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1。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
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2。
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4.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5.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6.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7.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8.自然林无人施肥,仍能生长茂盛,其重要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充分B.位于沿海地带,降水丰富C.大多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周围,二氧化碳含量高,有利于有机物的形成D.林中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C.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10.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11.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2.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14题:13.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A.北坡是阳坡B.南坡是阴坡C.北坡是迎风坡D..南坡是迎风坡14.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A.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C.荒漠草原D.山地草甸草原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15—17题:15.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6.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米以上。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时的陆上溶洞,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形成。
完成下列各题【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A.哺乳动物时代B.人类时代C.裸子植物时代D.孢子植物时代【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故选B。
【2】材料中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A.人类活动B.臭氧层被破坏C.地壳下沉D.全球气候变化【答案】B【解析】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人类活动燃烧矿物质燃料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故选D。
2.下列生物始现于中时代的是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C.海生藻类D.孢子植物【答案】A【解析】在地球历史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岩石、构造、古生物、地磁、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生物始现于中时代的是爬行动物。
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和公平的观念B.公平和环境的观念C.环境和权利的观念D.发展和权利的观念【答案】B【解析】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故而对于全球性气候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巴黎协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和环境的观念。
【点睛】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可持续发展代人的利益。
4.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mm—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2013·安徽名校试题调研]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
读图,完成1~3题。
1.该大陆最有可能为()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欧亚大陆解析:该大陆穿过45°纬线,结合陆地东西的跨度可推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应为南美大陆。
答案:B2.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解析:南美大陆45°S东岸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
答案:C3.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分布B.地壳运动C.洋流性质D.大气环流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跨度在变小,地势在升高,说明受到板块的挤压。
答案:B[2013·新课标原创卷]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4~5题。
4.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中甲山脉位于热带荒漠带中,自然带带谱中的基带应为热带荒漠带,排除C、D项;受海拔和纬度位臵的影响,甲山脉不可能出现冰川,排除A项。
答案:B5.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A.地带性规律B.垂直地带性规律C.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沙漠中出现绿洲的条件是拥有丰富的地下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D[2013·河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解析:一般来说,生长在原生常绿阔叶林与原生针叶林之间的自然植被是原生落叶阔叶林,而图示缺少这一类自然植被,故C项正确。
答案:C7.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解析:图中显示,原生常绿阔叶林与原生针叶林之间是次生草丛、灌木林,其可能是原生落叶阔叶林被砍伐后形成的,故D项正确。
高考地理真题(2022)及模拟题专题汇编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真题(2022)及模拟题专题汇编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
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
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
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
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1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1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答案】9.B 10.B 11.C【解析】9.据材料可知,杭盖草原为蒙古族的牧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强烈,气候寒冷。
选择有山地的地区南坡即阳坡越冬,相比北坡而言,一方面日照时间较长,光热条件较好,另一方面,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较温暖,B正确。
山地的水源、食物相比浅丘和河谷没有优势,AC错误。
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猎人以狩猎为生,故围猎场所与游牧民族选择山地越冬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10.杭盖草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A错误。
温度与坡向和海拔有关,与坡度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
缓坡坡面径流速度较慢,有利于下渗,地下径流更丰富,D错误。
该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比较小,与陡坡相比,缓坡太阳辐射与地面的夹角更小,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较少,土壤蒸发较弱,水分条件更好,牧草生长更茂盛,B正确。
故选B。
11.据材料可知,鼠类通过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打洞为其提供栖息和生活的场所,在河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打洞常常被地下水淹没,导致无法栖息,所以鼠类往往远离河谷地区生活繁衍,故导致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C正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地理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
综上所述,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中,曾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
第一次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第二次发生在3亿5千万年前泥盆纪晚期;2亿5千万年前二叠纪末期发生了第三次物种灭绝;第四次大约在2. 03亿年前三叠纪晚期;最为著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6 500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90%的地球物种在这个时期被毁灭。
材料二世界动物保护联盟于2007年9月28日公布了“濒临灭绝物种红色名单”。
根据这个红色名单,地球上大约有11 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
科学家指出,物种灭绝的危机几乎全是由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
该联盟还称,保守的估计是在近两个世纪内,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约50倍。
不少科学家惊呼“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到来了!材料三新华网2007年10月25日报道,英国科学家24日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量灭绝。
尽管人类可能最终逃过这一劫,但地球上有一半的物种将会消亡。
1.地质时期五次物种大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人类活动是如何造成物种灭绝的?3.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精选练习] 1.读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口变化曲线与物种灭绝数的关系是。
(2)据科学家提供的一项研究证明:地球上30%-70%的植物在今后100年内将不复存在。
