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对某个字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 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
(四省联考)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薄暮出城仍有伴, 携壶藉草更无巡。
对某个字的理解:这里的“无巡”当是不停推杯换盏地饮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 (次)。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 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 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 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 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B.“花舞大唐春”写鲜花迎来的不是小 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尽显诗 人的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 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 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答案】C 【解析】“迷三径”有回家的路被萌发的春草遮蔽之意,但全诗洋溢着家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公开课课件

《考试说明》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 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 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 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 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 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科学地评价一首 诗的思想内容。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 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 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 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 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材料为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 宋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情感。 分值及题量无变化 ,从题型上看,是对2018、2019年全国卷的继 承。 第15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3分, 第16题是问答题6分,围绕 诗句含义理解来命制的表现手法题。 导向和启示 、考查重点: 1、诗句和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2、注重在读懂基础上的赏读。
2020年山东模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

高考语文复习优秀PPT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优秀PPT诗歌鉴赏
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 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进行相对比较, 突 出各自特征,共同表现某种情感。
衬托:
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 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有正 衬和反衬两种。
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衬哀
烘托:
从侧面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使要表现 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本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拟人,对比。描写了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 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②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世道的愤慨,表现出无 奈的超脱。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例七(09江苏卷):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 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 阳游,骑黄鹤。
例三: 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答: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来表现夜雪之 大。诗歌分别用被子、枕头的冷,窗户的明亮 和竹子被折断的声音,从触觉、视觉、听觉三 个角度烘托雪大。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例四: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反衬,以梦境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 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 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 突出表现作者的亡国之痛。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诗歌鉴赏 优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诗歌鉴赏 优质课件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的能力。回答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可结合诗歌中描写雨后景象的诗句逐一筛选、提炼、概括即可。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 陈与义

3.(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 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 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4. (高考真题·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案: 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 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 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郦道元《水经注》)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杜甫《秋兴八首》)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王诗 写景 郦诗 抒怀
游 巴峡
晴江浣二女流明朝莹日鸣莺鸡为故市声于舟中忆帝京 解离情
猿鸣
泪沾裳
杜诗
玉露 枫林 山峡气萧森

↓同↓
游巴峡
↓ 异↓
王: 色调明丽 平静祥和 淡淡的思乡之情 得以缓解,不悲苦
郦、杜:色调凄冷 萧瑟阴森 情感悲苦
王诗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 “二流明莹”等意 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平静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 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诗歌 题材内容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伤己——壮志难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 曹诗:报国之心犹存,壮心不已的豪情 辛词: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 达技巧 》53页p pt课件
《官仓鼠》答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参考答案: (步驟1)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拟 人的修辞手法。 (步骤2)比喻作用:将那些只知道吮吸百姓血 汗的贪官污吏的丑恶本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 来。夸张作用:将那些吞食 民脂民膏的贪官 污吏的丑恶形象生动地勾画了出来。对比作用: “健儿无粮百姓饥”与官仓鼠朝朝入口进行对 照,将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鲜明地摆在了读者 面前。拟人作用:作者用一个“君”字是把 “官仓鼠”当作人来称呼,收到了强烈的讽刺 效果。 (答出两种即可)
类题指津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选择其中两种修辞说出其表达效果。
思维轨迹:由题干可知,答题范围是整首诗, ‘‘哪些修辞 手法”“选择其中两种”说明修辞手 法最少有三种。题干还要 求指出两种修辞的表达效 果,说明在指出修辞的同时还要指 出诗句哪里体现 出了这种修辞手法。
考查形式: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 达技巧 》53页p pt课件
知识方法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53页ppt课件
真题热身
答案:
①使用对比(映衬)手法。②如上下句之间 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 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 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③ 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渲染手 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 (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 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学习任务1.熟悉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2.了解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知识框架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试题类型的归类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如:王维《过香积寺》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太白诗,激越豪放;少陵诗,沉郁凝重;摩诘诗,形象如画;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谲幻;阆仙诗,清寒峭瘦;牧之诗,旷达绰约;义山诗,含蓄典雅;李煜词,颓蘼伤感;晏殊词,明朗疏淡;永叔词,清丽明媚;希文词,苍凉悲壮;耆卿词,缠绵自然;东坡词,雄浑豪放;少游词,小巧真切;鲁直词,流畅自然;易安词,凄苦绰约;放翁诗,雄浑厚重;稼轩词,壮阔雄奇;姜夔词,清峭秀远。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

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重中之重,诗歌的内容和手法始终围绕着思想感情来做文章。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因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可不从“意象”开始。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

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注释: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精品课件】2020(新增4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1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_26-29

【精品课件】2020(新增4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11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_26-29

2
• 8.洗练
•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 蕴无极的境界的。
• 例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连”与“入”相携, 织出一张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 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冰清玉洁 的形象自然托出。语言洗练,字字枝叶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 而不见斧凿。
• 5.绚丽飘逸
• 说到绚丽飘逸,最典型的诗人当数李白。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 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例如他的《望庐山 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 6.雄奇奔放
• 雄奇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精品课件
3
• 9.工丽
•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 例如:“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 水图》)其中用语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两句开头的“红”“青” 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精品课件
4
白狐精非常高兴,重重奖赏了那十只捉鸡的狐狸。 出来时,狐狸才发现白房子已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你猜怎么样?她的微笑是我见到的最美的微笑!” 而那个老妇人也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
平安普惠客服电话 ”
一家大超市新进了一批提子和葡萄,它们一同被摆在售货台上。……他决计大吃一顿吧,一来是不能带走,二来是要哄我开心;他那天已经用膝盖顶我好几下,又揍我好几拳了。, ”
“不要担忧,熊大姐,”樵夫回答,“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课件(共27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课件(共27张PPT)

