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六章 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一、名词解释1.组织管理(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对组织的管理。

组织与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管理者,即使工作在同一组织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使管理工作成为一门复杂的人类系统工程。

2.整合社会工作(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整合社工作者探讨将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十分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

在一段时间内也曾出现过将工作领域细分、强调某种专业方法的现象。

后来,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面对复杂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这样,整合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3.社区工作(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社区工作的概念是和社会工作的概念紧密相连的。

社区工作的界定和社区的界定一样,存在很多分歧。

社区工作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形式。

但综合各个观点,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社区工作。

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因此,任何人或组织,包括政府、政党、各种社团以及企业等,只要在社区内从事的助人活动和服务,都可视为社区工作。

狭义的社区工作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

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八章 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八章 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圣才出品】
三、学校 1.学校的性质 (1)学校的性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正式的组织机构,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美国组织社会学 家艾兹奥尼根据组织为使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控制手段的区别,将社会组织分为 三种基本类型,即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 ①强制性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主要依靠物理的威逼手段; ②功利性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主要依靠物质的刺激手段; ③规范性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则主要依靠精神的监督手段。 (2)依据这一标准: ①对教师来说学校是规范——功利性的组织。 ②对学生来说学校是规范——强制性的组织。 2.学校的社会化功能 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儿童接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老师告诉他们,人们
2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 ②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③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④“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⑤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 ⑥在大型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 ⑦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
3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成员对家庭的投入是全身心的,成员之 间的互动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
②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也可能是法律上的收养关系、以爱情为基础的 同居关系或者是同性恋家庭。
5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对他们有哪些期望。儿童在学校里接受与他人相比较的系统评价,学会接受非个人的规则和 对权威的遵从。学校使人类的教化活动进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在社会严密控制下快速进 行的阶段。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笔记_第六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笔记_第六章

中级社工综合能力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一)教育小组1.含义: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促使成员改变原来对于自己的问题不正确的看法及解决方式,实现组员发展目标。

2.教育小组工作过程1)首先帮助组员认识自我存在问题,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需要;2)促使小组组员确定新观念、新视野,改变看问题的角度;3)开展干预服务,降低小组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达到自我改变。

(二)成长小组1.含义: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运用自己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发展和成长。

2.焦点:注意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3.典型: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需要而开展“体验小组”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

(三)支持小组1.含义:由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

通过小组组员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带动解决问题和改变成员的效果。

2.常见的支持小组: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四)治疗小组1.含义:组员来自于社会适应不良,或者社会关系网络断裂而导致行为问题的人群。

通过小组活动,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治疗,改变行为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2.常见治疗小组:如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治疗小组”、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等。

(五)小组的特点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会让组员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

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工作本身包含了对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的强调,注重发挥每一位组员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注重所有组员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改变和成长。

3.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小组工作者通过创建与改变小组,维持小组中的治疗性因素,促进个体的改变与成长。

4.注重团体的动力:小组工作注重小组在解决问题中的发展动力,强调小组组员带着他们的特性和工作任务进入小组,与小组的情境结合,在小组工作者的领导下,产生互动行为,实现组员的改变、任务完成和小组的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才聪学习网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五、实务方案设计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基础第二章社会工作职业特质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第六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观[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工作价值观(v al u e s)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

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

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

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

因此,价值对社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预估[贵州大学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答:预估是指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数据、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就是收集数据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数据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预估的特点有:①持续性;②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③行动取向;④有可识别的步骤;⑤渗透了专业判断;⑥有局限。

预估的原则是:①个别化;②合作;③避免片面;④避免简单归因;⑤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复习笔记(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是指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征,或者根据服务的内容,对社会福利服务实践活动进行的专业分类。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分类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以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时,根据服务对象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和贫困者的救助社会工作等;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时,根据与服务对象社会生活相关联的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矫治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一、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1.儿童与青少年的特征及其行为(1)儿童与青少年的界定整个儿童时期可以划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1岁以下)、幼儿期(1~6岁)和学龄期(6~14岁)四个阶段。

