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赏析——《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桂林山水》及评析篇1欸乃一声山水绿——《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王文丽评析:钱正权《小学语文教师》20101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芬芳你们知道它位于哪个省或者是自治区吗?生:在广西师: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课文已经读过了,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指名读两组词语,第一组为地名,第二组为形容词,读后让学生两组词搭配起来学)师:搭配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想一想:“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生:很有气势的样子师:是说什么有气势啊?生:波浪师:你们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澜”呢?(生答不出来)“澜”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看来和水有关系,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生: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壮观,有气势师:说得真准确,表达得真清楚我们知道有的词语是极富有情意的,你能读出这个短语背后的情意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什么叫“峰峦雄伟”呢?“峰”——生:山峰师:“峦”呢?生:山峦师:那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边做动作边说:峦,就是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词语:(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谁会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现在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试试还会读吗?(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准确)师:朗读是要找感觉的,其实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变音,摸索到一点规律后自然就读好了我们再来看这组词语,你自己试试能不能读好(生练习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和句子)师:接下来我想再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师: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生:因为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讲了桂林山水的特点生: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分成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第四自然段为一段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依据是什么吗?生:第一自然段是总结师:上来就总结吗?生:不是,是总述生:接着是具体的叙述师:与总起相对的应该是什么?生:分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师:说得好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把课文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总起、分述、总结这样课文的结构咱们就理清楚了(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点评]课上到这儿是一个板块,主要任务是课文初读,读好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结构怎样整体把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重点落在理清课文结构上这一点很重要,而一般高段老师容易疏忽为什么不单独安排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特点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一分段落,内容自然也就明白理清课文内容与结构几乎做到了丝丝入扣、步步为营先是从课题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再是交流预习中学到的词语学词语有特色,词语分了组,一组地名,一组是四个字的形容词,形容词重点抓“澜”“峦”,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扣住已有词语积淀的“陌生化现象”接着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读准字音,包括变调的字音最后有意识地请三位学生读四段课文,一箭双雕,既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又发现了课文重点,下面过渡到精读阶段也就顺理成章板块二: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师: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刚才有同学说它讲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谁能来简单地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什么特点?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师:你真会概括,仅用三个字就概括了漓江水的特点 (板书:静、清、绿),谁能概括桂林山的特点?生: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指名一人读第二自然段)师:作者在讲漓江水静的时候,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到底是不是在流动呢?生:是在流动,只是感觉不到而已师:你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吗?生:(读)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教师指导读好这句话)师: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在水里嬉戏、玩耍师:这个句子不光写出了水清,还好有意境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倒影师:可以看见谁的倒影?生:自己的倒影生:山的倒影生:山上的树的倒影师:哦,我们抬头看看天空,再低头看看水中,你又看到了谁的倒影?生:蓝天白云的倒影师:要是天空中偶尔飞过美丽的鸟呢?生:那就可以看见美丽的鸟的倒影师:这时候你再往水里仔细看,你又有发现了——生:清得可以看见绿色的水草师:它们随着微波轻轻地摇着,那是在干什么呢?生:跳舞生:和游人打招呼呢!师:现在谁能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师:万事万物交相辉映在一起,就显得漓江的水更清了,更美了,清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谁再来读一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再来读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谁知道“无瑕”是什么意思?生:没有斑点,没有瑕疵师:请你们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师:谁能够把漓江水三个特点连起来读?让我们随着你的朗读去感受漓江的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师: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师:作者说桂林的山“奇”,奇在哪里?