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征:独特性 — 心理面貌上的差异整体性 — 是ㄧ个统ㄧ的整体稳定性 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艾森克 — 非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外向代 — 情绪稳定 — 内向表 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质人 卡特尔 特质有规律性物 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阿尔波特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个性的理论 (代表人物:米勒 达乐 罗特 班图拉)观点:特定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类似行为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 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有些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 自我 超我心理分析论 荣格:敏感型 感情型 思考型 想象型阿德勒:意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个性类型论 婴幼儿期— 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学生时期—家庭因素(最初根源)·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个性的形成过程·影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文化传统因素·影响着解决冲突的方式·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社会时期—阶级和阶层因素(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先天)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抑制过程—特征: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特征:是与生俱有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使有变化也是比较缓慢的多血质(活泼型) —适合当宇航员驾驶员类型(巴甫洛夫)粘液质(安静型) —适合当书记胆汁质(兴奋型) —适合当总经理抑郁质(抑制型) —适合医疗工作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扬长避短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体现: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所以不同气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互补性②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③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后天)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个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都是人脑的技能其共同基础是神经类型·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由人脑同ㄧ活动实现的区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性格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因为性格决定和影响着人行动的方向和内容性格的特征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性格类型: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型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阿尔波特)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性格是个性的核心)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克里斯·阿吉里斯)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和胜任工作的相关心理特征能力与气质、性格的关系:相互制约彼此统一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性格的特点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皮尔曼:能力二因素代表人物赛斯登:群因素吉尔福特:“智慧结构”学说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量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低下→ㄧ般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篇个体心理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第三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个性: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特征:独特性—心理面貌上的差异整体性—是ㄧ个统ㄧ的整体稳定性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艾森克—非情绪稳定(神经过敏)—外向代—情绪稳定—内向表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质人卡特尔特质有规律性物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阿尔波特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个性的理论(代表人物: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观点:特定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类似行为的观察在成长过程中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有些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分析论荣格: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想象型阿德勒:意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个性类型论(荣格麦迪)婴幼儿期— 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学生时期—家庭因素(最初根源)·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个性的形成过程 · 影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影响着解决冲突的方式·影响人们如何看待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社会时期—阶级和阶层因素(不同阶层的人具有明显个性差异)第二节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先天)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特征: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特征:是与生俱有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使有变化也是比较缓慢的多血质(活泼型) —适合当宇航员 驾驶员麦迪 高忧虑低忧虑 外向 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爱社交 依赖 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热情 爱社会 依赖 内向 紧张 激动 情绪不稳 害羞 镇静 有信心 信任 适应 温和 冷淡 害羞类型(巴甫洛夫)粘液质(安静型) —适合当书记胆汁质(兴奋型) —适合当总经理抑郁质(抑制型) —适合医疗工作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不能简单的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扬长避短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的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体现: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2、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所以不同气质类型之间存在着互补性②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制要求的互补性③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后天)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个性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都是人脑的技能其共同基础是神经类型·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由人脑同ㄧ活动实现的区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性格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因为性格决定和影响着人行动的方向和内容性格的特征结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性格类型: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型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阿尔波特)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性格是个性的核心)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克里斯·阿吉里斯)?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务的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和胜任工作的相关心理特征能力与气质、性格的关系:相互制约彼此统一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性格的特点能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皮尔曼:能力二因素代表人物赛斯登:群因素吉尔福特:“智慧结构”学说能力的个别差异:质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量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低下→ㄧ般能力→才能→天才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知觉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知觉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 行解释和组织,使之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结构。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 的感知,包括形状、大小、距
离、方向等。
时间知觉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时间特性 的感知,包括时间的先后顺序 、时间长短等。
运动知觉
是指个体对物体运动特性的感 知,包括速度、方向等。
他人知觉
他人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 知和理解,包括对他人的动机 、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知。
他人知觉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 团队协作产生影响,影响组织
的整体绩效和氛围。
他人知觉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沟通 方式和文化背景等。
他人知觉的管理需要关注人际 沟通、团队协作和文化差异等 方面,以提高组织的团队协作 和人际互动的效果。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知觉具有将客观事物整体属性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即使只 提供事物的部分信息,也能感知到事物的整体。
选择性
由于人的心理资源有限,在同时呈现多个刺激时,只能选 择其中一部分优先加工,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恒常性
当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时,由于人的经验和心理 因素的影响,对事物的知觉印象会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 知觉的恒常性。
管理心理学第二 章知觉管理
目录
• 知觉概述 • 知觉的形成过程 • 知觉与管理 • 知觉偏差 • 知觉与管理决策
01
知觉概述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 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 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各 种感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 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物 理特性,还取决于个体自身的 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

