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

合集下载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题10*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时间:25 分钟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ɡuǎ)色挠.(n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ín)B.唐雎.(jū)缟.素(ɡāo)魏襄.王(xiānɡ)以头抢.地(qiānɡ)C.休寝.(jìn)韩傀.(ɡuī)夫.专诸(fú)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侵.犯(qīn)长跪.(ɡuì)寡人谕.矣(yǔ)1.答案 C A.凛lǐn。

B.缟ɡǎo。

D.谕yù。

2.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B.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D.休.祲降于天(休息)2.答案 D “休”是“吉祥”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徒以有先生也C.长跪而谢之 D.秦王怫然怒3.答案 A “错”同“措”。

4.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

今义:轻轻地抓。

)4.答案 D “挠”的古义是“屈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5.答案 B “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1)怒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怀怒.未发( )(2)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与①轻寡人与.( )②与.臣而将四矣( )6.答案(1)①动词,生气,发怒②名词,愤怒(2)①派遣②出使(3)①语气词,相当于“吗”②连词,和、同,此处可引申为“加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唐雎.(jū)韩傀.(guī)岂.直五百里哉(qǐ)B.彗.星(huì)怫.然(fó)休祲.降于天(jìn)C.庆忌.(jì)免冠.(guān)天下缟.素(gǎo)D.徒跣.(xiǎn)专诸.(zhū)以君为长.者(zhǎ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错意..也(在意)B.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C.天下缟素..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白色的丝织品)D.休祲凶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聂政之.刺韩傀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B.徒以.有先生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臣民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哉”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吗”。

D.《战国策》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6.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项是()①秦王不说。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7.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鲜妍(yán)娉婷(pīn)妖娆(ráo)凝望(níng)B.勾当(gòu)枉然(wǎng)襁褓(qiǎng)摇曳(yè)C.呢喃(nán)飘逸(yì)聒噪(guǒ)留滞(zhì)D.天骄(jiāo)遐想(xiá)腼腆(diǎn)莽莽(máng)2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C.荆之地/方千里D.先生之/年长矣3 . 联系上下文,选出最恰当的语句填空。

()生活中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4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暮投石壕村投:投宿B.一男附书至书:信C.死者长已矣已:停止,完结D.急应河阳役应:答应5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中的“记”和《马说》中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白杨礼赞》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C.艾青的《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告白”,否定了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的爱情的憧憬。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练10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休祲.()唐雎.()韩傀.()色挠.()gǎo()素fú()然免冠徒xiǎn()以头qiāng()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岂直.五百里哉(4)长跪而谢.之曰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对镜帖花黄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吾以十倍之.地B.皆布衣之.士也C.愿终守之.D.行道之.人弗受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C.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D.而.君逆寡人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2篇,分国编次。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岂”是“哪里”的意思。

D.“天下缟素”中“缟素”的意思是“白色的丝织品”。

7.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课文第2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2)文中唐雎认为安陵君“不易地”的理由是:,。

(3)文中秦王认为“天子之怒”的结果是“,”,“布衣之怒”的结果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不错.意也(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D.寡人谕.矣(明白,懂得)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0.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怫然(fú)休祲(jìn)熠(yù)B.鄢陵(yān)韩傀(guī)色挠(ráo)C.唐雎(jū) 徒跣(xián) 缟素(gǎo) D.抢地(qiǎng) 抢夺(qiāng) 辱没(mò)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一定)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以:因为) D.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知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发闾左逋戍渔阳B.度已失期C.仓鹰击于殿上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8.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这样(优惠),这地是继承先王的,(我)愿意一辈子守护着它,不敢交换!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是千里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D.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

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

9.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不错意”( A )A.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B.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A )A.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B.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A )A.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B.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色挠.(r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ǐn)B唐雎.(jū)缟.素(gǎo)以头抢.地(qiǎng)C休祲.(jìn)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夫.专诸(fū)寡人谕.矣(yù)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唐雎不辱.使命()(2)大王加惠..()(3)秦王怫然..怒()(4)休祲..降于天()(5)秦王色挠.()(6)寡人谕.矣()3、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的多义词。

(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徒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3)夫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4)与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5、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按要求填空。

