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

合集下载

酿造学酱油PPT课件

酿造学酱油PPT课件
种霉菌的蛋白酶的不足 以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为曲成熟的依据。
米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2~35℃,适宜pH为6. 适当的乳酸是酱油的风味物质之一,乳酸还可与醇结合生成酯; 合成酒精,产香; 制醅用盐水要求底少面多。 (也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试管斜面→ 三角瓶培养→接种→曲料发白结饼→摇瓶 一次→至全部长满黄绿色孢子 酱油四联球菌(Tetracoccus sojae)、 原料混合→蒸料→过筛、摊冷→接种→装盒→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揭纱布或草帘→种曲 (2)Blended soy sauce
7) 了⑥解培酱 养油24生h左产右所,需曲原呈料淡及黄预绿处色理,此时应及时出曲。
制(曲P1时2间6的-长1短2应7根)据所应用菌种、制曲工艺及发酵工艺而定。 米Sa曲lt:霉赋生予长咸的味最、适抑温菌度作是用32~35℃,适宜pH为6.
制曲 固体曲使用广泛,制曲方法有厚层通风制
曲、曲盘制曲、圆盘式机械制曲等。
日本学者坂口在20世纪30年代从酱油中分 离出来的,其分生孢子表面有小突起,多聚半 从酱醅中淋出的头油称生酱油,还需经过加热、配制等工序才能成为各个等级的酱油成品。 乳糖醛酸酶活性较高。 2 Soy sauce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米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2~35℃,适宜pH为6. ④制曲时的品温控制在30~35℃之间。 ③必须有足够的风量和风压,满足米曲霉的好氧要求。 (也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①毕赤酵母 ②醭酵母 ③圆酵母
蒸料方法:常压蒸料和高压蒸汽蒸料
蒸煮条件与蛋白质变性
故在酱油生产中, 工厂常采用“长、高、 短”蒸料法,所谓 “长、高、短”蒸料 法即加长润料时间、 提高蒸煮压力、缩短 蒸煮和脱压时间。
(2)冷却、接种及入池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
(四)主要酶
(五)成曲质量标准
六、发酵
(一)概念
将成曲拌入多量盐水,成为浓稠的半流动状 态的混合物,俗称酱醪;如将成曲拌入少量盐 水,成为不流动状态的混合物,则称酱醅。
将酱醪或酱醅装入发酵容器内,采用保温 或者不保温方式,利用曲中的酶和微生物的发 酵作用,将酱醅中的物料分解、转化,形成酱 油独有的色、香、味、体成分,这一过程,就 是酱油生产中的发酵。
4.酱醅的pH值: 酱醅的pH值对发酵影响较大,在发酵前期,
为了有利于蛋白质水解,应保持pH6~7近中性 范围。
5.酱醅质量: 酱醅棕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不发乌,
醅层颜色一致。酱醅柔软,松散不黏,不干, 无硬心。酱醅有酱香,味鲜美,酸度适中,无 苦、涩等异味及不良气味。酱醅pH值不低于 4.8。每克酱醅细菌数不超过30万个。

浸泡

第二次 二
浸泡

第三次 残
浸泡

第一次 滤油
第二次 滤油
第三次 滤油






酱油浸提工艺流程
2.加热 (1)目的: ①杀灭残存的微生物,延长酱油的保存期
②破坏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特别是脱羧酶和磷酸单 酯酶,避免继续分解氨基酸而降低酱油的质量。
③还有除去悬浮物的作用,因为加热后,酱油中的 悬浮物与杂质和少量凝固性蛋白质凝结而沉淀, 使产品澄清,调和香气、增加色泽。
答案

盐水量=
4000115 50% 30%
113 5% 50%
2520
4

1.装曲
水温夏季50℃,冬季55℃。使用绞龙拌料装 池,要求料层疏松,下层、中层、上层的水分要 求不同。下层曲料的水分偏干;中层曲料的水分 干湿均匀;上层曲料的水分偏多。加封面盐 100kg,厚度2~3cm,以防止酸败和表面形成 氧化层,影响酱油质量。在分层装料时,要留一 部分盐水待加封面盐后,均匀地撒在上面。

(工艺技术)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及培训教材

(工艺技术)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及培训教材

(工艺技术)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及培训教材酱油酿造工艺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如豆粕.豆饼)和淀粉质原料(如小麦、麸皮)为主经蒸煮、制曲、发酵与调制而成的,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调味品。

