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完美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让学生了解字体间的差异。
【小组活动】阅读教材46~47页,合作完成屏幕表格。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楷书、草书、行书。
认真合作讨论,对上台发言同学进行评价。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总结历史信息。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锻炼历史解说能力。
【课堂体验】教师准备文房四宝,让学生现场体验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书写。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教师:刘思雨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与解读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多,涉及汉字、书法、绘画;特点鲜明,充满了文化艺术的魅力;时间跨度大,从原始社会至明清。这一课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教学重点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品鉴书画、戏曲艺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比较法,表格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课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吃出来的甲骨文》,帮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认识到甲骨文的发现对商代文明的重大影响。
引入汉字的起源
汉
字
的
起
源
教师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展示虎、兔、蛇的甲骨文。
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更直观感受中国画的美。
历
史
价
值
【文物价值猜猜看】列举几幅书画作品,让学生猜拍卖价格。
学生积极猜测价格。
通过巨额的价格让学生侧面认识到中国书画的历史价值。
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及火炬,让学生认识到。
教学设计11: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理解元明清时代的文人写意画的特征,体会“书画同源”的含义;对中国古代名画作品进行赏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人物或作品的不同角度的探究,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展示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通过播放名家唱段的音像资料,领会京剧的演唱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现古代艺术本身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体会中华文化特有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体会中国书画追求意境之美和传神之效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汉字、国画、京剧(解放前称京剧为“国剧”、)与中医(解放前称中医为“国医”、)被誉为中国四大国粹。
书法艺术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班就有几位书法爱好者。
谈到书法,必然与汉字和绘画相联系,无字就无书法,有书就往往有画,正所谓“书画同源”。
那么,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发展脉络?让我们一同探讨本节课的内容。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教师: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只能靠口传心记,人们也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即大事打一打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文明的进步,事情的繁多,用结绳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文字成为迫切需要。
汉字,一般认为产生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已有形音义三种成分,是汉字产生的雏形。
后来,汉字形体经甲骨文、金文、篆文,至隶书而成熟、定型。
世界上文字产生较早的还有: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由于古希腊、古罗马对古埃及的征服,古埃及文字被废除,一部分变为拼音文字。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

第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第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进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大体特点和进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进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绩。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硕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长的文化艺术。
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进展的大体脉络。
②归纳汉字书法、绘画起源、演变的进程,了解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大体特点和进展脉络,初步明白得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
③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进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绩。
④以文字、画面等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取得有关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进程与方式:①学生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踊跃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硕的内涵。
彼此之间要增强交流合作,扬长避短。
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腕,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现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爱好,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觉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硕人一辈子观,价值观。
②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看,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慢慢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中国书画的大体特点和进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进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绩【学习难点】:明白得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大体特点【感悟试探】[展现XX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 北京奥运会什么缘故采取如此的设计图案?【知识梳理】一、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艺术种类时期书体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书法六千连年前商朝秦朝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代绘画新石器时期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学思探讨】谈谈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进展的大体脉络。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一)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2.理解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知识结构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
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
2、书法艺术的发展:(1)自发阶段:以前,主要是实用功能。
(2)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
由隶书衍生出来的、、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
从此,中国书法兼具和,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楷书:特点是,。
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贡献最大。
唐代楷书步人盛世,、、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
其中,王羲之的代表作是,颜真卿的代表作是。
(4)草书: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代表是东晋的、,唐朝的、等。
(5)行书:特点是兼具,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代表是:东晋、唐朝、北宋、元朝、明朝等。
强化训练1、下列书法字体中实用价值最大的是(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行书2、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
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他的名作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等,这位“书圣”是( )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赵孟烦3、下图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学设计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书画艺术中书法的字体演变、绘画的流派风格。
(2)戏曲艺术的行当、唱腔、表演形式。
2、难点(1)理解书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体会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础知识。
2、欣赏法展示经典的书画和戏曲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或戏曲模仿表演,加深对艺术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和一段精彩的戏曲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
2、知识讲解(1)书画艺术书法:介绍书法的起源、字体的演变(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不同字体的特点和代表书法家。
