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摹到创作的转化练习 书法课件
书法临摹与创作ppt课件
![书法临摹与创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e07b99964bcf84b8d57b2a.png)
五峰实验小学 邓南亚
1
第一部分
书法临摹
2
一、什么是临摹?
临与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亦 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
临——是通过读帖、观察后, 比照字帖的书写行为。临写易受自 己书写习惯的干扰,往往不一定准 确,但多少能得到字帖某种神韵。
3
一、什么是临摹?
摹——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于 字帖之上的仿写行为。通常所谓的 “描红”即是摹写,易得笔画位置, 难得字帖神韵。
9
三、怎样临帖?
临摹一般分为:
①对临——如对至尊
②背临——对“对临”的检测
③意临——帖意与己意的彰显 带有一定的创造性10
四、临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取法乎上 ●持之以恒,切忌朝三暮四浅尝辄止 ●眼观、心摹、手追三者合一 ●毛笔、硬笔同体
11
五、临帖观检讨
●“临”是步入创作的阶梯,创作与临
摹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临摹式创作 (八大山人临兰亭叙)
19
三、书法创作的类型
临摹式创作 (张泓临王羲之尺牍)
20
三、书法创作的类型
2、集字型创作 集字型创作是临摹式创作的提高,
其不同之处在于:字间、行间是一种全 新组合。核心依然是由“创作”规定, 必须符合“作品”的完整要求——正文、 题款、钤印的位置经营与个性追求的美 感。
独立创作的最高阶段是个性化创造。25
三、书法创作的类型
独立创作
(周德聪行草横批)
26
三、书法创作的类型
独立创作 (向爱东行草斗方27)
三、书法创作的类型
独立创作 (罗海东有道小品)
28
四、书法创作诸环节
1、物质材料的选择 2、文辞内容的选择 3、字体、书风的选择 4、幅式的选择和章法布局 5、题款 6、钤印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6d3aef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7.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高校书法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传统的书法教育主要注重临摹,即模仿传统名家的作品进行笔画、结构的学习。
临摹和创作之间的转化是高校书法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临摹和创作的定义、意义以及转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临摹和创作是高校书法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
临摹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来学习和掌握书法技巧和风格的一种方法。
通过临摹,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传统书法的基本功,培养对传统经典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创作则是通过个人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创作是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是学生个人的创意和艺术表达的体现。
仅仅停留在临摹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书法教育应该注重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将临摹与创作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个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进行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呢?要理清临摹的目的和意义。
临摹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模仿传统作品深入理解和把握书法的精髓,掌握各种笔墨技法和规律,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书法,鼓励他们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要注重实践与反思。
通过实际创作和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a626b0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3.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高校书法教育中的临摹与创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
临摹是指学生在模仿古代名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
创作则是指学生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通过灵感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
临摹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的作品,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传统书法的精髓,掌握正确的笔画结构、形态和节奏。
临摹是一个技术性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优秀作品的方式,快速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研究古代名家作品的笔法、用墨、构图和装饰,体会其中的美感和艺术性,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临摹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作品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体验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创作是高校书法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通过临摹积累了丰富的技法和经验之后,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展现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创作作品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和个人特色,还可以为传统书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作品的意境和主题,运用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知识,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并非易事,需要学生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时间。
临摹时,学生不仅需要对名家作品进行准确的模仿,还要学会理解其中的内涵和精神,同时要保持对自己的要求和提高的追求。
在创作时,学生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触觉,同时要注重技法的运用和艺术构思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临摹与创作的转化,高校书法教育需要提供有效的辅导和引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展示平台。
