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张莉荣【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08(015)017【摘要】非发酵菌为一类不发酵糖类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需氧或兼性厌氧的无芽胞革兰阴性杆菌,它包括假单胞菌属等9个属的近百种细菌。

目前,这类细菌已成为机会感染与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群。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加,为探讨非发酵菌在临床治疗中的耐药性,对我院近年来分离的576株非发酵菌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及其辅助试剂,阳性复合板Pc11,阴性复合板Nc21。

1.2菌株来源分离自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3年间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标本576株,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血液、穿刺液、脑脊液经肉汤增菌转血平板,大便经ss、麦康凯、血平板培养分纯,痰、尿等直接接种血平板、麦康凯,提取分纯菌落,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经标准菌株鉴定符合标准。

2结果见表1、表2。

表1576株非发酵菌临床标本分布表(株)细菌名称痰、咽拭子分泌物、穿刺液尿液脑脊液大便血液铜绿假单胞菌1703810252鲍曼不动杆菌...【总页数】2页(P2210-2211)【作者】张莉荣【作者单位】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5【相关文献】1.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药敏试剂盒ATBPSE在临床药敏实验中的缺陷分析 [J], 肖亚雄;何林波;蒋国丹;彭宇生;王鹏;朱波;黄忠团2.46株非发酵菌分离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分析 [J], 冯成云;刘钰3.82株非发酵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 [J], 张东生;王莉萍4.连续5 a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离率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J], 刘宏博;李钰;张智洁;李胜岐5.临床分离非发酵菌株的药敏谱 [J], 施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

3 讨论我院3年间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总数为1433株,非发酵菌数占576株,检出率为阴性杆菌的40%,非发酵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主要检出于患者的痰液、咽拭子,其次是脓性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脑脊液和血液中偶见。

可见致病菌的分布和组成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应加强致病菌的检测工作。

在检出的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占总数的39%,位居第一,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也是I CU 中最棘手的细菌。

其感染后易在咽部定植,不容易被清除,致病力强,常表现为多重耐药。

我院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已达95%以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38%。

不动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遍存在于水、土壤、活的生物体内,医院的洗手池、仪器上都能培养出不动杆菌,医院内设备的污染或者医护人员手的交叉传染与医院内不动杆菌的流行有关。

我院检出的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26%)。

鲍曼不动杆菌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包括产生各种β2内酰胺酶和各种修饰酶、外膜蛋白的丢失或膜孔蛋白缺损、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和泵出机制等,其中以产生各种β2内酰胺酶为主要机制[1]。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也是一种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由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单胞菌的外膜渗透性低,抗生素不能有效到达相关部位,同时该菌产生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和含锌离子的金属β2内酰胺酶,可水解多种抗生素。

表2中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除了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外,对氨基糖苷类和头孢类抗生素都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产金属β2内酰胺酶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广谱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2]。

总之,非发酵菌感染不容忽视,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日渐上升,医院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阻隔交叉感染,临床医生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慎重使用抗生素。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某地区烧伤科非发酵菌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笔者医院烧伤科近几年非发酵阴性杆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烧伤科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笔者医院烧伤科培养结果分离为非发酵菌阴性杆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年共分离非发酵阴性杆菌8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50.00%)和鲍曼不动杆菌(19.33%)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6%、8.9%、13.9%;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11.4%、23.5%。

结论非发酵阴性杆菌耐药性增加,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与滥用、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有关,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烧伤感染;非发酵阴性杆菌;耐药性burn unit in an area of non-fermentative bacteria-negative bacilli and drug resistance of infectionliu you-hong 1 jiang zhang-jia 1 yang lei 1 shen hui1 zhang gang 1【abstract】 objective to hospital burn unit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of non-negative bacteria ferment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cas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burn unit,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toprovide laboratory eviden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may 2007 to may 2010 author hospital burn unit for non-fermenting bacteria culture results 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patient clinical data. results 3-year negative bacilli were isolated from 812 non-fermentativ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50.00%)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9.33%), with drug suscepti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efoperazone / sulbactam, amikacin, imipenem resistance rates were 7.6%, 8.9%, 13.9%;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efoperazone / sulbactam, amikacin, imine training southern resistance rates were 8.3%, 11.4%, 23.5%. conclusion the non-negative bacilli resistant to increased fermentation,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increase, and abuse, prolonged use of antibiotics resistance, suggest that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based on susceptibility results are reasonable.【key words】burn infection; non-negative bacteria fermentation; drug resistance【中图分类号】r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22-01烧伤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住院时间长,皮肤黏膜屏障的破坏、广泛的创面形成、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及侵入操作的使用使烧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性增加[1],致使感染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患者。

