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2.地震的量度指标 (1)震级。 地震 能量 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2)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 破坏程度 。一次地 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微思考地震烈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下图。
3.地震构造示意图
名称 震源 震中 震源 深度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震波
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
提示: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 地貌、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我国西 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 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②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 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 滑坡、泥石流。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 急剧减少,更是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 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表明该库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幅度增大 D.水位稳定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是突 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 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教案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教案地质灾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6章第1节“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第6章第2节“地质灾害的影响与防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和防治措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质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重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防治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质灾害案例视频、地图、地质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地质灾害防治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地质灾害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成因。
(1)教师讲解:结合地图和地质模型,讲解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点。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的地质灾害为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质灾害类型: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分布:山区、地震带防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避难措施2. 地质灾害的影响与防治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防治措施: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科普宣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2)分析某地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 答案:(1)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等,成因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地质灾害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 (7)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在中国河北省的唐 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 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
4.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摧毁农田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等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构造活跃 地形复杂、地表不稳 水源充足、多暴雨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开发山区 破坏植被
建筑物、人、财 产等趋于密集
人为原因
建设者的防范意 识和措施不到位
2.滑坡、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3、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地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 密度较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
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地
质
构
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 灾害的成因?(从板块运动来分析)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 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发现:(1949 —2000年)人口 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 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 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 100~200人地区的100倍。
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件: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二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N梳o理 HIIm SHISaHUgLI e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图表导读教材P30图2.7“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 该图用不同的震 级图例表明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即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并且地 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地震多发区有四个——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其中青藏、 新疆多发区分布在西部,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北东 边界;华北和台湾多发区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说明 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这里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 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石灰岩等可蚀性物质 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干预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 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一二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N梳o理 HIIm SHISaHUgLI e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题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5月30日9时20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里氏6.1级地 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 震;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 生里氏6.6级地震。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地震、泥石流分布图。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材料二:某年我国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率逐月分布图。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质灾害】地震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滑坡、泥石流一、滑坡1.成因(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摧毁城镇、村庄;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破坏严重,(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1)空间分布不均(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中国的地形与地质灾害(高考复习上课用)
大巴山
2、盆地
五、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都平原;土壤肥沃,水热丰富,“天府之国”。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四 大 盆 地
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
四 大 盆 地
柴达木盆地
四 大 盆 地
四川盆地
四 大 盆 地
四、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是我国海拔最低点 天 山
地;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祁连山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大沙漠;边缘有 绿洲分布。
昆仑山
四、四大盆地
2.准噶尔盆地
内部有戈壁沙漠;西
阿尔泰山
部有山口,降水稍多
于塔里木盆地;边缘 有绿洲。
天 山
四、四大盆地
3.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上,四 周高山环绕;典型的 内陆荒漠盆地;东部 多沼泽、盐湖。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四、四大盆地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 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北部有成 都平原;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天府 之国”。
4南北走向
贺兰山 横断山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河北 福建 湖北 山西
南侧
山西 江西 重庆 陕西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6篇)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6篇)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难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高中 2,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预备:预习课文,了解中国的地质灾难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课题1、通过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中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培育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西南地区地质灾难多发区的学习,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3、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难的发生教材分析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本章在介绍了我国自然灾难的特点之后紧接着讲中国的地质灾难,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别,既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剧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难发生。
尤其是地震灾难,它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惊心理最严峻的灾难,是我国四大类灾难中应当首先赐予关注的灾难。
教学重点:1、理解我国地震西多东少,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难的成因。
2、结合案例熟悉地震猜测和防震意识在灾难中所起的作用。
3、分析不同地区同级地震造成不同灾情的缘由,重点熟悉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
4、归纳滑坡、泥石流灾难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布总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的缘由。
2、唐山地震灾情严峻的缘由。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寻《中国的地质灾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许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依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寻关于地质灾难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用百度图片网上搜寻下载《中国的地质灾难》的地图,培育学生读图识别力量。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寻一些关于中国的地质灾难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分布、缘由、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争论法教具预备:有关挂图、图表等教学过程【资料导入】汶川地震图片【百度图片】【提问】汶川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灾难?【学生答复】地质灾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2地质灾害(共28张PPT)
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 和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 。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壳 活动 激烈
