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核武器的基本原理课件.

2024年度核武器的基本原理课件.

2024年度核武器的基本原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核物理与核武器》教材第3章“核武器的基本原理”,详细内容包括核武器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核武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核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

3. 能够分析核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核武器的内部工作原理,尤其是核聚变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核武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核武器模型、演示文稿。

2. 学具:学习手册、笔、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核武器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核武器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a. 核武器的定义、分类b. 核裂变的基本原理c. 核聚变的基本原理d. 核武器的工作过程3. 例题讲解:讲解核武器原理的经典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核武器的定义、分类2. 核裂变、核聚变基本原理3. 核武器工作过程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与联系。

b. 分析核武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2. 答案:a. 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核,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核聚变是两个轻核合并成一个重核,同时释放出能量。

二者都是核武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但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更大。

b. 核武器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对目标产生破坏。

在战争中,核武器主要用于战略威慑、摧毁敌方军事设施和战争潜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了解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基本原理2. 核武器的工作过程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分析与解答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基本原理核裂变和核聚变是核武器工作的两个基本原理。

核能课件(共23张PPT)

核能课件(共23张PPT)
安全 清洁 能量巨大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 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 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18、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 滋有味。 19、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20、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核武器及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防护课件
在核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 响应计划,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 援行动,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
处理。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
国际组织合作
01
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核安全和
核能和平利用事业发展。
双边与多边合作
02
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核安全和核能技术
经验,共同应对核安全和核能发展挑战。
03
04
核能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 占加强核安全合作, 共同应对核恐怖主义等全球性
挑战。
新型核技术和核安全理念将不 断涌现,推动核能事业安全、
可持续发展。
核安全文化将更加深入人心, 成为保障核能安全的重要基石。
06
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核安全战略思考
我国核安全形势分析
国际核安全环境复杂 多变,面临多种威胁 和挑战。
非法核交易、核恐怖 主义等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核设施和核材料 安全保卫工作面临严 峻形势。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意义
军民融合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 略举措。
军民融合有助于促进核科技创新和产 业发展。
军民融合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安全整体 水平。
加强核安全体系建设举措
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成功试爆了 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和第四个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冷战时期核武器竞赛
美苏核军备竞赛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激 烈的核军备竞赛,双方不断研制 和部署各种类型的核武器,导致
全球核武器数量激增。
核威慑战略
美苏两国都采取了核威慑战略,即 通过展示自己的核武器实力来威慑 对方,防止对方发动核攻击。
人员培训与交流
03
加强人员培训与交流,提高核安全和核能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核武器课件

核武器课件

的核武器发展动态对国际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06
未来核武器发展趋势及 挑战
小型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小型化核武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核武器的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使得核武器更加便携和隐蔽,增加了 使用核武器的风险。
智能化核武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核武器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未来核武器可能具备自主决策、精确 打击等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核战争的威胁。
核武器技术升级
尽管核武器数量在减少, 但各国仍在不断升级核武 器技术,提高核武器的精 准度和威力。
核扩散风险
一些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 可能试图获取核武器或核 技术,从而增加核扩散的 风险。
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态度
核裁军倡议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各国减 少核武器数量,最终实现 全球核裁军。
核不扩散机制
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核不扩 散机制,如《不扩散核武 器条约》等,来限制核武 器的扩散和使用。
俄罗斯核武器战略调整
继承苏联核遗产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国,继承了大量的核武器和核技术。
核裁军与核威慑
俄罗斯在冷战后也积极参与了核裁军,但同时强调维持核威慑力 的重要性。
当前核武器战略
俄罗斯当前核武器战略强调核武器的现代化和升级,同时保持核 力量的战备状态。
中国核武器政策立场
1 2
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THANKS
感谢观看
局部战争中的核武器应用
有限核战争
在局部战争中,有限核战争是一种可 能的场景。它指的是使用较小规模的 核武器,针对敌方的重要军事目标进 行精确打击,以迅速取得战争胜利。
战术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是设计用于在战场上支援 常规部队作战的核武器。它们通常具 有较小的当量和较短的射程,用于摧 毁敌方的重要设施、集结点或装甲部 队等。