临摹与创作在高校书法教育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过程。
临摹是学生提高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方法,创作则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高校书法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并逐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7bfd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8.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高校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书法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临摹与创作是书法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要素。
临摹是通过模仿经典作品以提高技艺水平和领悟作品的艺术内涵;创作则是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高校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学生书法教育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传统技法的重要手段。
毛笔书法注重用笔的韵味和笔触的变化,而临摹名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模仿和学习他们的技法和特点。
通过反复临摹,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传统技法,熟悉毛笔的用法和笔法。
单纯地止步于临摹,学生只是在模仿别人的作品,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必须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将已学到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化。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书法艺术是一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通过临摹名家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需通过观察、比较、反思等一系列审美活动,逐渐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仅停留在欣赏和模仿的阶段,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
必须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自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个性化的审美观点。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临摹和创作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能力。
通过临摹经典作品,学生可以领悟到传统书法的精髓和魅力,进而在创作中进行创新和发展。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延续。
只有在创作中实践,学生才能体验到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以及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是学生书法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书法训练之一(PPT)5-4
![书法训练之一(PPT)5-4](https://img.taocdn.com/s3/m/371b4f54c1c708a1294a4405.png)
喻极其凶恶的人。 【苍茫】形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大地|暮色~|云水~。 【苍莽】〈书〉形苍茫。 【苍穹】〈书〉名天空。也说穹苍。 【苍润】形 苍劲润泽(多用于书画作品等):作品墨法~。 【苍山】名覆盖着苍翠茂盛的树木的山岭。 【苍生】〈书〉名指老百姓。 【苍松】名苍翠的松树:~翠柏。 【苍天】名天(古;邹城开锁 邹城开锁公司 邹城家和开锁 / 邹城开锁 邹城开锁公司 邹城家和开锁 ;代人常以苍天为主宰 人生的神)。也叫上苍。 【苍鹰】ī名鸟,身体暗褐色,上嘴弯曲,爪尖锐,视力强,性凶猛。捕食鼠、小鸟、野兔等。 【苍蝇】?名昆虫,种类很多,通常 指家蝇,头部有一对复眼。幼虫叫蛆。成虫能传染霍乱、伤寒等多种疾病。 【苍郁】〈书〉形(草木)苍翠茂盛。 【苍术】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厚,没 有柄,花白色或淡红色。根状茎可入。 【沧】(滄)(水)青绿色:~海。 【沧海】名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 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沧海一粟】ī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群众智慧无穷无尽,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 【沧桑】名 沧海桑田的略语:饱经~。 【鸧】(鶬)[鸧鹒]()名黄鹂。也作仓庚。 【舱】(艙)名船或飞机中分隔开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货~|客~|前~| 头等~。 【舱室】名舱(总称)。 【舱位】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藏】①动躲藏;隐藏:包~|暗~|~龙卧虎|他~起来了。②动收存; 储藏:收~|珍~|冷~|~书。③()名姓。 【藏躲】动躲藏:无处~。 【藏锋】动①书法中指笔锋不显露。②〈书〉使锋芒不外露:~守拙。 【藏富】 动富有而不表露出来。 【藏垢纳污】见〖藏污纳垢〗。 【藏奸】动①心怀恶意:笑里~。②〈方〉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做事情:~耍滑。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 【藏猫儿】〈口〉动捉迷藏。 【藏闷儿】〈方〉动捉迷藏。 【藏匿】动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在山洞里~了多天。 【藏品】名收藏的物品:私人~。 【藏身】动躲藏;安身:无处~|~之所。 【藏书】①(-∥-)动收藏书籍:~家|这个图书馆~百万册。②名收藏的 图书:把~捐给学校。 【藏书票】名贴在书籍封面封底或书内的纸片,记有藏书日期和人名等,一般印制精美。 【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留一点, 不完全表露出来。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说藏垢纳污。 【藏掖】①动怕人知道或看见而竭力掩藏:~躲闪。②名遮掩住的弊端:他办事完全公 开,从来没有~。 【藏拙】动怕丢丑,不愿把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b49443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c.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书法作为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高校中,书法教育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书法教育中,学生通常会进行临摹和创作,通过临摹名家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技法与审美能力,同时也通过创作来表达个性与创新。