管理心理学目录

管理心理学目录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第四节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学理论第二节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第二篇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三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第四节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及其作用第二节态度及其作用第三节态度的改变及其理论第六章需要、动机与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的一般概述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四节状态型激励理论第三篇群体心理与管理第七章群体概述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群体的分类第三节群体的形成第四节群体的功能第八章群体动力第一节群体的规范与压力第二节群体凝聚力第三节群体的冲突第九章群体的沟通第一节沟通的一般概述第二节沟通的种类第三节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第十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一般概述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第四节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第五节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第四篇组织心理与管理第十一章领导心理与行为第一节领导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领导有效性理论及其运用第三节领导决策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一节组织的概念第二节组织目标与结构第三节组织理论与设计第十三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组织文化建设第十四章组织中的绩效考核第一节绩效考核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绩效考核的心态分析第十五章组织变革和发展第一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一般概述第二节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第三节组织变革的过程、程序与方式第四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措施。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1章)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个体特征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个体特征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1977年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 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它影 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 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 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 为的表现。
自我控制的经典研究:糖果实验
自我控制的历史与现实案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中国目前的贪官 难以管理的中国新生代员工
自我控制的重点



情商中自我控制的重点是控制欲望和情绪 位高权重者重点控制自己的欲望;位卑言轻者 重点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于大多处职场人士而言,自我控制情绪可以 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 “杀人放火,也要等到明天早晨再说”

智商的重要性
“迄今为至,没有其他的单独预测工具(具体 能力、人格、教育、经验)在工作绩效方面有 与其同样高的预测效度……简言之,对于复杂 工作来说,以预测绩效方面没有什么可以与一 般智力测试相竞争”
智商结论的应用


员工招聘一定要考察智商 —可以用高考作为考察标准 —中国大学招聘教师时的第一学历要求 —盖茨:“你可以教会聪明人做任何事情” 家庭子女教育 —教育孩子努力学的重要性,但是不逼迫 —要发现孩子的智商长处,找一个与之匹配的专业和 工作更重要。
情商的名言
“一个人的成功15-20%取决于他的智商,80%取决 于他的情商” “从山顶上向下扔石头,最圆的那一颗石头总是 滑得最远” “整合IQ用EQ,整合EQ用IQ,整合IQ和EQ都高的 人用阿Q”
情商与智商的讨论
“智商使人入职,情商使人升职”。 情商是可以改变的,智商十多岁就定型了。 在群体中挑人才,智商比情商重要,对于给定的人,情 商比智商重要。 管理类岗位情商更重要,技术类岗位智商更重要。 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情商,但不准研究不同种族的智商。

管理心理学第2章ppt

管理心理学第2章ppt

2.1.3 “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
所谓“自我实现人”假设,是指关于每个人都能在自 己行事的范围内做出决策自主工作,每个人都渴望发 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具有实现自我价值 需要的一种假定说明。
代表人物:马斯洛,阿基里斯和麦格雷戈
2.1.3 “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
主要观点:(1)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 人的本能;在适当条件下,人们是愿意工作的,因为 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象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2.2 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
2.2.1 基于“经济人”人性假设的管理
(1)采用任务型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 产率,完成生产任务,对于人的感情和士气的责任, 是次要的。
(2) 组织是用经济性奖酬来获取职工们的劳动与服 从,主张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 对付工人的消极怠工行为。
(1) 管理重点的改变。“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 把注意的重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重视环 境因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 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 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够充分 地自我实现。
(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从“自我实现人”的人 性假设出发,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导者 ,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只是一个采访者。他 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 件,减少或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2.1.4 “复杂人”人性假设
评析: 先进性: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
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后,而提出的一种权变和 发展的观点。沙因的“复杂人”假设无疑更符合人性 的实际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局限性:只强调人们之间的差异性,而在某种程度上 忽视了人们共性的方面,因而是片面的。此外,“复 杂人”人性假设不能从“人”所处的个体的生产关系 出发去认识人的需要,认识人的工作积极性,因而, 它只看到了“人性”的复杂现象,却无法认识“复杂 人性”的本质。