2024版核武器课件

2024版核武器课件

中子源
提供初始中子以触发裂变或聚变 反应。
其他辅助部件
如反射层、冷却系统等,用于提 高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引爆装置和控制系统
引爆装置
负责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引发 裂变或聚变反应,通常包括雷管、
炸药等部件。
控制系统
确保核弹头在预定的高度、速度和 姿态下引爆,以达到最佳毁伤效果。 这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制导系统等 部件。
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 组织的合作,接受国际核安全 监管和评估,提高我国核武器 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推动建立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 促进各国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 与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06
CATALOGUE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核武器技术研究方向
高超声速核武器技术
研究如何利用高超声速技术提升核武器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
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核战略也以自卫防御为 主,强调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
危机处理中核武器运用原则
危机预警与决策机制
01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警和决策机制,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
做出反应。
核武器使用条件与限制
02
明确核武器使用条件和限制,避免在危机处理中滥用或误用核
武器。
与常规武器协同作战
03
在危机处理中,核武器应与常规武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威
核武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核武器基本概念与分类 • 核武器原理及构造 • 核武器威力评估与效果分析 • 核武器部署与运用策略 • 核武器安全防护与监管措施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CATALOGUE
核武器基本概念与分类
核武器定义及作用
核武器定义
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的武器。

核武器课件

核武器课件
措施
国际社会通过加强核不扩散机制,实施严格的核出口管制,打击核走私和非法贩运,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防 止核扩散。
挑战
随着技术进步和扩散风险的增加,防止核扩散面临诸多挑战,如非国家行为体可能获得核武器、核材料和技术 的风险增加、网络安全对核扩散的影响等。
非核武器国家与核裁军
非核武器国家对于核裁军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推动国际社会制定更加有效的核裁军措施,并 监督其实施情况。
选择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地 点,以减少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安全性设计与建设
采用先进的安全工程技术,如多 重安全系统、纵深防御等,确保 核设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运 行。
定期安全审查
对核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审查, 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改进 。
核事故的应急处理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事故 发生后的紧急应对措施、人员组织与 协调、物资准备等。
污染环境
核武器爆炸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 质半衰期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会长期污染环境,对人类 和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的危害。
核武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威胁世界和平
核武器的存在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威胁,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多,世界越 不稳定。
阻碍国际合作
核武器的存在不仅加剧了国际矛盾,也阻碍了国际合作的发展。特别是在国 际核裁军的问题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拒绝削减核武器数量,阻碍了国际社 会的努力。
促进全球核裁军的倡议
01
国际合作
02
宣传教育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核裁 军进程,降低核战争风险。
加强核裁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核 裁军意义的认识,推动国际社会形成 共识。
03
监督核查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2-3:核武器_课件1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2-3:核武器_课件1

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冲击波 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冲 击波对人员造成的直接杀伤是对人体及其肠胃、心脏、 肺部的挤压作用以及对人体的抛掷和撞击作用;间接杀 伤是受冲击波破坏的倒坍建筑物或抛射物体对人员的伤 害作用。
早期核辐射指在核爆炸后最初十几秒内辐射出来的 γ射线和中子流,能穿透人体和物体。当射线照射人体, 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 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时,还会使这些 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
当引爆装置中的信管被触发时,其中的普通炸药在 燃烧的过程中,就把分离放置的铀(或钚)块迅速地压到
一起,使总体积达到或超过临界体积,从而立即发生链 式反应,并猛烈爆炸起来,升起蘑菇状烟云,如图6-4-1 所示。
氢弹
氢弹(hydrogen bomb)的爆炸原理是轻原子核的聚变 反应。一些轻原子核(如氘、氚等),在几千万摄氏度的 高温下能发生聚变反应,并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
武器的性能;最后达到全面禁止使用并彻底销毁核武器。 国际社会已于1996年通过了《核不扩散条约》,已有 17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1997年还有149个国家签 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谢谢
首先,如果预先得到警报,应当及时进入相对安全 的掩蔽场所。
对来不及进入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 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自我防护。暴露人员防护动 作要领是:立即背向爆炸中心卧倒,双手交叉垫胸前, 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 眼、闭口、热浪到时停止呼吸15s-20s。就近利用地形地 物,如土丘、矮墙、花坛等作掩护,卧倒的地方应避开 易倒塌的建筑物以及储油罐等易燃、易爆物品。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 能消除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使 通信器材和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损坏。

