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及常用结论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姓名:__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在做压轴题时,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预知结果,简化计算和提高思维起点,也是很有用的!一、公式及其变式1、(%+o 乂% + 6)=不?+(a + Z>)x + c 仍2、6 + / = (a + 6)2 ——2ab = (a - 尸 + 2ab —»,(a + b)2 +(a-b尸(a + b)2 -(a2 +b2) (a-b)1 -(a1八H) ab - -------------------- = -------------23、和的立方公式:(o + 6)3="+3°26+3而? +/差的立方公式:+4、立方和公式:^+b3=(a+b)(a2-ab + b2)变式:d +b3 =(tz + Z))[(a4-i)2 -3aH5、立方差公式:d-b3 =(a-b)(a2 +ab + b2)变式:ci -b3 =(a-b/K a-b)2 +3aR注意区别:(a+6 + c)2 = cr +A? +c~ + 2cib + 2bc + 2cic(a+6 y +(6 + c), +(a + c)2 =2/ +2b" 4-2c? +2a3 + 26c + 2ac 6、a3 +b3 +e c -3 而c = (a+b+cXo +b? +c2-ab-be-ac)=(a+6+c) • (o —"'(a-)二、数学计算中的常用结论■3+……A±12 22、2+4 + 6+...+2 " =+ 1)3、1十3十5十7十,“十(2”・1)二刃24、12S+3142.../二巡屿生 65、I3 +23+3J + 43+…+n3 = (I + 2+3 + -4-n)2 = "n 人〜6、1 乂2 + 2 乂?+3 乂4+4 乂5+ ・•・ + 〃(》+ 1)=丄◎?•(乃_嗨r kl1IX ................. 三--------我(力+々)刀fk<2 + 6 1 1 8、------------ab a b三、常见几何基本图形及结论:K 厶iDC 二乙A+4 十ZC2. AD,CD 分另ij 平分43C,乙4c3,贝iJN6DC = 90。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全部知识内容)第一章实数★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a<1时1/a>1;a>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附:典型例题1.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b-a.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初中数学二级结论

初中数学二级结论

初中数学二级结论⼀.公式及其变式1.2.3.和的立方公式:差的立方公式:4.=立方和公式:变式:5.立方差公式:变式:6.⼆.数学计算中的常用结论1.2.3.4.5.6.7.8.三.常见几何基本图像及结论1.∠ADC = ∠A + ∠B +∠C三角形外角=不相邻两内角之和∠ADC = ∠A + ∠ABD∠CDE = ∠C + ∠CBD∴∠ADC = ∠ADE + ∠CDE = ∠A + ∠ABD + ∠CDB+∠C = ∠A + ∠B + ∠C 2.BD、CD分别平分∠ABC、∠ACB,则设∠ABC = 2α,∠ACB = 2β则∠A + 2α + 2β = 180°∴又∵∠BDC + α + β = 180°∴3.BD、CD平分∠CBE和∠BCF,则设∠CBE = 2α,∠BCF = 2β2α = ∠A + ∠ACB,2β = ∠A + ∠ABC∴2α + 2β = ∠A + ∠ABC + ∠A + ∠ACB = 180° + ∠A 又∵α + β + ∠BDC = 180°∴4.BD,CD分别平分∠ABC,∠ACE,则注:2,3,4分别是内心和旁心的性质之一5.BE,CE分别平分∠ABD和∠ACD,则6.在Rt△ABC中,AB = AC,D为斜边BC的中点,∠EDF = 90°。