绘画:讲解绘画的种类(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流派(如写意画、工笔画)和著名画家及其作品。
强调书画艺术在表现形式、技法运用和文化内涵方面的独特之处。
(2)戏曲艺术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讲解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唱腔(如京剧的西皮、二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举例说明不同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的特色。
3、作品欣赏(1)展示多幅经典的书画作品,包括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2)播放多个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行当、唱腔和表演形式的魅力,理解戏曲所表达的故事和主题。
4、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书画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戏曲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有哪些特点?(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1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以上重难点,以下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历史上的经典书画作品和戏曲选段,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艺术形式的理解。
2. **互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缺乏深入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技法特点、历史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容易受到个人兴趣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欣赏可能存在片面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美学价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 **戏曲表演视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戏曲选段进行排练和表演,录制一段不少于5分钟的视频。视频要求包括完整的表演、角色介绍和戏曲背景知识介绍,以此展现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学设计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书画技巧和戏曲表演元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追求,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和技法,如书法的笔法、墨法,绘画的构图、用色。
(2)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角色行当和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会书画艺术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表演。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2、欣赏法通过展示大量的书画和戏曲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练习,加深对艺术形式的理解。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或展示一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书画艺术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从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讲解书法的基本笔法(如中锋、侧锋、提按等)和墨法(如浓墨、淡墨、枯墨等)。
讲解中国绘画的分类(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以及绘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如开合、疏密、虚实等)和用色技巧(如随类赋彩、墨分五色等)。
(2)戏曲艺术介绍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不同戏曲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等)的特点。
讲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介绍角色行当(如生、旦、净、丑)的特点和区别。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活动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活动内容1. 书画艺术1.1 书法的概念和历史1.2 书法的分类和基本技法1.3 中国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欣赏1.4 中国画的概念和历史1.5 中国画的分类和基本技法1.6 中国画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欣赏2. 戏曲艺术2.1 戏曲的概念和历史2.2 戏曲的分类和基本表演技法2.3 中国戏曲名剧及其剧情介绍2.4 中国戏曲著名演员及其代表作品欣赏活动方法1.演讲讲解法:老师进行讲述,学生记录重要内容。
2.课堂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景点参观法:学生参观相关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体验。
4.群体欣赏法:学生集体观看书画或戏曲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1. 书画艺术1.1 书法的概念和历史以讲解的方式介绍书法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变化,让学生知道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2 书法的分类和基本技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分类和基本技法,如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并通过写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妙和神韵。
1.3 中国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欣赏介绍中国书法的名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并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不同书法风格有更深的了解和欣赏。
1.4 中国画的概念和历史以讲解的方式介绍中国画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5 中国画的分类和基本技法通过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和基本技法,如工笔画、写意画等,并通过绘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
1.6 中国画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欣赏介绍中国画的名家,如张大千、吴昌硕等,并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不同画派、画风有更深的了解和欣赏。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书画同源)学法指导1.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2.绘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1.汉字(1)演变:①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起源于“图画文字”。
②成熟: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③演变: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2)特点: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1)阶段特征: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从此,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教案:第十课教案: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①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②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②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媒体、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媒体、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视听媒体赏析书画京剧作品,在比较、在比较、在比较、归纳的基础归纳的基础上,学习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
上,学习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书画和戏曲艺术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懂得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艺术成就。
三、 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来想像一下加入我们现在穿越到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社会将会有何变化?化?过程评价:无法知道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无法知道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没有书刊,没有书刊,没有书刊,交流受阻等。
交流受阻等。
交流受阻等。
文字实际上是一套可文字实际上是一套可视符号系统,它将人们的思想、语言、情感、经验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空限制,是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文字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想汉字的功劳一定是值得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
一定是值得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请大家先浏览一下导言和课文,了解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言和课文,了解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楷书、草书、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分为魏晋前后后两个阶段(自发——自觉);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和草书。
