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362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b.png)
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生产安全制度、应 急预案等内容。
宣传频次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宣传,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 调整。
培训与演练计划
培训计划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 、地点等。
演练计划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的、参与人员、时 间、地点等。
培训与演练频次
03
通讯联络
为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应建立应急通讯联络机制,包括电话 、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
应急响应启动与通知
响应级别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公司将启 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例如, 一级响应表示事故已经或可能对 公司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通知与协调
在启动应急响应后,公司应急指 挥部应通知相关人员到位,并协 调各部门和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 置。
设立专门的应急资金,用于应对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确保资金及时投入
在紧急情况下,确保应急资金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保障应急处置工 作的顺利进行。
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应急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
05
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
宣传渠道
通过企业内刊、公告栏、邮件、微信群等多种渠 道进行宣传。
适用范围和事件类型
3. 电气设备故障、电 缆短路等引起的电击 事故;
5. 其他生产安全事故 。
4. 船舶试航、调试过 程中发生的事故;
适用范围和事件类型
01
02
03
事件类型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可能造 成的损失,本应急预案将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 类
1. 一般事故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d63b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d.png)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在船舶运输过程中,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意外情况。
为确保航行的安全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船舶应当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本文将介绍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火灾应急预案1. 火灾预防措施- 船舶应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维护检查。
- 船员应接受消防知识培训,了解火灾的原因、防范方法以及灭火技巧等。
2. 火灾应急计划- 当发生火灾时,船员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紧急撤离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 同时,船员应根据火灾的性质和位置,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喷雾系统等。
第二部分:海上溢油应急预案1. 溢油预防措施- 船舶应定期检查石油罐、管道等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 船员应注意储存和操作石油产品时的安全规范,避免意外泄漏。
2. 溢油应急计划- 当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时,船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封堵漏油口、设置油布等抑制泄漏。
- 同时,船员应配合海洋环境保护机构进行清洁作业,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海难救生应急预案1. 救生预防措施- 船舶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艇、救生衣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船员应接受救生训练,熟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救生应急计划- 在发生海难事故时,船员应迅速启动救生预案,并按照指示进行撤离和求救。
- 若船员被困在船舱内,应尽量寻找安全出口,并确保氧气供应,等待救援。
第四部分:水手伤病应急预案1. 伤病预防措施- 船员应接受必要的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并遵守船舶上的安全操作规定。
- 船舶上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一些常见的轻微伤病。
2. 伤病应急计划- 当船员在船上受伤或生病时,船上应当有专门的医疗人员或有关培训的船员负责进行基本的急救。
- 船员若情况严重需要进一步治疗时,船舶应立即向附近的港口或救援中心求助,进行及时转移。
结语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船舶安全的重要措施。
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f34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9.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包括船舶火灾、碰撞、搁浅、触电、溢油等事故。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调度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2. 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协调各部门工作。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协同作战。
4. 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火灾扑救、溢油控制等。
5.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工作。
6.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宣传报道,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三、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3. 现场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开展救援工作。
4. 事故调查事故救援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5. 事故善后处理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赔偿、恢复生产、环境治理等。
四、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搜救(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携带救援设备,前往事故现场。
(2)开展水面、水下、空中立体搜救。
(3)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
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767a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4.png)
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船舶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船舶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船舶安全。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设施安全检查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船舶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碰撞、泄漏、人员落水等突发事件。
1.4 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船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则(2)船舶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3)船舶事故应急救援程序(4)船舶事故应急救援措施(5)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后期处置二、船舶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船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局、船舶公司、救援单位等组成。
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救援职责(1)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船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监督船舶公司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组织应急演练。
(2)海事局:负责现场水域的监控和交通管制,指导船舶公司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调查和处理船舶事故。
(3)船舶公司:负责船舶的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组织应急演练,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
(4)救援单位:负责提供应急救援力量,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船舶事故应急救援程序3.1 信息报告船舶发生事故时,船员应立即向公司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海事局报告。
3.2 应急启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海事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救援方案。
3.3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包括灭火、搜救、污染控制等。
