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进入“十一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国内外对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增无减,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政策、体制、人才、技术、资金和环境条件等日渐成熟完善。
为此,全国各地都纷纷瞄准这一“朝阳”产业,力图抢占新兴产业中的战略“高地”。
作为传统的电子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四川,当然更不能等闲视之。
因为无论是四川传统产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抑或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以及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等,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来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四川所处的地缘方位等因素曾给四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然而,要克服或尽可能减少这类自然因素的局限和不利影响,更是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鼎力相助和率先发展。
此外,四川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还有着许多不容小视的优势,如起步比较早,发展历程较长,潜在的市场容量大,科技人才资源丰富,拥有长虹、迈普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企业等。
事实上,早在世纪之交时,四川就在全国较早明确提出要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来抓,这足见其在四川经济决策者心中的分量。
在这样的战略意识指导下,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迅速成长,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规模稳居全国前10位之列,在中西部地区列首位。
然而,与广东、江苏、上海等全国一些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市和强省市相比,四川依然在规模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面向未来更加开放的全球化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态势,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仍需进一步壮大,强化实力,迈入更高的发展平台。
一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按照我国官方的现行界定标准,信息产业主要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电信运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四大领域组成。
而通常所称的电子信息产业则由前两类组成,即是指包括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电子专用仪器设备和应用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以产品制造和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新兴行业。
赴成都高新区学习考察报告
在认真学习兄弟高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区实际,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这种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形势,认真分析我区的优势和差距,切实增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和优势。2005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在全省工业园区中率先突破“200亿”,增速均在40%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用了11年时间,在此基础上突破200亿元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同时,我区已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目前有500多名硕士,百余名博士,50多名归国留学人员,全区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有各类人才4.4万人,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另一方面,要清醒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拿我区与成都高新区相比,2005年,我区技工贸总收入仅为成都高新区的27.1%;总产值为成都高新区的31.2%。“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晓。”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贡献不多等问题,而且存在制造业水平不高、外向型经济不够等问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等,必须认真研究,尽快解决。
成都市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都市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业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市在电子产业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本文将对成都市电子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成都市电子产业现状1. 基本概况成都市电子产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市拥有众多的电子产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如高新西区、天府新区等。
这些园区和企业为成都市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主要特点成都市电子产业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成都市电子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电子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成都市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成都市电子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成都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企业在电子产业的创新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
再次,成都市电子产业的产业链逐渐完善。
成都市的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芯片设计、电子器件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多个环节。
最后,成都市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成都市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竞争者。
二、成都市电子产业未来趋势1. 产业升级与转型未来,成都市电子产业将继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都市电子产业将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成都市将继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芯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成都市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创新驱动发展成都市电子产业将继续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都市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
成都市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产品和品牌。
3. 加强国际合作成都市电子产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成都市将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与资源,提升自身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
成都产业升级情况汇报
成都产业升级情况汇报
近年来,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升级,不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
动了成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以下是成都产业升级情况的汇报:首先,成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了对
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例如,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同时,成都市还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成都市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成都市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吸引了一大批金融机构入驻成都,形成了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同时,成都市还大力发展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成都市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随着国家制造强国战
略的实施,成都市加快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例如,成都市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机器人企业入驻,推动了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总的来看,成都市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成
都市将继续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成都产业升级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共
同推动成都产业升级取得更大成就。
成都ICT产业发展报告
成都ICT产业调查报告(姓名:但波学号:2009100307)前言: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信息通讯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产业在世界各国的突破性进展和蓬勃发展。
它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
ICT服务是IT(信息业)与CT(通信业)两种服务的结合和交融,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都将融合在ICT的范围内。
在成都ICT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也在不断兴起与发展。