如何使临摹和创作能够相互转化,如何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目前高校书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临摹和创作的转化角度进行浅析,探讨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转化方向。
一、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及意义临摹是指学生通过模仿名家作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细心揣摩,逐字逐句地模仿名家的笔法和结构,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书法的造型、韵律和艺术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临摹,学生可以吸收前人的精华,积累丰富的书法表现力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而创作,则是指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法和审美理念,进行自由创作。
创作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可以在临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主张。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独具风格的书法作品,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临摹使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笔墨功底和造型技巧,提升书法水平;而创作则是通过临摹所获得的技能和理念,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通过临摹和创作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在传承传统的注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高校书法教育中,临摹和创作的转化不仅仅是技法和审美观的转变,还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传统书法注重传承与继承,但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使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审美观相契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书法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临摹和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入现代元素。
高校应该注重学生对传统书法的理解与感悟。
学生在临摹名家作品时,应该注重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把握,理解其审美特点和历史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书法课件:行书的临摹和创作
![书法课件:行书的临摹和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79c4122c10a6f524ccbf8567.png)
写字不在于多而在于对,不在 于法而在于理。
学书法重在学理法,不是说让 你写得必须与它一模一样,是 让你通过它去了解法和意的东 西,然后探讨什么样的手法、 什么样的动作表达出来
行书的临摹和创作
1
书法艺术,在拥有正确技法和良好 欣赏修养的前提下,才会创作好的 艺术品。
书
对比以下作品
法
欣
赏
王
羲
之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何谓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加以小 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 体,与楷书同时流行开来。行 书是继草书、隶书之后,出现 的一种书体。相传是后汉桓、 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
完全直接照搬古人没用
要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去把古人
书
的原则借鉴过来,原则、方法、
法
标准、规律、基本技法等借鉴 过来以后,你自己要思索、研
欣
究、试验。
赏
书 法 欣 赏
现代诗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谢谢大家
欣 赏
再见
学行书,首在练技法,使转、 提按、收放、笔画之间呼应、 上下字的连带关系等等
要有目的性,用研究分析的方 法,去反复实验、继承与巩固。 笔画不能单一化,简单化找
对同一笔画无数种不同写法, 加以对比模仿融合提炼,在对 比中找出共性与个性,找出同 一笔画的不同形态与表现手法。
创作时,一定要常把字帖上的 字形拿过来,这点非常重要。
每一个字要熟练,先向象里写 ,再往熟练写,再背临,要学 会过单字关,不能只抄帖。
书法临摹与创作32页PPT
![书法临摹与创作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7dcbf483c4bb4cf6ecd19f.png)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f3aaca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e.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高校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书法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临摹与创作是高校书法教育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实践方法。
临摹强调学生通过模仿先贤大家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技巧与修养,而创作则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和创造力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这两者之间的转化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技巧和修养。
临摹是学生书法修养的基础,通过模仿先贤大家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他们的技巧和墨迹,使自己的作品更加规范、准确和优美。
仅仅停留在临摹阶段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创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通过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学生可以改善自己的书法水平,提高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临摹能够让学生对经典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培养起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大家名家作品的模仿,学生可以借鉴他们的构图、形态和用笔等技巧,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而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通过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学生能够在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临摹是对传统名家作品的一个再现和研究过程。
