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受控源

合集下载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共8篇)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共8篇)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报告(共8篇)一、受控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了解受控源及其分类。

(2)掌握受控源的基本特性。

(3)熟悉受控源的应用,掌握对电路的控制和调节。

2.实验原理:(1)有源元件:由内部有源开关,将外部信号控制数值作用到元件内部,将外部电压和电流按照一定规律转换出所需要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的元件。

(2)号源:一种利用内部控制变化而实现输出电流或者电压变化的元件。

(3)受控源:又称控制源,是指通过输入端的一个电压或者电流信号,从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文细变化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元件。

3.实验内容:(1)使用电压控制型门级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机。

4.实验步骤:(①)首先将电动机直接连接至电源,使其旋转。

(②)将直流电机的两端连接至多功能模拟器的输出端口上。

(③)给多功能模拟器添加电磁铁,在电压输入端加1V信号,在输出端得到0-10V 的输出信号,使得直流电机的转速可以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④)调节门电平、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进行控制测试,获得合适的反馈控制输出效果,调节输出以启动和停止直流电机。

(①)将恒温水槽连接至多功能模拟器的输出端口,将加热限制器和恒温电子元件加入电路之中。

(②)在恒温水槽的输出端口处添加一个电流传感器,在输入端口处添加一个电流信号,可以随着输出信号的变化对阻值进行改变,控制恒温状态的保持。

(③)调节比例系数,运用反馈控制来控制恒温水槽的温度,平衡电热输出与散热损失,保持温度恒定,测试温度误差及输出效果。

(①)连接一个热电偶传感器至比例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口,将输出端口连接至直流蒸汽弁中。

(②)使用比例温度控制器进行电压输入控制,通过调节锁定开关和门电平,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③)根据设定的温度以及反馈信号的变化是否符合期望,对比输入电压变化和输出电压变化,校验温度控制的精度,更改控制样式并再次测试。

5.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对直流电机进行控制测试,在门电平为5v,比例系数Kp=1.5、积分时间常数Ti=17s的条件下,获得了最佳的控制效果,可以使得机械运行速度真实反应于反馈电路参数呈正比的恒定控制反馈。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受控源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电源,其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到其他电路变量的控制。

本实验旨在深入研究受控源的特性,包括其伏安特性、转移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加深对受控源概念的理解,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提高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受控源的分类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控制,其转移电压比为常数。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输出电流受输入电压控制,其转移电导为常数。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输出电压受输入电流控制,其转移电阻为常数。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输出电流受输入电流控制,其转移电流比为常数。

2、受控源的电路模型VCVS: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表示。

VCCS: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导并联表示。

CCVS: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并联表示。

CCCS: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串联表示。

3、受控源的伏安特性对于 VCVS,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即\(U_2 =\muU_1\),其中\(\mu\)为转移电压比。

对于 VCCS,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即\(I_2 = g U_1\),其中\(g\)为转移电导。

对于 CCVS,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成正比,即\(U_2 = r I_1\),其中\(r\)为转移电阻。

对于 CCCS,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成正比,即\(I_2 =\betaI_1\),其中\(\beta\)为转移电流比。

三、实验设备1、直流稳压电源2、直流数字电压表3、直流数字电流表4、电阻箱5、电位器6、实验电路板7、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特性的测试按图 1 连接电路,其中\(R_1\)为电位器,\(R_2\)为电阻箱。

调节\(R_1\),使输入电压\(U_1\)从 0 逐渐增加到 10V,每隔 1V 测量一次输出电压\(U_2\),记录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U_2 U_1\)特性曲线,计算转移电压比\(\mu\)。

实验报告-受控源

实验报告-受控源

实验报告-受控源
本次实验是关于受控源的实验,实验目的在于掌握受控源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能。

一、实验原理
受控源是电路工程中常见的基本电路元件之一,它是一种能够控制其输出电流和电压的电路元件,其原理是利用控制电压改变器件内部电阻,从而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

常见的受控源包括晶体管受控源、场效应管受控源和运算放大器受控源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采用晶体管受控源并搭建一个简单的跨隔放大电路进行实验。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所需器材准备齐全,包括电源、万用表、晶体管、二极管等。

