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

内四科业务学习时间内容主讲人2014 年11 月14日医源性皮肤损伤参与人员【概念】是指在医疗上由于某些仪器故障、操作不当或使用某些医疗材料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不包括外科手术造成的手术部位的皮肤损伤、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护理目标】正确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减少因为操作导致的皮肤损伤,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护理重点步骤】1.掌握胶布的粘贴和揭除技巧。

预防粘贴胶布引致的张力性水疱和揭除胶带引致的非张力性水疱。

2.加强静脉治疗和静脉输液患者的管理。

防止液体外渗,尤其防止细胞毒性药物及其他高危药物外渗。

3.正确使用保暖装置,热水袋,热水瓶,取暖器,暖风机及湿热疗法等,控制温度,限制使用时间。

老年、循环不良、感觉减退或迟钝患者,水温在50℃以下。

4.给患者进行红外线、微波、频谱、熏蒸、炙疗、拔火罐等物理治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章,控制好时间、强度,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避免热损伤。

5.加强监护仪附件使用的日常管理。

避免导联紧贴患者皮肤,定时更改电极膜的粘贴位置和夹血氧饱和度的手指,采取双臂轮换测量血压,降低皮肤受损的几率。

6.正确使用各种消毒溶液,预防高浓度溶液的化学性皮肤损伤。

7.正确使用便盆。

不可硬塞或硬拉便器,必要时要便器边缘垫软纸或布垫,预防骶尾部皮肤损伤。

8.教导使用石膏的患者,勿用任何物品搔抓石膏下的皮肤。

适当时在石膏粗糙边缘放置棉垫。

使用夹板固定患者在受伤处放置棉垫保护皮肤。

9.为患者提供身体约束时,检测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

注意约束肢体末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感觉。

10.为卧床患者翻身时或更换卧位时,不可拖拉,以免损伤皮肤。

11.为手术患者备皮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刀片损伤手术野皮肤。

12.应用皮肤工具确定患者皮肤破损的危险性。

13.监测并记录皮肤情况。

上报医源性皮肤损伤。

【护理结局】1.正确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保持患者皮肤完整性。

2.医源性皮肤损伤逐渐减少。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

医源性皮肤毁伤的原因剖析与护理对策一.原因剖析1 胶布粘贴或撕脱所致的皮肤毁伤(1)非张力性机械性毁伤其原因是选择的胶布黏性太强或不准确的揭除手段,如:揭除时未用手轻按皮肤;逆着毛产发展偏向撕除或暴力撕除胶布.表示为粘贴部位皮肤红肿.破损.刺痛.(2) 张力性机械毁伤其原因是粘贴胶布时牵拉过紧,先粘贴一端后再粘贴另一端.表示为粘贴部位皮肤充血.红肿.皮肤撕脱,典范病例为粘贴胶布的两头消失水疱.(3过敏反响其原因是患者对胶布本身的粘胶或材料过敏.表示为粘贴部位皮肤红.肿.丘疹及发痒,涉及部位不但限于胶布边沿,有时涉及胶布周围的普遍部位,胶布粘贴时光越长的,反响越轻微.2 监护装备引起的皮肤毁伤(1)监护仪导联线毁伤因为患者年纪大,动作迟缓.感到迟钝,护士协助翻身或患者焦躁,将导联线压在身下,导联线紧贴患者皮肤,时光过长造成皮肤受损,重要表示为腰背部皮下淤血.水疱.(2) 电极膜引起的毁伤电极膜中心的黏性物资在患者身材上粘贴时光过长,粘贴部位消失皮肤过敏 .引起胸腹部粘贴处瘙痒.发红.小水疱,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溃.(3)血压计袖带毁伤患者须要监测血压,为了减轻工作量,护士测完血压后没有把袖带解下来,使袖带长时光包扎在上臂,上臂皮肤受压,消失线状出血样伤害,皮肤淤血,有的形成水疱.破溃.