目前在成都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 产业还是CT 产业及通信设备制造,都面临一些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重新构造产业关系,以此推动成都整个IC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1 成都ICT产业的分布一般来说,ICT产业分布大多接近于科研机构或者大学,科学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快的区域。
就成都而言, ICT产业在高新区呈集中分布的态势。
自然条件方面,高新区地处成都西侧与南侧的平原地段,地形平坦,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方面,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并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良好的融资环境,比邻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及多家科研机构。
由于其优势的条件,在高新区发展形成了ICT产业集群。
2 成都ICT产业发展概况成都市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和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所在地,具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既有传统电子行业优势,又涌现出一批新兴企业。
作为中国西部市场的聚焦点和集散地,成都市电脑市场、手机市场、电子元器件市场、家用电子产品市场消费水平和辐射能力全国闻名。
2.1 成都及周边地区IT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含绵阳、乐山、内江及德阳等地市)电子信息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和基础,并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德阳、乐山、内江等各具产业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区内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一、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高新区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完善。
一是经营主体总量大结构优。
高新区经营主体逐年增多。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总数累计达到*****户。
其中,内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户,外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820户。
内资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83.08%;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2650户,占16.92%,其中,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亿元(含)以上的企业有397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2.53%。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
高新区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2008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家,比2006年增加57家,增幅为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0亿元,较2007年增加342亿元。
增幅为143,7%。
其中,产值在1亿元(含)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税收贡献大。
2008年。
高新区经营主体创造国税收入39亿元,比2007年增长30.1%;地税收入32.5亿元,比2007年增长38.1%:总税收收入达到71.5亿元,比2007年增长33.62%。
四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的就业贡献度高。
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就业。
2007年,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人,比2006年增长23.21%。
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人。
占就业人员总数的99.81%。
成都电子行业发展报告
成都电子行业发展报告成都电子行业发展报告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素有“西南电子第一城”的美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成都电子行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电子行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成都电子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产业基础。
成都距离中国西南地区其他主要城市较近,交通便利,这为成都电子行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流通提供了便捷条件。
同时,成都拥有优越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和相关企业的投资。
成都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电子科技研究与开发、电子产品制造、电子商务等。
成都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不乏知名的电子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这些企业致力于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成都电子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成都还拥有一大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包括手机、电脑、通信设备等领域,满足了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另外,成都电子商务也迅速崛起,成为成都电子行业的新亮点。
成都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促进了电子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极大地提高了市场效率。
成都电子行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电子行业竞争激烈,成都电子行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成都电子行业在与其他地区的电子行业竞争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
同时,成都电子行业还需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之,成都电子行业在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正迅猛发展。
成都电子行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助力成都电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都高新区 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创业基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探讨其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状况1. 产业结构:成都高新区产业结构合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为重点。
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打造了以半导体、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2. 创新实力:成都高新区拥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包括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院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动力。
高新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 人才优势:高新区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区域内的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高新区还设立了人才公寓和人才住房,吸引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4. 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拥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供创业投资、税收优惠等。
高新区还与银行合作,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和风险投资支持。
三、亮点1. 创业创新氛围浓厚:高新区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氛围,成立了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关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2. 人才引进机制健全:高新区建立了科技人才引进和评价制度,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通过提供低成本的科研平台和丰厚的科研经费,活跃了人才流动和创新活力。
3. 产业链完善: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重点培育,形成了包括半导体芯片、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
4. 政策扶持到位: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提供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企业前来落户。
四、问题与建议1. 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虽然高新区的创新实力较强,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建议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成都电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社会实践
编号:XX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题登记表2011年XX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制二、课题成员与分工安排:三、实施方案四、过程记录表五、成果正文正文粘贴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公司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都是在人才方面。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目的是对XX市电子产业发展状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向XX市与周边的300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展开问卷调查,从调查表中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自从XX市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市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实力相当,数量大抵相同;集体和私营企业在数量上仅次于合资和独资企业,也是我市电子企业的骨干力量,部分个体工商户占有比例少。
