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备发展综述(公开)

合集下载

公路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发展综述

公路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发展综述

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2-0030-04公路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发展综述刘宛予,谢 凯,浦昭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路面检测数据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和路面养护管理决策的基础。

公路路面自动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提高路面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公路路面自动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公路路面自动检测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路路面;自动检测;图像处理收稿日期:2006-10-18作者简介:刘宛予,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 :hetaoyuanhit @1 引言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但相应的公路路面检测技术还很落后。

实际使用的检测仪器大部分沿用几十年前开发的人工或低速的检测技术,如3m 直尺、八轮式平整度仪(时速仅5km/h )、横断面尺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影响正常交通。

尽管近年发展了一些较高速的车载检测仪器如颠簸累积仪、激光平整度仪等,但大多数仪器功能单一。

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激光测距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多功能路面智能检测车,具有测试精度高、人为因素少、不影响交通等优点,并逐渐在路面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以路面自动检测设备(硬件)和路面管理系统(软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了研究成果。

在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最多、发展最迅速。

如对裂缝类病害的检测实现了图像采集自动化,采集速度介于30~120km/h4 结论(1)利用土体的三相介质理论和满足各自控制方程时的直接耦合解法,能够求解非饱和边坡的力学特性,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

(2)降雨会导致边坡土体的吸水软化,这个特性对边坡的稳定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边坡的安全度大为降低,因此对于土质边坡应当予以重视。

海洋装备机械设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估方法综述

海洋装备机械设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估方法综述

海洋装备机械设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估方法综述引言海洋装备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是保障海洋工程安全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海洋装备机械设备在严酷的海洋环境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需要进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与评估。

本文将综述海洋装备机械设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估的方法,介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技术与工具,并探讨其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一、可靠性测试方法1. 试验法试验法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直接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通过对海洋装备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实际试验,检验设备的可靠性。

常见的试验法包括退化试验、寿命试验、脉冲试验等。

试验法的优点是直观可见,可以模拟真实使用环境,缺点是成本较高且所需时间较长。

2. 可靠性分析法可靠性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设备进行系统化分析,推算设备在特定环境中的故障率和寿命的方法。

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可靠性衰减分析等。

可靠性分析法具有高效、经济、可重复性好的特点,但需要准确的数据输入和良好的分析方法。

3. 仿真模拟法仿真模拟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设备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构建模拟模型,模拟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从而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常见的仿真模拟法包括蒙特卡洛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

仿真模拟法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周期短,但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参数的确定有一定要求。

二、可靠性评估方法1. 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设备故障树,分析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的方法。

通过分析故障树,可以确定设备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故障树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设备的故障机理,并提供改进设备可靠性的依据。

2. 可靠性指标评估可靠性指标评估是通过对设备关键指标的定量评估,来判断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TTR(平均维修时间)等。

通过定量评估设备的关键指标,可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并提供改进设备的依据。

3.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统计数据进行设备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内容概况:伴随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使用方面,在特种设备的制造中,我国以及国际市场也有着较大需求。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于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需求持续增长。

据统计,2022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营收达到196.3亿元,同比增长7.5%。

其中事业单位及企业性质检验检测领域营收占比较高,不过近年来我国民营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市场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特检、第三方检验检测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综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是对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行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以及专门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提供无损检测服务。

特种设备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修订)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预防特种设备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定期检验。

各类特种设备检验周期如下:二、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背景我国检测行业起始于上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政府实行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所有检测业务由政府机构垄断。

1984年后,受益于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检测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我国检测市场逐渐由以政府检测为主向市场化机构主导转变,再到目前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为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2年在复杂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检验检测行业整体仍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国内沥青路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现状综述

国内沥青路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现状综述

1 路 面 弯 沉检 测 技 术
路 面弯 沉检 测 是我 国路 面强度 测 量 的一项 主 要 指 标 。路 面 弯 沉 是 指 在 规 定 的标 准 轴 载 作 用 下 ,路 面表 面轮 隙位 置产 生 的总 垂直 变形 或垂 直 回弹变 形值 。弯沉 值 的测 定方 法较 多 ,常 用 的有
贝克曼 梁法 是我 国 目前广 泛使 用 的一 种弯 沉 检 测方法 。该方法 操 作简 单 ,但整 个测 试 过程 全
是 人工操 作 ,测试 结 果受 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较大 , 而 且测试 慢 。该方 法 应用 范 围是 :( )测 定各类 2
路 基 、路面 的 回弹弯 沉 ,用 以评 定其 整体 承载 能 力 ,可供 路 面结构 设计 使用 。( )测 定 的路 基 、 2
以下 几种 : 11 贝克 曼梁 法 .
这种 弯 沉仪操 作 简 易、精 度 高、读 数稳 定 、体积
小 、质 量轻 、造 价低 且容 易研 制 ,另外 由于 该测
定 仪依靠 光 线作 为臂 长 ,可 以射得 很远 ,加 上激
光 发射 角 窄 ,光 点小 而 红亮 ,1m 之 远仍 能 清晰 0 可 见 ,可 用于 重 刚度路 面弯 沉检 测 。
该测定 仪在检 测路段 上存牵 引车 的作用 下 以