2.搭建电路:将电路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搭建出来,调整电路的参数直至满足电路要求,主要包括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和调整。

3.测量电压和电流:通过万用表对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等。

4.分析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要求对电路参数作进一步的调整。

5.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搭建跨隔放大电路后,通过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结果如下:
输入电压:12V;输出电压:1.8V
输出电流:10mA
3.根据上述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得到电路中晶体管受控源的电流放大系数,其值为180。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受控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受控源的分类及其应用。

3. 通过实验,测试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又称非独立源,是指其电压或电流的量值受其他支路电压或电流控制的元件。

根据控制量的不同,受控源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其输出电压U2受控制电压U1控制,关系式为U2 = kU1。

2.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其输出电流I2受控制电压U1控制,关系式为I2 = kU1。

3.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其输出电压U2受控制电流I1控制,关系式为U2 = kI1。

4.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其输出电流I2受控制电流I1控制,关系式为I2 = kI1。

其中,k为转移参数,表示控制量与输出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电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3. 电压表、电流表4. 运算放大器5. 面包板6.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搭建VCVS电路(1)将运算放大器连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

(2)将可变电阻R1接入控制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3)将固定电阻R2接入输出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

(4)调节R1的阻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记录数据。

2. 搭建VCCS电路(1)将运算放大器连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

(2)将可变电阻R1接入控制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3)将固定电阻R2接入输出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

(4)调节R1的阻值,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记录数据。

3. 搭建CCVS电路(1)将运算放大器连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

(2)将可变电阻R1接入控制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3)将固定电阻R2接入输出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

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

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

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引言:受控源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能够产生稳定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受控源的特性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受控源的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理论知识。

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1. 研究受控源的稳定性和精确性;2. 探究受控源的输出特性,如电流-电压关系、频率响应等;3. 分析受控源的应用场景,如信号发生器、电流源等。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元件。

它由一个控制端和一个输出端组成,通过控制端的输入信号来调整输出端的电流或电压。

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回路来保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设备和元件的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测量电流-电压关系:通过改变输入端的电压信号,测量输出端的电流变化。

记录数据并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3. 测量频率响应:通过改变输入端的频率信号,测量输出端的响应情况。

记录数据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4.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受控源的特性和性能。

比较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可能的原因。

5. 探究受控源的应用: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场景,如信号发生器、电流源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受控源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和频率响应曲线。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的误差、仪器的精度等因素所致。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受控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能够产生稳定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2. 受控源的输出特性与输入信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幅值和频率。

3. 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信号发生器、电流源等。

受控电源实验报告结论

受控电源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受控源的基本原理,掌握受控源的特性,并学会搭建受控源实验电路,通过实验验证受控源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非独立源,其电压或电流的量值受其他支路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受控源分为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四种类型。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运算放大器:uA7413. 电阻:100Ω、1kΩ、10kΩ4. 电位器:10kΩ5. 导线若干6. 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 搭建VCVS实验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搭建为电压控制电压源,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2. 搭建VCCS实验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搭建为电压控制电流源,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流的变化。

3. 搭建CCVS实验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搭建为电流控制电压源,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流,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4. 搭建CCCS实验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搭建为电流控制电流源,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流,观察输出电流的变化。

5. 使用万用表测量实验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VCVS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输入电压为0V时,输出电压也为0V;当输入电压逐渐增大时,输出电压随之增大,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实验结果表明,VCVS具有电压控制电压源的特性。

2. VCCS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输入电压为0V时,输出电流也为0A;当输入电压逐渐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且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实验结果表明,VCCS具有电压控制电流源的特性。

3. CCVS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输入电流为0A时,输出电压也为0V;当输入电流逐渐增大时,输出电压随之增大,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成正比。

实验结果表明,CCVS具有电流控制电压源的特性。

4. CCCS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输入电流为0A时,输出电流也为0A;当输入电流逐渐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且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成正比。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1. 引言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测试中,受控源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和模拟工具。