2003-2007年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2003-2007年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头孢噻肟 、 头孢他啶 、 头孢 吡肟 、 阿米卡星 、 环丙 沙星 、 左氧 氟 沙星 、 亚胺培南 、 头孢 哌酮, 舒巴坦 、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 复方
鲍曼不动杆菌对 l 2种抗菌药物 的耐药率 变化不大 ,但 总体 的耐药率都 比较高。 只有亚胺培南和头孢 哌酮向; 巴坦对其保
鲍曼不动杆菌 7 8株 , 2 . 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 3 9 , 5 占 58 %; 3株 占 1. 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来看 , 6 1 %。 铜绿假单胞 菌 在不 同年份所 占的 比例依 次为 3 . 3 .%、36 4 . 71 40 4 . %、 %、8 % 5 和 5 -; 1 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年份所 占的 比例依次为 2 . 8 71 %、 3 . 2 .%、4 %和 2 . 1 %、24 2 . 7 5 6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不 同年 份所 占的 比例依次为 l. 6 %、 1 %、26 1 %、. 1 . 1.%和 1 . 见 1 7 6 24 %(
阴性杆菌分离数及构成 比范围
年份
铜绿假单胞 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菌株来源 :收集 2 0 . 1 0 3年 1 月至 2 0 0 7年 1 2月我 院各科 患者 的各类 临床标本 ( 包括血液 、 尿液 、 痰液 、 口分 泌物 、 伤 胸 腹腔积液 、 脑脊液 、 胆汁等)进行 常规方法 分离培养 , , 共分离 到 23 9 3株非发酵菌革兰阴性杆 菌。 1 仪 器与试剂 :采用法 国一生物梅里埃微 生物分析系统 . 2 VT K 0 配套 的 G I和 N C定卡 。M IE —6 及 N+ F H培养基购 自天 津金章生物技术公 司现成 品。1 种抗菌药物纸片哌拉西林 、 2
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升高 , 括亚胺培南 , 包 耐药率从 2 0 0 3年 的 1.%上升到 2 0 2 6 07年的 3 . 这可能与细菌本身复 杂的 02 %.

临床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示。原始图像 不能诊断 小结石 , 时要 结合 MR 位像 诊 这 /轴 断 。另外 MR P可显示 结石 引起 胆管炎 性狭窄 , 4 J C 本组 1
例显示肝内胆管炎。
彬, M 等. R胰胆管成像加 常规扫描在 鉴
别胆道术后病变良恶性上 的意义[ ] 中华放 射学杂志 , 0 , J. 2 3 0
A R,9 4 1 2:3 1 J 19 ,6 13 .
2 刘剑羽 , 谢敬霞. 单次屏气超快速 M R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 断 中的应用 [] 中华放射学杂志 , 0 , : 6 19 J. 2 03 1 — 0 . 0 4 0 [ ] 孙 昌进 , 3 周翔平 , 宋
3 7 一7 . 7: O 4
综上 所述 , 断胆道 系统 结石 C 诊 T价值 有 限 , R 结合 M/ MC R P可进一步提高对胆道系统 结石的诊 断准确率 。
现代医硫 2 0 0 9年 3月 第 9卷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nH si l r 09Vo9N dr opt 2 0 l o3 a Ma
临床 非 发 酵 菌 分布 及 耐 药 性分 析
郭阶明 李勰麟 付 玉梅
DIT B 1 l CAL NON —Z S RI UT 0N 0F CL NI YM OGE N AND lS DRUG RE I T T S S ANCE ANAL S YSI
A C 2 92 铜绿假 单胞 菌 A C 2 8 3 由广东 省临床 检 验 T C52 、 T C75 ,
情况 , 以指 导临 床医生 合理 使 用抗 菌药 物 , 对我 院 2 0 03年 1月 ~ 0 7年 1 间临床标本 中分离 出的 4 5株非 发酵菌 20 2月 6

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食单胞 菌分离率最高 ,并 且具有较 强 剂 有 限公 司 。
南/ 西司他 丁和氨苄西林/ 巴坦 ( 舒 分
别 为 10O % 和 7 .2 ) 的 耐 药 率 0. 0 71%
的耐 药性 ( 3易 导致 感 染扩 散 , 5, - 6 已引 起 临床 的高度 重视 。为 了解本 地非 发
2 结 果
高 ,对 环 丙 沙 星 的耐 药 率 相 对 较 低
53 8 3份 临 (03 % ) 见 表 2 2. 0 。 。
3 讨 论
酵菌 的感染情 况 以及 临床常见非发 酵 21 非 发 酵 菌 的检 出 率 .
菌的耐药性 , 我们统计 、 分析 了我 院近 床 送 检 标 本 中 共 分 离 出 阳性 菌 株 年来从 各种临床 标本 中分 离出的各种 2 4 3 9株 , 致病菌总 检出率为 4 .%; 02 其 5 6株 , 阳性 检 出率 为 其 非发 酵菌 的检 出率 和耐药谱 的变化情 中非发酵菌 19 况 。报告 如下 。
【 关键 词】 药物 耐受 , 细菌

