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总论篇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史讲义第二章

外国新闻史讲义第二章

四、世界上第一批政党报刊
• 托利党:《考察家》(1710-1714) 《每日新闻报》1720、《艺人报》1726 • 辉格党:《辉格考察家》1710、《自由人》 1715、《自由英国人》1729、《闲谈者》 《旁观者》,后将《自由英国人》其他两 份接受自助的报纸《每日新闻》《伦敦新 闻》合并为《每日公报》(1735年,世界 第一家政党日报 )。
出版自由思想
按思想见解讲,近代从17世纪开 始。(罗素) 约翰· 弥尔顿(1608-1674)与 《论出版自由》(1644)
“Give me liberty to know、to utter、and to argue freely according to conscience.”
“让我凭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 发言、自由地讨论吧,这种自 由高踞于一切自由之上。”
二、独立报业的出现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无产阶级的队伍同时在壮大;工商业进一 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 量的增加:种数、销数 内容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评述增多; 经济新闻、文艺小说、读者来信增加 发展倾向:经济上、观点上报业走向独立自 主
当时几家著名报纸
《每日广告报》1730,开创依靠广告收入而自立的 先河; 《大众广告报》1752-1798年,著名出版商亨 利·伍德福出版的日报,1769年连载批评国王的 “朱尼厄斯Junius信件”而名噪一时; 《纪事晨报》1758,报道国会新闻及法国大革命。 一度成为辉格党的机关报; 《晨邮报》1772,强调经济自立,提高新闻趣味性, 该报经营者著名报人斯图亚特提出广告和发行互 相促进的经营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资产阶级、新贵族→←王朝、教会 国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刊 保皇派报刊 《国会纪闻》 《信使报》 《国会每日纪闻》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恢复特许制度 斯图亚特王朝,保皇派复辟。 新的官报:《牛津公报》1665年11 月16日创刊,英国第一张报纸, 后更名《伦敦公报》,出版至今。

前外国新闻史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1-5章)

前外国新闻史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1-5章)

28
第二章 文字传播
一、文字的产生



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前三四千年,中国、埃及、印度、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 河),象形文字 苏美尔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2016/3/9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30
二、书写材料的改进

早期就地取材 古埃及人的纸莎草纸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1
2016/3/9
第一章 口语传播
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 段。原始音讯(message)传播以口 语为主,以标志、声光、图式为辅。
一、口头传播


体语传播 口语传播:以口语述说来传达思想、 消息与态度。 语言产生的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口头音讯传播事例:“井户端会议” 马拉松的来历 《圣经》:巴比伦人造通天塔
外国新闻传播史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付庆军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


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 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
新闻传播学是将两大领域有机连接的桥梁。
2016/3/9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016/3/9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24
2016/3/9
二、标记传播


借助一定物体或符号为载体,传递 或保存音讯的传播方式。 结绳记事
古印第安人

珠贝传令(实物借代)

外国新闻史考点总结

外国新闻史考点总结

纸草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人开始使用尼罗河边一种宽大的植物叶子制成纸草,在上面书写文字。

古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文字记载的编年体,当时设有档案大臣的官职,主要就是使用泥板和纸草记载。

古埃及留下来的文字,最古老的是金字塔题词和残留陶片,稍后的保存在纸草和泥板上。

现存最早的纸草书是第十一王朝时期的,内容是昭告天下,全国和平,可以安全地到各国旅行。

廉价报纸(1999传播)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曾的通俗小报,因廉价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黄色新闻(2001传播)美国报业商业化时期的《世界报》与《新闻报》以黄孩子为主人公的漫画相互竞争,在纽约家喻户晓,德纳在《太阳报》引证旁人的话,称这两家报纸为“黄色报纸”,它们所特有的那种类型的煽情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包括: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2.滥用照片,甚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

种种欺骗手法;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受的欺辱。

《新闻报》与《世界报》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引起全国报纸的效仿,并与1899—100年达到高峰。

“一城一报”(2004传媒经济学)一城一报,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社会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经济迅猛发展,报纸发行量亦不断持续上升,但在激烈的竞争下,报业发展下却出现了极度垄断的态势。

