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管理质量评价表

合集下载

总医院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总医院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后评价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第三十条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血,特制订本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评估表》(手术或非手术科室),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1。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病历输血质量质控表

病历输血质量质控表


配血记录单是否填写不全


输血指征
原则上;内科指征;1、血红蛋白<60g/L。2、红细胞压积<22%。3、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血。4、失血量占总量10-20%,(500-1000ml)HCT无变化,输晶体、胶体、代血浆。5、失血量占总量20-30%,(1000-1500ml),血压波动,HCT下降,输红悬。
城口县中医医院病历输血质量质控表
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主管医师: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备注
病历首页
输血品种、数量与输血记录单符合
品种
数量




血型是否填写


输血反应是否填写


入院记录是否描述既往输血史


输血前检测
输血前检测9项是否齐全


检测9项医嘱是否在输血前开出


病历中是否有检验9项报告单


输血时间、病程记录是否与医嘱相符合


输血流程
从申请输血到输血完毕是否按流程进行(从时间记录反映)
备注
检查者: 时间:
如有其他理由请列出;
输血指征
合理
欠合理
不合理
输血病程记录
检查输血记录以此格式为标准:
例:患者因“黑便3小时”入院,急查血常规示:HGB46g/L,具备输血指征(1、输血指征),为纠正贫血(2、输血目的),与家属及患者充分沟通,告知输血风险,患者同意签字输血(3、输血知情沟通情况)以后经交叉合血、输血前检测(4、交叉合血、输血前检测情况),并双人核对无误后,于2012.11.13.14:29(5、输血开始时间记录到时分)予以O型红细胞悬液1.5U(血袋号****)先慢后快输注,至2012.11.13.15:35 (6、输毕结束时间记录到时分),输血过程中无输血反应(7、输血反应),输毕后复查血常规、输血后检测(8、输血后需检测),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否按上述格式书写,列出不合理的。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
WBC×109/LHCT%APTT秒
输血反应:□有/□无输血效果:□满意/□欠佳
医师签字:20年月日
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后存放在病历中,并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检查用,不得丢失。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科室:床号:住院号:
输血前(术前)评估
病历摘要:
输血前诊断:
输血前相关检查
RBC×1012/LHbg/LPLT×109/LWBC×109/LHCT%APTT秒白蛋白g/L球蛋白g/L
输血史:□有/□无是否查感染三项:□已查/□未查
准备手术:□是/□否RH(D)□+□-
用血审批:□是/□否交叉配合:□是/□否
备血量:红细胞血浆ml血小板其他
医师签字:20年月日
输血后效果评价
输血后诊断:
实际用血量:红细胞血浆ml血小板
冷沉淀其他
输血后相关检查:
RBC×1012/LHbg/LPLT×109/L

医院病历输血质量质控表

医院病历输血质量质控表
输血病程记录
1、输血指征有无记录


2、输血目的有无记录


3、输血知情沟通情况有无记录


4、交叉合血、输血前检测情况有无记录


5、输血开始时间记录到时分有无记录


6、输毕结束时间记录到时分有无记录


7、输血反应有无记录


8、输血后检测如患者需多次输血可在最末一次输血记录中写此条,有无


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记录
输血后24小时内有无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
1、输血后有无效果,评估主要靠血红蛋白值有无提升


2、有无输血后复查常规结果


输血后检查记录
3、最末一次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有无输血后检测结果描述


输血相关记录
术中输血,输血品种、数量,在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是否符合,如不符合请列出


输血时间、病程记录是否与医嘱相符合


输血流程
从申请输血到输血完毕是否按流程进行(从时间记录反映)
备注
检查者: 时间:
6、失血量占总量30%,可输全血、红悬。
外科指征;1、血红蛋白<70g/L,出血量大于人体总血量的30%。
2、血红蛋白70-100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的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等因素决定。3、血小板<50×109/L。4、血小板50-100×109/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决定。5、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如有其他理由请列出;
输血指征