【 中图分类号】 R 4. 46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8020 )30 3—2 6 100 (0 70 —22 0
率高, 而对 亚胺 培南/ 西司他 丁和头孢
非 发 酵 菌 是 一 群 不 发 酵 糖 类 的 革 ( 国德灵公 司 ) 行鉴定 。 美 进
他 标 本 2 5份 。 6
舒 巴 坦 (52 %) 复 方 磺 胺. 9 和 我院 临床 标本 的感染 率 很高 , 非
9 . %) 2 对 应引起 临床 的高 度重视 。 1 分 离 与鉴 定 血标 本 直 接 注入 ( 1 6 的耐药 率高 , 阿米 卡星 的 散 , . 2

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达 3 . %, 2 1 然而头孢他啶 、 头孢吡肟抗 菌活性较强 , 药率 耐 分别是 1 . %和 1 . %, 37 9 6 这是由于这两种抗生素不被青霉 素酶水解 , 头孢吡肟耐药率 比头孢他 啶高 , 因为受细菌的 是
1 、 %)洋葱伯克尔德菌 l 6株( . %)其他 9 ( . %) 56 、 株 31 。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耐药株数耐药率 ( %)耐药株数耐药率( %)
11 菌株来源 :0 7年本 院住 院患者 临床各类 标本 获得 . 20
27 8 株非发酵革 兰阴性 杆菌 , 《 按 全国临床检 验操作 规程》
进行培养和鉴定。
12 标准质控菌株 : 黄色葡萄球菌 A C 5 2 、 . 金 T C 2 93 铜绿假
中, 其中痰标本 的分离率最高 , 主要来 自呼吸科 和神经 内科 的标本 , 提示本 院临床感 染 以呼吸道 为主 , 患者 意识 障 与 碍、 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 口咽部分泌物 不易排 出、 引起 吸
大的不使。由于产生头孢菌素酶, 使头孢哌酮、 氨曲南的耐
药率分别达 7 . %、3 1 可选含 酶抑制 剂 的抗 菌药 物 8 5 6 . %, 如头孢哌酮/ 巴坦 , 舒 耐药率较低 为 9 2 . %。阿米 卡星的耐
抗菌药物 , 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的发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机制有 B 一内酰 胺酶 、 青霉 素结合 蛋 白酶( B S 的结 构和功能改变致通 透性降低等 , P P) 带有耐 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 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耐药菌株逐年增
2 结

高的重要原因…。表 2显示复方新诺 明 、 环素耐药率 米诺
太原市 中心 医 ̄(3 0 9 张景萍 , 000 ) Z 近年来 , 随着抗菌药 物的广泛使用 , 侵入性诊疗机会的

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蒋冬香;陈刚;王玉春;高玲【摘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氧化分解利用糖类或不利用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近年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院内感染有上升趋势,甚至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表现为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1-3],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标本分布、科室分布及耐药性,本研究对检出的421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07【总页数】3页(P607-609)【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假单胞菌,铜缘;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作者】蒋冬香;陈刚;王玉春;高玲【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1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氧化分解利用糖类或不利用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

近年来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院内感染有上升趋势,甚至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表现为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1-3],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标本分布、科室分布及耐药性,本研究对检出的421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 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从本院住院421例患者痰液、引流液和(或)伤口分泌物、中段尿液、血液、胆汁、脑脊液、脓液、胸水、腹水等标本中分离出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在1周内的重复菌株不作重复计数。