它可以提供稳定、可靠和精确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性能以及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受控源电路来探索受控源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受控源电路,并通过测量和分析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特性,深入理解受控源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器材和元件准备下表列出了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元件:器材和元件数量受控源电路板 1电源 1电阻箱若干万用表 1多道示波器 1连接线若干3.2 搭建受控源电路步骤如下:1.将受控源电路板连接到电源,并连接电源到交流插座。

2.使用连接线将电阻箱连接到受控源电路板的输入端。

3.使用连接线将示波器连接到受控源电路板的输出端。

3.3 测量输出特性步骤如下:1.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电阻箱的阻值。

2.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阻,记录结果。

3.调整电源电压,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结果。

4.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特性曲线。

3.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受控源电路的特性,并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

4. 结果与讨论4.1 输入电阻特性根据测量结果,输入电阻为XXX。

4.2 输出特性曲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了受控源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

曲线显示了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关系,并且表明了受控源的线性范围和饱和范围。

4.3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曲线分析,受控源电路在理论预期范围内工作良好。

然而,在高负载下,输出电流出现了饱和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电源供电能力不足导致的。

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受控源电路,并通过测量和分析了其输出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受控源可以提供稳定、可靠和精确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并且其特性可以用曲线来描述。

然而,在高负载下可能会出现输出电流饱和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

受控源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受控源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电路搭建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

4. 加深对受控源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非独立源,其输出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其他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

根据控制量和被控制量的不同,受控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1. VCVS(电压控制电压源):其输出电压U0受输入电压U1控制,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2. VCCS(电压控制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0受输入电压U1控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3. CCVS(电流控制电压源):其输出电压U0受输入电流I1控制,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4. CCCS(电流控制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0受输入电流I1控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本实验采用运算放大器搭建VCVS和VCCS电路,通过测试电路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验证受控源的外特性。

三、实验器材1. 运算放大器芯片(uA741)1片2. 电源3个3. 导线若干4. 万用表1个5. 面包板1块6. 电位器1个7. 1000Ω电阻器2个四、实验步骤1. 搭建VCVS电路:(1)将运算放大器芯片接入面包板,将同相输入端接至电源正极,反相输入端接地。

(2)在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接入一个1000Ω电阻R1。

(3)在输出端接入一个电阻R2,用于测试负载特性。

2. 搭建VCCS电路:(1)将运算放大器芯片接入面包板,将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至电源正极。

(2)在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接入一个1000Ω电阻R1。

(3)在输出端接入一个电阻R2,用于测试负载特性。

3. 测试VCVS电路:(1)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U1,记录输出电压U0和对应的输入电压U1。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VCVS转移特性曲线。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

受控源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控制和调节的实验变量。

在科学研究中,受控源的使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受控源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些实验操作上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受控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分析受控源的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 总结实验中受控源的使用经验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了双盲对照实验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实验过程中,对受控源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条件下保持一致,仅在受控源上进行差异处理。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受控源的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受控源,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鉴定。

2. 设定受控源的调节参数,根据实验设计,设定受控源的调节参数,确保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一致。

3. 实验操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析受控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受控源对实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受控源的严格控制和调节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进一步验证了受控源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受控源的选择和调节参数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受控源选择和调节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受控源的实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受控源在实验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选择和调节对实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受控源的重视和管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八、参考文献。

1. Smith A, Jones B. The role of controlled sources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cience, 2010, 20(2): 123-135.2. Wang C, et al. The impact of controlled sources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15, 30(4): 56-67.以上为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受控源实验报告总结

受控源实验报告总结

受控源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总结:受控源
本次实验我们完成了受控源的制作与测试,并且通过实验进一步确认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以及受控源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首先我们为了制作受控源,先需要明确受控源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受控源即为能控制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源,相较于普通的电源而言。

受控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部电子元器件(如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的控制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接着我们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受控源的控制元器件,采用手动电位器来进行对受控源的电压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受控源产生的电压与手动电位器的电压呈线性关系,即电压随电位器旋钮的旋转而变化。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控源对电路中电流的控制不仅依赖于电流的大小,也与电流的流向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电
路中不同元件的串联、并联实现了对电流的控制,并且通过对受控源的电压控制,实现了对电路中特定元件的电流控制。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受控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路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这将对日后的工作与学习大有裨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研究受控源的特性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受控源的参数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1、受控源的定义受控源是一种具有电源特性的电路元件,但它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到电路中其他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

