层有机质含量_200g/Kg以上_的土 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19、土壤有机物质分解转化可以分为_有机质的矿化过程_、_腐殖化过 程_、_有机残体的矿化_、__有机残体的腐殖化过程__。 20、禾本科秸秆C/N比值较高,在还田时,应同时向土壤补施_氮__肥, 以防植物发生缺素症状。
24. 质量含水量:即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土壤质量 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00/干土质量
25. 容积含水量:即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
积分数,又称容积湿度、土壤水的容积分数,无 ×100
量纲。
土壤容积含水量(%)
_
土壤质量含水量(%)/水密度
(1g/cm2)
 ̄ 烘干土重(100g)/容量(g/cm3)
5、矿质化过程特点( B D )。
A. 最终产物只有H2O B. 分解产生矿质养分 C. 吸收能量 D. 微生物参与
6、蛋白质组分特点( A B D )。
A. 分解难
B. 好氧条件下,分解快
C. 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很快 D. 氨化过程形成的氨能 够全部被吸收利用
7、下列土壤微生物最适于酸性条件下活动的是( C )。
29.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主要指纬度地带性,即土 壤地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
30.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土壤垂直地带性是山地土壤随海拔高 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是在水平地带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1. 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融与搬运、堆 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 环。
36. PCBs:多氯联苯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 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37. 多环芳烃PAHs: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是一类广 泛存在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也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致癌 物。
38.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 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 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 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正态分布 其背景值数值用 算术平均值(X)和算术标准
差(S)表示,其范围为:X+-S 表示;如果呈 对数正态分布 , 则用 几何平均值(M)和几何标准差(D)表示,其范围 为:M×÷D表示。
(over)
三、选择题
1、母质与岩石的区别是( A B C )
A 具有一定通透性B 具有一定蓄水性 C具有一定胶体性质 D 具有 肥力
= 土壤质量含水量(%)容量
26. 盐基饱和度(或BS):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 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27. 潜性酸:是与固相有关的土壤全部滴定酸,其大小等于土壤非交 换性酸和交换酸之总和。
28. 同晶置换:矿物形成时,性质相近的元素,在矿物晶格中相互替 换而不被破坏晶体结构的现象,被称为同晶置换。
6、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光解三种形 式
7、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 、 化学修复 和 生物修复 。
8、土壤的本质特征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疏松多孔 体。
9、土壤固体土粒组成包括_矿物质_、_土壤有机质_,其中_矿 物质_是土壤的主体。
10、土壤肥力四大因素是指__水__、___肥__、___气___、 ____热____。
25、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把土壤水分划分为吸湿水、 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26、毛管水可分为 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
27、土壤有效水上限为 田间持水量 ,下限为 土壤萎蔫系数 。
28、测定土壤水分的重量百分率计算时,分母指的是 干土质 量。
29、土水势包括 基质势 、 压力势、 溶质势、 重力势 等分势。
39、土壤形成因素包括 母质
、 生物
、 气候
、 地形
、 时间 、
人类活动的影响
。
40、一种土壤类型通常是由一系列不同成土过程作用而形成 的,其中任何土壤都必须经历以下三个成土过程,包括 原始 成土过程 、 有机质积累过程 和 粘化过程。
41、土壤背景值测定过程中,作为代表性的背景值数据是根据 分析值的概率分布类型来计算和表示的,如果分析结果呈
2、下列属于运积母质的是( A C D )。
A 冲积母质 B 残积母质 C 黄土母质 D 洪积母质
3、农业土壤有机质来源包括( A B C )。
A. 作物根茬 B. 各种有机肥料 C. 工农业废水、废渣 D. 农田 深井灌水
4、土壤腐殖物质的性质是( A B D )。
A. 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B. 呈胶体状态 C. 结构简单,分子量小 D. 黄色或棕黑色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 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胞核构造不完善的原核生物和具完善细 胞核结构的真核生物。
2.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以土壤微生物 为主导的各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向着两个方向转化:一是在土 壤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 CO2、H2O和能量;所含N、P、和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 后,式方程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 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的过程.
35、土壤胶体吸附阳离子的数量及牢固程度主要决定于负电荷 的 数量 、 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