工艺流程图(见图1-1)一、原料处理1、机理、目的润水是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原料中使原料中含有适量的水分,以便蒸煮时蛋白质迅速达到一次变性,淀粉质充分糊化,溶出米曲霉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所需的水分。

蒸煮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质充分糊化,以使被酶所分解,杀死附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冷却是使粬料冷却一定温度,使米曲霉孢子的发芽处在适宜的温度。

2、操作规范投料前先启动球罐开关,观察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同时把罐内残水放干净。

每锅先投如定量豆粕,再用定量的70 ---80度水侵润,转锅40分钟后再投入麸皮;然后转锅3---5分钟。

按操作要求把合格原料准确数量,投入球罐内。

做到保质保量,准确无误。

投料完毕,搞好现场卫生,整理好包装物,把使用工具放到指定地方。

蒸料打开蒸汽进汽阀门,第一遍汽压升到0.08mpa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排气阀门至0,排除假压。

打开进气阀门,当压力到0.18—0.2.mpa时(锅内品温达到120度左右)关闭进气阀门,打开排气阀门排气至0,然后关闭排气阀门。

利用降温设备使孰料迅速冷却,减少冷却过程中的杂菌污染和时间过长蛋白质二次变性。

孰料冷却温度为60度。

使用搅笼风机迅速均匀地把孰料输送到圆盘中。

蒸料时按要求掌握好压力、温度、时间。

孰料膨松发软,表面无浮水,无硬心,无其它不良气味。

工作后搞好搅笼、球罐及现场卫生至所有设施地面无残料。

二、制曲1、机理、目的制曲是给米曲霉等有益微生物以最佳的生长条件,在熟料上充分繁殖,并分泌酱油发酵过程所需的各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等。

要制好曲,就要掌握好米曲霉的生理特性和生长规侓,控制好制曲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量关键条件。

米曲霉是好氧性微生物,在曲料上生长变化分为四个时期(1)孢子发芽期:曲料接种后,米曲霉孢子在适宜的温度与水分的条件下开始发芽,发芽温度为30—32度时间为4—5小时。

食品工艺6酱油

食品工艺6酱油

培养至醋酸酸度4%以上,表明醋酸菌 已大量繁殖。
• 3、醋酸菌种子罐培养 • 一种种子培养(三角瓶种培养) • AS141醋酸菌培养基: 米曲汁6Be,酒精2%琼脂3%, pH自然,1公斤压力灭菌30分钟,1000毫升三角瓶装100 毫升,231rpm,32-34度培养24小时。 • 沪酿101培养基:葡萄糖1%,酵母膏1%,酒精3%,, pH自然,振荡培养30℃/24h。 • 二级种子培养( 种子罐培养):将体积分数4-5%酒精 醪移入种子缸,装料量70%,80 ℃灭菌30min,接入 10%种子,30℃通气培养24h,通气量1:0.1。 • 种子质量:酸度1.5-1.8%,革兰氏染色阴性,无杂菌,菌 体形态正常。
• 三、果醋生产 • 果醋是以水果或果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 经过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成的一种营养 丰富、风味优良的酸性调味品。 • 主要工艺过程:果汁提取,果酒发酵,醋 酸发酵,果醋澄清,果醋饮料调配。 • 发酵方式:静置薄层发酵,液体深层通风 发酵。
第六章
酱油
• 酱油是由大豆等原料发酵制成的调味品。 早在我国周朝时期就生产,历史悠久。 • 酱油中成分:水,盐,氨基酸,蛋白质, 糖,色素,其他风味成分等。
• 第一节 酱油酿造原料 • 一、蛋白质原料 • 1、豆粕 水分7-10%,粗蛋白质46-51%,粗脂肪 0.5-1.5%,碳水化合物19-22%,灰分5%左右。 • 2、豆饼:冷榨豆饼、热榨豆饼。 • 3、花生饼 • 4、大豆 • 5、蚕豆、豌豆、菜子饼、糖渣等 • 二、淀粉质原料 • 1、麸皮 • 2、米糠、碎米、小麦、薯渣等 • 三、食盐 • 四、水
一、发酵中生物化学变化 1、蛋白质分解 2、 淀粉的糖化 3、酒精和有机酸发酵 4 、酱油色香味体的形成 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蛋白质的水解,淀粉的 水解,脂肪的分解,纤维素的分解 • 酱油中色、香、味物质的生成机理:基础物质的 形成,酱油色素的产生,酱油香气的产生,酱油 呈味物质的产生. • • • • • •