从图三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市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问题,为广大消费者谋福利。
同时企业也对于同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信息十分重视。
每个企业都很关注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管理、成本等能够提高生产力、曾加盈利的生产要素。
实践图片回顾六、附属材料附属材料目录:附属材料粘贴处:《“十一五”XX市电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查问卷单位名称: 联系人:: 公司地址:(一)基本信息:1、贵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哪个行业?(单选)□电信/信息产业□邮政□银行□保险□证券□咨询□石油化工/煤炭业/能源□教育□媒体□商贸流通/物流□钢铁/制造□政府□建材建筑业/房地产□交通运输□纺织服装/生活服务□电子商务□风险投资□医药/卫生/保健□其他行业,请写出具体行业:2、公司的员工数?(单选)□1-20人□21-50人□51-100人□101-500人□501-2000人□2001-5000人□5001以上3、企业性质□国有□合作□合资□独资□集体□私营□个体工商户□其他4、公司的年销售收入□50万以下□50-100万□100-500万□500-1000万□1000-5000万□5000万-1亿□大于1亿5、公司的业务辐射X围为:(单选)□仅本市□仅本省□本省与周边省区□覆盖全国□跨国境(国际)(二)企业电子业务发展状况:6、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类别□原件制造□原创设计制造□品牌产品制造□其他7、企业电子产品生产模式□订单生产□预期生产□计划/储货生产□其他8、在研发与生产方面(多选题,最多不超过3题)□控制产品质量□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信息□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9、企业电子方向创新模式□自主研发与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10、产品原料供应商主要来自哪些区域□XX地区□XX地区□沿海□欧美□其他11、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联系途径□参与竞标□通过展览或营销□商业往来□私人关系12、劳动力供应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员工素质不够高□员工数量不足□员工要求加薪□员工对公司不够忠诚□员工在接受培训后离职13、企业战略导向□长期的产业升级与新品牌塑造□进入竞争较小的专业市场□只对收到的订单做响应14、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资金□人才□技术□其他, 请填写15、希望政府能提供哪些服务□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培训支持□推荐厂商□其他,请填写16、贵公司怎样看待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与建议:XX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年度目标XX电子信息产品与配套件生产布局XX电子信息产业十个集群的空间布局七、指导老师意见八、结题审核。
成都高新区 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为进一步的合作和投资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方法1. 采访:我们通过采访高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官员了解高新区的发展政策;采访高新区内的企业负责人了解其业务情况和创新能力;2. 实地调研:我们在高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高新区内的孵化器、科技园及科技企业等,了解了高新区的创新环境。
三、调研结果1. 产业结构:成都高新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信息技术行业发达,在互联网、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体系;新材料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材料研发基地。
同时,高新区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和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2. 创新能力:高新区积极开展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了创新力。
建立了一批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推动了产学研结合。
高新区内的创新创业园和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和发展环境。
在人才引进方面,高新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丰厚的科研经费和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
3. 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扶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例如,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减免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融资支持和信贷服务;提供场地、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无偿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四、调研结论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产业结构完善,创新能力强,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未来,成都高新区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打造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载体。
同时,建议高新区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多的创新支持和政策扶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来投资兴业。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何瑶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具有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之称的成都,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也逐渐成熟,聚集了戴尔、联想、富士康、华为、西门子、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承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1发展现状分析1.1国内及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1)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4%。
(2)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4984.4亿元,增长3.5%。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634.3亿元、软件业务收入2350.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总量超过了13%。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达到了470亿,增长36%,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了9%。
1.2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现状2016年,高新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3250.4亿元,占成都市65.2%。
成都高新区 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成都高新区一、概述成都高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始建于都江堰市,2001年合并为都江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改为设立级别为省级高新区,2011年再次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
成都高新区以软件、集成电路、医药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二、产业优势1.电子信息:成都高新区拥有成都全母公司、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优秀科研机构,吸引了全球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如EASPRING、NSTI等的进驻。
在电子信息领域,成都高新区已形成集设计与生产、装配与测试、封装与集成、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生物医药: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完备,涵盖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生物制药、大健康等领域。
成都高新区是国家修订药品GMP标准的试点地区之一,并且拥有多家具备国际先进标准的制药企业。
3.新材料:高新区聚集了一大批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涉及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多个领域。
成都高新区的新材料产业在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光电显示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4.节能环保:成都高新区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建设绿色工厂,推广节能减排,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等领域。
三、科技创新1.科研机构:成都高新区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
这些科研机构为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人才储备。
2.人才优势:成都高新区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高新区还建设了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的软环境和硬条件。
3.技术创新: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注重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如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加强了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成都市高新区(Chengdu Hi-tech Zone),简称高新区,是成都市位于南部的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四川省经济重心与成都市的发展极核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概述据调研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以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支撑,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园区。