生: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什么叫“拔地而起”?生:好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似的师:形态万千呢?生:就是各种各样,像什么的都有师: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既读出山的形状,又读出自己的感受呢?(通过和学生对比读,引导学生要读出个性的理解,既可以读出看到多姿多态的山的一种惊喜,也可以读出边看边回味边思考的悠然的感觉)师:作者说桂林山“奇”,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主要说它的什么美?(生无人举手)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你会发现,作者在说“奇”的时候,直接说“像老人,像巨象……”而在这里,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生:这是说桂林的山很绿,而且是嫩绿师:结合你说的这句话,回过头来看刚才的问题:“秀”指什么美呢?生:色彩美师:说得好!谁还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验证他说的是对的生:“色彩明丽,倒映水中”(请一位同学完整朗读这句话,体会桂林山的色彩美)师:桂林的山不仅“奇”“秀”,还“险”呢,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描写“险”的句子,学生读得人情人境;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以及桂林山的奇、秀、险,你们现在能把相关的句子背诵下来了吗?(集体背诵相关句子)师:同学们背诵得真好,很出乎我的意料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绝招吗?生:我是抓关键词,一想到桂林山水的那几个特点就背下来了生:我觉得必须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背得快,死记硬背肯定不行生:我觉得背诵的时候,仿佛我自己就站在漓江边上,看着静、清、绿的水,看着奇、秀、险的山师:说得多好啊,使自己身临其境,把作者的文字和情感,都内化为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其实,还有一种非常朴素也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读,熟读成诵生:我刚想说,就被您说了(听课老师笑)师:那说明咱俩想到一块去了,心有灵犀啊!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生:不是作者是为了把漓江的水和西湖、大海作对比,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作对比师: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作对比呢?生:这样才更能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师:哦,原来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点评]这个阶段是引领学生细读课文,以致熟读成诵,可谓精彩!最值得欣赏的是:对漓江水和桂林山的“感悟”,直接从“怎样写”的角度切入,并且与积累、运用语言结合,让学生“感”的是山水景物的“独特之美”;“悟”的是语言表达和自己的体会“悟”有重点漓江水清,重点落在具有想象空间的“清”字上文中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老师说,假设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还可以看见什么呢?能用作者的表达句式来说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在移情体验中,学得灵动,想象丰富且诗情画意接着老师进而要求把想象的事物用排比句表达: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领悟语言形式与熟读背诵紧紧结合,并相机提炼记忆方法“第二、第三两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这一问,使之豁然开朗,作者运用对比才能显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笑”板块三:创编传说,拓展研读,感受文化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验证作者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播放:配乐播放一组图片,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节选,学生见到后,自觉有感情地跟着老师朗读起来:)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师: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为了奖励大家,我再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出示课件——象鼻山的图片)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那座像“巨象”的山,它叫象鼻山,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这头大象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坐骑有一年,玉皇大帝骑着它来到桂林这一带巡游不巧,这头大象生病了,实在走不动了玉皇大帝见此就遗弃了它,自己返回到天上去了当地的百姓积极地为这头大象寻医问药,没过多久,它的病被治好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关心和爱护,它决定留在这里和当地的百姓一起耕种,一起生活玉皇大帝听说了,非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大象大象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天兵天将从后背刺人了一把宝剑,从此,就化作一座石头山屹立在漓江边上师:人们为什么要创编这样的故事啊?生:因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增加收入(众人笑)师:从商家的角度看,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呢?生:为了更加突出山水的神奇师:如果你喜欢旅游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山水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往往借助这些故事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倾诉着人性的美好!现在,你们再来看—— (出示课件——骆驼山的图片)生:(叫起来)骆驼山师:是啊,这就是骆驼山接下来就请你想象一个故事,讲讲它的来历为了让你讲起来更流畅,王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写出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例如,我刚才讲“象鼻山的来历”的时候,脑海里就想着这样几个词语——玉皇大帝、大象、生病、救治、捉拿、石头山下面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来想象关于骆驼山来历的故事,可以在纸上写下故事的几个关键词,提示自己讲好这个故事的内容(生思考,动笔写,教师巡视四分钟后,指名汇报,汇报过程略) 师:作者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周遭的风景,想象着它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怎么能不感慨,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师:记得刚一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就说这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你们来看看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生:这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话师:说得对,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生:因为引用别人的话能显得这个地方更美师: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说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你在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没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板书:王正功)此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桂林市的市长当时,有11个举子要进京赶考,考取功名,王正功作为地方官员设宴为这些举子送行宴席中,他作了一首七律诗,其中就有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面上意思是说桂林的风景之美是天下第一的,其实也是希望这些举子进京考试能够考个——生:天下第一!