形体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课程名称: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授课人:[指定授课老师姓名]课程时长:[具体时间安排,例如一周或两周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2.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3.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授课内容:]主题1:中国书画艺术内容:[详细介绍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等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教学资源: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等评估方法:作业、测验或考试等主题2:中国戏曲艺术内容:[详细介绍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等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教学资源: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等评估方法:作业、测验或考试等主题3:书画创作与展示内容:[介绍书画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展示与推广等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教学资源: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等评估方法:作业、测验或考试等主题4:戏曲表演与传承内容:[介绍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以及如何传承和推广戏曲艺术等内容]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教学资源:图书馆藏书、网络资源等评估方法:作业、测验或考试等[总结:]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等内容,学会创作和展示书画和戏曲艺术作品,同时也将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创作和传承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生也将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不同流派和风格,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这些作品。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书画艺术中的笔法、墨色、构图等技法的掌握;
-戏曲艺术中的唱腔、表演、脸谱等特色元素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创作中;
-学生在欣赏与分析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共同总结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书画和戏曲艺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包括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情感层面:通过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尊重艺术、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3.价值观层面: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审美,更在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1.书面作业: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戏曲艺术的基本元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少于300字;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分析其笔法、墨色、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并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2.实践作业:
-创作一幅书画作品,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技法,体现中国书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一幅著名的中国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意境、笔法和墨色,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书画的特点;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5.课堂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2.提问:“你们对这两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什么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王羲之的生平、书法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兰亭序》,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分析等方式,探讨书画和戏曲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历史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历史文化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4.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媒体展示古代书画家和戏曲家的生活环境、创作背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书画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1: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依靠课标,灵活运用教材,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主要围绕“通古示今”的宗旨,努力体现时代精神。
3、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3、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4、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三、学情学法和教法简介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中国古代的书画戏曲艺术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形象记忆和直观感受为主,对名作欣赏和发展脉络缺少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
而且本课内容繁多,一些专业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
不过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好奇心强,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在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共同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探究学习:怀疑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对历史的质疑走进生活,这样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3.教学方法:归纳概括法: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等深入探究后,老师简要点评并归纳概括要点,从而形成本节主要知识体系和主要内容。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学设计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欣赏书画和戏曲艺术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激发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书画艺术的分类、技法和代表作品。
(2)戏曲艺术的行当、唱腔和表演形式。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书画艺术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如何让学生感受戏曲艺术中独特的音乐、舞蹈和表演的融合之美。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
2、欣赏法展示经典的书画作品和戏曲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模仿,加深对艺术形式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如京剧《霸王别姬》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一幅著名的书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知识讲解(1)书画艺术分类:介绍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书法(楷书、行书、草书等)。
技法:如中国画的笔墨运用、书法的笔法和结构。
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列举各个时期的代表书画家和作品。
(2)戏曲艺术行当:生、旦、净、丑,讲解每个行当的特点。
唱腔:介绍不同剧种的唱腔特点,如京剧的西皮、二黄。
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作品欣赏(1)展示多幅不同风格的书画作品,如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山水等,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欣赏。
(2)播放不同剧种的经典戏曲片段,如昆曲《牡丹亭》、黄梅戏《女驸马》等,让学生感受其音乐、表演和剧情。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所欣赏的书画和戏曲作品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感受。
5、实践体验(1)准备笔墨纸砚,让学生尝试临摹简单的书画作品。
(2)教师示范一些戏曲的动作和唱腔,学生模仿表演。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历史备课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2)掌握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剧种;(3)能够分析评价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兴趣;(2)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书画和戏曲艺术之间的联系;(3)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概述(1)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古代书画家的生活背景及创作特点;(3)书画艺术的社会功能。
2. 古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先秦时期的书画家及作品;(2)秦汉时期的书画家及作品;(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画家及作品;(4)隋唐五代的书画家及作品;(5)宋元时期的书画家及作品;(6)明清时期的书画家及作品。
3.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概述(1)戏曲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戏曲剧种的分类及特点;(3)戏曲艺术的社会功能。
4. 古代戏曲艺术的代表作品及人物(1)元杂剧的代表作品及人物;(2)明清传奇的代表作品及人物;(3)近现代戏曲的代表作品及人物。