定的速度行 驶 ,将 测定仪 的弯 沉测 定梁放 在车
辆底 盘 的前 端并支 于地面 保持 不动 ,当后轴 双轮 隙通 过测头 时 ,弯 沉通 过位移传 感器等 装置 彼 自
动 记录下来 ,这 时测定梁 被拖 动 ,以二倍 的牵 引
减 去尺高 即为测 试点 的最大 间隙 的高度 。该方 法
图 1贝克 曼梁 测定 路 面回弹 弯沉

振动频率法索力测试发展综述

振动频率法索力测试发展综述

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2420年第5期(总第327期)No35,2021(Sum No. 32刀t 管理及其他j振动频率法索力测试发展综述马昌龙3朱利明钢申昆4(0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南京214000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南京214000)摘要:拉索作为桥梁的重要传力构件,索力大小直接决定着桥梁的工作状态,采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索力测试是保证桥梁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的必要手段。

本文针对目前索力测试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振动频率法的各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总 结,并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振动频率法;拉索;索力测试;综述中图分类号:U44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8 - 3388(247))05 - 030 - 02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Force MeasurementMA Chang - long 0 , ZHU Li - ming 2 , SHEN Kun 2(0. Nanjing puUlin works construction center,Nanjiang 214000,China ;2. CoOege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geering ,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ang 214000, China)Abstract : As an importani force transmission componeni of the bridge, the cable force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bridge ■ Ii is necessarc to test the cable force with accurate method te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bridee. I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of vibration frequence method,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O in cable force test,ere summa-rizeC,ang the sU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are pointen out.KeyworCs :vibration frequency method ;cable ;cable force test ;review1振动频率法的发展及应用效果利用拉索的振动频率来识别索力在当前的桥 梁索力测试中应用广泛。

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综述

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综述

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综述车祸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事故,而汽车碰撞测试就是为了保证汽车在发生车祸时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开发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综述现代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测试标准和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车辆撞击来进行,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过于危险,也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对汽车碰撞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但是当时的测试还非常原始,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进行模拟。

到了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力学的发展,汽车碰撞测试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测试设备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二、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和测试方法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等。

欧洲标准主要是由欧洲联盟提出,其中包括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多项测试标准,如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滚翻测试等。

而美国标准主要是由美国政府制定的联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FMVSS)所规定的。

中国标准则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GB标准。

汽车碰撞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碰撞测试,另一种则是数值仿真测试。

实际碰撞测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的情况,但缺点也很明显,测试成本较高,测试时风险较大。

而数值仿真测试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可以精准地得出车辆在碰撞中的受力及变形情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方法。

三、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精度和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得到改进。

例如,现有的实际碰撞测试主要针对的是车辆上部的变形,而对于车底的变形则重视不够,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交通事故的情况,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地的相关研究者们纷纷开始设计更细致的测试设备和更严格的测试标准,以更全面地考虑车辆在碰撞中的变形情况。

第1讲 惯导测试设备及检测仪器综述

第1讲 惯导测试设备及检测仪器综述
惯导测试设备是用来产生精密的角度基准、角速率基准、加速度基准 (严格地说应是比力,作用在单位质量上的非引力外力)以及其它的温度、 湿度、气压等环境基准,为给各种各样的加速度计、陀螺仪及由它们组成 的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精密的输入量,然后根据它们的输出将惯性器件的误 差模型系数辨识出来,以衡量惯性器件的精度水平,确定惯性器件能否满 足导航和制导的精度等级。 也为惯性仪表的误差补偿和提高导航的精度 提供依据。
I DI'I Dx' x Dy' y DII Dxx Dyy DIxIx
Dxyxy DIyyI DIII2 Dxxx2 Dyyy2
DI' Dx' Dy' 与角加速度有关的误差模型系数;
Dx ,DyX轴和Y轴的灵敏度系数; DIx ,Dxy ,DIy 交叉耦合项系数; DII 输入轴非线性系数; Dxx ,Dyy二次项非线性系数;
2.3 操作使用方面的要求
操作使用方面的要求包括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维修方便、多 用途、低成本等。随着惯性仪器的发展,为了满足测试精度要求,其测 试设备日趋复杂,各种复杂的精密元件和支承装置被相继采用。这将带 来可靠性的降低和成本的提高。因此,在满足测试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 力简化测试设备的结构,仍是一个必须着力考虑的问题。
I ,x ,y 沿陀螺仪的输入、X和Y轴上的角速 率,I =z;
加I 速,度x ,,;y 沿陀螺仪的输入、输出和自旋轴上的角
残余误差。
2. 对惯导测试设备的要求
对惯性测试设备的要求大致可以归纳出3 个方面,其中有共性要求,也有惯性仪器测 试设备的特殊要求。
测试原理方面的要求 测试精度方面的要求 操作使用方面的要求