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你们看,在桂林的云湖公园里还矗立着王正功的塑像,而他写的那首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句的七律诗就镌刻在阳朔的独秀峰石壁上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生:作者在说师:你真会思考,他引用了王正功的话,说明两个人想到一起去了,所以作者在说 (板书:作者)还有谁在说呢?生:我们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也会这样说师:那也就是说读者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读者)你们这些读者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桂林,可是你们也会这样说,这说明——生:没去过的人会这样说听说过的人会这样说去过的人就更会这样说了我觉得当地的老百姓一定会这样说师:(板书:当地)与“当地的百姓”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人呢?生:外地的游客师:(板书:外地)刚才我们欣赏桂林风景的时候,读到了诗人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其实歌颂桂林山水之美的还大有人在(出示课件,学生朗读诗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杜甫(唐)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刘克庄(宋)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袁枚(清)师:阅读了这样的诗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想说什么?生:诗人也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我在去年十月,有幸去了一趟桂林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外国人,他们似乎不是到桂林去旅游,而是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游走于大街小巷和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着桂林山水带给他们的美和幸福生:(恍然大悟)外国人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生:古今中外的人都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冲其竖起大拇指)是啊,这就真是作者在开篇所说的“人们都说——”牛: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到了晚上,桂林的山就成为天然的幕布,而漓江的水则成了人们展现美的舞台当地的百姓,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点评]拓展文本内容和小练笔是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重点从形式来说,这样设计与一般教师的家常课并无差别值得探讨的是它的实效性内容拓展有多处:一是引用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诗句诗句是直接赞美桂林山水的,与“漓江的水真静啊……”的咏叹,赞叹之情完全一致;当然,如果两相对照着朗读,对作者在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将会体会得更深二是引用唐、宋、清历代诗人的诗句“思接千载”,丰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这些名句对已知者是唤醒,未知者是积淀三是象鼻山的神话故事它给桂林的山平添了神秘色彩,使眼前的景物变得空灵,又为下面的小练笔作了铺垫小练笔可贵处在于展开教学过程这是一项想象性练笔,文中比喻词“像骆驼”是想象展翅的起点(在文中找准想象点很重要),怎样写的方法有“象鼻山”的故事举例在前,写时有抓住关键性词语的提示,写后有交流有指导和矫正,练习得扎实有效,可以说为此类练习树立了榜样四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来历:这使学生懂得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写以外,还可以引用人们如阿盛赞来侧面烘托(执教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总评】发现“陌生的秘密这堂语文课质朴自然,简约高效,教风—扫以往某些公开课的浮华与矫饰可圈点处甚多,这里仅就本课引人人胜、扣人心弦作点剖析,谈点启示善教者必然从学生出发,活用教材,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桂林山水》学生需求什么?需求的是知识、能力范畴中陌生的未知的东西,而不是相反,本课正是瞄准了这个根本性的着力点,唤醒学生潜在的本能的求知欲望桂林山水有什么独特的美,有什么体悟,这种美是用怎样的词语、句式、段式等形式表达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既是提高语文能力最需要、而目前的语文课有所缺失的,也是—个“陌生的秘密”在细读文本的路上迤逦走来,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取、舍、增补着学习内容不断创造新的思维冲击力你看,初读课文内容新、词语多,需多花时间读好课文精读只抓桂林山水两个点,以及与之对比的句子,深人体悟,凸显其“独特之美”拓展是对文本的增补,使读写内容更为丰富当然,须有度,文本是本,过多必然影响“本”的细读;写的形式用想象延伸文本内容是其中之—,更多的可取其表达形式,如叶老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举其一而反三每一篇课文都以字词句的面貌呈现,学生似曾相识,少有兴奋点本课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在貌似已知中揭示末知,然后在求索中消解未知这,就是本课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的功力所在《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篇2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3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以及课文的语言美,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并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和运用对比、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手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策略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2、图文并茂,学习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的妙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入情入境的去读,去体会山水的自然之美。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不同的课文彩图、影视彩图及资料。