地震频发、震级高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季风 气候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2、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1)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严重 (3)交通运输受干扰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 泥石
例2、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 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 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 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一、地震
1.地震的地质形成原理
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 用震级表示 (2)地震烈度:地震时某一 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 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当物体(如岩石)受到外力作 用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抵 抗力,这就是应力;地应力 就是出现在地壳中的应力。
(1)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
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2)泥石流的成因
①地势陡峻 ②地表有丰富的碎屑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④植被覆盖率低
(3)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 2016年9月17日,我国云南元谋发
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成昆铁路中
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 断;图为抢险救援场面。 塞江河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2.该次地震震源所处位置位于(A)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 12 类.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教学过程: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4 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板书: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师: (复习)什么是地震?产生原因?震级与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在? 思考这些地震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总结: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而我们国家西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板书: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 1920 年的海原地震)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 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震
地震
二. 地震分布
地震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新
疆
青
海四
西
川
藏云 南
台 湾
世界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
课堂练习
2021年10月18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 度8千米。据此完成1~2 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地 震的表示
地震烈度|反映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大小。
一 次 地 震 只 有 一 个 震 级 。 有多个烈度。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烈度海域的 大 小 与 震 级 、 震 源 深 度 、 地 质 构 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示意图
滑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 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 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产生的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当滑坡发生时,如果处在滑坡体上,向滑 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的 “汶川大地震”,震级为 8.0级,最大烈度达十一度。
1.地震的地质形成原理 Geological formation principle of earthquake
•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 生倾斜或弯曲,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 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四章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又称自然灾害性灾难,是指由天文、地质、大气、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等方面的损失的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
(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
(2)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
(3)水文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泥石流等。
3.我国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方面:我国是地震、喀斯特、泉奥等灾害分布最集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气象灾害方面:我国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雪灾、寒潮、旱灾等。
(3)水文灾害方面: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较为严重。
4.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经济方面: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社会方面:影响社会稳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3)生态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1)预测方法:重点是对天气、地震等方面进行预测。
(2)防范措施: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包括( C )
A.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活动频繁 B.西部人口稠密,聚落众多
C.西部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D.西部经济发达
[解析] 台湾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经济活动频
繁,这是导致台湾岛的西部灾情比东部严重的原因,而不是人们的抗震避险意识较差。
探究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链接生活
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大致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 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 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地震带的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图表点拨
读教材图6.12“滑坡”与图6.13“泥石流”,思考: (1) 分析阿富汗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 提示 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大。 (2) 滑坡、泥石流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 都具有突发性,都多发生在山区;二者的发生机制都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 因素。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的概念、分类与分布规律,提
运用资料,说 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明常见自然灾 2.运用资料,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提高综合思维素养。
害的成因。 3.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各类地质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提高 人地协调观素养。
情境探究
2021年4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甘肃省临夏回族 自治州部分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折达公路张家塬1号隧 道和2号隧道之间棚洞处,大量泥沙涌入隧道导致交通中断,淤泥量 约9 000立方米,导致折达公路交通中断;东乡县唐汪镇照壁山村一 处山体发生滑坡,土方量约28 000方,致使500米灌渠被毁,影响照壁山村、河沿村 210户群众约190亩(1亩=1/15公顷)耕地灌溉。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第二节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概念(1)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相关概念①震源②震源深度③震级④震中⑤震中距⑥烈度⑦等震线2.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3.频发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思考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判断1.地震可能会诱发滑坡灾害。
( √ )2.我国西北地区松散物质多,是泥石流多发区。
( × )3.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 √ )探究点一地震灾害材料一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材料二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高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3篇
高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高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地质灾害教案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分类;2.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了解地质灾害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掌握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教案内容:一、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分类(20分钟)1.地质灾害的定义:指由地球内部的地质力学和地理过程引起的,对地表和地下环境造成破坏和危害的现象。
2.地质灾害的分类: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二、地质灾害的原因和机制(30分钟)1.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主要有板块运动、地壳应力等因素引起。
2.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级下降,以及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空洞形成,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矿井失稳等因素引起的。
4.泥石流:泥石流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大、坡地植被破坏、地形陡峭等因素引起的。
5.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浆喷出,导致火山爆发。
三、地质灾害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0分钟)1.对环境的影响:地质灾害会导致土壤侵蚀、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问题。
2.对人类的影响:地质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经济损失等影响。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30分钟)1.地震防治措施: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等。
2.山体滑坡防治措施:加固山体、植被恢复、合理规划等。
3.地面塌陷防治措施:加强地下水管理、加固地下空洞等。
4.泥石流防治措施:加强防洪工程、植被恢复、提前预警等。
5.火山喷发防治措施:建立火山监测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等。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并开展讨论,探讨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是否实施得当,以及如何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教学辅助手段:PPT演示、图片、实物模型等。
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讨论地质灾害的发生原理和防治措施。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 有先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提到滑坡的形成,自 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第(2)题,滑坡的形成有三个 根本控制性因素:图中①、③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 面)。②、④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 发生滑坡。 答案 (1)C (2)B
分布
分布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山 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 一带滑坡发育密度较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 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 的重灾区
.我国不同地区的泥石流
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
冰川 石流
规模巨大,爆发 频繁而猛烈
中国 泥石 流灾 害区 域特
征
川滇山地 黄土高原
2.我国地震西 多 东 少 ,主要有青藏、 新疆 、 华 北 、 台湾 四个多发区。根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3.我国地震灾情 东重西轻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 华北地区及 台湾 的 地 震 灾 情 最 为 严 重 。 原 因 是 东 部 人口 、建筑物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
4.我国地震震源 浅 、烈度高,生活在高烈度区的人口接近 9 亿。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我国地震分布有何规律性?