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

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

De a t n f I f ciu sa e ,Th o l SHop t lo o gln t p rme t n e t sDi ss o o e ePe p e, s ia f T n ig Ciy,T n ig,4 0 9 o gln 2 4 0 [ sr c] 0be t e To iv siae t edsrb t n a d s s e tbl y o o Ab tat jci v n e t t h itiu i n u c pii t fc mmo o —eme t t e b cl rm g o i n n n f r n ai a i ifo v l
主 要 分 布 于 痰 液 ( 2 4 )皮 肤 软 组 织 创 面 分 泌 物 (2 7 ) ; 药 性 分 析 显 示 铜 绿 假 单 胞 菌对 亚 胺 培 南 的敏 感 性 最 高 6 . 、 2 . 中 耐 (2 9 )其 它 依 次 为 头 孢 他 啶 (8 3 ) 环丙 沙 星 (8 1 ) 头 孢 吡 肟 (4 44) 阿 米 卡 星 (0 5 、 拉 西 林 一 唑 巴 9. , 7 . 、 7 . 、 7 . 、 . 0 7 . . 0 哌 4) 他 坦 (0 1 )头 孢 哌 酮 一 7 . 、 巴坦 (7 9 ) 哌 拉 西 林 ( 0 3 ) 氨 曲 南 ( 7 5 ) 头 孢 哌 酮 ( 7 1 ) 替 卡 西 林 一 拉 维 酸 6 . 、 6. 、 5. 、 5 . 、 克 (5 7 )不 动 杆 菌 属 对 亚 胺 培 南 的 敏 感 性 也 最 高 ( 5 7 ) 其 它 依 次 为 头 孢 哌 酮 一 巴 坦 ( 6 7 ) 头 孢 吡 肟 5. ; 9. , 舒 6. 、 (9 3 )替 卡 西 林 一 拉 维 酸 (7 4 ) 阿 米 卡 星 ( 50 ) 哌 拉 西 林 一 唑 巴 坦 ( 1 6 )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对 头 孢 哌 5. 、 克 5 . 、 5 . 、 他 5 . ; 酮 一 巴坦 的 敏 感 性 最 高 ( 5 6 ) 其 它 依 次 为 头 孢 他 啶 ( 5 5 ) 复 方 磺 胺 甲 嗯 唑 (4 5 ) 替 卡 西 林 一 拉 维 酸 舒 7 . , 7 . 、 7. 、 克 (3 7 )环 丙 沙 星 (9 8 ) 头 孢 吡 肟 (3 4 ) 哌 拉 西 林 一 唑 巴坦 ( 6 8 ) 对 包 括 亚胺 培 南 在 内 的 其 它 常 用 抗 菌 7 . 、 6 . 、 6 . 、 他 5. , 药 物 均 高 度 耐 药 。结 论 细 菌 耐 药 有 一 定 的地 区性 , 期 对 本 地 区 细 菌 耐 药 性 进 行 监 测 , 合 理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 少 耐 定 对 减

临床标本中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标本中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t t n o i e r n o rh s ia , n r v d h vd n e o e s n b e u i g o n i itc . eh d A a it f a i fs x y a si u o p t la d p o ie t e e i e c f r a o a l sn fa t o i s M t o s o b v r yo e s mp e r e a a e o h u t r . s s ma e b a l swe e s p r t d f rt e c lu e Te twa d y ATB b c e ilt s n t u n . B a e i c p e d n a t ra e ti sr me t K— p p r p e es r a i g
a r g n s ( 2 ta n ) e u i o a 6 6 s r i s ,Acn t b ce a ma n i 5 4 s r i s a d S e o r p o n s mat p i a( 6 ta n ) i eo a t r b u n i( 7 ta n ) n tn to h mo a l h l 3 0 s r i s . o i
头孢 噻 吩 、 孢 曲松 和 复 方 新诺 明 的 耐 药 率 最 高 , 药率 大 于 8 ; 麦 芽 寡 养 单 胞 茵 对 亚 胺 培 南 天 然 耐 药 , 其 头 耐 o 嗜 对 他 大 多数 抗 菌 药物 呈 高度 耐 药 , 复 方新 诺 明 对该 茵非 常敏 感 , 药 率 为 7 8 。结 论 非 发 酵 茵 对 临床 常 用 的 抗 而 耐 .
进 行
共 分 离 出非发 酵 茵 17 O株 , 前 3 的 非发 酵 茵 分 别是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6 6株 , 曼 不动 杆 菌 5 4株 , 麦 芽寡 养 单 5 居 位 2 鲍 7 嗜

医院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医院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b a c i l l i ,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b a s i s f o r a p p r o p ia r t e u s e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s i n c l i n i c . Me t h o d s : T h e 7 2 8 s t r a i n s c o mmo n n o n — f e me r n t a t i v e g r a 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e t e c t e d b y p a p e r — d i s c a g a r — d i f f u s i o n me t h o d a n d mi n i ma l i n h i b i t o r y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me t h o d . T h e r e s u l t s we r e e v lu a a t e d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n e g a t i v e b a c i l l i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t h e i r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wa s s t u d i e d .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d ug r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s w e r e
75 6
J B e n g b u Me d C o i l , J u n e 2 0 1 3, Vo 1 . 3 8, No . 6