(4)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毁伤血氧饱和度监测须要钳夹手指.因为长时光钳夹在统一手指上,导致手指消失缺血样伤害,手指指腹组织变形.血液轮回差,局部淤血.3 各类固定导管的榨取患者因为吸氧管长时光的榨取.鼻胃管的固定绳牵拉过紧导致鼻前庭.耳后.面部皮肤毁伤 ;有的患者因为尿管.输液管调节器.静脉导管肝素帽的榨取导致局部皮肤毁伤.4 束缚带的束缚有的患者因为焦躁需应用束缚带束缚,导致受束缚肢体淤血和皮肤破损.二.护理对策1 依据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形选择黏性适中,便于不雅察,透气性好的低敏医用胶布(1) 预防非张力性机械性毁伤依据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形,选择黏性适中的医用胶布:揭除时一手轻按皮肤,另一手迟缓以180º程度偏向向伤口撕除;当胶布粘有毛发时,顺毛产发展偏向撕除;先撕开敷料两侧的胶布,再全部移除,防止由一侧用力移走胶布造成物理性的皮肤伤害;难以撕除者用心理盐水或清水先浸湿粘胶再移除:或用专用消融粘胶的液体擦拭粘胶(剥离剂),再移除.(2)预防张力性机械毁伤评估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形,选用透明.低敏.透气佳.能无缺地粘贴于局部皮肤.易于不雅察的医用胶布,粘贴时不成以粘贴一侧,再加拉力粘贴另一侧,引起皮肤张力或牵拉力,导致皮肤伤害;将胶布平放于粘贴处,使之与皮肤贴妥,然后由胶布中心往双方用手指抹压胶布.包管胶布与皮肤粘贴处无张力,尽量防止粘贴胶布于肿胀部位,如局部消失肿胀应改换部位从新粘贴.(3)预防过敏反响选用透气性好的低敏胶布;应用无粘胶绷带(如3M 自粘绷带.弹力绷带.网状套);经常不雅察胶布边沿的皮肤,及早发明红.肿.痒等现象:皮肤前提较差者伤口两侧皮肤涂擦皮肤呵护膜,防止胶布直接接触皮肤.2 增强监护装备治理及电极膜粘贴部位皮肤不雅察(1)增强监护仪的治理监护仪导联线的长度以不影响患者翻身为宜.过剩长度的导线绕成线圈固定于监护仪架上,翻死后将导线置于身材上面,在导联线与皮肤之间垫软布,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 (2)经常不雅察监护仪电极膜粘贴部位皮肤情形,实时发明过敏情形,若有过敏,则改换另一品牌的电极膜,并赐与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软膏外涂.需长时光监护的患者,每班改换粘贴地位,天天改换电极膜.改换电极膜后实时用湿纱布擦净粘贴部位皮肤,再次粘贴时,略移动电极膜粘附的地位,防止粘贴时光过长后导致毁伤.(3)每次测量血压后实时解下袖带,采纳双臂轮换测量血压,下降皮肤受损的概率;偏瘫的患者可间歇1~2 h松开袖带,防止造成毁伤.(4)改换监测部位血氧饱和度监测须要钳夹手指的每2 h改换部位,同时督促患者活着手指,加快手指血液轮回,对于手指肿胀者每30 min改换1次,肿胀的手指松开夹子后需举高上肢.3 稳固固定好各类导管每班检讨吸氧管.胃管固定部位皮肤情形,及早发明平常情形,做到管道无牵拉,无榨取,若有压痕消失,应立刻改换管道摆放的地位;天天改换固定胶带,干净局部皮肤.尿管.输液管等的调节器保持在悬空地位,防止造成榨取毁伤:各类静脉导管的肝素帽可以应用高举平台(用胶布完整将肝素帽粘贴1圈后再将胶布的两头粘于皮肤上,使胶布完整将肝素帽托起,与皮肤没有直接接触)的办法固定,也可以在须要固定肝素帽地位的皮肤上先垫上纱布块(有前提的垫泡沫敷料)后再进行固定.4 保持束缚带松紧.长度适合需束缚带束缚的患者,可将束缚带改进成内有松软内衬袖带样式,或者在患者受束缚肢体处加海绵敷料后再束缚;束缚带松紧.长度适合.如许可以削减肢体运动度,从而削减牵拉致毁伤.每班松开不雅察受束缚部位,实时发明皮肤平常问题.。

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护理不良急事件案例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护理不良急事件案例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护理不良急事件案例分析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或操作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