在青少年阶段中,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力等各方面都逐渐成熟,尤其性器官与性特征及其他生理器官的发育都非常迅速,并有明显的生理成熟现象,同时个体开始具有生育的能力。

青少年的起始年龄为14岁左右,终止年龄为25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活动空间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2)儿童、青少年的特征①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行为a.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在儿童期就已基本奠定了基础。

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将形成其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b.由于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新生儿期,新生儿离开母体开始建立个体生活,新生儿对外界的适应力较差,易患疾病,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

第二,婴儿期,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快,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逐渐促进了语言、思维的发展、运动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第三,幼儿期,大脑皮层发育更为完善,利用语言和简单文字进行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强,智力发展较快,理解力加强。

儿童不仅能用语言表达思维和感情,而且能够做细微的手工和轻微劳动,表现出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强烈求知欲。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2.个案社会工作3.接纳4.家庭治疗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试比较家长制管理方式与科层制管理方式。

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3.简述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4.试述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论述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点。

2.试述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路径。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答:对社会工作专业团体而言,职业伦理是指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作为一套有关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或约束,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所形成的职业伦理包括实际工作步骤的一般规则与标准,即它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在现实中就是以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为准。

2.个案社会工作答:个案社会工作也称社会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传统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与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相并列。

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助案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3.接纳答: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

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

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4.家庭治疗答:家庭治疗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的尝试和实践,时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一、名词解释1.志愿者志愿者是不以谋利为目的,志愿为他人和社会贡献时间、智力、体力、财产的人。

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称为志愿服务活动。

2.社会政策(西南大学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影响人民生活福祉所采取的行动,包括:提供有关医疗健康、住宅、社会保障、就业、家庭等社会福利的措施。

社会政策在现代政治中之所以日益重要,是因为现代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多,有的且愈来愈严重,如果没有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将得不到适当或合理的解决,个人与团体的安全和福利,也得不到合法的保障,社会将难以保持稳定。

所以,当代国家很少有不注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对此,中国要引以为鉴。

3.单位单位是中国各种社会组织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础,是中国城市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和社会调控形式,即基本的社会调控单位和资源分配单位。

4.社会救助(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社会救助又称为社会救济,是指社会成员因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社会、经济原因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法定的标准而给予的物质帮助。

社会救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

主要是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

②紧急救助制度。

紧急救助主要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对灾民的紧急救助和应急救助行动。

也包括对灾民延续一段困难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与修复工作的救助。

③临时性的救助。

临时性救助主要是指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包括流浪儿童的救助。

④支持倡导开展社会互助活动。

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民间组织,以及倡导开展群众之间经常性的互助互济活动,来达到社会互助,对困难群众起到帮扶作用。

5.社会化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一、名词解释1.接纳(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

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

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2.社会认同(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3.去机构化(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答:去机构化,是指去掉政府包办的、条件和服务质量较差的、大型福利机构及传统福利机构中存在的不够人性化、缺乏隐私保护、与社会隔离等弊端,防止不必要的机构服务。

去机构化是相对于机构化而言的,是一种强调保护对象的社区生活的新模式。

4.焦点小组(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焦点小组又称专题小组,如果访谈是基于类似的问题面对具有相近生活经历的多人进行的,这种访谈就是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是研究者同时访问多个人而采用的方法,由于参加者可以互相启发、互相纠正,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获得丰富的资料。

在参加者互相干扰的情况下,用焦点小组收集资料可能会影响资料的可信度。

5.目标系统(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目标系统,是指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由于案主的问题及其解决,是与案主生活的环境及其资源密切相关的,在工作中,为了逐步达到社会工作服务和改变案主的目的,社会工作者要与有关的人与系统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目标系统去加以改变和影响,从而为解决案主的问题与满足需要创造条件。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1.接案的含义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有可能成为案主的人开始沟通,并初步达成协议一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接案作为正式助人过程的开始,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是和案主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重要阶段,也是成功地进行预估和介入的必要前提。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在此过程中能否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初步共识,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2.接案前的准备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事务性准备和心理准备。

(1)事务性准备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的事务性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②对于初次面谈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③草拟面谈提纲。

