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580f7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2.png)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
如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中学生上台展示预习的内容,在课中实验活动探究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来展示自己当堂所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另外,让学生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本质性教学活动。
3、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来攻破教学难点。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对课本的实验[3-1]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实验室中水电解器上的电极有问题不能做实验),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看到,防止了演示实验时有一局部同学看不到的敝处,而且现象比拟明显,还节省了时间,当然不能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
这个探究过程中贯穿以“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进展实验—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知识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对这个探究实验很感兴趣,参与度较高,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合作才能、表达才能、动手才能和应用才能,进步了科学素养。
4、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示我们的地球,同时展示没有水的火星,在强烈的比照下,让同学们体会到水对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一种情感。
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需要改良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进展了探究活动后,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展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有待进步的方面,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例如,在课堂达标检测中,有的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未能当堂及时给与指正和评价,这些存在的问题假设能及时向学生指出,那么更有利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开展。
二、教学施行过程中的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顺畅,教学节奏还行,语言的感染力有点欠缺,需要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进步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以下两个方面也有待改良:《水的组成》化学教案2 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三章 课题1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三章 课题1 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9cac4a6258fafab069dc02bb.png)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重点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展示】一杯水【问题】你认识水吗?请大家谈谈对水的认识。
【过渡】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呢?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演示】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组织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讨论问题】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展示史实】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板书】水→氢气+氧气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链接】氢气的性质。
组织交流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介绍史实】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提问】那么,水的组成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呢?比比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找的又多又准!教师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好,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
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https://img.taocdn.com/s3/m/1b9e48305a8102d276a22ffe.png)
第三单元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实验设计:
学生电源(9~12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烧杯(盛洗手水)。
教师器材:
学生电源(36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氢气若干(用排水法收集,置放于烧杯中),烧杯(盛洗手水)。
水
![水](https://img.taocdn.com/s3/m/710cf7fc770bf78a65295435.png)
3、工业和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二、水的物理性质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 道的液体。 • 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 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 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三、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验证 : 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结论: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补充:通过计算确定水色、无味的液体,4℃时水的密度 最大;在101千帕时,凝固 点是0℃,沸点是100℃。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直流电后在负极产生氢气,在正极产生 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体积之比约为2:1。 4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自然界中的
课题一 水的组成
•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 式是H2O。 • 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 二、学习重点 • 1、认识水的组成:H和O • 2、区别好纯净物中单质和化合物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
1、动物和植物含有水 2、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水
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知道,水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 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
电解水的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通电
• 水 氢 气+氧 气 (H2O)(H2) (O2)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 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 式是H2O。 • 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 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 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41df106fb84ae45c3b358ccc.png)
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 答下列问题。
正 极。 排水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不易溶于水 燃烧的更旺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 不与水反应 , 法 助燃性 。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0~3min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二、物质的分类
物 质
物
物 物
物
质
质 质 质
试一试:下列物质中
五氧化二磷,空气,二氧化碳,氮气, 高锰酸钾,氯酸钾,稀有气体,铁矿石, 四氧化三铁,氢气,过氧化氢溶液(双氧 水),自来水 。
混合物: 稀有气体,铁矿石,化合物 四氧化三铁,过氧 化氢溶液(双氧 氧化物 水),自来水 ,空 气。 单质 纯净物:
一、水的组成
1、现象: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气体的检验: 正极: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燃烧着的木条,气体能燃 烧,产生淡蓝火焰——氢气 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结论: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注意:
⑴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⑵所需电源为直流电 ⑶实际上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大,另外因为氧气化 学性质活泼,一部分与组成
三 峡 大 坝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小结: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 体,4℃时密度 最大,为 1g/cm3 ,有三态 变化。
我以前还 有什么发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现呢?