港口船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港口船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26e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6.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港口船舶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所有港口的船舶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体系1. 成立港口船舶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1)总指挥:港口管理局局长;(2)副总指挥:港口管理局副局长;(3)成员:港口管理局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
2. 设立应急处置小组(1)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清理等工作;(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4)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信息传递、协调联络等工作;(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事故预防1. 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船舶进出港规定;2. 定期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情况等。
2. 现场救援(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2)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生命安全;(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4)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警戒疏散(1)设立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2)疏散受影响区域人员,确保安全;(3)做好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通讯保障(1)确保应急通讯畅通;(2)及时传递事故信息,协调各方力量。
5. 善后处理(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2)评估事故损失,提出恢复重建措施;(3)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依法处理。
船舶应急救援预案方案
![船舶应急救援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47da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5.png)
船舶应急救援预案方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船舶在航行、作业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船舶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籍船舶在航行、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火灾、爆炸、碰撞、人员落水、船舶倾覆等事故。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船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分为四级: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船舶应急救援指挥部、部门应急救援小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2.2 各级职责(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公司船舶应急救援工作,研究解决应急救援重大问题,制定、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2)船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船舶应急救援预案,协调船舶、码头、救援力量等相关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3)部门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助船舶应急救援指挥部开展救援工作。
(4)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指挥救援人员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
三、应急救援程序3.1 信息报告船舶发生突发事件时,船长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报告海事管理部门。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类型、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船舶状况等。
3.2 应急响应(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派船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具体救援工作。
(2)船舶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型,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向海事管理部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3)部门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提供人员、设备、物资等支持。
(4)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迅速组织救援人员,开展现场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船舶制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船舶制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5da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f.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船舶制造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4. 《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有关船舶制造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船舶制造企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救援队伍负责人等。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2)成员: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救援队伍负责人等。
3. 应急救援队伍(1)消防队伍:负责火灾扑救、灭火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队伍: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等工作。
(3)抢险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救援、设施设备抢修等工作。
五、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指挥长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1)指挥长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本预案。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
3. 组织救援(1)应急救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2)消防队伍进行火灾扑救、灭火救援。
(3)医疗救护队伍进行伤员救治、现场救护。
(4)抢险救援队伍进行事故现场救援、设施设备抢修。
4. 事故处理(1)事故原因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5.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应急救援工作基本完成。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指挥长报告,指挥长决定结束应急状态。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eea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0.png)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前言本预案旨在制定适用于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以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和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船舶使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2. 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措施应得到严格执行:- 所有与船舶使用生产工作相关的人员必须接受充分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要点;-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和完好状态;- 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规划、执行和评估相关安全措施;- 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安全隐患和事件的信息,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3. 应急救援流程3.1 报警与警示一旦发生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1. 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当地海事局)报警;2. 向周围的人员发出警示,确保安全疏散。
3.2 人员伤亡救助1. 保护并营救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助;2. 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将受伤人员安全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3.3 火灾和泄漏事故处理1. 火灾事故: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同时通知当地消防部门;2. 泄漏事故: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泄漏物的封堵和控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3.4 事故调查和报告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2. 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经过、损失情况、事故原因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建议;3. 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并在必要时进行汇报。
4.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和培训,以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技能,并能够熟悉应急预案。