酱油生产工艺

酱油生产工艺

5.制曲产酶的品温低于30℃,能增加酶的活性。在 不影响曲池周转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接近这一要 求。 6.通过空调箱调节风温、风湿,利用低于品温1℃ 左右的风温控制品温。 7.原料混合及润水要均匀,注意及时翻曲、铲 曲。 。 8.接种必须均匀,否则不利于管理。因为米曲霉生 长不均匀,容易引起污染。 9.曲料装池要疏松均匀,否则会出现局部烧曲。 10. 培养24h左右,曲呈淡黄绿色,酶活力已达最 高峰,此时应及时出曲,否则酶活力会下降。
种曲 ↓ 豆粕:麸皮(8:2)→熟料→冷却→接种→入 池 通风制曲→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成曲
(一)流程
(二)操作要点
1、冷却、接种及入池 原料蒸熟后,迅速冷却到35~40℃,并 把结块打碎,接入0.3%左右的种曲,立即 送入曲池内培养。 接种和入池后,应立即清洗润料、提升、 晾料、送料等机械设备。搞好环境卫生, 以免孳生杂菌,影响下次制曲。
制种曲工艺:
将麸皮80%和面粉20%(或麸皮100%)加水混 合,常压杀菌l h,再焖30min后出锅过筛,摊开 冷却至40℃按0.5%~1%量接入三角瓶扩大培养, 拌匀装入曲盒或竹匾摊平(2cm)入种曲室, 28℃~30℃培养6h第一次翻曲,喷40℃水,使其 含水量达40%,盖上草帘或湿纱布经4h~6h,第 二次翻曲,品温控制在38℃以下。经10h品温降 至32℃~35℃,再经56h,当表面长出黄绿色孢 子,外观块状、内部松散,手指触孢子就飞扬即 为种曲。
三、酱油的分类
按发酵方法分类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分酿固稀发酵酱油
酿造酱油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低盐稀醪保温法酱油
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原料,再配以辅料制成。
第二节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一、蛋白质原料 1、大豆 2、豆粕 3、豆饼 4、其他蛋白质原料

传统调味品-酱油ppt课件

传统调味品-酱油ppt课件
❖ 细菌污染——酱油中卫生指标规定,细菌数 ≤5×104 cfu/ml。

25
第四节 酱油的生产工艺
一、酱油酿造原理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 四、酱油色香味体的形成
26
一、酱油酿造原理
1、蛋白质的水解
❖ 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作用, 分解成多肽、氨基酸。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使酱油呈鲜味。 ——甘氨酸、丙氨酸、色氨酸使酱油呈甜味。 ——酪氨酸使酱油呈苦味。
27
2、淀粉的水解
❖ 原料中的淀粉质经米曲霉分泌的淀粉酶的糖化作 用,水解成糊精和葡萄糖。 ——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是发酵的基础物质。 ——与氨基酸化合成有色物质。
28
3、有机酸生成
❖ 酱油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其中以乳酸、琥珀酸、 醋酸居多。
❖ 适量的有机酸生成,对酱油呈香、增香均有重要 作用。乳酸具鲜、香味;琥珀酸适量较爽口。
三、乳酸菌
❖ 适当的乳酸是酱油的风味物质之一;乳酸还可以 和醇类结合生成酯;降低酱醅的pH值,有利于酵 母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杂菌的生长;和酵母菌共 同作用产生糠醛,赋予酱油特别的风味。
24
四、有害微生物
❖ 毛霉、青霉、根酶、产膜酵母、枯草芽孢杆菌、 微球菌等,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降低成曲的酶 活,影响原料的利用率,产生异味,使酱油浑浊。
酶、半纤维素酶等。
21
2、酱油曲霉
❖ 酱油曲霉分生孢子表面有突起,多聚半乳糖羧酸 酶活性较高。
3、黑曲霉
❖ 含有较高的酸性蛋白酶。
22
二、酵母
❖ 鲁氏酵母——发酵型酵母,发酵葡萄 糖和麦芽糖生成酱油的风味物质,随 糖浓度降低和pH降低开始自溶。
❖ 球拟酵母——酯香型酵母,参与了酱 醪的成熟。

酱油生产工艺课件(PPT66张)

酱油生产工艺课件(PPT66张)