核武器及其防护PPT课件

核武器及其防护PPT课件
8
第8页/共69页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6. 中国核武器研制历史 1964.10.16 第一次核试验成功 1967.6.17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66.10.27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试验 八十年代后,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1996.7.29,中国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
9
第9页/共69页
15
第15页/共69页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二) 氢弹 氢弹组成:主要由起爆装置、热核装置和铀-238壳体组成,热核装料一般用 氘化锂(6LiD)。 铀-238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氢核的威力
起爆过程:首先引爆原子弹,氘化锂在高温、 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 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 子弹为猛烈的爆炸。
21
第21页/共69页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四、核武器的威力 1.核武器的威力表示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所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当量”(简称当 量)来表示。当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多少吨重量的梯恩梯炸药爆炸 时放出的能量。一般来说,核武器的当量越大,其杀伤破坏作用也越大,但是, 当量仅仅是表示能量相当,不是指杀伤破坏作用和重量相当。 2.核武器威力的等级划分 按照爆炸当量,可以把核武器划分若干等级,但各国的具体方法又不尽相同。
3
第3页/共69页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 1955年,中国地质部门就开始了铀矿的勘探,并找
到了丰富的铀矿
(2) 1956年,钱学森为主任的第五研究院成立-导弹研究机构, (3) 1958年邓稼先等28名 专家,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技力量,进行理论计算。 (4) 1959年,中国科学 家们对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获得了成功。

核 武 器一ppt课件

核 武 器一ppt课件

电磁脉冲弹

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 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 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 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 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

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 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 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 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 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 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 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 千倍。
中子弹

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工弹。它 在爆炸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 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 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 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 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4、核武器种类



· 原子弹 · 氢弹 · 中子弹 · 电磁脉冲弹 · 伽玛射线弹 · 感生辐射弹 · 冲击波弹 · 红汞核弹 · 三相弹
原子弹

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 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 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 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 了杀伤破坏作用。
2、核武器的历史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 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 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化学家斯特拉斯曼发表 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 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 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 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 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 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 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心理干预
对受核袭击影响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减 轻其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
05
核武器的国际法规与伦理 问题
国际法规对核武器的限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该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旨在防止核武器和核 武器技术的扩散,促进和平利用核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该条约禁止所有缔约国在任何地方进行任何核爆炸,以有 效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增进国际 和平与安全。
冲击波的传播
冲击波以超音速向四周扩 散,对建筑物、人员等造 成破坏和伤害。
冲击波的破坏力
冲击波的强大压力可以摧 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引发地震、海啸等 自然灾害。
光辐射效应
光辐射的产生
核武器爆炸时,火球内的温度极 高,发出强烈的可见光和红外辐
射。
光辐射的危害
光辐射对人员的眼睛和皮肤造成 伤害,甚至导致失明或烧伤。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 核武器的威力与杀伤效应 • 核武器的防护与应对措施 • 核武器的国际法规与伦理问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核武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 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 器。
分类
根据核反应类型的不同,核武器 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 。
核武器不仅影响战争胜负 ,还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 深远影响,是各国竞相追 求的目标之一。
02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0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 成
02
质子和中子通过核力相 互作用
03
原子核具有结合能,且 结合能随核子数增加而 增大