日报的总数不断减少,为数众多的日报经过激烈的竞争兼并之后,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有几家报纸但却属于同一个老板,即所谓的“一城一报”现象。

外国新闻史获奖课件

外国新闻史获奖课件
D跨国媒介集团旳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旳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 和“信息过剩”,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旳新闻秩序旳呼声得不到回应。
2、社会主义国家当代报业旳发展:
(1)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了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报刊体制旳特点:A.苏联旳报刊,都属于国家全部,是党和国家 机构旳主要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旳宣传员、集体旳鼓动员和集 体旳组织者。B.苏联旳各级报刊绝对服从于各级党委旳领导。 C.苏联报纸信息起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 D.苏联报刊在建设 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旳工具。
(四)、无产阶级报刊旳产生
1、工人报刊旳童年时期。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旳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
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 治报刊
《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 无产阶级最佳旳机关报”。
(2.)新闻信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旳公私信件。他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 旳手写传播形式。
4、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旳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个主要旳里程碑 印刷术最早出目前中国 谷登堡(JohnnesGutenberg, 约14世纪90年代一1468年),研制成功
适合西文特点旳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垄断加剧旳原因:
A从经济上看, B从技术上看, C从政治上看,
(3)报业垄断化旳后果:
A越来越多旳报纸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报业全部权旳集中化使报道、评论 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旳多样性。 B竞争引起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 C报团老板大都是垄断资本家,他们和金融界、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旳联 络,甚至还涉足其中,大财团经过融资、控股、互派董事等方式,深深 介入报纸旳运作,使之成为垄断资本旳代言人。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

外国新闻史核心考点笔记总论篇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记录(2)文字传播时代:能够长期保存,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印刷传播时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

2、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和发明而增强的;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依赖性。

但是,传媒发展的过程并非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

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其实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类由于传播活动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人类传播活动的种种制约。

纸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

在古埃及,尼罗河畔野生的纸草充当了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以此来制作莎草纸。

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手抄新闻信:14,15世纪随着意大利沿海商贸经济的发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利用新闻信这种古老的媒介,借助当时最先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抄送信息分送各处,获取酬金,史称手抄新闻信。

4、手抄新闻(威尼斯小报):在16世纪,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者,并产生了商业化报: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主要以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了文件告示形式的纯粹的新闻了。

5、古罗马《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大约五百年的历史。

但是新闻事业所附着的人类传播活动,是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一样古老的。

新闻活动: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政党报刊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他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是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状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贫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外国新闻史2

外国新闻史2

约翰逊博士最杰出的贡献,是编纂了第一部英文字典。这部字典对现代英 语的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编写了《阿比西尼国拉赛拉斯王子传》、《诗 人传》、《艾琳》以及其它许多被众人赞赏的名著。
三.政府压制与政党报刊
1、压制手段:
(1)、征收印花税 (2)、运用法律制裁
(3)、 实行津贴收买;
4、《绅士杂志》
•《绅士杂志》是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由爱德华· 凯夫 (Edward Cave)创办于伦敦。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负 盛名的权威月刊。 《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创刊于1731 年,一直发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历时约两 个世纪。
3、《闲谈者》与《旁观者》
艾迪生和斯梯尔
本报的目的在于揭穿生活中的骗术,扯下狡诈、虚
荣和矫情的伪装,在我们的衣着、谈话和行为中提 倡一种质朴无华的作风。 有人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我不 自量力,愿意让人说我把哲学从私室、书库、课堂、 学府带进了俱乐部、会议厅、茶桌、咖啡馆之中。
二.杂志的兴起
1703年,因发表了一本反对宗教迫害的小册子《消灭不同教 派的途径》(the Shortest way With Dissenters),结果 锒铛入狱,还被戴枷示众三天。 但却受到百姓们的献花、 祝酒。还写出了《枷锁颂》(Hymn to the Pillory),并有 了创办《评论》的打算。 笛福文风: 我的写作原则,是假设对五个不同职业的群众说话。二是每 个人都能懂。 ——笛福 笛福的天才在于它能做到呈现而不是讲述故事。事实就直截 了当地摆在读者面前,其间的道德评论则像是邻居的指指点 点。作者巧妙地隐藏起来,这种效果是通过一种平铺直叙和 高超的朴实无华的文体所达到的。 ——雅克·巴尔赞