5.其他工艺法 在我国北方有些省份的农村地区,尚有无盐固态发 酵工艺。其特点是制酱醅时不加或加少量食盐。为 了防腐,发酵温度维持在55−60℃,发酵时间只需 72h左右。由于产品质量差,基本上处于被淘汰之 列。
第三节 酱油生产的原料与辅料
原料是酱油生产中的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原料是降 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酱油生产的原料 可分为基本原料(如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食盐 和水等)和辅助原料(如增色剂、助鲜剂、防腐剂等 )。选择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应具有:蛋白质含 量较高,碳水化合物适量,利于制曲和发酵,无霉变 、无异味,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
3.红枣糖色:利用大枣所含糖分、酶和含氮物 质,进行酶褐变和迈拉德反应,经过红枣→蒸煮 →分离→浓缩→熬炒制成成品。枣糖色率高,香 气正,无毒害并含有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等营养 成分,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用色素。也可用于酱 油增色。
(二) 助鲜剂 1.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酱油中一种主要的鲜味 成分,一船在发酵中自然产生。 2.呈味核苷酸盐:呈味核苷酸盐有肌苷酸盐、乌 苷酸盐等。均能溶解于水,一般用量在0.01%−0.03 %时就有明显的增鲜效果。为了防止米曲霉分泌的磷 酸单酯酶分解核苷酸,通常将酱油灭菌后加入。
酱油的味觉是咸而鲜,稍带甜昧,且有醇和的酸味而不 苦。而其成分中则包括咸、鲜、甜、酸、苦五味。作为调 味料.以鲜味为最主要。
酱油鲜味来源由米曲霉分泌的蛋白酶、肋酶及谷氨酰胺 酶的作用后水解生成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多,鲜 味浓厚,赋予酱油特殊的调味作用。
三、酱油酿造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
酱油具有独特的风味,其风味的来源是在酿造过程 中,由微生物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变化而形成的。
组成酱油香气的另一类主要物质为酚类化合物,其中 4−乙基愈创木酚(4−EG)和4−乙基苯酚(4−EP) 是酱油香气的代表性物质。它们主要是由小麦,特别 是小麦种皮中木质索,经曲霉及球拟酵母的作用,将 小麦在加热处理后制曲过程中产生的酚类物质(香草 酸、阿魏酸等)转化而得的。因此,在原料配比中应 适当增加小麦用量。其次采用多菌种制曲也是提高酱 油风味的措施之一。

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

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

原料
必须使用优质大豆、小麦等为 主要原料,确保原料质量。
香气
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无不 良气味。
理化指标
氨基酸态氮、全氮、无盐固形 物等各项理化指标应符合国家 规定标准。
酱油的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
通过观察、闻、尝等方法对酱油 的外观、香气、滋味进行检测。
理化检测
对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全氮、 无盐固形物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通过加热、蒸发等方式将水分去除, 提取出酱油。
浸出
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浸泡,使酱油中 的氨基酸、糖等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
加热与灭菌
加热
将提取出的酱油进行加热,使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凝 固,便于后续的沉淀和分离。
灭菌
通过高温或紫外线等方式对酱油进行灭菌处理,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包装与储存
包装
和产品质量。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将用于产品研发和营销领域,推动酱
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谢谢
THANKS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曲 霉,使其产生丰富的酶系,为后续的 制浆和发酵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制浆与发酵
制浆
将处理后的原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蒸煮、冷却、接种等工序制成浆 料。
发酵
将接种了曲霉的浆料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原料中的 蛋白质和淀粉分解成氨基酸、糖类等小分子物质,形成酱油的独特风味和营养 价值。
将灭菌后的酱油进行包装,一般采用 玻璃瓶或塑料瓶等密封容器。
储存
将包装好的酱油放置在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04 酱油的质量标准与检测
CHAPTER
酱油的质量标准
外观
酱油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清 澈透亮,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酱油生产工艺ppt课件