2、朗读录音。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一谈自己都游览过哪些地方?感受如何?(学生各自畅谈)教师评价小结:从各位同学的谈论中得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景十分优美。

可是,在我国南方有一个游览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它就是桂林。

(播放录音并放映多媒体课件)2、教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玩一番。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坐好了,开车出发!(学生做坐车样子)各位同学,桂林游览胜地到了,请下车!让我们好好游览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谈感受。

a:看啊,景色真美呀!b:真是山青水秀,优美动人!c:有山有水,山水辉映,千姿百态,美不胜收!4、教师肯定学生评价并引导,桂林到底有多美,不妨亲身去体会。

二、指导学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一句。

学生读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师引导:都说明桂林山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这句话中也知道桂林以山水而闻名。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学生:天下第一。

2、教师:桂林山水真是天下第一吗?让我们乘木舟来欣赏一下。

学生: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案例赏析——《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案例赏析——《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案例赏析——《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篇:案例赏析——《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如果有人来到我们家乡南通,问我们南通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利用学生的经历导入:对祖国的热爱应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始。

)美丽的家乡仅是我们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角。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许多名山大川。

(板书:名山大川)你们去过哪些名山大川?没去过听说过的也行。

(从家乡的山水想到祖国的名山大川,逐一拓展。

)你们听说过桂林吗?(指地图)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你们有人去过吗?桂林山水比起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名山大川来更有一番独特的美。

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板书:甲)甲是第一位的,超过其他的。

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二、描述,带入情境1.桂林山水这么美,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作一次假想旅行。

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2.出示图画(插图或放大插图)3.现在老师给你们做导游,来介绍桂林山水。

三、范读课文(老师担当导游,范读课文成了导游的介绍,学生备感亲切。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概括出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板书:五、讲读课文(第二节)1.观察图画。

我们先看看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怎么美?2.教学“观赏”。

刚才我们愉快地看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

(利用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学词语,生动而真切。

)可以用什么词?(欣赏)还有呢?(观赏)“观赏”也是“欣赏”的意思。

我们常常说“欣赏美景”“欣赏音乐”,可以是“看”,也可以是不用眼睛看。

而“观赏”一定要“看”,也就是通过“看”去欣赏,这个词中,哪个字包含“看”的意思?(观)所以我们就不能说“观赏音乐”。

3.学生自学。

指导:小朋友自学课文,一定要学会抓住最主要的。

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点抓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4.为了让学生体会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一系列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二.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二.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二【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1课【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练习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桂林山水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我们欣赏过奇丽的五彩池,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桂林山水。

大家想去吗?生:想!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桂林山水在哪里?生:我想知道桂林山水美不美?生:我想知道桂林山水是什么样?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师:那么,桂林山水到底什么样?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读完之后,再说说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样。

师:读了课文谁想告诉大家桂林山水是什么样?生:桂林山水很美丽。

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桂林山水的哪些方面呢?生: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师:这些内容,哪些是写山的,哪些内容又是写水的?生:第二段是写水的,第三段是写山的。

三、导游介绍,导学山水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这美丽、整洁的桂林山水,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内容。

师:老师现在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情况。

这部分描写了漓江的哪些特点?生:静。

生:清。

生:秀。

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生:比喻、拟人、排比。

师:看,这就是美丽的漓江。

师:这部分描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生:奇。

生:秀。

生:险。

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生:比喻、拟人、排比。

师:看,这就是桂林的山。

师: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来体会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分页标题#e#师:这美丽的桂林山水是那么令人神往。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6课《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一篇用词精当、佳词妙用、丽句叠生、意境优美的散文,堪称写景作品之上乘。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紧紧围绕桂林山水的特点,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本课的教学设计,拟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热受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引导学生想像,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语言的生动、准确、优美;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受。

教学目标:1、读课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课前口语训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见过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景色。

生:空中草原,一片碧绿;云冈石窟,气势雄浑;北京颐和园,秀丽雅致……(师评价)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

师:桂林的山水确实有着独特的美,到底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呢?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看那里的山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自由读书,读后汇报)生: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师板书:水、山、)评析:图文并茂,把学生的思绪引向千里之遥的桂林,进而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一下和课文贴近了。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桂林山水》课堂篇1教学《桂林山水》,通常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读,读出情感。

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这些特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任务,通过指导读,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

第二课时,主要是师生通过互动合作,进行读、议、勾划,在已经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一步: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文章。

师: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根本的特点呢?(学生有点茫然,很明显,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根本特点”)师:大家想想看,静、清、绿这三个特点,哪一个如果没有了,另外两个也就不存在了?下面我们再将第二自然段细读一下,再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读)(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师: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生:“静”是漓江水的根本特点。

因为如果水不静,就不可能清,也不可能绿。

师:为什么?生:因为静,说明水流不急,水流得慢,那江中泥沙就都沉下去了,江水就变得清了。

像黄河,滚滚翻腾,一路奔来,卷起了泥沙,就不清了。

师:那绿又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水清,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水草,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就变得绿了。

师:好极了。

漓江水静静地流淌,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所以清行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如果也像黄河那样奔腾咆哮起来,漓江就会变得不清也不绿了,只能是泥沙翻卷的一条浊水了。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还是那问题,大家再讨论一下:桂林山的奇、秀、险三个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标本的特点。