外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西欧专制王权型新闻传播事业体系(英、法)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维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

内容: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

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

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纸商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

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

1557年,玛丽女皇将整个出版行业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女皇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出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被禁止。

对当局而言,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利,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的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

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公报》是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的。

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雏形。

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尽管是官方庇护下的喉舌,《公报》在外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初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公报的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年才停刊公报;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而且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

开明好奇和具有一定期盼精神的勒纳多以他的开创性工作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人们称为“法国报业之父”。

外国新闻史 总论.ppt

外国新闻史 总论.ppt
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 1650年,莱比锡的出版商蒂莫台斯•里兹赫创办了《新到新
闻》。一般认为,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 德国日报的产生比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
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要早 50年到100年。
总论/ 第三章 印刷传播与通讯社
• (3)没有意识对抗,思想控制,人人均可成为传播者和受 众。传播的需求是自发的,传播是无所不在的、必需字传播
(手写传播 written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 个发展阶段。
• 产生的条件:文字的产生;书写材料的改进。 • 政治需要和商业需求,导致两种手写传播形式尤为重要:
总论/ 第一章 口语传播
2、标记传播 •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
3、声光传播 • 烽火戏诸侯、大鼓电报
4、图示传播
总论/ 第一章 口语传播
在漫长的口语传播时期,音讯传播是原始的,具体表现为:
• (1)音讯数量少、分散、片面、静止、方式上不断简单重 复、呈明显的无序性和部落化。
• (2)传播动机单纯,主要为觅食、防卫及满足好奇心。按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 层次到较高层次) ,这些传播产生于较低层次的需求。
字拍板印刷技术。 二、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 • 15世纪末 记事性小册子 三、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 • 新闻书(Newsbook) :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 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 他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 被称为新闻书,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
四、近代报纸的产生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经典解析150例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经典解析150例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详解1、亨利八世第一个下令管制出版业的英国国王。

为了限制出版业的发展,他不允许外国出版商在英国设新厂,现有外国出版商学徒不得超过3人,特许海顿神甫售神学家坦德尔翻译的圣经,这是特许制的开始。

1538年,其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

2、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组成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除了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外,星法院还审理叛国煽动罪、诽谤罪等案件,这种审判不经一般的司法辩护程序,而是秘密进行,并动用各种酷刑。

星法院是压迫自由的丑恶象征。

3、手抄新闻16世纪,在意大利城市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人员,并产生了商业化报纸——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以刊登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脱离文件告示和内传情报痕迹的纯粹新闻了。

4、《北极星报》《北极星报》: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

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

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

1852年停刊,出版15年。

《北》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

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

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

5、特许独占始于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统控国内出版印刷事业的制度。

命专职人员监督出版事业,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并保护他们的特权利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的产生。

此制度阻碍了出版业的发展,控制了民众的言论,达到了统治者统一舆论维护统治的目的。

6、知识税1712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时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这三种税合称为“知识税”。

外国新闻史3

外国新闻史3

2、《世界报》
(1)是法国最有影响的晚报; 也是唯一一份独立自主的主要报纸。不依附于任何政党与财团,也不 属于任何媒介集团,保持着经营与编辑的独立性,是典型的自由资产 阶级报纸; 对发展中国家亦很友善; 是法国最有名的“质报”(即重视报道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所谓 “严肃性新闻”的报纸,以文章、资料和评论的“质量”来赢得读 者)。