吴晓义 管理心理学教案(本)

吴晓义 管理心理学教案(本)

吴晓义管理心理学教案(完整版本)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理解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管理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管理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方法和应用领域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心理学的作用和价值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2.1 教学目标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2.2 教学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个性、动机、情绪等个体心理与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招聘、评估、激励等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个体心理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体心理与行为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个体心理与行为在工作场所的作用第三章:组织行为与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行为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组织行为与管理的影响因素理解组织行为与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与管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文化、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组织行为与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团队建设、冲突管理、组织变革等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组织行为与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行为与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行为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组织行为与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四章:领导与激励4.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与激励的基本概念掌握领导与激励的影响因素理解领导与激励在实际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领导与激励的基本概念领导与激励的影响因素:领导风格、激励理论、员工需求等领导与激励在实际中的应用:领导力发展、激励策略、员工满意度提升等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领导与激励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领导与激励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领导与激励在实际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领导与激励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领导与激励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五章: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掌握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理解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领导力发展等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调查问卷、心理测试、访谈等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提升组织绩效、增强员工满意度、解决工作场所问题等5.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方法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第六章:组织文化与管理6.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组织的的影响理解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组织价值观、组织传统、组织仪式等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组织的的影响:员工行为、组织绩效、组织凝聚力等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组织决策、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6.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组织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组织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文化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7.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理解人际关系和沟通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亲密关系、工作关系、社交关系等人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有效倾听、非语言沟通、冲突解决等人际关系和沟通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团队合作、领导力发展、员工满意度提升等7.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人际关系和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和人际沟通的技巧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所的人际沟通场景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际关系和沟通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际关系和沟通在工作场所的作用第八章:决策与问题解决8.1 教学目标了解决策的概念和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决策的概念和过程: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等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评估和选择解决方案等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提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竞争力等8.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决策与问题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决策的概念、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决策与问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管理中的应用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压力管理和工作满意度9.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的概念和来源掌握压力管理的技巧和策略理解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9.2 教学内容压力的概念和来源:工作压力、环境压力、个人压力等压力管理的技巧和策略:时间管理、情绪调节、寻求支持等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员工福利等9.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压力管理和工作满意度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压力的概念、来源和压力管理的技巧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压力管理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力管理和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场所的作用第十章:未来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掌握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管理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技术发展、全球化、多样性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社会变革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创新与变革、可持续性、人本管理等10.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未来趋势和挑战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心理学的未来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一章:员工培训与发展11.1 教学目标了解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理解员工培训与发展在组织中的重要性11.2 教学内容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目的:提升员工技能、促进员工成长、提高组织绩效等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讲座、培训课程、工作辅导、在线学习等员工培训与发展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升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忠诚度、促进组织发展等1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概念、目的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员工培训与发展在组织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员工培训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员工培训与发展在组织中的作用第十二章:绩效管理12.1 教学目标了解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掌握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绩效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原则:绩效目标、绩效标准、公平性原则等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定量评估、定性评估、360度反馈等绩效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升员工绩效、激励员工成长、促进组织发展等1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绩效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绩效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评估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绩效管理在组织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绩效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第十三章:领导力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力的概念和特质掌握领导力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理解领导力在组织中的重要性13.2 教学内容领导力的概念和特质:领导风格、领导能力、领导价值观等领导力发展的方法和策略:领导力培训、实践经验、反馈与指导等领导力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升组织绩效、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组织发展等1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领导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领导力的概念、特质和领导力发展的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领导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领导力在组织中的作用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创新14.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掌握组织变革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组织创新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组织发展需求、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问题等组织变革的方法和技巧:变革策略、变革管理、沟通与协调等组织创新的重要性:提升组织竞争力、增强组织适应性、促进组织发展等1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组织变革与创新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原因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变革与创新在组织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变革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组织变革与创新在组织中的作用第十五章: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教学目标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掌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应用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道德伦理、法律规定、社会责任等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应用:组织伦理决策、企业社会责任、员工行为规范等伦理和社会责任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提升组织声誉、增强员工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等15.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伦理与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伦理和社会责任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伦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2.2.2能力
1)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 本领。
2) 能力测验 (1)智力测验 (2)能力倾向测验 (3)成就测验
3)能力差异与管理 (1)制定能力标准,合理招聘人才 (2)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 (3)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的互补性 (4)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
2)自我知觉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1) 生理的自我 从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 只停留在自身躯体的认识,在心理
上开始出现如羞耻心、妒忌心等特点。个体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衣 着、家庭和父母对他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所有物的判断。 (2) 社会的自我 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意 识增强,认识到自己是其中一分子,并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 与此相对应。 (3) 心理的自我 从十四五岁到成年,在大约十年期间,个体的自我意识渐渐成熟。
2.2.3气质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
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2)气质类型及特征 多血质类型的特点 胆汁质类型的特点 粘液质类型的特点 抑郁质类型的特点
3)气质差异与管理 1)根据员工的气质类型,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员工专长 2)在安排工作上,注意不同气质类型人员工的适当搭配 3)从员工的气质类型出发,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4)引导不同气质的人,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2.2.4性格
1)什么是性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讨论的内容是组织中详细的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四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讨论是指管理心理学中以个体心理为讨论对象,以调动个体乐观性为目的的讨论。

