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武汉大学881微生物学考研真题(A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武汉大学881微生物学考研真题(A卷)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Aseptic technique

答:Aseptic technique的中文名称是无菌技术,是指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2.Auxotroph

答:Auxotroph的中文名称是营养缺陷型,是指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的突变型菌株。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

3.Diauxic growth

答:Diauxic growth的中文名称是二次生长,是指微生物在同时含有速效碳源(或氮源)和迟效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微生物首先会利用速效碳源(或氮源)生长直到该速效碳源(或氮源)耗尽,然后经过短暂的停滞后,再利用迟效碳源(或氮源)重新开始生长的这种生长或应答。

4.Virion

答:Virion的中文名称是毒粒,又称病毒颗粒,是一团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毒

粒被蛋白质外壳所包围,有的还具有包膜,以保护遗传物质免遭环境破坏,并作为将遗传物质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个宿主细胞的载体。毒粒是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5.Glycolysis

答:Glycolysis的中文名称是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被分解成为丙酮酸的过程。在糖酵解过程中,每氧化1分子的葡萄糖净得2分子ATP以及两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被还原为NADH。糖酵解属于糖代谢的一种类型,可分为二个阶段,活化阶段和放能阶段。反应包括三种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6.Protoplast

答:Protoplast的中文名称是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成。

7.Provirus

答:Provirus的中文名称是前病毒,是指逆转录病毒的正链RNA逆转录产生负链DNA,形成的RNA-DNA杂交体。然后正链RNA被逆转录酶的RNaseH组分降解,逆转录酶以余下的负链DNA为模板复制产生的dsDNA。前病毒DNA环化后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并在宿主的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产生mRNA和新的正链RNA基因组。

8.TCID50

答:TCID50的中文名称是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又称50%组织细胞感染量或称腺病毒感染性滴度,是指能在半数细胞培养板孔或试管内引起细胞病变的病毒量。它是终点法定量中测定因感染所引起的宿主或培养细胞某一特异性感染反应的病毒数量。

9.Strain

答:Strain的中文名称是菌株,又称品系,是指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10.Quorum Sensing

答:Quorum Sensing的中文名称是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一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感应现象只有在细菌密度达到一定阈值后才会发生,所以也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细胞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根据细菌合成的信号分子和感应机制不同,群体感应(QS)系统基本可分为三个代表性的类型:革兰氏阴性细菌一般利用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分子作为AI的QS系统,革兰氏阳性细菌—般利用寡肽类分子(AIP)作为信号因子的QS系统,细菌中感知种间信息的QS系统。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何谓溶源转变?它与转导现象有何异同点?

答:(1)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的定义:

溶源转变是指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之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当宿主丧失这一噬菌体时,通过溶源转变而获得的性状也同时消失。

(2)溶源转变与转导现象的异同点如下:

①相同点

都是由噬菌体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

②不同点

溶源转变和转导有本质上的不同

a.溶源转变的温和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

b.进行溶源转变的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

c.新性状的产生由噬菌体的基因决定,并可以随噬菌体的消失而同时消失。

d.溶源转变只能用温和噬菌体,转导可以用温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

2.为什么能用rRNA可以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建立16S r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答:(1)rRNA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的原因

①rRNA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其功能保持不变。

②在16S 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③16S rRN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加上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也易于提取。

④16S 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源分子是18S rRNA)。

(2)16S r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是:

①它是一个涵盖整个生命界的系统树。

②它是有根的树,根部的结代表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命,是现有生物的共同祖先,生物最初的进化就从这里开始。rRNA序列分析表明,它最初先分成两支:一支发展成为今天的细菌(真细菌);另一支是古生菌—真核生物分支。它进化过程中进一步分叉分别发展成古生菌和真核生物。

③该系统树反映古生菌和真核生物属“姊妹群”,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真细菌之问的关系更密切。

④从该系统树还可以看出:某些古生菌(如热网菌和热变形菌等)和真细菌中的产液菌分支离根部最近。这表明它们可能是现存生物中进化变化最少的类群。

⑤其分析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且目前它被许多微生物学家所认同。

3.简述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抗病毒作用。

答:(1)天然免疫的特点以及抗病毒作用是:

①特点

a.作用范围广。

b.反应快。

c.有相对的稳定性。

d.有遗传性。

e.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