3、《费加罗报》
法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日报; 1854年创办,是一份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内容丰富 而且有特色;报纸广告收入丰饶;读者多为资本家、经理、政客 等;版面安排恰当,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 纸。 也是法国有名的“质报”。与《世界报》不同的是,其读者文化 水平更高。
第三节 大革命后的报业
一.塞尔新闻法
1819年波旁王朝复辟,在此期间颁布了《塞尔新闻法》,它是法国历史 上制定的第一部新闻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二.巴黎公社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
1、《法兰西共和国公报》 1871年3月成为巴黎公社机关报 2.《杜歇老爹报》 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3.《社会革命报》 蒲鲁东派报纸 4、巴黎公社新闻政策的经验教训 (1)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积极宣传巴黎公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密切 联系群众,及时反映劳动人民的呼声,为捍卫公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它 们的经验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 (2)但由于斗争形势复杂,加之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 入了内部斗争,有的还发表过一些为敌人张目的错误言论,造成很坏影响。 (3)从全局来看,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这更是一个深刻教训。 当时巴黎还有不少报刊是敌视公社并且攻击诽谤公社政策的,公社领导人 对此没有采取果断的查封措施,这些反动报刊的造谣污蔑,使公社失去了 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这是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总论1.口头传播(第一座里程碑:语言)、文字传播、印刷传播(近代报纸的产生标志:定期报纸的出现)、电子传播(1920年广播业诞生,1936年电视事业诞生)、互联网传播2.通讯社【名词】:专门搜集新闻和供应新闻稿件的机构,被称为新闻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3.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通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4.现代传播业得以在欧洲传播:①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

提供了规模化的需求。

②欧洲地理上正形成或连成一片的文明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减少。

③6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英法),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语言文字。

奠定了语言基础。

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

新技术的条件。

⑤文艺复兴后,文化从教派的垄断下解放出来。

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5.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自由报刊时代。

英国1.首次使用NEWS:1621《新闻周刊》翻译为英语2.首次使用Magazine:《绅士杂志》3.弥尔顿《论出版的自由》:人有知的权利;第一次明确言论出版自由4.英国大众报刊发展三阶段:①初创阶段:《每日电讯报》(仅此一份高级报纸)②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三每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③当代英国的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太阳报》《世界新闻报》5.英国第一个报团:哈姆斯沃斯报团,北岩报团6.BBC:1922,民营电视台诞生7.1927,将“民营”的改为“公共机构”的广播公司收入来源:收音机附加费,接受执照费,政府津贴8.英国第一家广播公司:英国广播电台9.1982英国报业转折:多数报纸为提高效率,迁出舰队街10.目前格局:1.媒介集团的发展:①英国空中广播公司②NIL公司全英国第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③英国独立电视台④联合商业媒介公司2.报纸的发展:①《泰晤士报》历史最悠久,世界第一大报②《卫报》高级报纸,全彩③《每日电讯报》最早的便士报,欧洲最早的上网报④大众日报:其实就是三每报《每日邮快镜报》⑤《金融时报》⑥《独立报》11.英国新闻对世界的贡献:①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发源地。

外新史-第一章总论2012

外新史-第一章总论2012

课程目的以及学习意义
新闻传播史同每一个新闻人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 工作习惯、心理趋向血肉相连

新闻传播史对新闻实践起着类似于个人记忆的作 用,新闻从业者会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专业活 动中随时随地获得并感悟到这种必不可少的记忆, 并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持这种记忆.
当新闻传播史星罗棋布于人们的周身,以各种或隐或 显的形态融会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 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鲜活“记忆”,正是凭着这 种记忆,记者才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懂得如何从事 专业活动。
二、近代报刊的发展(概述)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发展规律
1)资产阶级个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 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 设立“星法院”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2)在资产阶级个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 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2、新闻书
新闻书是不定期出现的新闻印刷品,内容类似大事年 表,多为书本形式,故名新闻书(Newsbook)。
1502年,德意志境内出版了报道打败土耳其人的印 刷品,并且首次使用了“报纸”一词(Zeitung)。
16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定期、有固定名称的新闻印 刷品。最早的是1588年奥地利人迈克尔· 艾津出版的 冯· 《博览会编年表》,在法兰克福一年一度的博览会上 出售。 手抄小报和新闻书曾在相当时间内并存发展,它们是 近代报刊的雏形,是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事业的 过渡。
黄色报纸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 1、使用大号字煽情标题(黑体字或套红色印刷),经常 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 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2、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 照片;3、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 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4、星期日增刊,登 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 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通过这些手法,报纸的作 用从宣传时代进入了鼓动时代。