核武器课件

核武器课件

第四代:即核定向能武器:以核爆炸能 作为动力源的定向能武器,称为核定向 能武器。这类武器利用核弹释放的巨大 能量激励或驱动产生高能的激光束、粒 子束、电磁脉冲、等离子体等,并使其 定向发射,固而可有选择地攻击目标, 能量也更集中,具有可控的特殊杀伤破 坏目的。这类武器正在研制过程中,如 核激励X射线激光器、核电磁脉冲弹等。
(1)人员在沾染区行动时,要戴口罩或面具,扎___、____、____“三 口”,穿雨衣、戴手套、穿雨鞋。 (2)乘车时,要关闭____,盖严车棚,加大车距,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 车,上下车尽量不要接触_____和_____。 (3)转移至安全区地带后,对服装要一件一件地脱下消除沾染,通常 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4)人员皮肤受沾染用毛巾或纱布擦拭,擦拭时应从____到____,顺 着一个方向进行.擦一次,将毛巾____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重新沾 染。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果除了由核武器的种类决定 之外,还跟人们所选用的爆炸方式有关系,大致可分 为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水下爆炸、高空 爆炸等。在实施核袭击时,会根据作战任务、目标性 质、地形以及气象条件等来选择核爆炸方式,以充分 发挥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作用。为了摧毁地下重要 设施或迟滞部队行动,可采用浅层地下核爆炸;为了 摧毁地面和浅地下设施,则可采用触地核爆炸。为了 大面积杀伤地面有生力量、摧毁城市,一般采用空中 核爆炸。高空核爆炸可用于破坏敌方指挥、控制、通 信系统,也可用于反导、摧毁其它飞行器。水面核爆 炸和水下核爆炸主要用于海上作战,毁伤敌方舰船、 海上设施和兵员等。
早期核辐射光辐射冲击波不能用眼睛观看爆炸闪光和火球来不及进入民防工事时迅速就地卧到闭眼闭嘴堵耳当感到有热空气时憋气浅色衣物遮盖身体暴露部位身边有池塘湖泊习水性的潜入水中避开易倒塌物体避防护

核武器及防护梁力文PPT课件

核武器及防护梁力文PPT课件
第4页/共24页
3、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
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它的共同特点:闪光→→火球→→尘 柱→→蘑菇状烟云。
第5页/共24页
第6页/共24页
二、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 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 冲和放射性沾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 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 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 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7页/共24页
第8页/共24页
三、对核武器的防护
1、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 和解除警报三种。其识别方法是: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 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 个周期,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第13页/共24页
3、核袭击后的行动
服用预防药物。 及时撤离沾染区。 集中处理受染服装。 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洗消。
第14页/共24页
四 核事故的防护
第15页/共24页
1、核事故的危害
• 什么是核事故?
• 核事故包括一切由放射性元素非正常扩散引起的事故。 • 它不仅指核电站的核事故,而且指其它核反应产生的核事故。 • 如核卫星的坠落、核潜艇的核泄漏、医用放射源的丢失。
2、核袭击时的防护
室外人员可利用地形、地物、 背向爆炸,就地卧倒,双手交叉, 垫于胸下,两肘前伸,脸部夹于两 臂之间,又,墙根 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
第12页/共24页
冲击波过后,尽快离 开杀伤破坏区,防止放射 性灰尘吸入或落在皮肤上, 及时戴上防护面罩、口罩, 穿上防护衣或用被单等遮 蔽身体,扎好裤口、袖口 和领口。

