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操作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操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8242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b.png)
化工原理操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中基本操作原理,如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操作方法;3. 帮助学生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工艺计算;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化工设备进行实验操作;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见解,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使其注重实验安全,遵循实验规程;3. 引导学生关注化工行业的发展,认识到化工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基本原理的学习,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化工设备与工艺:介绍常见化工设备构造、性能及操作方法,包括泵、压缩机、换热器等,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单元操作:学习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操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涉及教材第三章至第六章内容。
4. 化工工艺计算: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工艺计算,涉及教材第七章内容。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化工原理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涉及教材实验部分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4周:学习化工原理基本概念;2. 第5-8周:了解化工设备与工艺;3. 第9-12周:研究单元操作;4. 第13-16周:进行化工工艺计算;5. 第17-20周:实验操作及总结。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化工原理及操作知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afaf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b.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设计模板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a0df4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5.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化工原理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16周授课地点:教室编号(例如:教102)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2)熟悉化工单元操作(如:流体输送、传热、传质等)的基本过程和计算方法;(3)了解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 流体输送(1)流体力学基础;(2)管道流体力学;(3)流体输送设备。
2. 传热(1)传热基本原理;(2)传热方式;(3)传热设备。
3. 传质(1)传质基本原理;(2)传质方式;(3)传质设备。
4. 热力学(1)热力学基本原理;(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
5. 化工过程计算(1)化工过程物料衡算;(2)化工过程能量衡算;(3)化工过程设备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流体输送第5-8周:传热第9-12周:传质第13-16周:热力学与化工过程计算六、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2. 作业完成情况:30%3. 平时测验:30%4. 期末考试:20%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2. 参考书籍:《化工过程设计基础》、《化工单元操作》等3. 在线资源:学校教学平台、专业网站等八、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89e8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7.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剖析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5954e24431b90d6d85c732.png)
化工工艺与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设计题目年产四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设计系别__________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化学工程与工艺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曹泽众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100101401 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刘洪杰孙立明赵瑞红目录1. 前言 (2)2. 工艺原理 (2)3. 工艺条件 (2)4. 设计规模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3)5. 工艺流程简述 (4)6. 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4)7. 对本设计的综述 (4)第一章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 (6)第一节变换炉物料及热量衡算 (6)第二节主要设备的物料与热量衡算 (15)第二章设备的计算 (17)主要设备一览表 (25)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
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
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由于co可使氨合成触媒中毒,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所以,变换工段的任务就是,使co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 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2。
因此,CO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
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
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
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艺原理: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CO+H2O=CO2+H2+Q (1-1)CO+H 2 = C+H2O (1-2)其中反应(1)是主反应,反应(2)是副反应,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1—1)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进而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26a6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8.png)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前言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学科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实施经验,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1.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课程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实验项目:1.热力学循环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锅炉、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研究热力学循环的特性和规律;2.反应过程实验:选取不同的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条件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3.萃取分离实验:利用萃取技术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提取的影响;4.流量计校准实验:利用机械式流量计和电子式流量计进行校准实验,并对校准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另一部分,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独立思考、课程设计和实际测试。
具体内容如下:1.热力学循环系统设计:根据给定的数据和条件,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热力学循环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选择、控制系统等。
2.反应器选择与设计:学生需要根据反应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和设计反应器结构、进料方式等3.传质过程模拟: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不同物质的传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进行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