外国新闻史绪论

外国新闻史绪论

4、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 《贫民导报》、《北极星报》 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 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 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 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 3)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
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 《火星报》。
第四部分 电视传播史 第五部分 网络传播史
第六部分 主要国家传播史 /郑超然、程曼丽等著,中国人大版 2、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张允若编著,高教版 3、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著,第二版,上海交大版 4、美国新闻史(第九版)/埃默里父子著,展江译,中 国人大版 5、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美)Michael Schudson著,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6、英国新闻史(第六版)/(英)詹姆斯· 卡瑞著,栾轶 玫译,清华版 7、西方媒介史/(法)让纳内著,段慧敏译,广西师大 版
3、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 廉价报刊(Cheap Newspaper)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 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 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 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主经营, 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 报纸(Popular Newspaper),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 闻;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经营上完全 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 多的广告。
外国新闻史内容(人大教材)
• • • • • • • •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欧洲 第三部分:北美 第四部分:亚洲 第五部分:非洲 第六部分:大洋洲 第七部分:拉丁美洲 第八部分:终篇

南昌大学外国新闻史笔记

南昌大学外国新闻史笔记

一、《每日纪闻》(《罗马公报》)凯撒在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之后不久,即发布命令:“今后元老院的工作报告,务须每日发布。

”罗马政府在罗马议事厅外大街上立了一块涂上石膏的模板,每天报道元老院的议事记录。

时称“阿尔布”,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

报道内容主要有帝国政事、战争消息、刑事案件、名人言论、宗教活动和议会记录等等。

除公开张贴外,还由书记员抄写多份,分送给首都及各大城市、政界要人和驻各地的军队。

二、新闻信:大约在《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手书新闻信。

它既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也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时间最久手写新闻的传播形式。

官方新闻信:“我到,我见,我胜”(凯撒)私人新闻信:西塞罗,小普林尼尤其需要指出的,在罗马时代已经出现了以撰写新闻信为业的人。

他们专门给远离首都的军政长官、王公贵族、税吏、巨商写信,提供首都消息,中世纪时,欧洲新闻信已非常流行。

三、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①尽管在形式上不断演进,但总的来说规模比较小。

通常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对象而不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

②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业机构和队伍,因而还不成其为新闻事业。

四、手抄小报(重要名词)发源地:意大利的威尼斯(原因);内容:商品行情、交通信息(船期等);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灾祸事件等。

发行:新闻屋;格塞塔(货币单位,后成为新闻纸的代称)扩散:意大利起源;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实物:现在维也纳图书馆还收藏有“富格尔商业通讯”27册(1588-1605年)待定——手抄小报与新闻书出版的意义手抄小报和新闻书是近代报刊的雏形,在相当长时间内并存发展。

他们的出现使绵延了千百个世纪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①大众化:新闻传播的规模扩大了,从面向特定的传播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了。

②专业化: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逐渐出现了,从事这项活动的行业队伍逐渐形成了。

新闻书——新闻书:发源于16世纪初的德国尼德兰,主要刊登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新闻性明显增强,因为这些印刷品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