则①BE = AF,AE = CD②DE = DF③7.(半角模型)正方形ABCD中,∠EAF = 45°,则BE + DF = EF8.在Rt△ABC中,AB = AC,∠BAC = 90°,∠DAE = 45°,则9.在Rt△ABC中,∠A = 90°,D为斜边BC的中点,且∠EDF = 90°,则10.四边形ABCD中,AC⊥BD,则(特别的,当四边形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时有)11.矩形ABCD及任意一点P,都有·12.△ABC中,∠B = 2∠C,AD平分∠BAC,则AB + BD = AC(截长、补短)13.△ABC中,∠B = 2∠C,AD⊥BC,则:AB + BD = CD14.婆罗摩笈多模型婆罗摩笈多模型△DAB,△EA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①MN⊥BC,则M为DE的中点②M为DE的中点,则MN⊥BC15.手拉手模型△ABC,△CDE为正三角形,则①AD = BE;②CM平分∠BMD16.正△ABC中,PC = 3,PA = 4,PB = 5,则∠APC = 150°构造等边三角形,通过90°+60°来证明17.Rt△ABC中,∠BAC = 90°,AB = AC,若PC,PA,PB分别为1,2,3,则∠APC=135°18.射影定理在Rt△ABC中,∠BAC = 90°,AD为斜边上的高,则①②③19.三角形交平分线定理AD平分∠BAC,则有20.△ABC中,CD⊥AB,BE⊥AC,则△ADE∽△ACBAB,AC于E,F,则:△AEF∽△ACB22.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构造方式在Rt△ABC中,AB=AC,CE⊥BE构造:连AE,过A作AE的垂线交BE于F△EDC∽△ADB∴∠ABD = ∠ACE∠EAC = ∠FAB(都与∠FAD互余)AB = AC∴△ABF≌△ACE(ASA)∴AE = AF四.直线及坐标系知识补充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则2.中点公式及推论,线段AB中点,则,推论1:,推论2: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计算:A = B+D-C,D = A+C-B3.一次函数知识补充一次函数(斜截式方程)①k的几何意义:②斜率公式:,则③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经过且斜率为k的直线的方程式为:④直线位置与k的关系:则:⑤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距离⑥倒角公式:⑦弦长公式: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则,(配合韦达定理使用)五.三角函数公式补充1.,2.3.4.5.辅助角公式:六、余弦定理及推论推论:七、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及推论推论:九.圆中的重要定理及结论1.相交弦定理2.割线定理3.切割线定理4.弦切角定理∠PAC = ∠ABC5.托勒密定理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6.三角形内切圆的切线长公式推论: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公式7.四点共圆的两种判定方式①对角互补∠A = ∠DCE或者 ∠A + ∠BCD = 180°,则A,B,C,D四点共圆。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直棱柱和斜棱柱、球。

2.图形:由点线面构成的。

面面相交得直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正面(主视图)、左面(左视图)、右面,上面(俯视图)来看。

第五节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弧与扇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1、正数和负数2、分类:整数分:正整数和负整数和零。

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第二节、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第三节、绝对值1、定义:一个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结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利用数轴得出平移来计算。

注意是向东还是向西平移。

第五节、有理数的减法加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第六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就可第七节、水位的变化第八节、有理数的乘法1、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负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

第九节、有理数的除法1、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第十节、有理数的乘方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

第十一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一节、字母能表示什么1、表示数的运算律。

2、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和法则。

第二节、代数式 1、定义:用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构成的式子。

第三节、代数式求值第四节、合并同类项注意:所有符号都是其系数。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要带上符号。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的指数不变。

第五节、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得,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不变,若是号得话,每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第六节.探索规律观察、计算、猜测、验证、推广、特殊与一般。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2.数轴3.相反数4.绝对值5.有理数比大小6.互为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9.有理数减法法则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2.有理数除法法则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4.乘方的定义15.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17.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3.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 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邻补角2.对顶角3.垂线4.平行线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命题7.平移8.对应点9.定理与性质10垂线的性质:11.平行公理12.平行线的性质:13.平行线的判定: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有序数对2.平面直角坐标系3.横轴、纵轴、原点4.坐标5.象限第七章三角形1.三角形2.三边关系3.高4.中线5.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6.多边形7.多边形的内角8.多边形的外角9.多边形的对角线10.正多边形11.平面镶嵌12.公式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4篇)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1.通过猜测,验证,计算得到的定理:(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3)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结论:①有一个角是60°得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结论:①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②勾股定理逆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③HL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在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两条特殊线(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③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这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2)角平分线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并且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3.命题的逆命题及真假①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与条件,我们就说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逆命题②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他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③反正法:从否认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认作为推理的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条件,定理相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使命题获得了证明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aX?+bX+C=0(a≠0)形式称它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一般形式aX?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1)配方法:(X±a)?=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2)公式法:aX?+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4ac≥0假设b?-4ac>0那么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假设b?-4ac=0那么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假设b?-4ac假设b?-4ac≥0那么用公式X=-b±√b?-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3)分解因式法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平方差公式:a?-b?=0→(a+b)(a-b)=0②运用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a?±2ab+b?=0→(a±b)?=0③十字相乘法例题:X?-2X-3=01/111某}X?的系数为1那么可以写成{常数项系数为3那么可写成{1/-31-3---------3+1=-2交叉相乘在相加求值,值必须等于一次项系数(X+1)(X-3)=o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2简单解释就是,用不等号可以将两个解析式连接起来所成的式子就是我们这一章节所说的不等式。