我国棉花回潮率电测器技术发展综述

我国棉花回潮率电测器技术发展综述

221 主要结构 .. 木 箱加上 固定 、 活动 极板 , 种结构 至今 还在被 这
延用。
222 电 气 ..
利 用半导 体三极 管 逆变 ,产 生测试 棉花 水分两
极 板间 电压 , 外加上 了热 敏 电阻 。 另
在实 际工作 中 . 为正确 使用 原棉 回潮率 测 定仪 ,
机械式波段选择开关、 满度调节电位器、 机械表盘 。
与上 一阶段相 比 。这个 阶段仪 器 的进步 主要 体
现在 电器部 分 。 23 2 世 纪9 年代一 0 9 . O O 2 0 年仪器 状 况
2 . 主 要 结 构 .1 3
木箱 加上 固定 、 活动 极板 , 至今 还在被 延用 。
机械式 波段 选择 开关 、 满度 调节 电位器 、 字显 数
示。 这时 的仪器 虽然 运用 了微 电脑单 片机技 术 , 但如
何将微 电脑 单片 机技术 应 用到 最佳 状态 还存 在 提升
分) 的电测器 主要 经历 了三个 发展 阶段 , 每一 阶段 仪
要 依据 , 响着 交易 双方 的经 济利益 , 论是 在籽 棉 影 不 交售结 算环节 还是 在皮棉 贸 易结算 环节 ,回潮率 都 是 贸易 双方关 注 的焦点 。 了做 到公平 结算 , 为 国家 相
关 部 门历 来十分 重视 棉花 回潮 率 的测 定工 作 ,原棉 “ 水 分测定 仪 ”一 直 以来被列 入 国家 强制 计量检 定 仪
器 的结 构 、 电器 、 面板都有 所不 同 。
21 2 世纪 5 ~ 0 代仪器 状况 . 0 O6 年
211 主要 结构 . .
木 箱加上 固定 、 活动 极板 , 这种 结构 至今 还在被

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综述及进展

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综述及进展

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综述及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在保障电子设备性能稳定、提升系统可靠性以及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的当前综述及进展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

随后,将详细介绍当前热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数值分析、实验测量以及仿真模拟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实例。

在热设计方面,本文将探讨新型散热结构、材料以及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综述热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型测试方法、测试设备以及测试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电子设备热分析技术随着电子设备向高度集成化、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热分析技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子设备热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两大类。

稳态热分析主要关注设备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热量分布和温度场。

通过稳态热分析,可以预测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热性能,评估其散热设计的合理性。

常用的稳态热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FEM)、有限差分法(FDM)和边界元法(BEM)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建立设备的热模型,模拟其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热传递过程,从而得到设备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等信息。

瞬态热分析则主要关注设备在启动、关机、负荷变化等瞬态过程中的热性能。

瞬态热分析对于评估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瞬态热分析方法包括瞬态热网络法、瞬态热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设备在瞬态过程中的热传递和热响应,从而得到设备在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等信息。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现状综述摘要: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它的发展需要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

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测量仪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精密测量,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先进的测量技术与测量手段,就很难设计和制造出综合性能和单相性能均优良的产品,更谈不发展现代高新尖端技术,因此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和发展现代精密测量技术。

1.国内外形势:三坐标测量机:三坐标测量机即三次元,它是指在一个六面体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表现几何形状、长度及圆周分度等测量能力的仪器,又称为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量床。

三坐标测量仪可定义为“一种具有可作三个方向移动的探测器,可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导轨上移动,此探测器以接触或非接触等方式传送讯号,三个轴的位移测量系统(如光学尺)经数据处理器或计算机等计算出工件的各点坐标(X、Y、Z)及各项功能测量的仪器”。

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功能应包括尺寸精度、定位精度、几何精度及轮廓精度等。

三坐标测量机在机械、电子、仪表、塑胶等行业广泛使用。

三坐标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并把复杂的测量任务所需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这是其它仪器而达不到的效果。

组成结构:1、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2、测头系统;3、电气控制硬件系统;4、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三坐标测量机在现代设计制造流程中的应用逆向工程定义:将实物转变为CAD模型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几何模型重建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的总称。

德国CarlZeiss公司最近开发的CNC小型坐标测量机采用热不灵敏陶瓷技术,使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在17.8~25.6℃范围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血糖仪检测技术进展综述

