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知识点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大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呀!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如果没有了氮气和氧气,那可就完蛋啦!比如我们在地球上能自由呼吸,不就是因为有这些气体嘛!
2. 哇塞,大气里还有很多微量气体呢!这些微量气体虽然含量少,但是作用可不小哦!就如同我们身体里的微量元素,别看少,少了它们可不行呀!像二氧化碳能影响气候,这多重要啊!
3. 大气是有垂直分层的哟!那分层就像是一个大蛋糕被分成了好几层一样。
对流层就是靠近我们的这一层,天气变化可都在这一层发生呢!哪天突然下雨了,就是对流层在“搞事情”呀!
4. 平流层也很特别呢!飞机大多在平流层飞行哦,为啥呢?因为这里更稳定呀!就好像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工作一样,平流层就是飞机的“安静角落”。
5. 中间层那叫一个冷啊!能冷到啥程度?哎呀,那冷得让人打哆嗦呀!真不敢想象要是我们到了那里会怎样,想想都觉得可怕呢!
6. 热层温度可高啦!就像一个大熔炉似的。
这不就像夏天里的大太阳,热得让人受不了嘛,但它在大气中也有它的重要性哦!
7. 散逸层,哇,那里的气体都好稀薄呀!是不是感觉像沙漠里的水一样稀少呀?但就是这样特殊的一层存在着呢!
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真的好神奇,不是吗?它们相互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地球的环境呀!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气层呀!。
最新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逆温的类型
(1)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 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 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 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 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 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 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 见度好,气流平稳
平流层顶到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
高层 大气
大气上界 (高度约 2000~3000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 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
千米)
波
态
拓展-----逆温现象
1、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 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不变化, 或实际值高于理论值,气象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逆温”。
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千米)
140
1、划分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温度、密度和大气的运动状况的差异。
120
100
高层大气
电离层(热层)
80
中间层 60
40 平流层200源自对流层-100 -50 0 50 100
温度(℃)
高度(千米)
12
0
对流层
-100 -50 0 50 100 温度(℃)
思考:读图总结归纳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精编版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高一地理潘君萍 2017.9.6新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规律(一)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原因: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 运动显著。
原因: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阴雨天气)。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二)平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升高。
2.气流以运动为主。
大气稳定,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三)高空大气特点:1.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2.80—500KM处含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原因: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三、逆温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特征:(1)天气稳定(上热下冷,没有空气的对流运动)(2)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3.最易发生逆温的时间:冬季日出前后最易发生逆温的地形:盆地、河谷4.影响:(1)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2)加剧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随堂练习:1.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主要 N2
洁 成分 O2
空 气
次要 CO2
成分 O3
水汽
主要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外层
地球束缚引力小 空气质点往外跑
对流层
低纬 17~18km 中纬 10~12km 高纬 8~9km
平流层 对流层顶到 50~55k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递减,-0.6o/100m
气温随高度增 加而迅速增加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气运 动特征
对流 运动 显著
水平运 动为主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 2000~3000km
复杂
复杂
大气圈对生命的保护作用
• 是地球生命的防弹衣 • 是地球生命的遮阳伞 • 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 •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地球的同心圈层
大气圈
水 圈 外部圈层
生物圈
地 地
壳 幔
内部圈层
地核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大气的上界 2000--30000千米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三、大气圈对生命的保护作用
干洁空气组成图
氮78%
氧21%
其他气体1% 氩、CO2、O3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大气吸收
大大
地
大气的垂直分层说课稿
大气的垂直分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的垂直分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大气的受热过程等后续内容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教材通过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对大气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其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表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学生能够描述各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如温度、气压、大气运动等。
(3)学生能够解释大气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环境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2)大气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各层温度变化的原因。
(2)运用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表、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精编】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述PPT课件
(二)行激励电路 ( 图3.2.14 P.79)
EC
B1 ·
R1
V2
·
V1
R2
C1
C2
V1:行激励管 B1:行激励变压器 R1 :限流电阻 (激励功率调整) R2 、C1 、C2 : 保护电路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到达地面
(2)对 地面辐射能吸力收很强,从而使地 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这
在一定程度上
补的偿热了量地面辐射损失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H. DY
C315
MN-3720彩电行激励与行输出电路分析(图 3.5.4 P.74)
• 行激励电路
• 行输出电路
行激励脉冲输出 TA8659 39
Q301 :行激励管 T301:行激励变压器
Q302 :行输出管(带阻尼管) C312 、 C313 :逆程电容 C315 : S 校正电容 T302 :行输出变压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 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 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氟氯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 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氟氯 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大气的垂直分层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互动、 总结等环节。