(1)秦王形容“天子之怒”为“--------------,-------------”,形容“布衣之怒”为“-------------------------------,---------------------------”,唐雎形容“士之怒”为“--------------------------,--------------------------;----------------------------,-------------------------------;-------------------------,---------------------------。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A组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王不说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且秦灭韩亡魏D.仓鹰击于殿上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苦.其心志D.策.之不以其道B组3.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B.以势压人C.恐吓威胁D.不可一世E.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其许寡人!()(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3)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4)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________(5)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6)何至于.此__________________A组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吴澄传吴澄,宇幼清,抚州崇仁人。

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

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骨火。

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

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

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

未几,以母老辞归。

行省掾①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 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

”遂执子弟礼终其身。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②。

先是,许文正公衡为祭酒③,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旧。

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④,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

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署不易也。

又尝为学者言:“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

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敝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

”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

天历三年,朝延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

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

赠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选自《元史吴澄传》)(注释)①行省掾(yuàn):古代官名。

②国子监丞:官名。

国子监: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③祭酒:官名,国子监的主管官。

④日昃(zè):太阳偏西。

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从群子弟试乡校/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B.没一夕谢/秦王色拢,长现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C.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

/生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D.有大星坠其舍东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2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练10唐雎不辱使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休祲.() 唐雎.() 岂直五百里哉.() 色挠.()韩傀.()徒跣.()要.离之刺庆忌()fú()尸fú()然白hóng()huì()星袭月天下gǎo()素寡人yù()矣大王加huì()yōng()夫之怒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易.安陵(交换)加惠.(恩惠)虽然.(这样)B.逆.寡人者(违背)休祲.(不祥)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尝.闻(曾经)甚.善(很、十分)以头抢.地(碰,撞)D.长跪而谢.之(感谢)徒跣.(赤脚)寡人谕.矣(明白,懂得)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仓鹰击于殿上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D.秦王不说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D.与/臣而将四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或异二者之为,何.哉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C.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D.而.君逆寡人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孤”“寡人”是皇帝王侯的谦称,“令媛”是对自家女孩的谦称。

B.《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作者是东汉的刘向,本文最大特色就是以对话为主,用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哉”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吗”。

D.《战国策》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按历史发展顺序编订。

7.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它是(朝代)(人名)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其中记载了许多“士”的言行奇谋。

“唐雎不辱使命”中“辱”的意思是。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甲] 《唐雎不辱使命》[乙] 秦、魏为与国。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10 唐雎不辱使命——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课时优化训练1.对下列选文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B.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平民)D.休祲降于天 (休息)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和“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不以物喜C.以君为长者D.以刀劈狼首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跟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子之怒B.专诸之刺王僚也C.此皆布衣之士D.布衣之怒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此庸夫之怒也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C.且秦灭韩亡魏(同“无”,没有)D.而君逆寨人者(违背)6.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仓鹰击于殿上B.轻寡人与C.且秦灭韩亡魏D.天下缟素7.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增加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来交换小面积的土地,真是太好了。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用方圆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呢?)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9.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呢”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这是一片生命的风景,整个的底色是绿。

______,每座山都像一个披着哈达的丽人。

江流如带, ______,带着一股野性。

①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②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裊袋③从远处飘来,波光闪闪,雄浑、强健④波光闪闪雄浑、强健、从远处飘来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2 . 下列有关语言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A.“心潮澎湃”“朝花夕拾”“热爱学习”“爱国情怀”短语结构一致。

B.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

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是上品。

D.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3 . 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每至/晴初霜旦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髙/猿长啸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改容式车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C.甚矣,汝之不惠D.军士吏被甲5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狼籍(jí)踉踉跄跄(qiànɡ)B.深谙(ān)万籁(lài)俱寂C.蹊跷(qiào)如火如荼(tú)D.瑰(kuì)宝怪石嶙(lín)峋6 .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B.《小石潭记》描写了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C.《湖心亭看雪》写作者在“十二月”“大雪三日”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其“痴”。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中,起义的舆论准备是:置鱼腹中书、篝火狐鸣;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是: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起义最具有鼓动性的话语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唐雎不辱使命》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以烘托气氛,同时对唐雎和秦王的情态举止也详细描述,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地刻画出唐雎不畏强暴的鲜明个性。

C.《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交通便利,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并且是天然粮仓,在经济上有重要价值,这些是夺取荆益二州的必要性。