外国新闻史总论篇

外国新闻史总论篇

一、口语传播
在从猿(yuan)到人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主 要通过简单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xiu)觉符 号进行信息交流。 这些非语言传播符号尽管简单,但在当今最为现 代化的信息传播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信息符 号,从香水的使用、亲吻,到言语中的声调、轻 重、停顿,体语的广泛运用,甚至传播的空间、 文化色彩的选择,都能够察觉到潜伏着的原始符 号传播的能量 。
四、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 依存的条件
这里的“现代”指的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 落之后的历史,历史进程包括近代和现代两 个时代。
(一)最早报刊的产生
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两种周报: 1、《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在沃尔芬比 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2、《报道》在 斯特拉斯堡出版
印欧 语系 历史 发展 图示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 汉语族 藏缅语族 壮侗语族 苗瑶语族 (3)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 通古斯满语族
中国的满族已经1000万人,但是会说满语的只有50人
(4)闪含语系 西亚的闪语族 北非的含语族 (5)班图语系 黑非洲的语系 (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东南亚岛屿和整个太平洋岛屿的语系 以上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 (2000年以来)人们迁徙和信息流动、分布的情 况。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 百年的事情。
建议阅读:
无声的语 言
爱德华·霍尔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5年版
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 的整个传播历程,与之相比的手写阶段以及 印刷与电子阶段都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其局限性是:不易传之久远
二、文字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读书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读书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读书笔记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读后感《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读后感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较晚,差距也是很明显的。

在我们专业课程中并没有开设《外国新闻传播史》这本书。

最近看了这本人们大学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史》,获益匪浅。

这本外国新闻史先概括的讲解了新闻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讲述了欧洲、北美、亚洲、非洲、大洋洲、拉美州的新闻事业。

各大洲中,欧洲和北美的新闻事业相对发达,对其它国家的新闻事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各国的新闻事业既有差别也有公共点,就发达国家来说,他们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从中得以成长。

各国的政党报纸也是有很大的相似点,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此书按照不同国家在写各自的新闻事业,有利于读者清晰的了解新闻传播在各国的发展规律,在规律中发现不同点。

这对于了解整个新闻历史有着很好的作用。

新闻学已经走过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虽然说没有哲学、经济学、文学等古老学科那样悠久,但是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世人学习和研究。

了解历史,是为了认清现实,更好的为现实服务。

了解新闻的历史,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对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那就有更有学习的必要了。

本书从新闻的出现,讲到如今的新闻事业,语言朴实,易懂,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是一本很好的专业课程。

我从中也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对自己也算是一种充实。

求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的笔记恩其实可以自己整理,印象深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可以把每个国家的特点报刊报人事件广播电视集团等分类整理1500字《中国近代史纲要》学后感说实话,我是很喜欢历史的。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从而对我们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

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

但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高中学过两遍,高中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