初中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集锦8篇)

初中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集锦8篇)

初中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集锦8篇)初中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第1篇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d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 相离d>r1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r) 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21、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2、定理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7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集锦

27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集锦

一、有理数1、相反数与绝对值(1)数a的相反数是-a。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a(a>0),(2)绝对值计算∣a∣= 0(a=0),-a(a<0),a(a≧0),a(a>0),或∣a∣=或∣a∣=-a(a<0),-a(a≦0)2、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3、有理数的运算4、有理数运算律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作a ×10n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即1 ≤| a| <10,n 是正整数.二、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时,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的加减法则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若有括号,就要先去掉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直到结果中没有同类项为止.三、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 ,那么a+c=b+c ,a-c=b-c(2)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那么a c =bc (c ≠0)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四、几何图形初步1、直线、线段公理(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角五、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与垂线2.平行线3.命题、定理、证明六、实数1、平方根和立方根2、实数的性质(1)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七、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P(a,b)①点在第一象限,则a>0,b>0; ②点在第二象限,则a<0,b>0;○3点在第三象限,则a<0,b<0; ④点在第四象限,则a>0,b<0 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 P(a,b)①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 ; ②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P(a,b) ①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a,-b );○2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相同,即(-a ,b ); ○3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即(-a,-b ) 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1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八、二元一次方程组a 1x+b 1y=c 1,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a 2x+b 2y=c 2.(1) 当a 1a 2 ≠b 1b 2(a 2,b 2≠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2) 当a 1a 2 =b 1b 2 =c 1c 2 (a 2,b 2,c 2≠0)时,方程组有无数组解.(3) 当a 1a 2 =b 1b 2 ≠c 1c 2(a2,b2,c2≠0)时,方程组无解.九、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那么a ±m>b ±m.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a<b )数轴表示解集口诀x>a ,x>bx>b同大取大x<a ,x<bx<a同小取小ababa ba b十、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2)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十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角形的判定2.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十二、轴对称1.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2.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十三、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幂的有关法则2.乘法公式3.因式分解十四、分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A B =A ·M B ·M ,A B = A ÷M B ÷M (其中M 是不等于0的整式) 2.分式的运算法则(1)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即b a ·d c =bdac .(2)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 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b a ÷d c =b a ·c d =bcad.(3) 乘方法则: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为正整数).(4) 加减法法则: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a c ±b c =a ±bc: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即a b ±d c =ac bc ±bd bc =ac ±bdbc.十五、二次根式十六、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 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十七、平行四边形1.几种特殊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2.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半.十八、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Oxy OxyOxyOxy Oxy Oxy十九、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1) 平均数: 对于n 个数n 个数的平均数. (2) 加权平均数:若n 则x 1w 1+x 2w 2+…+x n w nw 1+w 2+…+w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 数据的波动程度(1)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 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 2来表示,计算公式x 1-⎺x )2+(x 2-⎺x )2+…+(x n -⎺x )2]. (3) 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公式:. 二十、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x 2+bx+c=0(a ≠0) 的判别式△= b 2-4ac .(1)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 没有实数根.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为x 1,x 2, 则有二十—、二次函数2. 二次函斂y=a(x-h)+k(a ≠0)的性质3. 二次函数y=ax +bx+c 的性质(1) a 的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 ○1开口向上○2开口向下。