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 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4a0a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课型:试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a严控工业“三废”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同学争论:小组汇报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经过试验,同学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同学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试验:(试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推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同学结合上述试验结论争论水的组成。
课题1水的组成
![课题1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29d0bafd1f34693daef3e7d.png)
想一想
四、物质的分类标准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举例 、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 举例 2、课本上 页的元素,你记住了吗?(同 页的元素, ?(同 、课本上75页的元素 你记住了吗?( 桌相互检查背诵) 桌相互检查背诵) 3、氢气、氧气、红磷、铁、水、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气、氧气、红磷、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你能写出 它们的化学符号吗?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它们的化学符号吗 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普利斯特里 (Joseph Priestley , 1733~1804) 英国的化学家
因对气体研究的卓 著成就,被称为“气体 化学之父”
亨利•卡文迪许 (H.Cavendish, 1731~1810)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 化学家
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 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 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被称 为“化学中的牛顿”。
一、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个大气压下)纯水: 通常状况下(即1个大气压下)纯水: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液体
密度
凝固点 (冰点 沸点 ) 0℃ 100℃
℃时密度最 4 ℃时密度最 大为1 大为1g
cm 3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水的组成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仪器、
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1783年6月访问巴黎 年 月访问巴黎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 时,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 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再次确认了水 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关于水组 成、空气组成等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 批判。 批判。
课题一水的组成
![课题一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bcd4803bed5b9f3f90f1cdf.png)
课题1 水的组成
制作人:王豪欣
一、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 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 点是0℃,沸点是100℃. 在4 ℃ 时密度最大,为 1g/ml。冰的密度小于水 的密度,故水结成冰时, 体积增大,冰能浮在水面 上。
【例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 ),是化合物的是 ( ),是混合物的 是( )。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氧化铝 E.冰水 F.河水 G.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
完成导学案【当堂训练】【能力升级】
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氧气(O2)、氢气(H2)、铁(Fe)氮气 (N2)、硫(S)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 (H2O)、二氧化碳(CO2)高 混合物 锰酸钾(KMnO4)、双氧水 物质 (H2O2) 单质 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 素的叫氧化物。如二氧化碳、 氧化铁等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二 【课堂练习】
【例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负极生成的气体能燃烧,火 焰呈______,是____;它们的体积 比大约是_______。由电解水的产物, 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 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 和氧(O)元素组成的。
3.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小。 4.氢气的验纯:
收集于试管中点燃,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示 不纯,声音很小,表示较纯。 思考:若检验不纯如何处理?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3e7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d.png)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2. 知道水的组成。
3. 掌握制备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水的组成。
2. 制备水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导电计、电极。
2. 实验药品:NaCl、HCl、MgSO4。
四、教学过程
1. 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当学生了解到水的分子式是H2O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水分子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并且把水的组成部分列在黑板上。
2. 水的组成
介绍水的组成,包括元素和结构,其中结构可适当用图示进行讲解。
教师还可以介绍水的各种性质、用途和种类。
3. 制备水的方法
实验制备水,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制备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NaCl、HCl或MgSO4,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搅拌。
2) 将导电计的电极浸入烧杯中,调整电极间距,启动导电计。
3) 在导电计上观察电极的振荡和颜色变化,当振荡停止和反应结束时,用量筒测定制得的水的体积。
4) 当实验结束时,用药材清洗试管和实验台。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还深入
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制备水的方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思考水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8052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e.png)
水的组成说课稿(共5篇)篇1:《水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如何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
