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共71张PPT)
范文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第四课探究1/ 15世界的本质(共71张PPT)2019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认识论)单元知识结构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物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观运动观意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观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观真理观3/ 15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题特点哲学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浙江·27 物质概念 2.人类社会的物质江苏·26 性广东·34新课标全国Ⅱ·21 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从考查形式看,前五个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则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考查。
5/ 15题特点 3.运动和物质的关哲学系的运动概 4.绝念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江苏·27 江苏·28 福建·34江苏·22 江苏卷.24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纲展示考情分析 2012年 2013年 2014年命题特点 5.规律3.从能力的概念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江苏·28安徽·10 浙江·27 海南·18大纲全国安徽·39(2 江苏·28 新课标全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29北国Ⅱ·21 京·27 重庆·10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7/ 15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二、命题动态“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近五年高考分别出现了9次,25次和27次。
它们依然是2017年高频考点。
本课考点主要以漫画、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形式出现,题型灵活,选择题和材料题都可以考查。
2017年可能会以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有关内容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如深化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等。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识现象,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
【答案】 B
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承认静止就是静止的观点。 点评:①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 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基本不变);二是说物体相对 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空间位置保持不变)。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不是绝对不 动。②静止是指绝对静止,否认事物是运动的,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 观点。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而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
不能违背 。Βιβλιοθήκη 【答案】 界①意识
②意识 ⑦物质体系
物质
③客观实在性 ⑧生产方式
④规律 ⑨物质性
⑤物质世 ⑩变化
相
⑥物质世界
运动 本质的
过程
物质
根本性质
运动
对静止 规律
必然的
客观的
被消灭
规律
规律
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观点错误。①联系。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 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 没有了物质。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具体的物质形态是 物质的具体表现。②区别。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 共性外,还有其自身个性。③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 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我们不 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也不 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看不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典例】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 不会产生意识。这里的“客观存在”( )。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
必修4第七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与课件【课标再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的含义与特征2.理解(1)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2)联系的多样性(3)系统优化的方法(4)综合性思维方式3.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3)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4)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3)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巧学妙解]图示法把握物质的含义二、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原因(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②本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一、判断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提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共性。
二、选择题3.步入21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的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
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①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④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人类转基因技术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②④正确,①错误;③表述错误。
4.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解析:选D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doc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目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复习重点、难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基础知识复习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物质性原理(1)自然界是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2)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运动与静止(1)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诡辩论。
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
(3)规律可以认识、发现、利用、变化,但不能改变、改造、创造和消灭规律。
答案:意识;物质;劳动;物质性;根本属性;物质;无条件;暂时;相对主义;必然;客观性。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学生版)
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三、问题探究问题一:准确理解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归纳总结:问题二: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3.(2015·长春模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
”这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归纳总结:问题三: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归纳总结:问题四:对规律的理解5.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归纳总结:附:1.物质的含义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3(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新人教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必修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政治
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有关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树立崇高理想,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科学精神:理解物质的概念;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唯意志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思想。
3.公共参与: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知识体系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运动概念错误!1.什么是物质2.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这个实验表明世界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如何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2.4 探索世界的本质精品学案
2020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高考目标定位】考点点击热点提醒1 自然界的物质性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 规律的概念6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 自然界是客观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60年的辉煌成就,进一步证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3 结合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问题,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础知识梳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
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 然规律,尊重和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不存在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改造自然不必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解析】A 物质是共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事物的共性存 在于个性当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A项正确; B项错误,它把意思说颠倒了;C、D两项说的都是区别 不是联系,不选。
2.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 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 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从发展上看,人类社 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 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D.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解析】D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所以A项是错 误的。B、C两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所以 不选。古楼兰现象表明,蔑视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 事情,而且必然受到惩罚。所以选D。
2014年11月1日,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了成功 回收绕月飞行器的第三个国家。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 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中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降 落。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在绕月飞行后再入返回地 球。它标志着中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 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 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析】D 本题考查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错误。
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扫描 分层突破
-14-
考点一
考点二
2.为什么——世界物质性的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 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 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 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3.怎么办——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处理人与自 然关系的前提,在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认识、利用、改造自然。
规D 律的客观性,排除③。
解析 答答案案
12345
真题体验
-8-
学情自诊
2.(2015·江苏)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 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关闭
A“因.①时②而变”“随事而B制.①”包④含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应选①;同时
流”的观点,都反映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哲
理。(试判断
)
点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只承
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观点。所以,前者 观点正确,后者观点错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不同观点,详见下表:
12345
真题体验
-7-
学情自诊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结合材料,从“探究世界的本质”的角度,分析习近平主 席的拉美之行是如何贡献中国智慧的。
回归体系
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物质是 静止的吗
4. 尊重规律和 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在物质的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 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作业布置:
1、从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网平台,搜 集习近平拉美之行的相关报道,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 点与同学分享。 2、结合材料,运用你所学的必修四的和选必一的相 关知识,自行设置一问并写出简要答案要点。
的转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总结提升 本课重要原理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 的惩罚。
② 人类社会是 物质的
③ 人的意识根 源于物质
物质决定 意识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能够能动 地认识和改
造世界。
意识对物
质有能动
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
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作用
典题示范
B (2024,湖南,T8)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
(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世 界 的 本 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7讲探索世界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以背诵
案、教材
为载体,
以学生问
题反馈为
重点,通
过学生展
示落实基
础知识、
解决疑难
问题。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自然界的物质性、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等内容。
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一般不难。
选择题往往以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漫画等为载体,立足于信息的解读,考查对物质、运动、静止、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启示类、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三、问题探究
问题一:准确理解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归纳总结:
问题二: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
3.(2015·长春模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
”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归纳总结:
问题三: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
4.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归纳总结:
问题四:对规律的理解
5.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归纳总结:
附:1.物质的含义
2.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
①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是具体
物质形态的共同特征。
②物质是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③物质是
一个共性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
①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备物质的唯一
特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②
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
③具体
的物质形态是个性问题,看得见、摸得
着
联系
①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③如果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
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3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4.辩证法、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的区分
类别基本观点
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运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
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
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
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
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成为进行诡辩最应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