(2)心理准备①心理准备的含义心理准备是指能否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同理心来感受案主的处境和想法。

②心理准备的意义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假想,想像案主在会谈时可能会有的想法和感觉,但经过这样的设身处地地为案主而思考,工作者虽未能亲历案主的生活,也能加深对案主的理解,以便在真实的会谈中,更容易进入案主的世界。

③心理准备的内容心理准备除了同理心,还包括工作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当面对某个案主时是否会有特别的感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案主是否有类似之处;自己希望和案主产生怎样的互动;自己的性格、情绪、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案主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初次面谈(1)初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初次面谈意味着实质性接触的开始,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次会面其实也像一场无形的“较量”,双方都通过第一印象来揣摩和掂量着对方。

面谈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和一种技术。

(2)面谈的基本程序①自我介绍作为初次与案主见面,要热情地招呼案主,并主动介绍自己。

如果是案主家人同来的,也可以让他们坐定后——进行自我介绍。

其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对案主的称呼最好能征询案主本人的意见,一般用较为正式的称呼,这样更能让案主有被尊重的感觉;b.让案主感觉舒服,在进入正题前,工作者可以稍稍寒暄,以缓解案主紧张惶恐之情,给人以温和可亲近的感觉;c.需要留意案主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交谈,但应避免模仿他们的口音或说话习惯,这样他们可能会觉得受到严重的冒犯;d.社会工作者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脸部表情都应向案主传递着尊重、接纳、关怀和专业的素质。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价值2.社会工作行政管理3.沟通理论4.整合社会工作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小组的类型。

2.试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3.简述几种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

4.预估的特点和原则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个案工作会谈或介入技巧。

2.试述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价值答: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价值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巴特利特认为,社会工作价值包括如下内容:①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③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④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则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⑤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为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来尽到社会职责;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其职责与能力,向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以及促进自我能力的发挥。

2.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机构成员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输送的社会行动过程,透过这个过程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并使用实务经验来修正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涉及领导者与其他成员,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控制等方面,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发掘、安置、协调与合作是其重要内涵。

3.沟通理论答:沟通理论指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六)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六)
(7)改善妇女贫困状况。
2、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考生主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具体内容。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社会性别意识运用于妇女社会工作要注意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重点要掌握的是社会性别的主要观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内容和途径。
(4)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考生在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主要是从流动妇女、留守妇女的需求和可能面临的问题角度去介入。
(5)维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妇女生殖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妇女获得与性、生殖有关的信息及服务极少,各种危害和疾病的发生率极高;妇女缺乏生殖健康方面和自身权利的意识。
(6)推动妇女参政。
1、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与工作策略。
第一,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的调适、婆媳关系的调适、亲子关系的建立3个方面。
第二,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重新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
在应考和实际工作中,都要注意,解决单亲家庭的问题,除了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和联络资源,解决现实的就业、孩子入学等问题之外,需要把同类问题的单亲母亲组成支持小组,促进互帮互助,减低孤独,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更需要建立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福利保障措施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3)干预针对妇女的暴力。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指对妇女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暴力的范围包括婚姻暴力、拐卖妇女、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务等。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一、名词解释1.儿童福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儿童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儿童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指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而服务功能则相应地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此类福利具有残补性取向,是一种消极性儿童福利。

广义的儿童福利的对象是所有的家庭和儿童,并不单纯局限于处于不利境地、需要帮助的儿童群体。

这一类型的儿童福利具有发展取向,是一种制度性的儿童福利。

在现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已开始更多地认同广义的儿童福利。

这样,儿童福利实际上是对儿童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提供满足需要、促进发展的活动的总称,它包含着理念、策略、社会政策、机构、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

儿童福利是一种社会服务,是要通过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社会行为为所有的儿童,特别是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提供服务,通过家庭建设、社区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种服务,使儿童的困境得到改善,儿童的成长获得必要的条件。

2.老年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老年社会又称老龄化社会。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该国家或者该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是否占总人口的10%及其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是否占总人口的7%及其以上。

3.社会小组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当然,这还需要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工作的特征包括:①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社会工作实务-详细知识点