输血流程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效果评价表

输血流程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效果评价表

输血流程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效果评价表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m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cords of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es.Transfusion is a critical medical procedure that involves the transfer of blood or blood components from one person (the donor) to another person (the recipient). It is commonly used to replace lost blood, increase the blood's ability to carry oxygen, or improve immune functions. However, like any medical procedure, there are potential risks involved in transfusion.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robust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in place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transfusion process.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cords of a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one must consider several key factors. 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 adherence to established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transfusion process. A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ollowing proper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verifying their identity, and matching their blood typewith the donated blood? This evaluation can help identify any gaps in protocol compliance and suggest areas for improvement.In addition to protocol adherence, evaluating documentation practices is equally important.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record-keeping ensures trace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hroughout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Are there clear records on blood product traceability, testing resul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Evaluating documentation practices can help identify weaknesses that may compromise patient safety.Furthermore, assessing staff training and competency is another crucial aspect of evaluating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es qualitatively. Do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receive regular training on safe handling techniques,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dures? Ensuring staff competency through effective training programs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overall transfusion process quality.Apart from these internal evaluations, it is also essentialto engage external stakeholders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fforts in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es. Consider seeking feedback from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transfusions. Their experience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areas that require improvement.Additionally, collaboration with regulatory bodies such as health authorities or accreditation agencies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hese entities often hav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benchmarks that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transfusion processes. By aligning with these external standards,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can improve their evaluation frameworks and enhance patient safety.Overall,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m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cords of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es should consider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rotocol adherence, documentation practices, staff training and competency, patient feedback, and alignment with external standards. Combining these elements in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canhelp identify areas requiring improvement and contribute to ongo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lood transfusions.对于输血流程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效果的评价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篇一: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XXX医院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护士长签名:质控员签名:备注:(1)请在□上打“√”,双签名输血单需要两项双签名。

(2)需要说明的情况在备注里描述。

篇二:最全的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一、临床输血申请1、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血液治疗等,对患者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直系亲属的同意后,并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双方全名签字,入病历永久保存备查。

3、输血前应检查感染性指标乙肝两对半、艾滋抗体、梅毒试验、丙肝抗体共八项。

4、对平诊患者择期手术者,应申报用血计划,在规定时间送达输血科,以便备血,经治医师应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或亲友互助献血,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储血事宜,互助献血登记表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填写,输血科(血库)审核签字,到血站或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输血申请单的填写(1)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准确、清楚填写内容,不得缺项。

(2)用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填写用“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表示。

(3) “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核准并全名签字。

6、患者1次用血或备血超过1600ml时,经治医生要履行报批手续。

7、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血浆: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至输血科划价缴费,输血科见缴费处方后溶解血浆,溶解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血小板、冷沉淀及其它特殊血液制剂: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送至输血科,处方划价缴费后送至输血科,由输血科负责与中心血站联系,血液送达输血科检验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者原因
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接受输 血治疗
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输血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 体征及病情
输血后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 体征及病情变化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因素,如发热、感染、过敏等,这些疾病或因素可能影响输血效果。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输血效果。
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器官功能异常,如肝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器官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输血效果。
病例讨论: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对 存在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 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跟踪和监督:对改进措施进行跟 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 决和改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讨论过程 和结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培训和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临床输血评估及 输血效果评价水平。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输 血 评 估 03 输 血 效 果 评 价 04 评 估 表 格 的 使 用 05 评 估 结 果 的 反 馈 和 处 理
评估指标:包括血红 蛋白、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评估方法:根据患者 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评估
输血指征:当患者 血红蛋白低于 70g/L或血小板计 数低于 50×10^9/L时, 需要考虑输血
评估表格的填写时间:应在输血 前完成,并在输血后进行补充填 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表格的内容:包括受血者基 本信息、输血原因、输血品种、 输血量、输血前检查、输血后监 测等项目
评估表格的保存:应妥善保存评 估表格,并建立输血档案。
评估表格的保存:每次输血后及时填写输血评估表格,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保存。 评估表格的使用:根据评估表格中的数据,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发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输血管理(医疗)自查评估表

