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合集下载

【经典诗句】“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山谷在刚下过一场新雨之后,晚上天气寒凉秋意更浓。

明月在松林中洒下一片清辉,清泉在山沟的石头上流淌。

[出自]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释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2.暝:夜,这里指傍晚。

3随意:任凭。

4.喧:喧哗。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6.春芳歇:春天的芳华衰歇了。

歇:尽,消失,消散。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8.留:居。

9.空山:幽静的山。

10.新:刚刚。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韵译】: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译文2:刚刚把一阵新雨送走,青山翠谷格外空旷清幽。

夜幕降临,凉风悠悠,使人感到秋意浓厚。

皎洁的明月在松间浮游,苍松把月光染得碧油油。

月下的山泉清澈、亮透,一鸿鸿地从石上潺潺奔流。

静静的竹林忽然间喧闹不休,是洗衣女一路笑声回到村口。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1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及注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春芳歇(xiē),王孙自可留。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译文及注释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注释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7-9]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下:顺流而下
6、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7、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山居秋暝》原文及注释译文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a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傍晚。
2、空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的山,而是因为植物的茂密,掩盖了人活动的踪迹。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及翻译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及翻译

1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2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雨后山泉在岩石上流的情景。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6随意:任凭。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
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出自《全唐诗》。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

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山居秋暝古诗全文及解释

山居秋暝古诗全文及解释

山居秋暝古诗全文及解释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啊,那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你想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好像在说,一场清新的雨过后,那空空的山里,一下子就染上了浓浓的秋意。

这难道不像咱们突然走进了一个宁静又神秘的世界?比如说,咱们有时候走进一个从没去过的小山村,那种新鲜感和宁静感,不就跟这差不多嘛!
再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亮的月光穿过松树的枝叶洒下来,清清的泉水在石头上欢快地流淌。

这不就是在告诉咱们,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和灵动吗?就好比在一个炎热的夏夜,咱们突然听到了一阵清脆的溪流声,那种清凉和惬意,是不是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洗衣的姑娘们回来了;莲叶晃动,那是渔船在慢慢归来。

这场景,多热闹,多有生活气息啊!就像咱们在老家,听到邻居们说说笑笑地回家,心里那种温暖和踏实,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
最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天的美景就算消逝了又怎样?这里的秋天照样迷人,咱们可以留下来尽情享受。

这就好像是在说,人生中错过一些东西没关系,眼前的美好同样值得珍惜呀!
我觉得这首诗真的太美太有意境啦!它让咱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也让咱们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咱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应该多去寻找这样的美好,你们说对不对?。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译文2: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

1.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2.暝:日落,黄昏。

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刚刚。

5.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

【诗文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山居秋暝》全文带拼音

《山居秋暝》全文带拼音

《山居秋暝》全文带拼音Shān jū qiū míng秋月明,山居之处,qiū yuè míng,shān jū zhī chù,山林幽静,暮色降临,shān lín yōu jìng,mù sè jiàng lín,云淡风轻,涧水潺潺。

yún dàn fēng qīng,jiàn shuǐ chān chān。

野花香醉,鸟语啼鸣,yě huā xiāng zuì,niǎo yǔ tí míng,松树低垂,岩石青冥。

sōng shù dī chuí,yán shí qīng míng。

孤烟远山,归思无边,gū yān yuǎn shān,guī sī wú biān,心静自然,禅意融悠。

xīn jìng zì rán,chán yì róng yōu。

山居秋暝,寂静无言。

shān jū qiū mìng,jì jìng wú yán。

解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山村秋夜的安逸恬静之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山间秋夜的宁静和美好。

首句以“秋月明,山居之处”作为引子,表明了诗人置身山居的场景。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山林幽静、暮色降临的景象,以及云淡风轻、涧水潺潺的自然声音。

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祥和。

接着诗人用“野花香醉,鸟语啼鸣”表现了山间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松树低垂、岩石青冥的自然景观。

这些画面勾勒出了山居的山水风光,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最后两句“孤烟远山,归思无边,心静自然,禅意融悠。

”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思考和领悟。

山居秋暝注释和译文

山居秋暝注释和译文

山居秋暝注释和译文《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名篇。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2.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3. 新:刚刚。

4. 清泉石上流:写的是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5.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6.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7. 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 随意:任凭。

9. 春芳:春天的花草。

10. 歇:消散,消失。

11.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哎呀!您瞧瞧,王维这诗写得多美呀!那雨后的空山,多清新,多宁静,就好像咱们心里头那片最纯净的角落。

明月照在松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这画面,难道不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吗?再想想那竹林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是洗衣姑娘们结伴归来啦,还有那莲花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这一切,多生动,多有趣!春天的花儿就算谢了又怎样?在这秋天的山里,咱们照样能过得逍遥自在!您说是不是?反正我觉得呀,王维这首诗让咱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山里的宁静与美好。

