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过秦论》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第10课过秦论练习2一、双基夯实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蒙恬(tiǎn)B.逡巡(qūn) 锋镝(dí) 墨翟(zhái)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D.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答案】 C(A.恬:tián;B.翟:dí;D.赢:yín)2.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答案】 B(这里指金属)3.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答案】D(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答案】 D(名状/使动/名动/形动)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 D(都是被动句)6.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A.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形容家里穷。

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

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比喻门窗的样子。

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贾谊《过秦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辈,类。

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尝:曾经。

D.因利乘.便,宰割天。

乘:趁着。

2.下列对文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海”,是天下的意思,《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四海”与此不相同。

B.“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这是秦和中原之间的重要地理屏障。

相同,都为“天下”C.“连衡”,是秦国采取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D.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1.《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写的一篇史论文,所谓“过秦”,即____________。

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崤函囊括拱手要害....B.合从逡巡遗镞鞭笞....C.藩篱锋镝劲弩瓮牖....D.墨翟行伍万乘作难....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东割膏腴之地蒙故业,因遗策...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逡巡而不敢进...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将数百之众...蹑足行伍之间揭竿为旗...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才能不及中人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5.史论文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你读过本文后,能大致说说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其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进行论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

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的败因。

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的历史事实,突出了“ ”这一中心,说明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B.而倔起阡陌之中C.蹑足行伍之间D.百有余年矣7.请选出句中没有词的活用现象的一项A.会盟而谋弱秦B.追亡逐北C.天下云集响应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委命下吏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9.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对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过秦论》练习(含答案)

《过秦论》练习(含答案)

《过秦论》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上篇)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

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

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过秦论》下篇)1.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B.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C.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D.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倔起阡陌之中”与“越陌度阡”(《短歌行》)两句中的“阡陌”含义不同。

《过秦论》复习卷及答案

《过秦论》复习卷及答案

《过秦论》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题目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池”护城河 )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著作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水池,池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B介词,把/连词,来;D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 “攻势”不对)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过秦论》复习卷及答案

《过秦论》复习卷及答案

《过秦论》复习卷及答案《过秦论》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题目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池”护城河 )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著作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水池,池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B介词,把/连词,来;D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 “攻势”不对)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的练习题

过秦论的练习题

过秦论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过秦论》一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哪个朝代的兴衰?A. 汉朝B. 秦朝C. 唐朝D. 宋朝2. 《过秦论》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青衫3. 在《过秦论》中,作者提到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患入侵C. 内部腐败D. 民不聊生4. 作者在《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的哪些政策导致了其灭亡?A. 重农抑商B. 焚书坑儒C. 严刑峻法D. 所有选项5. 《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治有哪些特点?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武力治国D. 以文化治国二、填空题6. 《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的统治者采取了“________”的政策,导致民不聊生。

7. 作者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它“________”,而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8.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________”的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

9. 在《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治者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而是“________”,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三、简答题10. 请简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

11.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其迅速的灭亡?12. 《过秦论》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四、论述题13. 论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评价。

14.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的统治特点,并讨论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翻译题15. 将《过秦论》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非有异术也,盖得其时也。

”六、分析题16. 分析《过秦论》中提到的秦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并讨论其成败得失。

17.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七、综合题18. 结合《过秦论》的内容,谈谈你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理解。

19. 请结合《过秦论》中的观点,分析秦朝的统治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过秦论》考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过秦论》考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选必中《过秦论》考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通假字1.约从离衡.()2.合从.( )缔交3.倔.( )起阡陌之中二、古今异义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义:今义2.宽厚而爱人..古义:今义: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4.以为..桂林象郡古义:今义:5.流血漂橹.古义:今义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7.分裂..山河古义:今义三、一词多义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2)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3)成语“爱.( )屋及乌”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1)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2)因利乘.(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4)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5)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7)成语“乘.( )人之危”“乘.( )风破浪”3,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

(1)合从.( )缔交,相与为一(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4)樊哙从.( )良坐(《鸿门宴》)(5)择善而从.( )之(《论语》)(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师说》)(7)少与从.( )弟劭俱知名(《三国志》)(8)成语“从.( )善如流”“恭敬不如从.()命”4.度:①量长短的标准,尺码,尺度;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o二声,量长短:⑧duo二声,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考,考虑。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 过秦论》2022年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 过秦论》2022年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过秦论》2022年同步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 委命下吏C. 铸以为金人十二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孝公既没.(méi)召.(shào)滑俯首系.(jì)颈践华.(huà)为城B. 墨翟.(zhái)行.(háng)伍将.(jiāng)数百之众度.(duó)长絜大C. 一夫作难.(nàn)万乘.(shèng)之势朝.(cháo)同列窥.伺(kuī)D. 丰腴.(yú)陈轸.(zhēn)箭镞.(cú)鞭笞.(chī)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失去,丢失B.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北边的军队C.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D.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置使有序4.下列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非及乡时之士也②百有余年矣③逸豫可以亡身④乃幽武置大窖中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⑥流血漂橹⑦畔主背亲A. ①②④⑦B. ②⑤⑦C. ①③⑤D. ②⑥⑦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9小题,共8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过秦论”是西汉时期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批评______的过失。