有关调动个体乐观性的理论被称为激励理论。

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心理动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调动人的乐观性的过程。

激励理论主要有三类:内容型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和过程型理论。

1.内容型理论内容型理论是激励问题的基础理论,它主要讨论需要激励的缘由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内容型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生存—交往—进展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2.行为改造型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重点讨论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以达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乐观的目的。

行为改造型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挫折理论三种理论。

3.过程型理论过程型理论主要说明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向肯定方向进展,如何能使这种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这种行为等的整个过程。

过程型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和公正理论。

(二)群体心理管理心理学在界定群体概念时,使用了三个标准:各成员相互依靠,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有“我们属于同一群人”的感受。

组成群体的要素有三个:活动、相互作用和感情。

群体的作用大致有四个方面:完成任务、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融洽人际关系和满意成员的心理需要。

群体行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群体分散力、群体的规范和压力、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方面。

(三)组织心理简洁地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就是组织。

组织心理部分主要讨论有关组织的一些理论以及组织设计、工作设计等。

(四)领导心理率领组织中的人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领导,实施这个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领导心理部分主要讨论领导的概念和怎样提高领导行为的效率。

提高领导效率的理论有领导素养论、领导行为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管理

❖(二)动机的产生
第二节 动机与管理
❖二、动机的功能 ❖(一)引发功能 ❖(二)指引功能 ❖(三)激励功能
管理心理学
第二节 动机与管理
❖三、动机的相互作用 ❖(一)动机的联合 ❖(二)动机的冲突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管理心理学
第二节 动机与管理
❖四、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 ❖(二)社会性动机
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三)留住优秀人才 ❖(四)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第三节 激励与管理
❖三、激励的机制 ❖(一)激励时机 ❖(二)激励频率 ❖(三)激励程度 ❖(四)激励方向
管理心理学
第三节 激励与管理 ❖四、激励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
管理心理学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 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双因 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LOGO
在管理上,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 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满足个体的需要,以一定的行 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 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 系统活动。
第三节 激励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
❖二、激励的作用 ❖(一)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二)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
第三节 激励与管理
❖五、常见的激励方式 ❖(一)物质激励
1.奖酬激励 2.关怀激励 3.处罚
管理心理学
第三节 激励与管理
❖(二)社会心理激励
1.目标激励 2.教育激励 3.表扬与批评 4.感情激励 5.尊重激励 6.参与激励 7.榜样激励
管理心理学
讨论与思考