D.《出师表》中,全文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在议论和叙事中都带有抒情色彩。

2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其间/千二百里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猿/则百叫无绝D.相与/步于中庭3 . 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林家铺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B.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C.列子本名列御寇,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D.列夫·托尔斯泰,前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贵族之家》《复活》等,我们学过他的《七颗钻石》。

4 .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晨曦(xī)襄陵(xiāng)追溯(sù)抵御(yù)B.长啸(xiào)荇草(xìng)颓败(tuí)急湍(tuān)C.轩邈(miǎo)鸢飞(yān)横柯(kē)目眩(xuàn)D.东皋(ɡāo)候骑(jì)萋萋(qī)戾天(lì)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于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共二十篇。

D.《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为了告诫、劝勉儿子而写的一封书信。

3 .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传建——中国民航的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情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

生死关头,刘传建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这是人类航空史上一次史诗级成功备降!他的颁奖词是:仪表失灵,,乘客的心悬得越高,。

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别问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者。

A.你越发清醒你的责任越重如此从容B.你的责任越重如此从容越发清醒C.如此从容你越发清醒你的责任越重D.你越发清醒如此从容你的责任越重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轻寡人与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增加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来交换小面积的土地,真是太好了。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用方圆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呢?)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第一段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下面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C.唐雎以“十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一段是斗争的高潮。

D.秦王最后还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他害怕了,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却常常是“零距离”。

②战“疫”期间,人们见面只拱手不握手,甚至不得不保持一定距离。

③战胜病毒,除了科学治疗,“心疗”也是一道防护。

④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⑤医护人员的一句叮嘱、一次握手,都会让他们感到安心、增强信心。

⑥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不辱使命,不愧为“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

A.④①③⑤②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②①⑥③⑤④D.④①⑤③②⑥二、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5.唐雎不畏强暴,用智慧和胆识维护了国家利益,堪称英雄。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英雄。

今年五月,我市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逆向而行”。

这些英雄用自己的真情与大爱、勇敢与奉献,集结成万里神州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疫情之下,他们的选择令我们感动。

面对这些胜利归来的“逆行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2.你们班准备开展一次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写一句宣传语,激励同学们向英雄学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⑴唐雎()⑵韩傀.()⑶免冠徒跣.()⑷休祲.()降于天⑸天下缟.素()⑹寡人谕.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⑴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五()⑵唐雎不辱.使命()⑶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⑷长跪而谢.之()⑸以.君为长者()⑹徒以.有先生也()3.指出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轻寡人与?()⑵故不错意也()⑶仓鹰击于殿上()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末年______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二、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答:*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解释加点的词①故不错意..也()②轻.寡人与()③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④请广.于君()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什么词,表示什么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③岂直五百里哉.? ()4、按原文内容填空:①选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练10唐雎不辱使命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A. 唐雎(jū)缟素(gǎo)嗟乎(jiē)以头抢地(qiǎng)B. 寡人(guǎ)宫殿(diàn)袭击(xí)长虹贯日(guàn)C. 韩傀(guī)休浸(jìn)彗星(huì)挺剑高起(tǐng)D. 晓谕(yù)忤逆(wǔ)怫然(fú)免冠徒跣(xǐ)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B. 要离之刺庆忌也C. 专诸之刺王僚也D.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 登泰山而小天下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且庸人尚羞之4.为下列句子中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字。

(1)________星袭月()A.慧B.彗(2)天下_________素()A.搞B.缟5.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组成意思连贯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带领人民胜利前进②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③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④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①④③D. ④③②①6.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7.下面对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安陵君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 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8.写出下列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20221125257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20221125257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 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 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⑦,自屠出 肠,遂以死。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濮阳:春秋时期属于卫国。②严仲子:名遂,字 仲子,春秋时韩国大夫,与韩相侠累(名傀)结仇,逃往濮阳。 后与聂政结识,在聂政母亲生日时给予重金,聂政虽不受,但 许身为友。③不幸:指聂政母亲去世。④季父:最小的叔父。 ⑤得失:这里指差错。⑥语泄:泄露机密。⑦抉眼:指聂政挖 出自己的眼睛。
(4)许
安陵君其许寡人(答v应) 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v约数)
(5)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动词,v 派遣 )( 动词,v 出使 )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v )
A.秦王怫然怒
虽然
B.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C.此庸夫之怒也 长跪而谢之
D.轻寡人与
尔安敢轻吾射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 守护它,不敢交换!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的( 土地)呢?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严仲子具告曰( 详v细 ) (2)中间不远( 距v离 ) (3)韩适有东孟之会( 适逢,v 恰好 )
9.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vB )
A.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 以君为长者
B.臣之仇韩相傀
水陆草木之花
C.此其势不可以多人 以其境过清
D.持兵戟而卫者甚众 人不知而不愠
7.文学常识填空。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__西__汉__末__年__(朝代)