也就是说,哪一个特点决定着另外两个特点。

(学生细读,四人小组讨论,汇报)生:我认为“险”是最根本的特点。

因为山很险,必然是形状奇特的。

师: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是因为险才奇呢?还是因为奇才险呢?生:我认为因为奇,形状奇特,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才觉得险,从地上突然冒出来,互相不挨着,孤零零的同山峰,才会让人觉得“就会栽倒下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

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背诵全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数不清的美景圣地,其中桂林山水以它雄奇秀逸的风采被誉为天下第一。

那里山清水美,似一幅锦绣的画卷。

到底是怎样的画卷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桂林山水》,再次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

好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师:桂林美,描绘那里山水的词更美。

你还记得她们吗?快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波澜壮阔无暇攀登峰峦雄伟泰山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翡翠)师:这些词语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不仅我们读得朗朗上口,在作者的妙笔下也闪闪生辉。

初读课文后,桂林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生:桂林水美,桂林山美。

生:在上节课学习中,桂林山水最美。

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说说这节课你想学会什么?怎样学?生:我想亲眼看看桂林山水。

生:我想知道桂林山水美在哪?有什么特点?生:我想知道作者怎样把桂林山水写得很美丽?生:我想用边读边想,画出重点词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生:我想多读、大声读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请老师和同学们多给我一些评价。

师:多好的想法啊,没问题。

老师希望你们在与伙伴合作学习中不仅完成自己的目标,还要互相学习,多方面来提高和锻炼自己,好不好?二、品读感悟1、感受漓江水之美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下面就让我们踏上作者的.游船一起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

(播放漓江水的图片)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生:好美啊!生:水面可真平啊,就像一面镜子。

生:漓江的水太美了。

师:这么美的漓江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打开书,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课文中漓江水有哪些特点。

四语下册《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四语下册《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四年级语文下册《1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也是一篇情景并茂的佳作。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句句精彩。

作者对事物能够仔细观察,能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独具特色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单凭文字感悟理解是很枯燥乏味的。

于是我设计了一些录像片让学生看,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眼所见,再从中感受桂林的山水之美,更深层的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

对于文中的一些排比句的用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不会很难的。

仿写会出现一些问题的,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加以引导和评价。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玩赏、无瑕、波澜壮阔、形态万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单凭文字感悟理解是很枯燥乏味的。

于是我设计了一些录像片让学生看,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眼所见,再从中感受桂林的山水之美,更深层的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

对于文中的一些排比句的用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不会很难的。

仿写会出现一些问题的,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加以引导和评价。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课件(2)课文朗读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欣赏美景,激情导入1.学生欣赏各地风景图片。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1.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1.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勇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桂林山水的图片和旅游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2.邀请游客或播放旅游视频,分享桂林山水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创设“我是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多元感官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激发想象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如:“你在课堂上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需要提高的地方?”
2.学生互相评价,如:“你的同伴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对桂林山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桂林山水景点,共同探讨、分工合作,完成对景点的介绍。
2.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如撰写导游词、绘制景点画作等。
3.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4.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爱美的情趣。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11 个生字,会认8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

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

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美丽的广西桂林去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

好不好?(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边听朗读边看画面,听完看完之后,老师请同学把你心中最想说的一句话说给大家听听。

(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端起书到字里行间再去体会一下桂林的山水之美吧。

不过读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看屏幕):第一,要弄清每一个自然段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生自学课文)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师:现在我们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屏幕出示漓江画面)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在他读的时候,你认真听,找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的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一、教学目标: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二、教学设想: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

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

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

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

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

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三、教学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流程㈠激情导入导入语:(师:)同学们都想去哪里旅游呢?(生:)北京、上海、西藏、威尼斯、内蒙古……(师:)是祖国的首都北京?有水上之城称呼的威尼斯?还是有牧马草原的内蒙古呢?大家猜猜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去哪里旅游呢?下面就让我们乘上飞机,飞到桂林去看看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山水有多美!ppt㈡视频切入观看一段三分钟的桂林山水宣传视频,让同学们在观看的的过程中初步走进桂林。

【自己朗诵的课文录音带字幕的】㈢引出话题(师:)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有一句话一直出现在屏幕的下方,谁能告诉老师这句话是什么?(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谁能告诉老师“甲”是什么意思呢?“甲”是第一的意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一、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

(板书课题)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播放桂林山谁美景图,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1、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生:赞叹:师:看到这美丽的画面,同学们都由衷的发出赞叹,我们就随同作者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那秀丽的风光,同学们把书打开看课文听录音朗读课文并画出中心句。