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能把咱们一下子就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山居秋暝古诗

山居秋暝古诗

山居秋暝古诗
山居秋暝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居秋暝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山居秋暝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山居秋暝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1.原文篇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译文篇二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3.注释篇三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4.赏析篇四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1赏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解析《山居秋暝》原文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及注释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解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山居秋暝》全文的意思

《山居秋暝》全文的意思

《山居秋暝》全文的意思《山居秋暝》全诗的意思是: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原文如下: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人物介绍: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完善唐诗三百首,山水,田园,写景,早教译文及注释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展开阅读全文∨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展开阅读全文∨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有用没用完善参考资料: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08-109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443篇诗文完善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猜您喜欢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完善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隐居,生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王维《山居秋暝》唐诗译文及鉴赏

王维《山居秋暝》唐诗译文及鉴赏

王维《山居秋暝》唐诗译文及鉴赏《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山居秋暝》注释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山居秋暝》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背景“山居秋暝”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登临赋》中,这首赋描绘了王维登高远望,心境怡然的感受。

王维是唐代伟大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擅长描述自然风光,诗作充满清新自然的意境。

本文将介绍《山居秋暝》这首诗的背景及分析。

诗歌分析《山居秋暝》诗歌内容概括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嗟。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西风残照倍凄凉,独立小桥边。

晚来风雨早来霜,何处秋江无月霜。

王维以“秋暝”为主题,通过写树、石、水、枫叶的景象,极其细腻地表现了秋季的虚静幽雅。

“独坐幽篁里”四个字概括了王维的居处和心境。

接下来,“弹琴复长嗟”,两次长叹,表达了作者因寂寞闷结而发出的心声。

诗歌中有“深林人不知”,“独立小桥边”,与“明月来相照”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比,加强了“人与自然亲近”的意境。

“西风残照”、“独立小桥边”、“晚来风雨早来霜”、“何处秋江无月霜”,表现了自然的平凡和毅力,与人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此外,《山居秋暝》中还涵盖了王维思考人生哲理的许多情感。

正是在那幽静的篁竹林间,让王维感到更加深刻地省视生命,体验平淡、悠扬、寂静、自在的生活。

影响王维作品的气质,文学技法,被后世传颂不朽,广为流传。

他的“山水田园派”诗歌风格开了中国古典诗歌新风格的先河,影响深远。

“山水田园派”诗歌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山居秋暝”更是代表作之一,被誉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此诗不但在唐代诗坛声名大噪,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也屡为借鉴,影响甚广。