对演练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5. 审核和修订本预案应定期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其与实际需要相符,并与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
6. 结论通过制定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够有效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的损失。
船舶沉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三篇)
![船舶沉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be37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船舶沉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1. 紧急报警:一旦发生船舶沉没事故,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包括海事管理部门、海事救援机构以及附近港口的救援机构。
2. 船员安全:确保船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
船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生措施,如穿上救生衣、携带救生设备、求生艇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3. 发出求救信号:船舶沉没后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可以使用船舶上的求救设备,如手持信号弹、闪光灯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无线电通信向救援机构发出求救信号。
4. 寻找安全地点:船舶沉没后,船员应迅速寻找附近的安全地点,如浮筒、救生艇等,以便于船员可以在那里等待救援。
5. 建立沉船监控:在船舶沉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建立沉船监控系统,监控沉船位置、漂流情况,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准确地找到沉船位置。
6. 联系救援机构:船舶沉没后应立即联系附近的救援机构,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包括船舶位置、船舶状况以及船员数量等。
救援机构将根据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向事故现场派遣救援船只和救援人员。
7. 救援行动:救援船只和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救援船只应尽量靠近事故船舶,将船员从事故船舶上转移至救援船只上,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8. 环境保护:在救援行动中,应注意保护海洋环境。
如果事故船舶上有危险品或污染物,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污染扩散。
同时,救援人员也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9. 事故调查:船舶沉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展开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即为船舶沉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船舶沉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二)一、前言船舶沉没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船舶沉没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船舶运输单位及相关救援单位,包括船舶运输企事业单位、港务管理单位、公安边防、海事、救援等单位。
船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船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54bd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4.png)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船舶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船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船舶、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管理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 国家和地方有关船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火灾、爆炸、碰撞、触礁、搁浅、船舶损坏、人员落水、中毒窒息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船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船长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全体船员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船舶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各部门职责(1)船长:负责全面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指挥各部门按预案要求行动。
(2)大副:负责船舶安全、航行、装卸作业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船长处理事故。
(3)轮机长:负责船舶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等的安全运行,协助船长处理事故。
(4)大管轮:负责船舶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协助船长处理事故。
(5)水手长:负责船舶甲板、救生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协助船长处理事故。
(6)消防员:负责船舶消防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火灾扑救。
(7)救生员:负责救生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人员救助。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的船员应立即向船长报告。
(2)船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事故响应(1)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2)各部门按预案要求行动,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 事故处理(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灭火:使用灭火器、消防水带等消防设备进行灭火。
b. 救援:组织救生员、消防员等人员实施人员救助。
c. 隔离:对事故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d. 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事故处理过程中,船长应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造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造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c65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2.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造船企业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4)《船舶与海上设施安全监督规定》(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在船舶建造、修理、拆解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4. 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应急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应急处置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指挥部、保障指挥部、信息发布组、宣传报道组等。
2. 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工作。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救援、疏散、警戒等。
4. 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5. 保障指挥部负责物资、人员、设备等保障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6. 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
7.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事故风险及预防措施1. 事故风险(1)火灾: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过程中易发生火灾事故。
(2)爆炸: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过程中易发生爆炸事故。
(3)中毒窒息: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过程中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
(4)机械伤害: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过程中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5)触电: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过程中易发生触电事故。
2.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加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5)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安全作业。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bd7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0.png)
船舶使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船舶使用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点、预案的内容和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提高船舶使用单位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二、编制要点1.明确编制目的和任务船舶使用单位应明确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任务,即明确预案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以及为应对不同类型的事故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2.建立组织体系船舶使用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有序、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3.安全风险评估针对船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船舶使用单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风险评估的依据可以包括船舶的历史事故情况、设备现状、操作规范和应急救援资源等。