生: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你们找的很准确,这是作者听到的,(出示图)师: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呢?(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这时我们乘着木船,荡舟在漓江上,来观赏这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2、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师:先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生: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师:好,在这谁能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的思路。

3、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师:这时我们乘着木船,荡舟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和水,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和水呢?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写水的这一段,并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生: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生:质疑:可作者为什么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呢?”是什么意思呢?师:哪个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生1:说明作者第一次见过这样的美景。

很吸引人。

生2: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和西湖更独特,更美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_0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一、创设情景,诱发美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处你印象最深的景色?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 2、师: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录像片)学生欣赏,然后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师:这么美的景,怎能让人不喜欢呢?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文字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我相信同学们能读得好!遇到难读的地方,向同桌请教,并多读几遍。

(此遍朗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1、自由读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4、回答: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这让1 / 4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激励、鼓舞和鞭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探究课文,品味美(一)、读中感受美 1、感受水美(1)、播放多媒体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3)、说一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清、绿。

) 2、感受山美(1)、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桂林山的独特美。

)(2)、你打算怎样来读桂林的山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文)(3)、播放课文配乐(学生配乐读文)(4)、说一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桂林的山奇、秀、险。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恰当运用修辞描描写景物的写法,运用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恰当运用修辞描描写景物的写法,运用学到的写景方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关于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关于翡翠的图片以及学生朗读重点段落时的音乐;重点语句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谁能用一两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见过的最美的一处风景?生:……(3生)师:同学们的介绍的风景让我们非常向往,美丽的风景总会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如画的桂林去看一看,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师板书课题:(桂林山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现在就让我们背上行囊,开启今天的桂林之旅吧,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准备情况。

(屏幕出示课件)全文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1生:第一)谁能说说这句话怎么理解?(1生)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山水的美是天下第一的,桂林的美美在它的山水之间,那桂林山水究竟美在哪里呢?二、品味文字,领悟写法。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课文2、3段,走进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出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桂林山水美在哪里?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入情入境,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读完了,桂林山下有一条大江,它的名字就叫--漓江,现在让我们乘上木船,一起泛舟漓江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2、桂林山水课前游戏: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课下积累了不少的诗词佳作,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怎么样?老师出上句,同学们说下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渭城朝雨浥轻尘,孤帆远影碧空尽,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班的同学,刚才这些诗词都是描写什么的?一、导入 1、师: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的多姿多彩:你看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秀美山川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去过桂林的?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桂林去看看?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摄像师的镜头,一起感受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吧!(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曾经有位诗人这样赞美桂林的山水: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意满怀啊,1 / 6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 3、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生说看来同学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二、识字 1、课文中的桂林山水又有着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要想学好课文啊,字词是关键!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字词是不是已经认识了?那老师可要考一考大家啦(课件出示字词)指生读男生读女生读2、谁想读一读这三个字?(课件出示澜、泰、峦)生读词( 1)谁能用澜组一个词?澜是大波浪的意思,波澜壮阔就是澜这个字要想写好可不那么简单,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吗?看老师写一写这个字,同学们抬起手来书空。

老师写的怎么样?( 2)你还认识那个字?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再说一句话泰上三人,下水,因为古代山东水患多,这个字的本意是避水患而得平安的意思, 1900 多年前《说文解字》这部书中就说泰,安也怎么样,同学们我们的汉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那我们可要认真的学习它,不能马虎啊!( 3)峦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山小而锐者那峦的意思谁能用峦组一个词,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的写一写吧。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1、师:大家都看过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吧?那么你们有没有被漓江的水所吸引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漓江的美景。

播放漓江的美景视频)2、课文中也描绘了漓江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漓江,她是一位倩影,一位美人,一位神女。

她的脸庞,清秀而娇美;她的身段,婀娜而曼妙;她的神态,高贵而飘逸。

她的脸庞,是群山的轮廓;她的身段,是山水的流线;她的神态,是天地的灵魂。

”3、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话用什么词来形容漓江最合适呢?请举手发言。

生说)4、漓江的水是如此清澈,让人心旷神怡。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垃圾,让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1.老师请四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思考围绕哪个话题写的。

询问同学们是否读准确、通顺。

2.询问谁能告诉老师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询问谁可能会说桂林山水不是天下第一。

通过阅读课文中描述漓江水的句子,让同学们跟随作者一起漂流在江水上,亲眼看看这里的水。

4.让同学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在读音上的差异。

询问同学是否注意到“啊”字在句尾的读音发生变化,并解释其规则。

5.让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

询问同学哪个特点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并让他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感受。