结论“山居秋暝”这首诗歌寓意深刻,以寂静、清幽、蕴藉等手法表现了自然与人的相互交融,呈现出细致、流畅,自然天成的群山景致,展示出山水田园派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作物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性、自然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和个人精神诉求,也追求健康、自然、文化与艺术等多维度的华丽生活,王维的作品深深地打开了这个端口,让人们重拾对于自然、文艺、人性、美好生活、幸福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3
13
◆意象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象 + 意 = 意象
15:03
14
苏轼称赞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1.概括本诗中的五幅秋山晚景图:
15:03
15
空山秋雨图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15:03
16
明月松林图
明月松间照
15:03
15:03 33
◆知人论世
王维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任过太乐丞、右拾遗 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 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早年 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 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 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 半官半隐的生活。 本文应为隐居终南山或辋川别墅时所做,此时,他 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 留恋官位,不能决然离去。厌恶世俗、逃避现实,本诗 便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绪。 因此,《山居秋暝》表现了王维向往田园生活的思 15:03 34 想倾向,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望,厌弃官场的情绪。
11. “王孙”指谁?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思想感情)? (1)贵族子弟的通称,诗中借指诗人自己。
(貌似劝人,实则自勉)
(2)尾联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典故,反其 义而用之。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 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决然归隐。尾 联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5:03
30
8.从意象入手,分析中间两联的内容和情感?谈谈 你对这两联写作技巧的理解? (1)两联通过“明月、松、清泉、石、竹、莲、 浣女、渔舟”等意象的描绘,写出了山景的自然美 和山民的生活美,建构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也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追求。 (2)主要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运用了高低结合、 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有声和无声相结合,以及色 彩的对比映衬等,而且融情入景,描绘了一幅绘声 绘色、形象生动的山居秋景图。
15:03 9
◆读准语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用叙述口吻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轻快语调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用轻快语调读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肯定语气缓缓地读
15:03
10
15:03
11
三、诗歌赏析
写了什么?
为什么要写? 怎么写的?
15:03 12
(一)写了什么?
15:03 42
2.颈联两句用的是倒装的手法,正常语序“浣女归 竹喧,渔舟下莲动”,为什么诗中要倒装?
15:03
38
(三)怎么写的?
15:03
39
写作思路: 1 . 一二句:空山秋雨图 2 . 三四句:明月松林图 、明月清泉图 3 . 五六句:浣洗晚归图 、月夜采莲图
4 . 七八句:点明主旨,表现作者高洁情怀。
15:03
40
文章脉络图示如下: 首联:空山秋雨图 —— 季节、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林图 山 居 秋 暝 颈联: 月夜采莲图
你知道他们的称号吗?
1.李白: “诗仙” 2.杜甫: “诗圣” 3.王维: “诗佛”
【提示】这种称谓除了他诗歌中有佛教意味和他的 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他在唐代诗坛崇高 地位的肯定。
15:03 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盛唐代诗人、画家,被后人称 为“诗佛”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 表诗人,并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 他的诗歌以 40 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有用世志,边塞、游侠、抒怀诗有盛唐 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 后期历经变乱挫折,思 想消沉,奉佛持斋,多山水田园之作。他的诗各 体均擅长,尤其是五言。他的作品主要是山水田 园诗,量多,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15:03 26
参考答案:“明月松间照”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 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泉石上流”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 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 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15:03
27
4.颔联中的“照”不同于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 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的“泻”。 “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 辉的特点。 而“照”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了月照 松林,回光反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 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 和明亮空灵。
◆复习诗歌分类
诗 古体诗 近体诗(今体
绝句
五言 七言 五言
古典诗歌 诗 歌
诗、格律诗, 产生于唐代)
词(宋)
律诗
七言
排律(十句以上) 曲(元代)
新诗(现代诗歌的主流)1919年“五四”始创 现代诗歌
15:03 5 以旧体诗的形式反映现代生活思想感情的诗
◆复习律诗知识
首联
① ② ④ ⑥ ⑧
对 仗
颔联
15:03 36
诗中画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林图 夜中清泉图 浣洗晚归图 渔舟采莲图 自然美
画外意
向往田园 远离尘俗 厌弃官场 超然淡远
生活美
15:03
37
◆主旨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
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厌弃官
场,想寄情山水田园的感情,对隐居生活怡然自
得的满足心情,诗情画意中也寄托了诗人高洁的 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 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高洁的 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深化了主题,同时也增 强了感染力。)
15:03 35
12.“留”表达诗人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不愿同流合污,洁身 自好的情怀。
13.说说诗题的含义,并摘抄出诗歌中点题的句子。 (1)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 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 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诗歌中点题的句子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 来秋”。
15:03 31
诗中画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林图 夜中清泉图 浣洗晚归图 渔舟采莲图 自然美
生活美
15:03
32
9.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 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10.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思想感 情)? 通过诗句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山居 秋景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 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 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朗照,清泉潺潺) (言山空实则是心空,但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 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 妙趣横生。)
15:03 24
2.首联描写了山中景象的特点?这两句在全诗 的作用?如何理解“空”字? (1)描写了初秋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山 中,景象幽清、明净、寂静的特点。 (2)为全诗定下了空灵、幽静的基调。 (3)以“空”形容山,突出山中环境的寂静,渲 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流露出诗人的喜爱 之情,也给诗歌蒙上了一层禅味,表现了诗人对山 中景象的独特感受。
颈联 尾联

⑤ ⑦
押韵
15:03
可押可不押
6
二、解题
山 居 : 即作者晚年隐居的别墅,点明地点 秋 : 点明季节 暝 : 傍晚,点明具体时间 (雨后)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
15:03
7
三、诵读
山居秋暝
mí ng 傍晚
五律一般节奏:
221 / 2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刚刚
对 仗
15:03
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15:03
29
7.怎样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的艺术画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 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 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 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 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
(二)为什么要写?
15:03
22
◆意境
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象组成)
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生活场 景和自然景色)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 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15:03
23
1.“空山”包含哪几层意思? (1)因为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 活动的痕迹。 (2)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 (3)指秋雨过后,万物一新,诗人眼前一派空明 洁净 。 (4)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 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喧哗
huàn 洗
顺流而下
尽管
消歇、消散

春天的花草
贵人的子孙
8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夜幕降临,更令 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清澈的泉水从石上 淙淙流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不时传来阵阵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 结伴归来,莲叶摇曳,那是渔舟顺流而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尽管那春天的花草早已逝去,但秋景还是很 美,王孙自可留居山中,不必归去。
15:03
25
3.诗中最能体现意境宁静淳美,“诗中有画”的句 子是颔联两句。请同学们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 这两个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尽量使用修辞。 参考范例: “竹喧归浣女”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 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 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 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莲动下渔舟”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 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 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