初中数学常用结论归纳

初中数学常用结论归纳

初中数学常用结论归纳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5.直角三角形中6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30°角所对直角边的3倍;6.等腰直角三角中形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7.直角三角形三个结论:如图:Rt △ABC 中,∠ACB =90o ,CD ⊥AB 于D ,则有:(1)2CD AD BD =⋅(2)2AC AD AB =⋅(3)2BC BD AB =⋅;8.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9.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丁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1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1.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S=432a ,a 是边长;17.S 菱形=21对角线乘积;S 梯形=21对角线×高; 12.S=21Lr 三种用法:三角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外切三角形面积公式; 1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14.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15.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1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7.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18.圆中如果半径与弦的夹角是30°,那么弦是半径的3倍;19.圆锥侧面及公式:S=πra (r 底面圆半径,a 圆锥母线长);20.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º(n ≥3,n 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º21.互为相反数两数相加=0,相除=-1(0除外);28.互为倒数两数相乘=1;22.字母取值范围:被开方数≥0,分母≠0;23.02=++c bx ax ,x=a 2ac 4-b b -2± △=b 2-4ac ,根与系数的关系:21x x +=-a b ,21x x =a c ; 24.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a 看开口,上大下小;b 同a 号,左同右异;c 看交点,上正下负;25.函数平移:左加右减x 变,上加下减变右边;26.坐标关于哪条轴对称,哪个坐标就不变,另一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全变号;27.一组数据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差不变,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方差变为所乘或所除数的平方倍(五个连续的整数方差是2);28.方差是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29.列方程等量关系:大减小,多减少,倍数弱边倒(大减,小加);。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一、几何基础知识1. 点、线、面-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没有宽度。

- 面:由无数个线组成,有长度和宽度,没有厚度。

2.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无限延伸的线,没有端点。

- 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

-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3. 角- 邻角:有共同顶点和边的两个角。

- 对顶角:由两条相交线形成的相对的两个角。

- 平角:两条射线的夹角为180度。

- 周角:两条射线重合,夹角为360度。

二、几何图形的性质1. 三角形-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 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需要知道三边长度。

2. 四边形- 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 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 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

3. 圆- 圆心:圆的中心点。

- 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 直径:通过圆心的最长线段,等于半径的两倍。

- 圆周率π: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三、几何图形的计算1. 面积- 三角形面积:基础公式、海伦公式。

- 四边形面积:长乘宽(矩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圆的面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2. 体积- 长方体:长乘宽乘高。

- 立方体:边长的三次方。

- 圆柱体:底面积乘以高。

- 圆锥体:底面积乘以高再乘以1/3。

3. 周长- 三角形周长:三边之和。

- 四边形周长:四边之和。

- 圆的周长:2π乘以半径。

四、几何图形的变换1. 平移- 描述:图形在平面上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 影响:位置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 描述:图形绕一点或一轴旋转一定角度。

- 影响:位置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3. 轴对称- 描述: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轴)对称。

- 影响:图形的一半可以通过折叠与另一半完全重合。

五、几何证明1. 证明方法- 直接证明:通过已知条件直接得出结论。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全)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全)

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q,p(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一个实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a|≥0。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a)0a()0a(aa或⎩⎨⎧<-≥=)0a(a)0a(a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a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 - 1⇔ a、b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个类似于原三角形的三角形。

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④、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⑤、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②、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③、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常见类型二、相似常见结论1若DE//AB,则DG/AF=GE/BF2若AD平分∠BAC,则AB/AC=BD/CD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E⊃2;=EF·FG4若∠DAC=∠DBC,则△ADE~△BCE ,可推导出△AEB~△DEC即上下相似可得左右相似同理,左右相似可得上下相似相似三角形常见解题技巧1、三角形叉叉图这类题目经常考察寻找线段的比例或长度。

图中四对线段比AE/ED、AF/BF、CD/BD、CE/EF,知二求二。

常用辅助线做法:过点作三角形边的平行线遵循原则:所做辅助线不能破坏原有线段比例2、三角形的可解性一个三角形,必然有三角形、三边、三高、周长、面积等十一个量。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sin A =∠A 的对边cos A =∠A 的邻边① ∠A 是 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tan A = ∠A 的对边斜边 ,∠A 的余弦: 斜 边 ,∠A 的正切:∠A 的邻边; 并且 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 ∠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② 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铅垂高度=ℎ ℎ③ 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④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l .设坡角为 α,则 i =tan α=l . l二、二次函数: y = ) 1.定义:一般地,如果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 ℎ,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 0。