通过临摹,学生可以深入研究先贤大家的书法风格、技法和创作背景,从而对传统书法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而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传统的书法风格和技法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作品。
通过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在高校书法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技巧和修养,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促进学术研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种转化不仅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应该注重临摹与创作的转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书法艺术人才。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9204921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的临摹与创作的转化高校书法教育是逐渐走向专业化、创新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书法技能和文化素养。
其中,临摹和创作是高校书法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临摹是指学生通过模仿先贤名家的作品进行练习,创作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念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临摹与创作在高校书法教育中的转化,代表了学生书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临摹是初级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先贤名家的作品,学生可以熟悉书法的基本技法和风格特点。
临摹可以说是一种“师承”方式,通过模仿名家作品,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名家的风采和个性,对于书法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临摹,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和风格,并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力。
所以,临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笔法和识字能力。
然而,临摹只是学习书法的起点,学生也应该逐渐转向创作,通过对先贤名家作品的理解和吸收,结合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观念,创造出个人风格的作品。
创作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审美追求。
创作可以是对传统书法形式的改造和创新,也可以是对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在创作中,学生可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法的艺术语言,拓宽自己的书法思路和创新意识。
临摹与创作在高校书法教育中的转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学生在初级阶段通过临摹名家作品来熟悉和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风格特点,然后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创作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运用自己所学的技巧和知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
书法临摹PPT课件
![书法临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2ca09ad15abe23482f4deb.png)
2 碑、帖的特点
❖ “碑”和“帖”都是古代书法的形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规范。其风格境界,应该 说各擅其美,难分轩轾。
❖ “碑”系书法因为特殊场合的限制,书体多用正体(如汉碑 隶书、魏碑正书),且为典重起见,风格多浑厚朴拙。故此 发展而出“碑派”(碑学),其书则着意追求笔墨的“金石 味”。而北魏碑刻因受其地域文化的熏陶,书法体势雄强; 复经刀刻及自然残蚀的“加工”,更增添浑莽之气,因而被 习碑者尊为碑学正宗。
❖ “帖”系书法书体以行草书为主,风格自由活泼,故有此发 展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帖派”(亦称“帖学”),风格 以研雅秀美为主。“书圣”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晋人书法, 是行草字体由“古”向“今”变化飞跃的一个高峰;其书法 作品,也自然成为了古代“书帖”的渊源所出。清新秀美的 书风成为“帖派”书法的标准,王羲之也就被推为“帖派” 之祖。
2、汉字的笔顺规则
❖ 汉字的笔顺,是经约定俗成的合乎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习惯 顺手贯气,有利于点画之间的呼应联络,使书写规范、美观、 并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 ⑴横竖交叉的笔画要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等。含 上述字或部首的字,如木、芋、艳、刊、花、羊等,也是如 此。
❖ ⑵有撇有捺的字要先撇后捺:人、八、入、木、文、会等。 含上述字或部首的字,如大、分、树、艾等,也是如此。由 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 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
❖ 临摹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临”。另一为“摹”。南宋美夔 《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 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 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 意与不经意也。”
120
书法篆刻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幻灯片PPT
![书法篆刻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8c100a19e8b8f67c1cb9e9.png)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
• 一、基本法则与入手 • 1、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学习书法必须掌
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 2、学习书法从何入手——先摹后临 • 3、为什么要先摹后临——练习写字,必须先摹后
• 5、临摹的全部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 临摹的全部过程所需时间因学书者的时间、