2008年ISMP公布了19类高危药物,包括所有抢救药物、麻醉剂、肌松药、抗凝溶栓药、催眠药、细胞毒性药、胰岛素、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浓度电解质等,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输液外渗常有发生。

药液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0级:没有症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为2.5〜15.0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0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疼痛。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有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0cm;循环障碍,疼痛程度可达中到重度。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因输液外渗导致组织坏死而发生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临床高危药物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是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提高病情观察与判断能力的同时,如何预防和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外渗后积极处理预防不良反应发生非常重要。

举例1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85岁。

诊断:心律失常,主诉发作性心悸3月,加重3天,既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于今天9:05由急诊轮椅推住心内科病区。

患者来时神志清,精神差,活动能力好,医嘱给予甲级心电监护,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给予抗凝防血栓及药物转复治疗,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并嘱患者如有需求及时呼叫护士,输液侧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有肿胀疼痛及时告知。

2.事件发生经过:9:45分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7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mg缓慢静脉推注,10:00药物静脉推注完毕,心电示波:房颤,遵医嘱继续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46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600mg以10ml/h的速度泵入,11:10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右侧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红肿变硬、局部皮温高,疑为药物外渗,立即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皮肤外渗处给予毛巾包裹冰袋冰敷,14:00药物外渗3小时后右侧手背及前臂皮肤逐渐呈紫红色,持续冷敷24小时后改用50%硫酸镁湿热敷.。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及对策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及对策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8-12-12T16:43:12.6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4期作者:王燕[导读] 对其可能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因素展开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消除隐患,避免对其皮肤造成损伤,减轻新生儿痛苦,并确保其健康与安全。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并对其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在所有新生儿中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占比16.7%,其关键原因与输液外渗、纸胶粘贴、抓擦伤、呼吸机管路压伤、尿布皮炎等因素有关系。

结论:在临床中要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就要对其可能诱发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控制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10-01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是指在医疗操作中因方式不当或仪器故障使得患者发生与原发病无相互关系的皮肤损伤[1];该疾病多发于新生儿群体,这是因新生儿往往表皮角质层较薄,其皮肤屏障作用较弱,在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则会对其皮肤造成损伤。

这不仅对新生儿带来了诸多痛苦,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在该研究调查中,将主要根据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进一步讨论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

其中男27例、女23例,住院日2~11d,平均住院日(5.5±3.5)d,足月儿23例、早产儿22例;观察所有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新生儿家属皆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医源性皮肤损伤14例特点及原因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14例特点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 】皮肤损伤 医源性 特 点 原 因分析
造成皮肤损伤 ,受损部位均有散在的大小水疱 ,渗 出明显 ,对痛 觉敏感 ,经过换药处理约 2周 内愈合 。具体情况 见表 1。
表 1 医源 性 皮 肤 损 伤 的 特点 及 结 果
医源性皮肤 损伤是指 在医疗上 由于操作不 当或仪器故 障
刺 骨 髓 。
6 制 片
5 穿刺的技巧
抽取 的骨髓常规应推到一斜放 的玻片上 ,让过多血液成分
①进 针点。笔者通常是在消毒前即用指 甲在进针处压一十 流去 ,剩所留髓粒制片 ,这样虽不能准确反映骨髓增生程度 ,但
字交叉 ,以免戴手套后感觉迟钝选择穿刺点不易,尤其在肥胖者。 对于判定骨髓 细胞成分还是很有 帮助 的。
的概率高 ,而且通过 穿刺过程对疾 病也会有 大致的方 向性判
⑤进针时针芯要 固定或用纱布包实 ,或手不能碰及针 芯 , 断 。
针 芯活动后退 ,使骨渣进入针 内,也会使骨髓稀释 。 ⑦ 针的乳突要置 于下方 ,这样抽 出的骨髓较 易推 出,很多
操作者根本没意识到此点 ,尤其使用大型号注射器时更易造成 稀 释 。
参 考 病理学【M】.北京 :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8:559.
[2] 叶应妩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 2版.南京 :东南大
学出版社 ,1997:70.
(收稿 日期 :2012—03—11)
医源 性 皮肤 损伤 1 4例 特 点及 原 因分 析
述专业 ;陈 旧及淘汰设备不宜再运作 ;基层医院 、卫生所 医护人 技术水平方可顺利完成手术。一个技术熟练的医生 可以切除绝
的骨髓增生程度较低 。
异 的原 因 。
③抽取力量不宜 过大 ,宜先小 ,抽不 出再大 ,用力 过猛 则易