6.强调漓江水的真静,让同学们用形容词来形容它的静。

提醒同学们通过船桨激起的微波来感受漓江水的静。

同时,让同学们用形容词来形容漓江水的清和绿。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清的可以看见鱼儿在水中游动,清的可以看见天空的倒影。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像是一块翡翠,绿的像是一片绿宝石,绿的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作者已经被漓江的美景所陶醉了。

他曾经看过大海、西湖等美景,但从未看见过如此清澈、如此翠绿的江水。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啊,这样美丽的江水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让我们配上音乐,朗读课文,感受这美景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如果有人来到我们家乡南通,问我们南通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利用学生的经历导入:对祖国的热爱应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始。

)美丽的家乡仅是我们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角。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许多名山大川。

(板书:名山大川)你们去过哪些名山大川?没去过听说过的也行。

(从家乡的山水想到祖国的名山大川,逐一拓展。

)你们听说过桂林吗?(指地图)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你们有人去过吗?桂林山水比起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名山大川来更有一番独特的美。

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板书:甲)甲是第一位的,超过其他的。

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二、描述,带入情境1.桂林山水这么美,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作一次假想旅行。

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 2.出示图画(插图或放大插图)3.现在老师给你们做导游,来介绍桂林山水。

三、范读课文(老师担当导游,范读课文成了导游的介绍,学生备感亲切。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概括出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板书:五、讲读课文(第二节)1.观察图画。

我们先看看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怎么美?2.教学“观赏”。

刚才我们愉快地看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

(利用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学词语,生动而真切。

)可以用什么词?(欣赏)还有呢?(观赏)“观赏”也是“欣赏”的意思。

我们常常说“欣赏美景”“欣赏音乐”,可以是“看”,也可以是不用眼睛看。

而“观赏”一定要“看”,也就是通过“看”去欣赏,这个词中,哪个字包含“看”的意思?(观)所以我们就不能说“观赏音乐”。

3.学生自学。

指导:小朋友自学课文,一定要学会抓住最主要的。

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点抓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4.为了让学生体会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一系列训练。

“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什么联接词,就可组成句子?例句: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

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我们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你感觉怎么样?句子该怎么说?漓江的水静静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绿绿的。

指点: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

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旬,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书上就是用感叹句。

这样写,语气是加强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我们能感受到吗?课文是怎么写的呢?(通过一系列语言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

)指点:漓江的三个特点,都在感叹句后面补充说明了。

补充说明者隄用“得”。

(指导朗读,结合示范。

)“真静……啊”,轻轻地拖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

“真清啊”,声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读得很轻,好像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绿啊”,声音响些,饱满些,给人明快的感觉。

齐读。

指点:这样写就具体了,而且给我们美的感觉。

6.理解“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启发想象进一步带人情境:漓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坐上小船,现在我们一起乘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是“荡舟漓江”。

我们眯着眼,看着这图画想象一下,漓江的水怎么静?体会一下“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什么情景?一起轻轻地用鼻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看哪些同学仿佛真的到了漓江。

学生听着音乐观察、想象片刻。

(音乐、图画加上教师的语言描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兴奋,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教师的语言又支配着学生想象的所在,从而把学生带人漓江畔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到漓江的宁静。

)你们还记得表示水流的声音的词吗?(潺潺、淙淙、哗哗、叮咚叮咚)听一听,你们听见了漓江水流动的哗哗的声音了吗?听到叮咚叮咚的流水声吗?“潺潺的”呢?“淙淙的”呢?看一看,你们感觉到漓江水在流动吗?听不到,好静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你只觉得船在向前移。

轻声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7.现在我们从船上往下看,仿佛看到了什么?8.现在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该多绿啊!(引导看图)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看出?(指点:“无瑕”,“瑕”是玉上的斑点。

)9.老师、学生轮读这三句话,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10.读了以后更觉漓江美,文章也写得美,所以我们爱读。

如果还是这些内容,老师把它重新排列一下,效果会怎么样呢?你们体会一下。

(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老师读另外组成的句式不整齐的一段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见。

漓江的水绿得非常可爱,简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们再一齐把课文上的句子读一读,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这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结合教给知识。

)齐读。

(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进一步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11.讲分号。