2020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自考必考重点自考速成笔记

2020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自考必考重点自考速成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第二章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第二篇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第四章个性差异与管理第五章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第六章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第三篇团体心理与管理 第七章团体行为与管理第四篇组织心理与管理 第八章组织行为与管理第九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第五篇领导心理与管理 第十章领导行为与管理 1.1.将管理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的是【D 】A .福莱特B .罗宾斯C .古德曼D .范特1.2.作为科学心理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是【D 】A .霍桑B .梅奥C .欧文D .冯特 1.3.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不包括【B 】A .生理调节B .心理调节(:.情绪体验调节D .行为调节 1.4.自动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B 】A .X 理论B .Y 理论C .人际关系理论D .权变理论1.5.行为科学不包括【D 】A .心理学B .社会学C .人类学D .伦理学1.6.尊重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指要贯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A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7.遵循系统论观点,对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进行综合性考察研究,是指要贯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C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8.研究者客观化地对企业与行政活动中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的方法称为【B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问卷法D .测验法2.1.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原理的古希腊学家是【B 】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罗伯特·欧文 2.2.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 】A .泰勒B .法约尔C .韦伯D .埃默森2.3.下列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 】A .闵斯特伯格B .斯科特C .冯特D .梅奥2.4.霍桑实验步骤中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发生在【D 】A .1924~1927年B .1928~1930年C .1930~1932年D .1927~1932年2.5.提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的是【B 】A .施密特B .利克特C .沙特尔D .布莱克多项选择题1.1.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有【ABE 】A .认识B .情感C .动机D .理想E .意志1.2.管理的现代职能包括【ABCDE 】A .信息B .决策C .激励D .研究、发展E .创新1.3.个性倾向性包括【ADE 】A .需要B .记忆C .思维D .动机E .理想1.4.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情绪可划分为【ABC 】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基本情绪E .道德感1.5.人所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包括【ACE 】A .道德感B .激情C .理智感D .心境E .美感1.6.目标管理的三个环节是【ACD 】A .目标制定B .目标研究C .目标结果D .目标实施E .目标衡量1.7.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BCD 】A .合理宣泄B .善于自控C .善与人处D .人格一致E .注意转移简答题目录1.1.情绪与情感有什么关系? 1.2.人的意志行动有哪些特征? 1.3.人的心理反映有哪些特点?1.4.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改善应坚持哪些原则? 1.5.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 1.6.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1.简述工业革命的意义与管理特点。

个体心理的名词解释

个体心理的名词解释

个体心理的名词解释本文是关于个体心理的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个体心理的意思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及其活动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和把握在管理活动中个体行为的原因,进一步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激发个体工作积极性,使个体心理和行为符合管理目标,实现管理科学化。

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粗细等。

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一以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摸到一件轻软的毛衣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心理造句欣赏1. 个体心理学在会上受到重视。

2. 个体心理咨询时间累计3000小时以上。

3.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

4. 次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刊。

5. 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6. 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

7. 从事个体心理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8.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9. 人的心理可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10. 1920xx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11. 曾主持召开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