血糖仪检测技术进展综述

血糖仪检测技术进展综述吴植强;孔妮【摘要】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因其病程漫长且并发症众多,每年消耗了大量公共卫生资源,但却无法遏制其不断蔓延的趋势.血糖水平的日常监测对于糖尿病的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血糖仪成为糖尿病患者监控血糖的有力工具.近几十年来血糖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传统有创或微创血糖仪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潜在的感染风险,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成为诸多研究机构及公司的研究热点.文章分别介绍了微创血糖仪与主流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分析并讨论了血糖仪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瓶颈问题.【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8(020)005【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糖尿病;血糖仪;微创;无创【作者】吴植强;孔妮【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广西南宁 530021;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最新做出的预估,到2030年,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 5.52亿[1]。

同时,由于其发病周期长、并发症众多,因此,成为各国不得不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亿,每年因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80%,占中国总疾病负担的 70%[2]。

血糖的长期偏高会导致多种身体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的损伤或功能衰竭[3],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病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进行调控,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是通过对病人血液的葡萄糖水平来决定用药量,因此血糖的日常监测对糖尿病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 30%的患者进行了干预与治疗,然而能够实现血糖控制的甚至不足10%[4]。

美国NASA结冰试验设备体系综述

美国NASA结冰试验设备体系综述

航空科学技术Aeronautical Science &TechnologyMay 252021Vol.32No.051-6美国NASA 结冰试验设备体系综述战培国*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摘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格伦研究中心拥有世界最完备的飞机结冰研究试验设备体系。

本文归纳总结了NASA 结冰设备体系组成,主要包括IRT 风洞、PSL-3发动机实验舱、“双水獭”结冰研究飞机、数值计算工具和基础研究风洞等;阐述了IRT 风洞和PSL-3发动机试验舱两座核心设备结冰模拟能力发展情况;分析了NASA 结冰研究设备能力拓展策略。

研究表明,NASA 已从过冷小水滴为代表的传统结冰研究向过冷大水滴和以冰晶为代表的现代结冰研究发展;同时,NASA 结冰试验设备体系也进入以IRT 风洞和PSL 发动机实验舱为核心的双核心时代。

本文旨在为国内飞行器结冰研究领域设备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冰风洞;发动机结冰设备;结冰设备体系;结冰中图分类号:V211.74文献标识码:ADOI :10.19452/j.issn1007-5453.2021.05.001飞机结冰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叶,才真正开启了地面结冰试验设备主导飞机结冰研究的时代。

在长期的飞机结冰研究发展历程中,美国陆续经历了各种结冰研究设备,逐步形成了当今世界最为完备的飞机结冰试验设备体系。

随着人们对航空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航空管理部门扩大了飞机结冰适航气候条件范围,飞机结冰研究条件开始从过冷小水滴向过冷大水滴和冰晶扩展[1],这促使结冰试验设备模拟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大型结冰风洞,开始建立飞机结冰试验研究体系。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结冰试验研究设备体系构成,简述其核心结冰试验设备发展动向,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飞机结冰试验研究领域设备建设。

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综述

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综述

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综述杭州米祺电子有限公司 310000一、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简介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各个环节目前已分别发展成为独立、成熟的子行业。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计的产品方案,通过代工方式由晶圆代工厂商、封装厂商、测试厂商完成芯片的制造、封装和测试,然后将芯片产成品作为元器件销售给电子设备制造厂商。

集成电路产业链资料来源:利扬芯片招股书从整个制造流程上来看,集成电路测试具体包括:设计阶段的设计验证、晶圆制造阶段的过程工艺检测、封装前的晶圆测试以及封装后的芯片成品测试,贯穿设计、制造、封装以及应用的全过程,在保证芯片性能、提高产业链运转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晶圆测试,又称为中测,通过对代工完成后的晶圆进行测试,目的是在划片封装前把坏的祼片(die)挑出来,以减少封装和芯片成品测试成本,同时统计出晶圆上的管芯合格率、不合格管芯的确切位置和各类形式的合格率等,能直接反应晶圆制造良率、检验晶圆制造能力。

其测试过程为:探针台将晶圆逐片自动传送至测试位置,芯片的端点通过探针、专用连接线与测试机的功能模块进行连接,测试机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并采集输出信号,判断芯片功能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测试结果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给探针台,探针台据此对芯片进行打点标记,形成晶圆的Mapping图,即晶圆的电性测试结果。

芯片成品测试(Final Test),简称 FT,是指通过分选机和测试机的配合使用,对封装完成后的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

芯片成品测试是在芯片封装后按照测试规范对电路成品进行全面的电路性能检测,目的是挑选出合格的成品芯片,保障芯片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维持设计规格书上所预期的功能及性能,避免将不合格的芯片交付给下游用户。