酱油生产工艺ppt课件

13
2 三角瓶纯种扩大培养 ①培养基:麸皮80g,面粉20g,水80~90ml或者麸皮85g,豆饼 粉15g,水95ml。原料混合均匀,分装入带棉花塞的三角瓶中, 瓶中料厚度1cm左右,在100kPa蒸汽压下灭菌30min,灭菌后摇 松曲料。 ②操作:曲料冷却后接入试管斜面菌种,摇匀→ 30℃ ,18h→瓶内曲料已稍发白结饼,摇瓶一次→培养2d → 三角瓶倒置→再培养1d →全部长满黄绿色孢子即可使用。
9
3 乳酸菌
乳酸菌利用糖发酵生成乳酸, 乳酸是构成酱油风味的成分之一,与乙 醇生成乳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香气成分
10
4.乳酸菌
与风味密切相关,能促进鲁氏酵母的繁殖。
11
种曲的制备
制种曲工艺流程
试管斜面菌种→斜面活化→三角瓶扩大培养→种曲培养
12
1 、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培养
①菌种 AS 3.951。 ②培养基:5Bé 豆饼汁100ml,硫酸镁0.05g,磷酸二 氢钾0.1g,可溶性淀粉2.0g,琼脂1.5g,100kPa蒸汽 压灭菌30min,制成试管斜面。 ③操作:将菌种接入斜面,置30℃培养箱中培养3d, 待长出茂盛的黄绿色孢子,并查无杂菌,即可作为三 角瓶扩大培养菌种。
6 酱油香气的形成
30
7 酱油的味
酱油的咸味来自所含的食盐,其含量一般为18%左右。 由于酱油中的肽、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缓和了食 盐的咸味,从而使酱油的咸味变得柔和。 酱油的鲜味来源于原料中蛋白质分解形成的氨基酸和 肽类,以谷氨酸为代表物质。另外,微生物细胞内 的核酸经水解后产生的鸟苷酸和肌苷酸钠盐往是强 鲜味物质。
39
可以使用的防腐剂有:
①苯甲酸钠(C6 H5COONa):白色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在微酸性条件下防腐力强,酱油 中添加量为0.05%~0.1%。 ②山梨酸(C6H8O2)和山梨酸钾(C6H7O2K):白色 结晶性粉末,山梨酸钾易溶于水,山梨酸在 水中溶解度小。对霉菌、酵母菌抑制能力强 ,但对嫌气性芽刨菌无效。在pH低于5时防腐 效果好,酱油中添加量为0.05%~0.1%。 ③维生素K类: 2-甲基-1,4-萘醌及其衍生物,如维生素K3 添 加量50mg/Kg。

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

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

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1. 引言酱油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发酵工艺制作而成的。

为了学习和传承酱油的酿造工艺,许多酱油厂商和爱好者参加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

本文将介绍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学习目标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旨在提供学员全面了解酱油的酿造工艺,并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理解酱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酱油的原料和配方•理解酱油的发酵原理•学习酱油的发酵过程和工艺•掌握酱油的质量控制和调味品质的评估方法•学习酱油的储存和销售技巧3. 课程内容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通常包含以下内容:3.1 酱油的历史和文化本课程模块将介绍酱油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传统酿造工艺在中国和其他地区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区酱油的特色和文化意义。

3.2 酱油的原料和配方学员将学习酱油制作所需的原料,包括大豆、面粉、水和盐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课程还将介绍不同配方对酱油风味的影响。

3.3 酱油的发酵原理本模块将深入讲解酱油的发酵原理,包括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的分解,酵母和曲菌的作用,以及酵母和曲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

3.4 酱油的发酵过程和工艺学员将学习酱油的发酵过程和不同工艺的实际操作。

包括大豆的制曲、发酵、捣碎、沥滤和熟化等步骤。

3.5 酱油的质量控制和调味品质评估方法本课程模块将介绍酱油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原料和发酵过程的质量检测,以及酱油的调味品质评估方法。

3.6 酱油的储存和销售技巧学员将学习酱油的储存方法,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线对酱油质量的影响。

此外,课程还将介绍酱油的销售技巧,以帮助学员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

4. 学习成果完成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后,学员将具备以下学习成果:•理解酱油的历史、文化和酿造工艺•掌握酱油制作的原料选择和处理方法•理解酱油的发酵原理和发酵过程•具备酱油的质量控制和调味品质评估能力•掌握酱油的储存和销售技巧5. 总结酱油的酿造工艺培训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深入学习酱油制作的机会。

酱油生产技术教材(PPT 42张)

酱油生产技术教材(PPT 42张)