y = ax 2 + bx + c = a(x + b )2 + 4ac ‒ b2(‒ b , 4ac ‒ b 2) x = ‒ b(1)公式法:2a4a,∴顶点是 2a4a,对称轴是直线2a(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 a (x ‒ ℎ)2+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 = ℎ(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y ) (x ,y ) x = x 1 + x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 、 2 (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2 4.抛物线y = ax 2 + bx + c 中,a ,b ,c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b a y = ax 2 + bx + c x =‒ bb = 0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2a ,故:① 时,对b > 0a b< 0 a称轴为 y 轴;②a (即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a (即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 0时,y=c ,∴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 =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 0,与 y 轴交于负半轴b < 0α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常用二级结论知识点总结
1、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

2、任意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乘等于-1。

3、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条直线有公共点或者它们连接构成矩形。

4、神型三角形和菱形都有两条对边平行且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边相等,且任意一点将其分割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6、正方形其面积等于它的边长的平方。

7、正方形四边形正多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8、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10、球的表面积等于4乘以球的半径乘以球体积。

12、椭圆的双焦点距离等于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之差。

13、平面内三点不共线,则这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三角形。

14、三角形的一定性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一边大于其余两边之差。

15、直角三角形的一定性质:它的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6、正六边形的面积为正六边形的一边长的平方乘以3乘以开方2。

17、等腰三角形的首先性质:任意两边相等,斜角都相等。

18、等腰三角形的二定性质:任意一边上有两个斜角为45°,另一个斜角为90°。

20、等边三角形的一定性质:所有的角都是相等的,三边就可以确定一个等边三角形。

22、30-60-90三角形的一定性质:斜边相等,且一边大于另外两边的二倍。

23、三棱柱的表面积等于三个棱的长度之和乘以三棱柱的底面积。

25、圆锥体的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等于圆锥体的表面积。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8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8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8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 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常用结论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常用结论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常用结论一、数的性质和排列组合1.绝对值性质:a,=a(a≥0a,=-a(a<02.奇数与偶数的性质:若a是偶数,则2a也是偶数。

若a是奇数,则2a也是奇数。

若a和b都是偶数,则ab也是偶数。

若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则ab是偶数。

3.同底数幂相乘:a^m*a^n=a^(m+n)4.同底数幂相除:a^m÷a^n=a^(m-n)5.同底数幂相乘的幂:(a^m)^n=a^(m*n)6.同底数的幂的整数次幂:(ab)^n = a^n * b^n7.排列组合公式:全排列的总数:An=n!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排列数:Amn = n! / (n-m)!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组合数:Cmn = n! /(m!(n-m)!)二、代数运算与因式分解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3.同底数乘方的乘方:(a^m)^n=a^(m*n)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a≠0)的解为x = (-b ±√(b^2-4ac)) / (2a)5.因式分解:a^2+b^2=(a+b)(a-b)(两平方和的因式分解)a^2-b^2=(a+b)(a-b)(两平方差的因式分解)a^3 + b^3 = (a+b)(a^2-ab+b^2)a^3 - b^3 = (a-b)(a^2+ab+b^2)a^4-b^4=(a^2+b^2)(a^2-b^2)6.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三、平面几何的公式和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的和。