同时,芯片成品测试环节的数据可以用于指导封装环节的工艺改进。

无论哪个环节,要测试芯片的各项功能指标均须完成两个步骤:一是将芯片的引脚与测试机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二是通过测试机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并检测输出信号,判断芯片功能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法国通用自动测试平台ATE发展综述

法国通用自动测试平台ATE发展综述

法国通用自动测试平台ATE发展综述Developmen t of French Universal Automatic Test Equipmen t(ATE)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100022) 蔡小斌 王 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100712) 王宏伟【摘要】论述了法宇航Aerospatiale Matra从“协和”飞机着手开展自动测试技术研究以来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军民通用的ATEC6系列和军用的SE SAR3000系列自动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应用。

在当前发展测试技术大好环境下,对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我国通用测试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可测试性,测试标准,自动测试平台,测试程序集,测试体系结构A 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erospatiale Matra fr om set-ting about studying the automatic test technique for Con-cord"airplane to now is expatiated,the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of ATEC series6used for civil and military and SESAR3000used for military are introduced.Several pro-posals which are about how to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 c ountries and improve level and ability of our coun-try's universal test technique are provided.Key words:testability,test standard,automatic test e-quipment,test program set,test architecture 通用自动测试技术由于快速可靠、机动灵活、高效低费,已成为国际航空和武器装备测试的主流技术途径。

基于计算机摩擦测试试验的发展综述

基于计算机摩擦测试试验的发展综述
维普资讯
第 6卷第 1 期 20 0 8年 3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_ . 0 6 No. 1 1 M a .2 0 r 08
C N S U A FC N T U T O C N R HI E EJ RN LO O S R C I N MA HI E Y O
号处理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这些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摩擦学测试设备中, 使摩擦学测试相关
摩擦磨损在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 , 特别是在重型机械中, 磨损尤为突出. 众所周知 , 矿山机械在采掘矿 石、 煤炭、 岩石等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磨损 , 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 给国民经济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 根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l 我国冶金、 , 矿山、 煤炭 等部 门每年仅 由于磨损而需要补充 的
钢材 备件达 10多万 t直 接经 济损失 上亿 元 , 中煤 炭系统 因磨 损而失 效 的设 备备 件 就达 1 ~2 0 , 其 6 0多万 t , 损失 达 1 ~2 元 . 0 0亿 与此 同时 , 因设 备损 坏 、 机 、 产造 成 的间接经 济损 失更是 巨大 的 . 停 停 为 了提高矿 山机 械 的使用 寿命 , 降低 机件 的磨 损 , 加社 会 经济 效益 , 应该 加 深 对摩 擦 磨 损现 象 的 增 就 了解 和研究 . 此基础 上 , 在 改进机 械产 品设 计 , 行合 理选 材 , 取正 确 的抗 磨工 艺 , 而制 造 出耐磨 程 度 进 采 从 高 的机械设 备 . 由此 可见 , 研究摩 擦磨 损 现象具 有特 别重要 的意 义 . 摩擦学 是一 门跨学 科 的新 兴学科 , 务对象 普遍 , 涉的物 理量广 , 服 牵 测量 参数类 型 多 , 相互 作用 机理 复 杂l. 2 摩擦 磨损 试验 的 目的是 对摩 擦磨 损 现象 及 其本 质 进 行 研究 , J 正确 地 评 价 各种 因素 对 摩擦 磨 损性 能 的影 响 , 而确定 符合 使用 条件 的摩 擦副 元件 的最优 参 数 . 从 由于摩 擦磨 损 现 象 十分 复 杂 , 擦 磨损 条 件不 摩 同 , 验方 法和装 置种 类繁 多 , 试 如何准 确 地 获取 摩 擦 磨 损过 程 中 的参数 变 化 成 为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研 究课 题 . 了探 索和 验证机 械 工程 中摩擦 磨损 问题 的机 理 以及 有关 影响 因素 , 为 必须掌 握摩擦 磨损 试验 的测试 技

矿井通风机气动性能测试技术发展综述

矿井通风机气动性能测试技术发展综述
环节。
1 为 了获 得通 风 机 的气 动 性 能 ,取得 性 能 曲 ) 线 ,或者 为校 验新通 风 机气动 性能 是否达 到设计 要 求 而进行 性能 试验 ;
2 )检 查 出 厂 通 风 机 性 能 是 否 达 到 样 本 数 据
G 14 3 2 0 《 属 非 金 属 矿 山 安 全 规 程》 B 62 — 06 金
ia s a d ma a i e ,t e t c n l g e eo me to n e t a o ' a r d n mi e oma c e tw r u c l n g zn s h e h oo y d v l p n fmi e v n i t r e o y a c p r r n e ts e e s mma ie l s f r d,i ma n y i t d c d z t i l nr u e o t e r s a c n v l t n o e tn e h oo y i o si n v r e s ta s n r d c d h e eo me t o e t isr me t n h h e e rh a d e ou i ft si g tc n lg n d me t a d o e s a ,i lo i t u e te d v l p n f ts n tu n ,a d t e o c o
要求 ; 3 )检查 改造 后 的风机 是否达 到性能 指标 ; 4 )对没 有标 牌 的通 风 机 ,为 确定 其 性 能 而进 行 气 动性能 试验 。 通 风机 气动性 能测 试 的过 程包 括 了试 验方 案确
21 0 0年 l 2月
云 南 冶 金
YUNNAN MET ALL URGY
Ie . 2 0 )c 01