输血管理(医疗)自查评估表
日前须对本科室上月输血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合理用血评价病例为本科室当月输血病例的10%。输注≤5例者,按1例进行评估。
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成员: 医疗输血质控员: 日期: 年 月 日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输血管理(医疗)自查评估表
科室:
评估项 评估标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落实情况
①每次输血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价,用血后 输血前评估及 记录用血后疗效评价。②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成分输血率100% 达到要求。③ 输血前评估或检测指标100% 符合规范要求。④择期手术患者,对符合自体输血 用血后疗效评 患者,开展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输血技术。

输血制度
①熟悉掌握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知晓率100%。②按照输血管理制度 要求,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与制度要求符合率100%。
①每次输血医嘱清晰、准确。②24小时必须有完整、详实的输血病程应符合规 范,包涵输血目的、输血指征、输注成份、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血型和数量 输血医嘱与病 、输注过程观察情况、输注时间及结束时间、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有不良反应 时采取何处理措施与转归等、输注后疗效评价的描述等内容。③手术输血患者 历 其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要完整一 致,输血量和发血量一致。 ①申请输血应由主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填写应完整、无误(输血 前检查项、输血史、妊娠史、血型、病人基本信息等),上级医师核准签字, 申请单必须连同受血者标本同时送达输血科。②执行输血申请分级、审核及报 批制度。(急救用血除外)但用血后3天内补办手续。输血申请单审核率100%, 大量输血审核率100%。 ①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自体输血、同种异体血的利弊,不良反应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
9、输血完毕后记录时间
10输血器及输血袋放置黄色垃圾袋并保留24小时
完成情况
备注1=完成2=部分完成3=未完成4=未涉及
日期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签名
4、两名医务人员带病历到床前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
5、输血前询6、输血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7、定时巡视,观察输血不良反应
8、治疗盘上备抗过敏药物,发生输血反应者,严格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处理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
科室
日期
被评价护士
评价人
1、准确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内容:(血型、血袋号、血液制品、剂量、复检血型结果;患者的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品种、剂量等与血袋上标签是否相符)
2、检查采血时间,血液制品有效期,血袋血液制品及输血器质量
3、根据医嘱给予输血前准备用药并签字

输血评估、评价表

输血评估、评价表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0×1011) □
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
1、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 □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
2、用于扩容 □
3、治疗低蛋白血症 □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
5、用于补充营养 □
6、用于提高免疫力 □
7、FFP量不足(<10-15Ml/kg)□
失血量:ml
贫血类型:急性/慢性
贫血原因:□失血 □溶血 □造血障碍
病史
摘要
血液
检验
时 间
Hb(g/L)
Hct
Plt
PT(s)
APTT(s)
Fig
总蛋白
白蛋白
治疗
过程
晶体液品种及用量:
胶体液品种及用量:
输血
过程
时 间
血液品种
数 量
时 间
血液品种
数 量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
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
1、Hb<60g/L或Hct<0.20 □
胶体液品种及用量:
输血
过程
时 间
血液品种
数 量
时 间
血液品种
数 量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
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
1、Hb<70g/L □
2、Hb在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 □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
不合理输血理由: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
2、Hb>100 g/L。 □
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 □
安全性评 价
1。是否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符合 □不符合
2。临床输血过程有无差错:□有 □无

输血科质量及安全管理自查表

输血科质量及安全管理自查表
检查项目
评分
得分
备注
质量及安全管理
1、《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输血技术规范》等输血相关学习及记录
3
2、输血工作制度健全4Leabharlann 3、输血科管理制度和程序健全
4
4、操作规程文件齐全
4
5、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与发血出库记录
4
6、血库出入库登记本内容符合规范要求
4
7、血库冰箱定期消毒与细菌培养记录
4
18、急诊用血的规定和程序
4
19、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报告程序
4
20、血库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血液有规范的再核对检查程序,记录
4
21、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处理规范,紧急处理预案,记录,整改措施
4
22、定期对临床输血的适应症进行检查的记录
3
23、输血科室内质控(现场查看开展质控项目数量及相关记录)
4
8、输血记录单与保留血样的规定及相关记录
4
9、配血记录及保存符合要求
4
10、临床输血标准
3
11、血袋回收、存留时间及毁形处理记录
4
12、成分输血所占的比重〉90%
4
13、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定与规范
4
14、输血前检验项目齐全规范
4
15、大量用血申批规范
3
16、输血审批程序规范
4
17、取血与输血的核对制度执行到位
4
24、输血科设备档案及使用维护记录
4
25、输血科设备温度记录及实验室消毒记录(温度记录次数以及消毒配制)
4