社会工作实务-详细知识点

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一部分历年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答题技巧】①分点作答,每道题答案至少3点以上(切忌答案从头到尾一大段);②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需展开(分值较低,时间也不允许);③在尽可能全面作答的同时,力求答案的层次性(不能颠三倒四);④做到“眉清目秀”(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1.社会工作方法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前者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请问后者包括哪些方法?它们各自的应用范围是什么?(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P12)2.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如何利用教育、对质、倡导和整合资源等技巧影响案主?(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P203~205)3.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有哪些?他们对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有何帮助?(至少写4个)(2010年试题)【参考答案】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有志愿者、家庭、学校、社区、单位、重要他人、社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政策等。

它们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阐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整个第八章,P251~270)4.举例说明个案工作的优势和局限性。

(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P101)5.结合我国实际谈谈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P14~15)6.当你的一位异性案主对你产生了移情现象,将你视为他(她)唯一的朋友、唯一的倾诉对象、唯一可信赖的人时,你将如何处理?(2011年试题)【参考答案】(1)找案主沟通,让其正确认识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专业关系;(4分)(2)引导案主自立、自强,促进其潜力发挥,改变依赖人格和心理;(3分)(3)当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时,应考虑将案主转介。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圣才出品】

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答: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指的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工作方法。

尽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非常多样、并且非常复杂,但是,渗透其中的专业工作方法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必然。

2.人类行为答:人类行为也称人的行为,是指个体一切外表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

看得见的外部行动或看不见的内心运作都是其探讨的对象,而且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内在的思想、情绪、自我观念、期望等如何影响外在的行为。

3.微观社会行政答:微观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

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

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如单位的工会、妇联等部门如何去推动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对违反社会政策的行为如何予以纠正等。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4.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机构成员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输送的社会行动过程,透过这个过程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并使用实务经验来修正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涉及领导者与其他成员,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控制等方面,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发掘、安置、协调与合作是其重要内涵。

5.场域理论答:在勒温的群体研究中,场域理论是其分析群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勒温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场和行为场角度出发,立足不同因素对个体的交互影响。

场域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行动均被行动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这一场域既包括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而且这个场域是此时此地发生的。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圣才出品】

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答: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相应地指的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工作方法。

尽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非常多样、并且非常复杂,但是,渗透其中的专业工作方法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必然。

2.人类行为答:人类行为也称人的行为,是指个体一切外表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

看得见的外部行动或看不见的内心运作都是其探讨的对象,而且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内在的思想、情绪、自我观念、期望等如何影响外在的行为。

3.宏观社会行政答:宏观社会行政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内执行社会政策,它一般与政府行为有关,因为一般说来,只有政府才有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推行和落实社会政策的能力。

宏观社会行政常常表现为政府的职能行为,是政府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社会政策,指导、帮助、监督、检查、评估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活动。

如民政部、省民政厅、县(市)民政局通过行政措施去推进农村“五保”制度的落实,市、区劳动和民政部门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妇联和省、市妇联监督和检查妇女权益保护情况等,都属于宏观社会行政的范畴。

4.微观社会行政答:微观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

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

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如单位的工会、妇联等部门如何去推动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对违反社会政策的行为如何予以纠正等。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5.同事督导答:与团体督导相似,同事督导也是通过定期、持续地举行小组讨论来进行。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价值2.社会工作行政管理3.沟通理论4.整合社会工作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小组的类型。

2.试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3.简述几种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

4.预估的特点和原则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个案工作会谈或介入技巧。

2.试述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会工作价值答: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价值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巴特利特认为,社会工作价值包括如下内容:①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③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④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则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⑤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为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来尽到社会职责;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其职责与能力,向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以及促进自我能力的发挥。

2.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机构成员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输送的社会行动过程,透过这个过程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并使用实务经验来修正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涉及领导者与其他成员,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控制等方面,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发掘、安置、协调与合作是其重要内涵。

3.沟通理论答:沟通理论指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章节题库(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名词解释1.倡导者(中科院2012年研)答: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2.优势视角答: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Strengths Perspective)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他们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将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