这对人类的影响是。
因为。
(3)请联系我国的情况,目前我国动植物种类受到的威胁是(高于或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4)举出导致物种灭绝的3种以上地理事件:。
(5)解决物种灭绝的主要措施有:。
()2.晚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
可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 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森林密布()3.几千万年前,称霸全球的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
高考地理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检测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
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
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
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A.叶片较宽大B.叶片较厚实C.根系欠发达D.根茎抓力强答案 D 因为河苔草根茎抓力强,能避免被急流冲走,因此能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D正确;叶片较宽大、厚实,受力面积大,易被急流冲走,A、B错误;根系欠发达,容易被连根拔起,C错误。
2.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A.雨季泥沙多,水体浑浊B.旱季泥沙少,水体清澈C.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D.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答案 C 根据材料,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从而有利于红色素的合成。
每年7—11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该地降水渐少,由雨季转为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含沙量减少,光照充足,C正确。
名师点睛雨季转旱季,阴雨天变少,河流水位下降,水体中光照变得更充足。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南坡植被及主要农产品的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山可能位于( )A.武夷山区B.台湾山脉C.南岭地区D.横断山区答案 D 图示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说明位于热带;山顶有冰雪带,且海拔高。
结合备选项中各山地的位置、海拔,可判断可能位于横断山区南部。
其他三个山脉或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无热带雨林分布,或无冰雪带分布。
4.图中甲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草原D.荒漠答案 B 甲位于落叶阔叶林下部、热带雨林上部,应为亚热带植被,又根据种植水稻可判断该处降水较丰富;据此可判断为常绿阔叶林带。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更”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更”,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2.当公转速度为N时A.漠河市民----欢庆“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疆----冰山座座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3.若某城市与M点同纬度,则其所在国家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A.亚寒带针叶林原始型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传统型C.亚寒带针叶林现代型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代型【答案】1.B2.A3.C【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公转速度的变更规律和读图综合分析实力。
依据甲图0°纬线上的自转速度为1670KM/h,而M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推断其位于60°纬线。
图乙中N点时为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公转经过远日点时(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故推断N点为7月初。
2.由上题可以推断地球公转至N点时,为每年的7月初,这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且起先向南移动,北极圈旁边还是有极昼现象的,所以A正确;新西兰此时处于冬季气候暖和潮湿,不行能出现太多的冰川,B错误;我国处于夏半年,松花江不行能有银装素裹,C错误;悉尼此时为冬季,气温低,降水少,D错误。
3.若某城市与M点同纬度,南半球该纬度没有该城市分布,只能是位于60°N。
则其所在的国家主要的自然景观是亚寒带针叶林。
该纬度所经国家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现代型,C对。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有,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足够,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潮湿和半潮湿地区 D.④水热足够,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其次级阶梯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渐渐递增 D.④到⑤的植被变更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答案】4.C5.B【解析】4.①位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属于内流区,但不全是内流河,A 错误;②位于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B错误;③位于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为潮湿和半潮湿地区,C正确;④水热足够,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选题兰渝铁路途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22个市县(区),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兰州至重庆全长886公里,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小明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据图完成下题。
1.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热量D.水分2.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C.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D.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金沙江干热河谷山高谷深,南北连绵,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76倍。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或靠山吃山的生活。
下图示意金沙江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的植被演替趋势。
据此完成下题。
3.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分别对应图中( )A.甲、乙、丙B.丙、甲、乙C.丙、乙、甲D.乙、丙、甲4.图中甲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土壤、水源B.坡度、水源C.海拔、植被D.热量、光照小晓同学初秋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
图示意小晓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6.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季风因素7.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
读图回答下题。
8.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呼吸作用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9.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B.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冻土退化过程中,地下冰的消融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
在高含冰量冻土区,这种地表沉降伴随着大量冰体的融化往往会形成热喀斯特湖。
热喀斯特湖通常是一些外部营力导致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融化形成的。
热喀斯特湖形成后,由于积水区域的反射率低,蓄热能力较强,侧向热流也使得周围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
湖水的热对流过程将会导致其下部多年冻土持续融化甚至融穿。
读青藏高原某草甸区热喀斯特湖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冻土环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温度升高,上限上移B.冻土温度升高,下限下移C.越靠近热喀斯特湖,上限越深D.越远离热喀斯特湖,下限越浅2.冻土融穿后,可能对该草甸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冻土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薄,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向地表水转换和流失C.湖岸坍塌后退,沼泽、湿地面积扩大D.高寒草甸、沼泽草甸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历年ꞏ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历年ꞏ广东卷)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
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
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A.湖岸线长度变短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历年ꞏ山东德州二模)某高校地理小组在重庆酉阳龙潭槽谷进行地下水采样和动态监测,探究石漠化岩溶槽谷不同坡向的水文特征。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其已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
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
据此完成1~3题。