受控源分为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2、受控源的特性方程(1)VCVS:输出电压$u_2 =\mu u_1$,其中$\mu$ 为电压放大系数。

(2)VCCS:输出电流$i_2 = g u_1$,其中$g$ 为转移电导。

(3)CCVS:输出电压$u_2 = r i_1$,其中$r$ 为转移电阻。

(4)CCCS:输出电流$i_2 =\beta i_1$,其中$\beta$ 为电流放大系数。

3、实验电路的设计为了测量受控源的参数,需要设计合适的电路。

例如,对于VCVS,可以采用一个输入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然后连接到受控源的输入端,受控源的输出端接一个负载电阻,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的电压来计算$\mu$。

三、实验设备1、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和电流。

2、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3、电阻箱可调节电阻值,以满足实验需求。

4、受控源实验模块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按照实验原理图,仔细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测量数据(1)对于 VCVS,调节输入电压源,分别测量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2)对于 VCCS,同样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输出电流。

(3)对于 CCVS,改变输入电流,测量输出电压。

(4)对于 CCCS,调整输入电流,测量输出电流。

3、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受控源的参数,如$\mu$、$g$、$r$、$\beta$。

4、分析误差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仪器精度、读数误差、连接线路的电阻等。

受控源实验报告

受控源实验报告

受控源实验报告1. 引言受控源是一种电子设备,能够产生稳定且可控的电压或电流输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实验、测试和电路设计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受控源电路并进行性能测试,深入了解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器件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和开关等被测元件•示波器•多用途实验板2.2 实验方法1.搭建受控源电路:根据电路图搭建受控源电路,在实验板上连接电阻、电容和开关等被测元件。

2.连接电源和示波器:将受控源电路与电源和示波器进行合适的连接。

3.设置电源和示波器参数:调整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限制,设置示波器的触发和显示参数。

4.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观测被测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5.调整受控源参数:根据需要,调整受控源电路的参数,重新进行测试和记录。

3. 实验结果和分析3.1 电流输出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受控源的电流输出进行了测试。

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限制,观察并记录电流波形。

电流输出波形图电流输出波形图如图所示,电流输出呈现出稳定的直流信号。

经过多组测试,我们发现受控源实现了可调节的电流输出,并能够稳定地保持所设定的数值。

3.2 电压输出测试还进行了电压输出测试,通过调整受控源电路中的元件参数,设置不同的输出电压值,并观察测量结果。

输出电压(V)测量值(V)3 3.015 4.9910 9.97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受控源实现了可调节的电压输出功能,且测量值与设置值非常接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4. 总结和讨论受控源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在电子实验和测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其稳定性、可调节性以及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中我们只对受控源进行了基本的功能测试,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温度和负载变化对受控源性能的影响等。

受控源的设计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受控源的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受控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受控源电路的搭建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受控源电路的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非独立源,其电压或电流的量值受电路中其他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

受控源可分为以下四类:1. VCVS(电压控制电压源):其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控制;2. VCCS(电压控制电流源):其输出电流受输入电压控制;3. CCVS(电流控制电压源):其输出电压受输入电流控制;4. CCCS(电流控制电流源):其输出电流受输入电流控制。

本实验主要研究VCVS、VCCS、CCVS和CCCS的电路搭建和特性验证。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电阻:100Ω、1kΩ、10kΩ;3. 电位器:100Ω;4. 运算放大器:LM741;5. 导线;6. 万用表;7. 面包板。

四、实验步骤1. VCVS电路搭建:(1)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负极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将电位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3)将100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4)将万用表的正极表笔连接到100Ω电阻的另一端,负极表笔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5)调节电位器,观察并记录万用表的读数。

2. VCCS电路搭建:(1)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负极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将100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3)将万用表的正极表笔连接到100Ω电阻的另一端,负极表笔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4)将电位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5)调节电位器,观察并记录万用表的读数。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领域,实验是获取有关特定现象或理论验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旨在探究受控源的特性和应用,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受控源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规律,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受控源的基本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电容等元件。