非发酵菌属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

非发酵菌属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
2 0 , 1 2 ):1 1 14 0 5 1 (O 3 3 —3 3 .
对抗 菌 药 物 的耐 药性 , 以指 导 临 床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效 控 制 哌 拉 西 林 一三 唑 巴 坦 ( z ) 头 孢 噻 吩 ( E ) 头 孢 唑 林 ( F ) 有 TP 、 CF、 CZ 、
非发酵 菌感染 , 我们对临床分离 出的非发 酵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 头 孢 呋 辛 ( X 、 孢 唑 肟 ( T 、 孢 泊 肟 ( P 、 孢 他 啶 C M) 头 C X) 头 C D) 头
染 , 我院感 染性疾患 中, 在 由非发酵菌属所引致的疾病 , 占了所有
抗原阳性率 8 . % , V—D A 阳性 率 9 . % ;1 抗 一H e 94 HB N 17 2 8例 B 2 .% ;l例 H e g和抗 一H e均为阴性乙肝患 者中前 s 抗原 71 3 bA B l 阳性率 3 . % , B 87 H V—D A阳性率 4 . %。前 s 抗Hale Waihona Puke 原 与 H V N 19 1 B
【 关键词 】 非发 酵菌属
分布
耐药性
采 用 美 国 Wakw y4 s 细 la a 0 i
近 年来 , 着 各 种 先 进 诊 疗 技 术 的开 展 和 抗 菌 药 物 、 疫 抑 12 菌 种 鉴 定 与 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随 免 .
制剂的广泛使用 , 非发酵菌 引起 的感 染逐 渐增多 , 类细菌 耐药 菌鉴定 及药物 敏感 性 测试 仪 进行 细 菌 鉴定 和 药物 敏 感性 试 验 该 率高 , 给临床治疗带来 困难 。为 了解非发 酵菌感 染的分布特点及 ( 敏 试 验 ) 药 。抗 菌药 物 包 括 氨 苄 西 林 ( M ) A P ,哌 拉 西 林 ( I ) PP ,

201O年至2012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O年至2012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 0 1 3 年1 1 月 第l 1 卷第 6 期 C l i n i c M E d u c a t i o n o f G e n e r M P r a c t i c e N o v . 2 0 1 3 .V o 1 . 1 1 . N o . 6
由表 1 可见 , 送 检标 本最 主要 是 痰液 ( 6 0 . 5 5 %) , 其 阳性 率也 最高 ( 3 8 . 9 4 %) 。 尿液标 本及 血液 标本送 检量 分 别 居 于第 二 ( 1 0 . 5 1 %) 及 第 三位 ( 8 . 4 9 %) , 但
是血液标本的阳性率较低( 1 0 . 9 4 %) 。 2 . 2 2 0 1 0 2 0 1 2 年共 分 离 菌 株5 9 9 4 1 株, 2 0 1 0 ~ 2 0 1 2
作 者单位 : 3 1 0 0 0 3 浙江 杭州 ,浙 江省 中西 医结合 医 院I C U
( 任丹 虹 、 方垫 ) , 检验 科 ( 潘 亚萍 ) , 院感 科 ( 赵岚) 通 讯作 者 : 赵岚 , E m a i l : z h a o l a n 2 0 0 5 0 8 @1 2 6 . c o m
年 前 五 位 非 发 酵革 兰 阴性 杆 菌 的种类 及 构 成 比见
表2
表2 3 年前五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及构成比/ 株( %) 细菌类型 铜绿假单胞菌 2 0 1 0 年 2 0 1 1 年 2 0 1 2年
控制 。质控结果符合临床与实验 室标准化研究所 2 0 1 0 年规定 范 围 。 1 . 4 方 法 采用 WHO N E T 5 . 4 软件对 收集 的标 本 进
细菌 耐药 性 的迅 速 增 长 已经成 为 临床 医师 面 临 的 最重 要 问题 之一 。本 次研 究 回顾分 析 了非发酵 革兰 阴性 杆菌对 于 常用抗 生素 的耐药 性 。现报道 如下 。

990株临床非发酵菌的种群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990株临床非发酵菌的种群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CH U C n - i o g ja,K0NG Fa —i WU iln n ln, Hu —i g(Yu o l s s ia , zi6 3 0 xi Pe p e’ Ho p t l Yu 5 1 0,Ch n ) ia
[ bt c 0 jci Toraz edsr ui n rgrs tne f o fr naie atr oae o l — - s at A r  ̄ bet e v elet itb t nadd u ei a c neme tt cei i ltdf m oi i h i o s on vb as r n
i ,s s t r v d ee h d Da ao 9 tan fn n e me t t e b c e c o a o p o ie r f r n e f r a t c o i l s ci c m n n to s t f 0 sriso o fr n ai at— 9 v
Re ut Ni eh n r d a d n n t o fr e t tv a t ra s r i s we ed v d d i t g n r ,mo twe eAcn t — sl s n u d e n i e y n n e m n a ie b ce i tan r i i e o 1 e e a n 1 s r i eo
储从家, 孔繁 林 , 惠玲 吴
( 玉溪市人民医院 , 云南 玉溪 [ 摘 630) 5 10
要] 目的 了解某 院临床标本分离 的非发酵菌 菌种分 布及 耐药谱 , 临床用药提供 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 为 9 1株非发酵菌分为 9 )
析该 院 2 0 04年 1月一2)8年 1 月 临床 各科 室送 检标本分离的 90株非发酵 菌资料 。结果 () ( 2 9