目前,区内已经聚集了10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如联想、鸿蒙科技等。
电子信息产业在成都高新区的产值和税收贡献也逐年增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2. 产业结构: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和集群化特征。
目前,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和云计算等领域。
同时,高新区还打造了电子信息硬件和软件研发的创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
3. 人才储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
为此,成都高新区积极引进、培养和留用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
依托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高新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确保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问题与挑战1. 产业升级:虽然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
应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成都ICT产业发展状况1
成都ICT产业发展状况目前,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已形成了“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的格局。
一个核心区,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武侯、金牛和锦江的软件产业主体发展区。
两条产业带,即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要聚集区,连接武侯、青羊、金牛和都江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带;以锦江区红星路连接武侯科一条街及音乐街区的数字创意及信息服务产业带。
一、成都ICT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成都坚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通信、光电显示等特色产业集群。
而且主导产业集群的规模迅速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逐渐显现,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1、软件及服务外包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已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国家级基地授牌,天府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发展载体相继投入使用,成功培育了卫士通、迈普、国腾、任我行、颠峰等一批本土软件企业,引进了IBM、SAP、赛门铁克、微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520家,初步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游戏动漫、信息安全、行业应用及嵌入式等几大特色领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产品生产基地和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运营中心。
2、集成电路产业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拥有2条8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和5家封装测试企业,58家IC设计企业。
目前,成芯半导体的8英寸晶圆生产线已投产流片,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美国芯源等一批封装测试项目顺利投产, BOC、梅塞尔、联华等配套企业也成功落户。
一个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
3、光电显示产业在光电显示产业方面,引进了中国建材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等上游原材料项目,拥有京东方和深天马4.5代TFT-LCD、长虹主动式OLED生产基地、峻凌国际TFT-LCD模组代工及LED封装等中游显示屏项目,吉锐触摸屏和触摸显示器、TCL等下游显示应用项目,一个基于中小尺寸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电子信息调研报告范文
电子信息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和就业情况等。
2. 探讨电子信息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3. 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
4.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电子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四、调研结果1. 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电子信息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消费市场。
国内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众多,包括华为、小米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电子信息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2. 电子信息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在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
一是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需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然而,电子信息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鼓励创新等措施,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 电子信息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电子信息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高端技术的专业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高精尖人才。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势在必行。
学校应加强电子信息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电子信息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五、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电子信息行业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2. 政府应加大对电子信息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红利,吸引更多的投资。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四川桂钰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
四川威特龙消防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
319.0 67.0
2022-07-08 2022-06-0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文艺创作与表演(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成都高新区 2022 年中国柔性电 子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金熊猫 全球柔性电子创新创业大赛服务 采购项目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平均节支率
2.2%
同比增长:-82.1%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近 1 年(2022-03~2023-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1 日 生成
1/18
近 3 年(2020-03~2023-02):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
一、采购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何瑶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具有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之称的成都,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也逐渐成熟,聚集了戴尔、联想、富士康、华为、西门子、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承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1发展现状分析1.1国内及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1)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进中有难。
201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约6464亿元,同比增长16.1%,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子信息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4%。
(2)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16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4984.4亿元,增长3.5%。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634.3亿元、软件业务收入2350.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总量超过了13%。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达到了470亿,增长36%,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了9%。
1.2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现状2016年,高新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3250.4亿元,占成都市65.2%。
(1)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升级。
2016年,高新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网络设备、新型元器件4大领域产值增幅达26.2%、12.1%、4.1%、21.6%。
英特尔、联想、欧珀、德州仪器等龙头企业产值增速15%以上。
高端软件聚集企业1200余家,销售收入430亿元、增长16.5%。
电子商务涌现出壹玖壹玖等行业领军企业,新增市级创新型电商62家,交易总额突破4000亿元。