4.明确预案内容船舶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预案内容可以包括事故报警程序、人员疏散方案、紧急救助措施、应急物资储备和协调机制等。
5.制定培训计划船舶使用单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紧急救助技能、危险品处理等。
三、预案内容1.事故报警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的报警程序,包括报警人员、报警方式和报警流程等。
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通信计划,确保通信设备的有效运行。
2.人员疏散方案制定人员疏散的方案和路径,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任务。
同时要考虑人员伤亡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护方案。
3.紧急救助措施明确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助措施,包括人员伤亡救助、火灾扑救和泄漏物处理等。
要确保救助措施的可行性和及时性。
4.应急物资储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船舶使用单位应建立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
物资储备可以包括灭火器材、救生设备、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等。
5.协调机制船舶使用单位应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2024版船舶应急预案完整版
![2024版船舶应急预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c520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8.png)
目录•应急预案概述•船舶常见风险与应对措施•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划分•应急资源保障与调配机制•预警机制与报告程序•应急处置流程与操作指南•培训、演练与评估改进应急预案概述定义:船舶应急预案是指在船舶遭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为保障人员安全、减轻事故损失、恢复船舶正常运营而预先制定的一套应对措施和程序。
作用指导船舶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应对,降低事故危害。
提高船员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为船舶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010*******定义与作用国内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国内法律法规要求船舶必须建立和实施应急预案。
国际法规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及其相关修正案,船舶必须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应急预案。
法律法规要求适用范围船舶公司负责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船员接受应急培训,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油轮、液化气船等各类船舶。
港口和海事管理机构监督船舶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适用范围及对象船舶常见风险与应对措施01风险:船舶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02应对措施03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全体船员。
04使用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进行初期灭火。
05按照船舶应急计划组织人员疏散和撤离。
06向岸上应急中心和附近船舶请求援助。
风险:船舶碰撞可能导致船体破损、人员伤亡和货物损失。
保持正规瞭望,及时发现来船动态。
若碰撞不可避免,应减小损失,保护人员安全。
应对措施采取避让措施,避免碰撞发生。
碰撞发生后,立即检查船体破损情况,组织抢险救援。
010*********风险:船舶搁浅可能导致船体受损、货物损失和环境污染。
应对措施保持正规航行,避免进入浅水区域。
组织人员对搁浅部位进行勘查,了解搁浅情况。
若发现搁浅迹象,立即停船并通知船长。
根据搁浅情况,采取相应的脱浅措施,如卸载货物、调整压载水等。
海上船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海上船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9dd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1.png)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海上船舶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海上船舶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8. 《船舶出海航行作业指导书》9. 《防台防洪作业指导书》10. 《高温作业管理规定》11. 《危险品管理规定》12. 《消防工作管理规定》13.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海上船舶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船舶火灾、碰撞、触电、落水、溢油、中毒、爆炸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海上船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救援预案;(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救援力量;(3)发布应急救援命令;(4)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5)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2.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是海上船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迅速组织救援力量;(2)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4)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5)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船舶负责人应立即向船舶所属公司报告;(2)船舶所属公司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3)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2)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工作;(3)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4)应急救援小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5)应急救援小组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
船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船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01a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2.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船舶安全,提高船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船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船舶搁浅、碰撞、火灾、爆炸、泄漏、触电、人员落水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船舶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下设以下几个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助、物资调配等。
(2)安全防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包括隔离事故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等。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送和发布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保障工作。
2.各部门职责(1)船务部:负责船舶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安全环保部:负责船舶事故应急演练、培训及安全检查工作。
(3)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伤亡人员统计、安抚及赔偿工作。
(4)财务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的管理和拨付工作。
(5)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配合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船舶搁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组进行救援。
(2)对搁浅船舶进行安全评估,防止船舶进一步受损。
(3)组织拖轮将搁浅船舶拖离搁浅水域。
(4)对搁浅水域进行清理,确保航行安全。
2.船舶碰撞(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组进行救援。
(2)对碰撞船舶进行安全评估,防止船舶进一步受损。
(3)组织相关人员对受损船舶进行修复或更换。
(4)对碰撞水域进行清理,确保航行安全。
3.船舶火灾(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组进行灭火。
(2)对火灾现场进行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3)组织相关人员对受损船舶进行修复或更换。
(4)对火灾水域进行清理,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船舶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8ee1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3.png)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船舶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船舶行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定》7.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船舶行业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包括船舶建造、修理、拆解、运输、港口、码头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情况报告、协调联络等工作。