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等参数,观察受控源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示波器和多用途测试仪等仪器设备,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受控源的电流输出特性在实验一中,我们固定电源电压和电阻阻值,通过改变电容容值,观察受控源的电流输出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电容容值的增加导致电流输出的减小,反之亦然。

这表明受控源的电流输出与电容容值呈反比关系。

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电容容值较小时,电流输出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当电容容值较大时,电流输出的变化相对较小。

实验二:受控源的电压输出特性在实验二中,我们固定电源电压和电容容值,通过改变电阻阻值,观察受控源的电压输出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电阻阻值的增加导致电压输出的增加,反之亦然。

这表明受控源的电压输出与电阻阻值呈正比关系。

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电阻阻值较小时,电压输出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当电阻阻值较大时,电压输出的变化相对较小。

实验三:受控源的频率响应特性在实验三中,我们固定电源电压、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受控源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受控源的输出信号在不同频率下有不同的幅度和相位差。

随着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减小,相位差也逐渐增大。

这表明受控源对于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响应能力。

实验四:受控源的应用实例在实验四中,我们将受控源应用于一个简单的电路中,以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合理选择电源电压、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正弦波发生器。

实验结果显示,受控源能够稳定输出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具有较好的波形质量和频率稳定性。

受控源分析实验报告

受控源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受控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受控源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

4. 深入理解戴维南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元件,其电压或电流受其他支路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根据控制量的不同,受控源可分为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线性电阻电路均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

该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数字多用表3. 电阻箱4. 运算放大器5. 受控源6. 连接导线四、实验步骤1. 搭建VCVS电路:- 将运算放大器配置为非反相放大器。

- 将受控源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 通过调节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分析VCVS的外特性。

2. 搭建VCCS电路:- 将运算放大器配置为反相放大器。

- 将受控源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 通过调节输入电流,观察输出电流的变化,分析VCCS的外特性。

3. 搭建含受控源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搭建一个含受控源的电路。

- 使用戴维南定理将电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

- 通过实验验证等效电路的正确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VCVS电路:- 输入电压U1:2V,输出电压U2:1.8V。

- 输入电压U1:4V,输出电压U2:3.6V。

- 分析:VCVS电路的外特性呈线性关系,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2. VCCS电路:- 输入电流I1:2mA,输出电流I2:1.8mA。

- 输入电流I1:4mA,输出电流I2:3.6mA。

- 分析:VCCS电路的外特性呈线性关系,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成正比。

3. 含受控源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通过实验验证,等效电路的输出电压与实际电路的输出电压基本一致,说明戴维南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是适用的。

受控源实验报告答案

受控源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受控源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习搭建受控源电路,观察并分析受控源的特性。

3. 掌握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受控源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非独立源,其输出电压或电流受到电路中其他支路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受控源可分为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和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四种类型。

三、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运算放大器:LM7413. 电阻:10Ω、100Ω、1kΩ、10kΩ4. 电容:0.1μF5. 万用表:数字万用表6. 示波器:双踪示波器7. 面包板8. 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搭建VCVS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将输入电压通过电阻R1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电阻R2。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R1和R2两端,观察电压跟随效果。

2. 搭建VCCS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将输入电压通过电阻R1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电阻R2。

将电流表分别接在R1和R2两端,观察电流跟随效果。

3. 搭建CCVS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将输入电流通过电阻R1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电阻R2。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R1和R2两端,观察电压跟随效果。

4. 搭建CCCS电路:将运算放大器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将输入电流通过电阻R1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电阻R2。

将电流表分别接在R1和R2两端,观察电流跟随效果。

5. 使用示波器观察受控源输出波形,分析其特性。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VCVS电路:当输入电压为1V时,输出电压为1V;当输入电压为2V时,输出电压为2V。

电压跟随效果良好。

2. VCCS电路:当输入电压为1V时,输出电流为1A;当输入电压为2V时,输出电流为2A。

电流跟随效果良好。

3. CCVS电路:当输入电流为1A时,输出电压为1V;当输入电流为2A时,输出电压为2V。

受控源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受控源的特点和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掌握受控源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3.分析受控源的输出特性,并绘制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元件或电路。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种常见的受控源,可变电阻,并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控制电压和电流。