5. 书画和戏曲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影响(1)书画艺术对戏曲艺术的影响;(2)戏曲艺术对书画艺术的影响;(3)书画与戏曲艺术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2)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代表作品及人物;(3)书画和戏曲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2. 教学难点:(1)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在各个时期的特点;(2)书画和戏曲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3)如何评价古代书画家和戏曲艺术家的创作成就。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作品;(2)引导学生关注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特点及魅力;(3)激发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学设计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2、培养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欣赏著名的书画和戏曲作品,理解其艺术价值。
2、难点(1)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2)引导学生将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欣赏转化为实际的创作或表演尝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
2、欣赏法展示经典的书画和戏曲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或戏曲表演片段模仿,加深对艺术形式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或展示一幅著名的书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程主题。
(2)提问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初步印象和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书画艺术介绍中国书画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绘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讲解书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分析书画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笔墨等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2)戏曲艺术讲述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包括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主要剧种。
介绍戏曲的角色行当,如生、旦、净、丑。
讲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如唱、念、做、打,以及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的特点。
3、作品欣赏(1)展示著名书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2)播放经典戏曲片段,如京剧《霸王别姬》、昆曲《牡丹亭》等,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同时讲解其中的表演技巧和艺术内涵。
4、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欣赏过的书画和戏曲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教案.doc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及导学案小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屮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难点:理解屮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屮国文字的哪些元素?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屮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
下面,我们一起來学习屮国《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汉字(1)起源:“图画文字”(2)形成:商朝(3)趋势:由繁到简(4)演变:甲骨文一一大篆一一小篆一一隶书一一楷书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展的,更多的是字体自身的美感。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自觉地创造书法美。
(2)总特点: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3)书体楷书中归中矩,欧体险劲瘦硬,清秀雅致;颜体肥硕丰润,豪迈雄壮;柳体则是清瘦挺拔,骨力遒劲,草书狂放不羁,张扬个性等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高。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放纵,审美价值高。
行书: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审美和实用价值。
讨论: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2) 我国民族多、方言多,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4) 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中国画1. 发展脉络时代 特 征代表作N 远古时代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 单,是萌芽时期 彩陶画《鹳鱼石斧F战国时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 走向成熟 帛|画 《人物龙凤¥《人物驭龙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色彩绚丽典雅西汉马工堆卡 《夫妇宴饮时代特征代表作魏晋时期上大夫isi家总结绘画理论,“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女史箴1隋唐时期绘画高峰;吸收外来风格隋展了虔《游春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吴道子《送了天1 敦煌莫高窟壁画两宋时期宫廷画院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北宋张择端《清明上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突出(写意画)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王冕《墨梅图: 明徐渭《牡丹蕉淸郑板桥《墨兰图:2.突出特征(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3.绘画艺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何关系?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
2.理解文化繁荣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单元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以其说学习,不如说我们一起来回顾学过的知识,去寻找古代中国文化之美。
一、穿越时空之寻找书法之美
请同学们来欣赏《龙》字组图,找出这些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不同点是这些字写法都不一样;相同点事它们都是“龙”字(或者说都是汉字)
问题设置1:书法和汉字的关系?
合作探究: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字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通过以上概念,我们能不能总结书法之美有几点美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文字之美(文字源流美)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总结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引入“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
得出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结绳记事→刻竹、木→图画文字→象形字→汉字
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引入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
2、写法之美(书法字体美)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展示各种书法,通过图片欣赏对比的方法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
3、意境之美(书法感情、意境美)
引入意境的概念
通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旭的《肚痛帖》体会意境之美
过度:通过猜谜的方式过度到绘画艺术
二、穿越时空之寻找绘画之美
指导学生欣赏《长沙马王堆帛画》《人物龙凤图》《清明上河图》《敦煌彩塑》《墨竹》《夫妻宴饮图》《富春山居图》体会古代绘画的
1、形神之美
2、情感之美
引入时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和海峡两岸的愿望。
激发学生民族之情和国家主权完整意识
通过连线图,让学生描述中国画的发展脉络。
远古萌芽
战国理论总结,出现真正的中国画
秦汉萌芽→成熟,人物肖像为主
魏晋画学兴起,风俗画为亮点
隋唐门类丰富
两宋文人画成就突出
元明清吸收外来风格,中国古代绘画高峰
过渡:听一段音频素材,判断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
三、穿越时空之戏剧之美
(引入京剧的发展脉络)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戏曲艺术走向成熟)→明代昆曲→清代京剧
欣赏京剧《苏三起解》之美
提示:配乐美、唱腔美、动作美、服装美、布景美、化妆美、唱词美……(特殊审美观)
问题设置: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因素?
(1)政治因素: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3)文化因素:分析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分析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4)其他: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作用。
理论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
能力拓展:
今天很多传统的文化逐渐在失传和消逝,我们青少年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去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板书
一、穿越时空之寻找书法之美
1、文字之美(文字源流美)
2、写法之美(书法字体美
3、意境之美(书法感情、意境美)
二、穿越时空之寻找绘画之美
1、形神之美
2、情感之美
三、穿越时空之戏剧之美
四、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因素
(1)政治因素: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2)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3)文化因素:分析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分析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4)其他: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