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赋、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优势视角/能力视角的实践意味着,社会工作所做的一切,都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

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具有的优势。

3.专业关系(中山大学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

也可以说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

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

另外,廖荣利认为“专业关系是指专业人员和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人员通过交互作用以协调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

黄维宪将专业关系定义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一种态度与情绪交互反应的动态过程,借以有效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使其对环境有最好的适应。

国外有学者认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一种媒介物,案主可以通过这种媒介做出某种选择,决定是否及如何接受帮助。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述1.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定义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相应地指的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工作方法。

尽管社会工作面向的对象非常多样、并且非常复杂,但是,渗透其中的专业工作方法却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就是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必然。

2.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一般来说,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本身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普适性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提炼使社会工作超越了感性摸索的主观局限,进一步走向专业化的普遍推广。

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尽管我们的服务对象可能是老人、青少年或儿童,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摆脱这些表面差异,采用统一的工作模式。

(2)中介性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一座桥梁,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决定了它的中介性特征。

这种中介性特征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

(3)专业性目前的大陆社会工作实践更多具有的是感性化、主观化、个体化特征,因为本土化专业服务模式的缺失,许多社工不得不简单照搬国外以及港台的社会工作模式,由此陷入了专业发展的误区。

(4)历史性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征,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逐渐从个人化慈善性行为上升为制度化专业学科,中间经历了学科的阶段性发展。

(5)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模式化追求中一直面临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冲突。

随着社会工作实践的深入,当今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渐在弥合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在追求理论统一性的同时,本土化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

3.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意义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专业化的象征社会工作之所以区别于日常化的经验型助人活动,上升为专业化的学科,工作模式的形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也正是因为多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形成,社工在不同对象的服务过程中才能摆脱经验化和主观化的困扰,取得专业性的服务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
一、自我探索
1.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
(1)根据罗杰斯自我论中关于“自我概念”的论述,“自我概念”有以下一些要点:
①“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整体了解和看法,包括个人的态度、意见、知觉反应或价值观等;
②“自我概念”是主观性的,个人对自我的看法未必与客观条件相符;
③“自我概念”是可以学来的,生活适应良好的人往往知道如何适当地调适和改变个人的自我概念,以符合环境的实际需求;
④在变化多端的主观世界里,需要拥有一个积极、正向、稳定而健康的自我概念,才不致迷失方向;
⑤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某些对当事人有重要意义的特殊人士(如父母、师长、亲朋好友等)对当事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基于上述关于“自我概念”的论述,“自我”可以涵盖三个层面:现实我(真正的我)、理想我(希望中的我)、客观我(别人眼中的我)。

这三个自我如果能交互运作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健康的我就会得以出现。

(2)“自我探索历程”的论点
①家庭动力学方面的咨询专家萨提亚对深度的内在自我探索提出如下意义:
a.自我探索表明个人敢于冒险尝试,敢于向新的经验开放;自我探索是释放我们内在
潜能的表现方式;
b.自我探索表示个人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内在规则;自我探索表示愿意学习自我袒露;
c.自我探索表示着重经验的分享,透过经验的分享不只帮助了个人,同时也帮助了其他成员的成长;
d.自我探索表示愿意努力建构与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使自我、他人、情境三者间能获得统整与和谐。

②威斯坦的理论重点强调自我了解的程度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越了解自己专长特性的人,越能发挥他的独特性;自我了解与探索的过程,也应该关注自己和周遭环境的关系。

2.自我探索的主要内容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范畴包括外表和举止、爱好和厌恶、性格、长处和弱点、价值观、感受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增加对自我的认识。

①外表和举止
a.你通常如何打扮自己?职业形象?休闲?还是其他?
b.用五至十个形容词形容你的性格。

c.你的外表与你的性格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程度如何?如果不相符,你能说明原因吗?
借上述练习,增加对自己外表和举止的认识。

②爱好和厌恶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能对人发自内心的真诚喜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特质。

他们对人有兴趣,并尝试了解别人的行为和反省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感受和表达的看法。

a.在什么情境下,你会有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喜爱?
b.什么类型或什么品质的人,是你不能接受和感到厌恶的?
③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通常说来就是一个人的特质和脾性。