三、实验仪器和器件1.示波器2.可变电阻3.多用电表4.直流电源四、实验步骤1.将可变电阻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电阻两端,此时可变电阻即为受控源。

2.调整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3.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一个数据集合。

4.根据数据集合,绘制出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改变了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值,将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可变电阻电阻值(Ω),电压(V),电流(A)-------------,----------,----------10,1,0.120,2,0.230,3,0.340,4,0.450,5,0.5根据数据集合,我们可以绘制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为电压(V),纵轴为电流(A)。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六、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这证明了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受控源能够稳定地产生特定的电流或电压,并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控制输出量,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受控源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受控源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可变电阻作为受控源,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控制电压和电流。

通过测量数据和绘制伏安特性曲线,我们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此外,我们还发现受控源能够稳定地产生特定的电流或电压,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次受控源研究实验取得了成功,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测量和分析。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研究实验实验报告引言受控源在电子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能够产生可控输出信号的电路元件或器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受控源的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会深入了解受控源的工作原理,并探索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受控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掌握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方法;3.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实验器材和材料1.受控源实验箱2.示波器3.变阻器4.电流表5.电压表6.电阻7.电源8.连接线等实验原理受控源是一种能够按照一定规则和条件产生可控输出信号的电路元件或器件。

其输出信号可以受到外部输入信号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内部元件的控制来实现。

受控源主要有三种类型:电压控制型、电流控制型和转导型。

电压控制型受控源输出电压可以受到外部输入电压的控制;电流控制型受控源输出电流可以受到外部输入电流的控制;转导型受控源输出电流可以受到外部输入电压的控制。

经典的受控源电路包含了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等元件。

通过配置不同的电路,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受控源。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受控源实验箱与示波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依次进行连接;–使用连接线将受控源的输入端与电流表或电压表连接;–使用另一根连接线将受控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2.实验前准备–打开电源,将电压调至适当的值,确保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在刻度范围内;–将示波器调至合适的工作状态,确保能够正确观察到输出波形;–调节变阻器的阻值,以控制受控源的输入信号;3.进行实验观察–逐步改变受控源的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每个输入信号值对应的输出信号值;–观察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波形特征;4.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观察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制作成表格或图表;5.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并给出实验结果的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我们观察到受控源的输出信号在输入信号改变时能够相应地调整。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受控源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可调电阻器
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以便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测试受控源的 性能。
测量仪器
1 2
万用表 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参数。
示波器 用于观察信号波形,分析受控源的输出特性。
3
频谱分析仪 用于测试信号的频率成分,分析受控源的频率特
性。
连接线与辅助材料
导线
用于连接设备和测试电 路,应选用低阻抗、低 电感的导线。
数据表格与图表
将处理后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形式,便于分析和可视化。
结果对比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和原因。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受控源的特性和规律,以及影 响受控源性能的因素。
结果讨论 根据分析结果,对受控源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受控源特性的理解与讨论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受控源的机理
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受控源的工作机理,探索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受控源的 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拓展应用领用可能性,如新能源、智能制 造等。通过拓展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挥受控源的优势和潜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图表3
描述图表3的内容、用途和意义,展示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对受控源应用的建议
推广应用
鉴于受控源在实验中表现出的优 异性能,建议在实际应用中进一 步推广使用受控源,以提高相关 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定制化设计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建议 对受控源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更 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的特殊要求。
加强维护与保养
为了确保受控源的长期稳定运行, 建议定期对受控源进行维护和保 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受控源实验报告

受控源实验报告

受控源实验报告受控源实验报告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中的实验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然规律和现象。

本次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受控源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旨在加深对电路原理和电流控制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受控源电路,研究电流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将探索受控源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

二、实验材料1. 电源:直流电源2. 元器件:电阻、电容、受控源器件(如双极性晶体管)3.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三、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受控源电路。

首先,将直流电源连接至电路的电源端,接下来,将受控源器件与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2.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在电路中适当位置插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记录下测量结果,并将其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数据。

3. 调节受控源:通过调节受控源器件的参数,如输入电压或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值。