4.课程总结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设计经验进行总结,撰写一份完整的课程总结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的过程、原理、技术要点和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主讲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对化工原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技术原理进行详细介绍;2.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练习,掌握实验技能和实践经验;3.课程设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设计和实践测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课程总结: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和报告撰写,提升自我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f657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4.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3)熟悉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具备较强的化工过程分析和设计能力;(3)熟练使用相关化工设计和分析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3.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计算方法;4.化工设计和分析软件的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2.第3-4课时:讲解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计算方法;3.第5-6课时:介绍化工设计和分析软件的使用,进行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2.参考书:提供相关化工原理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化工原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3a64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0.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2.了解传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单元操作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和完成化工项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单元操作。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流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2.传质:传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传质的设备;3.传热: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传热的设备;4.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反应器、分离器、输送设备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验证化工原理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用于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2.参考书:化工原理相关参考书,用于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案例;3.多媒体资料:化工原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化工原理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e79c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 引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
2. 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内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1 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的平衡、能量的平衡、动量的平衡等。
学生将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
3.2 工艺流程的设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化工工艺流程。
学生将通过分析化工原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控制参数等,设计出满足工艺要求的化工工艺流程。
4. 方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4.1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化工工程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了解化工工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流程。
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化工原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4.2 课程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掌握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方法。
5. 评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项目报告的评分和学生的学术表现。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指标:5.1 项目报告评分学生将根据课程设计项目的要求,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教师将对学生的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学术表现除了项目报告的评分外,教师还将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
学生的学术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6. 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9](https://img.taocdn.com/s3/m/da6e90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e.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9引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文档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9的背景、目标、方法、实施步骤以及总结与展望等内容。
背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知识,实际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以化工反应器的设计为主题,涉及到反应器的选型、反应器的热力学计算、反应器的传质与传热等方面知识。
目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 1. 了解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反应器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3. 熟悉反应器的传质与传热过程;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体的反应器。
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1. 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理解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分组进行讨论,确定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 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和反应条件,并进行相关计算; 4. 分析反应器的传质与传热过程,并给出设计建议;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总结与展望。
实施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首先,我们将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反应条件和计算方法等。
2. 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我们需要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3. 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和反应条件,并进行相关计算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将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和反应条件,并进行相关计算。
通过热力学计算、传质传热计算等方法,得到反应器的设计参数。
4. 分析反应器的传质与传热过程,并给出设计建议在完成反应器的基本设计后,我们将分析反应器的传质与传热过程,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通过分析传质与传热过程,可以优化反应器的设计方案,提高反应效率。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a74f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0.png)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与输送、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3. 了解化工流程的模拟与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化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2. 能够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进行简单流程的模拟与优化;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化工原理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学工程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工原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
学生特点: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工程观念,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流体流动与输送:涵盖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能量损失、泵与风机等单元操作,对应教材第2章至第4章。
2. 热量传递:包括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等内容,对应教材第5章至第7章。
3. 质量传递:主要讲解分子扩散、对流传质、反应工程等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8章至第10章。
4. 化工单元操作:涉及过滤、沉降、吸收、蒸馏、萃取等操作,对应教材第11章至第15章。
5. 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介绍流程模拟软件及其在化工过程优化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16章。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如下:第1-4周:流体流动与输送基本理论及计算;第5-8周:热量传递基本理论及计算;第9-12周:质量传递基本理论及计算;第13-16周: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及计算;第17-18周: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
化工原理实习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习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c3b7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a.png)
化工原理实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化工流程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理解不同设备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能够操作实验室常见化工设备,进行基本的单元操作。
3. 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独立完成化工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提高其对化工领域职业的认识和认同。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习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理论知识,但对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了解有限。