条件不同而长短不同。一般说,能每天坚 持临写60字左右,空闲时又能经常“读帖” 的,大致有一年时间,便可达到“背临” 得比较熟练,能够掌握帖字的笔法、间架 了。但如果练练停停,不能坚持,那么掌 握帖字特征所需的时间自然要比上述情况 长得多。
临。这是因为初学写字,手不熟练,笔不稳定, 必须先经一段时间的"摹"来打定基础。即使是已有 一定书写基础的人,拿到一本新贴,对它的内容 还完全陌生,只觉得贴里的字写得好,不知道好 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写,也必须通过"摹"写, 掌握了帖字的笔法、间架、精神、面貌,然后再" 临",方不致茫无头绪。
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
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
• 9.走之儿,建之儿部首的字,按先里后外的顺 序写,如:进(井进)、延(延)
• 10.左三包的字பைடு நூலகம்从上到下写,最后一笔是竖 折,
• 11 .底下无挡笔的竖笔最后写,如:干(二
平、丰、年、中、串等字也然。上述这些笔顺规 则是最基本的,更多的字,由于笔画多、部件多, 则常常是几种规则交替使用,如热、燕、葵、帮、 喝等字,都必须用以上多种笔顺规则去写完。
第二部分 楷书临摹
• 二、写字的结构 1、用格写字
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李良东51页PPT
![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李良东5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a6465167ec102de3bd895b.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李良东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训练步骤: (一),笔势训练
1,笔画起行收,内部运动,发力点 2,点画间连带 3,笔断意连 要求:选频有帖5字(单字训练) a,放大平尺一字分析发力点,运动轨迹, 快慢
b,行书笔画全连,草书笔画全断,对比 分析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 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 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 书体。
1、训练方法:
file://localhost/Users/a00091/Desktop/%E4%B9%A6%E6%B3%95%E8%AF%BE
以【丧乱帖】为例,分析二王笔法的特点 和规律,分别进行原大和放大精确临写。
四、行的组合
一、训练方法: 二、训练目的:
1、行的组合变化 2、行的大小正侧变化 3、行的长短变化 4、行的边廓变化 5、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a.异音相从 b.对联 c.音节、顿数 d.粘缀 e.起承转合 f.转韵 g.声、色、意
五,区域造型练习
1、对立统一 2、相似性原理
六、形式练习
1.训练方法: 改变原作章法,将其临摹成斗方、扇面、
3、训练步骤:
(3)、笔法和字法都变(书法字典)
a,分别用内擫和外拓笔法表现内擫结体 (外抱) b,分别用内擫和外拓笔法表现外拓结体(内抱)
三,书势训练
1、训练方法:
书势是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与呼应; 书势分笔势和体势两大部分; 用笔势表现读的文本; 用体势表现看的图式;
2、训练目的:
2、训练目的:
时间节奏和空间造型是章法的两大组合方式,它们的合二 为一使中国书法成为一种融音乐与绘画于一体的艺术。
3、训练步骤: (一),笔势组合
1,选圣教序中草书数10字,单临 2, 按笔势组合要求,分2字一组和3 字一组,分别创作2组多字组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训练步骤: (二),体势组合 1,选圣教序楷书和行书10字,单 临 2,按体势组合要求,分4字一组和 6字一组,分别创作2组多学组合
立轴、中堂、对联等样式。
2.训练目的: 通过章法的重新建立,认识并提高单字结 构,字组、行的因素的相应变化的能力。
3.步骤与要求: (1)以某一书家的某一作品为例,尽心 严格对临,做到章法、字法字组、行字数、 虚实关系、书写节奏等因素尽量逼近原作。 (2)分析并掌握原作章法结构,一般规 律,画出章法分解图。 (3)设计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 联等章法示意图,并将原作改造临摹成以 上诸形式。
c,再造断连,顺势合理
3、训练步骤: (二),体势训练(单字训练)
1,简图,抽象图,示意图 2,透视图(正侧俯仰远近) 3,字外轮廓,字内空间 4,重心,主笔,单字轴线,双重单字 轴线
5,开合收放、虚实动静、方圆快慢
三,字组练习
1、训练方法:
通过笔势和体势的各种组合变化,在减少造型元素单位量 的同时,增加造型元素的对比关系量,提高作品凝聚力和 视觉效果。
(8)、解码二王笔法: a.最早行书墨迹,王珣【伯远帖】;
b.孙过庭【书谱】; c.宋米南宫手札、快雪、大道、中秋; d.赵孟頫; e.十七帖中【瞻近帖】、【龙保帖】唐人临本;
f.兰亭、丧乱、二谢、平安、何如、频有、寒切等; g.十七帖中有的墨迹本【远宦帖】、【遊目帖】;
h.【集王圣教序】及閣帖中魏晋部分;
3、训练步骤: (三),叠加组合 1,分析得示帖组合方式
分析足下家帖章法 2,将上两个练习进行组合,完成4一5个 叠加组合,形成2一3行 3,选圣教序一段文字,模拟得示帖、足 下家帖章法进行依托性创作 4“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 冕诗一首”,模拟得示帖、足下家帖章 法创作作品一幅。(字法可查二王字典)
二,字形练习
1、训练方法: 分别改变点画起行收和/或字形结构; 二王行书结字方法探索;
file://localhost/Users/a00091/Desktop/%E4%B9%A6%E6%B3%95%E8%AF%BE%E4%BB%B6/%E5%9C%A 3%E6%95%99%E5%BA%8F%E7%BB%93%E4%BD%9392%E6%B3%95.pptx书法课件/圣教序结体92法.pptx file://localhost/Users/a00091/Desktop/%E4%B9%A6%E6%B3%95%E8%AF%BE%E4%BB%B6/%E3%80%8 A%E6%80%80%E4%BB%81%E9%9B%86%E7%8E%8B%E7%BE%B2%E4%B9%8B%E5%9C%A3%E6%95%99%E5%BA%8F% E3%80%8B%E8%A7%A3%E5%AF%86%20.pptx书法课件/《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解密 .pptx
从临摹到创作的转化练习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 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后迁居山 阴(今浙江绍兴),官至 右军将军(世称“王右 军”)、会稽内史(世称 “王会稽”),是东晋伟 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 “书圣”。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 体书法造诣都很深,被后 人誉为“书圣”。
2、训练目的: 体会笔法和字法的关系,艺术风格的 确立是笔法和字法共同作用的结果。
3、训练步骤: (1),字法不变,改变笔法 先用铅笔准确临摹字形结构
a,内擫与外拓 b,藏与露 C,粗与细 d,字距,行距,墨色变化
3、训练步骤: (2),笔法不变,改变结体 a,正与侧 b,俯与仰 C,收与放 d,内擫与外拓
2、训练目的: 提高笔法(起笔、行笔、收笔)表现的丰 富性及难度系数。
3、训练步骤: (1)执笔和使转,体会四种基本笔法:
a.平动;b.摆动;c.提按;d.使转。
file://localhost/Users/a00091/Desktop/%E4%B9%A6%E6%B3%95%E8%AF%BE%E
(2)笔法三要素:起、行、收; (3)发力点分析与练习(放大单字点画); (4)笔法的丰富性(二王书法字典); (5)笔法的技术含量(原大和放大精临); (6)笔法的合理性(形和势); (7)评判标准及原则:“筋骨血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