1. 与低海拔热带雨林相比,云雾林A. 植株密度较大B. 林木相对矮小C. 易被开发利用D. 分布面积较广2. 热带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A. 树木茂密,土层深厚B.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D. 云雾缭绕,养分充足3. 推测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A. 气候湿润,位置偏远B. 人为进行开发保护C. 地处山区,风力较弱D. 自然环境独特单一米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脉东端,海拔最高达5 300 m,为雅鲁藏布江的两大支流——尼洋曲和拉萨河的分水岭,多断层发育。
下图为米拉山东、西坡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 影响米拉山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地形坡度B.降水C.光照D.土壤肥力5.米拉山植被种类最丰富的地段最可能集中在A.东坡4 800~5 000 m处B.西坡4 800~4 900 m处C.东坡4 600~4 800 m处D.西坡4 600~4 800 m处6. 若在米拉山修建隧道,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岩体垮塌B.冻土广布C.岩性坚硬D.水土流失南迦巴瓦峰自然带语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从山能到山顶,可以领略热带到寒带截不同的自然景观,“雨林”和“冰川”在一座山峰中同现,被称为“中国自然带最完整的山峰”。
南迦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海找7782米,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Ω”形转身,造就了这里军见的高峡谷地貌和自然带。
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 南迦巴瓦峰南坡与北坡均缺少高寒荒漠带,推测南迦巴瓦峰A. 位于雅鲁藏布江拐弯的峡谷之中B. 北坡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于南坡C. 南坡云雨反射太阳辐射,气温低D. 南坡与北坡受人类活动影响均小8. “雨林”和“冰川”共同存在于南迦巴瓦峰,其主要原因是南迦巴瓦峰A. 位于北归回线以南,挺拔高耸B. 位于水汽大通道,山地降水多C. 地质演化进程慢保留原生态D. 受热带季风影响,相对高度大9. 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其主导因素是A. 气温B. 坡度C. 降水D. 海拔读安第斯山脉中段30°S~35°S(阿根廷)哺乳动物丰度与环境关系图,回答10~12题。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2.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3.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
”读图,完成下题。
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春季,沿g—h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B. 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C. 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 a—b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4.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喜湿B. 喜阴喜湿C. 好热耐旱D. 耐寒好旱5.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1)在T1A. 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 自然带⑦为苔原带C. 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D. 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2)在T2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 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C.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 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6.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题。
(1)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A. 热量B. 水分C. 海拔D. 纬度(2)图中甲最有可能是()A. 温带草原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4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第四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辽宁二模)热融湖塘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因温度升高导致地表土层沉陷,融水汇聚于洼地形成的湖泊。
青藏高原是我国热融湖塘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湖塘周边的原生植被多为高寒草甸。
热融湖塘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第1~2题。
1.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塘的面积趋于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冰川融化B.退耕还牧C.地面沉降D.冻土消融2.随着青藏高原热融湖塘面积的扩大,湖塘周边的高寒草甸()A.向荒漠转变B.向耕地转变C.向灌丛转变D.未发生转变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昆虫物种之一,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
蚂蚁喜热,在15~40℃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生长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冬眠。
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
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指标。
据此完成第3~4题。
3.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光照4.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平缓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2021广西摸底)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
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B.随土层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增大C.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小于南坡D.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低于南坡6.同一土层深度,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比南坡大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条件好,植被茂盛B.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率高C.蒸发强,植被少D.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积累多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卷)
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答案】1.C2.D【解析】1.由图可知,谷底冲沟附近分布大量的沉积物Ⅱ,在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中下半部原有枝条容易被沉积物掩埋,被掩埋后,原有枝条枯落,进入沉积物,沉积物受侵蚀而出现冲沟,C正确;受干热风影响、土壤养分流失、遭受低温冻害,会影响品尼松树整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可能造成品尼松树干枯死亡,而不是仅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ABD错误。
故选C。
2.由图可知,乙时期谷底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大于0,谷坡与其相反,说明谷坡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小于0,可推测谷坡品尼松生长较慢;结合图中乙时期出现冲沟以及材料中提到1905年后降水增多,可推测谷坡受流水侵蚀加剧,导致谷坡上品尼松根部沉积物受侵蚀,导致根系裸露,不利于品尼松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影响了其生长,D正确;若考虑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则AB项均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得品尼松生长较快,AB错误;谷坡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主要影响谷底植被生长,谷坡植被受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
(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答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公路位于( )
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
7.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18.(1)喜马拉雅 挤压
(2)蒸发 下渗 水稻种植业
(3)热带草原带 西高止山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或位于西高止山东侧,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减少。
(4)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集中;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汇集水量大;地形低平,排水不畅;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不利于洪水下泄(任答3点即可)。
19.(1)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时间较短;夏季高温而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3.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题。
14.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4)简析丙所在国家多水灾的自然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松花江干流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千米,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含沙量较小。