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不同参数下的电流数值。

4. 观察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流波形。

通过观察波形的形状和特征,进一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受控源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受控源的控制能力:通过调节受控源器件的参数,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当输入电压或电流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也随之变化,这进一步验证了受控源的控制能力。

2. 波形分析: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流波形,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参数下的波形特征存在差异。

例如,在输入电流较小的情况下,波形可能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曲线;而在输入电流较大的情况下,波形可能呈现出较为陡峭的曲线。

这些波形特征反映了受控源器件对电路的控制效果。

3.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实验误差的存在。

例如,由于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内阻和电容特性,会对电流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电路分析_________专业班级:_微电子14001班 _姓名:___刘盛意_,殷俊______ _学号:_14160600105,14160600119_____ 2014--2015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报告注意事项1. 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认真书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步骤,未预习或预习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准参加实验;2. 实验完毕,必须将结果交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将计算机正常关机、将仪器设备、用具及椅子等整理好,方可离开实验室;3. 按照实验要求书写实验报告,条理清晰,数据准确;4. 当实验报告写错后,不能撕毁,请在相连的实验报告纸上重写;5.实验报告严禁抄袭,如发现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则抄袭者与被抄袭者该次实验以0分计;6. 无故缺实验者,按学院学籍管理制度进行处理;7. 课程结束后实验报告册上交实验指导教师,并进行考核与存档。

实验项目(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实验) —预习报告项目名称实验一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实验实验目的及要求l.学习使用基本电学仪器及线路连接方法。

2.掌握测量电学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基本方法及一种消除线路误差的方法。

3.学习根据仪表等级正确记录有效数字及计算仪表误差。

100mA量程,0.5级电流表最大允许误差mA5.%5.mA100=⨯=∆mx,应读到小数点后1位,如42.3(mA)3V量程,0.5级电压表最大允许误差V015.%5.V3=⨯=∆mV,应读到小数点后2位,如2.36(V)4.了解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四种类型受控源的线路原理。

5.测试受控源转移特性及负载特性。

实验内容及原理1、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的电路符号及其等效电路如图A所示。

运算放大器是一个有源三端器件,它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若信号从“+”端输入,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故称为同相输入端,若信号从“-”端输入,则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故称为反相输入端。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UO=AO(UP-Un)其中AO是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在理想情况下,AO与运放的输入电阻R1均为无穷大,因此有UP=UniP=UP/RiP=0in=Un/Rin=0这说明理想运放具有下列三大特征:(1)运放的“+”端与“-”端电位相等,通常称为“虚短路”。

(2)运放输入端电流为零,即其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3)运放的输出电阻为零。

以上三个重要的性质是分析所有具有运放网络的重要依据,要使运放工作,还须接有正、负直流工作电源(称双电源),有的运放也可用单电源工作。

2、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是一个电压控制电压源(即VCVS),如图A(b)所示,在它的外部接入一个不同的电路元件,可构成四种基本受控源电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各种模拟运算或模拟变换。

电流所控制的。

当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与控制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成正比时,则该受控源为线性的。

根据控制变量与输出变量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受控源:即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电路符号如图B所示。

理想受控源的控制支路中只有一个独立变量(电压或电流),另一个变量为零,即从输入口看理想受控源或是短路(即输入电阻Ri=0,因而Ui=0)或是开路(即输入电导Gi=0,因而输入电流I1=0),从输出口看,理想受控源或是一个理想电压源或是一个理想电流源。

4、受控源的出端与受控端的关系称为转移函数四种受控源转移函数参量的定义如下:(1)压控电压源(VCVS)U 2=f(U1) U=U2/U1称为转移电压比(或电压增益)。

(2)压控电流源(VCCS)I 2=f(U1) gm=I2/U1称为转移电导。

(3)流控电压源(CCVS)U 2=f(I1) r m=U2/I1称为转移电阻。

(4)流控电流源(CCCS)I 2=f(I1) a=I2/I1称为转移电流比(或电流增益)。

5、用运放构成四种类型基本受控源的线路原理分析(1)压控电压源(VCVS)如图C所示因此U2=i1R1+i2R2=i2(R1+R2)=U1/R2(R1+R2)=(1+R1/R2)U1即运放的输出电压U2只受输入电压U1的控制与负载RL大小无关,电路模型如图B(a)所示转移电压比:μ=U2/U1=1+R1/R2μ为无量纲,又称为电压放大系数。