外国新闻史起源 第二章

外国新闻史起源  第二章

星法院:1570年 2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 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 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即 星法院” 1586年 “星法院”。1586年,星法院颁布特别 法令, 星法院法令” 法令,即“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 版活动,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 1640年 版活动,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是 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兴办: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
1640年 英国革命 星法院正式取消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 1649.5 查理二世复辟 1658 P24 1665.11《牛津公报》(《伦敦公报》) 一直出版至今 是世界现存历史最久的报纸 1688年 光荣革命
二 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新闻传播概况 查理一世时期(1625-1649)。革命之初, )。革命之初 1 查理一世时期(1625-1649)。革命之初,压 制新闻出版的措施失效,诞生众多报刊, 制新闻出版的措施失效,诞生众多报刊,有宣 传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思想启蒙的报刊, 传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思想启蒙的报刊,也有 保皇派报刊。 保皇派报刊。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2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对出版印刷 采取严厉管制,恢复皇家出版公司。 采取严厉管制,恢复皇家出版公司。只剩忠于 他的两份报刊《政治信使》《公众情报员》。 他的两份报刊《政治信使》《公众情报员》。 》《公众情报员
约翰·德莱恩 德莱恩( Delane) 2 约翰 德莱恩(John Thadeus Delane) :接 替巴恩斯做主笔,建立起牢固的“独立”传统, 替巴恩斯做主笔,建立起牢固的“独立”传统, 泰晤士报》的声望达到顶峰。 使《泰晤士报》的声望达到顶峰。 他对文字的驾驭可谓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他对文字的驾驭可谓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在他笔下,词语时而如飞流直射, 在他笔下,词语时而如飞流直射,时而又百般 隐晦曲折,全看情形需要和他的目的而定—— 隐晦曲折,全看情形需要和他的目的而定 令想要模仿这种效果的女性小说家们望尘莫及” 令想要模仿这种效果的女性小说家们望尘莫及” 这个声音不惧怕压力, “ 这个声音不惧怕压力 , 它蕴含着政府般的 威严,又传递出独立不倚的精神; 威严,又传递出独立不倚的精神;唐宁街在它 面前发抖,英格兰人民乐于倾听它的声音, 面前发抖,英格兰人民乐于倾听它的声音,因 为它不是别的, 正是《 泰晤士报》 的声音” 为它不是别的 , 正是 《 泰晤士报 》 的声音 ” ——弗吉尼亚 伍尔夫 : 《 伍尔芙随笔全集 》 ,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芙随笔全集》 弗吉尼亚 205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 依存的条件
这里的“现代”指的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 落之后的历史,历史进程包括近代和现代两 个时代。
(一)最早报刊的产生
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两种周报: 1、《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在沃尔芬比 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2、《报道》在 斯特拉斯堡出版
历史语言 学
徐通锵著
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 定价14.8元
3、十大语系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吉卜赛语等等)。 伊朗语族(波斯语、库尔德语、阿富汗语等等)。 斯拉夫语族(俄语、塞尔维亚语、波兰语、捷克语、保加利亚语 等等) 亚美尼亚语族(以亚美尼亚语为主) 波罗的语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等等) 日耳曼语族(德语、丹麦语、瑞典语、荷兰语、英语等等) 拉丁(罗曼)语族(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罗 马尼亚语等等) 希腊语族(以希腊语为主) 克尔特语族(以爱尔兰语为主) 阿尔巴尼亚语族(以阿尔巴尼亚语为主)
2、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是
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始于古罗马。官方的新闻信主要用于传送 政情军情;私人的新闻信流行于上层社会, 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生活、民俗等,在 当时是人们之间交流信息的手段,现在是 珍贵的历史数据。最早的民间“报纸”。
3、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初)的威尼斯“手抄 新闻”(距罗马时代一千年) 威尼斯小报:“gezzeta”(格兹塔)(报纸、公报) 起源于威尼斯的手抄小报,16世纪威尼斯政府和私 人都出现了专门采集新闻和贩卖小报的活动,主要 内容有商情、船期、交通信息,时局变化、战争消 息等,不定期出版,后又流传至罗马及欧洲各国。 富格尔通讯: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开设富格尔金融 贸易所,在欧洲各大城市有分支机构,为了方便业 务开展,把当时手抄小报和互通消息的信件汇集成 《富格尔商业通讯》出版。
印欧 语系 历史 发展 图示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 汉语族 藏缅语族 壮侗语族 苗瑶语族 (3)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 通古斯满语族
中国的满族已经1000万人,但是会说满语的只有50人
(4)闪含语系 西亚的闪语族 北非的含语族 (5)班图语系 黑非洲的语系 (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东南亚岛屿和整个太平洋岛屿的语系 以上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 (2000年以来)人们迁徙和信息流动、分布的情 况。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 百年的事情。
17世纪初年德国出售现代报纸、19世纪末年中国出售古代报纸的报贩形象
五、新闻业从欧洲传播到各洲的过程 (一)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 由于与世界地理大发现时间上联接,原本属于中世纪的 一种新闻传播,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 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 式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阿拉伯文、斯拉夫文
梵文、回鹘文
(二)手抄新闻
1、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是古罗马 时代的《每日纪闻》 古罗马《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 前59年,凯撒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 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石 板上。当时的名称是ALBUM,后来被人们称为《每日纪 闻》。作为当时政府机构的“喉舌”,它书写的内容多 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6年,屋大维 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 记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jisi)、贵族的婚丧嫁娶、 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