材料二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下表为哈尔滨多年气温平均状况数据。
8.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含答案) (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A.位于南半球B.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C.甲河段径流量大,水能丰富D.湖泊上游河段径流量变化比下游小2.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可能为A.热带季风气候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海洋性气候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天然呆、无公害、治愈系”风靡中国。
图中A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
回答下面小题。
3.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A.高温多雨B.四季分明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D.降水充沛4.该地区8、9月份“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A.晴天多昼夜温差小B.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C.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D.太阳直射,光照强5.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读“我国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自然带甲—乙—丙的这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是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D.在中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7.图中乙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针阔混交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8.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大致特征为()A.由南向北倾斜B.由东北向西南倾斜C.由东向西倾斜D.由西北向东南倾斜9.《中国诗词大会》以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赛事举办方也到三中开展选拔。
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
下列诗句中,体现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有()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0.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1.(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4—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 28。
4 40。
0 210.0 1614.1②39°48′-4。
7 26。
0 2。
6 196.0 682。
9③48°58′3。
5 18.4 54.3 53.6 647。
4④54°17′1。
8 13。
4 225.0 117.0 2399。
04.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 30度附近5。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
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
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6。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
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1.(2011年高考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4-6题。
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28.440.0210.01614.1②39°48′-4.726.0 2.6196.0682.9③48°58′ 3.518.454.353.6647.4④54°17′ 1.813.4225.0117.02399.04.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 30度附近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0海南卷)图6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8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9该山可能位于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2010天津卷)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10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11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12-13题12.(09江苏卷)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13.(09江苏卷)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15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可知岩层应为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16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A.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针叶林(2010全国卷I)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下问题。
17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18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9-21题。
19.(09辽宁卷)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0. (09辽宁卷)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21. (09辽宁卷)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22~23题。
22.(09江苏卷)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23.(09江苏卷)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24.(09广东文基)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5.(09上海卷)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6.(09上海卷)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
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 B. 扩大湿地面积 C. 开发旅游景点 D. 提供优质水源27.(09上海卷)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银川二中2011届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5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28-29题。
28.该国A.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B.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29.②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开封201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
回答30~31题。
径流系数: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毫米)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毫米)之比30.表中甲、丁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31.与表中乙、丙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针叶林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该地区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33.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0届高三联考)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
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
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34-36题。
34.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35.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变暖B.人类开垦C.降水增多D.地壳抬升36.图表中浓江流域的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的保持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37.(2015·武汉调研)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32分)(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0分)(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12分)38.(2015·武汉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6分)(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8分)(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12分)1-5CABDA 6-10BBDAD 11-15BABDC 16-20ACDAC 21-25BDBAA26-30DCACB 31-36 CADABD37.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
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2)题,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和建坝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1)热带雨林。
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38.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
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