核武器概述PPT课件

核武器概述PPT课件

研制中子弹的竞争
➢ 美国对中子弹的研制和装备部队的起步都是最早 的。
➢ 前苏联在追赶美国中子弹的道路上也是马不停蹄。 ➢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造了用于激光聚变研究
的装置,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第五节 放射性非核武器——贫铀弹
贫铀 ?
贫铀实际是从天然铀中提取了供核武器装料或供核 反应堆燃料用铀-235以后的废料,是100%的铀, 其中99%以上是铀-238,铀-235含量一般为0.2~0.3 %,放射性约为天然铀的50%左右。因其主要成分 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 贫铀。贫铀的密度为19.3g/cm3,是钢的2.5倍,是 铅的1.7倍,与常规穿甲材料钨相当。但纯贫铀的硬 度和强度都不高,必须添加别的成分,例如加入 0.75%的钛,制成贫铀合金,再经过热处理,强度 可比纯铀高3倍,硬度可达到钢的2.5倍。每提取一 克浓缩铀要产生5倍于浓缩铀本身的废料。
链式裂变反应→曼哈顿工程→核军备竞赛→不扩 散核武器条约→禁止核武器条约
爱 因 斯 坦
1905年狭义相对论
1939年 德国的哈恩、 斯特拉斯曼 实现了中子 轰击核裂变反 应!
发现有质量亏损!
核裂变反应 发现了打开核能的钥匙!
一个中子轰击一个92号同位素铀235
核反应方程式
n2932U 5 2932U 6 氙 1544X0e398S 4 r2n18M 0 eV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三代代表性核武器
➢ 中子弹
➢ 电磁脉冲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
核聚变能量的释放
第一节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核武器指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 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条件:自持快速核裂变或聚变 1千克铀 = 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分类: 按作战任务使用范围可分为:
战略核武器、战役战术核武器; 按当量大小可分为:
千万吨级、百万吨级、十万吨级、万 吨级、千吨级和百吨级
核装料的存放必须小于临界质量,相 隔一定的距离已至于不会发生意外爆炸事 故。
球形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最大,从 单位球形裂变材料中逃逸出来的中子数最 少,因此球形是临界质量最小的一种形状。 如采用裸球,235铀和239钚的临界质量分别 为 52 千 克 和 10 千 克 ( 235 铀 的 密 度 小 于 239 钚)。
“小男孩”广岛
三、 中子弹
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弹。它在爆炸 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 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中子弹的特点是只杀 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 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
中子是构成物质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 它的质量与质子相同。中子不带电,从原子 核分裂出来的中子很容易进入原子核,人们 利用中子的这个特性,用它轰击原子核来引 出核子反应。这就是中子弹。中子弹在爆炸 释放大量的高能中子,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 主要杀伤的小型氢弹。
中子弹爆炸后半小时辐射就消失,人 员暂时转入地道等隐蔽物即可有效防止 中子弹的伤害。
一、裂变性原子弹 (第一代铀弹和钚弹)
原子弹结构
(一)链式裂变反应
在核物理学上把能自持进行的原子裂变反应叫链 式反应。