2. 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统治者______,失去了民心。

3. 贾谊认为,秦朝的统治者没有认识到______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4. 在“过秦论”中,贾谊提到了“______”,用以说明秦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5. 贾谊在“过秦论”中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二、选择题1. 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的是哪个朝代的统治者?A. 汉朝B. 秦朝C. 周朝D. 商朝2. 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敌入侵C. 统治者的暴政D. 经济崩溃3. “过秦论”中提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的是什么?A. 秦朝统治者的仁慈B. 秦朝统治者的暴政C. 秦朝的军事力量D. 秦朝的经济实力4.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指:A. 秦朝的建立B. 秦朝的灭亡C. 秦朝的繁荣D. 秦朝的改革5. “过秦论”中提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仁义”是指:A. 战争策略B. 政治手段C. 道德规范D. 经济政策三、简答题1. 简述“过秦论”中贾谊对秦朝统治者的批评。

2.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3. “过秦论”中提到的“攻守之势异也”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本内容解释。

四、论述题1. 论述“过秦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根据“过秦论”,分析贾谊的政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一、填空题1. 秦朝2. 施行暴政3. 民心4.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 仁政二、选择题1. B2. C3. B4. B5. C三、简答题1. 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秦朝统治者施行暴政,不施仁义,导致民心涣散,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

2. 秦朝灭亡的内在原因包括统治者的暴政,失去了民心,以及忽视了仁政的重要性。

过秦论练习复习题

过秦论练习复习题

《过秦论》复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过秦论》是最早论述秦代兴亡的------论名篇,“过”在这里是-----词,“过秦”意思是---------------------------。

文中作者以充分的史实为依据,以------------为手段,综合分析了秦-----、-----的演变过程,指出“---------------”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目的是规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2、贾谊是--------(朝代)人,是杰出的-------家、--------家,史称---------、-----------,著有----------十卷。

代表作政论文有------------------、----------------、--------------;辞赋以---------------、----------------为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盛赞《过秦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

二、掌握下列重点词语(解释)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3、执敲扑..天下..而鞭笞4、却.匈奴七百余里5、隳.名城,杀豪杰6、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9、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0、向使三国各爱.其地11、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1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1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1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三、实词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写出所通字)(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2)赢粮而景从(3)外连衡而斗诸侯(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5)孝公既没(6)百有余年矣(7)而倔起于阡陌之中(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2)流血漂橹.古义:今义:(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4)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古义:今义:(5)于是..六国之士古义:今义:(6)因河.为池.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制①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③其制稍异于前④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2)亡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③吞二周而亡诸侯④河曲智叟亡以应(3)利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③汝心之固,固不可测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⑤根不固而求木之长(5)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③蒙故业,因遗策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度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④余自度不得脱(7)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③斩木为兵,揭竿为旗(8)势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四、虚词1、因①因遗策,南取汉中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赵奢之伦制其兵③商君佐之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五、词类活用(找出活用词并解释)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3、外连衡而斗诸侯4、南取汉中,西举巴5、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6、履至尊而制六合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8、却匈奴七百余里9、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0、以弱天下之民1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13、尊贤而重士1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5、序八州而朝同列1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六、句式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为天下笑者,何也?3、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④以为桂林、象郡⑤俯首系颈,委命下吏⑥铸以为金人十二⑦然后践华为城4、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过秦论》综合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甿隶(méng)万乘(shèng)锄耰棘矜.(yōu qín)B.藩篱(fān)从散约败(zòng)良将劲弩(nǔ)C.隳名城(huī)蹑足行伍(háng)度长絜大(dùxié)D.以窥周室(kuī)亡矢遗镞.(shǐzú)贬谪(zhé)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崤函(yáo)乐毅(yuè)瓮牖(yǒu)谪戍之众(zhé) B.囊括(nānɡ)墨翟(dí)氓隶(mánɡ ) 一夫作难(nàn)C.逡巡(qūn)陈轸(zhěn)鞭笞(tái)膏腴之地(yú) D.藩篱(fān )翟景(zhái)钩戟(jǐ)良将劲弩(jìng)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故业(méng 承接)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B.履.至尊(lǚ实行)振长策.(cè马鞭子)C.瓮牖.绳枢(yǒu 窗户)鞭笞.天下(chí打)D.制其弊..(bì疲惫)逡巡..(jùn xún 徘徊)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而倔起阡陌之中C.外连衡而斗诸侯D.赢粮而景从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第11课 过秦论 课时作业