6
示 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万里”“百年”的数字夸张,描绘出了辽阔无边的画面,极力抒发 分析
了诗人悲怆的感情 ①如实描绘,精练传神,诗意隽永,回味无穷; 效 果 ②虚化烘托,夸张突出特点,增强表现力; ③虚实相生,小大对比,强化情感抒发效果。
✓ 数词的出现往往伴随强调突出的作用。因此鉴赏时要抓住数词强调突出的对 象特点,把握数词的内涵。
✓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
Hale Waihona Puke 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
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2或024年表可用达课件技巧。
11
诗 眼
所谓“诗眼”往往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 统摄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具体表现为句中“眼”和诗中“眼”两 种形式。
分析 两个动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花鸟人的悲喜,生动营造出国家动乱,万物同 悲的深痛哀伤。 ①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效 果 ②描摹情态,突出特征; ③表达传神,蕴含手法。
2024年可用课件
5
示 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分析


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鉴赏
2024年可用课件
1
TIP
诗歌语言常见考察方向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
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
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复习课件 (共23张PPT)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复习课件 (共23张PPT)

101徐艺
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有声”和“无 语”突出了秋天山野的寂静。充分调动 了各种感官,“万壑有声含晚籁”利用 了听觉,“数峰无语立斜阳”利用了视 觉。生动地写出了秋天山谷的幽静。
102孙意晨
颔联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 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前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回声,后一句从 视觉的角度写无语的山峰与夕阳。描绘 出了秋日傍晚辽阔宁静的意境。从听觉、 视觉两个感官角度描绘出了秋日傍晚辽 阔宁静的意境。
2020.5.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因仗义执言而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
★ (1)结合全诗,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这两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这两句所写 之景由下而上,由深而高。“万壑”写山壑之多,“有声”暗 写山泉淙淙有力,衬托了“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山峰本不 能言,以“无语”称之,看似无理,却有妙理奇趣。人对山而 忘言,山对人而无语,真是契合无间。
答案:这两句描写山景,意境阔大而又趣味盎然。上句动中有 静,万条谷壑泉水淙淙,奏出天籁之音;下句静中有动,山峰 肃立,静静聆听山鸣谷应。“立斜阳”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晚山 的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风劲帆动 潮来水寂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异 ↓
谁将 愿 凭谁问
用典(手法)
韩:以名相谢安自况自勉 朝堂暗流涌动(动荡不安)
名人自喻
安邦济民、为民出仕(文)
担心
壮志难酬的愤懑
辛:以名将廉颇自况自勉 社会烽火连天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收复失地、为国出征(武) 失望、悲愤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书院 》 刘过
会但勤力 有使惰学 岁书尔如 稔种自力 时多知耕 。,。,
诗歌注重鉴赏历练和积累。
“ “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
联想、象征、 用典、曲笔、 衬托、讽 喻、 赋比兴、 以小见大……
对比诗句用“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 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宿渔家 [宋]郭震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王诗 写景 郦诗 抒怀
游 巴峡
晴江浣二女流明朝莹日鸣莺鸡为故市声于舟中忆帝京 解离情
猿鸣
泪沾裳
杜诗
玉露 枫林 山峡气萧森

↓同↓
游巴峡
↓ 异↓
王: 色调明丽 平静祥和 淡淡的思乡之情 得以缓解,不悲苦
郦、杜:色调凄冷 萧瑟阴森 情感悲苦
王诗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 “二流明莹”等意 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平静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 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热爱自然

乐观情怀

高洁品质 清静归隐
伤己

伤人
伤春
伤时
第一步:分别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把两首诗的题材、事件、景语、情语放在一起进行 比较,找出异同。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韩诗 写景抒怀 辛词 咏史怀古
↓同 ↓
安石本怀经济意 一起为苍生
英雄无觅孙仲谋 当年金戈铁马 封狼居胥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郦道元《水经注》)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杜甫《秋兴八首》)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参考答案】同:都以历史名人自况自勉,表达了烈士暮年的壮志以及壮志 难酬的愤懑。(1分)异:①韩偓以名相谢安自况自勉,期待为民出仕。(2 分)②辛弃疾以名将廉颇自况自勉,渴望为国出征。(2分)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 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 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两者都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悲,但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 臂力尚强,还识得敌人的阵型,重在表达报国之心犹存,壮心 不已的豪情;而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诗歌 题材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
伤己——壮志难酬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第一步:分别理解两首诗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根据表格比较异同
诗歌 题材内容 韦诗 郭诗
↓同
事件

景语
情语
↓异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韦诗 思乡离别 惯别家 灯前一觉
山月斜
惆怅
郭诗 即事感怀 宿渔家 灯前说笑 屋盖芦花 明月送归

↓同 ↓
↓异

灯前
韦诗:对家乡的思念 孤独 无奈
郭诗:艰辛 诗意美 愉快 无拘无束 热 情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
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 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 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 人生中的诗意美。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异 ↓
曹诗:报国之心犹存,壮心不已的豪情 辛词: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
晓行巴峡 王维
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体分析。(6分)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歌 题材内容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伤己——壮志难酬
异: 曹诗:报国之心犹存,壮心不已的豪情 辛词: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