实现自持核反应,必须用裂变核释放出的中子去 轰击其它重核引起裂变,新的裂变又释放出新的中子, 新的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重核引起裂变,依此不断进行。 如 235 铀 的 核 吸 收 一 个 中 子 后 发 生 裂 变 , 平 均 能 放 出 2.56个中子,239钚平均能放出2.9~3.0个中子。
由于核裂变所产生中子的能量范围很宽,如果仅 靠俘获快中子时才能裂变的原子核,通常不能实现自 持链式反应。
原子弹全都采用235铀和239钚(易裂变核素),或 者使用它们的某种组合。
1.铀 自然界的铀主要组成:
238铀(约占99.3%) 235铀(约占0.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上,235铀的浓度在6%~10%才能 制成铀弹。也就是必须把天然铀矿经筛选、 粉碎、酸性浸析成矿浆、提炼获取铀的氧 化物、进一步处理变成四氟化铀或六氟化 铀,随后进行铀的浓缩。
(一)中子弹的核反应原理
中子弹的原理是: 利用轻元素的原子核之间(如氢的
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产生大量 高能中子。其反应式为:
氘+氚(高温)→4氦+中子+17.6兆电子伏
(二)中子弹的特点
中子弹具有和辐射、冲击波、光辐射等杀 伤力,但主要是靠中子的辐射起到杀伤作用, 它可以在有效的范围内杀伤坦克、装甲车辆 或建筑内的人员。如果有一枚千吨级当量的 中子弹在战场上爆炸,那么800米范围内的人 员会被杀伤,被杀伤的人员并不是马上死去, 而是慢慢地非常痛苦的死去,受伤者最长可 以拖过7天的时间。在中子弹爆炸的300米范 围之外的建筑和设施,可以毫发不损,可是 建筑物中的人员却不能幸免于难。中子弹的 这种特性,很适合在战场上作为战术核武器 使用。
238铀 + 高速高能中子→239铀→239镎+β→ 239钚 + β-
239钚比235铀要贵,但239钚裂变弹可 获得较高的当量,使武器重量更轻、 体积更小,如果使用运载工具发射核 弹头,239钚弹重量轻运载更方便。
快中子堆
(三)临界质量
能为维持链式反应所需要的裂变材料 的最小质量称为临界质量。
(二)热核材料 只能在轻元素的原子核之间发生,如氢
的同位素氘和氚,氘采用常温下是固态化合 物的氘化锂,而氚则由核武器进行聚变反应 过程中由中子轰击锂的同位素而产生。
Li D + 高温 →4He + 放出巨大能量 中子(n) + 6Li → 3H + 4He + α
核弹头一般指核武器本身,广岛 和长崎都是用飞机运送而投放的, 实际上需要现代化的运送载体,比 如导弹、火箭和航天运送技术,将 核武器看作为飞行武器的弹头称为 核弹头。
原子弹研制及投向日本
二、聚变性原子弹(第二代氢弹)
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的聚 变反应,在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 量而制造出的核武器,又称为聚变弹、 热核弹、氢弹,即为第二代核武器。
氢弹示意图
(一)聚变反应
核 聚 变 反 应 指 在 1400 万 到 1 亿 度 的 绝对温度下,原子核发生碰撞而发生 核反应。这种将物质加热至特高温度 所发生的聚变反应也叫做热核反应。
分裂前的重原子核
中子
分裂后的新原子核(碎片)
图2-1 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示意图
浓缩铀的气体扩散,通过泵使六氟 化铀气体撞击上面设有数百万个小孔 的障碍物,小孔的直径约在1%微米 大小,由于235铀和238铀原子质量有轻 微不同,含有235铀原子的分子比含有 238铀的分子以稍微大一点的速率渗出, 最终的产品是武器级铀,浓缩铀技术 是核武器的关键。
目前各国使用的核武器的235铀浓 度为93.5%。
233铀也能链式裂变,用反应堆来生产, 其制备过程如下:
232钍+中子→233钍→233镤+β-→233铀+β-
2.钚
自然界中钚的蕴藏量极少,只能用中 子轰击238铀而得到239钚。
因此反应堆也是生产核武器装料239钚 的一种途径。
理论上,239钚含量为6%~10%就可以 用来制造原子弹。目前各国使用的核弹 头239钚纯度约为93.5%。
特点是:
1、当释放的能量相同时,放出的中子 数量要多得多;
2、中子的相对生物学效应与γ射线相比 要高出3~10倍,杀伤性比光子强5~20倍;
3、有极强的辐射穿透力;
4、爆炸时不产生放射性物质。
缺点:
中子弹穿透力强,但对付不了地道。 1.5 米 厚 的 土 层 就 能 顶 住 中 子 弹 的 辐 射 , 25厘米厚混凝土或30厘米厚的湿土就能 阻止90%的中子,50厘米厚的混凝土或 76厘米厚的湿土就可阻止99%的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