(2)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4)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1. 预警(1)当发生可能导致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预警信息应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迅速传达至各相关单位。
2. 应急响应(1)发生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应急救援组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3.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组应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减轻事故损失。
(2)人员救助:应急救援组应迅速开展人员搜救、救治和疏散工作。
(3)环境保护:应急指挥部应协调环境保护部门,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4.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安全得到保障,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指挥部应对应急救援行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应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船舶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企业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bff6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9.png)
船舶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船舶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船舶及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船舶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船舶企业的生产、经营、维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快速反应,科学施救。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4)综合协调,协同作战。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企业应当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2 应急救援职责(1)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决定应急救援重大事项。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协调各方力量。
(3)成员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如信息报告、资源调配、现场救援等。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3.1 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类因素,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2 预警信号及发布企业应建立预警信号系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预警级别和发布方式。
预警信号包括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分别对应不同级别的风险。
3.3 预警行动收到预警信号后,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强安全检查、调整生产计划、组织人员疏散等。
中国船舶集团应急预案
![中国船舶集团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11d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5.png)
一、总则为保障我国船舶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工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集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一)领导小组1. 领导小组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集团及所属企业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
(二)应急指挥部1. 应急指挥部由领导小组下设,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三)专项工作组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特点,设立以下专项工作组:1. 灾害预防与评估组2. 应急救援组3. 信息宣传组4. 后勤保障组5. 法律法规组四、应急处置原则(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四)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五)信息公开,透明度五、应急处置流程(一)信息报告1. 各级单位发现突发事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二)应急响应1. 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根据领导小组决定,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1. 应急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全力抢救被困人员。
2.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3.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物资、设备支持。
4. 法律法规组依法处理突发事件。
(四)应急处置结束1. 应急指挥部根据领导小组决定,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2. 各级单位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一)物资保障1. 各级单位应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物资调拨。
(二)资金保障1. 集团设立应急资金,用于应急处置工作。
船舶应急救援预案范文
![船舶应急救援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1b5d8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3.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船舶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作业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4 预案宗旨以人为本,确保船舶人员安全;预防为主,减少事故损失;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公司船舶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船舶船长2.2 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主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副主任:安全管理人员成员:各部门相关人员船舶应急救援小组设在船舶管理部门,负责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组长:船舶管理部门负责人副组长:船舶安全管理人员成员:船舶船员三、应急预案3.1 应急预案分类根据船舶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船舶火灾应急预案(2)船舶碰撞应急预案(3)船舶失控应急预案(4)船舶人员落水应急预案(5)船舶医疗急救应急预案(6)船舶污染应急预案(7)船舶地震、台风应急预案3.2 应急预案内容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应急响应程序(3)应急资源配置(4)应急演练计划(5)应急处理注意事项四、应急响应程序4.1 信息报告船舶发生突发事件时,船长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报告海事管理部门。
4.2 应急启动接到船舶报告后,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4.3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组织相关应急小组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船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仅供参考)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船舶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安全。
1.2 编制依据1.2.1《安全生产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2.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2.8综合管理体系文件:《船舶出海航行作业指导书》、《防台防洪作业指导书》、《高温作业管理规定》、《危险品管理规定》、《消防工作管理规定》1.2.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船舶各类事故、三级重大及以上等级的自然灾害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本应急预案体系由6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构成:一、船舶人员(含测量人员等以下同)落水应急预案二、船舶人员触电应急预案三、船舶火灾应急预案四、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五船舶碰撞应急预案六、防风应急救援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把保障员工及乘船测量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船长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统一领导,形成高效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1.5.2“二优先”原则。
“以人为本”,以救援人员优先、以防止事故扩大优先原则。
1.5.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二章危险性分析2.1概况2.1.1本船舶在连云港近海海域内作业。
2.1.2遇大于六级风立即停止作业。
并采取有效抗风措施。
2.1.3本船仅限于白天作业。