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

血压计袖带损伤
测量血压后未及时取下袖带,使其
长时间包扎在上臂,皮肤受压出现
线状出血样损害、皮肤淤血,甚至
出现水疱、破溃。
精选课件
测血压后及时取下袖带,需频繁 测压者可两臂交替。
5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非张力性机械损伤
胶布黏性太强,或不正确的揭除 手法(手未轻按皮肤、逆毛发生 长方向、暴力撕除),表现为局 部皮肤红肿、破损、刺痛
医源性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及防治
重症医学科
概念: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某些仪器故 障、操作不当、或使用某些医疗材料造成 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不包括外科 手术造成的手术部位的皮肤损伤、皮瓣坏 死等并发症)。
——多系人为因素造成
原因分析:
•监护设备引起的皮肤损伤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约束带的约束 •仪器操作不当引起的皮肤损伤 •其他
选择黏性适中的胶布,揭除时 一手按压皮肤,顺毛发生长方 向除去,难以揭除的胶布可先 浸湿再移除。
张力性机械损伤
粘胶布时牵拉过紧,表现为粘贴部 位皮肤充血,红肿,皮肤撕脱,典 型的为胶布两端出现水疱、破溃。
粘贴时将胶布平放于皮肤,由中 央往两边粘贴,保证胶布与皮肤 无张力。
精选课件
6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过敏反应
患者布本身的黏胶或材料过敏, 表现为黏着部位皮肤红肿、丘疹、 发痒,有时涉及胶布四周,时间 越长反应越重。
精选课件
选择透气性好的低敏胶布,使 用无黏胶绷带或纱布,或涂皮 肤保护剂避免胶布直接接触皮 肤,及时发现红、肿、痒等现 象。
水胶体敷贴的使用
7
பைடு நூலகம்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PICC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分析

PICC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分析

PICC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分析苗自玲【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患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总结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PICC患者7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27例未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作为对照组,136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为观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皮肤潮湿多汗情况、维护方法、发病季节、是否有合并症,是否使用贴膜及胶布、是否使用皮肤消毒剂、导管正压接头压迫情况;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影响PICC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皮肤潮湿多汗、维护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发病季节均是PICC患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患者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皮肤潮湿多汗、维护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发病季节,应针对以上因素做好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9(016)00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PICC;医源性皮肤损伤;相关性;预防策略【作者】苗自玲【作者单位】271126 莱芜市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肿瘤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临床常见的辅助输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留置时间可控、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对于输注高渗透性的药物或者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近年来PICC也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2]。

虽然PICC作为输液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有研究发现,长期留置PICC的患者易在穿刺局部皮肤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

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因操作不合理或者仪器出现障碍等所致的皮肤损伤。

ICU 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由于患者病情限制了体位变动,因此多管道固定是治疗的重点。

然而在多管道护理中,由于需要定期更换固定胶布,导致患者极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

1 分析 ICU 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原因(1)长期粘贴医用胶布会导致患者皮肤表面红肿,出现水疱或者皮肤破损。

①部分患者对胶布中的黏性物质过敏,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水疱,甚至导致水疱破裂,出现皮肤溃烂。

②张力性损伤。

采用胶布固定时,粘贴部位会对皮肤形成张力,进而发生皮肤损伤。

③非张力性损伤。

由于胶布黏性太强,手指轻压皮肤、暴力撕除也会使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刺痛。

(2)监护设备。

① ICU 患者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在监测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指脉氧夹容易影响手指的血运,导致手指皮肤皮肤损伤。

②监护仪导联线。

ICU 患者需要连接多种仪器,患者翻身时,身体容易贴压导联线,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受压皮肤出现瘀血或水疱。

③长时间使用无创面罩供氧会压迫患者的鼻部皮肤,出现皮肤损伤。

(3)贴膜。

因治疗的需要,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使用贴膜固定,比如:深静脉固定,浅静脉固定,动脉鞘管固定等所用贴膜。