2021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及测试机行业现状分析

2021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及测试机行业现状分析

2021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及测试机行业现状分析一、测试机综述半导体测试设备主要包括探针台、分选机、测试机等。

其中测试功能由测试机实现,而探针台和分选机实现的则是机械功能,将被测晶圆/芯片拣选至测试机进行检测。

探针台和分选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探针台针对的是晶圆级检测,而分选机则是针对封装的芯片级检测。

半导体测试机测试半导体器件的电路功能、电性能参数,具体涵盖直流参数(电压、电流)、交流参数(时间、占空比、总谐波失真、频率等)、功能测试等。

具体工作方式为:通过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采集被检测芯片的输出信号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判断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参数和功能的有效性。

从分类情况来看,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测试机又细分为SoC、存储、模拟和RF等类别,其中数字测试机主要包含SoC和存储测试机两大类,相较模拟测试机而言,技术难度较大。

SoC测试机和存储测试机的技术难度较高。

测试机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的针对简单器件的低管脚数、低速测试系统逐步发展到适用于大规模、超大规模IC 的高速测试系统。

近入21世纪,随着SoC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爱德万T2000、V93000以及泰瑞达UltraFLEX系列的SoC测试系统代表了目前的高端测试机产品。

伴随芯片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自动测试设备(ATE)已成为半导体测试的必然趋势。

二、半导体设备产业政策国家政策陆续出台,驱动国产测试设备行业持续发力。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于半导体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多项重磅文件相继出台,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IC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

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科技部重点支持集成电路重点专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一批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进行了一系列重点工艺和技术的攻关,使得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效促进了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

三、测试机产业链半导体专用设备集中应用于晶圆制造和封测两个环节。

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第27卷第3期2005年08月探测与控制学报Journa l of D etecti on &Con trolVol .27No .3Aug .2005 3收稿日期:2005204216作者简介:赖根(1978-),男,江西新余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检测技术和测试软件技术研究。

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综述赖 根,肖明清,夏 锐,王学奇(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自动测试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38)摘 要:从通用化、标准化、高性能及远程网络化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外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就如何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不断缩小我国与国际测试水平的差距,提出了观点。

关键词:自动测试系统;通用化;标准化;高性能;远程网络化中图分类号:TP 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194(2005)0320026205D evelop m en t of Fore i gn Automa ti c Test SystemLA I Gen,X I A O M ing -qing,X I A Rui,WANG Xue -qi(A 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 710038,China )Abstract:The devel opment of foreign aut omatic test syste m is intr oduced in detail fr om the generaliza 2ti on,standardizati on,high -perfor mance,re mote -net w orking and s o on .Some vie ws are p resented on how t 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 onal technol ogy cooperati on and communicati on and shorten the level gap bet w een other countries and ourselves .Key words:aut o matic test syste m;generalizati on;standardizati on;high -perf or mance;re mote -net 2working0 引言 目前,国外自动测试系统(ATS )正朝着通用化、标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先进测试技术及发展趋势

先进测试技术及发展趋势

先进测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摘要:先进测试技术与仪器对于现代制造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分析现代制造系统与先进测试技术同步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制造系统与先进测试技术相互关系和协同发展的问题。

针对先进测试技术的研究要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分析论述了先进测试技术领域的一些值得关注、重点研究和应用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制造系统先进测试技术发展趋势1 绪论制造业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着如何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能力,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问题。

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改造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动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集成,是机械制造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对先进测试技术的需要更为迫切。

因此,采用先进信息化数字测试技术和产品来迅速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平,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为现代制造系统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中数据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评定环节,先进测试技术和精密量具量仪是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眼睛,成为现代制造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先进检测技术有机集成到机械学科和先进制造中,为现代制造系统提供高效率、高精度和高质量的保证。

该文针对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高档数控加工等现代制造系统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论述现代制造技术与先进测试技术的协同发展的问题。

通过讨论先进测试技术现状、需求与特征,分析论述了现代制造系统中的精密测试、在线检测、数字化测试、计算机视觉测试、三坐标测试机等技术和应用发展概况,目的是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先进测试技术领域的一些值得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2 现代制造与先进测试技术现代制造系统是在吸收和发展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模式,取得理想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的综合化系统,也可以说现代制造系统就是一种信息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测试设备发展的四个阶段1.1模拟仪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测量技术主要是模拟测量,此类仪器的基本结构是电磁机械式,主要是借助指针来显示测量结果。