定理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和b,斜边为c,则有c^2=a^2+b^22.等腰三角形的特点: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 x x x x n ;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2s =222121.....n x x x x x x n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s =222121.....n x x x x x x n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及常用结论1.①最小自然数——零;②最大负整数——-1;③最小正整数——1;无理数有三种:①与有关的数;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数;循环小数分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负倒数的概念2.二次根式:;;3.近似数:如:5.26×104精确到百位,它有3个有效数字;近似数5.26精确到百分位.5.26与5.260的区别4.用代数式表示:三个连续偶数2(n-1),2n,2(n+1);三个连续奇数2n-1,2n+1,2n+3;若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则此两位数为10a+b.5.幂的运算法则:a m·a n=a m+n,(a m)n=a mn,(a b)n=a n b n,a m÷a n=a m-n(a≠0),=.6.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a0=1(a≠0),a-n=(a≠0).例:2-3=,==.7.科学记数法:如:0.000102=1.0210-4;-23010000=-2.301×107.8.(无理式——根式)例: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6;多项式是四次四项式.9.分式:①当分子=0且分母≠0时,分式值=0;②当分母≠0时,分式有意义;③当分母=0时,分式无意义.例:对于分式,当x=-2时值为0;当x≠2时有意义;当x=2时无意义.【注意: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10.一元二次方程a x2+b x+c=0(a≠0)的求根公式:x=(=b2-4a c≥0)韦达定理:(1)=b2-4a 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4a 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b2-4a c<0方程无实数根;(4)=b2-4a c≥0方程有两实数根;(5)方程有实数根=b2-4a c≥011.正比例函数:y=k x(k≠0)当k>0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反比例函数:y=(或y=k或x y=k)(k≠0)当k>0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13.一次函数:y=k x+b(k≠0)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注意1:k相等且b不等两条直线平行】k>0,b>0k>0,b<0k<0,b>0k<0,b<0【注意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即为对应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注意3:若直线与轴的夹角为,则有】【注意4:若点和点是直线上的任意不同的两点,则有:】【注意5:若直线与直线①垂直:则;②交于轴上同一点,则;③交于轴上同一点,则;】14.二次函数:(1)开口方向:当>0时,开口向上;当<0时,开口向下.(2)顶点坐标:若抛物线为,则顶点坐标为;(3)对称轴:直线;(4)最值:若>0,则当时,y最小=k;若<0,则当时,y最大=k;(5)增减性:(由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确定)例:对于函数,其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2,且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或写成: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6)平移:看顶点【注意:左(+)右(-),上(+)下(-)】例:的图象可由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反之:的图象可由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若题中是一般式,应先配方后再根据平移的法则解题)(7)与坐标轴的交点:(ⅰ)与x轴的交点:当y=0时,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x1,0)、(x2,0).①b2-4a c>0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②b2-4a c=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③b2-4a c<0图象与x轴无交点④b2-4a c≥0图象与x轴有交点⑤图象与坐标轴只有2个交点b2-4a c=0或(ⅱ)与y轴的交点:当x=0时,y=c.与y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8)当x为何值时,y>0,y=0,y<0:(9)函数值恒大于0,恒小于0.①若函数的值恒大于0,则a>0,,②函若数的值恒小于0,则a<0,.(10)根据抛物线图象判断a、b、c、、a+b+c、a-b+c,2a+b,2a-b的符号:a:开口方向;b:与a“左同右异”;c:与y轴的交点;:与x轴的交点个数;a+b+c:当x=1时y的值;a-b+c:当x=–1时y的值.2a+b:对称轴与1比较;2a-b:对称轴与-1比较.例:如图,a>0、b<0、c<0、>0、a+b+c<0、a-b+c>0、2a+b>0、2a-b>0.(11)几个常用的小结论:①顶点在x轴上b2-4a c=0②顶点在y轴上b=0③顶点在原点b=c=0④抛物线过原点c=0⑤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则对称轴为直线.(12)①直线与抛物线交点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组的解)(若通过图象求近似解,则要结合图象看)例:求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解:由题意得:,解之得:∴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1,2),(5,14).②一元二次方程(a≠0)的两个根即为抛物线(a≠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或抛物线(a≠0)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13)抛物线的对称与旋转问题:(关键是抓住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已知抛物线解析式为;①若关于x轴对称,则新抛物线解析式为;②若关于y轴对称,则新抛物线解析式为:②若关于原点对称,则新抛物线解析式为:④若绕顶点旋转180°,则新抛物线解析式为:15.n边形:①内角和是(n-2)×180°,外角和是360°.②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n边形一共有条对角线.16、平行四边形: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㈡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④对角线互相平分;⑤是中心对称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㈢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7、矩形:㈠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㈡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㈢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8、菱形: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㈡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㈢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9、正方形:㈠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㈡性质: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②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㈢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⑤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20.