教学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04
大气垂直分层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大气垂直分层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
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 2
课堂表现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 习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 题。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 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3
教学改进计划
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教学改进计 划,包括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 学效果等措施。
研究现状
现代气象学研究利用卫星观测、 高空气象探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对大气垂直分层进行了深入研 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大气垂直分层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掌握大气垂 直分层与地球气候系统运行的关系。
教学要求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气候变化应对能 力。
大气垂直分层是指地球大气层在不同 高度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大气垂直分层的意义
了解大气垂直分层有助于揭示地球气 候系统的运行机制,为气象预报、环 境保护和人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垂直分层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大气垂直分层的研究始于19世纪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逐渐揭 示了大气层在不同高度上的变化 规律。
大气的垂直分层说课稿
大气的垂直分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的垂直分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大气的热力状况等后续内容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通过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其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表和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各层的名称。
学生能够描述各层大气的温度变化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环境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各层大气温度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大气的垂直分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气垂直分层的示意图、温度变化曲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
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 面起保温作用。
为什么在浓云密布的夜晚,不易凝结霜和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 A
射向宇宙大气辐射
H
到 达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C
地
面
太 阳
B
辐 射
G
大 气 吸
收E
地 面 辐 射
(C )
A、对流层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 B、臭氧层的存在 C、电离层受到耀斑爆发的干扰 D、空气对流运动所致
(5)30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度以上,但在
其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其主要原因是( C
)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散热
C 这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与之磨擦产生的热量
地面吸收47%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射向宇宙空 射向宇宙空
辐
间
间
射
大气上界
地 大气吸收 面 吸 收
大大 气 气 大气 辐 增 吸收 射温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
大气
长波辐射
吸收
什地么面是辐大气射的是直大接气热的源直?接热源
有限
D 这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3.为什么寒冷的冬季能在塑料大棚
中生产蔬菜? 什么是大气的保温效应?其基本原理何在?
答:大气的温室效应 它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晴朗,利于 高空飞行;臭氧层 吸收紫外线;
电离层反射无线 电短波
课堂小结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
气温变化特点
空气运动特点 与人类关系
高纬8~9km 中纬10~12km 低纬17~18k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每 上升100m,气温降低0.6°C)
对流运动强烈 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 直接热源
天气现象复杂多 变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对流层顶到50~55km 原因: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 水平运动为主
线
对流层顶到 2000~3000km
大气平稳,天气 晴朗,利于飞机 飞行;臭氧是地 球生命的保护伞
反射无线电波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发展工业、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获取更多新课标课件源文件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南极臭氧层空洞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大量燃烧化石(煤炭、 石油)燃料
过度砍伐森林
固体杂质(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名称。 2.各层气温与高度的关系。 3.各层大气的运动特点。 4.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哪一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
气温变化特点 空气运动特点 与人类关系
低层大气的组成
水汽和杂质 含量很少,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同时吸收和释放热量, 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获取更多新课标课件源文件
然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获取更多新课标课件源文件
其他气 , 0 体1%
其他气体: 其中,氩占0.934%,二氧化碳占0.033%等
干洁空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的组成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低层大气的组成
臭氧 吸收物。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获取更多新课标课件源文件
CO2 增多
气温 升高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主要成分 干洁空气
微量成分
N2 O2 CO2 O3
水汽(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什么是干洁空气? 2、大气的组成成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影响? 3、人类活动导致了哪些大气成分的改变?
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氮 78%
氧 21%
氮气: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1.认识大气的物质组成。 2.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理解大气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课导入
如果假期去海拔高的地方去登山旅游,绝大多数人会因为缺氧出现高原反 应,为什么为出现这些症状呢?而专业的登山运动员为什么都会带上氧气瓶?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
电 离
层
层
大
气
(1)分层依据:
根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划分层次。
(2)分层:
大气分 层
气温垂直变化
运动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 递减
对流 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 该层与人类关系 最为密切;
平流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 气
随高度增加而 递增
平 流 运
动
密度小,气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