1.2数字仪器:20世纪50年代,数字技术的引入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测仪器由模拟式逐渐演化为数字式,其特点是将模拟信号测量转化为数字信号测量,并以数字方式输出最终结果,适用于快速响应和较高准确度的测量。

这类仪器目前相当普及,如数字电压表、数字频率计等。

1.3智能仪器: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测试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含有微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试仪器,测量结果具有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操作、自动控制等功能,即具有一定智能作用,故将其称之为“智能仪器”。

智能仪器将传统数字仪器中控制环节、数据采集与处理、自调零、自校准、自动调节量程等功能改由微处理器完成,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

1.4虚拟仪器: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PCI、GPIB、VXI、PXI等总线标准出现之后才变为可能,并随着卡式仪器、VXI 总线仪器、PXI总线仪器等的推出而得到迅速发展。

虚拟仪器是在计算机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关硬件和软件构建而成的、具有可视化界面的仪器。

虚拟仪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仪器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软件在仪器的开发和使用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了软件就没有虚拟仪器。

它基于“软件就是仪器”的思想,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真正实现由用户自己设计和定义满足自己特殊要求的仪器。

以太网的发展为基于网络的测试系统提供了平台,也成就了LXI的诞生。

2004年9 月VXI 科技公司和安捷伦联合推出一种新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总线规—LXI。

LXI 标准用以太网作为系统的骨干,无需VXI 或PXI 方式的机箱。

LXI联盟于2005 年10月通过了IEEE1588 协议,为LXI 网络化虚拟仪器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标准。

未来的总线将会向专业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因此,在LXI仪器还未完全占领市场之前,VXI、PXI 和USB等都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总线技术。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仪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结合,基于Internet 的远程测控是现代测试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2总线接口技术总线是所有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是系统标准化、模块化、组合化的根本条件,国外都是依据总线系统来组建各类测试系统,以确保硬件、软件、系统级的兼容性、互换性和重构功能,研究和开发总线系统是设计、研制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核心任务,也是测试系统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

2.1测试总线发展历程简述当计算机技术进入测试与测量领域,为了简化测试系统结构,引入总线技术,并将总线技术应用于自动测试系统,使总线与测试系统融为一体,总线本身也成为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采用总线结构便于仪器和设备的扩充,尤其制定了统一的总线标准则更容易使不同设备间实现互连,而测试总线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自动测试系统技术的发展水平。

测试总线技术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70年代提出了GPIB总线技术。

采用GPIB 总线连接的仪器测试系统解决了通用测试仪器与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问题,实现了测试结果的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化。

80年代为解决测试设备和计算机之间通信连接影响整个测试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测试总线技术VXI和PXI。

VXI和PXI 背板测试总线易于产生各种同步、控制和测试所需的各种激励信号,易于同时输入图1 测试总线技术的发展和测试多路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因此,基于VXI和PXI的总线测试系统的测试能力大大增强,测试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特别是大增强了对现代多输入多输出数字电路的测试能力。

2005年推出的LXI总线,将局域网(LAN)技术应用于自动测试领域,提出了解决测试平台和测试设备之间接口总线定时、同步、控制和数据传输等问题的新方法,易于实现对分布式被测设备的测试。

未来测试总线的发展趋势,将是通过互连网或专用测试网将不同空间、不同的测试系统集合于一个测试系统平台,将测试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和信息最大化利用,完成更全面更精确的测试任务。

GPIB ( 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 通用仪器接口总线是由美国HP 公司最先提出, 后经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认可,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于1975 年正式颁布了标准文件ANSI2MIC1. 121975 , 1987 年6 月IEEE 又通过了升级文本IEEE488. 2,对代码、格式、通用命令等做了很多扩充。

GPIB 接口系统通常可连接的器件的数目最多为15 台, 这是由接口电路负载能力的限制所决定的。

数据最大传输路径总长为20m , 或者是器件数乘以2m ,二者取最小者。

当传输距离超过此值时, 必须采用专用的距离扩展器, 利用距离扩展器传输距离可达1000m 以上。

GPIB 标准接口一问世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其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

作为GPIB 发源地的美国HP 公司及Fluke 等大公司,他们生产的仪器几乎都装备有通用接口, 国带有这种接口的仪器也在不断发展, 作为一种测试手段, 通用接口技术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产品繁多的Solartron 公司, 数字仪表的出厂检验装置就是GPIB 系统; 法国Schlum2berger 公司生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测试装置也是利用GP2IB 总线组建的。

作为一种通用接口技术,GPIB 为系统的组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手段, 利用它组建的系统方便灵活, 适应性强; 但由于这种系统的组建方式采用积木式结构, 当所需组建的系统较为复杂、器件较多时, 最终组成的系统就会非常庞大, 只适用于固定场合的测试。