贴膜粘贴手法不对,频繁更换,暴力揭除、潮湿等,使得在贴膜周围皮肤出现小水疱或皮损情况。

(4)药物外渗。

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高浓度电解质、脂肪乳等,比如:去甲肾、肾上腺、氯化钾等。

重症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

发生液体外渗,皮肤红肿、破溃、刺痛。

导致皮肤发生皮肤损伤。

2、阐述 ICU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1)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医用粘胶损伤。

a.为患者选择透气性好、过敏反应少的胶布,正确采用胶布进行固定处理;b.在粘贴部位使用保护膜避免粘胶直接接触皮肤,比如:水胶体、泡沫敷料、纱布,减轻皮肤损伤;c.在采用绷带进行包扎时,选择合适的松紧度,防止皮肤损伤的发生;d.粘贴时将胶布平放,保证胶布于皮肤无张力;e.拆除旧胶带时,尽量选择容易撕开且不会损伤皮肤的位置,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

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1.概念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患者在医院诊疗期间由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粗心大意、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

2.危险因素(1)医疗设备因素:医疗设备故障;条件差的医院.陈旧或淘汰的器械设备继续使用等。

(2)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当导致患者皮肤损伤。

①热损伤:包括保暖措施不当(热水袋、热水瓶、取暖器、暖风机等)、各种治疗仪损伤(包括红外线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频谱治疗仪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新生儿洗浴.各种物理治疗方法如频谱、熏蒸、灸疗、蜡疗、拔火罐等烧伤。

②输液药物渗漏:包括化疗药物、升压药、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等药液外渗。

③化学性损伤:包括碘酊、高镒酸钾及其他消毒剂、外用药等灼伤。

④电损伤:包括高频电刀、电凝器、负极板烧伤。

⑤放射性损伤:包括肿瘤放疗、其他放射性治疗。

⑥其他损伤:包括紫外线消毒灯烧伤等。

⑦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评估不到位,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等导致患者发生皮肤损伤。

3.危害在医疗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热源、电源以及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如果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加重经济负担,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医疗纠纷。

4.防范措施①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加强责任心,认真准确评估患者,避免因为评估不准确导致没有及时给予防护措施而出现的皮肤损伤。

②对患者进行理疗时.医务人员应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实施操作前,先要检査仪器是否正常运转,认真学习仪器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听取患者主诉,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一旦患者主诉局部温度过高,一定要停止操作.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③给患者采取物理治疗、保暖、降温或皮肤清洁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色泽、温度等.防止烫伤、冻伤。

④病情危重、神志不清、麻醉未完全清醒、小儿及老人、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或血液循环不良患者,因自主活动受限、自我防护能力下降或丧失以及对热力的感知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故属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引起医源性皮肤损伤,而且损伤多较严重。

医源性皮肤损伤PDCA案例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PDCA案例分析

缺陷次数
胶带、医 用敷料 潮湿环境
监护仪电 极片、导
联线
引流管、 尿管
消毒剂
吸氧管及 面罩 袖带
例数 16
12 8

6
6 3
2
累计百分比 30.2% 22.6% 15.1%
11.3% 11.3% 5.7% 3.8%
对策实施(D阶段)
对策一
对策名称
主要因素
改善前:
1.护士缺乏专业素养,不了解医源性皮肤损 伤。导致对复杂情况无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缺乏处理经验,造成皮肤损伤。
对策实施: 负责人:刘征 实施人:各责任班护士 时间:2020年5月 地点:关节科 1、科室护士进行分组管理 2、开展科室医源性皮肤损伤专业知识培训与研讨会 3、加强制度执行监管,明确责任,纳入我科护理质量目 标管理
D C
对策处置: 措施落实有效,继续实施。
对策效果确认: 四周查检患者65例, 发现医源性皮肤损伤6例 皮肤损伤发生率1.1处/10例

案例
麻醉 延长 管压 迫
胶布
撕脱 伤
场效
应烫 伤
尿管
管压 迫

案例
胶布 过敏
监护 仪指 脉氧 压迫
吸氧管、面罩压迫
• 如何做 • 怎么做 • --才能保障患者安全
现状调查
• 2018年5月-2020年5月,对我科所有病人医源性皮 肤损伤情况做了统计,共发生53例。