12. 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

13. 个体心理学国际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

14. 个体心理治疗的复杂性15. 个体心理是指个别主体即具体的个人的心理。

16.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类。

17.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个体心理

引导案例
弗兰克的问题
萨特找来弗兰克谈话,她试图帮助弗兰克体谅下属和顾客,并改变他 的工作方式,但弗兰克认为,严明纪律、坚持原则是对的,并解释说那位 顾客是无理取闹,商店不应当承担其损失。
萨特接着又问弗兰克:“自你接任以来,商店情况一直不怎么好,你认 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弗兰克谈了一些他觉得需要改进的问题,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他的个 性或领导作风可能会引起的问题。萨特决定再给弗兰克3个月的时间,如 果销售额仍然持续下降,那么就不得不派人替换他了。
案例
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分析提示:
参与者从环境中感知到的层面与他所承担的活动和目标保持一致。明确 地说,当刺激信息较模糊的时候,知觉更多地受个体的态度、兴趣和背景等 主观因素影响,而不是刺激本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某些条 件下,人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第一节 知觉
(一)客观因素
具有较强 反复出现 特性的对象 的对象
运动变化 的对象
新奇独特 的事物
第一节 知觉
(二)主观因素
个性
需要与动机 兴趣
情绪 经验
第一节 知觉
三、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的知觉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 际知觉和自我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等方面的知 觉。对人的正确知觉,是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有效开展活动 的首要条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 孙喜林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 内容。
技能目标:能够依据管理心理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分 对周围的人进行气质类型分类。