目录
上页
下页
结束
项目三 酱油的生产技术
一、发酵原理
酱油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酶类,对 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还有少量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进 行多种发酵作用,逐步使复杂物质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又 把较简单的物质合成为一种复合食品调料。 酱油的发酵除了利用在制曲中培养的米曲霉在原料上生长 繁殖,分泌多种酶,还利用在制曲和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 落入的酵母和细菌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所以酱油是曲霉、 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综合发酵的产物,其机理如下:
曲重(酱醅要求水分 -曲的水分)
( 1-氯化钠 % ) -酱醅要求水分 %
盐水浓度可用波美比重计直接测定,波美 度的标准温度为20℃。测定时,盐水温度高 于或低于20℃,应于校正。
目录
上页
下页
结束
项目三 酱油的生产技术
通常在醅料入池的最初15~25cm,醅层控 制水量略小,以后逐渐加大水量。最后将剩余 盐水均匀淋于醅面,待盐水全部吸入料内。再 在醅面封盐,盐层厚度约3~5cm,并在池面上 加盖。
目录
上页
下页
结束
项目三 酱油的生产技术
制曲后的原料中,还留有部分碳水化合物尚 未彻底糖化,在发酵过程中,利用米曲霉中淀粉 酶水解生成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糖化作用 后产生的单糖中,除葡萄糖外,还有果糖及五碳 糖。果糖主要来源于豆粕(或豆饼)中的蔗糖水解, 五碳糖来源于麸皮中的多缩戊糖。
目录
上页
下页
目录 上页 下页 结束
项目三 酱油的生产技术
(2)酒精发酵作用和高级醇的生产 酒精主要是酵母菌对还原糖(葡萄糖)进行酒精发 酵而来。 通式如下: C6H12O6 2CH3CH2OH+2CO2 酵母菌的生长适宜温度25-28℃,发酵适宜温度 30℃ ,温度低于10℃ ,发酵困难;高于40℃ ,酵母 不能生存和发酵。 所以,低温,发酵周期长;高温,无盐固态发酵, 酱油香气不足。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

粉碎
豆饼 豆粕
入旋转式蒸料罐
五、制曲工艺 (一)厚层通风制曲
加水浸润
旋转拌和
麸皮
保压蒸煮 出罐
压力0.15~0.2MPa 温度125~130℃ 时间5~15min
冷却
冬季38~40℃ 夏季34~36℃
接种 原料总量0.2%~0.5%
入曲池培养
成曲 成曲制作工艺流程
(二)多菌种制曲 多菌种制曲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制曲方
①毛霉 ②根霉 ③青霉 2.酵母菌
①毕赤酵母 ②醭酵母 ③圆酵母 3.细菌
①小球菌 ②粪链球菌 ③枯草芽孢杆菌 四、种曲制备
1、种曲制备工艺
原料 混合
麸皮 面粉 水
蒸料
过筛
摊凉
试管斜面菌种
接种
三角瓶扩大培养
装扁
第一次翻曲加水
第二次翻曲加水
揭去纱布或草帘
种曲 种曲制作工艺流程
2、灭菌:曲室必须经过灭菌,用硫磺或甲醛 3、原料: ① 麸皮80g 面粉20g 水70ml ② 麸皮85g 豆饼15g 水90ml 4、接种:夏天,38℃;冬天42℃ 5、曲室温度:28℃~30℃
第七章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酱油、食醋工业的发展和酱油、食醋的
种类 2.酱油、食醋生产工艺流程 二、教学重难点 酱油、食醋生产工艺基本流程
第一节 酱油生产
一、概述 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原料作为
主料经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 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它有鲜味、甜味、 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风味 独特。
(一)酱油的种类
分类方法及分类
特点
产 酿 高盐发酵(传 系指以大豆和麸皮或脱脂大
品 造 统工艺)

自制酱油_教学设计方案

自制酱油_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酱油的制作过程和所需原材料。

- 掌握酱油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发酵和调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微生物发酵的原理。

- 学会使用基本的厨房工具和设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食品制作工艺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感受食物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对象初中或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成厨房操作环境,配备必要的烹饪设备和工具。

2. 实验室:用于进行酱油发酵实验。

五、教学材料1. 原材料:黄豆、小麦、盐、水、酒曲。

2. 工具:炒锅、筛子、发酵桶、量杯、勺子、温度计等。

3. 辅助材料:记录本、画笔、照片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与准备1. 引入:介绍酱油的历史和制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酱油的制作原理,包括微生物发酵过程、原材料选择等。

3. 实物展示:展示黄豆、小麦等原材料,让学生了解其特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准备制作酱油的原料和工具。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与观察1. 准备工作: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如炒豆、磨粉、量水等。

2. 制作过程:- 炒豆:将黄豆炒熟,冷却备用。

- 磨粉:将炒熟的黄豆和小麦磨成粉。

- 发酵:将磨好的粉与盐、水、酒曲混合,装入发酵桶,密封发酵。

3.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如颜色、气味、温度等,并记录下来。

4.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分享:每个小组分享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操作工具和设备的熟练程度。

3. 记录与分析:检查学生的记录本,评价其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校园实践研学课程古法酱油制作分解