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适合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2. 教学过程中强调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习惯。
3. 教学评估以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为主,注重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基本理论。
教材章节:第一章《化工原理概述》2. 常见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流体输送、热交换、蒸馏、吸收、萃取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第三章《热交换设备》等3. 化工流程图阅读与分析:流程图中设备、管线、仪表的识别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化工流程与设备布置》4. 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室设备操作、实验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5. 化工设计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简单化工流程设计与优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86d9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bb0d78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5.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the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13460023学分:2周数:2周(其中:讲课0.5天;设计8.5 天;上机0学时;答辩1天)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等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贾绍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本课程设计基本内容,是以某一生产任务为中心,典型单元设备(板式塔、填料塔、换热器、泵等)的设计为重点,训练学生对给定的生产任务,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计计算、非定型主要设备的设计和定型设备的选型等。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收集数据、正确选用设计参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工程计算;学会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从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方面考虑的工程观点,同时考虑到操作维修的方便和安全操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总体上得到最佳结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课程目标2:熟悉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数据、正确选用公式;课程目标3: 掌握在兼顾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过程工艺设计计算;课程目标4:掌握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结构型式及尺寸的确定;课程目标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其它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增强工程观念,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1a609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1.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本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方法;(3)了解化工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进行简单的工艺计算;(2)能够分析化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基本内容;2.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方法:包括流体流动阻力、传热面积、反应速率等基本计算;3.化工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化工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优化等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拓展知识;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化工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5.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d020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6.png)
大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2. 掌握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
3. 了解化工设备的设计、选型和优化方法,以及化工工艺流程的编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简单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和优化。
2. 掌握使用化工软件(如Aspen Plus、HYSYS等)进行模拟和计算,辅助解决化工问题。
3. 培养查阅化工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生产过程中环保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针对大二学生,在已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观念。
教学要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为化工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第三章 传质过程,第四章 反应工程基础。
2. 常见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蒸馏,第六章 吸收,第七章 萃取,第八章 干燥。
3. 化工设备设计与选型:化工设备结构、设计原理、选型方法及优化。
- 教材章节:第九章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十章 设备的选型与优化。
4. 化工工艺流程编制:工艺流程图绘制、流程计算、流程优化。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44b5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d.png)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门全面且高效的化工原理教学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化工原理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质量传递、能量传递、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学习目标:学生应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常用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 应用目标: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理解化工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和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等。
(2) 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质量传递过程的速度控制因素,质量传递的传递机制等。
(3) 能量传递: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的基本理论,传热方式与传热设备等。
(4) 流体力学: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和物理规律,流体传动设备等。
2. 实验教学内容:(1) 基础实验:采用常规实验装置,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测定,质量传递过程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2) 设计和创新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1) 理论部分:采用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部分: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和成绩评定1. 理论部分评估:通过平时作业、课堂互动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占总评成绩的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绘出物料流程图、塔板结构图、塔体工艺图
2.算出冷却剂、加热剂用量
3.算出换热器面积
.
2
设计步骤
设计方案的选定 物料流程图
工艺计算
实际塔板数、冷却剂、加热 剂用量、换热器面积
塔板结构设计 塔板结构图
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塔体工艺图
撰写设计说明书
.
3
设计方案的选定
1.精馏方式: 连续精馏、间歇精馏、特殊精馏
RN图 R
回流液热状况→R外 2、确定NT ——图解法
局部放大
.
t2400C~405C
冷却剂用量 加热剂用量
5
3、确定Np ET——P118图10-20
设tw(102∽110℃)
塔板压降核算
冷却剂、加热剂用量
t2400C~405C
Q c V [ r c c p ( t s t L ) W ] c C p t 2 t 1 冷却剂用量
.
23
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
年产8000吨乙醇精馏塔 工艺设计说明书
单 位 ×专业× 班级 设 计 者 ××× ×号 指导教师 陈 建 荣 日期
.
24
主要参考资料
板式塔课程设计
整合知识 提高能力
.
1
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年产 A 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二、已知条件: ➢ 1.原料组成:含 B %(质量)乙醇的30℃液体,其余为水 ➢ 2.产品要求:含量≥ C %(质量)的乙醇 ➢ 3.塔底残液要求:含乙醇≤0.1%(质量) ➢ 4.加热剂:经压力调节后0.2MPa(表压)的饱和水蒸气 ➢ 5.冷却剂:32℃的循环冷却水 三、设计要求:
13
3、漏液线
[0.005 0.16(h 3h) ]
u4.4C
ow
0
w ow
L
v
uow
Vs min A0
2
how2.8 41 03EL lw h31 034
Vs f(Ls)
近似为直线,由两点确定直线
.
14
4、过量液沫夹带线
ev
5.71
06
un HTHf
3.2
un
பைடு நூலகம்
Vs An
σ——1Dyn/cm=10-3N/m
u0 ,hw
液沫夹带 eV
0.1kg液体 kg干气
D,HT
关联图10-47 或根据式10-32
eV
L V
eV
eV
L/V为摩尔比
.
11
溢流液泛 H dH T h w lw ,HT
0.5
H d h w h o w h f h f 0 式10-34 E=1 式10-38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W c25~5m 0 m
10-23
dto 2 3.5 ~~ 8m 5d m o105-2~4 15%
A A
0 a
u0
.