同时, 由于受最多器件数目的限制, 大的系统组建起来就非常困难。

这些不利条件大限制了它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尤其是后来军用测试设备推广模块化、便携化后, 人们开始逐渐把目光移到了更新的总线系统上。

然而, GPIB 作为一种在世界围得到认可的标准接口技术, 而且几乎目前国外生产的所有通用仪器都带有这种接口, 系统组建起来较简单, 调试周期也短, 因此在一些中小型军用测试系统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VXI 总线是一种更新型的总线标准, 是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

它是一种在世界围完全开放的模块化仪器总线系统, 集GPIB 和VME 总线精华于一身,吸取了VME 计算机总线高速通讯和GP2IB 仪器易于组合的优点, 集中了智能仪器、个人仪器和自动测试仪器的很多特长, 具有小型便携、高速数据传输、模块化结构、组建系统灵活方便、易于充分发挥计算机效能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

因此, VXI 总线问世以来, 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

VXI 系统在制定其硬件结构标准的同时, 也推出了相应的软件结构标准VPP( VXIPlug&Play) 。

VPP 标准要求VXI产品的制造商不仅要向用户提供VXI 模件, 还要提供VXI 模件的底层驱动程序和满足VPP 标准的用户应用程序(如虚拟仪器软面板等) 和系统开发程序。

比如HP 公司生产的每块VXI 模件,都有相应的模块驱动程序和软面板, 并提供可视化的开发系统HP2VEE 子程序。

程序员所作的工作就是编写测试流程, 运用简单的命令调用VXI 模件的功能完成测试目的, 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用户组建VXI 测试系统的作。

由于VXI 总线已被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批准为IEEE21155 标准, 并被世界上绝大多数仪器生产厂家所接受,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通行的数字仪器标准总线。

PXI 是PCI 在仪器领域的扩展( 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s) 。

作为一种总线体系结构,它于1997 年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 公司) 发布。

PXI 将Compact PCI 规定义的PCI 总线技术发展成适合于实验、测量与数据采集场合应用的机械、电气和软件规, 从而形成了新的总线体系结构。

制定PXI 规的目的是为了将台式PC 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与PCI 总线面向仪器领域的必要扩展完美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主流的测试平台。

PXI 这种新型模块化仪器系统是在PCI 总线核技术上增加了成熟技术规和要求而形成的。

它通过增加用于多板同步的触发总线和参考时钟、用于进行精确定时的星形触发总线、以及用于相邻模块间高速通讯的局部总线来满足实验和测量用户的要求。

PXI 规在Compact PCI 机械规中增加了环境测试和主动冷却要求, 以保证多厂商产品的互操作性和系统的易集成性。

PXI 将Microsoft Windows NT 和Microsoft Windows 95 定义为其标准软件框架, 并要求所有的仪器模块都必须带有按VISA 规编写的WIN32 设备驱动程序, 使PXI 成为一种系统级规, 保证系统的易于集成与使用。

基于Compact PCI 工业总线规发展起来的PXI 系统可以从众多可利用的软、硬件中获益,如运行在PXI 系统上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就是最终用户在通常的台式PCI 计算机上所使用过的软件。

PXI 通过增加坚固的工业封装、更多的仪器模件扩展槽以及高级触发、定时和高速边带通讯性能更好地满足了仪器用户的需要。

PXI 较高的性价比对很多用户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缺点是通用模块较少, 原因是PXI 目前尚未被IEEE 所认可, 一些大的仪器公司如美国的TEK、HP 等公司一直对该总线系统保持沉默。

2.2测试总线分类测试总线按其结构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部总线传输延时一般比外部总线小,且部总线带宽一般比外部总线带宽大。

但是,外部总线一般配置比较灵活,使用起来一般比部总线方便许多。

外部总线传输延时一般比较大,如果传输距离太长则必须要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而部总线一般数据传输率高,可靠性好、同步和定时精确。

例如,GPIB、USB、1394总线、LXI总线属于外部总线,VXI总线和PXI总线则属于部总线。

外部总线大多数属于串行总线,只适合数据传输和通信,而部总线多为计算机系统总线,是并行总线,不仅能实现数据传输,还能完成同步、触发定时功能。

无论测试总线是部总线或外部总线,都无法取代彼此在测试系统中的地位。

VXI和PXI部总线与GPIB、USB、1394和LXI外部总线是不同类别的总线,因此VXI和PXI部总线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优势并不能取代外部总线GPIB、1394和LXI 在自动测试系统中接口数据传输的作用,反之亦然,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Agilent 公司在推出LXI 总线的同时,以满足测试的需要,为自己的各种测试板卡自定义了一种部总线,目前Agilent 公司尚未公布这种总线,因此,这种总线不具有开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