第11课 过秦论 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35分)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 .蒙故业,因遗策B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 .百有余年矣解析:选A 。

B 项,“櫌”同“”;C 项,“从”同“纵”;D 项,“有”同“又”。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爱.珍器重宝 爱:喜爱 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 B .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 追亡逐北.北:溃败(的军队) C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 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安置使有序解析:选C 。

A 项,爱,吝惜;B 项,制,统率;D 项,抗,匹敌,相当。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士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解析:选B 。

A 项,动词,沿袭/介词,依靠,凭借;B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C 项,连词,来/介词,凭借;D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 .然秦以区区..之地 D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解析:选D 。

D 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为山东省。

5.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 .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 .①⑦⑧/②③④⑤/⑥D .①⑦/②③⑥⑧/④/⑤解析:选D 。

过秦论课后练习题

过秦论课后练习题

过秦论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过秦论》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昭2. 《过秦论》主要论述了哪个朝代的兴衰?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过秦论》中提到的“过”字,其含义是什么?A. 过去B. 错误C. 过度D. 过失4. 根据《过秦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患入侵C. 内部腐败D. 民不聊生5. 《过秦论》中提到的“六国”,指的是哪些国家?A. 齐、楚、燕、韩、赵、魏B. 秦、齐、楚、燕、韩、赵C. 秦、楚、燕、韩、赵、魏D. 齐、楚、燕、韩、赵、宋二、填空题6. 《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一是_________的结果。

7. 秦朝的暴政导致了_________,最终引发了农民起义。

8. 秦朝灭亡后,_________成为了新的王朝。

9. 《过秦论》中提到的“一统天下”指的是秦朝实现了_________。

10. 作者通过《过秦论》告诫后人,要_________,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三、简答题11. 简述《过秦论》中提到的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12. 描述《过秦论》中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13. 阐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

四、论述题14.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的兴衰对后世的启示。

15. 论述《过秦论》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作者的治国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6. 阅读以下《过秦论》选段,分析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综合应用题17. 如果你是历史老师,设计一堂关于《过秦论》的课程,你会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18.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者,需要为《过秦论》写一篇评论文章,请列出你的文章提纲。

七、开放性问题19. 你认为《过秦论》对现代国家治理有哪些借鉴意义?20. 根据《过秦论》,讨论秦朝的法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课《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课《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选必中《过秦论》知识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文言实词1.多义实词(1)亡①吞二周而亡.诸侯()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⑤燕虽小国而后亡.()⑥河曲智叟亡.以应()(2)利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⑤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⑥商人重利.轻别离()(3)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度①内立法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③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越陌度.阡,枉用相存()(5)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④固.不如也()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2.通假字赢粮而景.从( )3.古今异义词(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古义:(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今义:认为古义:(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义:山东省古义:(4)以致..天下之士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古义:二、文言虚词1.之①东割膏腴之.地()②聚之.咸阳()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2.而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3.因①因.遗策()②因.利乘便()③因.河为池()④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三、文言句式判断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余威震于殊俗(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铸以为金人十二(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7.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9.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1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理解性默写(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秦国统一天下战略上的有利地势。

过秦论复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复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复习题及答案过秦论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贾谊所著的一篇政论文,主要论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后世的警示。

以下是过秦论的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过秦论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贾谊C. 孟子D. 荀子答案:B2. 过秦论主要论述了哪个朝代的兴衰?A. 汉朝B. 秦朝C. 周朝D. 唐朝答案:B3. 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内乱B. 外患C. 暴政D. 天灾答案:C4. 过秦论中提到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指的是什么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陈胜吴广起义C. 项羽攻破秦都D. 刘邦建立汉朝答案:B5. 过秦论中,贾谊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A. 重农抑商B. 以德治国C. 以法治国D. 以武力治国答案:B二、填空题6.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因为秦朝实行了________的政策。

答案:法治7.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失去了________的支持。

答案:民心8.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朝的统治者没有认识到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德治三、简答题9. 简述过秦论中贾谊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

答案: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暴政,失去了民心。

秦朝统治者过于重视法治而忽视了德治,导致人民怨声载道,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因此灭亡。

10. 过秦论中贾谊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答案: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认为统治者应该重视人民的利益,实行仁政,以获得民心。

同时,他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但法治应该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之上。