这三个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中间是分号,停顿和句号差不多。

12.指点烘托的手法。

第二节一开始,如果就说“漓江的水真静啊”,不是和第一节联系得很紧密吗,为什么要说“我们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

,“水平如镜”——是宁静柔和的美。

两者都很美。

然后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起什么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么关系?(突出桂林的水甲天下。

)突出了哪一个字?(“甲”)指导读。

重点在哪儿?(“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那该怎么读呢?听老师的两种读法。

第一种:老师先用赞美的语调读,突出大海和西湖的美;第二种:用轻缓的语气读大海和西湖的句子,然后强调“却从没有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你们觉得哪一种读法恰当?(提示层次:先说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再说漓江的水怎么美,写出漓江的水的特点。

)齐读一、二两小节。

六、语言训练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的小河。

”谁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分):我爱长江,我爱西湖,我更爱家乡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饰语):我爱浩荡的长江,我爱明镜般的西湖,我更爱家乡弯弯曲曲的小河。

七、学生自学第三节桂林的山怎么美呢?同学们自己看看图,读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做下列记号:表示疑问的?,分层次标ll,重要词语标……,好词佳句标△。

指名一同学到抄好这一段课文的黑板上做记号)第二课时一、继续上一课的自学导语:桂林的山不需要攀登,我们坐在漓江的小船上就看到江边一座一座的山,那些山可奇特呢。

读了课文你们是不是看到那些山。

上一课大家自学了这一段课文,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1.提示疑问,释疑。

2.用简笔画创设情境,在感受桂林山的奇特的形象之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我们来到桂林会看到这样的山,你们说这座山像什么?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么?△在桂林,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山,你们看这山有点像什么?骆驼可能在做什么?△在桂林,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山。

你们看,这山像什么?大象站在漓江边想做什么?(以上三个图形逐一画出,组成一幅画,如下图。

)化很多,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形态万千)“万千”表示变化很多。

(教学词语从具体到抽象。

)△这一座座形态万千,奇特的山峰分开排列叫什么?(奇峰罗列)“奇峰罗列”中哪个字眼表示“分开”?(“罗”)△一座座分开排列,又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各不相连)一座座的山高高的各不相连,好像从地上拔起来,就叫兰“拔地而起”。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险峻,书上说“危峰兀立”,这个“危”是什么意思?是“危险”的“危”吗?字典上有三种解释取哪一种恰切。

(出示小黑板,结合指导学生在查字典中学会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义。

危:1.不安全;2.损害;3.高的、陡的)(随手画图)△在这些形态万千的奇峰中,有许多怪石叠在一起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块两块怪石能叫“嶙峋”吗?一定要怪石重叠才叫“怪石嶙峋”。

二、自学课文提出要求,词语的意思懂了,再读课文,要求能用上一课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然后要你们自己讲书。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2.桂林的山的特点怎么写。

学生自学,准备讲书,也可同桌商量。

三、学生讲书讲书要点:①桂林的山用排比句写出,有三个特点:奇、秀、险。

②先说桂林的山“奇”,课文中用一串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桂林山的奇特。

③再说桂林山的“秀”“险”,(指名上来指着图讲)分别说明“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艳丽”“倒映水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④最后,指出课文上用“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

指名讲后,启发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四、齐读课文第三节五、欣赏最后一节描述:我们游览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课文最后一节,写出了我们游览的感受,这一节写得很美,让我们欣赏阅读,说说这一节文字哪儿写得好。

学生自学,学习鉴赏。

1.讨论:2.欣赏要点:从山——水;从水——山,相互映衬;从空中——山间——江上,写得很有层次;从云雾迷蒙——绿树开花——竹筏小舟.由静——动,而且写了色彩,更觉得桂林山水的美。

把桂林山水比成“连绵不断的画卷”更觉桂林山水美不胜收。

最后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束全文,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并给读者留下了许多余味。

3.指名读,齐读。

六、朗读全文七、总结性训练(凭借情境进行语言训练)桂林山水如此秀丽,当我们游览结束的时候,如果我们登上桂林市郊的叠彩山,那么桂林的山山水水就在我们脚下,这时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抒发情感,并结合进行语言训练。

)桂林的山水,就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你由此又想到什么?“山水”的近义词有哪些?(河山、山河、山川、江山)可以加上哪些词组成词组。

(引导多种组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你能从这些词组选出一组,用来赞美祖国的锦绣河山吗?为了强调也可用反问句。

例句: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锦绣山河美如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