表 1 医源性皮肤损伤因素

护士人力不足,
缺乏责任心
相关知识缺乏

工作强度大
激励措施不完善对患Βιβλιοθήκη 病情不原管理教育不到位
防护意识差
了解

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

NICU医源性皮肤损伤

3.重症监护室内的急性皮肤医源性损伤(1)灼伤:重症监护室内婴儿的热灼伤通常是经皮进行氧气及二氧化碳监测所致。

这种监测所使用的电极温度达44℃,用以增加表皮的血流,凡接触该电极的地方,可能致婴儿皮肤I 度烫伤。

因此,使用这种加热电极必须把温度控制得越低越好,尤其是应用于早产儿时。

如果对女孩使用,不能将电极接在他们的前胸部。

(2)刺激性皮炎:刺激性皮炎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胶布损伤及皮肤清洁剂中表面活性剂损伤两大原因引起。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胶布频繁使用,使皮肤表面的保护性物质受到损伤。

皮肤清洁剂应为低刺激性产品。

(3)接触性变应性皮炎:接触性变应性皮炎在婴儿中极少出现。

为婴儿行心电图检查时,安放电极的部位时有发现。

这种电极上涂有一层含丙烯酸的胶质物,这种胶质可成为致敏原。

过量使用杀菌剂,会导致皮肤被腐蚀或出现化学性烧伤。

在皮肤表面使用乙醇所导致的皮肤损伤是诸多致伤因素中最为常见的。

(4)永久性瘢痕:使用胸腔引流或注射用药物外渗可致严重的瘢痕形成。

静脉用药的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的坏死以及永久性瘢痕的形成。

足根穿刺或含钙液体的外渗会导致表皮及皮下组织发生钙化。

(5)早产儿皮肤松弛症:表现为一种圆形萎缩性斑,在早产儿电极或其他仪器安放处最多见。

皮肤受刺激被认为是导致这种皮肤松弛症的原因。

因此,高度重视不可缺少的生命维持设备的安放位置,以减少类似的早产儿重症监护后遗症的发生。

(6)一过性的新生儿皮肤问题:了解这些一过性的皮肤问题,有助于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和避免医护人员的过度处理。

1)生理性脱皮:足月产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即会出现明显的脱皮现象,并可持续数天,皮屑可以被润肤露清洗掉。

在这种生理性脱皮的高峰期,皮肤看上去类似鱼鳞病外观,但是这与罕见的新生儿鱼鳞病不同。

2)粟粒疹:粟粒疹是由毛囊末端的角蛋白沉积所致,几乎都发生在面部,有时也可以发生在阴部。

可自行消退。

全身弥漫性粟粒疹是罕见的综合征的一部分,如口一面一指综合征I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一、原因分析
1 胶布粘贴或撕脱所致的皮肤损伤
非张力性机械性损伤其原因是选择的胶布黏性太强或不正确的揭除手法,如:揭除时未用手轻按皮肤;逆着毛发生长方向撕除或暴力撕除胶布。

表现为粘贴部位皮肤红肿、破损、刺痛。

(2) 张力性机械损伤其原因是粘贴胶布时牵拉过紧,先粘贴一端后再粘贴另一端。

表现为粘贴部位皮肤充血、红肿、皮肤撕脱,典型病例为粘贴胶布的两端出现水疱。

(3过敏反应其原因是患者对胶布本身的粘胶或材料过敏。

表现为粘贴部位皮肤红、肿、丘疹及发痒,涉及部位不仅限于胶布边缘,有时涉及胶布四周的广泛部位,胶布粘贴时间越长的,反应越严重。

2 监护设备引起的皮肤损伤
监护仪导联线损伤由于患者年龄大,动作迟缓、感觉迟钝,护士协助翻身或患者烦躁,将导联线压在身下,导联线紧贴患者皮肤,时间过长造成皮肤受损,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皮下淤血、水疱。