2.我国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西部地区有何差 异?
【例证1】 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主要原因是 ( )。 A.地震分布是东多西少 B.东部震级高,西部震级低 C.东部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D.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经济损失40.1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 发 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 失均减少. 2011年, 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403起, 避免人员伤亡34456人, 避免直接经
济 损失7.2亿元. 3起重大地质灾害分别是: 2011 年5月9日发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 县滑坡事件, 造成22人死亡、1人受伤, 直接 经济损失350万元;
为地图信息, 考查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特点, 影
响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因素, 地震引发的次生 灾害等知识, 全面关注时政地点, 突出地理主 干知识. 第(1)题, 考查了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 第(2)题, 仲巴没有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仲巴所
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第(3)题, 考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第(4)题, 考
2011年7月5日发生的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 岩质崩塌事件, 造成18人死亡、4人受伤, 直 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2011年9月17日发生
的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特大
黄土滑坡事 件, 造成32人 死亡、5人受伤, 直接经济 损失5200万元.
【思考】 面对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 我们应如何减轻 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新课学前导航
激趣诱思
法制网北京1月5日讯
国土资源部今天通报
了2011年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同时, 公开 了3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处置情况. 国土资源部 表示, 201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5664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19起, 245人 死
亡、32人失踪、138人受伤,
西南
③青藏高原以东第二级阶梯, 特别是 ____________地区为重灾区
3.中国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_______________, 规模巨大 爆发频繁而猛烈 爆发较频繁, 与人类 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青藏高
原东南 冰川泥石流 部山地 川滇山 地 降雨泥石流
区域 黄土 高原 华北
块位置是不同的.
例1
读下图, 回答有关问题.
(1)试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集中和频发的 原因. (2)仲巴地震强度大于攀枝花地震, 但没有人
员伤亡. 请分析原因.
(3)“滚石随处可见, 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 反映了地震引发了什么灾害? (4)简要分析汶川地震后, 堰塞湖形成的原因 及主要危害.
【解析】本题以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的发生
上的 _________________加
大
思考
1. 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是什么? 东西两侧灾情有何差异? 【提示】 105°E经线附近. 该线以西灾害点位多,
灾情轻, 以东灾害点位少, 灾情重.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 成因
山区 面积广 地形 :________
山高沟深 地势陡峻
西 东 强度大、危害大 . 新疆 活动性断裂带
范围广
3. 灾情 特点 空间 差异 原因
人口 东部_______ 、建筑物及
东重西轻
_________ 等密集, 西部 城市 人 烟稀少 科技 _________进步, 防震、 抗震设施趋于完善
资产密度, 单位面积 经济飞速发展
人员伤亡有 所减少
加重
变化 经济损失呈 ________趋 势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西南 地貌
人员伤亡 3. 危害财产损失 交通受阻
图表导读
教材P35图2.15“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
流的分布” 该图表明川渝地区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严重 区.
原因为: (1)大巴山的南坡,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1000米左右, 是面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
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次生灾害).
【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上, 属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的碰撞边界, 地质活动强烈且频繁. (2)仲巴地区海拔高、人口稀少.
(3)引发了岩崩、滑坡、岩石断裂等地质灾害.
(4)形成的原因是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产
生的土体(或岩体)堵塞了河道, 致使河水滞留, 水位提高, 形成湖泊. 堰塞湖的危害是河道水 位上升, 淹没土地、房屋, 更有可能造成决堤 而引发洪水, 危害下游.
的地区, 地质结构复杂, 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 雨量丰富, 而且盆 地边缘植被破坏严重.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要点一 多发区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地震
【特别提示】
华北地区、台湾地区地震多
发是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处; 西南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该区地处印度 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的北东边界, 地形陡峻, 构造断裂活动强烈; 新疆处于板块 内部, 断裂发育强烈, 不同地震多发区处的板
复杂 地质 : 地质构造 _________ 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
连续降雨 、暴雨 气候 : 多______________
2. 分布 方面 时间 特征 泥石流与__________ 集中期相对一 降水 致 ①广泛且相对集中 ②从太行山到________, 经 空间 _________、
秦岭 鄂西
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的山区
成因类型 __________ 暴雨激发
特点 爆发频率、规模和强度 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爆发频率较低, 但 ___________且来势 迅猛
规模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的黄土泥
流
和东
北山 地
暴雨引发泥
石流
思考 2. 我国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从成因上看属什么类型?
【提示】 青 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 华北和东北山地. 分别属于冰川、降雨和暴 雨泥石流, 还有黄土高原, 属于 暴雨激 发的 黄土泥流.
目标定位 了解: 1.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 2.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
掌握: 1.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和灾情.
2.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成因和危害. 应用: 1.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成因.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地震灾害
1. 特点: ___________、频度高、
要点二
点
滑坡、泥石流灾害
1.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分布和特
2.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学法指导
滑坡和泥石流形成方面存在的异同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在一定坡度上, 物质 向下运动; 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⑤由外力作用导致; ⑥突发性