校园实践研学课程古法酱油制作分解

课程一:古法酱油制作
一、顺序步骤流程:
1、捡黄豆
2、泡黄豆(浸泡一夜)
3、蒸黄豆(蒸至手指可碾成泥)
4、簸箕放凉
5、洒酱曲
6、拌匀
7、磨小麦粉
8、裹粉
9、阴凉盛放培菌
10、兑盐水
11、下缸、拌匀
12、晒酱、翻酱
13、起酱胚
14、淋酱(四至五次)
15、取酱、过滤、煮酱
16、包装
二、教学流程
1、前置课程(一课时)
2、捡黄豆、泡黄豆(提前准备,不占用课时)
3、蒸黄豆、簸箕放凉(一课时)
4、洒酱曲、拌匀、磨小麦粉、裹粉、阴凉盛放培菌(一课时)
5、兑盐水、下缸、拌匀(一课时)
6、晒酱、翻酱(总计一课时,穿插其余课时中)
7、起酱胚、淋酱(首次一课时,剩余几次淋酱穿插其余课时中)
8、取酱、过滤、煮酱、包装(一课时)
制作课时:6课时
三、教具
1、黄豆:每人1KG(8元/KG)
2、木甑子:30个(100元/个)
3、簸箕:600个(60元/个)
4、纱巾:600块(7块/块)
5、小石磨:30个(160元/个)
6、小麦:每人0.1KG(4元/KG)
7、酱曲:(150元/KG)
8、水缸:600个(50元/个)
9、水瓢:30个(15元/个)
10、盐:每人0.4KG(8元/KG)
11、锅:30口(60元/口)
12、灶台:30个(60元/个)
13、包装瓶:3000个(0.5元/个)
14、甑盖:600个(30元/个)。

古法酱油生产培训

古法酱油生产培训

古法酱油生产培训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调味品,酱油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古法酱油更是其中的一种。

它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味道醇厚,越陈越香,因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想要学习古法酱油生产技术,以下是一些培训内容。

一、古法酱油的介绍。

1.酱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2.酱油的分类和特点;
3.古法酱油的特点和优势;
4.古法酱油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二、古法酱油生产的原材料。

1.酱油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
2.大豆的选购和加工;
3.麦曲和米曲的制作;
4.水和食盐的选择和配比。

三、古法酱油的制作过程。

1.大豆的发酵和曝晒;
2.麦曲或米曲的制作和使用;
3.长时间的发酵过程;
4.调味和提香等后处理过程。

四、古法酱油的质量控制。

1.古法酱油生产的环境卫生要求;
2.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
3.酱油的储存和包装要求。

五、古法酱油的品牌运营。

1.品牌的定位和市场策略;
2.产品包装和宣传方法;
3.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的选择。