本课题要紧扣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既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利于缩小学生对于化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电解实验与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开始的,在此过程中,直观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与方法,这种展现方法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的氧气的知识,能够区别并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由对水的分解反应的认识学习,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的生成,但元素种类不变。
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
二、说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19b0cc59ec3d5bbfd0a74a7.png)
3、气体验证: 气体验证:
(1)与电源正极相连 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氧气 氧气(O 燃——氧气(O2); (2)与电源负极相连 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能点燃, 能点燃,且产生淡蓝 色火焰——氢气 氢气(H 色火焰——氢气(H2)。
O2
H2
4、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其文字表达式为: 其文字表达式为:
新型燃料——氢气( 新型燃料——氢气(H2) 氢气
氢气作为燃料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氢气作为燃料有许多突出的优点:①资 源丰富,以水为原料; 源丰富,以水为原料;②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 多;③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且可 以循环使用。所以,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 以循环使用。所以,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
5、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 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
氧气( )、矿泉水 二氧化碳( 矿泉水、 )、蒸馏水 蒸馏水、 氧气(O2)、矿泉水、二氧化碳(CO2)、蒸馏水、 氮气( )、氯化钾 KCl)、空气、硫粉( 氯化钾( )、空气 氮气(N2)、氯化钾(KCl)、空气、硫粉(S) 混合物: 矿泉水 空气 混合物: 氧化物: 氧化物: 二氧化碳 蒸馏水 化合物 纯净物 其他: 其他: 单 质: 氧气 氯化钾 氮气 硫粉
气(O2)、氢气(H2)、铁(Fe)、碳(C)等。 氢气(H (Fe)、 (C)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H2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铁 O)、二氧化碳(CO (Fe3O4)、氯酸钾(KClO3)等。 酸钾(KClO
第三单元 课 题 1 水的组成
![第三单元 课 题 1 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730945b3c1ec5da50e2704d.png)
6.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的组成是否单一,又可以将纯净物 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以下物质中:①氧气 ②水 ③氯 酸钾 ④碳 ⑤五氧化二磷 ⑥铁 ⑦氯化钾 ⑧高锰酸 钾 ⑨水银 ⑩四氧化三铁等。 ⑴属于单质的是 ①④⑥⑨ (填序号),它们共同特 点是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⑵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③⑤⑦⑧⑩ ,其特点 是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⑶若将②⑤⑩归为一类,称作氧化物,则它们组成 的共同特点 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 同理可称作氯化物的是 ⑦ 。
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高锰酸钾(KMnO4)。
小结: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氧 化 物 如:CO2、 KMnO4等 如:CO2
物质 纯 净 物: (可以用专门的 化符号表示)
化 合 物
单 质
如:H2、N2 等。
1.水是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的。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 素的叫做氧化物。
氧气 + 氢气
H2O 通电
H2 +
O2
现象口诀: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1:2。 【讨论】 P47 (父亲)
1. 有,发生了化学变化。 2. 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化合物、氧化物与单质
1.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如:氢气H2、氮气 N2、氧气O2、磷P、铁Fe等。 3.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的叫做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五氧化二磷P2O5
【生成物探究】 对通过电解水产生的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 木条复燃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df554f01dc281e53af03f.png)
重庆市奉节县竹园中学教师:田宗德化学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技能目标: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②学会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观察、联系、实验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先给同学展示几幅关于水形成的优美图片,学生观看,老师提问:这些图片都少不了一个主题(即水)2.提问:所知道的关于水的成语和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展示,同时介绍水可以形成如此美丽的世界,很重要,那么在初中化学中也给我一个机会,来讨论水的世界,同时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水的认识(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学生自读)1.古人认识水的过程2.水的物理性质(观察,展示结论)①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②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③4 ℃密度最大为1g/ml(二)水的组成的探究实验1.水电解器的介绍(老师介绍)2.水电解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3.实验现象的展示: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4. 氢气的验纯和检验(先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教师结合书本讲解)5. 电解水的结论归纳:(先学生思考,后教师逐步得出)(三)、物质的分类1. 回忆前面物质分哪两类?(学生回答)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师先举例,学生思考,然后归纳得出概念)三、课堂巩固练习1.教师展示练习内容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老师并抽同学回答。
四、课堂小结教师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作为板书。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及其练习册。
课件 第三单元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件 第三单元 课题1 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eb3b0e36294dd88d0d26b6d.png)
平江县三市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何光波
地球
··美丽的·· ·· ·· ·· ·· ··蓝色的·· ·· ·· ·· ·· ··水 球·· ·· ·· ·· ··
各种生物 体内也都含有 水。
水是地球上 最普通、最 常见的物质 之一。
不仅江河 湖海中含有水 ,
成年人体含水达65%至70%
人体损失6%的水,便感到干渴 难熬,头晕目眩;损失15%的 水,就会昏迷不醒,甚至危及 生命。
拉瓦锡 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
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 成就之一。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 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谢谢大家!