26、为临床提供24小时用血服务
2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临床用血质控检查表(标准表)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临床用血质控检查表(标准表)

汉源县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质控表(临床科室管理部分)
日期:年月日;科室质控员:得分:
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存在的问题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违反相关法规每项扣10分10 4.18.1.1
2、各项规章制度、预案流程完整可行,实施记录完整查看相关规章制度、预案流程
及记录,缺1项扣2分
10 4.18.1.2
3、进行合理用血评价缺1次扣2分10 4.18.3.1
4、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缺1次扣2分10 4.18.3.2
5、临床输血记录完整规范缺1项扣2分10 4.18.4.1/★4.18.4.2
6、执行应急用血预案不按预案执行,1次扣5分10 4.18.4.3
7、严格执行输血过程质量管理10 4.18.5.3
8、执行输血感染控制方案10 4.18.5.4
9、记录不完整,缺1次扣2分10
10、记录不完整,缺1次扣2分10
科室自查总结:
医务科考核:
考核人:考核时间:
注:1.本检查表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而制定;
2.重点检查血液的管理、合理用血评价和不良反应的登记与反馈,每季度检查一次,由科室自查,医务科考核。

医院输血质量监管表

医院输血质量监管表

医院输血管理监管表督查时间:年月日科室:输血科督查内容:一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是□否至少应有:⑴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有□无⑵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有□无⑶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有□无⑷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有□无2.进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有:⑴计划□有□无⑵讲义或课件□有□无⑶签到□有□无⑷考核□有□无⑸每年至少1次□是□否3.有“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有□无4.科室开展输血质量管理工作,有:⑴计划。

□有□无⑵检查记录。

□有□无⑶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有□无⑷改进措施得到落实。

□是□否5.输血科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为100%。

□是□否6.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为100%。

□是□否7.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

□是□否二1.有以下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⑴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有□无⑵应急用血预案□有□无⑶用血申请流程□有□无⑷用血流程□有□无⑸输血管理流程□有□无⑹采集血标本流程□有□无2.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培训与教育,有:⑴计划□有□无⑵讲义或课件□有□无⑶签到□有□无⑷考核□有□无3.输血科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是□否4.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是□否三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

□有□无2.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规定。

□有□无3.对用血趋势,有:⑵分析□有□无⑶以上工作每月一次□是□否4.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症相关规定。

□是□否5.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是□否科学、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⑴输血申请合格率100%□是□否⑵用血适应症合格率≥90%□是□否⑶成分输血比例≥90% □是□否6.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有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1
每袋血均有输血记录,输血记录书写规范、信息完整
1
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操作规范
1
输血完毕,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并有记录
1
结果
(7分)
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1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率100%
3.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人数×100%。
4.护理人员对输血严重危害处置规范流程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人数×100%。
1
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5
总分
(50分)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用“NA”表示。
2.应得总分=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1
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
3
标本采集完成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管、输血申请单信息与患者相符
3
采血人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采集时间并签名
1
及时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至输血科
1
与输血科做好标本的交接与记录
3
取血
持取血通知单到输血科取血
1
与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
5
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后30min内输注,科室无自行储血
1
血液输注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3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血,并双方签名
5
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l/min为宜,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1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说明及异常
处理措施
过程(39分)
血液输注
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输完
1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1
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1次
1
密切观察,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处理,并填报《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表(TA)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年月日
受检科室:病历号及检查结果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说明及异常
处理措施
结构(4分)
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
1
有血标本采集流程
1
有标本运送及交接制度
1
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
1
过程(39分)
有输血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培训并记录
1
标本采集送检
采集血标本时采血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床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