(一)文字的发明 “ 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 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见过的人,甚至还没生出来 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 人听到。”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建议阅读:
世界文字 发展史
周有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定价24元
文字与 书写
乔治·简著 上海书店出版 社2001年6月版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 的新技术条件 。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senglu阶层的垄断 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 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 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 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 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腓尼基文、希腊文和拉丁文
④斯拉夫文字体系 ⑤梵(fan)文字体系(sansikirit) ⑥希腊文字体系 ⑦回鹘gu文字体系 拉丁文字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而阿拉伯 文字、梵文字则已经历了自身发展的高峰 期,回鹘文字已经衰落。 中国人民币纸币上的五种文字体系:汉文 字体系、拉丁文字体系(汉语拼音、壮 文)、回鹘文字体系(蒙文),梵文字体 系(藏文)、阿拉伯文字体系(维文)
古埃及第18王朝的历书(公元前15世纪)
最早的完整文字作品:死亡之书 (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第19王朝时期)
七大文字体系
①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 公元前15世纪的腓(fei)尼基像形--拼音 混合文字 →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拼音文字 →公元前后的古罗马拉丁文字 →公元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前后的现代拉 丁文字 →公元20世纪遍及全球的各种当代拉丁文 字。 ②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 ③阿拉伯文字体系
中国印刷博物馆 泥活字仿制品图
泥活字实物图片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 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 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 —— 沈括记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盘
元人王祯发明
古登堡和最早的印刷品
(15世纪中叶)
15 世 纪 德 国 的 印 刷 作 坊
建议阅读:近
代西欧印 刷媒介研 究
项翔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年版 定价10元
欧洲印刷术发明期间的社会需求情况:
1448-1450年,欧洲246个城市建立了1099 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 印刷术的发明产生的结果: 书面语言的运用日益普遍,知识得到 普及;但是掌握书写又意味着掌握某种权 力,新的隔阂产生在识字者和文盲之间、 文化高者与文化低者之间。
其他较小的语系: 达罗毗 (pi)图语系(印度半岛南部) 南亚语系(中南半岛南部) 芬兰-乌戈尔语系(主要在芬兰和匈牙利)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高加索山脉一带)
(二)非语言传播 以语言为基础,是语言的的延伸形式或辅 助手段,如标记(结绳)、声光(敲击响 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及篝guo火、鼓声、 口哨shao、图示传播(绘画)……
定价40元
楔xie形文字:世界最古 老的文字之一,标志着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 现地区两河流域。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 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 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 的文字。是中国商代后 期(前14~前11世纪) 王室用于占卜bu记事而 刻(或写)在龟gui甲和 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
楔形文字
建议阅读:
无声的语 言
爱德华·霍尔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5年版
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 的整个传播历程,与之相比的手写阶段以及 印刷与电子阶段都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其局限性是:不易传之久远
二、文字传播
文字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 视觉符号。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 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 上。 文字使人类进入文明。 文字一旦用作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
文字的两个发展方向
所有的古老文字都起源于像形符号。但随着各个文明发祥 地后来的变迁,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世界的文字发展, 呈现两个发展方向: 一个继续向完善像形文字的方向发展,使之抽象化,形成 现在世界上唯一的现代像形文字体系——汉字;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原始像形符号转变为各种以字母为基础 的拼音文字体系。
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 刷术,但是由于原材料无法适用于 笔划繁多的汉字、缺乏新闻传播的 规模化社会需要,几百年内没有将 其用于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人古 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很快用于新闻传播。欧洲印刷新闻 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 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 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世界地理大 发现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 人向全球扩张时,无意中印刷术和 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总结:“手抄新闻”是新的传播生态的萌芽, 也是旧的传播阶段的尾声,是西方书写传播历 史的终结符。大机器时代的印刷新闻才是新闻 事业的开端。
三、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马克斯·韦伯写道:“中 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 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 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 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 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 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 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
(一)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1、语言与思维同轨迹
存在于现实人群中的语言是人类信 息传播最早的历史记录,只是这种历史 需要语言学家通过对当时语言的语法结 构、发音和词汇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当 年的信息痕迹。
2、语言种数的历史发展和变化
10万年前———————→公元前后—————→现在
很少种语言—→很多种语言 很多种语言—→较少种语言
注意:“公元前后”是个转折点,东、西方各有一个大帝 国(中国的汉朝、古罗马)开始了规模化的民族融合 (语言种类的融合只是民族融合的一种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