连续四年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连续四年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Q 1 U G u a n g—b i n。
Z H A NG H a o , e t a 1 .D e p a r t en m t o fC l i n c i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N o . 2 0 2 Ho s p i t a l fP o L A ,S h e n y a n g L i a o n i n g 1 1 0 0 0 3, C h i n a .
为创 面分泌物 ( 1 1 . 5 %) ; 主要 分布在 老年病科 ( 2 8 . 8 %) , 肿瘤科 ( 2 o . 0 %) , 神经 内科( 1 4 . 8 %) , 呼吸 内科 ( 1 1 . 3 %) , I C U ( 1 0 . 2 %) 。 连 续4年 3种非发酵菌耐药率呈逐年 上升趋 势, 到2 0 1 1 年对 于铜绿假单胞茵 引起严重感染 , 首选头孢哌 酮/ 舒 巴坦、 美洛 培 南 。 鲍 曼 不动 杆 菌对 亚胺 培 南、 美 罗培 南 、 头 孢哌 酮/ 舒 巴坦 、 米 诺 环 素 的 耐 药率 分 别 为 1 7 . 1 %、 1 0 . 1 %、

1 21 6。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e d c i i n e V o 11 2,No .1 5

A u g . 2 0 1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续四年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田
8 . 2 %、 5 . 3 %, 可作 为治疗鲍 曼不动杆 菌引起严重感染最为有效的药物 。对 于嗜麦 芽窄食单胞茵 , 米诺环素、 左氧 氟沙星 和复方新诺 明药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 。 结论 非发酵茵检 出率逐年 增 多, 耐药率逐 年上升 。及 时了解和掌握本地 区非 发 酵茵的流行现状及耐 药性特征 , 有利 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茵药物 , 提 高治疗效果 , 减 少耐 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 【 关键 词 】 非发酵茵 医院感染 耐药性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非发 酵 菌 的临床 分 布及 耐药 性 变迁 分析
李 扬 林章礼 吴和顺 郑婉君 叶镇鹏 , , , ,
(. 1汕头市 中医医院 , 东 汕 头 553 ;2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 广 10 1 . 广东 汕头 5 53 ) 10 1
摘要 : 目的 探 讨非发 酵 茵的 临床 分 布及 耐 药性 变 迁 , 临床 合 理使 用抗 生 素提供 依 据 。 方 法 对 我 为
( .2 。 药敏 结果表 明 , 74 %) 多数 非 发 酵 茵 出现 多重 耐 药趋 势。 结论 况, 对指 导临床合 理 选 用抗 生素 和防 治 医院感 染具 有十分 重要 意 义。 关 键词 : 非发 酵 茵 ; 临床 分布 ; 药性 耐
学 科分 类代 码 :3 04 1 .1 中图分类 号 :R 7 32
6 .5 , 次 分 别 为尿 液 占 1 .1 分 泌物 占 9 1 %和 咽 拭 子 占 27 %。 病 区分 布 主要 为 : 吸 内科 89 % 其 19 %、 .8 .3 呼
(8 5 % ) IU病 房 ( 6 1 %) 血 液 内科 ( 0 9 %) 肿 瘤 外 科 ( .7 、 血 管 内科 ( . % ) 颅 脑 外科 2 .2 、C 2 .7 、 1 .4 、 9 5 %) 心 84 0 、
监 测非 发 酵 茵 的 临床 分 布 与 耐 药情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0 —5 7 (0 7 l 一0 7 0 4 75 20 ) l 87—0 3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 式利 用葡 萄糖 的需 氧或 兼 性厌 氧 、 芽孢 的革 兰 阴 无 性杆 菌 。 近 年 来 , 由该 菌 引 起 感 染 的报 告 E 益 增 t 多 , 其 在院 内感 染 中铜 绿 假 单 胞 菌 、 动 杆 菌 等 尤 不 占有 重要地 位 。 同时 , 由于 非 发 酵菌 对抗 生 素 的耐 药率 日渐增 高 , 已引 起 临床 医学及 检 验 医学 界 的重 视… 。本 文总结 我 市 某 医院 2 0 0 2~2 0 0 5年 检 出 的 52株 非发 酵 菌 的 临床 分 布及 耐 药 特点 , 1 旨在 指 导 临床合 理使 用抗 生素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下 。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PDR
全耐药(包括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包括药物
• 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 • 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
整理版ppt
Matthew E. Falagas, et al. CID 2008:46(1): 1121-1122
17
哪些细菌容易发生MDR?
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产ESBLs菌
肺炎克雷伯 大肠埃希菌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药物选择
福建省立医院临床药学室
整理版ppt
1
革兰阴性菌会对 所有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都发生耐药吗?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这些细菌都属于: 非发酵菌
整理版ppt
2
什么是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是一大类不能以发酵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革兰阴性杆 菌的统称
黑色:耐碳青霉烯的不动杆菌
整理版ppt
灰色:中度耐碳青霉烯的不动杆菌 13
Livermore DM The threat from the pink corner Ann Med 2003;35:226-234
非发酵菌院内感染形势严峻 原因何在?
整理版ppt
14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荚膜 。
不动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 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
大小(0.6~1.0) μm×(1.0~1.6) μ m 的杆 状(球杆状)细菌。
图中显示的是鲍曼不动杆菌。
贾文祥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整理版ppt
陈翠珍等. 海洋水产研究 2 0 0 5年8 月第2161卷 第4期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2 —2 8 )
文章 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4 —0 6 9 1 —0 3
临床 常见 非 发 酵 菌 的分 布 特 点 及 其 耐药 性 分 析
于海涛 , 孙 建 芝。 , 李 杰。 , 苏维 奇
[ 1 1 ] 马小波 , 梁朝霞 , 徐 庆雷 , 等. 1 . 1例非结 核分枝 杆菌 耐药性 分析
[ J ] . 检 验 医学 与临 床 , 2 0 1 0 , 2 4 ( 7 ) : 2 7 4 8 . [ 1 2 ] 接 力 , 许 苗 . 新 疆 肺 科 医 院 5年 结 核 菌 培 养 结 果 分 析 [ J ] . I 临
酵 菌 医 院 感 染 病 例 资料 , 并 分 析 其 临 床 感 染 特 点 。 结 果 共 检 出 非 发 酵 菌 1 2 7 6株 , 占革 兰 阴 性 杆 菌 的 3 5 . 9 , 其 中
鲍曼不动杆菌 6 0 1 株, 占非 发 酵 菌 的 4 7 . 1 、 铜绿假单胞菌 5 3 6 株, 占非 发 酵 菌 的 4 2 . 0 ; 呼 吸 道 是 非 发 酵 菌 最 常 见
d o n g, L o n g k o u 2 6 5 7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Un d e r s t a n d i n g c l i n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t s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n o n —f e r me n t a t i v e b a c —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trs p ( 5 7 o , t orp o n smatp ia ( 2 1 ) T erss n ertso . a5 . , i tb ce p 1. 7 ) Se to h mo a l hl 1 . . h ei a c ae fP n n o i t argn s n ieo atrt eo ea o e slatm, miai, e p n rp nm r l ls h n eu i aa d Ac tbce o cfp rxn /ub ca a k c cf i a d meo e e weeal es ta o n n e me 2 .Th ei a c aeo . l p iawa h ihs a n h GNB Isrs tn ertst miee O ers tn ert fS mat hl stehg et mo gteNF s o i . t ei a c ae o i p nm/ s
5 ; 9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非发酵革兰 阴性杆菌 中耐药率最高 的菌株 , 其对亚胺 培南天然耐药 , 对替卡 西林 / 棒酸 、 哌拉西林/ 唑巴坦 、 他 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 , 均≤ 2 。结论 1

