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五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的讲话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及其理论成果(1956年~1957年上半年)
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的反 抗,而强调阶级斗争
2.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视频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 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 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 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小结:
•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党在社会主义 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 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正如新民主主义革 命是经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 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同样经受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经历了“大跃进 ”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才使党逐渐深化了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的科学认识,成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 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 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部矛盾的问题》)
《复兴之路—中国新生》片段《马 寅初被批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曲折发展阶段 (1957年下半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
党在指导 思想上存在 两个趋向
错误的趋向
比较正确的趋向
错误发展的趋向:
在经济建设上 急于求成
阶级斗争 扩大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
社会主义 本质理论 的提出
为什么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 的概念?
什么是 社会主义本质 ?
怎样理解 社会主义本质 的科学内涵?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给我们 留下的启示 (小组合作项目)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别国经验的教条主 义; 第二,必须尊重科学知识,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 义的唯意志论;
第三,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避免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 第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防止权力过分集 中和滥用。
②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④综合平衡,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八字方针; ⑤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毛泽东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⑥对工业、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若干有益的尝试;
⑦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提出社会主 义国家防止“和平演变”的重大问题和措施等。
我 国 传 统 的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的 观 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认识根源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一些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 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 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 公有制
经济方面
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发生问题 而受抵制
逻辑 结论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搞“一大二公” 阻碍生产 力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陷入歧途阶段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十年动乱)
• 政治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 指导思想上:犯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 的错误; • 组织上:犯了个人专断和过火斗争的错误; • 经济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为什么要发展?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怎样发展?
苏联的曾经
• 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 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 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 大成就。1932年,“一五”计 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 ,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 了99%以上。据苏联官方统计 , “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 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 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 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 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苏 联 建 设 成 就 展 览 馆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
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自己的发展!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 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 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 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 和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待定)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重点) 2.发展才是硬道理(重点)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
• 教学难点(待定)
1 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根本问题 。 2 如何正确评价建国以来,党在建设社会主 义进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3 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方面内容的联系。
1.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 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五”计划工业项目
1.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从国际情况看: 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中国周边环境逐步稳 定,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
以苏联为鉴戒,走 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看: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发展阶段(1957年下半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陷入歧 途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十年动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 探索和理论成果(1956年~1957年上半年)
文化大革命影视资料
小组学习项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 成就和存在的失误,可以给我们留下哪些启 示?
1956-19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
1.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 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判断。 3.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理论及发 展动力理论;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4.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文 化、经济、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
从国内形势看: 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 途》片段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论十大关系》)
傻子瓜子年广九的传奇经历
• “傻子瓜子”因邓小平多次在 高层提及年广久并收入《邓小 平文选》而闻名全国,号称“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曾 三次入狱,其罪名分别为“投 机倒把罪”、“牛鬼蛇神”、 “流氓罪”;三次被邓小平点 名(《邓小平文选》收录了其中 两次)。分别为1980年,1984 年,1992年,这刚好是改革开 放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年广久 命运的起承转合被认为暗合着 我国个私经济的发展进程。
讨论:
有些同学可能感到疑惑: “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三资企业中,难道没 有剥削吗?在社会上,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 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 极分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
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但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 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 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 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 最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 会主义本质的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高标准来要求我国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判 断;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执政 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和方针。
• 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的理论及发展动力理论;(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差发 党 生的 了指 表现 “ 导 原因 左思 ”想 的逐 偏渐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 客观规律缺乏深刻 的认识
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 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 环境中,对全国规模 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和科学研究
比较正确的趋向: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 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
3 1955年6月,又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各个学科的专门委员 会──学部,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家进入委员会,作为全国
学科方面的最高学术领导人员。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人才是关键
• 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 员会”,大批立志科学救国的海外学者纷纷归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 • 1952年,我国按苏联模式对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调整,将民国时期的 欧美式通才教育体制改为苏联式教育体制,走上了专业教育的道路。 • 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的专门工作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 了重要报告。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著名口号 • 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党中央提出 “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 标,从此“四个现代化”成为妇孺皆知的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 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重申和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关 键等论断。 • 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相继出台,大力发展高科技的 “863”计划,以及“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攀登计划”,直 到90年代的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等,新世纪的人才强国、科学发展观、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科 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国 家 取 消 农 业 税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注重科技知识传播。强调对知识分 子“应该放手地吸收,放手地任用和放手地提拔。” 2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党中央就决定组建国家最高学术 领导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