四、论述题11. 论述过秦论对后世政治的影响。

答案:过秦论对后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典型案例,而且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强调了统治者应该关心民生,实行仁政。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统治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促使他们在治国时更加注重民心,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以上复习题及答案涵盖了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适合用于学习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6'.11《过秦论》复习练习题1•《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 写的一篇史论文,所谓“过秦”,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 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 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 A. 崤函(y do) 囊括他e 拱手(g ng) 要害(y co) B. 合从(z en g ) 逡巡(q tn) 遗镞(z () 鞭笞(ch i) C. 藩篱(f cn) 锋镝(zh e) 劲弩(n ⑪ 瓮牖(y n ) D. 墨翟(d i)行伍(h d g 万乘(ch e g 作难(n c )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东割膏腴之地(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7)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4)蒙故业,因遗策() (6)逡巡而不敢进( ) (8)将数百之众( (9)蹑足行伍之间(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 才能不及中人. (2)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0)揭竿为旗( 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 ) ) ) ) )5. 史论文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你读过本文后,能大致说说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 其中心论 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作者是如何来进行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文 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 威。

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 _________________ 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因。

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 ______________ ,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 实,突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中心,说明方向。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C.蹑足行伍之间 7. 请选出句中没有词的活用现象的一项A.会盟而谋弱秦 8.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C. 铸以为金人十二D. 9. 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对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 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在议论时, 都 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

总起来说,文中有三个 方面的对比:一是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二是 _ 与 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三是 与 __________的对比。

其实力的大小可以用 “ ______________ V _______ V _______ V _______ ”来表示, 可结果就是最弱小的 ____________ 打败了最强大的秦朝。

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对比,使得结论也 越来越清晰,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 ------------- “之 ___ 的败 的历史事 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 ) 因遗策 D. ( ) B.而倔起阡陌之中 百有余年矣 B.追亡逐北 C.天下云集响应 ( )委命下吏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结论之所在。

如此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10. (1) 战国四公子:齐国_________________ (姓 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 )、赵国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楚国_______________ (姓__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_ )、魏国 _______________ (姓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 )。

(2) 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__________________ 以东,“山东”指以东,“河南”指_____________ 以南。

“百越”指古代_________________ 族居住的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地,统称百越,也叫________________ 。

(3) “黔首”是_____________ 朝对百姓的称呼,“氓” “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泛指下层人民。

“七庙”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宗庙。

11. 文章从五个方面介绍陈涉,请用五个词语依次概括。

(不能用原文词语。

)12. 请用课文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用哪句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哪几句写他的对内政策?实行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写陈涉起义一段中,作者用哪些话分述陈涉社会地位低、才能不足、发难时兵员不多和武器简陋?哪句话概括了起义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尾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陈涉和九国之师作了对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 从后三段中找出三组骈句。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3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3.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8分)(1)迁徙之徒也( ) (2)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3)斩木为兵.( ) (4) 赢粮而景从( )14. “行伍”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的三个不利的方面依次是:① _________ ,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个有利的方面是:_____________ (都用自己的话概括)16. 这段话中共有五个“而”,请分别指出其意义和用法。

(1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迁徙之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倔起阡陌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1过秦论参考答案1. 贾谊言秦之过(或指出秦的过失 )2. A项“崤”读作“ xi d o” , C项“镝”应读作“ d D项“乘”读“ sh en g:答案:B3. ( 1)窥伺,指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2)两手相抱,形容毫不费力。

(3)肥沃。

(4)承接,继承。

(5)吝惜。

(6)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7)比喻边疆上的屏障。

藩,篱笆。

(8)率领。

(9)用脚踏地,这里有“出身于……”的意思。

(10)举。

4. ( 1)古义:一般人。

今义:中介人。

(2)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秦孝公以来六代国君的开拓功业,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

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秦国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不施仁义的败因。

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对比,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土崩瓦解的历史事实,突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心,说明人心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6. 解析:A项“没”通“殁”;B项“倔”通“崛”;D项“有”通“又”。

答案:C7. A.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 B.亡,动词活用作名词,逃跑的士兵;C.云、响,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

答案:D8. A、B、C三句都是省略句,D是判断句。

答案:D9. 文中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秦国与山东九国对比, 二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对比, 三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其实力的大小可以用“陈涉V九国V秦国V秦朝”来表示, 可结果就是最弱小的陈涉打败了最强大的秦朝。

文章通过层层深入的对比,使得结论也越来越清晰,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一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结论之所在。

如此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10. 答案:(1)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2)函谷关崤山黄河越桂浙闽粤百粤(3)秦民奴隶天子11. ①出身,②职业,③才干,④智能,⑤家境。

12. (1 )第一问:“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第二问:“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第三问:“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陈利兵而谁何”。

第四问:“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2)“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写其社会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