(2) 电极膜引起的损伤电极膜中间的黏性物质在患者身体上粘贴时间过长,粘贴部位出现皮肤过敏。

引起胸腹部粘贴处瘙痒、发红、小水疱,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溃。

(3)血压计袖带损伤患者需要监测血压,为了减轻工作量,护士测完血压后没有把袖带解下来,使袖带长时间包扎在上臂,上臂皮肤受压,出现线状出血样损害,皮肤淤血,有的形成水疱、破溃。

(4)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损伤血氧饱和度监测需要钳夹手指。

由于长时间钳夹在同一手指上,导致手指出现缺血样损害,手指指腹组织变形、血液循环差,局部淤血。

3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患者由于吸氧管长时间的压迫、鼻胃管的固定绳牵拉过紧导致鼻前庭、耳后、面部皮肤损伤;有的患者因为尿管、输液管调节器、静脉导管肝素帽的压迫导致局部皮肤损伤。

4 约束带的约束
有的患者由于烦躁需使用约束带约束,导致受约束肢体淤血和皮肤破损。

二、护理对策
1 根据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况选择黏性适中,便于观察,透气性好的低敏医用胶布
(1) 预防非张力性机械性损伤根据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况,选择黏性适中的医用胶布:揭除时一手轻按皮肤,另一手缓慢以180º水平方向向伤口撕除;当胶布粘有毛发时,顺毛发生长方向撕除;先撕开敷料两侧的胶布,再整个移除,避免由一侧用力移走胶布造成物理性的皮肤伤害;难以撕除者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先浸湿粘胶再移除:或用专用溶解粘胶的液体擦拭粘胶(剥离剂),再移除。

(2)预防张力性机械损伤评估患者皮肤和全身情况,选用透明、低敏、透气佳、能完好地粘贴于局部皮肤、易于观察的医用胶布,粘贴时不可以粘贴一侧,再加拉力粘贴另一侧,引起皮肤张力或牵拉力,导致皮肤损害;将胶布平放于粘贴处,使之与皮肤贴妥,然后由胶布中央往两边用手指抹压胶布.保证胶布与皮肤粘贴处无张力,尽量避免粘贴胶布于肿胀部位,如局部出现肿胀应更换部位重新粘贴。

(3)预防过敏反应选用透气性好的低敏胶布;使用无粘胶绷带(如3M 自粘绷带、弹力绷带、网状套);经常观察胶布边缘的皮肤,及早发现红、肿、痒等现象:皮肤条件较差者伤口两侧皮肤涂擦皮肤保护膜,避免胶布直接接触皮肤。

2 加强监护设备管理及电极膜粘贴部位皮肤观察
(1)加强监护仪的管理监护仪导联线的长度以不影响患者翻身为宜.多余长度的导线绕成线圈固定于监护仪架上,翻身后将导线置于身体上面,在导联线与皮肤之间垫软布,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

(2)经常观察监护仪电极膜粘贴部位皮肤情况,及时发现过敏情况,如有过敏,则更换另一品牌的电极膜,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软膏外涂。

需长时间监护的患者,每班更换粘贴位置,每天更换电极膜。

更换电极膜后及时用湿纱布擦净粘贴部位皮肤,再次粘贴时,略移动电极膜粘附的位置,避免粘贴时间过长后导致损伤。

(3)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解下袖带,采取双臂轮换测量血压,降低皮肤受损的概率;偏瘫的患者可间歇1~2 h松开袖带,避免造成损伤。

(4)更换监测部位血氧饱和度监测需要钳夹手指的每2 h更换部位,同时督促患者活动手指,加速手指血液循环,对于手指肿胀者每30 min更换1次,肿胀的手指松开夹子后需抬高上肢。

3 牢固固定好各种导管每班检查吸氧管、胃管固定部位皮肤情况,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做到管道无牵拉,无压迫,如有压痕出现,应立即更换管道摆放的位置;每天更换固定胶带,清洁局部皮肤。

尿管、输液管等的调节器保持在悬空位置,避免造成压迫损伤:各种静脉导管的肝素帽可以使用高举平台(用胶布完全将肝素帽粘贴1圈后再将胶布的两端粘于皮肤上,使胶布完全将肝素帽托起,与皮肤没有直接接触)的方法固定,也可以在需要固定肝素帽位置的皮肤上先垫上纱布块(有条件的垫泡沫敷料)后再进行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