认识自己的性格,是认识自我的关键。

a.你通常如何介绍自己的?
b.你通常用哪些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性格?
④长处和短处
长处和短处不简单是指性格的优缺点。

在评价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时,不能脱离现实情境而随便地做出正面或负面的判断。

a.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b.怎样使你更认识自己的弱点?又如何改善你的弱点?
⑤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通常包括了他所持守或批评的信念和原则,也与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取向有密切的关系。

社工必须清楚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并防止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影响或强加给服务对象。

a.你如何看待违纪违法的青少年?
b.你认为社会工作者能否承担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
⑥感受
感受是个人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自我感受的程度了解越深,越能提高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的感受的敏感度。

a.当你遇到别人的误解时,你通常有怎样的感受?
b.当你被服务对象接纳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感受?自我认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为了与服务对象有更好的专业关系,必须不断省察、发现和探索你的内在自我。

(2)自我评价
①“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对于自身的观点与感觉的看法,是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觉,这样的想法是从内心衍生出想法及价值观,不是从他人的赞美与看法而来的。

“自我评价”是个人“内在对话”的外在体现。

通常来说,一个内在对话时真实、喜爱、接纳、支持感受多的个人,通常有比较正向、坚强和比较高的自我评价;反之则带来负面和较低的自我评价。

一个有较强正向自我评价的社工,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会有较强的能力处理和应对各种压力,也能比较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

②以下问题,可以帮助社工对于自我评价做进一步的反思:
a.你认为具有正向自我评价的人通常有怎样的特质?
b.你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他的成长经历有怎样的关系?你认为怎样的自我对话与正向的自我评价有关?
c.你通常对有正向自我评价或负向自我评价的人有怎样的反应?你认为自己是有怎样
自我评价的人?
d.你的自我评价对你的工作开展有怎样的影响?
e.你可以有怎样的方式去改善你的自我评价或内在对话?设计一个改善自我评价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3)接纳他人
接纳,是指工作者应包容案主的感受、想法和看法,包括其优缺点、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建设性和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等。

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便于案主的表达。

接纳他人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时常警觉于自己接纳他人的态度,并不断提升自己接纳他人的程度,是社工必备的素质。

(4)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实现有效互动的重要因素。

自我肯定表现为社工在表达意见时有肯定新颖的见解,包含了富有价值的知识、意见和感受。

当社工有较为正向的自我肯定时,他在服务过程中的反应便是积极的、主动的,既充满自信,又对人充分尊重。

(5)自我控制
社会工作服务过程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过程。

身为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有掌控自己情绪,以及适当控制行为冲动的能力。

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如能掌控自己的直觉感受、仔细选择语言表达、注意身体姿势、控制表情和语调等等。

自觉的自我控制,可以使得整个服务过程的互动处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也可以保证社会工作者以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与服务对象开展有效的助人工作。

3.自我探索与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来源于不同的社会背景。

每个社会工作者都有他独特的人格特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风格特征。

自我探索,可以帮助社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特质,并为成为一名称职的社会工作者做好准备。

二、会谈技巧
1.社会工作中的会谈
(1)会谈与一般谈话的区别
①共同点:
a.都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来表达观念、态度、感受的一种沟通方式.
b.面谈是最主要的形式;会谈或谈话过程都会产生相互影响。

②不同点
会谈与谈话存在的根本的不同在于会谈是有目的性的。

会谈的目的性,可以使会谈产生的互动对服务对象产生一种改变。

(2)会谈具有目的性的这一重要特点:
①会谈的内容是为了完成目的而设计和选择的,任何与会谈目的无关的谈话,都会被取消或排斥。

②会谈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所以会谈者必须承担起推进目标进展的责任。

③会谈过程产生了面谈者和被面谈者的角色分工,因此双方的关系是一种非互惠的关系。

被面谈者也会比较多地表露自己的生活情况。

这种信息的交流是非对等的。

④会谈是一个正式的过程。

会谈的时间、地点、方式、持续时间等都经过了设计和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