管理心理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人:范逢春、何玲、杨智恒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Management Psychology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掌握工作组织中员工行为的基本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组织中的各种现象,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三、教学内容第一编引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3学时)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理论基础第二编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二章人格与能力(3学时)人格概念、人格与工作表现、能力类型、能力与工作表现第三章价值与态度(3学时)工作价值与工作行为、态度与工作行为、影响态度的因素第四章学习行为(3学时)学习理论、学习与工作行为、培训设计第五章动机与激励(3学时)激励理论、工作激励策略第六章压力(3学时)压力理论、压力模型、压力管理的策略第三编群体心理与管理第七章群体心理概述(3学时)群体定义、群体发展、群体规范第八章沟通(3学时)沟通定义、影响沟通因素、群体沟通、沟通管理第九章群体影响与冲突(6学时)人际影响、群体气氛、群体冲突类别、冲突解决方法第十章群体决策(3学时)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群体决策管理第十一章领导行为(3学时)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第四编组织心理与管理第十二章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3学时)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3学时)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理论、组织发展与管理改革的途径第十四章组织文化(6学时)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建设、跨文化组织管理四、教材《管理心理学》第四版,苏东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五、主要参考资料1.《管理心理学》,李明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2.《Organizational Behavior》,Stephen P Robbin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侧面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群体动力理论B=f(P*E)---需要层次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亚当.斯密:劳动分工(1)早期管理理论大卫.李嘉图:研究资本、工资、利润和地租巴贝奇:《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发展了劳动与分工(2)传统管理理论艾末生:概括了管理效率十二原则泰罗(科学管理之父):解决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法约尔:强调了五种职能,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3)科学管理理论韦伯:提出组织管理理论厄威克:八项原则古利克:七种职能2、行为科学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意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人类需要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B.人性管理理论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勒温:(非正式组织人人关系)团体力学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布雷德福:(研究人与人关系)敏感性训练坦南鲍姆和施米特: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利克特:支持关系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3、现代管理理论(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伯法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现象(见下页)2、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1)认识过程:认识是人脑的机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个体心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体心理的主要 内容。
技能目标:能够依据管理心理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分 对周围的人进行气质类型分类。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人的个性的能力。
引导案例
弗兰克的问题
弗兰克是一家零售连锁店的一个分店经理,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5年。与附 近其他拥有同样人口与人均收入城市中的类似商店相比,他的商店销售额低于平 均水平。(一)客观因素源自具有较强 反复出现 特性的对象 的对象
运动变化 的对象
新奇独特 的事物
第一节 知觉
(二)主观因素
个性
需要与动机 兴趣
情绪 经验
第一节 知觉
三、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的知觉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 际知觉和自我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等方面的知 觉。对人的正确知觉,是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有效开展活动 的首要条件。
第一节 知觉
图2-2 对象和背景
图2-3 对象与背景
第一节 知觉
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辨出来,客观上受到许多条件的影 响。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运动
对象的组合
案例
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戴尔本和西蒙做过这样的研究:请某乐器厂的23名经营人 员阅读一份描述一家钢厂的组织和活动的综合案例。其中有6人 负责销售工作,5人负责生产工作,4人负责财务工作,8人负责 总务工作。让每个人写出这一案例中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 什么。负责销售的人中83%的人认为销售问题最重要,而其他 人中只有29%的人持同样观点。
引导案例
弗兰克的问题
启发思考: (1)你认为弗兰克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如果你是弗兰克的老板,针对他存在的问题,你是否 给他改进的机会?
01 知觉 02 个性心理
01
知觉
第一节 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对 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 印象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 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直接以 现实本身为基础的。现实要经过人的 精神世界这个中介来影响人的行为, 所以研究知觉对组织行为非常重要。
弗兰克的老板萨特已经在这家连锁店待了12年,其中5年是在弗兰克现在的 商店当经理。在那期间,该店的销售额在这个地区最高,她的雇员们对她评价很 高,认为她是位非常优秀的经理。
萨特认为,一位有效的商店经理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要有良好的个性。他必 须喜欢人,善于与人打交道,愿意听取顾客的意见而不掺杂个人的感情,对店员 的生活福利要表现出真诚的关切。在萨特看来,弗兰克似乎缺少这些特点。他好 斗、性急,缺乏耐心,说话生硬。老板担心这种个性可能会导致商店丧失商誉。 在最近一次对商店的巡视中,萨特碰到的两件事情更加深了她的这种担忧。
图2-1 影响知觉的因素
第一节 知觉
一、知觉的过程与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但人不可 能对客观事物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做 出反应,而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些 事物人们的印象会格外清晰,而对周围其他的事物则知觉比较 模糊,这些模糊的事物就成了背景。这种现象被称为知觉的选 择性。
对人的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及环境等。从 认知主体心理方面来看,对人的知觉存在一些社会知觉误区,也就是社 会知觉错误。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
引导案例
弗兰克的问题
第一件事:有位店员上班迟到了5分钟,当她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走 进商店时,弗兰克劈头盖脸一通指责,店员似乎想对他解释点什么,但弗 兰克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并警告说:“你这个月的奖金被扣除了。”然后店 员含着眼泪走开了。
第二件事:有一位顾客来商店退货,顾客坚持说货物在打开包装之前就 已损坏,要求换一个完好的,弗兰克拒绝接受退货。他说:“我们不会出售 残次品,一定是你买回去后才损坏的,要不,你为什么不当场要求退换呢 ?”听到他的话后顾客暴跳如雷,她扯开嗓子批评商店及其职员。萨特注 意到,商店里的其他顾客看到这场争吵后,大部分人没买任何东西就离开 了。
引导案例
弗兰克的问题
萨特找来弗兰克谈话,她试图帮助弗兰克体谅下属和顾客,并改变他 的工作方式,但弗兰克认为,严明纪律、坚持原则是对的,并解释说那位 顾客是无理取闹,商店不应当承担其损失。
萨特接着又问弗兰克:“自你接任以来,商店情况一直不怎么好,你认 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弗兰克谈了一些他觉得需要改进的问题,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他的个 性或领导作风可能会引起的问题。萨特决定再给弗兰克3个月的时间,如 果销售额仍然持续下降,那么就不得不派人替换他了。
案例
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分析提示:
参与者从环境中感知到的层面与他所承担的活动和目标保持一致。明确 地说,当刺激信息较模糊的时候,知觉更多地受个体的态度、兴趣和背景等 主观因素影响,而不是刺激本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某些条 件下,人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第一节 知觉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语言的指导作用,在 知觉对象不太明显时, 语言指导有助于对知 觉对象的理解
实践活动的任务,人的活 动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 的理解可能不同,产生的 知觉效果也就不同
情绪状态,面对同样一事 物,情绪状态不同,人们 对它的理解也就不同
第一节 知觉
(三)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体具有连续、闭合趋势和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或有较大组合的趋势 时,人们容易将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之所以具有整体性,一方面是因为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和它的各种属性 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人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在把刺激物的几个部分综合为一 个整体进行知觉的过程中,过去的知识经验常常能提供补充信息,这使知觉的 效率更高。
图2-5 知觉的整体性
第一节 知觉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 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过去经验的 影响。人们知觉的恒常性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第一节 知觉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