非发酵革兰 阴性杆 菌是临床感染 的主要病原 菌之

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 、 不动杆菌属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 其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关键词】 非发酵革兰阴性 杆菌 ; 耐药性 ; 抗菌药物 ; 分析
XI ANGXi— iZ NG Y nf n ume , E u— n g
( h n d r r f n u til r u s i l C e g u 6 0 9 , h n ) C eg u Aica t d s a o p Hop t , h n d 1 0 2 C ia I r G a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和抗菌药物治疗
p h i l i a( 1 7 s  ̄ i a n s )w e r e t h e m o s t c o m mo n s t r a i n s .P s e u d o m 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h a s h i g h e r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c o m p o u n d
现代医院 2 0 1 3年 3月第 1 3卷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o s p i t a l Ma r 2 0 1 3 V o l 1 3 N o 3

非 发 酵 菌 的 耐 药 性 分 析 和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刘 珊 珊 刘伟 光 刘 明恒
【 摘
要】 目的

分析我 院非发 酵 菌耐药性情 况 , 探 讨抗 菌药物 治疗对策 。方 法
对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1 年 1 2月我 院分 离出的非发 酵茵耐 药性进行 回顾 性分析。结果 共检 出非发酵 菌 2 2 7株 , 以铜 绿假单胞 茵( 1 2 2株 ) 、 不动杆菌 ( 6 5株 ) 和嗜麦芽窄食 单胞 茵( 1 7株 ) 为主 。铜绿假 单胞 菌对 复方磺 胺 甲嚷 唑和氨苄西
a n t i b a c t e i r l a a g e n t s .S t e n o t r o p h o mo n a s ma h o p h i l i a h a s n a t u r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a g a i n s t c a r b a p e n e ms a n d i s s e n s i t i v e t o C O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监测临床常见非发酵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临床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法国梅里埃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 B 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

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获得14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列前3位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占81.4%),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75株(53.6%),不动杆菌属22株(15.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7株(12.1%),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2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33%~43%;对三代头孢耐药率分别在37%~5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率最高的菌株,其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均≤21%。