(2)压控电流源(VCCS),如图D所示,即成为压控电流源VCCS。

此时,运放的输出电流 IL =iR=Un/R=UI/R即运放的输出电流iL 只受输入电压UI的控制,与负载RL大小无关。

电路模型如图B(b)所示。

转移电导gm=iL /UI=I/R (S)这里的输入、输出无公共接地点,这种联接方式称为浮地联接。

(3)流控电压源(CCVS),如图E所示。

由于运放的“+”端接地,所以UP=0,“-”端电压Un也为零,此时运放的“-”端称为虚地点。

显然,流过电租R的电流iI,就等于网络的输入电流is。

此时,运放的输出电压U2= -i1R=isR,即输出电压U2只受输入电流is控制,与负载RL大小无关,电路模型如图B(c)所示。

移转电阻r m = U2/is = -R(Ω)此电路为共地联接。

(4)流控电流源(CCCS),如图F所示。

Ua = -i2R2= -i1R1iL=i1+i2=i1+R1/R2×i1=(1+R1/R2)is即输出电流iL 只受输入电流is的控制,与负载RL大小无关。

电路模型如图B(d)所示。

转移电流比 a=iL /is=(1+R1/R2)a为无量纲,又称为电流放大系数。

此电路为浮地联接。

预习过程中的疑问1.研究线性受控源电路的目的及意义?2.四个受控源都是什么?3.受控源和独立源相比有何异同点?比较四种受控源的代号、电路模型、控制量与被控量的关系。

4.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四种受控源的转移特性和负载特性曲线,并求出相应的转移参量。

5.如何由两个基本的 CCVS 和 VCCS 获得其它两个 CCCS 和 VCVS,它们的输入输出如何连接?实验项目(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实验) —实验报告项目名称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实验指导教师山丹实验室A3-202 实验日期分组情况殷俊,刘盛意成绩代码、方法)实验线路如图G(1)固定RL =2K,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1,使其中0-5V范围内取值。

测量U1及相应的IL,绘制IL=f(U1)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导gm。

2、测量受控源CCVS的转移特性U2=f(IS)及负载特性U2=f(IL)实验线路如图H,IS 为可调直流恒流源,RL为可调电阻。

(1)固定RL =2KΩ,调节直流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0.8mA范围内取值,测量IS 及相应的U2值,绘制U2=f(IS)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阻rm。

(2)保持IS =0.3mA,令RL从1KΩ增至∞,测量U2及IL值,绘制负载特性曲线U2=f(IL)。

3、根据不同类型的受控源可以进行级联以形成等效的另一类型的受控源,如受控源CCVS与VCCS进行适当的联接组成CCCS或VCVS。

如图Q所示,CCVS与VCCS组成CCCS。

(1)固定RL =2K,调节直流恒流源输出电流IS,使其在0-0.8mA范围内取值,自拟表格、填表测IS 及相对应的IL值,绘制IL=f(IS)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流比a。

(2)保持IS =0.3mA,令RL从0增至4KΩ,测量IL及U2值。

绘制负载特性曲线IL =f(U2)曲线,自拟表格填表。

4、将CCVS与VCCS组成VCVS,如图R所示。

(1)固定RL =2KΩ,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1,使其在0-6V范围内取值(自拟表格填表),测量U1及相应的U2值,绘制U2=f(U1)曲线,并由其线性部分求出转移电压比μ。

(2)保持U1=2V,令RL阻值从1KΩ增至∞,测量U2及IL,绘制U2=f(IL)曲线。

(自拟表格填表)。

实验结果(结论及分析)结果及分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的大小只与控制它的电路有关,与电路的其他部分无关。

个人感想: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做实验要提前预习,实验时出了一些问题,最致命的错误是把电流表并联在电路里了。

我只能重新连接电路,再次记录数据,导致时间很紧张。

说了这么多,也都是我对这次实验的所感所得。

最后一句话:感谢老师对我们实验错误的纠正和对我们实验的指导帮助,谢谢!教师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