2.2危险性分析2.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见附表1:《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任务,编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网络系统。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处理机构组长:联系电话:副组长:联系电话成员及联系电话:3.2.2应急指挥机构小组成员的职责:3.2.2.1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3.2.2.2组织制定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3.2.2.3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3.2.2.4报告隶属公司与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3.2.2.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应急救援级别;3.2.2.6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从事故区域撤离,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3.2.2.7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3.2.2.8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给以支持;3.2.2.9宣布应急结束、组织、指挥恢复生产和生活;3.2.2.10决定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3.2.3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由船长任组长:副组长:成员:测量作业人员为相关人员:第四章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4.1 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船方应及时将潜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员工及相关人员,通过对潜在危害因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应急措施、专项的安全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隐患整改措施等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在开展生产前和技术交底时一起传达给有关人员。
船方通过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
安全检查可以是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等。
通过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之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检验,并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
4.2信息报告与通知4.3.1 建立事故应急报告制度4.3.3船长接到现场事故报告后,在组织现场人力、物力进行抢救的同时,须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隶属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由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发展趋势、影响大小,组织各事故救援工作组进一步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4.3.4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发展趋势、损失大小,做出处理和进一步报告的决定。
使事故能及时得到控制,损失较小的,则组织内部力量自行处理;事故扩大趋势,超出本部应急反应能力,或者人员、财产损失较大达到公司或政府的报告标准,应立即向隶属公司报告,获取外部救援帮助。
4.3.5应急处理联络方式①应急小组成员的手机要24小时开通。
②日常联络电话:建立应急处理相关联络电话(附后)。
③应急救援电话:A)火警:119B)救护:120C)治安:110D)海上搜救中心:4.4信息上报安全事故发生后,船长或在场人员应当用最快捷的方式报告事故发生情况,拨打120、119等急救电话,报告隶属公司。
4.4.1按事故严重等级,将信息上报方式分为三级。
1、一级:船长可以自行指挥处理的事故。
2、二级:船长可以自行指挥处理的事故但需要外援。
3、三级:船长自行指挥处理不了的事故。
4.4.2.1安全事故报告人员在向上级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时,应提供以下情况:⑴发生事故的船名、时间、地点、位置;4.5信息传递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可以是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现场应急报告可用对讲机、电话报告,报告单位和接受单位应做好记录,以便备查。
第五章应急响应5.1 应急分级见4.4.15.2 响应程序5.2.1一级响应程序⑴立即向隶属公司报告备案。
5.2.2 二级响应程序⑴⑴立即向隶属公司报告备案。
⑵隶属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当地有关政府部门。
⑶船长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并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简要情况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
⑷船上应急人员到位,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
⑸船长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遏止事故进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2.3 三级响应程序⑴船长或其他人立即报告隶属公司或当地有关政府及部门。
⑵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
并在48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简要情况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
⑶船长立即组织人员到位,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
⑷船长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遏止事故进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3 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获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进行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程序。
船长(或)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5.4信息发布隶属公司对事故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组织媒体报道。
5.5后期处置5.5.1隶属公司负责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疏散人员回迁、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
慰问受害员工及受影响人员,保证员工情绪稳定、社会安定,从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6应急结束与现场恢复5.6.1 事故现场得以完全控制,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规范限值以内,应急救援行动已无继续进行的必要,则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宣布应急结束。
5.6.2 抢救结束后,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工作组人员进行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实施现场恢复。
第六章保障措施6.1 事故抢险救援组织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抢险救援组、对外联络组、善后工作组。
6.2 信息与通讯保障措施船方应采取网络、固定/移动电话、传真等相结合的通讯方式,保证应急预警、报警、警报、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6.3 物资与运输保障措施根据救援需要,不但要保证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而且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船方应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设施建设,重视救援物资、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贮备,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制定配备标准,建立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检查,保证设施、装备性能的安全可靠。
船方应当具备以下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⑴医疗器材:应急药箱;⑵抢救工具:一般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⑶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⑷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⑸交通工具:隶属公司常;⑹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配置,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6.4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掌握应急救援队伍人力资源信息情况,并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准备情况。
6.5 医疗卫生保障措施6.5.1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配备应急药箱,在发生险情时,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7演练船方应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的要求,宣传应急救援知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习,从而使应急预案经得起实战的检验。
演习结束后,要形成总结报告送隶属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8相关术语解释8.1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8.2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8.3 恢复 recovery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9台风信号9.1. 1号风球:注意信号。
台风(或热带低压)在48小时内可能临近本港及附近地区。
9.1.2 2号风球:强风信号。
本港在24小时内将有强风(6—7级)。
9.1.3 3号风球:大风信号。
本港在12小时内有大风(8级以上)。
9.1.4 4号风球:大风增强信号。
大风将继续增强,但不到12级。
9.1.5 5号风球:飓风信号。
飓风(12级以上)即将经过本港和附近地区。
9.2热带气旋等级国际上分类标准9.2.1热带低压(TD):风速<17.2,相当于小于8级风。
9.2.2热带风暴(TS):17.2<=风速<24.5,相当于8-9级风。
9.2.3强热带风暴(STS):24.5<=风速<32.6,相当于10-11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