再 见
(氢气和空气)。它们混合后点燃,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 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诉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 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 生成的液体是水。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请再举几例
②③④ ;
,
属于化合物的是 再举几例 属于氧化物的是 举几例
①⑤⑥⑧⑨
,请 ; ,请再 。
①⑥⑧
想一想: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 合物和氧化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其它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练习 1、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空 气 ②水 ③河水 ④液氧 ⑤过氧化氢溶 液 ⑥二氧化锰 ⑦硫粉 ⑧氮气。其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 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 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 是 。
课题1水的组成
![课题1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2c8cfe9e009581b6bd9eb96.png)
课题一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教学重点: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教学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知识回顾、检测】1.写出实验室分别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自主学习】2.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_________,两玻璃管内液面___________;(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______)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火焰呈_______,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____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_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________极;(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点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氢气中的________和氧气中的__________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组成的。
答案:2.(2)气泡下降(3)气体体积较多气体能燃烧淡蓝色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4正(5)2:13.气氧气水氢气氧气4.氢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合作探究】通电5.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6.现象:①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是与电极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的二倍。
②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结论①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通用6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c841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6.png)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通用6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
从太空上观察。
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
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
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74d2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8.png)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一)、设计指导思想: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初步形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来构思和组织学习活动。
水的组成的学习以实验为出发点,尽量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力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在拓展部分——保护水资源方面,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感知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供师生教学中灵活选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
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重点:水的组成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述。
(三)、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第二单元水分子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的间隔,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
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把如何根据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和探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一个水分子分解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 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氢分子结合成氢气, 许多氧分子结合成氧气
通电分解水的结论
结论:(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电生成了H2和O2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2、氢气 P65
(1)氢气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2)H2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_氢_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__素__组成的。
【例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B ),是化 合物的是( C D E G),是混合物的 是( A F )。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氧化铝 E. 冰水 F.河水 G.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 体
【小结】课题1水的组成
一、水的分布
二、水的组成 1、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二、水组成的认识过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水一 直被认为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 末,拉瓦锡在前人探索基础上,通 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 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结论 。
1、电解水实验
【注意观察】
实验
电源两极所连
接的试管以及
试管内产生气
体的体积的多
少。
【思考】正极产生的气体多,还是负极产生 的气体多?体积比大约是多少?
H2O
H2 O2
结论:(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电生成了H2和O2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氢气
(1)物理性质
点燃
(2)化学性质:可燃性 氢气 + 氧气
水
三、物质分类
H2
O2
H2O
单质
纯净物
有机物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无机物
【作业】
延伸训练:
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在电极上产生 ,反应一段时间后,负
极和正极气体体积比为 ,正极气体能使
,证明是氧气;负
极气体燃烧时,发出 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了水,证明是 。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纯净物
B 水是纯净物,属于单质。
C 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下列反应的生成物,全部属于单质的是( )
A 过氧化氢活跃受热分解 B加热高锰酸钾
C电解水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
A N2
B O2
C CO2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H2
A 水汽化
B 水沸腾 C 水分解 D 水结冰
6、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化合物。如:水(H2O)、 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 (KMnO4)、双氧水(H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 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课堂练习】
【例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 __使__带__火__星_的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_ ,是_氧__气_;负极 生成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_淡__蓝__色_,是____; 它氢们气的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1由:2电解水的产 物,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
类。
A 空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E高锰酸钾
F 铁粉
G 氮气 H 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后的物质
祝同学们:
学习快乐、 快乐学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了 解氧化物概念。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 的方法。
一、水的分布
1、水分布在 江 河 、 湖 海 、 空气 、 生物体 。 2、人体含水 65%—70% 。 3、 生命 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人们的 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 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水; 水还为人类提供水运航道和 宜人的环境。
现象:燃烧时,放热,产生淡蓝色火 焰。烧杯壁上有水珠。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3)不纯净的氢气点燃,易发生爆炸
(4)H2纯度检验
现象 尖锐爆鸣声
声音小
结论 不纯净 纯净
注意 不可点燃
可点燃
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氢 气(H2)、铁(F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