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①;②;③;【注意: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面积等于,菱形面积等于两对角线长乘积的一半.】21.锐角三角函数①概念: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②当0<<90º时,正弦、正切函数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如:s i n50º>s i n49º余弦函数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如:c o s50º<c o s49º③特殊角三角函数值.④三角函数有关性质:;;若是锐角,则;若,则,22.①坡度:i=t a n②仰角与俯角:都是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如右上图所示)23.比例:①比例的基本性质:②比例中项:若(或),则称b为a、c的比例中项.③黄金分割:如图,若P是线段A B(长为l)的黄金分割点,P A>P B,则:P A2=P B·A B,其中较长线段P A=l,较短线段P B=l【注:一条线段有两个黄金分割点】①若②若24.统计初步:①平均数:,②方差:(指波动大小、离散程度)③标准差S=④频率⑤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⑥五个连续整数的方差为2,标准差为;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数据单位相同,样本容量无单位)例:3,3,5,5,5,6,8,8,8,9的平均数是6,中位数是5.5,众数是5和8.⑧概率:P(A)=(在n种结果中,出现事件A的结果有m种);⑴0≤P(A)≤1;⑵P(A)=0时,是不可能事件;⑶当P(A)=1时,是必然事件;⑷P(A1)+P(A2)+……+P(A n)=1,其中事件A1、A2、……A n是互相独立的.⑨数据收集的过程:(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⑩调查的方式一般分两种:普查和抽样调查.25.轴对称图形:如: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扇形、扇环、五角星、正多边形等中心对称图形:如: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正偶数边形等;旋转对称图形:如:正五角星、电扇的风叶等以及所有的中心对称图形;【注意: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但旋转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26.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7.梯形问题中的常见辅助线的添法:28.扇形、圆柱、圆锥:【注意:圆锥底面周长=圆锥展开后扇形的弧长即:,即】29.如图,R t△A B C中,(1)斜边上的高,(2)内切圆半径,(3)外接圆半径R=.(4)30.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2)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旋转时,必须注意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和旋转的方向.3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a、b,则第三边c的范围为:a-b<c<a+b.第三边上的中线的范围为3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3.若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像这样的相似叫位似.【注意:若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像与原图形的位似比为k,则原图上的点(x,y)在像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k x,k y)或(-k x,-k y)】.3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d为点到圆心的距离,r为圆半径)①点在圆外d>r②点在圆上d=r③点在圆内d<r3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为圆半径)(1)三种位置关系:①相离d>r②相切d=r③相交d<r(2)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①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添线方法:连结半径)②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即证d=r(添线方法: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3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为两圆心之间的距离,R、r分别为两圆的半径)①外离d>R+r②外切d=R+r③相交R-r<d<R+r④内切d=R-r⑤内含d<R-r37.尺规作图.【注意:铅笔作图,保留痕迹,写出结论】38.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原面积的二分之一,其周长等于原四边形的两对角线长之和.(1)当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时,则所得中点四边形为菱形;(2)当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则所得中点四边形是矩形;(3)当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时,则所得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39.(1)反证法步骤:①假设命题不成立②经过推理得出矛盾③说明假设错误,原命题正确.(2)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不必证明.如:要说明“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则只要举一个反例:锐角等于30°,钝角等于120°,但它们的和不等于180°.40.在平行投影中,当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正投影.【注意:①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41.有关结论:(1)三角形的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如图,D是△A B C的重心,则有.(2)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3)高斯公式:1+2+3+…+n=n(n+1)数学中考须知一、考前复习指导1、每天抽一定时间复习数学;2、整理资料(本学期所有“月考”试题)、讲义等;3、看课本(重点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指导用书中的有关例题、作图题;4、看已发下的“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及常用结论”;5、对试卷中的错题要重新做一遍;二、答题指导1、带齐数学工具:三角板(两副)、圆规、铅笔、橡皮、计算器、量角器,小剪刀等;2、考前5分钟先看前面的题目(这时建议不要看最后的题目),稳定情绪,细心认真定能成功;3、审题是关键!必须在弄懂题意后再解题,答题时书写要端正、规范;4、解题时应按顺序做,先做简单的和自己熟悉的题目,碰到较难的题目,若不会做,先跳过去,把会做的试题都做完了,再去做剩下的题目.看清题目,不要漏做,对于做不出的选择题或填空题绝对不要空着,可用“特殊值法”或“排除法”或“量一量”或“折一折”等手法尽量设法做出;5、应用题别忘了写“答”;分式方程别忘了“写检验”;作图题别忘了“写结论”;直径与半径要看清;二次函数别忘了“二次项系数”;6、要留出一定时间检查,关于检查:要全面检查、题题检查、重点检查,检查完后,再做不会做的题,确保基本题的正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