(2)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38个项目开工,新开工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OLED生产基地项目快速建设,总投资16亿美元的英特尔“骏马”项目在成都高新区投产,中电科航空电子产业园等126个项目加快建设,在建面积保持2100万平方米。
(3)创新载体不断完善。
2016年,成都高新区着力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整合产业链资源,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全年新增11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孵化载体62万平方米;新认定公共技术平台11家,累计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达67家,其中电子信息类42家,占62.7%。
(4)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2017年,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打造7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成都高新区将由财政出资50亿元建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吸纳国内外知名专业资本设立聚焦重点领域的专业基金,合计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四大特色优势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
(5)产业结构更趋多元化。
在原有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领域发展基础上,加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6)全球化进程加快。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成都高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对内壮大集群,对外招大引强,更好地利用国际创新创业资源驱动经济发展,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柔性引进了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毕晓普4个诺贝尔奖人才团队,聚集国家“千人计划”10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281人,人才总量达26.9万人。
1.3重点细分行业现状(1)集成电路。
2016年,高新区集成电路领域产值增幅达26.2%,远高于其他领域。
高新区作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核心区,有英特尔、华为、德州仪器、戴尔、格罗方德、联想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入驻。
形成了设计端、制造端、封测端和材料端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配套也正在加速完善中。
其中,成都拥有的70多家设计企业主要聚集在高新区,领域涉及网络通信、北斗导航、IP、物联网等;制造端、封测端和材料端有格罗方德、因特尔、德州仪器等知名企业。
(2)新型显示。
2016年,高新区新型显示器件领域产值增幅达12.1%,增幅仅次于集成电路领域。
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格罗方德格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245亿元的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生产线二期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业成集团投资建设“全贴合高端显示屏及OLED触控显示器触控模组”项目等一系列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纷纷签约落地。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聚集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联想、TCL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链。
(3)软件行业。
2016年,高新区高端软件聚集企业1200余家,销售收入430亿元、增长16.5%。
高新区内的成都天府软件园为全国首批智慧软件园区试点单位,已建成投运载体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聚集企业600余家,员工逾6万人,世界500强34家,其见证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从小到大、聚集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新一代软件园区发展的典型。
2016年7月,全球首个SAPHybris 数字创新空间在天府软件园投用,园区创业企业“小多”和“铼看”成功进入SAPHybris生态系统,优质项目获得德勤、埃森哲、IBM、苹果、联想、海尔等客户关注,越来越多的成都天府软件园本土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步入全球创新体系。
(4)信息安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成都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位于高新区内的卫士通参与了大量国家信息安全行业标准的制定,在业内被称为“信息安全国家队”,在多个高端领域领跑国内信息安全行业,也带动了高新区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成都高新区在“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和服务产业的行业领导力,重点发展数据加密、安全智能技术、网络身份认证、可靠电子签名等应用安全软件,高性能防火墙、统一威胁管理平台、网络行为监控软件等网络与边界安全软件产品;重点发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数据与系统容灾备份、电子取证、安全审计等信息安全服务。
(5)互联网+。
成都高新区是中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最先瞄准“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互联网产业基础较好。
早于2012年6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加快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于2015年发布了《2015年“互联网+”行动方案》,其针对互联网产业渗透发展的基本特性,结合成都高新区“4+1”主导产业,从智能制造、文化娱乐、金融、电子商务、教育、医疗健康、政务服务、创业创新、基础设施配套九个方向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成都高新区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依据和指导方向。
目前,高新区内入驻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新浪等互联网巨头。
1.4对比分析2016年,高新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下面就主要同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比较。
(1)经济实力及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从2015年数据来看,北京中关村企业总收入已达4.0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9561.7亿元;张江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已达3.5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34万亿元;成都高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已达5700亿元,工业总产值3085亿元。
二是产业发展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2015年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收入规模均已经远远突破万亿大关,而成都高新区不足万亿。
(2)管理体制与规划建设。
一是管理体制大和集中。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对所辖区域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三权。
这种模式承担了区域管理的职能,党务、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在相当程度上分散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精力。
二是规划建设不够完善。
成都高新区虽然也突破了以前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局限,采用“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结构,但各园区之间相互协调、分工不够,联系不够紧密,功能分区模式待进一步加强。
(3)投资环境。
一是区位环境处于劣势。
中关村位于首都,地处全国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同时中关村地区也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所拥有的政策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环境优势,是成都高新区所不能比拟的。
张江高科技园位于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全国的产业、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心。
二是政策法律环境支持不够。
北京地处首都,容易得到中央政府的关心与中央各部门政策的支持和倾斜。
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财政实力以及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对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全市十几个部门合力从政策上“聚焦张江”的局面。
2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2.1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迅速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起点高,有不少领域率先在全国进行探索。
早在十一五期间,工信部已经把TFT-LCD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并把TFT-LCD 产业作为紧随集成电路后信息电子产业高端技术领域,而这时的成都市政府已经把光电显示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以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区,大力发展光电显示产业,使光电显示产业从无到有,并且使之成为中国光电显示新的一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支柱产业。
2.2电子信息产业门类齐全、集群初步形成时至今日,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门类齐全,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终端、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产业体系,上下游配套逐渐成熟,聚集了戴尔、联想、富士康、华为、西门子、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目前高新区在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型显示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集聚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