通过以上培训,学员可以全面了解古法酱油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掌握其生产技巧和质量控制方法,从而在实际生产中完美实现古法酱油的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料选择的依据
❖ 蛋白质含量较高,碳水化合物适量,有利于制曲和 发酵。
❖ 无毒无异味,酿制出的酱油质量好。 ❖ 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 容易收集,便于运输和保管。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争取综合利用。
2、酱油生产主要原料质量指标
名称 成分
豆粕
小麦
麸皮
粗蛋白(%) 43以上 12以上 12以上
❖ 定义: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 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泽、香气、滋味和体 态的调味液。
❖ 按发酵工艺分为两类: (1)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①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②固稀发酵酱油 (2)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2、配制酱油
❖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 生抽——是以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 成熟后提取而成,并按提取次数的多少分为一级、 二级和三级。
❖ 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特别工艺制成 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之用。
第二节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酱油酿造的原料包括:
❖ 蛋白质原料 ❖ 淀粉质原料 ❖ 食盐 ❖水 ❖ 其他辅助原料
一、原料的选择
2、酱油曲霉
❖ 酱油曲霉分生孢子表面有突起,多聚半乳糖羧酸 酶活性较高。
3、黑曲霉
❖ 含有较高的酸性蛋白酶。
二、酵母
❖ 鲁氏酵母——发酵型酵母,发酵葡萄 糖和麦芽糖生成酱油的风味物质,随 糖浓度降低和pH降低开始自溶。
❖ 球拟酵母——酯香型酵母,参与了酱 醪的成熟。
三、乳酸菌
❖ 适当的乳酸是酱油的风味物质之一;乳酸还可以 和醇类结合生成酯;降低酱醅的pH值,有利于酵 母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杂菌的生长;和酵母菌共 同作用产生糠醛,赋予酱油特别的风味。
用于酱油酿造的霉菌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 不生产真菌毒素; ❖ 有较高的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 ❖ 生长快、培养条件粗放、抗杂菌能力强; ❖ 不产生异味。
一、曲霉
1、米曲霉
❖ 是生产酱油的主发酵菌。
❖ 碳源:单糖、双糖、有机酸、醇类、淀粉。
❖ 氮源:如铵盐、硝酸盐、尿素、蛋白质、酰胺等都 可以利用。
❖ 目前来讲自来水比较理想,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 今后对水质的要求必将予以更多重视。如果水中 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仅不符合卫生 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风味。
六、其他辅助原料
❖ 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 ❖ 大蒜、生姜、草菇等。
第三节 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生物
❖ 酱油酿造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第一个阶段是制 曲,主要微生物是霉菌;第二个阶段是发酵,主 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和乳酸菌。
四、有害微生物
❖ 毛霉、青霉、根酶、产膜酵母、枯草芽孢杆菌、 微球菌等,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降低成曲的酶 活,影响原料的利用率,产生异味,使酱油浑浊。
❖ 细菌污染——酱油中卫生指标规定,细菌数 ≤5×104 cfu/ml。
第四节 酱油的生产工艺
一、酱油酿造原理 二、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 四、酱油色香味体的形成
第九章 酱油的酿造工艺
目的要求
❖ 掌握酱油发酵中主要微生物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 作用。
❖ 掌握固态低盐法酿造酱油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 ❖ 掌握酱油颜色与风味等的形成机理。 ❖ 重点与难点:酱油的颜色与风味的形成机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第三节 酿造酱油的主要微生物 第四节 酱油的生产工艺
❖ 基本生长条件:最适生长温度32-35℃,曲含水 48%-50%,pH约6.5-6.8,好氧。
❖ 主要酶系:蛋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 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
❖ 蛋白酶分为3类: ——酸性蛋白酶(最适pH3.0) ——中性蛋白酶(最适pH7.0) ——碱性蛋白酶(最适pH9.0-10.0)
粗淀粉(%) 25以上 50以上 40以上
水 份(%) 10以下 13以下 12以下
二、蛋白质原料
❖ 大豆:黄豆、青豆及黑豆。 ❖ 豆粕:用有机溶剂提取油脂后的产物。 ❖ 豆饼:用压榨法提取油脂后的产物。 ❖ 豌豆、蚕豆 ❖ 其他蛋白质原料 :花生饼、菜籽饼等。
豆粕
蚕豆
青大豆
小白豌豆
三、淀粉质原料
❖ 配制酱油中的酿造酱油比例不得少于50%。 ❖ 配制酱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废液、胱氨酸废液以及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液。
3、化学酱油
❖ 也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以含有食用植物蛋 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 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 安全问题:氯丙醇。
生抽和老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节 概述
一、酱油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
❖ 酱油及酱类酿造调味品生产最早发明于我国,至 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
❖ 酱油在历史上名称很多,有清酱、豆酱、酱汁、 豉油、淋油、晒油等。最早使用“酱油”这一名 称是在宋代至明代万历年间,
❖ 公元八世纪著名的鉴真和尚将其传入日本,后逐 渐扩大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二、近代酱油工业发展和现状
❖ 二十世纪30年代,从天然发酵逐步改为保温发酵 。 ❖ 对传统工艺进行总结、选育优良菌种,在保证产
品风味基础上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提高生产操作机械化程度。
三、酱油的分类和定义
❖ 酿造酱油 ❖ 配制酱油 ❖ 化学酱油
1、酿造酱油
一、酱油酿造原理
1、蛋白质的水解
❖ 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米曲霉所分泌的蛋白酶作用, 分解成多肽、氨基酸。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使酱油呈鲜味。 ——甘氨酸、丙氨酸、色氨酸使酱油呈甜味。 ——酪氨酸使酱油呈苦味。
2、淀粉的水解
❖ 原料中的淀粉质经米曲霉分泌的淀粉酶的糖化作 用,水解成糊精和葡萄糖。 ——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是发酵的基础物质。 ——与氨基酸化合成有色物质,赋予酱油甜味。
❖ 小麦、麸皮、面粉、碎米、玉米、薯干等,主要 提供碳水化合物,同时提供酱油中1/4氮素,特别 是Asp含量高,是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
四、食盐
作用:
❖ 酱油咸味的来源; ❖ 与氨基酸共同呈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 ❖ 减少杂菌的污染。
五、酱油酿造用水
❖ 水是酿造酱油的原料,一般生产一吨酱油需用水67吨。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 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