结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sola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nonfermentative Gram negative bacmi(NFGNB) to provide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clinicallyselecting antibiotics.Methods All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by routine procedure and bioMérieux ATB auto system,and K B paper disk diffusionin accordance with NCCLS standards was employed for drug sensitivity tests.Results There were 140 strains of NFGNB isolated from Octomber 2006 to June 2008,mainly from sputum ,middle urine and secretion.The main NFGNB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Acinetobacter spp and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The dominant strains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53.6%),Acinetobacter spp (15.7%),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12.1% ).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P.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to cefoperaxone/sulbactam,amikacin,cefepime and meropenem were all less than 20%. The resistance rate of S.maltophilia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NFGNB.Its resistance rates to imipenem/cilastatin were 100%. The resistant rates of S.maltophilia to 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levofloxacin were less than 21% .Conclusions The NFGNB are the important pathogens causing clinical infection,especially P.aeruginosa,A.baumannii and S.maltophilia.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different NFGNB.【Key words】nonfermentsative Gram negative baci11i(NFGNB); drug resistance;analysis;antibiotics非发酵菌是指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近年来随着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开展和新型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非发酵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都有增加的趋势,且非发酵菌普遍存在多药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者对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或气管抽吸液、尿液、脓液、咽拭子、创口分泌物等各类临床标本,按法国梅里埃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分离、培养获得的临床菌株。

同一患者只统计初次分离株。

1.2 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P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

向秀梅,等.临床常见非发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12月,3(4)1.3 药敏试验采用K 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2006年版)的标准进行。

培养基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4 质控菌株药敏用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均购自临床检验中心。

2 结果2.1 常见非发酵菌的分离率及构成比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20株,革兰阴性杆菌519株,其中非发酵菌140株,占总病原菌13.7%,占革兰阴性杆菌27%.其中列前3位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占81.4%),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75株(53.6% ),不动杆菌属22株(15.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7株(12.1%).2.2 非发酵菌感染病房的分布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在检出的140株非发酵菌中以呼吸科病房最多,检出53例,占37.9%;心脑血管病房检出38例,占27.1%;外科检出32例,占22.9%;其他科室检出17例,占12.1%. 2.3 非发酵菌感染部位的分布在检出的140株非发酵菌中,痰液及气管抽吸液中检出94株,占67.1%;其次为脓液18株,占12.9 % ;咽拭子10株,占7.1% ;尿液8株,占5.7%;创口分泌物7株,占5%;其他标本3株,占2.1%.2.4 非发酵菌的耐药率3种常见非发酵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1)。

表1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 讨论非发酵菌是一群需氧无芽胞的G杆菌,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或者通过发酵以外的代谢途径分解利用葡萄糖。

该群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其所致的医院感染有增多趋势。

本组14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中列前3位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占81.4%,比国内有关文献报道73.78%稍高[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53.6%,不动杆菌属占15.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2.1%.临床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痰、分泌物及中段尿等标本,其中痰的分离率最高,而且来自呼吸科的标本占37.9%,提示本院临床感染主要是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分析这些临床资料发现,大部分患者年老体衰、呼吸道分泌功能减退,纤毛运动减弱,不能及时排痰;并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后破坏了正常菌群维持的生态平衡,使得耐药性高的非发酵菌定植生长,这可能是非发酵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于其他标本的主要原因。

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各种侵袭性检查和治疗、住院时间过长,以及机体免疫力低下是致病主要因素。

从监测结果来看,3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表现为较高程度的单药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外,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不同3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也不一致。

本次研究资料表明,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7%,明显高于Sahm 等[2]报道的20.13%,说明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非发酵菌占重要地位。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医院感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其对三代头孢耐药率分别在37%~59%;高于国内相关报道[2]的15.30%,说明其耐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

对铜绿假单胞菌一般感染可经验用药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棒酸;对重症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

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9%和5%,因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可作为临床不动杆菌属感染的首选经验药物[3]。

但不动杆菌属对三代头孢和四代头孢的耐药率分别在41%~5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虽然分离率较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低,但其耐药性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由于天然产金属酶,面对碳青酶烯类和许多β内酰胺类耐药,治疗这种菌除了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棒酸,还可以选用左氧氟沙星;对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

临床高度怀疑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不宜使用碳青酶烯类,可选用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或氟喹诺酮类,待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再结合临床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非发酵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4],因此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时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这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控制非发酵病原菌在医院内的定值与播散就更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1]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 医院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学与耐药性监测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1):764精品766.[2]李家奉,李耘,齐慧敏,等. 20022003年中国革兰阴性杆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927.[3]常东,蒋伟,魏华,等.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61964.[4]王继东,金辉,廉祖煌,等.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株新缘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 337 1 339.. .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