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时作业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时作业 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色挠(náo)怫然(fú)以头抢地(qiāng)B.休祲(qìn)庸夫(yōng)彗星袭月(huì)C.王僚(liáo)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D.加惠(huì)缟素(gǎo)寡人谕矣(yù)2.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增广、扩充)C.长跪而谢之曰(感谢)D.寡人谕矣(明白,懂得)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B.秦王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怀怒未发秦王怫然怒D.虽然,受地于先王秦王怫然怒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非若是也。

(判断句)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判断句)C.受地于先王。

(倒装句)D.仓鹰击于殿上。

(被动句)5.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呢”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二、问答题6.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填空题7.文学常识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

《战国策》是_________(人名)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_________史书。

8.填空。

(1)秦王企图用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一事。

“________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若士必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是也。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B项中“休祲”的“祲”读音应为jìn。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经评价道:“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

”这里的司马温公就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B.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都表达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范仲淹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用到“燕然勒功”的典故,意思是把记功的文字刻在石上,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志向。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

如“吾”“孤”“君”是自称;“卿”“大兄”“鄙人”等是他称。

2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醉能/同其乐。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 .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中,起义的舆论准备是:置鱼腹中书、篝火狐鸣;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是: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起义最具有鼓动性的话语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唐雎不辱使命》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以烘托气氛,同时对唐雎和秦王的情态举止也详细描述,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地刻画出唐雎不畏强暴的鲜明个性。

C.《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交通便利,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并且是天然粮仓,在经济上有重要价值,这些是夺取荆益二州的必要性。

D.《出师表》中,全文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在议论和叙事中都带有抒情色彩。

4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热闹极了”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
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释)①车轊(wèi):车轴头。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及.城溃及:到了……的时候
B.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乃:于是,就
C.是时.齐地皆属燕时:时候
D.所以
..三年不攻者所以:用来……的方法
2.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布衣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B.箬篷覆之.(《核舟记》)
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3.下面加点字的用法跟“南面而王耳”中的“南面”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C.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D.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4.下列句式跟“为燕所擒”相同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兼袭》)
5.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特点: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

B.田单智勇过人,带领即墨百姓守卫即墨三年,没让燕将乐毅攻下。

C.乐毅三年来攻下小小的即墨,不是想“南面而王”,而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D.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但真理不掌握在有心机的人手里。

6.翻译下列句子。

(1)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2)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B
6.(1)田单让本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

(2)燕昭王于是摆设盛大的酒宴,拉出进谗言的人斥责他。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D. 所以三年不攻者:三年没有攻打下即墨的原因。

所以:……的原因。

故D错误,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例句:之,代词,指“三年不攻”这件事。

A. 结构助词,的。

B. 代词,指舱。

C. 动词,到。

D. 结构助词,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例句:南面,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南面。

A.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B. 亲: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C. 北: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北。

D.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例句:为燕所擒:被燕国所擒住。

被动句式。

A.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B. 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倒装句。

C.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水中的石兽怎么能够被暴涨的洪水携带它离开呢?被动句。

D.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故选C。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

B.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期年”和“三年”一共是四年,故B错误,故选B。

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1)宗人,本家族的人。

皆,都。

以,用。

(2)置酒,摆设酒宴。

引,拉,申。

让,责备。

【点睛】
译文:
当初,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田单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头。

待到城破,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一族因铁皮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

当时齐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仅有莒城、即墨未沦陷。

乐毅于是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身亡。

即墨人士说:“安平之战,田单一族人因铁皮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田单足智多谋,熟悉兵事。

”于是共同拥立他为守将抵御燕军。

乐毅围攻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围攻,退至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过了三年,城还未攻下。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

”燕昭王听罢下令设置盛大酒宴,拉出说此话的人斥责道:“现在乐先生亲自为我攻破齐国,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平等国家,结为友好的邻邦,抵御各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于是将挑拨者处死。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