10
塔板校核(流体力学验算)
塔板压降
hf hd hl 允许值 减常压压6塔0顶P0负a压
2
釜 压 0Pa
hd
1 2g
V L
u0 C0
C0图10-45
3~4mm
h lh w 式h 10o -3w 4 β图10-46
Q BVrBW 蒸r汽 蒸 汽 加热剂用量
注意:
1)连续生产按300天计算
2)酒精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
.
6
塔板结构设计
精馏段第一块塔板 ➢ 选择设计板
提馏段第一块塔板 ➢ 板面布置 选择降液管形式 塔板分区
➢ 结构参数设计 D ,H T ,lW ,h W ,h o ,W s,W s ',W c,t,d 0
10-38
10-31 10-4
Vs fLs
近似为直线,由两点确定直线
.
16
V
Vmax Vh Vmin
Lh
操 作 弹 性 Vmax Vmin
上 弹 性 系 V数 m a x V
>1.5
L 下弹性系数V
Vmin
.
17
漏液控制
h, l , A
w
w
0
夹带控制
H , A l , D ,
T
nw
液泛控制
图10-40
计算 A n AT Af
泛点百分率un 75~85% uf
AT
D2
4
选 lw 0.6-0.8D
D圆整
初选塔径
必须在表10-1系列整数
.
9
h w ,h o,W s,W s',W c,do,t
选 h20 ~5m 0 m w
选 ho2m 0 m hw
W sW s'5~ 010 m0m 有效 A a
H, l , A
T
w
0
设计结果列表
.
18
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确定塔高 物料口
设置各种接口 测试口 测温、测压、取样口 检修口 人孔
.
19
塔顶空间=1∽ 2m,设人孔
每8∽10块板设一人孔 HT>600mm
塔
高
加料口板间距加大,设测试口
塔釜空间=3m,设人孔
裙座=2m,设人孔一个
.
20
绘图
➢物料流程图: 参考化原P60图9-14
➢ 塔板校核 做出负荷性能图
.
7
板面布置
Wc
选择液流形式
板面分区
筛孔排列形式
开孔率 A0
Aa
Af Ws Aa Ws’ Af’
.
8
结构参数的设计
D ,H T ,lw ,h w ,h o ,W s,W s ',W c,d o ,t
确定塔径D
u 初选
H
10-29计算
T
f
表10-1
uu n
计算
n
V
An
2.操作压力: 常压、加压、减压
3.塔板形式: 筛板塔板
4.加热方式: 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加热
5.加料方式及进料热状况: 高位槽、加料泵
6.回流液温度: 泡点回流 冷液回流 ts-tL=10~20℃。
.
4
工艺计算
实际塔板数
N N T
PE
1、确定回流比
T
确定Rmin ——图解法
确定Nmin ——图解法
10—32
H f 2 .5 h l 2 .5h w h ow
h 2.84103E(Lh)2/3
ow
l
w
Vs fLs
近似为直线,由两点确定直线
.
15
5、溢流液泛线
H H h 0.5
d
Tw
H d h w h o w h f h f hf hd hl
0.5H Thw 10-34
➢塔板结构图: 塔板分块、孔的排列、降液管的尺寸 参考P127图10-39
➢塔体工艺图: 总高、管口位置、板间距
.
21
绘图要求
25*35cm坐标纸
标题栏
.
22
设计说明书内容
每项单独一页 正文
每项单独一页
➢1.设计任务书 ➢2.目录 ➢3.符号表 ➢4.精馏方案的选择 ➢5.工艺计算 ➢6.塔板设计 ➢7.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设计 ➢8.参考文献 ➢9.结束语
Af HT
Ls
3s
Af
漏液
u0 1.5 u ow
u0 ,hw
u0
Vs A0
[0.005 0.16(h 3h) ]
u4.4C
ow
0
w ow
L
v
.
12
负荷性能图
1、液相下限线
h 6mm ow
h 2.84103E(Lh)2/3
ow
l
w
2、液相上限线
3s
Af HT
Ls
式10-34,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